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在线课程模式的应用论文

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在线课程模式的应用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在线课程模式的应用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这13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在线课程模式的应用论文相关的文章。

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在线课程模式的应用论文

篇1: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在线课程模式的应用论文

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在线课程模式的应用论文

摘要:语文是大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可以让学生在吸收语言和文学知识的过程中, 接受良好的精神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然而, 由于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陈旧, 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不高, 无法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导致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普遍偏低, 难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 要通过运用新兴的教学方法, 来促进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慕课教育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拓宽大学生的视野, 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慕课教育进行分析, 提出几点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慕课教育的思路, 以期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慕课; 互联网;

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中, 主要是通过重视大学语文教师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机械性地讲解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没有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机械性地吸收知识, 难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既无法满足高等院校语文教学的需求, 又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而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运用越发广泛。为了实现高等院校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快捷化、多样化, 也为了推动高等院校语文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进步, 对于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教育模式也越发重视。其中, 慕课教育以其大规模性、开放性、互联网性、资源丰富等特点, 成为世界著名的新型教育方法。

一、慕课教育的基本内涵

慕课教育又叫作大型开放式互联网课程,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而存在的, 可以让用户进行多方共享, 具有开放性、大规模性、互联网性和丰富资源性等特点的大型互联网课程。慕课教育早在1969年就已经提出了相应的基础概念,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慕课教育也就应运而生。随着慕课教育平台供应商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顶级高等院校加入到慕课教育的平台之中, 制定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 使得慕课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慕课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第一, 学习资源多元化。慕课教育对互联网上存在的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 并放置在慕课教育平台上以供学生和大学语文教师使用, 由于互联网上具有资源丰富的特点慕课教育也相应地具有了海量的教学资源, 成为了多元化教学资源的重要承载方式[1].

第二, 慕课教育课程方便使用。慕课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根据上课时间来进行学习的学习模式, 突破传统教学中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慕课教育互联网平台, 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大学语文教师都能利用慕课教育进行学习和教学。

第三, 受众范围广。慕课教育由于没有固定形式的课堂, 使慕课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同时进行教学, 失去了空间的限制, 保证了慕课教育的受众广泛。

第四, 课程自主性较高。由于慕课教育的门槛较低, 绝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慕课教育进行学习, 其入学率较高, 但相应的, 辍学率也较高, 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通过对自己进行约束,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以便能够保证学习成绩足够高, 而不因为成绩较低而辍学。

二、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1. 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在我国高等院校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下, 更加注重大学语文教师的主体地位, 通过大学语文教师的“填鸭式”教学, 让学生被动地吸收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难以进行自主学习。而慕课教育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注重的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过往的学习过程中, 缺乏对于自学的相关认知, 缺乏自学的经验, 也就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差, 无法将慕课教育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思想运用到实际学习当中, 使得学生对于慕课教育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力较差, 难以进行更好的学习。同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是独立的, 缺乏相应的交流。而在慕课教育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在互联网中与其他人交流, 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缺乏交流的能力, 就会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难以正常进行, 课堂上的交流和讨论环节往往流于形式, 难以让学生真正地通过探讨来对知识点进行分析, 从而深化对知识点的印象。

2. 大学语文教师对于慕课教育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能力不足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以大学语文教师为主导地位的, 大学语文教师通过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和教学, 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吸收, 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但慕课教育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 大学语文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为了引导者, 一方面, 大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在众多的教学视频中选择符合他们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的课程, 让每个学生都能依照其学习水平进行学习。另一方面,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大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进行探索, 并建立相应的学习小组, 让学生能够对一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这也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有足够的教学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 大学语文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使得大学语文教师只需要有足够的教学能力, 并有充分的讲解能力即可。然而慕课教育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 大学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引导的作用, 这也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大学语文教师缺乏对课堂的掌握能力, 就会使得教学课堂中的纪律无法正常保持, 学生对于问题的探讨也只是流于形式。然而我国的大学语文教师往往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 却缺乏相应的教学能力。因此, 在慕课教育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当中, 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显得有些不足。

3. 语文学习功利性强

汉语是我国大学生的母语, 也是第一语言, 大多数大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得到文化素养上的提升, 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 语文已经不再是一门提升大学生素养的科目, 而是大学生获取学分、顺利毕业的一种工具。很少有大学生会认真地对大学语文进行学习, 绝大多数在考试结束前才象征性地进行复习。而在应付考试方面, 传统教学模式更具有优越性, 也就使得传统教学模式更受学生喜欢, 不利于慕课教育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同时, 由于大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就不会进行语文的学习, 也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4. 大学语文教学地位偏低

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 高等院校的建设和教学水平, 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国的发展水平。然而, 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水平, 而忽略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这也就使得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往往更加注重专业教学, 而忽略人文的教学。尤其是近年来, 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往往认为是由于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足而导致的, 也就使得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而大学语文作为一个人文类的科目, 已经成为一个边缘化的课程。因此, 大学语文的地位不断降低, 在许多高校中, 大学语文已经从公共必修课变成了选修课, 其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这就无法体现出大写语文的教学效果, 难以培养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

三、慕课教育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优越性

1. 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 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 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使得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足。而慕课教育由于是基于互联网而存在的教育模式, 能够充分地利用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 通过教学视频的方式, 可以让大学生对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资源丰富,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慕课教育又叫作大型开放式互联网课程,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而存在的, 可以让用户进行多方共享, 具有开放性、大规模性、互联网性和丰富资源性等特点的大型互联网课程[2].因此, 一方面, 慕课教育中包含着大量的教学资源, 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 由于慕课教育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而存在的教学模式, 也就使得慕课教育脱离了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学习, 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强化大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在慕课教育模式中, 不但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学视频来进行自主性学习, 还可以提供互联网交流平台, 让大学生们在交流平台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 来深化对知识点的印象, 更好地突破大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学习空间, 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四、慕课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 课程内容设置

慕课教育依托于互联网, 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依照这些教学资源来对大学生的课程进行设置, 也就成为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再加上慕课教育的内容多样, 不仅可以通过视频和教材进行学习, 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样也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让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 要尽量多地涉及到文学背景、思想理念、哲学、宗教等方面的内容。而如果学生开始投入到慕课教育中, 就会将自身的思维完全调动起来, 融入到教学当中, 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 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机械性地吸收知识, 难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而慕课教育依托互联网的形式存在, 打破了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让课程的趣味性更高, 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水平[3].

