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政治教学论文 > 工学结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论文

工学结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工学结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论文,本文共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学结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论文

篇1:工学结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论文

工学结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论文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压缩课程,忽视思政。这一问题落脚点在于校企双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本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学校方面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入到实践阶段,不断压缩各类课程学时,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课程不能贯穿学期始终,学生重视程度降低,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达到预想效果。企业方面也由于过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压缩课程,忽视思政导致学生个人层面价值无法实现。

2.途径多拓展,三方意识弱。这一问题的落脚点在于校企生三方。对于学校来说,辅导员身在学校,学生身在企业,即使辅导员想对自己的学生认真负责,加强指导,也力不从心。因而从学校层次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对于企业来说,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起到主要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但是大多数企业未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未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花大力气片面地培养实习学生的职业技能,没有利用足够的精力与财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而从企业层次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对于学生自身来说,身处学校中,身边有许多同学、老师身上的思想政治水平让人仰视,值得学习。身处实习单位中,身边有许多榜样值得学习,他们的品质力量值得汲取。身处社会中,身边有许多令人竖起大拇指的善行,其中透露出道德风尚让人感动。所以,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样本非常多,但是学生学习意识弱,学习热情不高,因而从个人层次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3.转换意识弱,融入环境难。这一问题的落脚点在于学生自身。学生进入到企业后,他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学生,还应该是企业员工。多一份角色,多一份要求,因此,他们得服从企业的管理和安排,然而,部分学生仍以学生自居,以学生的身份来逃避困难,表现得抵触、倦怠,并未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企业中。因此无法真正接受到来自学校,实习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问题如未能得到解决、疏导,将导致我们的学生在企业中消极怠工,得过且过,使工学结合的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必须商量对策,采取措施。

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格。只有塑造完满人格的教育,使全体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各方面素质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还要自由、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是完整的教育。工学结合作为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模式之一,也需要是完整的教育。各高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将公共基础课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予以高度重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树立全面的、全方位的育人思想,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接班人,才能彻底摆脱以往重技能、轻德育的教育弊端。因此,要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实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校企合作的和谐、共同发展,就必须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确立“重德育、重实践、增技能”的育人观念,从而构建完整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

2.壮大队伍,支撑德育。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作为引导者的队伍,不再只有辅导员,而是由辅导员、思政老师、企业管理者三者构成的复合型引导团队。对于辅导员这一方,应加强培训工作,增强其政治素养,心理知识及管理水平;亦应完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复合型辅导员队伍。对于思政老师这一方既要提高职业道德理论传授能力,使之迅速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信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又要增强自身人格的力量,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高尚师德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提高道德境界。对于企业来说,既要注重技能培训,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思想动员,教师关怀,氛围熏陶。学校、企业,尤其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思想政治辅导员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及心理辅导工作,做到事事以学生为主,事事为学生着想,尽可能的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来自榜样的思政教育学习意识弱,学习热情不高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实习生的跟踪调查,做到思想上解惑、交往上解结、生活上解困、心理上解压、就业上解难,使他们做好在学生与员工角色上的转换,不致产生抵触、倦怠的情绪,以便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与技能培训。从而帮助学生顺利适应这一教育模式。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应培养出有自己特色的良好道德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职业品格。

三、小结

总之,注重显性教育的道德规范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实践教育和谐发展。企业文化在育人方面靠的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因此,在充分发挥作为显性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的同时,不断拓展展隐性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中,提高学生将所学的职业道德理论融合到企业职业要求中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对企业文化内蕴的理解,并转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做到三者结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能走的更远。

篇2:工学结合模式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作为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必然结果。笔者从目前中职教育发展现状与当前社会发展及学校自身发展对中职的要求入手,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积极探讨。

一、课程建设研究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开始走上快速发展道路,大多数职业学校是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职业高中或是由培训学校升格的职业中专,受普通(义务)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较大。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是教学和实验实习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形成了以让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为目标的认知主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90年代后,随着德国“双元制”等西方先进教学模式的引入,人们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必须学会一门专业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办企业的建设,教学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并重,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以操作技能为目标的训练主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进入21世纪,人们对职业能力的认识逐步深入,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培养可迁移的关键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始逐步学习和探索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视学习者为主动的工作者的情境建构主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并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世界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因此有必要探讨工学结合条件下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课程建设调查

为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课程建设问题,我们从开始深入洛阳市及周边县市机电类企业、工厂和各类职业学校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行业、企业发展情况、人才需求状况及专业人才教育和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情况。调查发现,中职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对中职课程评价不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致不是很高,对课程的认识模糊,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是很明确,30%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只是一般重要。二是工学结合的要求不是很强烈,从学校方面讲,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程度还不是很高,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从学生的认识上来看,学生对工学结合的要求不高,35.9%的学生选择假期顶岗实习,36.7%的学生选择某一学期半工半读。三是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始终是以教育界为主,与企业和职业比较,注重的是学科的系统化,单单是校内实践课程满足不了学生对生产实践的需要。四是学习方法重讲授,轻操作,许多校内实训是“电脑+网络”的机房不符合当前生产实际,同时,校外实习基地还未完全建立,提供实践的机会并不多。五是课程评价重分数轻能力,40%的学生认为书面考试最能反映个人能力,32%的学生认为实际工作过程是最能反映个人能力,整体上讲课程评价体系单一重分数轻能力。六是课程建设没有实质性突破,在调查的几所学校里,课程设置上基本采用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构成的“三段论”式课程模式。七是课程内容更新较慢,课程改革的内容仅限于增加专业课课时,压缩文化课课时比例,定向班的课程与普通班的课程没有什么差别。八是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不热心,他们认为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事,如果需要企业合作,企业可以从行业的角度提出意见。九是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看法是中看不中用,很多企业认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只能说明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中看不中用,职业技能只能在工作过程中才能掌握。十是校企双方合作的意向比较强烈,但双方的沟通不是很顺畅,还存在一些障碍。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课程建设分析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课程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1.社会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和不认同是职业教育多年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传统观念上中职教育就是考不上高中,文化程度较低、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后就业,所以说职业教育是一种弱势教育,我国的教育一直以来是重知识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以单一标准单一模式培养单一型人才。

