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一个苹果(通用14篇)

一个苹果(通用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个苹果(通用14篇)

一个苹果 篇1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鹏博士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讲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防炮洞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哪个部分讲吃苹果?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练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轮流朗读课文,相互评议、订正。

  三、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进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一个苹果》(五年制课本第七册)系独立阅读课文,教学以导为主。怎么导?我建议抓以下要点和步骤:

  一、一条关系式――1个苹果8人分吃剩下大半

  先回顾本册读写例话《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和《一边读一边想》中介绍的方法,让学生初读课文,而后直截了当提问检查:本文说了件什么事?由学生概括初步印象,得出上列关系式。需要说明的是:此步骤务必控制在短时间内(比如10分钟),切忌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少教师领着学生在人物称呼上费功夫,在“转了几圈”、“怎么传”上面兜圈子,导致时间的浪费,注意力的偏移,客观上削弱了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思想教育。(问得紧时,学生简直如走迷宫)其实本文写的是一个群体,个体的称呼无关紧要(这可相机告诉学生);传递顺序虽有讲究,但在此并非重点,不宜费时让学生多想;至于转了几圈,则宁可作模糊状,倘若决意落实为一个小圈两个大圈,难免陷入繁杂庸俗的泥潭。

  二、三处描写――连长、小李、小蓝

  初读之后,一般学生势必理解战士们不吃苹果并非不渴,顺此引导学生细读表现极度干渴的三处描写(可取朗读形式)。这一步既属语言积累,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为本课后《怎样选择材料》的教学作准备(作者详写三个人实为第三步选材的结果)。

  三、三个词语――烟熏火燎诱人动员

  (“烟熏火燎”一词的词义结合上一步细读描写时解决,这类无碍大体的词语在初读时可跳过,以培养速度。)这一步主要采用复述形式。先从优生的回答中提取上列三个词,而后由全体学生据此串连事件经过,进一步体会战友间的关怀之情,同时领悟抓关键词语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

  四、两个句子――“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通过前面三个步骤的学习,可望形成感情的蓄积。但“沉静”句较难,像一道闸门。教师可扶一把,以类比法启发学生理解,打开此闸门;继而通过整段的表情朗读,领会“幸福”和“骄傲”的内涵,将教学推向高潮。(这种朗读同时具有检查的功能)。

  诚然,以上建议从严格意义上说,还偏于保守,但我觉得它符合目前农村小学的实际。

  推而广之,此类课文的教学应着眼于方法的训练,确定重点后,大刀阔斧削斩枝节,决不能被课文牵了鼻子,这样才能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特色。

  与上述建议相关,原课后1、2两道思考题稍有不当。第1题:“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事?一共有几个人,是哪几个?”可否概括为“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因为问“哪几个”易导致师生注意的偏移;第2题:“一个苹果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捡到的人不吃,连长也不吃?”问题本身就有暗示性,即“捡到”,且文中别无细节,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又有节外生枝之嫌。再说,此问于领会中心也无意义,不如改为:“为什么运输员捡到苹果不吃,连长也不吃?”

一个苹果 篇2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7以内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2.大胆讲述画面内容,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绘本故事、游戏:谁的反应快),操作图和操作卡两人一份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曹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里面藏了一些神秘的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

  1.第一次记忆练习。

  师:等一会儿,给你们十秒钟时间来认识一下,当我从1数到10,时间到,图片就会消失,而你们呢就要说出图片上有谁?行吗?准备开始。(1、2、3、4、5、6…10)

  师:时间到,看清楚了吗,图片上谁?

  师:到底是不是这些朋友,我们再来看看。

  师:这是…,这是…?一共几位?(4位)

  2.第二次记忆练习:

  师:你们太棒了,一眼就看清楚了!诶,还有一些神秘朋友还没出来呢,你们想认识吗?

  嗯,这次要增加难度罗,只给大家5秒钟,而且我还要倒着数,哎,倒着怎么数?

  师:好的,我就按照着你们的方法,来倒计时,这次可要看清楚了又有哪些朋友来了?准备开始:5、4、3、2、1.

  师:有谁?一共有几位?

  (评析:两次记忆练习,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吸引幼儿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二、播放课件,理解绘本内容。

  1.仔细观察画面,目测物体的数量。

  师:都认识了吗?今天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它们的,故事的名字叫《首先有一个苹果》。

  师:首先是什么意思?(首先就是第一、最先出来的意思)首先有一个苹果,长在哪里?

