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物理教学论文 >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共含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走直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

篇1: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论文

一、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基础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后一种学生往往是在上高中前就听说高中物理很难学,是所有理科学习中最有难度的,加之学生自己学习物理后,也有此体会。于是,学生的内心深处便对物理学习形成了一种抵触,“物理难学”“不想学物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务必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消除其学习物理的心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正确的物理学习观。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妙用

新课程标准中重点提出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这便使我们联想到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教学的一种突破,这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环境变得充满声音及色彩。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多媒体的使用,这会忽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地位,让整个课堂变得为多媒体服务,失去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也丧失了使用多媒体的意义。因而,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方运用多媒体,这样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还原物理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体运动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声的传播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整个过程,在画面中配以相关的文字,这样便使得整个画面既生动又形象。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设备培养多媒体教学,如示波器、音叉之类,这样用实物与画面相结合的演示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三、合理的归纳整理

高中物理学习最难的莫过于力学学习,而力学学习的重点在于对受力分析的掌握,所以学好力学的关键在于做好受力分析。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其缘由在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及关键,更是高中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所需的基本功。那么,如何做好受力分析。

首先,应该明确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应该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根据解题需求进行对象分析,要分清其是作为一个质点还是系统。其次,分析力最怕缺失相关力,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应该按照顺序进行,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顺序。地球表面任何物体都有重力,而弹力与摩擦力都是接触力,有接触面才存在接触力。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刻了解力的基本概念,然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力的分析。

分析研究对象的力,应该只分析物体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给其他物体的力。在力学中,章节间的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章节间的思维模式是相通的,可以进行相互的类比,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从归纳整理中,学生才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听懂到熟能生巧,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缺陷,加强训练,努力改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物理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已然习惯被动地学习,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解题,对解题有了固定的思维方向。这种解题方法在高中学习中看来极其有用,但是这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发展,使得学生无法发散思维。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例题以外,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想多练多积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知识点进行合理整理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篇2: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论文

一、新课改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杜绝机械性学习

教育学家奥苏贝尔曾经提出,组织者的教学策略主要是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并使其保持更有效的策略。设计组织者主要是为新的学习任务的观念提供一个固定点,通过已知的和需知的知识架起一座桥梁,受原有观念的影响,对新概念、新知识发挥固定与吸收的作用,也不是对现有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杜绝片面知识的讲授

现代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学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与个性化的需要,还要让学生不断创新,完善自我发展机制,并不是单纯地掌握目前物理知识与习题。因为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教育背景掌握的不同,还因为兴趣与爱好的不同,它的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在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还提出了标准不一的要求与规格,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并不是达到同一水准。我们不能选择学生,只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按统一的要求,对其制订个体发展的不同目标,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要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学习,做到手脑并用。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动手动脑能力的启发与指导,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分析与引导,使他们对问题的考虑、知识的探索能力有所加强。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了社会的需要,只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对学生的就业需要引起注意。

二、新课改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1、活动要具有多样性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科本位观念,学科之间要加台沟通及交流,对各种知识点要加以整合。因为新课程的实用性较强,在物理课堂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还要注重知识的交流,并加强自主探索,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能够做到独立自主地学习与思考,只有具有了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促使学生标新立异、勇于创新,老师还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要以每名学生的客观差异为准,对其加强个性化的教育,并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实现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特点。为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增强,教师要及时开发与利用,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借助一些实验问题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实验,课堂上要有计划、有规律地做好学生实验,通过对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学生的创造热情得以激发,让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并喜欢物理课。

2、丰富学习方式,实现理性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提出了混合学习,主要是将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或者网络化学习优势相结合;既要对教师加以引导、启发,还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借助于混合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主导作用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不断地启发与引导学生,创设某种情境,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通过合作学习的组织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实现自主学习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实现主导--主体相结合所要求的理想境界。

三、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被全国教育一线教师讨论并实施着,作为一名高中的普通物理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新课改教学工作,在新课改教学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在挑战与机遇面前,我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上新的台阶。