2. 慕课教育的实施

在慕课教育中, 大学语文教师可以直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在课堂教学中, 要对课堂的教学设置教学环节, 通过分组的形式, 设置合理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将学生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能够融入到教学中来, 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3.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慕课教育模式下, 大学语文教师的定位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在慕课教育中, 大学语文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传统教学模式中, 大学语文教师往往拥有比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为全面知识功底, 但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则有所不足。这也就使得在慕课教育模式中,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有明显的不足。再加上慕课教育的教学视频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 因此, 在运用慕课教育的教学资源的同时, 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 从而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今后, 一方面, 要引入慕课教育领域的专家, 让专家通过讲座等方式, 给大学语文教师们讲解慕课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使用方式;另一方面, 又要用培训、进修等方式, 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组织能力, 从而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

4. 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

在慕课教育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 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大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想要让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就必须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 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 选择能够与学生相匹配的教学视频, 从而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而许多大学语文教师对与学生进行交流缺乏重视, 也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 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 难以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 由于许多大学语文教师在往常的教学过程中, 缺乏与学生的交流, 而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 通常会产生一种敬畏心理, 使学生难以深入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如果大学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沟通能力, 就难以解除学生的戒备心理, 也就难以了解到学生的特殊情况。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在教学领域的运用越发广泛, 其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大量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教学模式兴起, 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由于我国高校和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足, 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偏低, 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因此, 要通过利用慕课教育的教学模式, 来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要对慕课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构架进行合理的设置, 使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 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性, 来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慕课教育提升语文学习水平。除此之外, 还要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 从而更好地促进慕课教育的不断开展, 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淑平。慕课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32 (11) :156-157.

[2]刘天胜。“慕课”视阈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11 (14) :184-185.

[3]彭书雄。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06-05.

篇2: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论文

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论文

中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也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中西医并重、互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是我们的国情所致。然而纵观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育,其现状并不乐观:内容多、课时少,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铺垫,模糊、抽象的中医概念、某些相近的表述方式、思辨式的思维方式常常使学生难适应,容易造成学生概念的混乱。走马观花式的临床见习,学生未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医的临证特色。而中医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仍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处于相对被动、消极的听者位置。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和探索意识,实现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育理念,近几年我们教研室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针对临床医学本科班的中医学教学,在传统模式上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加用互动式教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1、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互动式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承认学生作为独立的教学主体的前提下,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创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在相互影响和相互活动中产生教学共鸣,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方法。高等医学院校是以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的高等院校,教师的作用应由传授、灌输知识转变为对学生的指导和启发,即由“教书”转向“教会学生读书”转变。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教与学双方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使教学的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提高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同时,更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适合当前大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探索的心理需要,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互动式教学法在国内外多所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了部分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效。

2、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

2.1充分做到课前准备的互动 让学生明确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形式,指导学生围绕指定的授课内容,拟定学习提纲、设置问题等。

2.2形成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

2.2.1问题教学法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寻求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有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事先提出问题,由学生独立思考,査阅资料,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是总结分析。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不但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协作能力。如从中医学角度思考津液的生成、输布及排泄过程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中医津液的概念,同时加深对脏腑理论的理解。又如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风的形成和特征,研究风淫的致病特点,加深学生对中医病因学的理解等。

2.2.2案例教学法 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我们具体选择《中医学》的脏腑、四诊、辨证等重点章节,收集临床典型案例,制成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教学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

①课前准备阶段:教师精选案例,设计提出问题并提前2周告知学生。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回忆以往课堂知识点,培养自学能力。

②课堂讨论阶段:分组讨论案例,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交流的机会,同时教师有效地引导。

③总结评价阶段:全部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并布置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等。

2.2.3讨论与辩论法 讨论、辩论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程度准备论题,组织学生讨论或者辩论,帮助学生加深加宽对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予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此教学方法主要在临床见习课实施,可结合临床典型病例,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2.3重视人与社会的互动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重视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医学,在夯实基础理论的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早期进人临床,让学生直接接触患者,获得对疾病更为直观的认识。同时积极开展多种课外教学活动,如带领学生义诊、中医科研训练等,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中医的能力。

2.4建立共同评价考核体系

2.4.1教学评价 通过问卷调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后的感受、意见及建议等。具体内容主要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对教学方法的综合满意度、学习负担增加等方面进行调査。结果学生满意度较高,对互动式教学模式比较认可。

2.4.2考核方式 考核方面改变单一由一张卷子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采取课后作业、病案分析等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作为评价方式。

3、结语

在新教育观指导下,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医学教学是西医院校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于现代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教学的'特殊性。传统的中医教学注重对中医知识的系统传授,而现代教育观则要求通过教学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这也是有效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关键。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参与性,强调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体,互为依存,互相促进,达到自主、互动的境界。因此本研究在促进中医学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有:

①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教师由于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必然要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谋划好如何既能使所讲知识让学生掌握,又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对教师更是一种教学上的鞭策和督促。