  它长得怎么样?(又红又大,很健康)。

  师:来了谁?有几条?两条毛毛虫想干什么?(吃掉红苹果)。

  师:这时,谁来了?有几只?三只小鸟又会干什么?

  师: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幼儿观察画面)几只小鸟捉到了毛毛虫?还有一只呢?

  师:为什么只有两只小鸟捉到了毛毛虫?

  师生共同小结:因为小鸟有――2只,毛毛虫有――3只,小鸟比毛毛虫多――1。

  (评析:通过目测数量,解释“为什么只有两只小鸟捉到毛毛虫”的原因,能帮助幼儿理解“毛毛虫比小鸟多1”的数量关系,为接下来理解“猎人、猎狗和小鸟谁多、谁少”的数量关系作铺垫。)

  2.仔细观察画面,比较物体的数量

  师:就在这时,谁来了,有几位?(4位)4位猎人拿着枪想干什么?

  师:你们猜猜4位猎人都能捕猎到小鸟吗?为什么?

  师:我们一起看看几位猎人捕猎到小鸟了?

  师:为什么没有都捕猎到?

  小结:因为猎人有4个,小鸟有3只,所以4个猎人比三只小鸟多1。

  师:这是,谁又来了?一共有几只?

  师:猎狗看见猎人抓到了三只小鸟,就连忙奔过去叼小鸟,猜猜看这五只猎狗都能叼到吗?为什么?

  师:看看有几只猎狗叼到了小鸟?猎狗和小鸟谁多谁少?

  (评析:有了上面一个环节的铺垫,孩子们在比较数量时就会想到“谁多?谁少?谁比谁多”从而进一步感受了故事中人和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3.仔细观察画面,讲述画面内容。

  师: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猎人猎狗在干什么?什么事情会让他们这么害怕呀?(幼儿猜测)

  师:原来谁来了?有几只熊?

  小结:猎人和狗看到了可怕的熊,所以害怕得拼命地往前逃!

  师:逃啊逃,它们发现了什么?有几个?一起数数。

  讲述:猎人和猎狗为了阻止被熊追上,他们就把7只蜂窝全扔向了熊。

  师:可是谁也没想到,里面竟然飞出来了什么?多少只?数不清可以怎么说?

  讲述:许许多多的蜜蜂把所有人都蛰了,哇。整个场面变得很混乱。

  师:现在你还能数得清他们分别有几个吗?那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他们数清楚?(幼儿讨论:分一分、排排队)

  (评析:数、形结合,能让幼儿感受到故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巩固了对数字6、7的认识,从而体会到从1到7甚至“数不清”的数量概念。)

  三、演示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教师示范排成阶梯性:

  师:该怎么排呢?诶,故事里首先出来的是(手势提醒)――一个苹果,把它排在哪里,好就听你们的,让它站在这条黑线上,那一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嗯把1贴在苹果后面的小方框里。

  师:接着是~(两条虫子)排在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然后呢(三只鸟)再接下来呢?那你们能不能像我这样按照故事里出现的顺序一个一个往下排?然后在旁边贴上相应的数字。

  2.交代操作要求:曹老师给你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操作材料,等会就请你们按照故事里顺利来给他们分一分、排排队,然后在旁边贴上相应的数字。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边回忆故事边按顺序排队。)

  4.检验幼儿排序的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排的?(引导下面的幼儿要安静倾听同伴发言,引导大家一起说说)

  小结:都是这么排的吗?举起来让我看看。是呀,原来再乱的东西,只要把它们分一分、排排队,就会变得很清楚。

  5.了解阶梯排序中的秘密。

  师:从这些排列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

  小结:他们的排列就像走楼梯一样!从上往下数一个比一个多几(1),2条毛毛虫比1只苹果多(1),2比1多(1);3只小鸟比2条毛毛虫多(1),3比2多(1);4比3(多1)、5比4、6比5、7比6。

  从下往上数,一个比一个少一!看6只熊就比7只蜂窝少(1),6比7(少1)5比6、1比2少1。

  (评析:回忆故事中的人和物,是对孩子记忆能力的一种考验,而阶梯式的.排列方式,能帮助幼儿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序规律。)

  四、游戏:

  1.谁的反应快?

