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题目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
- A. 米(m)
- B. 秒(s)
- C. 摄氏度(℃)
- D. 千克(kg)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
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 B.
幕布上形成手的影子
- C.
景物在水中呈现倒影
- D.
远处景物透过水晶球成像
3.如图所示是我国一辆新型复兴号动车高速行驶时,四枚一元硬币竖立在车厢内的窗台处能保持几分钟不动的情境。这些硬币竖立不动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 铁轨
- B. 车厢内的窗台
- C. 路边的树木
- D. 车厢内走动的列车员
4.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汽化的是( )
- A. 初春,屋顶的积雪化成水
- B. 盛夏,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
- C. 深秋,枫叶上结了一层霜
- D. 严冬,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5.下列措施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 A.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 B. 靠近居民区的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墙
- C.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 D. 汽车进入居民小区后,禁止鸣笛
6.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
- A. 把湿毛巾晾晒在阳光下
- B. 把新鲜的水果放入冰箱冷藏
- C. 把装有酒精的玻璃瓶瓶盖拧紧
- D. 在新疆吐鲁番地区修建坎儿井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A.
- B.
- C.
- D.
8.如图所示的四种仪器中,属于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
- A.
倒车雷达
- B.
电视遥控器
- C.
医用便携式B超机
- D.
验钞机
9.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天如果对自来水管保护不好,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结冰后( )
-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 B. 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 C.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 D. 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10.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 初中男生原地起跳摸高能达到5m
- B. 在室内,使人感觉舒适的温度为10℃
- C. 初中女生跑400m所用时间约为30s
- D. 一瓶500mL装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
11.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如果测量仪器很精密,可以消除测量中的误差
- B. 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 C. 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 D. 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12.根据如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标准大气压 | |
物质 | 熔点/℃ |
固态酒精 | ﹣117 |
水银 | ﹣39 |
铁 | 1535 |
铝 | 660 |
- A. ﹣39℃的水银一定是固态
- B. 酒精的凝固点低于﹣117℃
- C. 用铝锅可以将铁块熔化成铁水
- D. 气温达到﹣50℃时,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平面镜成虚像是因为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 B. 光照射到粗糙的墙面上会发生镜面反射
- C. 光束通过凹透镜后,可能会与主光轴平行
- D. 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
14.某建筑工地需要500m3的混凝土(ρ混凝土=2.5×103kg/m3),若用载重30t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需要运送( )
- A. 41车
- B. 41.7车
- C. 42车
- D. 5车
15.位于北京延庆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是由我国自主设计与建造的亚洲第一座兆瓦级规模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塔式热发电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如图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即平面镜),每一个定日镜都由自动跟踪太阳光装置控制,以便准确的将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高塔顶部的接收器上。假设有一束太阳光最初沿图中的AO方向照射到定日镜M上,反射光沿OB方向射到接收器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这束太阳光在纸面内沿着逆时针方向转过30°后照射到定日镜M上的O点,若想让其反射光仍沿OB方向射向接收器,则定日镜M将以O点为轴( )


- A. 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5°
- B. 沿逆时针方向转过30°
- C. 沿顺时针方向转过15°
- D. 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0°
16.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 月亮
- B. 烛焰
- C. 萤火虫
- D. 太阳
17.下列有关光学、热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km/s
- C. 液体蒸发需要吸热,有致冷作用
- D. 0℃的冰可以从0℃的水中吸收热量
18.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如图:喇叭播放乐曲时,撒在喇叭上的豆子跳动起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B.
如图:易拉罐内放入冰块和适量盐,经搅拌后罐底产生白霜,属于凝华吸热现象
- C.
如图: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也增大
- D.
如图:酒精灯加热空气,热空气下降,冷空气上升,从而形成风,使风车转动起来
19.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密度/(kg•m﹣3)(常温常压下) | |||
酒精 | 0.8×103 | 铝 | 2.7×103 |
煤油 | 0.8×103 | 铁 | 7.9×103 |
水银 | 13.6×103 | 铜 | 8.9×103 |
- A. 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 B.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相同
- C. 体积相同的实心铝球和实心铁球,铝球质量大
- D. 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铁球和铜球,铜球一定空心
20.如图是小明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拍摄到的同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小明对照片进行了分析:他从A点起始,用刻度尺依次测量小球运动到各点时到A点的距离s,并记录在如图下方的表格中。