③互动式教学由于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呼应,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案例讨论,气氛变得活跃,师生间的距离得以拉近,从而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教育观念。

篇3: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田径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该文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背景下,立足我国高校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事实,借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东风,结合当今“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和“课程”热点展开研究。从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田径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分析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田径课程中的实施及效果,以期为体育相关课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课程;实施;效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原有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现在就读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一家一个孩子为数居多,因此,六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导致的学生亚健康及体质下降成为社会各界对这一代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与体育研究者一直重视的研究课题,如何解决和改善迫在眉睫。新形势下,学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田径课程教学模式也不例外。

1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在体育课堂中以运动处方的运行过程作为教学程序开展教学,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锻炼兴趣等的一种教学活动[2]。运动处方作为概念最早被医学界使用,后来,这一概念被体育界所引用。在这以后,学术界关于运动处方的概念定义有多种,其中较为权威和多用的概念当属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田继宗教授在一项研究中所阐述的:运动处方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为改进、完善、提高、增强身体某一部分或某一些器官的功能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的系列练习方法。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近些年来提出的较为年轻的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以运动处方教学为主要手段完成体育任务,解决教学问题的。

2田径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分析

田径是运动之母。田径课程多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强化基本动作学习,以练为主等方式来实现的。甚至,近些年来提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合作学习,通过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团队建设,将训练与竞赛融为一体,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也逐渐被采用。具体分为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讲解清楚,示范到位;强化基础,精讲多练;提高成绩,学以致用。但目前的这些教学模式不能顾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此值得反思和改进。

篇4: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田径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针对开学初自主选择田径课程的36个学生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实验得知学生的身体素质各方面差别较大,据此把课程班学生分为:速度提高组、耐力提高组、力量提高组、灵敏提高组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干预(田径课程教学)。实验初即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且每个运动处方制定2~3套不同的练习内容,以保持学生练习兴趣。从公平性与准确性的`角度出发,实验前对执教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和学习。在授课时,教师首先讲授运动处方教学的原则、方法和作用,然后针对每一位学生原始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在思想上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体素质在哪些方面较差,行动上该采取哪些措施(方法和内容)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和督促学生根据运动处方进行认真练习,每3周进行一次测试,时时对学生进行监测和反馈。对于达到目标的学生,提高目标,重新制定运动处方;对于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对运动处方进行检查和修订,对执行不到位的学生进行帮扶。在教学实验6周后进行中期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和效果对运动处方进行针对性的微调,再继续进入第二阶段的教学实验,进而完成教学实验。

篇5: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田径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通过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将实施教学前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4.1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田径课程学生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有积极影响

就实验结果而言,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于受试学生的身高指标不具有明显效果。换句话说,学生身高的变化多数是由于生长发育的结果。就体重指标而言,仅有力量组学生指标实验后明显增加,说明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进行力量提高的练习对于增加学生体重比普通练习效果明显。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主要是由于提高学生力量的练习能够促进肌纤维增粗的缘故。实验前后数据变化非常显著的有力量组的肺活量、力量组的1min仰卧起坐、力量组的掷垒球、灵敏组的坐位体前屈、速度组的50m跑、耐力组的1500m跑等指标。由此实验结果再结合上文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田径课程中的实施内容可以判定: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于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显著效果。此外,速度组与耐力组的400m跑成绩提高亦明显,这是由于速度组奔跑速度的提高、耐力组耐力的提高对于中长跑成绩的提升均具有明显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力量素质的提高对于发展学生肺活量,1min仰卧起坐、掷垒球等项目均具有很好效果,建议学校教师教学多注重学生力量的科学练习和提高。遗憾的是,4组学生实验前后1min跳绳成绩均没有明显提高的迹象,证明这部分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身体协调性还需要制定更细致的处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即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也应该朝着细微方向发展研究。

4.2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田径课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它将对学生身体的长远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受试者实验前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观察可以验证这一点。而终身体育意识又是通过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得以直接表现的。实验发现,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分为非常积极、比较积极、不积极和消极4个等级。实验前,参与实验的36名学生中这4个等级的人数分别为20人、8人、6人和2人,分别占总人数比例的55.56%、22.22%、16.67%和5.56%。实验后,相应的4个等级的人数变化为29人、5人、2人和0人,分别占总人数比例的80.56%、13.89%、5.56%和0.00%。可以看出,令人欣喜的是学习态度非常积极的由原来的20人上升为29人,不积极的由6人下降为2人,消极态度的直接降为0人。可见,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运动生理学认为: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学习行为和运动行为,以及身体运动系统对于各种运动技能的本体感知觉的发展过程是建立一种临时性的神经关联[5],经常锻炼会加固这种联系。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显然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行为具有明显的意义。有利于加强师生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欢乐、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田径的兴趣与终身体育的意识。

5结语

该研究能涉及的内容有限,作者研究水平亦有限,针对运动处方与田径课程可研究的角度还很多,该研究只是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以上方面的研究,不成熟之处还请广大体育工作者予以指导。此外,希望更多人参与到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使这项优秀的教学模式带来更大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更多人因此而受益。

作者:谭宁 秦枭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莫正根.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王新博.大强度间歇性运动与有氧运动减脂效果的对比研究[D].长春:吉林体育学院,.

[3]李美娜.健身气功六字诀对大学生心肺功能影响的实验应用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0.