  师:真厉害,都知道了。(点击课件)小熊也想来考考大家了,敢不敢试试?仔细听,小熊会考大家什么呢。点击课件小熊出题:(4比3多几? 6比5多几? 4比5多几? 3比4少几?)

  师:真厉害,都答对啦。连小熊都很佩服你们哦,表扬一下自己!

  2.马兰花

  师:现在曹老师想你们一边玩个游戏,一边来考考你们?不知你们行不行?好找个空一点的地方。(2瓣花,比4少1,比4多1,比5少1)。

  (评析:游戏的插入避免了枯燥的说教练习,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练习的欲望,同时也巩固了解了数字1――7之间的关系。)

  五、环保教育、延伸活动

  1.孩子们,到现在我始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熊为什么要去追猎人和猎狗呢?(幼儿讨论)

  小结:是呀,小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去保护它。

  2.那么小熊去追猎人和猎狗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就在这本绘本里面,等会儿我们回教室一起看一看,再研究研究,好吗?

  (评析:环保教育能让幼儿知道“猎人捕猎小鸟”这一做法是错误的。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能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绘本的欲望。)

  活动评价:

  画面看似简单,却能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了形象生动的故事中,以一种好玩、有趣的方式表达了数字的感念,这就是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的魅力所在。所以我感觉这个教材非常符合中班孩子具体形象化的思维特点,也符合了在“情境中学数学“的现代教学理念。活动一开始我主要通过两次记忆练习,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接着以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为导入,当每一次角色数量出现的递增、画面逐步丰富时,我都采用了“谁来了?”“有几只?”“为什么小鸟(猎人、猎狗)只能叼到(捕捉)两条(三只)毛毛虫(小鸟)?”等指向性明确,简练的话语进行提问和引导,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们在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时,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故事中的角色,习得了7以内的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而最后的排序、游戏等内容,也让幼儿感受到了原本枯燥的数字学习也可以来自于绘本、来自于游戏,从而再次激发了幼儿爱学习的欲望。整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活动氛围轻松、愉悦,师生互动好。

一个苹果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4、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5、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学习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心中始终装着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关怀自己战友的伟大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

  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教学方法:

  洋思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师生查阅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书写课题,齐读。

  2、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在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朝鲜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书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检查字音,尤其注意订正以下词语的读音

  血迹斑斑 血丝 烟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的读书过程,通过阅读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件,弄清文章主要叙述了八个志愿军战士分吃一个苹果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来品读文章,学生的学习线路清楚有序,这也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

  三、入情入境,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以北的上甘岭阵地上,粉碎了敌人对这个阵地的大规模进攻,取得了歼敌两万五千人的巨大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敌人为了攻占我军扼守在上甘岭前沿的两个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疯狂的敌人最后还是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在这次战斗中,我志愿军指战员在给予敌人严重杀伤之后,转入坑道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不仅守住了坑道阵地,并且经常向敌人发起反击,大量地杀伤敌人。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一个苹果》写的就是这次战斗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借助这样一段记录当时战役的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艰难处境。为下一步引导学生感悟战士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做好铺垫。]

  2、渲染情景,凸现矛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敌人继续疯狂地发动攻击,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敌人的狂轰滥炸使他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维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个时刻,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苹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请同学们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2)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战士,在连续作战,身体极度疲乏,急需水来补充体力的情况下,看到这个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香味的苹果,你会怎么做?(几口把它吞下。)而战士们是怎样做的?难道他们不渴吗?难道他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

  (3)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无比需要这个苹果?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3、品评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感情朗读。

  [此处的教学重在引领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1)关于连长,抓住一个词语“烟熏火燎”和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2)关于步话机员小李,除了抓住一个词语“沙哑”和一个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外,还可以利用文中对他的这段描写:“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进行一段语言拓展训练,让学生尝试填补此时小李的内心活动,补写他关心战友胜于关心自己的伟大品质。

  (3)关于通讯员小蓝,除了抓住一处外貌描写“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之外,还要抓住他的动作描写“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体会他的情感变化。

  4、看来每个人都很需要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连长的喉咙不再会干得(烟熏火燎);吃了这个苹果,步话机员小李沙哑的嗓子会得到(缓解);吃了这个苹果,通讯员小蓝干裂的嘴唇会得到一丝(滋润)。可为什么每个人都把这个苹果让给了自己的战友?

