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信息教案设计 > 信息技术(通用14篇)

信息技术(通用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信息技术(通用14篇)

信息技术 篇1

  第1课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

  [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课总结

  1、什么是信息?

  2、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

  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教后记]

信息技术 篇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 

  1.开拓获取信息的途径,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著名心理实验之一)。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习英语,脑、眼、耳、口、手并用,这种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课堂英语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学生自始自终都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易于接受、记忆新的语言材料和学习内容。 

  2.制作适宜教学实际的课件。作为英语学科,课件的设计应从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出发,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并且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信息技术 篇3

  一、说教材

  《选择编辑器》这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试用)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新课标实施以来,信息技术的教材也发生的非常大的变化,本册关于word软件的学习教材真正的体现了任务驱动学习法及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因为整册教材由始至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制作电子杂志”。每一课内容之间环环相扣,逐渐深入。

  本课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几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比较,选择出编辑器word软件。并初步掌握在word中输入文字,对文字进行格式的设置和保存文档的基本操作方法,其中穿插学习了word帮助的功能。我认为,本课是完成整册教材的基础部分,这节课虽然只是选择编辑器,但是以后所继续完成的每一项任务,进行深入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本节课选好的编辑器word 软件进行的。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是全册教材的重中之重,为以后完成电子杂志的制作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几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比较,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要领,初步认识另一种文字处理软件word。

  技能目标:1、软件的启动。

  2、word文档的保存。

  3、word中文字格式的设置。

  4、word帮助的应用。

  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形成文字格式的美学标准。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几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比较,掌握在word 软件中设置格式的方法,选择出目前使用到的比较好的编辑器word,学会对文字进行格式的设置。

  教学难点:熟练的运用设置格式的方法对文字进行修饰。

  四、说学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在记事本中对文本进行简单的编辑。部分学生对word软件已有初步了解。对于本课的学习,还存在着一小部分学生认为 word软件曾经接触过,已不再是新鲜内容,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对这部分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分层设计要求。(在练习中体现出来)

  五、说教法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课程特征及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法,类比对照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及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学法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所以,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我的学生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实践法等。

  以上我所列举的教法和学法,都是根据本课的实际需要简要地进行概括的,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会对以上的教法和学法进行说明。

  七、 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认为,本课时教学设计应注意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因此,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导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导入设计至关重要,首先要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我先转播大屏幕:并向学生说明:各位同学,上一节课我们班级组建了6个编辑部,并且拟订了第一期的编辑计划书,这些计划书也由各编辑部的负责人输入到了电脑里。经过整理,我把各编辑部的名称做了一个列表录入到了电脑,但是老师分别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文字处理软件,这时显示出记事本输入的“编辑部名单”和word 文档输入的“编辑部名单”请学生比较这两种文字处理软件有什么区别呢,谁能能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那么大家觉得哪种软件比较好?

  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让学生在类比对照法的学习下,发现新知识,如:1、学生就会对比出记事本与word软件这两个软件窗口的区别。2、在仔细对照下,又发现了分别录入在两个软件中文字的变化,学生直观鲜明地感觉到word软件里文字的美观,并且还有一些图片把整篇内容修饰的大方得体。word软件中的部分功能带来的强大的震撼力。此时强烈的激起学生“我要学”的欲望。

  2、引入课题:大屏幕转播课题名称:选择编辑器(word),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体会word文字处理软件带给我们的喜悦。

  (二)探索新知(布置任务,逐个突破重难点)我把这一部分分成五大任务来完成。

  任务一:如何启动word?

  1、动手尝试,如何启动word。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旨在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windows中的软件都具有相同的界面风格和操作方法。

  2、学生演示启动word软件的方法。(任选一学生演示给其他学生看)

  3、教师小结:

  (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法,边介绍边演示)点出启动word的基本操作步骤。

  任务二:启动word软件后,应先建立一个文档,新文档建立好,同学们要学会养成“保存”好习惯!提出:保存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保存?

  这一环节直接从提问入手,激发了学生了解新知识的兴趣,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问题,就会迫不及待探询答案,并求证结果。

  任务三、如何设置格式。

  1、转播大屏幕,请学生仔细对照分别录入在记事本软件和word 文档中的编辑部的名称,问:你发现了什么?觉得有哪些不同之处?说一说。

  学生的新发现很多,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法也有了一定的体现。]

  2、教师小结:什么是格式,格式包括哪些主要的项目。

  3、探索新知:导出问题、布置任务。

  (1)、首先,请同学们将你所在编辑部的名称录入到word 文档中。

  (2)、分组,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探索如何设置格式,请同学们尝试性的探索设置格式的方法。要求:尝试过后,每组派一位代表演示设置文字格式的方法。(一、二编辑部的同学介绍设置字体、字号的方法,三、四编辑部的同学介绍设置字形、颜色的方法,五、六编辑部介绍设置效果和间距的方法。)(给定8分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体现的是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学习法,使学生懂得“集体的智慧无限大”,明白“团结合作”的道理。同时也理解只有动手操作实践才可以得到答案。