[4]莫正根.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篇6:协同学教学模式在编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协同学教学模式在编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协同学是研究协同系统在外参量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本文从协同学的理论基础与支持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出发,结合“编译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了在该课程中实施协同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问题,提出了运用协同理论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组织,使其终身受用的一种教学理念及运用方法。

关键词:协同学;教学过程;编译技术;教学环节

“编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由于涉及形式语言、有穷自动机等抽象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曾一度被学生戏称为“天书”。作为授课教师,如何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改观是一个需要加以解决的研究课题。根据讲授“编译技术”的教学经验,发现开放式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这类原理性较强、理论较抽象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学”理论及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协同学的创立者,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所谓协同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协同学习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协同学习是一种团体活动,人的复杂性和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协同学学习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必须是多样的。由于协同学习所依据的教学思想形式必然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协同学习模式。与协作相关的学习模式有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探究性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案例研习、支架式教学以及目前研协同学习等。这些协同学习模式是基于协同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出发点。

针对“编译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比较抽象的特点,首先开发了“编译技术教学演示系统”,进一步完善与主讲教材配套的CA/课件构建协同学习环境,然后运用协同学习理论进行开放式分组教学。已执行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学生通过前期开设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等课程,对编译技术中的部分理论如文法、正规表达式、语言以及自动机等知识进行过较系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大缓解了小组学习编译技术的难度,为协同学习环境下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可能。

二、教学环节的组织

1.学生分组及准备阶段

鉴于受教育者为本专业高年级学生,协同学习分组可以各自的兴趣、爱好,习性等,自发组成诸如以相同寝室的地缘群体,或兴趣相同的业缘群体和以爱好一致的志缘群体等。这种群体因其属自愿结合,所以也更为牢固。在分组过程中指导教师协助确定小组的规模、小组成员的互补性以及小组的领头人。上述三个方面对于协同学习能否顺利执行以及学习效果都很重要。确定学生分组方式后,需要为正式启动开放式教学作好多方面的准备,包括介绍协同学习资源环境、学习目标、教学方案的实施步骤以及评价方式等。

2.协同学习启动阶段

根据编译技术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绪论和词法分析两章作为该阶段的教学目标,其中重点是词法分析,难点是自动机,大约需要课堂教学6~8学时。该阶段已经开始实施协同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对一般理论基础内容,以小组课堂自学为主,指导教师为协同学习小组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导,最后根据掌握的各组情况确定是否对小组进行考核。对教学重点,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基于资源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教师预先根据教学内容讲解重点,围绕重点提出问题,为小组提供网络资源。

3.协同学习全面实施阶段

该阶段包括“编译技术”课程中后续所有章节,重点是语法分析与语法制导翻译。这一阶段的执行过程与上一阶段类似,不同的是该阶段在对上一阶段优化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协同学习小组的优化、学习资源环境的优化、学习目标的优化以及协同学习过程的优化。其中协同学习过程的优化是影响小组协同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过程优化具体包括:学习方法优化;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制作方便自主学习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等四个方面。

在以上三个阶段中,要重点解决对协同学习效果影响较大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各个阶段学习目标的设定,包括各阶段主要内容、重点内容、详细的问题列表、相关的资源以及最终的考核目标或具体要求:其次是课堂学时与课外学时的分配以及科学地分解学习目标的问题,这其中要考虑目标分解在课堂学习的可行性;最后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在协同学习过程中协调运用问题,如在协同学习过程中教学辅导与答疑的方式。

三、实验环节的组织

“编译技术”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感觉该课程理论性太强,抽象难学,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教材中抽象理论与方法的理解,消除对该课程的“恐惧感”。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实验学时设置为16学时,实验项目包括词法分析器的手工构造、词法分析器的自动生成,递归下降语法分析、预测分析法、LR语法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制导翻译、表达式及赋值语句的翻译与微小编译器的设计等内容。通过编程实验,学生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编译程序的实现技术,也可以使得学生将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等相关内容融会贯通,进而做到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四、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是协同学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本教学方案分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阶段性考核主要是对协同小组的考核,包括三个方面的评分:自评分、其他小组评分以及指导教师评分。评测的具体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协同情况、阶段目标完成情况、学习资源浏览情况以及对各组学习目标的影响情况等,阶段性考核应该以激励小组协同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为目标。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其中阶段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考核占75%。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媒体、教学内容等因素激励学生形成一个自身学习系统的同时,学生通过媒体、反馈信息等因素影响教师,使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同时在学生和教师身上产生“协同效应”,其作用不只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而是使教师和学生在不断学习、探求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独立自主,学会革新创造,学会与人合作,真正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效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网络教学的普及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环境的持续改善,协同学的教学模式必将逐步普及。

篇7:项目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项目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一、企业形象设计课程

企业形象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视觉传达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从事平面设计所必备的市场调查、视觉识别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走到工作岗位能独当一面。正因为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像是一个工作任务,所以特别适合项目教学法去实施它。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项目”为主线穿插到课程中,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在完成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演说能力、实践能力等。老师则要求有完成项目的引导能力、组织能力、把控能力、鼓励能力等。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以听为主转变为以实践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法是完成一个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程序是:确定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

三、项目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1.确定任务

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即综合分析教学知识点和教学技能提出一个或几个任务,然后让学生讨论并确定项目任务。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主要包括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其中基础部分有标志设计、标准字设计、标准色设计、字体设计、辅助图形设计;应用部分有吉祥物设计、广告设计、向导设计。然而这整个教学内容刚好像是一项任务,可以布置为自创品牌并为企业设计一套完整的VI。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各组自由讨论。确定品牌名字、品牌从事行业、品牌文化内涵等。

2.制訂计划

制订计划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并设计出本组的工作计划,例如各组员中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哪些任务。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假设一组为4位学生,那么A同学负责标志设计、负责标准字设计和字体设计,B同学负责辅助图形设计和吉祥物设计,C同学负责衍生产品设计(广告牌、服装、文具用品等),D同学负责导向设计(路牌、路标、地图、紧急疏散图等)。制订计划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组长的组织能力。老师起主导作用,巡回检查,发现学生问题并向该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实施计划