  [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对战士们的处境有一种真切的体验,然后发现矛盾,引导学生在矛盾面前进行深入地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感悟战士们在危难关头关爱战友胜于关爱自己,每一个人都先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而提炼出文章所宣扬的主题思想。]

  5、这是多么可爱的八位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分吃一个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1)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出示这个句子:“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再出示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对比性地阅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原因,谈谈感受。

  [再次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八个志愿军战士崇高无私的同志情、战友情。]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以情激情,读中传情

  教师小结并引读: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不是(自己 ),而是自己的(战友),因而,没有一个人去吃那个苹果;分吃苹果时,战士们又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点,让战友多吃(一点)。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这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此时,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情感(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有时运用巧妙的引读,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到状态,借助朗读,传达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三、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2、这仅仅是一个苹果吗?这苹果里有什么?还有什么?更有什么?

  [通过让学生补充苹果的含义,再次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动员 传递

  关心他人 胜于自己

一个苹果 篇4

  苹果的味道是甜丝丝的,脆生生的,让人吃了还想吃,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苹果的肉水灵灵,吃起来又香又甜,吃上一口,细腻柔软,直沁心脾。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个苹果》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个苹果》阅读原文

  ①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县城一所省重点中学任教,渐渐有了城里人的优越感,又好为人师,脾气就慢慢变大、变坏了。尤其是面对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稍有过失便对他们横加指责,还习惯于请家长,对他们又没有好脸色,不断地数落他们的孩子,弄得他们十分难堪。但后来的一件小事,让我改变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

  ②松是班里的“双差生”,隔三差五地被请进办公室,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我通知了他的家长。

  ③那天午后,松的母亲找到了我家。这个瘦弱的乡下女人进了客厅,很拘谨,坐在软和的沙发上有些不知所措,手总是握啊握的。我谈起了松的近况,她安静地听着,不时插上一句:“唉,松这孩子……”

  ④我感慨她不幸的家事,丈夫早逝,孩子无知。

  ⑤我们面对面地坐着,隔着一张精致的茶几,上面摆着一篮好看的苹果。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拿出了教育方案,下了最后“通牒”:再违纪必须退学!无助的母亲默认了。谈话结束的刹那,我猛地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她毕竟是客人,随即拿起一只苹果塞到她手中,她努力地推辞着。末了,我总算说服她,她才拿起了那只苹果并说着多谢一类的客气话离去。

  ⑥下午,我正在办公,门被敲开了,抬头一望,竟是松的母亲,那个拘谨的乡下女人。她在门外欲步不前,欲言又止,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终于鼓足了勇气,红着脸,径直走到我的桌旁,从肩上的挎包里拿出一只苹果,说:“老师,没找着松,这个托你给他……”我震惊了,那只又大又红的苹果分明是……霎时,我喉头发热,无言以对。送她走出房门时,我只有一个想法:相信松能善待母亲。

  ⑦当晚,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苹果的故事,大家静静地听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他们的心被揪得很紧。之后,我单独告诉松,这个故事是关于他和他母亲的,并把那只苹果给了他。松哭了,哭得很伤心。一段时间里,松和他的同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而我,一个脾气又大又坏且好为人师的人,在这位母亲面前,分明感觉到自己是怎样的“小”。从那以后,我改变了自己曾有过的教育者姿态,学会了宽容,也学会了爱。

《一个苹果》阅读题目

  1.为什么一开始“我”好为人师,脾气变大、变坏而后来感觉到自己的“小”呢?

  2.文章第③段写母亲拘谨的情态有何作用?

  3.“霎时,我喉头发热,无言以对”,“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4.联系全文看,第⑥段里“我只有一个想法”中的“想法”是否正确?从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5.“我”为什么给学生讲“一个苹果的故事”?

  6.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一个苹果》阅读答案

  1.答案:城里人的优越感使“我”脾气变大、变坏;母亲的谦卑、对孩子无怨无悔的爱教育了“我”,使“我”受到启发、受到触动。

  2.答案:表现了母亲的谦卑、朴实,为下文作铺垫。

  3.答案:为母亲忘我的爱所震慑。

  4.答案:正确。“松哭了,哭得很伤心”、“松和他的同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5.答案:是为了让学生懂得母亲的爱,珍惜母亲的爱,不要辜负母亲的期盼,应该用努力学习去回报母亲忘我的爱。

  6.答案:开放题,围绕“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对待他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善待万物”回答即可。

一个苹果 篇5

  目标: 

  1、通过视觉、听觉、触摸觉等感官初步感知1和许多。 

  2、在操作活动中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一棵大树、许多果子;布袋一个、木珠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画有水果篮的操作纸人手一份,纸剪水果若干 

  过程: 

  1、看看说说,感知1和许多 

  (1)说说自己看到的什么东西有一个? 