  4、穿插提出“word帮助功能”,渗透到练习中。

  5、学生做新发现的说明。(此环节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的淋漓尽致)

  6、教师小结演示使用“格式”――“字体”设置格式。

  由于学生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设置,总结不同的格式设置方法。比较:哪种方法较方便?(学生既熟练的掌握了一种操作方法,也可以对同一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任务四、布置任务,巩固新知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体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以前对文字处理不太感兴趣的同学也融入到热烈的课堂设计氛围中来,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并认识在集体中互相协作、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在不知不觉的互助学习中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1、布置任务:让学生把教师机中的编辑计划书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中,并对这份计划书进行格式的设置。并要求设置后推荐出各部认为最好的计划书,上传到老师的机器里,进行评比。(给定时间15分钟))

  2、展示分享(展示的成果为各组推荐出认为较优秀作品)

  3、组组互评、教师点评。

  这一小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所取得的成就感,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评比最佳作品的热烈气氛中,课堂总结的深入也水到渠成了。

  八、 课堂小结:

  1、我们今天都学会了什么?

  2、整理归纳列出要点。

  3、“合作”的重要性。

  九、教学反思

  在信息化社会中,教会学生学会知识,不如教会学生会学知识。我觉得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所谓“活”,即知识“活”,教会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灵活的操作。我设计时,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整篇教学设计肯定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信息技术 篇4

  DIY对对碰图形

  ――表格装饰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表格装饰是科学出版社第三册上第八课内容。本课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会表格制作、表格修改后,学会对表格进行一定的装饰,使表格更加美观。教材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装饰表格使表格变的更加美观、大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充分发挥自由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同时,也通过最后的小结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并在练习中学以致用。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装饰表格的方法

  让学生能将表格和文本进行相互转换

  技能目标: 使学生学会“自动套用工具”的使用

  使学生学会使用“边框颜色”、“底纹颜色”等工 具手工修改表格

  情感目标: 使学生更好地色彩的配置和选择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的鉴赏能力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掌握装饰表格的两种方法

  难点:表格和文本间的相互转换

  四、 教法与学法

  教师设置情境,将任务融入情景中,在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完成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3’)

  出示课件,揭示主题――DIY对对碰图形

  二、小试身手 --- 大展身手(尝试制作)

  1、说说: (1)你觉得应该从哪里入手?

  (课件演示) (2)需要设置什么?

  2、两人合作, 使图形初具规模

  温馨提示: 你可以观看课件录象,了解制作流程

  你可以参考书本第51页

  要 求: 请你记录自己遇到的困难(能解决和不能解决 的),一会儿和大家讨论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1)“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在哪里?

  (2)装饰单元格时不能按自己的需要装饰

  (3)框线类型是怎么回事?怎么设置?

  3、解决困难,学生继续完成作品

  困难的解决方法:

  (1)请教其他学生,让学生解决

  (2)教师解决学生普遍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

  装饰表格有两种方法:自动套用格式和手工绘制

  对熟练的学生的要求:

  (1)想一想,是否还有另外的方法来制作

  (2)请帮助其他还有困难的同学

  4、学生作品展示――“请大家来欣赏我的作品”,教师评价

  三、游戏――大家来找碴

  1、 要求:找出两幅画的不同之处,并使它的底纹、边框为红色

  评价:速度的快慢与对错分 初学者、珠宝鉴定专家、国政大臣、神之手

  2、你能解决“碴”吗?

  四、小结(3’)

  通过这节课,想一想,我们还可以DIY什么?

信息技术 篇5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 : “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

  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

  二、新课导入  

  1、出示图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

  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 (投影出示课题)

  三、 教学新课

  1、教学“矩形” 画图工具

  (1)教学画长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

  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矩形。

  (2)教学画正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2、教学“圆角矩形” 画图工具

  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3、教学“椭圆” 画图工具

  (1)教学画椭圆

  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

  (2)教学画圆

  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怎么画?

  4、教学“多边形” 画图工具

  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

  教学画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5、教学画一幢房子。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布局,提问:图形的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

  (1)画房子的主体,用矩形工具

  (2)画房子的门,用矩形工具

  (3)画房子的窗户,用圆角矩形工具

  (4)画房顶,用多边形工具

  (5)画烟囱,用椭圆工具

  6、练一练 画出下面的图形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画图工具?