2.政府原因

国家对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但缺乏配套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工学结合是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类职业学校,还涉及到行业、企业及相关主管部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参与及作用的发挥对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目前,各方参与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构建。

3.企业原因

首先,企业对学校工学结合的需求不强。工学结合需要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而现在劳动力市场出现构性过剩,企业的很多岗位被没有经过职业学校培训,不具备职业技能的低素质劳动者所占据,就业岗位相对紧缺。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的总体状况上供大于求,用人单位获得适用人才相对容易。

其次,企业一般要求工作岗位上人员相对稳定,企业担心参与工学结合的学生频繁轮换,刚刚成为熟练工的学生换成生手,还需重新培训实习,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再次,企业担心工学结合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企业参与工学结合,需要抽调专门的技术人员参与工学结合管理,工学结合实习学生所占机器设备,企业支付学生的劳务报酬等都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

四、创新构建中职教育课程体系

1.确定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以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与维修人员,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召开企业能工巧匠、职教专家座谈会,研究建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企业能工巧匠、行业专家、职教专家和骨干教师一起研究分析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同时,经过反复的研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一步确定完成每个任务所必备的知识、技能,然后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课程,得到26门专业课程,其中,8门为专业基础课程,5门为专业核心课程,4门素质拓展课程。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的组合,建构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教理念的课程模式,注重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专业核心课程。

3.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组织、设计课程内容

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它是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教学原则,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学习领域课程的特点:第一,课程目标是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第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注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潜力的培养;第三,学习内容的基础是来源于典型工作任务;第四,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生在接近工作实景的过程中思考和学习。

4.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开展课堂教学实验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以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是:提出任务要求→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和必要的学习准备→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计划的实施过程→学习的评价反馈(评价反馈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和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实现学校教育的功能。

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将有助于改革中职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顶岗实习、工作实践等环节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中职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困境分析论文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困境分析论文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is mode wereanalyzed in this study,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ing management were pointed out. Throughthe analysis of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management, current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For example, the work of this combination mode has not beenpaid enough attention.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theory, but despise practice. Professionalsetting,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can't meet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the combination. Especially,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sstill a big gap.

This paper found a breakthrough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at is to say, it looked forways and means to solve problems. A case study was taken as the basic method. This studystarted from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combin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were combined. Thecharacteristics and engineering principles of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under work-studycombination mode were described base on the constructivism Theory. On this basis, problems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in Guangdong Technical Collage of Water Resources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were analyzed deeply, and it was expound how to takeeffective measures and gained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evaluationsystem. Inspiration was get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etup the ideas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implement the combin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standardiz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construct the work process 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nternship, establish teaching staff to meet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under the work-study combination mode.

This study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management system of Engineer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theory studyand practice on the verification in order to form a long-term mechanism.

①。construct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mode,promote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mprove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②。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study. Professional settings on market research foundation to meet the demand ofpost occupation. The work process orient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mphasizes the trainingof occupation ability. The good teaching mode was used about combin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doing,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riching teaching resourcesand outstanding skills assessment.

③。constru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mode.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e to build a practice bas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strengthen practice skills assessment, perfect the system of “doublecertificates”.

④。construct a facul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ndlearning mod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quality connotation, strengthen theconstruction of double structure, combine full-time teachers and part-time teachers,adopt flexible introduction of talent management approach.

⑤。construct multiple monitoring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ork-study combination; personnel trainingmode; teaching management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2.1 国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

1.2.2 国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模式及评价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1.3.1 国外职业教育管理和校企合作教学的研究

1.3.2 国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研究

1.3.3 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研究述评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1.4.1 工学结合

1.4.2 人才培养模式

1.4.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4.4 教学管理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2.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理论分析

2.1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理论基础

2.1.1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哲学基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2.1.2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育学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2.1.3 建构主义理论下工学结合教学的特点及管理中的问题、策略概述

2.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与原则

2.2.1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

2.2.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2.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2.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特点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思想认识方面

3.1.1 仍未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理念

3.1.2 职业岗位培养的意识淡薄,学生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3.1.3 职业院校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不够,实习效果差

3.2 工学结合教学体系建设方面

3.2.1 课程设计不能满足工学结合教学的要求

3.2.2 师资队伍建设无法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3.3 工学结合教学管理制度实施方面

3.3.1 校外顶岗实习规章制度缺失,管理不到位

3.3.2 制度不完善,实习管理过程职责分工不明确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案例分析