  (2)说说什么东西有很多,数也数不清? 

  2、摸口袋,理解和学说“许多” 

  (1)摸摸口袋里有什么?有多少? 

  (2)我们小朋友有多少? 

  现在我把木珠假装是苹果分给你们,(幼儿每人在口袋摸一个苹果) 

  (3)看看老师的口袋里还有没有苹果?(没有) 

  (4)小结:许多苹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 

  (5)思考:如果每人在口袋里放一个苹果,口袋里会有多少苹果? 

  3、送水果,巩固对1和许多的认识 

  在水果篮里送许多个一样名字的水果,送一个和它们不一样的水果。 

  4、交流分享: 

  说说我送的是一个什么水果许多个什么水果? 

一个苹果 篇6

  教育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有不同的本领

  2、感受故事的有趣,愿意跟着老师猜猜讲讲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苹果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苹果,说说苹果。(这是什么呀?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红红的',吃过苹果吗,什么感觉的?你说说看,是呀。咦,苹果长在哪里的呢?恩,长在苹果树上。哎呀,除了小朋友爱吃啊,其实也有小动物爱吃哦。)

  提问:苹果是长在哪里呢?数一数树上有几个苹果?

  二、猜猜讲讲

  1、介绍鼠小弟,引出故事

  2、出示PPT,看看讲讲“谁拿到苹果,怎么拿”(看呀,谁来了呀?小鸟和猴子他们能摘到苹果吗?来,我们来看看哦。这个就是苹果树。树上有几只苹果数数看,12345678,小鸟来了,小鸟想摘苹果,他摘得到吗?那小猴能摘到苹果吗?)

  3、出示鼠小弟的动作图,想想鼠小弟在模仿谁,感知句型“要是我也有……”(看着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了,小着急哦,他想要去摘苹果,可是他又没有好办法,看看他在学谁的样子。)

  4、模仿鼠小弟的动作(这些动作小都做了,我们也来做做好不好,看看小的心情会怎样。我们来试试看,全体起立。准备好了吗?)

  三、情境设疑

  讲述鼠小弟与海狮的对话。感受句型“你有(会)……”(海狮说:小,你在干什么,弄得自己都受伤了。小说:我想吃苹果。海狮说:让我来帮助你吧。小问:你会飞嘛?你有爬树吗?你有长长的脖子吗,你有长长的鼻子吗。你跳得高吗,你的力气大吗?海狮说:这些本领我都没有,可我有一个本领可以帮助你哦。)

  提问:鼠小弟怎么会在树上的,海狮用了什么本领帮助鼠小弟。

  四、完整欣赏

  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一个苹果 篇7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鹏博士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讲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防炮洞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哪个部分讲吃苹果?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练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轮流朗读课文,相互评议、订正。

  三、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进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这是基础。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实践证明,《一个苹果》的教学,倘若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就难于理解教材的内容,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我力求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理解;有让学生抓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散想象等等。

一个苹果 篇8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课前准备观看电影《上甘岭》,查找有关上甘岭战役的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 前段时间我们观看了《上甘岭》这部影片。我们知道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的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志愿军战士们在坑道里坚守阵地,困难重重。战士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缺水。干渴了七天,战士们没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就在这时,一个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大家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了吗?(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质疑问难。(学生有可能提出:一个苹果时从哪里来的?围绕一个苹果讲了一件什么事等问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重点检查:卸完 、撕开、润喉咙、 烟熏火燎、翻来覆去、 眼眶、沙哑 、面颊、 一瞬间等词。(采用指名读、齐读的方式,注意纠正字音。)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苹果的传递顺序。第一次: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第二次: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三、感情朗读,探究文本同学们,这个苹果这样传来传去,没人肯吃,难道他们都不需要这个苹果吗?(非常需要)1.自由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战士们干渴的表现,从而突出他们“让苹果”的精神境界。)(1)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8个人的形象、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战士们处于极其干渴的状态。例如: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连长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步话机员小李渴:“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伤员小蓝渴:“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火线运输员渴:“火线上跑来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小结: 每个战士都有理由吃掉这个苹果,同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十分需要吃掉这个苹果,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吃这个苹果。2.讨论: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这个苹果? (1)首先要了解苹果在战士们中间推让的经过,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战士在拿到苹果时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想到连长嗓了哑了,应该吃了这个苹果润润喉咙,就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想到步话机员小李声音已“沙哑”,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小李;步话机员小李想到伤员小蓝失血过多,需要苹果,转手给了小蓝;小蓝想到连长要指挥战斗需要苹果,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又想到司号员要吹冲锋号,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想到卫生员日夜护理伤员很辛苦,需要苹果,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想到伤员小蓝更需要苹果,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小蓝又想到连长的责任更重,更需要苹果,所以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2)从战士们想法和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每一个战士心里想的都是战友比自己更需要这个苹果,因此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苹果让给别人。)