  〔教后记〕

信息技术 篇6

  第13课  修改文章(二)

  教学目标 :

  掌握块的定义、复制、移动、删除。

  教学任务:

  利用块方式修改文章。

  教学重点:

  定义块的方法,理解块操作。

  教学难点 :

  定义块。

  课时安排:

  1课时。

  注意点:

  1.在定义好块后,如果不小心按了一个空格键,块中的内容将被空格所替代。

  2.定义好块后,单击鼠标,就会取消块。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分下面几部分内容:

  1.定义块(选取):定义块时,先将插入点移到块首位置,再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拽,在块尾处松

  开。也可以将插入点移到块首后,按住Shift键,再有鼠标单击块尾处。或者按住Shift键,移动光标键。

  2.块的取消:只要在文档区的任何一处单击鼠标左键,就可取消块。

  3.块的操作:包括删除、移动、复制。常用到的工具按钮有“剪切”、“复制”、“粘贴”按钮。

  4.块删除:即删除选中的所有文字,定义好块后,按“剪切”按钮,或按Del键或BackSpace键。

  5.块的移动:定义好块后,将鼠标移到块上后单击左键,再拖拽,这时观察插入点的位置,将插入点移到目标处就可以松开鼠标。移动操作,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可以在定义好块后,按“剪切”按扭,再将插入点移到目标处,按“粘贴”按扭。第二种方法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可以向学生讲清剪贴板的概念,剪切和按DEL删除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将内容放进剪贴板,可以在需要时从剪贴板中取出,粘贴就是将剪贴板里的内容复制出来。

  6.块的复制:定义好块后,按“复制”按扭,再将插入点移到要复制的地方,按“粘贴”按钮。这里复制按钮起的作用仅仅是将块中的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中,并不能直接复制到目标处(目标处在哪电脑还不知道)。粘贴按钮是将剪贴板里的内容复制出来。

  7.本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大屏幕演示。

信息技术 篇7

  接触信息技术已有四年有余了,但至今仍然没有达到熟练制作课件的地步,因此谈不上经验只能谈一点体会。

  四年前开始接触PPT,那时学校还没有上网,办公室内没有电脑。一有时间就到微机室在旧电脑上学学PPT,学校举行新 课改汇报课比赛,制作了第一张PPT课件,为了让效果显著在声音、字体、颜色、动画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有悖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简洁性,显得很热闹,喧宾夺主关不成功。

  后来办公室配置了电脑并上了网,深入学习了PPT,还有FLASH,FLASH功能强大但制作起来繁琐还需要编程,一个月后就放弃了。PPT制作简单,容易操作,增加了课堂容量,因此深受我们喜爱。

  几何画板是功能更强大的数学绘图软件,便于动态演示图形的变化,从去年开始我校老师掀起一股学用几何画板的潮流,在几何教学特别是圆的教学中它能直观的出示图形的变化,比如动点问题运用几何画板课件即省力学生印象又深,容易理解。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我现在对PPT掌握已很熟练了,但几何画板只处于初级应用阶段,总感到没有时间学习课件的制作,除去备课(上网查资料,电子教案)上课批作业还有班级管理的琐细事情,留给自己的时间很少了,自己又在网上申请了博客,进行博客写作,读文章,写评论。所以留下的空闲时间很少了。但通过观看培训录像认识到熟练制作运用几何画板是新课程形式下数学老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所以下一步我要加快学习几何画板的制作。

  信息技术还包括使用网上资源,现在老师们很多是上网下载课件甚至教案,资源共享非常好,但那是别人的虽然好未必对自己适用,所以下载的资料必须经过处理然后为我所用。运用网上资源还可能对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教育等等,信息技术的功能如此强大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去学习。

信息技术 篇8

  2005年8月,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教师的角色,从一个大学的校园跨入到一个中学的校园,从一个对教师职业崇拜到一个自己身为教师的处境,我开始了从事基础教育的里程。对于刚步入社会的人来说,一切都很陌生。对于许多为人处事的方式、许多人情世故我还不是很懂,没有很多的想法,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氛围中,我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从事了我的专业教育工作――信息技术科目的教学工作。

  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个学期,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感触。

  一、问题设计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我深刻意识到课堂提问设计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问题,创设生动愉快的情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等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不同的,提问要注意时机,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及结论的延伸和条件与结论的互换,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法设计出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起始课教学中,要从计算机的产生、发展、最新动态和计算机网络的有关常识的介绍,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的比较,同时结合本地区、本校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管理、教育科研、通信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起始课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习兴趣。还可以适当的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因为有些同学对课本内容比较熟悉,很多同学小学,初中都学过,所以他们觉得上课太乏味,课堂上的内容都知道,除了课本知识外,可以适当的教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习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在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到学生中间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多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四、让学生有成就感

  课堂中多展示学生作品,利用成功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课堂上多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鼓励,会使学生有成功感,感到莫大的欣喜,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在课堂上,我有时会选一些同学示范操作,或者演示自己的作品,伴随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这些同学都会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之中。课堂中我让每个同学都把作品上传到局域网中,这样,只要进入网上邻居的同学都能看到,当看到有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会充满成就感。同学们在交流作品时,彼此之间也会相互启发和激励,取长补短,使自己的作品水平得到提高。利用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知识就像语文、数学、外语一样,已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越来越重要,适合时代发展的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将逐步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总之,只要转变教育理念,不停地探索求新,不断反思出现的新问题,我相信是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得到高效能课堂教学效果的。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的教育总是有限的,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成长的。 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们的责任真的很重大!感悟很多,思考很多,收获很多。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机会,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在天心一中这片热土上实现我的人生梦想。