4.1 广东水利职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概况

4.1.1 广东水利职院简介

4.1.2 重点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情况概况

4.2 广东水利职院工学结合教学管理实施举措

4.2.1 教学管理制度方面

4.2.2 专业设置方面

4.2.3 课程建设与职业岗位衔接方面

4.2.4 实践教学方面

4.2.5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4.2.6 教学质量监控方面

4.3 广东水利职院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分析与启示

4.3.1 树立工学结合理念,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4.3.2 规范专业建设,探索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4.3.3 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4.3.4 强化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管理

4.3.5 建立适应工学结合教学的师资队伍

5.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策略体系的构建

5.1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机构和制度

5.1.1 推动校企合作,完善制度建设

5.1.2 建立和完善基于工学结合的组织管理机构

5.2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管理体系

5.2.1 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市场调研为基础,满足岗位职业需求

5.2.2 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5.2.3 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5.2.4 丰富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

5.2.5 改革课程的考核管理模式,突出技能考核

5.3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

5.3.1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实习基地建设

5.3.2 加强实践教学中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5.3.3 加强实践技能的考核

5.3.4 完善“双证书”制度

5.4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

5.4.1 加强教师的素质内涵建设

5.4.2 加强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建设

5.4.3 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5.4.4 采用弹性制的人才管理办法

5.5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5.5.1 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多元监控体系

5.5.2 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6.回顾与展望

篇4:试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论文

试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工学结合 职业道德 高职学生

论文摘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真实的职业行为中强化职业道德认知;在项目式教学中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在“学生一职业人”的双重角色中提升职业道德判断能力。高职院校应坚持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一般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隐性与显性的三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道德培养契机分析

要具备某种职业道德品质,道德主体首先必须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等道德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职业道德认识是个体职业道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仅有道德认识还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道德行动,形成职业道德品质还必须有坚定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在道德内化过程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它是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它把认识和理解的道德规范坚定不移地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中来,使这些原来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规范通过个体自己持续不断的行为表现出来,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由此可见,职业道德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一)在真实职业行为中强化职业道德认知

职业道德认知是指在职场中对于个人行为和人格的尊重,以及职业相关的技能、知识和规章遵从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经由选择、组织并评估周围环境中的因素,使得这些因素变得有意义且符合道德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认知可以分为三部分,即职业道德认同程度、职业道德付出程度、职业道德实践程度。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顶岗实习往往承担一个岗位的重任,在这种真实的职业行为中,职业认同感会逐步得到加强,且在工作中表现出诚信、负责进取的服务态度,在遇到道德困惑或冲突的情况下,愿意实践职业道德,即会做出符合职业道德倾向的行为。可见,职业道德认知能在真实的职业行为中得到强化。

(二)在项目式教学中培养职业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是对实现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体验,也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所体验到的心理活动。职业领域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岗位自觉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合作感四个方面的内容。在项目式教学中,学习团队成员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共同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可见,项目式教学的各环节均体现着学生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从中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三)在“学生一职业人”的双重角色中提升职业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判断是主体根据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原则及道德规范对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所进行的善恶价值的判断。而道德判断能力则是指道德主体在复杂的道德困惑中进行理性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道德主体有着“学生”和“职业人”的双重角色,在实践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学生进人到企业或公司,他们与公司里其他员工是同事关系,与师傅则是师生关系,与企业的老板则是雇佣关系。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适当引导道德主体对不同的角色关系进行理性分解,依据各自角色的利益,用道德规则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道德判断能力。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道德培养途径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校园文化包括建筑布局、教学设施、绿化雕塑、规章制度、行为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是其重要功能之一。随着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进,体现企业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也随之被带进校园。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企业文化与本土校园文化的融合,充分发挥校园的德育功能和企业文化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企业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高职院校可适当在校园内显著建筑、走廊等位置上张贴中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和企业的核心文化标语。专业实训实验室的布置要体现“教学工厂”的要求,将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劳动安全制度张贴上墙,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动机和职业精神。

(二)个性与共性融合

职业道德的共性表现为社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共同职业道德要求。职业道德的个性即行业职业道德教育,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行业规范往往是从事该行业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共性的范围,还应该进行个性化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这也是西方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方向。如,医学院学生所面临的是进行人体实验的道德问题、秘密限度问题,以及稀有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公共管理学校的学生则会讨论政府官员在欺骗公众、对媒体泄漏机密,以及拒不执行上司命令等方面是否会受到不公正处理的问题,等等。高职学生只有集共性与个性道德品质于一身,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隐性与显性融合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的显性教育是指学校“正式”的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他德育活动,是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方式。而隐性教育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教育对象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学内容,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两者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也有所区别,但为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与功能,应当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在显性教育中引进隐性教育。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走向现实的工作岗位,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会接触到行业标兵、模范人物等优秀的企业员工,人的情感是相互感染的,优秀员工高尚的道德情感以一种示范姿态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愉快,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化为自己的行为,同时再传递给其他职业工作者。这种示范引领的榜样作用可以弥补显性课程“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不足。

篇5:浅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浅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论文关键词:工学结合 教学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

论文摘要: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应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企业、工作岗位群,拓展教学空间与时间:建立“校企两元协同、校内多方联动”的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机构;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柔性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以工作预防、实时监控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观念不开放

工学结合开放性的特征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树立多元开放的教学主体观,又要树立多元开放的教学体系观,如教学场地的多地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师队伍的多源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然而,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封闭,教育教学观念不开放,服务意识不强,不能面向市场设置专业、面向岗位设计课程、面向岗位培养技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