无论是确定任务还是制订计划,最终目的都是要实施计划。所有小组都按照已计划好的开始实施。在整个项目中,由于整套视觉识别系统风格必须统一,造成了只有A同学完成任务后,B同学才好进行任务。这就有可能引发出一个问题,即一个同学在做任务而其他同学无事可干。这时候老师要起调节督促作用,要求A同学在做任务时,其他人员必须帮忙查询资料并给予建议,同组同学必须充分沟通。如果发现有不积极的组,可要求每组上交各组员的建议以及哪一条建议有被采纳。实施计划的过程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老师应该具备引导能力、督促能力、调节能力。

4.检查评估

检查评估对项目的质量有重大意义。评估的步骤可以先由各组学生派代表上台演说,再由各组同学发表意见,最后老师做出评价。这个步骤能考核学生的演讲能力、交流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等。老师通过以上步骤能考察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完全掌握以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5.结果应用

这个步骤非常有意义。在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中,让各组打印出所有的作品并订制成一本书,或者是按比例打印出应用系统做出成品,如办公系统成品(信封、档案袋、日历、纸杯等),又如导向系统成品(让学生利用纸或者塑料板,手工制作一栋实物楼,把本组设计的导向系统成品粘贴进去)。成品的出现能让学生有巨大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生对学习最大的精神动力。虽然此次课程结束,但是学生发现是教师给了他巨大的成就感,这样老师担任另一课程时,他就会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新课程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能越学越好。

篇8:互动性教学模式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互动性教学模式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随着国家对于中职教育的不断重视与支持,中职教育的课程开设也渐渐多样化和更具有针对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满足社会需要,中职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械基础课程是掌握其他高级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机械基础课程课堂的把握与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和执教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互动性教学模式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摸索下所归纳与总结的一种学习方法与模式,它能够有效的帮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互动性教学模式应用的优势

对于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来说,其具有枯燥难学、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特点。它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学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机械类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恰恰就是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和运用知识。这会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工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互动性教学模式很好的弥补了这些缺陷。互动性教学能够巧妙地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与运用。比如在学习和阅读《数控车床操作指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既能掌握和学习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课堂的另一个缺陷是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活跃,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也是十分不利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课堂氛围的调动与互动。使得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紧密联系,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互动性学习模式同时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在实践过程中知识的运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较为详细和直观的了解机械的构造与课程特点。了解过课程的特点后才能够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与运用。互动性学习的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也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主动学习的方法与规律。

综上所述,互动性学习模式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课堂中的运用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活跃了课堂学习的氛围。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改变了机械基础课程枯燥无味的特点,并且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更加容易解决与掌握。

2如何应用互动性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课程因其课程特点本身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与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去做出改变,那么目前的课程现状就很难得到突破。互动性教学模式在机械基础课程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突破现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具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际的教学情况就互动性教学模式如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如何应用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2.1教师应适应形势,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跟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式,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与新的变化。而不是墨守成规,那样的课堂死板沉闷,无法引起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与兴趣。所以教师要时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到互动性教学模式的实质与核心理念。这样便能更好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学会善于总结教学方法和规律,同时注意因材施教。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互动性教学模式,教师还要注重教学差异性的`体现。

2.2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氛围

教师应用互动性教学模式时,要注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辅助。并且能够有效的表现互动性教学模式的理念与效果。比如采用互问互答的问答模式,学生在问答的过程中进行了互动,并且充分的引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更具有趣味性。课堂氛围更加轻松与活跃。教师也可以参与活动,引导和组织活动秩序。在学习《数控机床操作说明》时,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问答学习,并且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不懂不明白的提问教师,教师及时作出解答。这一套活动组织程序就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选对教学模型,并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属于机械基础课程的模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理解和把握整体与局部使得抽象问题能够有效的得到解决。

3结语

互动性教学模式在中职机械基础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能够解决目前课堂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于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和知识的巩固与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互动性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还需要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与摸索去不断完善。这仍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希望能够为中职教育的机械基础课程课堂的改变贡献一份力量。

篇9:高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应用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应用论文

摘要:语文又称“国文”,“国”即“国家”,“文”就是“文化”,所以“语文”的意思就是中国的文化,因此,语文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关系着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高中时期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承接小学、初中时对于学习的初步接触,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大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方法研究

一、引言

高中语文的学习已经不能再像小学、初中一样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进行巩固和加深,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作为一种新方式,能够帮助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因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现阶段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存在的现状,对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进行分析,寻找提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有效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实行中的具体情况

(一)传统高中教学方式由来已久,导致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学校得不到重视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依靠记忆和读写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有效果,但却因为学习方式过于死板,在实际的应用中效果并不明显,也不被学生接受,即便是有些接受这种学习方式的人,但在实际学习中也是非常枯燥乏味的。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来已久,在整个教育史上也广泛被人们使用,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固定的思想意识,很难再去接受新型的教育模式。同时,由于“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很少有运用实例,一时很难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地位,导致在社会上的普及遇到很多困难。“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讲究的是“自主”和“合作”由于这两种方法是构成这一模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把时间交到学生自己手中,但学校和家长对于学生的自制能力不放心,所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就很难得以继续开展。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根基太深,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社会中很难得到重视和普及。

(二)在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过程中,出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不及时的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虽然讲究学生的“自主”和“合作”,但由于高中学生自制能力有限,不一定能够合理利用学习时间,会出现消极合作、消极学习的情况,再加上教师在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时完全把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处理,不进行严格的监管,导致学生只顾着玩乐,学习效率低下。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推广和适应的过程中并不是将学习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而是让学生自己进行主动的学习,教师实行被动的监管,但在实际的适应过程中,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教师不进行有效地管理监控,就会出现学生滥用学习时间,教师没能科学合理地规划学习的时间,甚至监管不严,把原本能够学习的时间浪费掉,不符合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初衷,也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要想得到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一)让每个学生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分配