篇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程。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日趋增加。但是,高中生有时会对物理实验存在抵触心理,主要原因是他们难以掌握高中物理实验的动手技巧与经验。针对这一教学难题,首先了介绍动手式探究性教学,其次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动手技巧和经验总结进行阐述,最后简述了物理实验在高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实验;动手技巧;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和改革,高中各学科教学课程正发生着变化与发展。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学科课程,不仅仅需要高中生掌握做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他们掌握实验动手的能力与经验总结的能力。高中物理课程是以实验动手教学来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和掌握物理的意义[1]。目前,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学习方式过于狭隘、单一,在高中物理实验的内容和操作上并没有给学生创造出充裕的机会和空间。其中,教师将高中物理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等都事先排列完成,直接忽略实验过程步骤,在实验之前就得出实验结果,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中生自身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来提高高中生物理实验的动手能力。

一、动手式探究性教学

探究式教学思想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正式成为一种被学界认可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精神。探究式教学思想认为学生学习期间会对知识保持好奇心,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来认识和掌握问题。而此时,教师要扮演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根据预先的备课给学生设定问题,在课堂上依据课本和教学目标提供学习材料和指导思想[2—3]。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启发诱导学生,使其逐渐深入问题内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创造性思维环境下得到逐步发展。探究式教学同样适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这不仅是一种适应于教学改革的新方法,同时能够提高高中生动手实验能力,促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与运用物理知识。

二、高中物理实验的动手技巧

高中物理要充分利用实验方法,来不断加强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高中物理实验要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重要性。例如,德国高中学校的普通物理实验达108学时,而我国高中物理实验普遍不超过60学时,显然我国高中学校缺乏对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视。在一个普通高中对学生喜欢的物理教学形式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物理实验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例如,在物理课堂上可通过“力的作用”的实验,教师应让学生课前先整理与收集与之相关的实验课题资料,在物理实验开始前,首先在教师设定的实验问题上提出问题,然后动手进行具体的“力的作用”实验操作,最后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快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的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意识。

三、高中物理实验的经验总结

在探究式教学指导下,物理实验教学大体可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这几个步骤。在实际教学中,要对每个步骤都严格把关,并在课后进行评估与反思,使这些实验步骤严谨有效,更有利于高中生的学习。对于我国高中物理实验的传统课程知识,应该适当做些调整和变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物理实验[4]。在高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培养自身动脑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高中物理实验的小组合作是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自身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小组合作可以提升高中生的动手实践、动脑思考、探索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小组合作也可以增强高中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其团体合作意识。因此,通过高中物理实验的小组合作讨论来培养高中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能够进一步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5]。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充分强调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激发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掌握物理实验的动手技巧和经验总结,以促进每个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一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1X)。

[2]于明。高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X)。

[3]刘素芝。优化物理实验提升教学成效[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20)。

[4]吴粤荣。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24)。

[5]侯丹,尹航宇。高中物理探究实验活动类型及思路[J]。教学与管理,2015(21)。

篇4: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误差理论是高中物理实验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是解决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方法。误差理论的应用,可以提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的内容和意义。而且在高中物理实验的数据中存在很多的随机误差,误差理论明确了学生在处理数据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误差理论;物理实验;数据处理

近年来,我国课改的形势十分严峻,高中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完善。实验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部分,所以也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很多教育者为了提高高中学生在物理实验方面的能力,也进行了较多的实践。误差理论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部分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增强对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物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增加学生对误差理论的认识

学生对误差知识的认识数量和质量都会极大地影响误差理论的应用,所以,学生要想更好地应用误差理论,就要增加相关的知识储备,要在量变的基础上形成质变。第一,教师要将关于误差的相关知识全面教授给学生,包括误差的概念、分类、如何计算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误差;第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变式,帮助学生掌握误差的知识,比如在面对精确问题时,可以简单地分为实验仪器存在的误差和数据处理过程中计算存在的误差,要让学生在掌握误差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更加灵活的应用,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正确的分析误差知识;第三,要重视误差之间存在的联系,建设更加有层次的结构。比如在分析误差的来源时就可以从误差的实际分类入手,而分析减少误差的方法时就可以从误差的实际来源上实施,所以教师在进行误差的相关知识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对误差知识联系的讲解。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学生进行实验来测验两个合力的大小值,然后和平行四边形定则下的理论值进行对比,比较两者是否吻合,这样实验值和理论值之间就会出现误差问题。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将容易出现误差的步骤对学生指出来,让学生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不同的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的数值也许会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讨论,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情况,更加全面地了解误差信息。