信息技术 篇9

  1、改变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单向传递的方式

  合作学习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复合活动,教学方式要由单向型(老师是信息的发出者,学生是信息被动接受者)向双向型(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多向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成员型(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唯一的信息源)转变。合作学习教学在注重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生生之间的关系拓展上,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在合作学习教学中小组活动是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占有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更好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在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则是一个服从和追随者的角色,根本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一个超负荷性低水平的练习与作业的环境当中,从而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认识的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和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产生一种我要学习的内动力,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达到一种想学、能学、要学、会学、自学、乐学的境界。而教师则充当好“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导向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  

信息技术 篇10

  【适用范围】浙江摄影出版社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第14课《植物趣谈》

  【教材分析】

  从信息技术知识模块上看,本课是文字输入学习和网络浏览的知识整合。从任务内容上看,本课又是语文写作和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个整合。让学生通过网站获取文字资料并用写字板编缉成一篇短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网络浏览、文字输入、文字修饰、语言组织等多项能力。

  从内容上看,本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趣味植物”介绍怎样从网上寻找想要的资料;第二部分“为我所用”介绍怎样从网上获取文字信息到写字板中;第三部分“修改文章”介绍怎样完善这篇短文,并且提出尊重知识产权的初步做法。

  【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时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课前事先准备好动物相关网站,以便练习时提供给学生。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做,要注意些什么,以便理清制作思路。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准备写什么动物,对于学生在文章中自已写的或修改的部分,应加以鼓励,以引导学生今后的创作活动的方向。

  在使用写字板对文字进行处理的时候,突出文章编辑时几个键(光标定位键、回车键、退格键等)的使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对文字的美化操作可以通过对画图软件里美化操作的知识迁移来完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让学生掌握收藏网址和从网上下载图片、网页的方法。

  (2)学会如何将每一网页中的其中一段文字拷贝到自己的文件中。

  (3)学会写字板的字体设置。

  2、信息素养:

  (1)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2)通过本节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操

  3、能力发展:

  (1)培养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如何获取网上的文字资料教学难点:网上信息资料的筛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整合的任务。

  1、出示各类奇特的植物图。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2、对了,有很多同学都认识这些奇特的植物,那么同学们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奇特的植物呢?知道这些图片是从哪里来的吗?

  3、老师告诉你吧,这些图片都是从网上保存下来的。

  4、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进行一次特殊的旅游,我们一起去"网上游植物园"(齐读)。

  5、揭题。在我们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掌握一个新的本领,那就是保存网上资料

  设计意图:创设美好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撼,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打开中国科普网的网站。

  2、大家可以快速的浏览这个网页。

  3、你浏览到哪些信息?

  4、网站上的信息还有很多,有些同学还想带回家去看,我们该怎么办呢?

  5、小组间说说获取文字的方法(把它保存下来)

  6、老师演示并讲解获取一段文字到写字板的过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突出“复制”操作的作用。

  7、完成任务一:保存一篇有关“猪笼草”的材料。

  8、学生作业 展示:展示你刚刚找出来的材料。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突破难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采用边演示边操作的方法。教师在学生汇报中针对难点及时点拨质疑学生,学生在合用学习中突破难点。在汇报学习中,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自觉能力,养成不怕困难,积极思考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1、要使它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介绍,你觉得应增加些什么?

  2、学生讨论(题目、自已想法,引用出处等)

  3、老师示范如何对文字进行处理:光标定位键、回车键、退格键等按键的使用,以及对文字做一些字体,字号的设置等。

  4、学生练习:在写字板中对事先保存的资料进行编辑,包括文字美化处理部分。

  5、完成任务二:设计一篇有用的报道,包括对“猪笼草”的认识,以后自己的一些想法等。

  6、学生演示。

  设计意图:在巩固新授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充分发挥想像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完成构建

  1、学生作品展示,比一比哪位同学收集的资料最有价值,进行讨论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在作品展示中,相互评价,各抒己见,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作品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综合任务的完成没有归一的答案,结果是多元化的,在评价学生作品的过程中,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以支持和帮助,使之在评价过程中逐步掌握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

  【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语文、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文字输入技能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么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性的发展。

  6、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能过意义建构,学生的技能不断加强,实效性强。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策略丰富,实用而新颖,独特,突破了学生的认知障碍,突破了难点,优化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 篇11

  主题:彩色世界(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画笔中绘画工具箱中的涂色工具的用法;

  2、进一步掌握调色板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

  3、培养学生绘画兴趣,提高绘画能力等

  教学重点:涂色工具的应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绘画中学会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配方法以及对封闭图形涂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2、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画笔进入的方法和步骤

  (1)双击“学生电脑”图标,指导第一种打开程序的方法-----最小化

  (2)指导第二种进入方法,(投影出示)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

  (3)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使其化。

  2、复习绘画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名称。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使其弹出,指导学生操作。

  二、教学新课

  1、调色板的应用。

  (1)教学前景色的操作。

  打开画笔以后,前景色和背景色在计算机中默认为黑色和白色。

  指导操作:先用鼠标点击一下前景色,再按回车键.