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实行的前期,为了体现学生的价值,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分组和分工是自主合作探究模式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提升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在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时,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水平进行有层次的分配,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成绩水平各有不同,有成绩优秀的,也有稍微差一些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只是少数人的学习。在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学生,每个班级既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又有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要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动力,提升全员的学习水平。其次,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充分体现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合作”是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关键,只有每个人都有工作和任务,才能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在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过程中,要对班级内的每一名同学进行合理的分配安排,让每一位学生切身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来,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是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关键。

(二)提升学生的团结和相互协作的能力,以提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整体效率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离不开“团队”和“相互协作”,这也是这一新型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保证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实行,学生是这一模式的基础,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在实际实行中,要立足学生本身,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强团队意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要结合小组成员的水平,给他们布置相应的难题,布置一些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通过相互的交流和协作共同去解决这一难题,在这互相的交流讨论中共同进步。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小组成员各自写出自己想法和思路,然后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总结出最好的方法用于解决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帮助的能力,就能够提高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整体效率,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结束语

“自主”和“合作”是“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关键所在,“自主”要求的就是要进行自我学习,自己有主见地学习,而“合作”讲究的就是互相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提升语文水平,这二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自主”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合作”的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又为“自主”提供支持。因此,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高中语文学习的成绩,在今后的教学模式改革上,要对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进行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黄云珍.论合作学习的定位、实现与意义[J].基础教育研究,2015,(63):24-25.

[2]高向斌.我国中学合作学习教学的分析[J].广东教育,2016,(54):136-137.

篇10:诌议经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应用论文

诌议经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应用论文

一、问题引导模式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审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个体———厂商和家庭为研究对象,主要讲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研究内容不断、更新扩展。《微观经济学》具有理论完整性、抽象性、实用性、灵活性等特点,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和提高大学性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经济学基础课后续课程的教学和研究。

2.研究性教学的目标

在传授经典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培养低年级学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兴趣、探索精神和科学精神,树立严谨、踏实的作风,锻炼学生描述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的技巧,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提炼规律的能力。

3.问题引导模式的应用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中,首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和总结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供求理论、消费偏好理论。用问题引导学生教学可以有效降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风险,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兴趣。其次,鼓励学生组建小组发现身边的经济现象,并抽象出问题,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感性认识开始学习探索未知、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再次,把经济生活的问题集中在一个生活场景中,如设计一个买卖场景再现交换和定价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经济学家从现象中探索规律的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探索知识的乐趣、经济生活、经济研究的魅力。

二、小组竞赛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中的应用

1.课程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统计学两学科的交叉课程,是统计学在社会经济应用的一个分支,也是企业进行定量管理、定量分析的工具。课程内容主要阐述了一些实际操作问题,各章之间为并列关系,有利于以小组开展学习和竞赛。

2.研究性教学的目标

在《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这门专业课程中引入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以激励学生参与课程研究为核心,改变传统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师点拨,师生相互教学,可让学生基本具备自主研究的能力。

3.小组竞赛模式的应用

为了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教学并获得预期的效果,在教学设计上进行系统控制。首先,将所学课本在开学之前发给学生,并将所有章节按小组分配,小组的分配必须是随机的,如姓名的`首字母等,不能按照传统的分配方法,这是为了保证小组成员的不熟悉性。其次,每组根据自己所分章节进行人力资源统计调查,并着手准备改组的课堂成果展示,要求每组每人5分钟的展示,期末成果也从该组选题中得到,分别计入小组成绩。再次,对于每组课堂展示的研究成果,任课教师本人及随机抽取的其他两个小组进行评价,说明理由,并给出分数。在单组展示之后,由任课教师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插入需要补充的专业知识,并展示一篇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生进行对比。最后,对学生与教师共同呈现的研究成果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讨论。

三、游戏体验模式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1.课程简介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2.研究性教学的目标

把研究性教学理论引入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增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效能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形成健康人格,确立和巩固良好的师生关系。

3.游戏体验模式的应用

设置游戏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知识、总结知识,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达到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如《组织行为学》中有关“冲突”的内容及其解决办法,采用以下游戏模式。事先根据班级人数分成6个或4个小组,每组设立组长,组长负责活动的开展、总结和情况反馈。各小组以抽签方式抽取与“冲突”相关的内容,如冲突的性质、冲突的类型、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冲突的行为后果等,教师给与指导,并适当参与各小组的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多幅多媒体关于冲突的图片引出本节课内容,并通过团体互动游戏让学生理解怎样解决冲突才能提高效率并取得长期利益。

四、结束语

近来国内外大学对研究性教学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在理论的指导下,经济管理类课程在实践中开展问题引导模式、小组竞赛模式和游戏体验模式的研究性教学,这些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驻丰富了研究性教学理论,而且提高了整体教学效果。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是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组织者和实践者。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选题、设计方案和运行模式、评价体系等,以实现巩固教学内容、启发思想和培养创新的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自主完成各项任务,达到教师要求的标准。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锻炼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在研究性教师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推进了整体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篇11: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0引言

翻转课堂是依靠信息技术而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通过微视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使学生在上课之前便能够对知识进行预习和掌握,师生一同在课上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颠覆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得到有效改善,目前翻转课堂已经在软件工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作用

1.1内涵

翻转课堂又被称为“反转课堂”,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其将“白天上课,晚上回家完成练习”的模式转变为“晚上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知识,白天完成知识内化与练习”。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产生,能够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获得个性化的教育体验。