二、扩大数据处理结果的范围

在高中物理的实验和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应用误差理论,不但要明确新课标的要求,理解误差之间的差别,而且要适当的使用一些数学上的规律进行误差学习。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的学习会产生测量误差,通常会将误差存在的范围叫做不确定度。如果不确定度比较小,就说明数据处理的结果和被测量的实际值比较接近,测量的质量比较高;而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说明测量的质量比较低。如果确定了测量的不确定度,就能更好的评价其可靠性,也能提高不同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使用不确定度可以将测量的结果表达为一个区间,这样会使测量值分布在一个范围之内,更加准确。通过使用不确定的概念和公式,同时增加不确定度的应用,极大地保证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确定一个结果范围,还能够结合实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在进行测量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教师可以首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然后求出相应的平均值和不确定度,确定一个范围。然后让学生进行测量,如果学生的测量在范围内,可以认定正确。如果不在范围内,教师就要及时的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操作实验,体现实验的严谨。另外,在进行探究碰撞的实验中,会有不同的实验方法。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自主进行实验,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选择一个准确度较高的方法让学生参与,使课堂更加科学、真实。

三、重视电学实验的误差学习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物理的考试内容还是实验内容,都占据着十分大的比例。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课时也会偏重于实验的教学,但是电学实验不能仅仅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更好地处理实际问题。而且电学实验很容易形成误差,包括系统误差、人为读数误差等,学生对误差的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分析,就更不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减小误差。比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物理的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时,实验过程中电阻丝的直径、长度以及电路中的电压表等都会产生误差,甚至通电的时间也会形成误差。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要让学生尽量减小操作的时间,控制电流的大小,减小这方面存在的误差。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取数据的方法,减少学生在读数时产生的误差,从而减少整体误差。将误差理论应用到高中物理实验和数据处理中,可以更好地量化学生的操作,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减少考试评价的局限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完整性。误差理论可以增强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还能更加准确地分析出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判断学生的实验过程是否规范。

篇5: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论文通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方法

在课标的推动下,传统“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弊端,科学开展教学活动,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学校主要通过阶段性考查的形式检测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没有将实验教学划入到考核评定范围,因而导致一些教师仅仅是采用应付的形式来组织实验教学活动。而且,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很多教师过度强调实验本身,甚至直接呈现实验步骤,让实验过程沦为一个“模仿过程”,难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另外,很多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内容组织实验活动,没有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实验知识体系,使得学生的实验知识不扎实。此外,一些教师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1、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的实验兴趣

实验兴趣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活动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静电屏蔽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这样一个实验:在高压电网外有放电火花,但是网内的小鸟却安然无恙;讲解力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瓦碎蛋全”的实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2、充分利用物理学史方面的资源

物理学史中的很多经典实验不仅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具有深厚的科学思想,在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思想和探究态度。例如,电磁感应现象、自由落体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布朗运动学习实验观察、泊松亮斑的演示实验等,这些实验体现出来物理学中的普遍思想和特殊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的实验态度,所以,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大力挖掘物理学中的经典实验资源,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从而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

3、侧重于实验的探究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类比和归纳等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验证性的实验一般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原理,给出结论,然后再进行实验,而探索性实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在进行实验之后,通过讨论得出结论,验证性实验更加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不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探索性实验侧重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亲自实验操作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发现新的规律,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改成探究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或者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不再死记硬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原理,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而且需要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的目的,例如,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体现了放大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自主实验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促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形成探究意识,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和实验方式。例如,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高中物理教师可让学生设计不同电路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和区别,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伏欧法”电路和“安欧法”电路,指导学生测量电流计电阻电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实验具有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营造出相对真实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实验演示中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的步骤,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简单接受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自己的物理水平,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且根据教师的指导处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总而言之,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所以,在教学实践中,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积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实现物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07:84。