  (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苹果让给别人吃。因此,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精神。)(3)分角色朗读课文1~12自然段。小结:最后战士们在“我”的带领下开始吃苹果,可是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这是为什么呢?3.指名读13~15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1)引导学生将“这会儿,不用说一个……一口气吃完”与“这样一个挨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相对比,谈自己的感受?(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为别人着想、互相关心的崇高的友爱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2)同桌互相朗读14、15自然段体会体会志愿军的这种崇高的精神。4.齐读最后一段。(1)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战士们的心情。“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沉静”是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话?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静,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得流泪了。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崇高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2)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让出了意味着生命的苹果,在坑道内的战友们都感动了,为有这样的关怀与友爱而感到幸福与骄傲。让我们包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配乐)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学到这里,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2.志愿军战士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在困难面前,他们心里想的是别人。这种高尚的品格我们应该学习,老师希望大家永远记住“一个苹果”的故事。五、作业1.摘抄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2.写一篇读后感。教学反思: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这是基础。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实践证明,《一个苹果》的教学,倘若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就难于理解教材的内容,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我力求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理解;有让学生抓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散想象等等。

一个苹果 篇9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这个特殊的时期,距离学生比较遥远。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多数学生生活条件很好,吃喝不愁,虽然不同程度地都经历过口渴,但却从没有饱尝过难以忍受的干渴。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需布置学生查找当时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另外,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读感悟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愿意将自己的见解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指导员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3.领悟文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4.体会文章中外貌、神态、语言描写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看了课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只有一个苹果?围绕一个苹果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检查本课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尽量少的文字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

  5.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背景资料。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分段。

  2.全班交流,明确分段。

  (全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了战士们让一个苹果的故事。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写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在送弹 药的同时拿来了一个在半路上捡到的苹果。

  第二部分:(第7―15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写这个苹果在防炮洞里的八个十分渴的战士的手中转了一大圈还是剩下了大半个。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事情的高潮,主要写我看见小李面颊上的泪珠,内心激起了强烈的感情,我也流下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这个苹果传递了几次?每次传递的顺序如何?结果怎样?列出简单的提纲。

  2.小组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这个苹果共传递了两次:第一次的顺序是: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结果是谁也没有吃,苹果又回到了连长的手里。第二次的顺序是: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结果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将自己认为最感人的词语、句子画下来,加以点评或提出问题,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全班交流,体会这个苹果来之不易,以及战士们在几天几夜没喝水的情况下,对水的渴望,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战友之间的深厚情感。

  (1)指名读描写火线运输员的外貌、神态的句子,想象他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爬着把苹果带到防炮洞里来的,体会到这个苹果来之不易。

  (“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2)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指名读描写苹果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3)指名读描写八个人的外貌、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战士们在几天几夜没有喝水的情况下,对水的渴望。

  (“我”:“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里早就干得烟熏火燎”;小李:“沙哑的声音”、“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了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小蓝:“执行任务时被炮弹打断了右腿,他安静地躺着,很少听到他呻吟。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4)防炮洞里的每一位战士都十分需要这个苹果来解渴,但是这个苹果在战士们的手中转了一圈,却谁也没吃一口,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心里想的都是别人,他们都找到了比自己“更需要”苹果的人。)

  (5)“这样一个挨一个传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与第一部分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相对比,你感受到了什么?