  (2)练习操作一下。前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

  (3)教学背景色的操作。

  先用鼠标点击一下背景色,再按回车键。

  (4)练习:背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2、涂色工具的教学。

  用左键单击-用前景色涂色

  用右键单击-用背景色涂色

  3、开文件。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指导操作-----最小化

  4、打开文件“房子”,

  5、练习涂色。

  三、学生练习、交流

  1、做练一练

  (1)打开文件:图形涂色。绘画P73页“试一试”

  全课总结(略)

  〔课后记〕

  这个内容其实不难的,而且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安排学生多上机操作,有利于学生掌握涂色工具的用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涂色不正确,左击和右击会操作相反导致前景色和背景色对调。所以特别提醒要注意。

  主题:查找文件(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软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电脑”?

  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

  (1)查看软盘中有那些类型文件?文件夹中有什么类型文件?

  (2)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三)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

  1、教学怎样打开“资源管理器”。(师示范)

  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选择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练习:查看D盘的文件夹和文件。

  观察:“+”“-”号分别表示什么?

  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

  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试”。

  练习:在D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主题:初识Windows98(三)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初步认识Windows98、桌面和开始菜单。

  2、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98的方法。

  3、学生了解鼠标指针的含义,初步掌握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

  4、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98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初识Windows98,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98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鼠标器的操作,特别是双击操作。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对计算机有所了解了吗?把你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那你们想不想学会使用计算机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神奇的Windows98,探索其中的奥妙之处。教师板书课题:初识Windows98。

  二、Windows98是什么

  1、你知道怎样启动Windows98吗?

  教师讲解启动Windows98的方法:先显示器,后主机。并请一生复述。

  2、全体学生打开主机与显示器电源,观察Windows98启动:你是怎样开机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说明:计算机开机过程中,我们不要动其他设备。

  3、学生讨论:Windows98是什么?你还能了解哪些与此相关的知识呢?

  4、小组讨论汇报:通过刚才的上网查询与讨论解释:Windows98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发展经过怎样呢?

  5、小结:Windows98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1998年推出的具有图形界面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它的作用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资源和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三、Windows98的启动

  1、刚才,我们都启动了Windows98,可以看到显示器上有什么?你能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吗?

  2、学生观察讨论。

  3、小组汇报,教师对照画面小结:蓝底的画面叫Windows桌面,它如同我们所用的桌子,可以在桌面上摆放和移动物品;而桌面上摆放物品就是这种小图形,叫做“图标”;小箭头随着鼠标移动而移动,所以称其为鼠标指针,简称指针;这像个按钮,上面还有“开始”两个字,叫做“开始”按钮;Windows桌面最下面是一个灰色长条,它把计算机执行的任务都显示在上面,所以是任务栏。

  4、同桌互相指着屏幕上出现的东西问对方。而后,教师用鼠标指针指到哪,学生说出所指物品的名称。

  四、鼠标器的操作

  1、Windows98的许多操作是用鼠标器来完成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鼠标器,它长什么样?用手握一握鼠标器,怎样握比较合适呢?

  2、学生观察尝试后,指名回答。(教师不作直接评价)

  3、他说得对吗?你还想进一步了解鼠标器吗?请同学们上网了解一下鼠标器的结构,学一学鼠标器的正确握法。

  4、学生汇报:通过上网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5、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小结:鼠标的结构、握法,鼠标的指针含义,鼠标的发展历程。

  6、刚才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鼠标器的基本知识。鼠标器怎样操作呢?今天,我们请计算机陪着大家来学一学。学生使用辅助教学软件练习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操作。

  学生按照软件的描述性要求去操作。做对了,计算机提示“做对了!”,并由电脑老师告诉他这样的鼠标操作就是某一操作;做错了,计算机提示“没有成功”并指出操作要点,电脑老师鼓励学生“加油啊,再试试!”

  7、刚才,你学会了什么样的鼠标操作,是怎样操作的?操作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注意的?教师相机小结。8、及时练: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7页试一试(1、2号同学轮流操作)。

  五、Windows98的关闭

  1、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启动Windows98,那怎样关闭Windows98呢?

  2、请同学们自学P.16“

  四、Windows98的关闭”第一小节。

  看完书后,单击开始按钮,你看到了什么?