[2]陈永志。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03:205—206。

[3]张玉芝。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中外企业家,,14:188+190。

[4]刘斌。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究[N]。学知报,—12—13F01。

篇6: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

摘要:通过对新课标向高中物理教学所提出的要求的解读,来探讨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措施,以此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课改的推新,为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新血液和改革热潮。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物理学科,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科目,是新课改中的重要部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地完善物理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新课改的高中物理教学,所注重的并不仅仅要求学生物理知识理论的掌握,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高中物理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

随着教学课改的深入,新课程标准为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改革后,高中物理教学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查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着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因此,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学必须重新定位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除此之外,新课标中突出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认为其和科学内容是同样重要的,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物理的探索兴趣。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法

1.重视课前导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做好课前导入是很重要的。好的课前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要注重对课前导入的设计,既要回顾以往所学的知识,又要引入新的研究课题。例如,在讲解万有引力这一物理规律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重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的情景,并提出为何星星不会降落到地球的疑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也很重要,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可结合实际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全国各学校的教学中广泛使用,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例如,在讲解人造卫星时,便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影片和图片,增加学生对人造卫星的了解和观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简单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3.重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先引出课题,确定实验目的,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实验的现象,并通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产生结果的原因。将讲授和实验相结合,鼓励学生自己开展实验,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是我国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以实现物理教学目的。高中物理教学需要优化课前导入,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徐立。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探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34)。

郑旭峰。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03)。

篇7: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一、教学方法的制定依据

物理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是“万能”的,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其使用条件和范围。只有选择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实际,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选取教学方法时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的制约。对于本源性知识,如力的概念、功的原理等,一般采用观察、实验、探究的方法比较合适。对于派生性知识,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则比较适合论证、推理、分析的方法。

3.根据教师本人的特长和经验

作为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扬长避短,采取与自己相适应教学方法。

4.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归根到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以便做到有针对性的选取教法。

此外,教法的选取还受到教学时间、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

二、高中物理常用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来分类,并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教师通过语言,辅以演示通过建立物理情境,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规律等,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等方法。

讲述法:多用于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的描述,对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建立一个清晰的物理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在“述”。

讲解法:运用说明、分析、论证、概括等手段讲授物理知识,以揭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重在“解”。

讲授法的注意事项: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

2.讲授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心理,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

3.讲授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4.讲授中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已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再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时候,让学生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看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可以感受到,桌子在推自己,用力越大,身体后仰的越厉害。

用笔再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再用力握笔写字时,会发现笔杆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有时手指的肌肉会压下一个坑,是肌肉变性。

用力拍桌子,学生会感觉到,用力越大越感觉到疼,因为在手对桌子施加力的时候,桌子也

对手有力的作用。

从而总结出:力的作用时相互的。

(二)实验法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大部分原理规律都来自实验,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还有利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讨论法

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共同进行讨论的方法。它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选择好讨论题,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论题的选取要有针对性,要有梯度,能吸引所有学生参加讨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话说,题目难度应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同时,也要估计和预设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其解决应对措施。

2.善于启发和引导,创造和谐的讨论气氛

在讨论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揭露问题的本质。使讨论的重点落在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在模拟试讲时,我们也可在学生讨论环节设置“插曲”:预设学生的讨论方向出现偏离,或进度十分缓慢等,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予以引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师把问题分成三个阶段让学生进行讨论。

第一阶段:1.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如何把理想化?2.增减砝码的目的是什么?3.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的含义是什么?作用力的含义是什么?加速度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分析与讨论,能够准确回答。

第二阶段:1.如果合外力发生时,加速度变化吗?为什么?2.这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什么关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得出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第三阶段:1.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对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用投影仪投影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合外力决定。

(四)谈话法

通过师生“问题性对话”活动传递和交流信息,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详见问答技能。

(五)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或有关材料主动获取知识。自学不单单要看懂教材,还应该包括通过阅读,可以做实验,计算问题,解释现象和灵活应用知识等。