(二)教学管理机构不健全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采取板块化的管理结构,即由教学管理系列、学生管理系列和后勤管理系列三大块组成。在部门设置上还是采用两分法,即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两块。在学校层面和系部层面都缺乏一个具体负责工学结合实施的综合协调与组织指挥机构。尽管有的学校设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等机构,但大多数机构没有实质性地发挥作用。具体到工学结合的企业主体方面,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更是缺失。由于缺乏不同层面的专门的工学结合管理机构,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的系统协同效果较差。

(三)教学实施条件不完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须具备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场地、师资、课程、教材和经费等教学条件。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实力不足,导致教学实施条件较差。具体表现在:缺乏既精通理论教学又熟谙技能操作的双师型教师,缺乏既能面向产业发展又能紧贴岗位要求的课程与教材,缺乏融教学做于一体的职场化、生产性、多功能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和多岗位、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缺乏相对充足的.用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经费等。

(四)管理机制不灵活

一是教学管理机制不够灵活,不能及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人需求状况来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灵活调整教学组织时间,不能根据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二是人事聘用机制不完善,校企互聘互用型人事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兼职教师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纳入学校的正式薪酬管理中。三是激励机制缺乏,不能有效激励在工学结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企业指导教师。

(五)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一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尤其是对于过程监控较为忽视。二是基于工学结合的督导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工学结合过程中的督导与评价目前还处于被忽视或想督导而又无法督导的状态。三是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密切配合的综合信息反馈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融学生、家长、行业专家、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于一体的社会综合信息反馈系统还不够健全。

(六)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课程考核上,多数是以卷面分数作为教与学评价的依据,采用终结考核的形式;在考核内容上,也仅局限于教材和教师课堂讲授的范围,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分离,有的甚至只有理论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处于缺失状态。这种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将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既不利于发挥评价体系的教学管理功能,也不利于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

二、高职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管理对策

(一)树立开放式的教学管理理念

树立基于工学结合的开放式教学管理理念,做到专业设置紧贴市场发展趋势,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紧贴企业的需要;课程管理与课程设计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企业、工作岗位群,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破教学时空的局限,通过工学交替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资源的管理上,通过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教学资源管理的网络化,使课程教学的空间与时间得到拓展,进而实现向开放式教学管理的切实转变。

(二)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机构

建立和完善校内外紧密配合,学院、处室、系部、教研室多方联动的“校企两元协同、校内多方联动”的教学管理机构:一是建立校企双方协同运作的产学研合作指导机构,具体负责校企合作的指导、协调和信息沟通,指导工学结合的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计和实践实训等工作;二是建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教学、校企合作、科研、学生和就业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教务、学生、校企合作、就业、系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学结合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学校的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工作;三是建立工学结合的专门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对外联络、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指导各系各专业开展工学结合工作,提供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等工作;四是建立各系工学结合的组织实施机构,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同时充分发挥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协同、联动作用,形成全力推进工学结合的组织实施机构;五是建立具体到某个工学结合企业的校企之间点对点的工学结合领导小组,校企双方共同负责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具体实施。   (三)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一是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通过定期进行行业和市场调研等形式,以岗位群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与行业和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二是依托行业、企业建设一批工学结合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一个覆盖本区域乃至全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网络,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以及产品生产加工、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的需要。三是通过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学习、参与项目研发、到知名企业顶岗实践,建立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锻炼制度。四是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联系和开发实习实训单位、开展顶岗实习、发放校内外实训指导教师劳动报酬等各项费用能按时到位。五是建立开放聘任制与绩效考核、工作津贴相一致的人事分配管理机制,制订一系列向工学结合政策倾斜的人事聘任、绩效考核与工作津贴分配方案。

(四)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柔性教学管理机制

工学结合的特性要求职业院校应构建柔性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就业导向的宗旨,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做到适应市场调整专业,有效对接企业开设课程,切实针对岗位培养技能;建立柔性化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各方的具体实际,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灵活设置课程科目、课时数量、开设时间和开设方式以及教学地点等,确保教学运行管理能及时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需要;建立柔性化的教学内容选择机制,为学生进行工学结合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领域、学习情景、项目指导、课程辅导、学习参考书目、教学案例、任务解决方案和学习材料等,满足学生在不同时段、不同企业、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工作环境中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升的需要;建立柔性化的学籍学分管理机制,冲破学期、学年制的束缚,按照企业实际工作季节和工作周期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工作。

(五)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教学全过程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明确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容与程序,实现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明确由学校、用人单位、家长和学院、教务处等相关教学职能部门,各系、教研室、教师、学生构成的“三维六级”教学监控人员的职责,构建一个以工作预防、实时监控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工学结合的质量与效率;完善“多元立体”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建立一个基于工学结合的横向以校企合作伙伴为主体,纵向以“院、系、教研室和学生信息员”为层级,融督教、督管、督学为一体的多元立体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充分履行学院、系部、教研室、学生四个层级的督导职责,深入校内和校外两个工学场域,做好督教、督学和督管三项工作,全面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工学结合的多元综合信息反馈系统,通过企业走访、学生座谈、家长访谈、专家评价和网络调查等形式,及时从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等获得有关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促进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

(六)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改变只重视教师或学校单方评价的传统做法,积极发动行业、政府与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管理,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篇6: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论文

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论文

当前,许多地方高校将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适应性的人才,并据此而构建大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实验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模式。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见习、顶岗实习。时间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年。从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此期间的学生教育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一、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管理的模式