  3、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开始菜单的内容和菜单命令的含义。

  4、同学们阅读第16页的“读一读”了解一下开始菜单的命令作用及“快捷菜单”。

  5、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关闭Windows98。等关机30秒后,让全体同学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开机启动好Windows98。

  6、(在开机启动Windows98时进行交流)你是怎样关闭Windows98的?

  教师小结:1、单击开始按钮;

  2、单击关闭系统;

  3、单击关闭计算机;

  4、单击“是”;

  最后还要关显示器。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想知道什么?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学习进一步研究Windows98。

信息技术 篇12

  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  叶静飞

  摘要: 当前,我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但各个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不尽相同,由此造成对信息技术的评价方式参差不齐,存在着种种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评价的原则和方向、评价目标的制定、评价内容的确定、评价方式的构建、评价量规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通过研究,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校本评价  研究报告

  这几年,信息技术虽然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但对信息技术考试评价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信息技术目前还不是一门主课,也没有具体的考试模式,随便考,给个分就行。而对信息技术考试的评价,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许多学校都沿用了传统课程的考查方式,即期末出一份考卷,有填空、选择、问答几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在限定时间内笔答(或在计算机上答题),教师评分。这种考查方式在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特别是在创造能力上,是不够客观和全面的。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等特点,所以现行的很多考试中又增加了上机操作部分。一些主管考试的人员,将计算机考试向着标准化考试的方向靠近,编制一个大的试题库,每次考试随机抽取试题,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按要求操作,教师按操作正确与否评分(或者是由计算机自动出题、自动判卷的方式)。这种方式比前一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考试方式仍没有跳出传统模式的框框。统一的考题、唯一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

  特别是中考制度改革后,信息技术从原来的加分项目变为评价学生五方面能力中的一项,这更要求学校要抓紧制定出与之相符的信息技术考核标准。因此,信息技术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笔者试图在信息技术考试评价制度及方法上作些尝试与改革,以推动评价工作向前发展。在对挑选的几所学校进行一年多的试验后,笔者在此方面有了一些心得,特撰文与大家交流经验。

  一、评价的原则与方向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应根据全面、科学、发展的原则建立评价方法多样、评价多元的校本评价体系:不但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使其逐步获得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生学习创造条件;不但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水平,更关注他们在信息技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在评价方向上,一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教师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慎用定量评价,尽量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或排名次,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二要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并组织家长、学校、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提高评价主体之间的一致性,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评价结束后,教师及时收集评价信息,统计、归纳评价结果,并尽快反馈给学生和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三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二、校本评价方案的构建

  (一)评价目标的制定

  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从学生、教师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这三方面出发,通过评价,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目标。

  1、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通过新的评价体系,不仅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巩固原有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所提高,使其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完成考试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协作,克服困难,来磨练意志,提高综合素质。

  2、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促进课程不断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周期性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引进新的信息技术设备,形成课程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机制。

  (二)评价内容的确定

  把评价内容分为认知、操作两方面进行。在认知方面,以填空、选择为主;操作方面,总体上采取任务驱动式,每次评价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考核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没有具体题目和统一的答案,学生无论用何种软件,只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并达到了考核的基本要求,即考核合格。完成考核过程中可以看书、看笔记、求助帮助系统,甚至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但必须自己完成,不能由别人代替。

  (三)评价方式的构建

  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其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评价和考试也体现了这一理念,将考查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1)通过日常观察或设置真实任务搜集评价资料

  在信息技术课的过程性评价中,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档案袋或成长记录袋的方式,系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表现,设置特定的作业、项目或任务来引发学生某种特定的行为,搜集有价值的评价信息。用于过程性评价的作业、项目或任务应指向具有普遍意义的目标,任务是多层次的,可考察学生综合的信息素养,任务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避免设置脱离学生生活或学习经验的任务情境;任务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不偏难或过于偏向某些学生的生活经验。

  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既可  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搜集、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也可在测验、考试时设计特定的典型作品设计任务,评价时不仅评价作品的优劣,而且重视学生作品设计的思路和过程。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则可对学生活动过程、设计过程、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考查。我们可围绕以下方面制定评价指标:学生能否结合任务或问题情境的要求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学生能否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收集计划;学生能否根据问题要求采集和评价信息、管理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清楚地表达观点、思想,呈现问题解决的答案;能否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评价各种可用的信息技术设备、工具和资源的潜在优势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设备、工具和资源解决问题;能否体会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能利用合适的信息技术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合作;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相关能力。

  (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是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适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随时把握、及时引导。向学生呈现蕴含人文、道德、社会冲突的案例或问题情境,如“信息技术的使用与知识产权”专题,让学生对这些案例或情境进行讨论、分析,或撰写短文,再根据学生表达的观点把握他们的情感、态度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注意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各种信息活动中的实际行为表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指导自己的实践。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最终落实为教师对学生的适时预防、关怀或引导,避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简单量化或脱离实际单纯打分。