篇8: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浅论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难学,普遍存在畏惧情绪,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千方百计寻找方法,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减少他们的思想负担,提升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为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和探索。

一、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般情况下,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悬念,教师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塑料瓶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二、物理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拿破仑说过:“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更是人格的核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全体意识,即必须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多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然后分层设置问题,多给那些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尽最大力气挖掘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和关爱,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都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他们的物理学习欲望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质疑的一些常用方法。创设良好的质疑情景,促使学生正确地质疑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逐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更新教学观念,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课时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平铺直叙地拿出来直接表露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可供学生产生质疑的问题和思考的时间。

要大力提倡学生争辩,通过争辩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长期引导学生进行争辩、互相质疑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欲望。

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物理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使学生能够较为自由和灵活地进行自我想象和创新。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取一定的时间思考以及让同学之间共同探讨,由学生自己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过程中能够通过不断的摸索建构知识。这样建构起来的知识将是灵活的、自己的知识,是可以灵活应用的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实际,在“知识”上留有余地,不要为了追求“面面俱到”而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甚至是拖堂。而应该提供适量时间给学生提问,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和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多问“为什么”,学会自主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前主动地学习和思考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机会来发展并实践他们的高层次思维技能,以及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比如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适当的提出一个或几个与本节课有关的悬念,让学生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对某一知识的学习,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相对独立解决问题,同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物理定义、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五、通过及时的“反馈、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个学习者只有吸收信息、输出信息,没有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四者不可缺一,要而且时间不可拉得过长。“趁热打铁”,信息要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否则,根据人脑的记忆和遗忘规律,如果时间拉得过长,不及时反馈,不及时评价,就会大大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把问题—解答—评讲—改错,紧密结合为一整体;把看书—思考—讨论—评价,紧密结合为一整体;把讲授—测验—改卷—评讲,紧密结合为一整体。信息要及时反馈,实验表明反馈应以在一日内反馈为好。

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评价也很重要,笔者认为,课堂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但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要防止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这样不仅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导致学生形成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品格。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六、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升物理教学的活力

就学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很短暂,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就易失去积极性。在现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物理教师要适应新形势,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资源、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如果能把抽象的物理知识,演示实验制作类似游戏的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电视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就会变静态为动态,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理解新知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必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会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教学过程各有千秋,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弥补我们教学上的不足,时时调整教学方法的新思路,实现教学的不断进步。

篇9: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浅论

物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却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

1 优选教学方法,发展学生能力

1.1 开发智力。

物理知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又在生产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知识是开发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掌握。通过物理教学,既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1.2 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发扬我国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

1.3 加强实验。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教师要大力加强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感知和思维,并且还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

2 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遇到问题与学生平等协商,使学生较为自由和灵活地进行自我追求、自我想象、自我创新。由学生自己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过程中建构知识基础。学生建构知识是出于实际问题的需要,是根据对问题的分析讨论产生学习议题后而学习的。他们通过查找大量信息,从中抽取信息、总结信息。这样建构起来的物理知识将是灵活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他们自己的知识,是能够灵活迁移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置疑诱导上下功夫,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任何科学学说的发现起初都是大胆猜想。鼓励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态度将使他终生受益。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雏以外,还应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猜想因素,适时诱导学生大胆猜想,并善于对猜想进行科学论证。同时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创新思雏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无疑不思,无思不悟,无悟不进。

3 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疑心。而且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对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引发学生好奇的物理问题情境、时空情境等等。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巧设悬念。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提出一个或几个以后学习的有关悬念,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对某一知识的学习,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相对独立解决问题,同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物理概念、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模型与模拟、猜想与假说、灵感与直觉等等,它们组成一个大系统。物理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着这样的途径:观察实验一提出假设一设计实验一验证假设一理论总结一实践验证理论。如果要使学生体验、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各种基础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和时代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因素,使同一科学方法多次出现、多次运用。做到自觉地、坚持不懈地让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学习。教学中要分析每章每节的科学方法因素,在确定知识、能力教学目标的同时确定科学方法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感受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另外应创设诸如实验、讲座、交流、作业、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4 系统设计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益