1.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为两种情况:一是企业从人才培养计划到课程设计再到顶岗实习都全方位参与。如校企订单式合作培养,合作方一般是较大型企业。企业参与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学校按其要求培养所需的专门技术人才。另一种是企业在顶岗实习期间参与管理,视学生为劳动力,按劳动力要求进行管理,合作方通常是中小型企业或快速发展行业中的小微企业。

2.以学校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为一些大型企业为顺应形势要求将校企合作打造成形象工程或某些国企为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以获得政府其他方面的支持或赢取良好社会口碑,企业将一条次要生产线、一个非主要经济实体交由学校管理与经营,学生的学习与管理,完全由学校规划与实施。

3.企业与学校联合协同的管理模式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必需的场地、设备、师资及其他条件,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专业的要求进行,双方派专人负责学生在实践基地的管理[1]。这种模式当前最为普遍。

(二)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想法各异,以致参与热情不一

当前,学生对待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摸式态度各异,有的认为是提高实践能力的不二选择,积极参与。有的则认为与自己的就业地区、方向差距较大,只是充当廉价的劳动力,进而消极对待。不同专业、不同的工学结合形式,使学生对该项工作的评价和配合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2.课程标准难以把握,以致实效评价困难

工学结合课程中的实习实施计划、实习班级工作职责、实习手册和实习须知、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等内容的制定主体本应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并主体清晰[2]。然而当前,基本上是学校单方面制定,高校过度依赖企业,仅游说企业接纳学生,以致弱化了“学”的目的,企业关注的是工学结合的经济效益,看重的是“工”。因此,实施的实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3.学生管理问题较多,以致学校企业压力加大

(1)安全事故易发、多发学生进入企业后,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较为陌生的企业内部环境以及较为复杂的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安全培训不到位,操作程序不规范,防范意识不强,容易引发工伤事故及一些其他人身伤害事故。

(2)学生心理问题较多一是学生个人职业规划与现实的矛盾,参加工学结合的学生大多是大三或毕业班学生,此阶段他们对个人未来和所学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就业行业和区域有一定的预期,但大多数学生因能力、阅历等原因,还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正确的规划。学生刚进入企业的时候,感觉新鲜,能服从企业安排,遵守员工条例,但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产生失落感,如果学校此时不及时进行关注帮助,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其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要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要通过企业和学校各阶段的考核测试,并与毕业成绩和各类评奖挂钩,成绩较差或实践能力不强的学生就表现得较为焦虑。此外,企业和学校性质不同,各自社会功能、运行规律和追求目标不同,学校教书育人,企业以产量、产值、效益为主要指标,企业“准员工”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一些学生的心理负担。另外,企业多重的人际关系、刚性的规章制度,部分学生觉得这些显性与隐性规则,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性与自主性,从而产生心理疑惑。不同企业单位在工学结合的实习补贴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别,由此,也使学生产生了同工不同酬的心理困扰。

4.部分企业用工环境不佳,以致工学结合初衷

背离企业因性质、行业、地域等不同差异很大,少部分企业存在着看重学生人力资源,而轻学生学习管理的倾向。部分学校在筛选合作单位时,缺乏实地调研,对企业了解不全面,致使少部分企业与学校合作之初的投入和管理积极到位而规范,但时间长了就不愿意再投入,以致生产环境不佳,通过学生的口口相传,学生积极性和稳定性就会大受挫伤。

二、工学结合学生管理存在的原因

1.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缺乏、滞后

工学结合、协同育人是新事物,不少学校在思想认识、课程建设、实习机制、人员安排等方面缺乏准备,为了形成效应、达到某些目的而生搬硬套,存在一窝蜂、跟风上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学生教育管理重视不够,没有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并滞后。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具有多元化特点,学生之间个性差异大[3]。盲目跟风上,没有建立一套规范与制度,结果是学生学不到想学的东西、学校收获不到工学结合的成效,企业得不到想要的实惠。

2.高校越位与企业缺位现象严重

目前,高校的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放在与企业产学研的合作上,追求合作出成果,在工学结合学生的思想教育上普遍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此外,学校与企业缺乏有效的联动,校企合作许多协议的起草、方案的实施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一头热”、“越位”现象频发。少部分企业重视的是企业形象宣传或学生的人力资源,并不在乎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进入企业后,对学生长远职业生涯的设计、职业意识的培养,经常“缺位”,是一种短期行为。以致工学结合中学生出现的不愿吃苦、纪律性不强等问题,校企双方多有推诿,没有很好地设法引导和解决,导致双方合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合作的实效性不强。

3.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准确

工学结合学生多是二本及以下批次院校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个性显露与依赖心理并存,习惯学校保姆式的被动管理模式,常常表现为不愿正视现实,渴望进企业参与实践又缺乏信心和吃苦的精神,对企业的“准员工”状态较难适应。个别专业、学习成绩、家庭背景都有优势的学生,认为自己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在工学结合中常常存在严重的自傲和自负的心理,对企业的要求很高,不能合理定位自己,总是患得患失,游离于工学之外,顶岗实习效果不佳。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工学结合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究

1.构建有力的协同保障体系

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是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的基础。这就要求双方建立目标一致的协同培养机制。协同制订培养目标、协同建设课程体系、协同实施培养过程、协同评价培养质量,承担各自义务。一方面,可以联合抱团争取政府的支持,如高校可从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企业可从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方面争取政府的投入,争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政府应顺应形势发展,积极作为,统筹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协调校企协同合作的有序开展,共同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