1.2作用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模式是由学生自己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知识,在学习中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到主导、辅助作用,在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等方面都由学生自己安排,该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理论功底,还要求其具有高超的动手实践能力,尤其对于计算机类课程来说,原本课程安排就十分有限,还要压缩时间开展实践课,常常由于知识点讲解不到位,而影响学生理解与吸收,使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对此,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为学生提供视频资源,使其在自学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正式教学中,师生一同参与讨论、答疑与实践演练,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与实践能力的锻炼[1]。

(3)有利于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基础、理解能力、接受程度上存在较大不同,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无法顾及到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消”。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前根据自己的能力、习惯、掌握程度自行预习,对学习进度、时间、快慢等进行调节,如若知识掌握较快,则可以自行进入到下一节的预习中;如若知识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可以通过重播、快进、慢退等方式反复琢磨某个知识点,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在个性化体验中实现了因材施教。

2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构建

2.1平台优势

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平台是在全新交互式网络技术ArticulateStudio的支持下形成,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学模块具有可视化、开放化特征,考核方式多样,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跨平台性,能够在移动中断中使用,为学员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且支持离线模式,在无需联网的情况下,将教学资源直接拷贝到自己的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中便可随时随地的使用,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真正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二是教学资源多样,导航目录清楚明了,平台中的课件资源与传统PPT有所区别,包括“软件工程”中相关操作视频演示、音频讲解、Flash动画等诸多资源的合体,使课件变得更加生动丰富,且配有“知识导航目录树”,各个模块结构清楚,能够使学生快速了解和找到知识点;三是跟踪检测,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加以引导。例如,要想对某章节进行学习,需要首先完成基础知识的练习,这时系统便会随时跟踪学院是否对该章节进行学习,如若不符合要求,则该部门资源将在后续训练中反复呈现,在学生学完后系统会提供相应的测试题,学生完成后系统便会显示测试结果,学生可根据测试结果对后续学习进行规划和调整。

2.2平台功能

在翻转课堂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软件工程”“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平台支持学员“点菜式”学习,“打怪升级式”训练以及自由的交流和讨论,其中不但具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还具有在线练习、教师答疑、讨论室、兴趣小组、在线测验等多个功能,充分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应用背景下,教学氛围更加浓厚,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欲望更强,在学习中的主动地位得到尊重,为“软件工程”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在软件工程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则需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其中,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软件工程”教学中,具体的应用措施如下所示。

(1)制定视频课件。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效果将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课件的制作也十分关键。与学生学习特点相结合,每个课件视频的时长在15-20分钟左右,突出本节的重点内容,且语言简洁精炼,可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减轻学生压力。对于操作类的短视频,在课件制作中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软件,如Recorder、Camtasia、WindoesMedia等,无需配置专业视频制作工具即可达到较好效果。

(2)课堂教学。首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以此来判定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方向。然后,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针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向老师展示,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和总结。这样做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课下认真预习、课上主动思考,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使“软件工程”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3)教学评价。以往的教学评价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标准,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翻转课堂背景下,在“软件工程”教学中,将实践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实践报告撰写等多个方面为指标,与传统考核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学科成绩进行科学的评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思维。另外,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成绩进行评价,分为自身作业与互评两个部分,可以借鉴MOOC平台中的分值比例,对于未参与互评的学生,作业成绩只能是自身成绩的50%,而参与互评的学生则可获得100%的作业成绩,这样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作业互评的积极性,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3]。

4结论

综上所述,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十分可观的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符合,并且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做到随时随地的学习与检验,该模式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使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特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蕊,萨娜.C#程序设计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软件工程师,,18(3):49-50.

[2]王素琴,王新,石敏,等.基于CDIO和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8):50-52.

[3]陈娟.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J].软件工程,,19(8):56-60.

篇12: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从创街教学模式,提高从师技能方面,鱿扣何在计葬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类学生中捉高教学技能,如何采用祈的教学模式开展训练等问题,从创街教学内客、创祈训练模式、创街评价体系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技能 师范生

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上就提出,培养信息化人才应特别关注师范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师范生不仅要掌握一般基础性信息能力,更要懂得如何适当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并具备一些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使信息技术和教学充分结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师范类学生而言,在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以后,尤其需要提高从师技能的训练。为使学生在形成综合教学能力以前,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我们以必修课《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中教师技能训练实训项目为基础,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创新训练内容.强调内容与技能融合

《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强调学生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技能的掌握,在教学技能的训练内容上,我们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备课、说课上面,而是创新内容,将训练内容巧妙融合到不同的技能达标要求中,要求本科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共三个方面。

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备课、教案写作以及课件制作。备课要求备教材,备学生。能够根据教材所讲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教案写作要求按照微格教学教案的格式及内容,认真设计教学过程,规范填写教案内容,项目完整,内容具体。同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有利于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课件应美观,实用,对教学确实起辅助作用,对学生有吸引力。多媒体课件应是教学的辅助,不应该是教学的全部。

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导人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等。要求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和课堂模拟试讲,能够较为系统的掌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过程、课件质量与板书、教学情感和基本功、整体教学效果和教育性渗透等五个方面对课堂教学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既能在肯定优点的同时,又能指出不足的地方,给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2 创新训练模式.注重实践与应用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的理论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关键是如何用已掌握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备好课,上好课。在教学技能的训练方式和步骤上,我们改变传统微格教学模式,而是进行优化组合,将所有参训学生分组,每组20人,进行集中示范、训练,每人每次讲述10一15分钟,然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小组进行教学评价和互议,给出鉴定意见。

具体训练实施步骤分为训练前、现场训练、训练后三个阶段。

(1)训练前:指导教师首先安排学生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挑自己最擅长的1学时的教学内容。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如何针对本课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然后由学生认真备课,设计教学,写作并完成一份《学生微格教学教案》,送指导教师审阅合格后准备试讲。严禁学生没有教案上讲台。