小明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位置 | A点 | B点 | C点 | D点 | E点 | F点 |
s/cm | 0 | 4.4 | 7.8 | 10.2 | 11.6 | 12.0 |
小明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 B. 小球从B点运动到E点,通过的路程是7.2cm
- C. 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10cm/s
- D. 小球在E、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小
2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4500mm= m;
(2)30m/s= km/h;
(3)11.3×103kg/m3= g/cm3;
(4)6300g= kg。
(1)4500mm= m;
(2)30m/s= km/h;
(3)11.3×103kg/m3= g/cm3;
(4)6300g= kg。
22.如图所示是出土于我国河南省贾湖遗址的“贾湖骨笛”,它距今大约八千多年,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史前音乐文明的高度发达。演奏者吹奏骨笛时,按压不同的孔洞,改变振动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笛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3.如果小红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该同学也一定可以通过这个平面镜看到小红的眼睛,这是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24.飞机的很多部件都是用合金制造的。比如,使用钛合金制作的起落架像钢一样牢固,但比钢轻很多。“钛合金比钢轻”的物理意义是 。
25.当某驾驶员驾驶着机动车即将驶入前方一段9km长的道路时,他看到了如图所示的限速标志牌,则他所驾驶的机动车通过前方的道路,至少需要 min。


26.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cm。


27.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28.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9.如图所示是小丽利用盛有液体的烧瓶、凸透镜和光源,模拟光射入眼睛的情景。由此可以判断:模拟的视力类型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由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30.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小来反映音叉 。如果敲击音叉的力度变大,音叉轻触乒乓球时,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 。


31.气凝胶是当今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小晨对它很感兴趣,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图中,她用酒精灯直接给树叶加热,发现树叶很快被烧焦;乙图中,她在树叶下放了一块气凝胶,然后用酒精灯给气凝胶加热,经过相同时间后,发现气凝胶的状态没有变化,而且树叶完好。这一实验现象说明:气凝胶具有 的特性。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甲的温度/℃ | 40 | 42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3 |
乙的温度/℃ | 40 | 41 | 42 | 44 | 46 | 47 | 48 | 49 | 51 | 52 | 54 |

32.在探究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乙两种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3)当时间为9min时,该晶体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甲的温度/℃ | 40 | 42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3 |
乙的温度/℃ | 40 | 41 | 42 | 44 | 46 | 47 | 48 | 49 | 51 | 52 | 54 |
(1)甲和乙两种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3)当时间为9min时,该晶体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3.小东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
(1)他按照图1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 。
(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根据数据绘制出图2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从t= 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 ℃。
(3)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东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如图3所示为水沸腾 (选填“前”或“时”)的图景。

(1)他按照图1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 。
(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根据数据绘制出图2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从t= 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 ℃。
(3)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东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如图3所示为水沸腾 (选填“前”或“时”)的图景。

34.小刚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块实心合金材料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他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两侧不断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则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将合金块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放砝码,当不再有合适的砝码可添加时,小刚发现横梁静止后,天平左盘下沉。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直至天平指针 。
(3)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为 g。
(4)将合金块浸没在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体积为 cm3。
(5)该合金块的密度为 g/cm3。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他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两侧不断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则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将合金块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放砝码,当不再有合适的砝码可添加时,小刚发现横梁静止后,天平左盘下沉。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直至天平指针 。
(3)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为 g。
(4)将合金块浸没在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体积为 cm3。
(5)该合金块的密度为 g/cm3。