(1)知会制度。学生参加工学结合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主要集中在大学三、四年级进行,这种较长时间在外顶岗实践应由学生个人提出申请,自愿参加,并取得家长或监护人同意,与学校、企业签订协议书。明确了学生、家长、学校和企业的权利与义务后方能进入企业工作岗位。

(2)岗前培训。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能帮助学生缩短因工学结合带来的不适应,培训应结合专业特点、企业实际来进行,可以邀请企业来校,帮助企业了解学生当前的生活学习状况,请企业领导作关于如何做一名合格员工的讲座;也可以邀请学生到企业实地感受企业文化,通过互动增加双方的相互信任。帮助学生向“学生+员工”角色的转变。

(3)安全教育。结合岗位工作特点,开展安全教育,重视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在企业、学校、家长三者中建立安全合作机制,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积极动员学生购买人身意外等险种。

(4)科学考核。高校与企业应结合实践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要求,参考学生在企业从事的工作性质,把学生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折算成学分,建立起分类指导、分类考核的评价体系,并逐步建立学校学籍和企业学籍的双学籍管理制度。

(5)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除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强、自省、自我提升外,学校、企业、社会应提供可能和营造氛围予以帮助,如韶关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之“未来CEO”等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面上组织,企业赞助,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全程跟踪与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很好。

3.重视企业环境的建设

工学结合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环境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要素,其特殊教育效果是校内的实习或模拟基地不能代替的。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安全、有序的“实战环境”。此外,企业要在用工、环保、诚信、企业文化方面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学生“准员工”提供良好的示范榜样作用。

4.构建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高校职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有利于推进“双证融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不稳定的问题。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国家例如德国已经开展多年,成效显著,各国正在开展。当前,我国正在研究和试点,但没有得到广泛运用,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公用经费支持,也就是“购买企业岗位”经费缺乏。因此,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可在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后,发放学生(准员工)工资,并计算其工龄,学校帮助企业提供毕业生的“预招聘”、“预录用”,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储备。企业和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家长的心理预期和生源对象的不同,合理制定培养计划,制订“学徒制”契约,用法律手段保护各方权益。

篇7: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8-0176-01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活动中的问题分析

当前工学结合高职教学模式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高职教学管理活动中,院级管理部门对于系级教学工作组的指导不够,没有安排独立的督导小组检查教学工作,导致教学管理机构不健全,学期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学校在选聘教职工方面,资金投入比较少,缺乏政府的人才政策支持,学校师资团队中兼职教师数量过多,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对于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工作不够重视,学生缺乏必要的工学实践工具和硬件材料。校内的实训场地面积较小,并且不固定,不利于工学结合实践性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学设施软硬条件缺乏,学校对于师资力量开发重视程度不够高。在校外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活动中,学校与企业沟通不畅,导致校外实训基地数量比较少,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和年级学生的实训需要。教学教育观念不够开放,当前的高职教学过度依赖课堂板书灌输式教学,对于小组探究式、课题实践式、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应用不足,导致学生对于高职教学活动缺乏兴趣,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及对策分析

(一)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开展高职教学,教师应该积极开展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教育工作,推行有效的高职教育模式设计工作。

在师资体系建设活动中,学校领导应该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住。积极选聘学历较高、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进入本院校,壮大学校师资队伍实力。在专业知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强调理论操作知识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理论之后能够在实训教室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能力培养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板块核心能力,有计划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在高职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师应该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度扩大计算机专业数控实操、软件制作实践等课程的课时比例。

(二)对实习基地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学校领导应该积极与当地教育局沟通和协调,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辅助,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学生实训基地。

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打造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训联合办学模式,建立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为社会输送更多理论与实践兼优的应用性人才。建设校园实训基地,在职业能力锻炼中,强调按照不同专业学习的进度进行对应性的实操训练,开发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综合配套能力。在校园与企业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推行专业共建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签订专业共建、联合培养的相关协议。在高职教学管理活动中,重视实践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在资金分配和教学计划安排方面,倡导以职场仿真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

(三)建设科学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

在工学结合教學模式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预留充足的'课堂讨论时间,提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水平,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并且在共同寻求解答方案的过程中,显著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建立更加合理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强调校内教学质量评价组织实施与校外专业技能考核模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实践能力。在教学质量监督活动中,建立院系配套的教学工作检查体系。在课程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分成小组,并且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按照课题学习的要求进行专项课程知识的探究。由院工作小组对教师的教学成绩进行审查与评估,由系工作小组负责跟踪工学结合教学活动的调查,建设教师互评的质量监督体系。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使其逐渐掌握职场应用的关键性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程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在学生实操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顶岗实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华.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9):158-159.

[2]姜芳,肖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教育与职业,(28):125-127.