根据加涅的学习阶段理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信息的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贮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为这一过程,特别是内部加工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此,我们把课堂教学设计为四个阶段。

4.1 自学探究。

每上一节课,教师事先拟发自学提纲,提供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接着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学生自学教材、观看演示、动手做实验、展开讨论等。教师巡视指导,启发质疑,收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

这一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视听知觉进行感知,定向地摄取知识,获得感性认识,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

4.2 重点讲解。

针对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澄清模糊观念,解答疑难问题,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精讲,纵向串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横向串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易错易混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一阶段是在知觉选择的基础上领会和理解教材。领会,是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规律,在领会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新知,并把新知纳入旧的认知结构中。理解,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个别事物、个别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者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物或个别现象。理解领会是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

4.3 整理吸收。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要掌握的几个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指出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接着,创造安静环境,让学生默记本节所学知识。

经过理解领会,知识就进入记忆阶段,通过记忆,保持知识,习得知识,实现学习知识的期望。为了保持知识,就必须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同遗忘作斗争。

4.4 练习巩固。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各种类型的有一定梯度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教师予以必要的矫正和辅导。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要经过练习作业才能巩固,它是检查学习结果,提高、充实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巩固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练习形式去强化知识。同时根据练习作业的水平,了解知识学习的结果,为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学习反馈。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并没有涉及到各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诸如讲解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我认为,物理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关键是要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合理组织,并在教学全过程中贯彻启发式,让物理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篇10: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高中物理电磁学是将磁场与电场结合在一起,整体突出场与路的关系。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磁学的特点,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践对学生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电磁学知识。

1、了解高中物理电磁学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高中物理主要思路就是力与运动、功与能的转换,所以对于高中物理的电磁学教学也需要充分把准这一命脉,将其作为教学的基本思路。电磁学在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中由场和路两方面构成,所以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从这2方面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基本概念,找出电磁学的基本规律,最终更好地解决电磁场综合问题,完成对电磁学的学习。例如,在电磁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首先根据粒子在不同的运动情况或者物理现象下都是以力与运动的联系进行组合,将电磁学的问题转换为力与运动或者是功与能的问题。这样,解题思路得以显现,再对电磁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将粒子运动状态所体现的受力情况完全显露出来,再应用牛顿定律,最终完成电磁学中力学的讨论部分。同时,对于电磁学中功与能的问题就需要应用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观点,列出能量方程式,让电磁学问题迎刃而解。对于电磁学的'教学就是抓住电磁学特点,将抽象的电磁运动转化为宏观的力学与能量问题,利于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尽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掌握电磁学运动问题,总结解题的一般思路。

篇11: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既然电磁学主要包括了场与路,那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可采用将这二者分开研究的方式进行。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电磁学的场,例如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可以从场入手,对学生进行电磁学的讨论与研究。而对于电磁学中的路,包括磁感线、电路等,例如匀强磁场与电路的关系就可以反映出它们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场为研究对象,以路为研究方法:

1)对于“电生磁”与“磁生电”的讨论中,会运用逆向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未知的问题。

2)类比法,对于2个概念,通过对比某些相似的地方,进而推导出其他部分也相似的结论。比如在电场与电场强度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类比法,将试探电荷置于电场中类比物体在重力场中的情况,最终获得电场强度的表达以及电场强度的影响因素。

3)其实对于这类抽象概念的教学,还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在电磁学教学中,对于磁场这类似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如果直接交给学生让其掌握,那么很可能就会忘记,但是如果用生活中可以接触或者感知的具象来解释这种现象,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知识点。再例如对于磁铁在铁粉盒上方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现象,而这些现象就是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于磁场的理解。例如在安培定律、左手定律等定律描述相关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时,本来是人为假想出来的原理,但因为存在现象,所以可以运用形象思维,想象出相关量,最终将形象思维衍成抽象事物。

