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难点: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矿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是可回收的东西。上节课中,我们还了解了二(1)班在第一周和第二周回收矿泉水瓶的情况,现在我们再去看看第三周和第四周的情况。
出示例5: 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第一周 180个
第二周 340个
第三周 192个
第四周 219个
二、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2、第二周比第一周多收集几个矿泉水瓶?
3、第三周和第四周一共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4、第三周比第四周少收集几个矿泉水瓶?……
师:老师也来提个问题: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师:这个问题和你们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区别?
(让学生讨论中明白这个问题不用计算,只要估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估算(板书课题:估算)
(二)解决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1、讨论解决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92+219=)
师:不进行计算,请你们估一估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板书学生的估算过程:
(1)把192看成190,把219看承220,这样就大约收集了410个,一个少了2,一个多了1,和正确答案很接近
(2)192看成200,219也接近200,这样就大约有400个,一个少了19,一个多了8,估计出来的数会比正确答案少一些
老师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
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的估算方法,提出: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整十或整百的数。
3、补充条件,再次估算
师: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那么大约再收集几个,又可以送一次了?
学生集体交流,老师板书:
(1)500-410=90(大约再收集90个就又可以送一次了。)
(2)500-400=100(大约再收集100个就又可以送一次了。)
4、拓展问题,巩固估算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先小组讨论数学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老师板书学生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解决。)
(1)第一周和第二周大约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180+340=520(个)
(2)师追问:上半月大约比下半月多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520-410=110(个) (大约多了110个)
或520-400=120(个) (大约多了120个)
(3)二(1)班一个月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520+410=930(个) (大约一共收集了930个)
520+400=920(个) (大约一共收集了920个)
(4)师追问:那么二年级4个班级一个月大约能收集多少个?
把930和920都看成900,
900+900+900+900=3600(个)
如果都看成1000的话,1000+1000+1000+1000=4000(个)
(5)再次追问:那么全校6个年级一个月大约能收集多少个?
3600+3600+3600+3600或者4000+4000+4000+4000=?
这里只让学生通过数据感受到全校一个月能收集非常多的矿泉水瓶,而不进行具体计算。
师:全校学生在一个月里能收集这么多的矿泉水瓶,你有什么想法呢?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第5题(估一估,连一连)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9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交流时要求说出估算的过程和想法。
3、练习二十第6、7、8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汇报答案,并交流思考方法: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4、练习二十第1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交流估算的方法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说一说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估算?
板书设计:
几百几个的加法和减法的估算
192+219=
(1) 200+200=400 500-410=90
(2) 190+220=410 500-400=100
520+410=930(个)
520+400=920
900+900+900+900=3600(个)
3600+3600+360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