篇8:浅析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论文

浅析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论文

[论文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英语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文章主要就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别从学校导向和教师自主发展两个方面提出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工学结合 职业英语 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思想观念、专业素质、职业角色、工作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终身教育思想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能否适应时代的变革,乃是关键之所在。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移到抓教学质量、抓内涵建设上,这一定位决定了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高职英语是一门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可见,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必然要向职业英语教学推进。

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高职职业英语以就业为导向,将英语教学改革按照专业分成不同的职业方向,如IT职业英语、机电职业英语、生物职业英语、艺术职业英语、经管职业英语等,切实推进了职业英语的发展。这就要求职业英语教师在新的教学环境下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提高专业素质,转变教师角色,朝着专业化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二、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高职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但是,基础理论课程课时的削减使职业英语教师产生“重专业轻基础”的印象,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中找不准基础理论课程的发展方向。职业英语教师大部分来自于师范院校,专业知识的匮乏给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造成困难,而且基础学科中大量的英语教师专业分工不明,这些都使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二)职业英语教师“双师素质”不明显

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师大多是师范院校或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英语专业基础扎实,但是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难以达到教育部对于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素质标准的要求。同时,高职英语教师进行岗位实践和挂职锻炼的机会较少,更多的是参加“师资培训基地”的相关双师培训,很难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

(三)职业英语教师教学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弱

目前,从事一线教学的职业英语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年轻教师的特点是精力充沛、教学热情高、积极向上,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历练,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各自的特色,受到学生的喜爱。然而,较重的教学压力、较弱的教学理论水平导致年轻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搞科研,无法将优秀的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论文,同时也难以将有效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无法形成教学与科研成果的良性循环。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素质。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素质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提升职业英语教师的素质,促进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提高职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而这既要依靠学校政策的支持,还要依靠职业英语教师有意识的自主发展。

(一)学校导向

1.科学规划,建立学习型组织。学校要推动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科学规划建立学习型组织是重要且必要的途径。学习型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持续增长学习力的组织。学校应当根据教师的特长、兴趣以及教学实际情况,将教师有规划地分成不同的职业英语方向,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

2.制度导向,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职业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双师”通常被理解为具有教师的修养和能力、工程师的基础和素质、技工的经验和技能的一种复合型人才。针对实践性较弱的基础学科,学校要鼓励并支持职业英语教师取得相关专业和行业的ESP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师证书,如IT职业英语教师资格证,以促进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工学结合,安排职业英语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及企业实践。高职院校应当为职业英语教师创造各种培训机会,包括英语和非英语的专业培训,更新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安排职业英语教师参加国内及国外访学,加强校际间的沟通交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性;对于短期培训效果较差的情况,可以尝试充分发挥学校及院系本身在师资培养方面的能动作用,聘请院系优秀的专业教师给职业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传授专业知识,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高职院校应当着力解决基础学科教师“下企业”的问题,努力探寻职业英语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新形式,帮助职业英语教师充分了解企业及用人单位对于职业英语的最新需求,同时增强教师的“双师素质”。

4.合作交流,加强教学与科研能力的转化。高职院校应当加强系科之间、院校之间、校企之间、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例如,鼓励职业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组织各类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活动,使教师间能够取长补短,提高授课的技巧,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有益沟通;增强国际合作,有助于职业英语教师投身于国际学术活动,拓宽视野,实现价值;同时,要为职业英语教师提供科研平台,创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二)教师自主发展

1.观念转变。教师观念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态度、倾向、刻板印象等,还可以分为关于学生、关于学习和关于教师自身的观念。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职业英语教师只有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这就需要职业英语教师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树立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强化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意识。职业英语教育观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适应教学的现实需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

2.知识管理。职业英语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能够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率,整合个人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的知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的知识,如英语知识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实现有目的的行为时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职业英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建立个人知识库,加强对英语学科知识以外的专业化知识的学习,提升显性知识的价值,同时加强知识交流,分享个人知识。此外,高职职业英语教师还应该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发现代教育资源,更新自身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实现职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3.反思教学。反思教学是职业英语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激励的核心动力。在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容易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陷入机械式的重复教学中去。工学结合模式要求教师不拘于学科教育,而应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评价体系作出调整,以适应用人单位和各个行业的要求。这就需要职业英语教师有针对性地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通过各类教学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探索“教、学、训、做、评”五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4.自主培训。要适应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要求,不断提升综合能力。职业英语教师自主性培训没有定式,要积极参加各类知识培训;主动与英语或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参加各类专业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实现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最佳结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熟悉企业运作环节,总结职业语言,创造性地探索新的职业英语教学模式;开展职业英语科研,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带动教学研究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文亮.从工学结合模式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J].职教论坛,(11).

[2]方宇波.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6).

篇9:工学结合模式下初等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论文

工学结合模式下初等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论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师教育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教师,这给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过去,在多数人眼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似乎只要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就能成为教师,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教师教育比较重视学术性而忽视师范性,忽视师范生向教师转化的重要过程和途径——教育实践。近年来,教育实践活动偏少影响了高师院校培养的未来教师质量、阻碍高师学生任职后的专业成长已被人们普遍意识到。面对基础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各高师院校纷纷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初等教育专业也进行了教育实践改革,把过去的集中实习改为贯穿高专三年的认识性实习、专业实习、集中实习的全程性教育实践,并在此基础上,以工学结合形式,进行顶岗实习的实践和探索。

一、顶岗实习是教师专业化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一)顶岗实习的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化理论。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想浪潮,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观念的形成和新制度的建立。教师职业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所教学科知识,还应具有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个合格的现代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要有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要有不断思考和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①。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策略,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教师专业化需要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则需要师范生通过教育实践,在真实教育情境中获得。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由外而内的授受过程,它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伙伴)帮助,以个体已有经验为基础积极地建构过程,即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据此,高师院校应重视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对个体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使师范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建构知识、能力。而传统职业教育的模式是重理论轻实践,对于实践在形成缄默知识、个体的教育信念、专业情意和专业能力方面的价值没有足够的重视。