  2、多元使用总结性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技能形成

  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所学模块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诊断本学期教学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随后的教与学。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题型和考试方式,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计算机操作,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倾向。纸笔测验的效率较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不适于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纸笔测验,要控制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的比例,适度设置和增加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和探究来解决的开放性题目,如问题解决分析、作品设计、短文写作等,以拓展纸笔测验在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广度。上机测验是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一定要安排上机测验,设计一定比例的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以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能力。教师和有关机构要针对具体评价目的,灵活选用上机测验的题型和考试方式,不能单纯依赖题型单一、只考察基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机考系统,否则容易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误导。

  3、开展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在总评中,阶段性评价、创新能力测试、期末考核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考核成绩时,只要学生觉得考试结果不理想,就可以申请重考,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四)评价量规的制定

  对于信息技术的评定,最关键的还是关于各个等级标准的制定。如果要求太高,学生难以达到,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要求太低,很容易达优,就既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水平的提高。所以在等级标准制定前,要对学生整体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确定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案,制定出来的等级标准能使一部分同学经过努力能达到优,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良,最差的学生通过努力也能达标。

  在制定评价标准或评价量规时,首先是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出能客观反映有关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维度或重要方面,然后为每个方面制定不同水平的评价等级。必要时,可以为不同的指标制定不同的权重。对于比较重要的评价,在正式评价之前挑选部分学生进行预试或预测验,考察评价指标是否合适,并进行调整和修改。评价量规的指标要全面、精练、可行。可组织学生参与制定量规,或者在评价前向学生说明量规和评价标准,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评价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级。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首先关注的是有没有达到规定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合格还是不合格。为了鼓励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上进,不设“不合格”等级。对未合格的学生暂不评定,由任课教师找这位学生谈话,鼓励他下次继续努力,达到合格。

  三、研究成效分析

  信息技术校本评价方案的探索进行了一段时间,绝大多数的学生和老师都给予了肯定,这种评价具有很大的优势,效果也是明显的。

  (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的教师说“提起考试,学生们都很讨厌”。实行校本评价后,学生从考前一周就开始收集材料,有的同学自己编写文章,绘制图片,有的同学到图书馆查找,从报纸上剪辑,有的同学光资料就准备了两三套,可见兴趣之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

  学生把考试内容当成自己的作品,觉得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能把美术课学到的知识用于绘画与美编,语文课学到的知识用于书写文章、组织整理材料,这些都成了学生信息技术考试的素材。

  (三)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

  这种评价没有统一命题,只有范围与操作评定标准,由此放开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有些不但完成了考试内容,而且含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内涵,画面中有飘扬的五星红旗、宇宙中的地球、雄伟的高山、腾空而起的火箭、可爱的猫咪、觅食的小鸡等。

  (四)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这种评价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放弃面面俱到的传统做法,只告诉学生最关键的问题,然后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同学们在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许多是课本中不曾涉及的,要求教师能及时有效地给予指导和解答。这些实际问题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方面的,还包括同学们选题中涉及的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有所了解。

  参考文献

  1、邓立言・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之我见・教育研究・.10

  2、游铭均・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浙江教育出版社・.2

  3、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教法・1999.2

  4、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分析・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5、任学宾・浅论我国21世纪的中小学信息教育・广西教育学报・.5

  作者:叶静飞

  单位: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

  邮编:317500

  e―mail:

信息技术 篇13

  交流信息用邮件

  教学目标:

  1、学会接收、阅读别人的邮件,会下载邮件的附件,并能快速地回复别人的邮件。会删除不要的邮件。

  2、注意网络安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接收、回复、删除电子邮件。

  难点:学会下载电子邮件的附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同学们给自己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可以打开电子信箱,接收并阅读邮件,是可以及时回复电子邮件,对邮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答复。

  二、新授

  1、阅读邮件

  要想知道同学发给你的电子邮件的内容,需要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打开信箱,接收并阅读邮件的内容。

  (1)进入网站:登陆自己的电子信箱。

  (2)阅读电子邮件的内容并下载邮件的附件。

  【注意】有新电子邮件时,要先看看发件人和邮件主题,再决定是否打开,不要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防止计算机病毒的袭击。

  2、回复邮件

  阅读完邮件后,可以马上回复邮件,再回复邮件中会自动填写邮件的发送地址和主题。

  【注意】通过回复电子邮件,不需要再输入对方的电子信箱地址,甚至连邮件的主题都可以不输入。

  3、删除邮件

  在使用电子信箱的过程中,将会产生一些垃圾的邮件和过期无用的电子邮件,由于信箱的容量有限,必须及时将这些邮件删除。

  (1)进入网站登陆到自己的电子信箱

  (2)选中要删除的电子邮件,单击【确定】按钮

  三、学生练习

  1、请在接收到的电子邮件后,阅读邮件的内容(如果有附件,要将附件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

  2、认真阅读电子邮件内容后,对邮件进行回复。

  四、小结点评。

  申请邮箱报收获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

  2、通过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申请电子邮箱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难点:了解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语:同学们,大家好,逢年过节,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向同学、朋友和亲人送去你的祝福呢?

