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画图;(通用2篇)
走进画图; 篇1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山东省小学课本《小学信息技术》第30课计算机画图板。本教学内容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研究、讨论的形式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熟练地启动画图程序。
2.掌握工具箱中的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作品的展示,学生有成就感,体验到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掌握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这正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有了半个学期的上机操作经验,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巧。他们爱好广泛,思维敏捷,乐思善问。教学中要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多让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学习环境】
windows95操作系统中自带的画图程序、教学演示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请同学们欣赏两幅图画。欣赏后,请同学们说一说,看过两幅图画后,你想知道点什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告诉学生刚才的两幅画是用画图程序来画的。师问“同学们想不想试着画一画呀?”生答“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画图”(揭示课题)。
(二)画图程序的启动
师:画画必须先要启动画图程序,请同学们试着启动画图程序。
学生上机操作,师巡视。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启动方法。
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三)认识工具箱
师:在画图程序中有一个地方的工具可多了,还有一只铅笔呢!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地方是做什么用的?它叫什么名字?
生讨论后,回答。是用来画画的,它的名字叫工具箱。
师:请生数一数工具箱中有多少种工具?
生:数后回答“16种”。
师说:这里面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铅笔工具”。
(四)研究工具箱中工具
师:正是工具箱中的工具,帮助我们画出了漂亮的画。现在同学们可以找自己的工具研究一下。咱们比一比哪组同学学会的工具最多,发现的问题最多。
生研究,师巡视、询问学生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并及时表扬善于发现的学生。
师:请发现遇到难题的同学,说出自己的问题。请会的同学帮助解决。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会了哪些工具的用法。
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共同探索,我们已经学会了好多工具的用法。大家都很棒。
(五)创意大比拼
师:出示任务
有一个童装厂积压了大批的白t恤,他们在招聘设计师,想把这些t恤变成儿童喜欢的畅销产品。假如我们是设计师,怎样利用绘图工具,设计出富有个性t恤,吸引童装厂招聘者的目光。
师:出示创作要求
1.每位同学设计一件自己喜欢的白t恤。
2.每小组推选一名设计有创意的同学成为本节课的“小小设计师”。
生操作,师巡视。
同学互相参观。参观后,修改自已作品中不足的地方。
(六)评比小小设计师
小组间推选一位小小设计师,颁发奖品。
(七)结束
出示两幅图片。
师:让生对比看看两个图片有何不同,你能把图片做做成这样吗?
生讨论。
师:那我是如何设置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出答案。
[作者简介]
王生,男,1966年10月生,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曲阜实验小学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发展中心会员;《学习报》特约编辑。自参加工作以来,热爱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用心去感悟课改,用行动去实践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中,精益求精,博采众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参加中央电教馆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实验;济宁市“十五”重点教研课题《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实验。曾获全国教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济宁市科研成果一等奖;获济宁市教学基本功一等奖;获济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曲阜市教学能手;曲阜市优质课一等奖;曲阜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撰写的论文在《山东教育》等国家、省、地市级报刊上发表20余篇。
走进画图; 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我在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的组成,学习如何启动和退出画图窗口。其中对于退出画图窗口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大概的介绍,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和平时的实际操作中,保存文件显得重要甚至是必要的。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计划从第四课至第十二课学习“画图”的各种方法、技巧。因此让学生学会建立一个自己的画图文件,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周老师,我还没有画好,下节课还画吗?”“周老师,我还想再修改、修改。”在教授画图程序的各个课时中,我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初学画图,在技巧上往往还不熟练,大部分的学生一课时不能完成一副完整的画,那么学习保存文件就势在必行了。这节课,对于信息技术三年级的学生,是从认识到操作技能的过渡,例如键盘输入时的指法、汉字的输入,他们还未掌握,所以此时学习文件的保存,文件名的输入就成了一个难点。在操作设计中,我化繁为简,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画图窗口,这部分内容可作一个大概介绍,学生接受起来较快。前一课学习了《windows xp的窗口》,学生对“窗口”已有了一定的概念。
2.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建立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的画图文件,大大满足了学生力求完美、完整的愿望,从中也能让大家欣赏到孩子们完整的绘画作品。
3.建立自己的文件,懂得尊重他人所有权,不能随意修改他人文件,培养学生文明的操作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这一课时的重点是如何保存和打开保存的画图文件,难点是“文件名”的输入。三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过汉字的输入,因此,我请学生利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生日日期,这样简单而易于记忆,符合这一年龄学生的操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时间:3分)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组织学生学习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认识“画图”窗口(时间:10分)。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的绘画作品就是通过下面这个画图程序来完成的。下面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画图世界》吧!”
板书出示:走进画图世界
a.老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板演)
b.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及时在学生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认识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因为在前一课中学生刚学习了《windows xp的窗口》,对于窗口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特有的“工具箱”“颜料盒”,而这一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重点学习,所以本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组成部分。
a.老师进行演示教学,使学生知道哪里是“工具箱”和“颜料盒”(板演:工具箱、颜料盒)。
b.学生进行操作,以感知“工具箱”和“颜料盒”的功能,教师适当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完成“工具箱”和“颜料盒”的功能的认知。
c.学生发言说明“工具箱”和“颜料盒”的功能,教师进行引导。
(三)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激发学习欲望。(时间:1分)
师:“同学们,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文字都可以请我们的小电脑保存起来,我想你一定很想知道怎样保存吧!别急,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四)学习保存文件及打开文件的方法。(时间:6分)
(板演:关闭画图与保存画图)
a.教师演示,将启动在桌面上的画图窗口关闭,这时因为没有在画图区进行绘画、修改,因此未出现对话框直接就关闭了。
b.教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后,选择“铅笔”工具,在画图区画上简单几笔,例如:随后关闭窗口,此时则出现了对话框。
c.让学生来总结这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
d.针对后一种情况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建议学生在输入文件名时,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自己的生日,如:9510(95年10月),这样既克服了学生不会汉字输入和指法不足,又便于记忆。
e.出示打开文件的方法。
(五)学生操作练习(时间:15分)
学生在练习时可配合着“操作流程图”,边看边操作。
教师进行巡回的指导。
(六)总结(时间:5分)
1.师:“同学们,你们都建立自己的画图文件了吗?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他的‘小仓库’吧”。
选几位同学演示打开文件过程,复习打开文件的方法。
2.启发学生敢于寻求其他保存文件的方法和打开文件方法。例如可以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工具按钮来完成。
3.师:“同学们,在你们打开文件时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名字的文件,其中也有你的,我们应当尊重这些文件的拥有者,不能随意去更改他人的文件,这是不文明的,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吧!”
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这一环节使本课的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六、自我评析
完成一幅电脑绘画作品,除了需要一定的技巧外,更需要耐心、细心。在《走进画图世界》这一课时中,对于保存文件并未作一定的要求,只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前几课学生通过一个课时就可以完成练习的绘画作业了,但对于后面具有一定主题的绘画作品,他们则需要进行反复的修改才能完成。然而由于没有学习保存的方法,我总是到这时才意识到学生能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的重要性,所以这时的教学总显得很零乱。在今年的三年级的教学中,我及时在《走进画图世界》中将保存文件作为重点,并且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为今后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准备。每个学生建立了自己的文件后,操作时更有耐心,也更细心了,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作品总是没有完成就下课了。其次,从中也发现了很多好的绘画作品,由老师在上课时展示出来,供大家相互学习和欣赏。最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