3.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教育方法论之一。它的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我们对这个问题所建议的答语是: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教师”。②也就是说教与学都应以“做”为中心,要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以“行”求知,“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教学做合一”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原则,为高师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实用型人才,进行实践环节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顶岗实习是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1.顶岗实习是实现高专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初等教育专业则主要是为小学教育培养合格的教师,即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必要专业知识的“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这就需要为师范生充分提供以真实教师身份接触小学教育教学的锻炼机会和实践平台。

2.顶岗实习是基础教育教师角色转型提出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求教育培养出能“生产、创新”知识的人才,因而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教师角色要从过去那个复制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能不断调整、改进、更新教学方法,使师生双方都获得长足发展的“教育家”。面对基础教育的变革对教师角色转型的要求,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通过紧密联系中小学,产学结合,从封闭单一转变为开放多元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服务并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二、初等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的实施

(一)分阶段、渐进式的全程教育实践

在反思、总结过去师范教育得失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原来的教育实习时间太短、太集中,不利于师范生职业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自以来,我校教育与管理系初等教育专业进行了全程教育实践的探索和研究。该探索研究主要是把原来安排在大学最后一学期的一星期的集中见习和一个月的毕业实习,改为贯穿大学三年的具有过程性、阶段性和渐进累积性的全程教育实践。具体实施步骤为:

1.第一、二学期是认识性实习,进行教师职业感受教育活动。聘请优秀小学校长、优秀小学教师到校开展讲座活动;带领师范生到小学进行参观,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状况等,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一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良好职业意识。

2.第三、四、五学期每学期进行30个课时的专业性实习。组织师范生到小学当教师的助手,进行参与性观察,观察小学教育的诸环节、班级活动的开展、师生的一日生活等,并深入课堂听课,学会评课,尝试组织班级活动,进一步体会教师职业的特点。

3.第六学期进行8周240个课时的毕业集中实习。毕业集中实习在原有认识性实习、专业实习等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在大学教师和一线小学教师的指导下,以真实教师的身份全面担任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亲身体验、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环节和一般过程。

(二)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

通过认识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集中实习,师范生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能力,有了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认识和体验,因此,在第六学期七周的毕业集中实习结束之后,按照学生的就业意向,愿意今后当老师的学生,在学校的帮助下联系小学,进行近十三周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缺少老师的城市小学进行顶岗实习,有经济报酬;另一种是到比较偏僻的缺少老师的农村小学去顶岗实习,没有经济报酬。顶岗实习要求师范生以真实教师的身份全面参与所在学校、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独立处理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这种工学结合方式,有利于师范生将所学到的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激发其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顶岗实习延长了实习时间,让师范生以真实教师的身份参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突出了师范生的实践性和探索性,使其体验了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师范生更好地完成由生到师的角色转变。

三、顶岗实习的效果

经过几年来实践与探索,初等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工学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师范生在认识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集中实习的基础上进行顶岗实习,做到了工学深度结合。这种实习改变了以往师范生易脱离教育实际、“临床经验”少的局面,而且师范生还有机会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进行“没有依靠”的独立实习。因而每个师范生需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态度来对待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碰到问题时必须独立面对和处理,遇到困难还得主动向一线老师请教。通过与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百分之百的“面对面”、经历碰到疑难问题的质疑、思考以及反复钻研,师范生不仅能较快、较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技能,培养了班级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工学结合方式的顶岗实习提高了师范生职业能力,促进了师范生的职前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升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很多毕业生由于拥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特别是届毕业生谭凌强和麦茜,参加桂林市秀峰区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均以优异成绩被正式录用。谭凌强工作后获得桂林市和广西小学美术课现场执教比赛一等奖,自治区学制视角下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和教学体系发展再加强高校思政课大班化教学实效性的思考浅析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如何做到优质教育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实训平台的设计试论中学生物课堂艺术性教学语言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试论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运用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与设计中学信息课教学方法初探

一等奖;麦茜在20广西全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暨首届教师教科书美文诵读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二)产学结合,服务基础教育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与一线教师重视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与反思是分不开的。顶岗实习让师范生全面真实地参与、体验教育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师范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实现高师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

在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今天,师范生到偏僻农村小学去顶岗实习,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紧张,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多,流动也比较少。同时,农村教师的教学经过一段时间后容易形成“高原”现象。相对而言,顶岗的师范生拥有较新的教育理念,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弥补农村小学教师的不足,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顶岗教师的不计报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农村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顶岗教师能够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改变部分学生由于厌学而辍学的现象,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农村教育情况的了解,顶岗教师还可对学校的管理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进而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师范生通过顶岗实习,产生热爱农村教育的感情,进而也可能留在岗位上继续从事教育事业,这对于解决农村缺乏教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总的来说,工学深度结合的顶岗实习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对于高等师范院校说,也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和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适应并服务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

[注释]

①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99.

②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重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91.

[参考文献]

[1]许凤琴.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3).

[2]冯晓燕.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现实意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4).

[3]王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2006(7).

[4]陈英,郭寿良.高师学生“顶岗实习”的社会价值探讨[J].教育探索,2007(8).

[5]吴文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

[6]易联云,卜越威.探索与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更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篇10: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建筑给排水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迅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当前的建筑教学过程中,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排水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和课程,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区的建筑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密集,排水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本文就关于当前建筑及排水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当前建筑及排水专业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当前的教学工作发展现状提出工学结合的新型现代化教学模式,以便能够更加现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和培养规格,探索现代化建筑给排水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工学结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