  学生回答:(打电话、写信、电报、发短信等)

  2、展示一份精美的电子贺卡,提出问题:如果我想把这贺卡通过网络传给我远方的老师,应该怎么做?

  学生欣赏贺卡回答教师的提问

  (引出新课:申请一个免费电子信箱)

  二、准备学习,以旧引新。

  1、你们知道什么是电子邮箱吗?

  出示:网络服务提供商(如新浪、搜狐、网易)在它的邮件服务器上为我们提供的一定大小的存储空间,即硬盘上的一个文件夹。

  2、(讲解)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

  用户名@提供电子邮箱的网站名

  3、打开网页:如何打开baidu网站?(复习旧知)

  三、师生合作,探讨新知。

  1、提出任务: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网上“邮箱”。

  讨论:哪里可以申请到免费的电子邮箱?(肯定有许多学生会说出几个大型门户网站。)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国内几个的中文电子邮件网站。

  2、教师以在126上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为例演示申请过程学生观看教师演示,注意观察操作步骤:

  (1)在IE“地址栏”中输入,进入“126邮箱”主页。

  (2)单击“注册”按钮,进入“用户注册”页面。

  (3)按照网站的要求,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相关信息。

  (4)全部填好检查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5)如果填写信息有误,会出现一个提示信息,提示你哪些地方的信息需要修改。

  学生分组实践操作,可以自主探索,并相互交流。

  3、教师指导让学生自己申请邮箱,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个别辅导解决。

  4、申请完后,教师提问:在申请电子邮箱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或你在操作时有哪些出错的地方?请一个学生通过广播演示讲解注册过程,请不成功的同学仔细观察,自已不成功的原因在哪?

  同时,提问:

  (1)为什么注册条款必须选择同意?使学生知道注册条款其实就是126对注册用户正确使用电子邮箱签订的协议,必须遵守,所以,在注册条款下必须选择“我同意”选项,否则不能申请。教育学生要健康使用网络资源与他人友好交流。

  (2)提示学生在填写会员名和密码时要仔细阅读填写要求,用户名和密码要便于记忆。注册成功后,要记下自己的邮箱地址。然后鼓励注册不成功的学生修改注册信息,直到成功注册。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音乐歌曲网上搜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百度网站搜索MP3音乐的方法。

  2、掌握在网上下载MP3音乐的方法。

  3、学会播放MP3音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百度网站搜索MP3音乐;在网上下载MP3音乐。

  难点:在网上下载MP3音乐;播放MP3音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欣赏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

  大家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这首歌,老师是从网上下载的,你们想学习从网上下载歌曲吗?

  二、新课教学:

  1、搜索歌曲:

  要在网上下载音乐我们还是可以借助百度网站,在百度网站上有一个专门的MP3栏目,通过它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音乐了。(边讲解边演示)

  你能通过百度网站找到你自己想要的MP3音乐吗?

  提示学生可以参考书,可以小组交流,可以自己操作实践。

  学生反馈,请学生演示搜索过程

  提醒学生关注音乐格式的选择、关键字的正确输入

  2、下载MP3音乐

  引导学生关注搜索到的音乐列表,看一看文件的大小、链接速度等参考选项。

  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下载。

  教师演示下载方法。

  学生尝试下载。

  提示学生注意保存位置

  学生自学“知识屋”

  小组相互检查保存是否成功

  3、练一练

  在网上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

  小小音乐欣赏会

  学生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先说说喜欢它的理由,然后全班一起欣赏

  三、课堂总结:

  网络上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网络下载并播放MP3音乐,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网络上还有一些其他格式的音乐,下载音乐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阅读资料中有这些内容的介绍,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阅读一下。

信息技术 篇1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 : “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

  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

  二、新课导入  

  1、出示图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

  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 (投影出示课题)

  三、 教学新课

  1、教学“矩形” 画图工具

  (1)教学画长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

  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矩形。

  (2)教学画正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2、教学“圆角矩形” 画图工具

  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3、教学“椭圆” 画图工具

  (1)教学画椭圆

  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

  (2)教学画圆

  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怎么画?

  4、教学“多边形” 画图工具

  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

  教学画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5、教学画一幢房子。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布局,提问:图形的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

  (1)画房子的主体,用矩形工具

  (2)画房子的门,用矩形工具

  (3)画房子的窗户,用圆角矩形工具

  (4)画房顶,用多边形工具

  (5)画烟囱,用椭圆工具

  6、练一练 画出下面的图形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画图工具?

  〔教后记〕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信息技术(通用1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