4)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某些规律或者得出新的结论。例如人类通过“磁生电”这一实验成功发明了电。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电磁学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3、科学运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电磁学的教学,需要考虑理论联系实践,所以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更直观感受电磁学的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磁学。对于高中物理电磁学的理论教学,物理教师需要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递出电磁学的知识。例如,对于磁感线的引入,教师可以在教材介绍磁感线引出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帮助学生先理解教材上的描述,接着教师可以再简单地将此实验用铁屑、小铁针、磁铁进行演示,最终帮助学生掌握对磁感线的理解。在学生概念形成后,教师还需要对重难点进行巩固,比如对于楞次定律等重要知识点,教师要对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感应电流对于粒子的运动的“来拒去留”的特点,以便在解题中正确运用。高中物理电磁学作为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全面梳理理论知识,把握电磁学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实践意识和学习能力。

篇12: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高中物理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要更新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主动思考和教育实践,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学习,培养新的教育观念,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调整,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这才是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二、改变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能消化。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然而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忽视所谓的差生。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的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三、要注重教学效果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其实从种.种迹象看,我们还是蛮喜欢物理的。因为物理是一门通过做实验来传授知识的学科,是需要动手又动脑的。而好动又是我们最天然的特点,物理课上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实物的演示过程,会让我们的兴趣更加浓厚。我们对学习有了兴趣,物理学习就获得了成功,物理的学习不再是难事,课堂上都能学有所获。[1]如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对我们来说头脑都是比较清醒的时候,可以抓住这个时间段,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先观看物理试验的演示,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增强我们对物理学习的欲望。

二、利用物理故事,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生活中,物理现象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比如“雷声和闪电赛跑的事情”,再比如“雨后的夜晚暗处和亮处猜猜谁有积水”的故事等,这时你会发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了解到了物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多时它是我们生活的“小常识”,我们要学会关心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物理帮助我们更了解生活,更好的解决生活问题。在学业繁多的高中生涯,有趣的物理故事可以让我们获得片刻的轻松,趣味故事最温和的教育方式,我们喜欢听,可以利用它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2]有关物理名人的故事也有很多,如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他们中有很多钻研物理,百折不挠的故事情节,是鼓励我们不怕困难,奋发学习的有效实例。

三、利用风趣幽默表达方式,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如果物理老师是个语言风趣幽默,表达问题时常常肢体动作形象夸张的人,更容易打动我们,激发起我们的学习兴趣,制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对于课业繁多的我们高中生来说,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会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绪得到一定的缓和,心绪放松往往更容易接受信息,让我们轻松愉悦学习深奥的物理知识,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 [3]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老师上课时的肢体动作夸张,语言风趣幽默更能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更进,老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课件、投影仪、幻灯片等为我们教学效果的提高添砖加瓦。让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更利于我们的理解。比如一些物理现象的幽默表达方式和物理名人的幽默事迹,讲述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帮助它们更具体地表达出来,激发我们学物理的兴趣,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更上一层楼。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敏感的高中生而言,对什么都充满希望,希望实现在我,希望得到认可。成功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创设平等的成功机会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教师要多个学生创设平台,多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我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教学更好的进行。[4]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创设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正确回答的机会,以免我们有时答不出而难堪,产生自卑,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学生可能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学科,也可能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师生间的交流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相对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来说情绪往往是不太稳定的,学生的情绪有会牵扯到个人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作为高中教师要有耐心相信学生一定可以,一定要学会处理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喜欢老师,愿意和老师交流,激发我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师生高度配合完成教学。总之,只有极大地调动我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篇13: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使人反应敏捷、思路开阔。特别是生动有趣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变为动机力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象逼真的物理情境能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他们的记忆。这就要求物理教师本身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物理概念的来龙去脉,对物理学知识间的联系,对物理学发展史上生动有趣的史实有所了解。(1)做好演示实验。这是因为学生对实验仪器抱有新鲜感,并且演示的物理现象往往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引起注意的现象,而且演示实验还能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揭示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且清晰明确、便于观察。(2)介绍生动有趣的物理史实。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讲述物理学发展史上有趣的事例,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借题引入概念。(3)提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观察,调动学生思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