35.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完全相同的蜡烛A、B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v是否跟物体到镜面的距离u相等”。
(1)请你将以下小强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央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将玻璃板沿着直线 放置在白纸的中央。
②将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面,手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 ,在白纸上记录物、像的位置。
③改变 ,仿照步骤②再做5次。
④用 分别测量 ,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请你帮助小强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请你将以下小强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央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将玻璃板沿着直线 放置在白纸的中央。
②将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面,手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 ,在白纸上记录物、像的位置。
③改变 ,仿照步骤②再做5次。
④用 分别测量 ,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请你帮助小强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6.小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华先利用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乙所示,小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2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倒立、 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3)小华想让光屏上呈现的烛焰的像再变大一些,他让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动,将点燃的蜡烛移至42cm刻线处。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小华的操作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若小华的操作不可行,请你给他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1)小华先利用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乙所示,小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2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倒立、 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3)小华想让光屏上呈现的烛焰的像再变大一些,他让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动,将点燃的蜡烛移至42cm刻线处。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小华的操作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若小华的操作不可行,请你给他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3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马赫数和音障
当超音速飞机诞生后,“马赫数”就被广泛应用。所谓“马赫数”就是飞机、火箭等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与音速(即声速)的比值。例如:“马赫数2”即为音速的2倍,而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高度、温度与大气密度等状态下具有不同的数值,因此马赫数只是一个相对值。相对而言,相同的飞行速度,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
加速飞行的飞机,马赫数接近1时将会逐渐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非常高压的状态,飞机好像撞在“一垛墙”上一样,即所谓音障。而飞机一旦穿越音障后,周围压力将会陡降。在比较潮湿的天气,有时陡降的压力所造成的瞬间低温可能会使水汽凝结变成微小的水珠,形成“锥形云”。这时,我们用肉眼看过去,飞机就好像穿了一件白色的芭蕾舞裙(如图所示)。这种锥形云并非只在飞机突破音障时出现,在合适的空气湿度和压力条件下,尚未接近音速的飞机周围也会看到。
音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飞行器尝试跨越声速飞行遇到困难的称呼。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飞行器跨越音障飞行已经不算什么技术门槛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一架超音速飞机正以544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此时的声速为340m/s,则该飞机飞行时的马赫数为 。
(2)一般情况下,高空中的声速 (选填“大于”或“小于”)低空中的声速。你的判断依据是 。
(3)加速飞行的飞机,马赫数接近1时,它发出的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 的状态。
(4)“锥形云”的形成是水蒸气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马赫数和音障
当超音速飞机诞生后,“马赫数”就被广泛应用。所谓“马赫数”就是飞机、火箭等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与音速(即声速)的比值。例如:“马赫数2”即为音速的2倍,而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高度、温度与大气密度等状态下具有不同的数值,因此马赫数只是一个相对值。相对而言,相同的飞行速度,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
加速飞行的飞机,马赫数接近1时将会逐渐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非常高压的状态,飞机好像撞在“一垛墙”上一样,即所谓音障。而飞机一旦穿越音障后,周围压力将会陡降。在比较潮湿的天气,有时陡降的压力所造成的瞬间低温可能会使水汽凝结变成微小的水珠,形成“锥形云”。这时,我们用肉眼看过去,飞机就好像穿了一件白色的芭蕾舞裙(如图所示)。这种锥形云并非只在飞机突破音障时出现,在合适的空气湿度和压力条件下,尚未接近音速的飞机周围也会看到。
音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飞行器尝试跨越声速飞行遇到困难的称呼。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飞行器跨越音障飞行已经不算什么技术门槛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一架超音速飞机正以544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此时的声速为340m/s,则该飞机飞行时的马赫数为 。
(2)一般情况下,高空中的声速 (选填“大于”或“小于”)低空中的声速。你的判断依据是 。
(3)加速飞行的飞机,马赫数接近1时,它发出的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 的状态。
(4)“锥形云”的形成是水蒸气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38.如图所示是一辆小车沿直线行驶的路程﹣时间图象。
请你根据图象计算:
(1)小车的速度v。
(2)若小车行驶速度不变,它行驶1.5min通过的路程s'。

请你根据图象计算:
(1)小车的速度v。
(2)若小车行驶速度不变,它行驶1.5min通过的路程s'。

39.把一个质量为1.3kg的石块放入容积为1.5dm3的容器底部,再向容器内倒入1kg的水,水刚好倒满,且没过石块。
求:
(1)容器中水的体积;
(2)容器中石块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
(1)容器中水的体积;
(2)容器中石块的密度。(ρ水=1×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