(2)现场训练: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现场训练。首先,教师指定一名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学生讲课时间一般为15一20分钟。讲课过程中,所有听课的同学都要做好讲授内容的'记录,同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教师用《听课记录本》记录。讲课结束后,听课学生抓紧根据《教学技能训练评价表》,给讲课学生打分,指导教师随机选择几位同学(一般不多于3位),对讲课同学的教学方法、讲课声音、课件质量、教态、课堂互动性、普通话是否标准等内容进行点评,说明优、缺点。学生评课可参考《教学技能训练评价表》,但要内容具体,避免空洞的念条文。最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点评,同时指导老师对点评学生的点评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点评的是否淮确,存在的问题等。指导教师同时填写《教学技能训练鉴定表(教师用表)》。

(3)训练后:一组训练完毕后,指导教师对讲课学生给出综合排名,对讲课不达标的学生,将反馈中发现的问题按指导教师和小组评价意见修改教案,经准备后进行重讲,直到达到教学评估的要求。另外,要求指导教师收齐学生教案和学生用表,整理好《教学技能训练鉴定表》,连同《听课记录本》一同交评估办,存档备案。

3 创新评价体系.采用多元评价模式

在教学技能训练的考核与鉴定方面,我们采取学生自评、小组组员互评、教师总评的多元评价方式,避免了教师一人主观打分的片面性。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讲课、评课,同时参与小组评议,对讲课学生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点评情况给出客观评价和鉴定意见。同时科学制定评价项目,力争做到客观、全面、公正、公平。师生共用的主要评价项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包含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能以适当的方法和手段突破教学难点;能深人浅出的化解疑点;能将讲授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2)教学方法和过程:包含教学设计有创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贴切吻合,教学技能运用娴熟,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和梯度,有易到难,由浅入深。用典型性的事例解析使学生掌握规律性的东西,努力达到举一反三。

(3)课件质量与板书:包含课件内容充实、切题;用语及文字表述科学规范,有条理,能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课件制作色彩及主题模板搭配合理、美观,视觉效果好;对学生学习有吸引力;板书工整、清楚、有条理,版面布局合理;使用字词、符号合乎规范。

(4)教学情感和基本功:包含用普通话教学,语言有节奏感和感染力,语音清晰,音量适当,语速适中;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和谐;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有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必要时能使用板书。

(5)教育性渗透:包含能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的创新设计,强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生的从师技能,尤其在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技能训练方面,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及与学科知识结合的教学应用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实训模式,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显然有利于新课程的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必将大大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从师技能。

篇13:体育教学中创新模式的应用论文

体育教学中创新模式的应用论文

一、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显得更加活泼和开放,它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教学课堂活动的一个亮点,我们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传统的体育课通常是依托教师,在类似封闭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通过教师被动的灌输,做到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机械地学习某个单一的动作,而不是系统连贯性动作的学习。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打开了一扇窗。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也是较为成功的一种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主动性,考虑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作用,这样可以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互相促进、互相进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通过自主合作创新模式的初中体育课堂,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让教师逐渐意识到学生为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性。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过程符合了初中生的心理及身体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有了自主性,而且具有了合作意识,完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实质。

三、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和构想

我们知道在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中要具备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主要是积极的合作与促进性相互作用;学习小组的组建和负责人的选择;小组成员的`配合程度及学习效果的产生等。初中生体育课堂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运动之外的很多能力。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和发挥主动性的源泉,教师要在这个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这样便可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1.教师的指导作用

通过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课堂知识,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学的兴趣和动力,明确学生要想学什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知道在课堂的什么阶段、什么内容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渴望,掌握授之以渔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调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分组合作方式

合作学习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通过学生的相互帮助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通过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学习和探讨,互相找到自身的不足,经过互相评价,最终做到互教互学。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材等多种关系,并做到以这些为参考,设计有利于学生积极发挥主动性的课堂,有利于学生体能和智力的开发。在这样类似开放式的教学中,学习效果往往达到1+1>2的教学效果。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要不断提出问题,积极营造探究情境。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问题的设定,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根据课堂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种问题的预设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找到答案,课堂更具有目的性,更能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快跑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跑得比别的小朋友快,原因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和思考进行体育课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和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纠正,这样可以让学生亲历体验过之后得到课堂的预期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主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获取知识点的动力。(本文来自于《理论研究》杂志。《理论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4.能力创新,共同合作

体育是培养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最好途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创新、合作、竞争才会促使学生个性的形成。同时通过合作、竞争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通过运动表现自我,发展社交能力。而体育实践活动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创新提供了表现才能的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创新,共同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进步的一个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教师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合作能力,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可以创作出更多的体育形式和花样。例如,跳绳、踢毽球、跳皮筋等等,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课堂自身的知识点,也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这是情商与智商的双方面提高,这也是初中生在课堂中应该收获的一种品格和能力。

四、自主合作创新模式的实际操作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体育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来说,所起到的意义是重大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给予学生自身基础和能力,通过男女比例的合理搭配,保证学生小组水平相对平衡,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自主合作创新模式的最大课堂效果。学生之间分组的讨论、游戏要注重时效性,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同学之间的资源整合以及师生之间的指导。学生要在体育课上联系实际,分小组进行模拟比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当参与,给予恰当的指点。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获取最大的知识点,对课堂内容熟练掌握,动作连贯形成。总之是明确目标,分组讨论得结论,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与生活,突出课堂的张弛有度。综上所述,合作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新课改给他们带来的益处和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在初中体育课的课堂上也不例外。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也对自身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及学习兴趣的提升,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在线课程模式的应用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