  (两句话相对比,写出了在防炮洞里的八位志愿军战士,尽管每个人都很干渴难忍,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每个志愿军的心里想的都是别人,他们时时为别人着想、互相关心,这种纯真的阶级友爱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进一步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6.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战士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防炮洞里格外沉静,但是战士们的心里却极不平静,他们流着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是幸福的泪,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友爱的集体而幸福;这是骄傲的泪,是为在危难之时有关心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五、全班交流,升华思想

  1.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位志愿军战士,你会想些什么?

  (全班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交流中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受到思想教育。)

  2.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第一次: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谁也没有吃,回到连长的手里。)

  第二次: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剩下大半个)

  教学反思

  1.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自己质疑,说说看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通过质疑,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充满情趣中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力争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做到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一个苹果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4以内口手一致点数。

  2.愿意看看讲讲,体验数学故事的乐趣。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结合故事内容学习数学。

  苹果娃娃一个、大图书、ppt、人手一份点子卡片、自编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书,这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有趣的图书。

  二、阅读图书

  1.认识封面:

  老师: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有什么?幼儿:书的名字。

  老师:这本好看的书,它的名字叫首先有一个苹果。

  2.阅读第一页

  老师:你们看,第一页上有什么呢?

  小结:树林里有一棵树,树上首先有一个苹果。一个苹果可以用“1”个圆点来表示。(出示1个圆点的卡片在板上)

  3.阅读第二页

  ①第二页有谁呀?有几条?

  ②教师示范点数的方法,老师:我来数数看是不是两条毛毛虫哦。

  ③师幼共同点数。老师:请你们伸出小手跟我一起来数一数吧。

  小结:爬来了两条毛毛虫。2条毛毛虫,可以用“2”个圆点来表示。(出示2个圆点的卡片在板上)

  4.阅读第三页

  老师:毛毛虫把苹果啃坏了,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谁会来帮忙呢?(看第三页)

  几只小鸟来帮忙了?师幼共同点数。(强调用正确的方法)

  ②请一位幼儿上来点数。

  ③3只小鸟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呢?

  ④请一个小朋友找出3的圆点,集体验证。(教师边小结:3只小鸟可以用3个圆点来表示)

  小结:你们数得真棒,一只小鸟都没丢下,小鸟真喜欢你们。

  5.阅读第四页

  ①最后又来了谁?几个猎人走来了?(请个别幼儿点数)(师幼共同点数验证)

  ②请个别幼儿找出4的圆点,集体验证。

  小结:你们的本领越来越大了,这么多的人都数对了,太厉害了。

  三、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树上有几个苹果?

  一会爬来了谁?几条毛毛虫?

  接着飞来了谁?几只小鸟?

  最后有走来了谁?几个人?

  四、巩固复习:展示ppt故事:首先有一个苹果

  1.树林里有一棵树,树上首先有一个苹果。师提问是一个么?(请幼儿举出1个点点的卡片)。

  2.不一会儿爬来了两条毛毛虫。伸出手指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幼儿举出2个点点的卡片)毛毛虫干什么了?毛毛虫把苹果啃坏了,怎么办呢?请谁来帮忙?

  3.飞来了几只小鸟。数数是三只么?(幼儿举出3个点点的卡片,教师提醒幼儿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小鸟干什么?小鸟把虫子捉掉了。

  4.最后又来了谁?几个猎人走来了,让我们一起把4个圆点的卡片举起来吧!猎人跟我们小朋友一样,也喜欢吃苹果,四个猎人把苹果摘走啦。(幼儿举出4个点点的卡片,教师提醒幼儿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

  这个故事好听吗?故事里一共有1只苹果、2条毛毛虫、3只小鸟和4个猎人。

一个苹果 篇11

  活动背景: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和幽默风趣的人相处,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气氛融洽。其实小朋友们也很喜欢幽默,因为幽默能使自己身心健康、愉快,并且会得到好的人缘,大家就喜欢、愿意跟他在一起说话、玩。本学期我们大班开展了-----幽默与笑声的生态式艺术主题活动。漫画是最能表现幽默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个活动的初创来源于网上的一篇漫画欣赏,当我给小朋友看到这样的漫画时,小朋友们发出了由衷的咯咯笑声。漫画是那么的幽默,我们尝试着让小朋友体验一下其中的幽默,感悟一下它所表达的思想,因为有幽默感的人一定是个有魅力的人。所以,选取这样的活动---漫画《父与子》的一个故事《最后一个苹果》。我想,好的一个选材给了活动好的开端。

  活动目标:

  1.通过幽默画,鼓励幼儿想想、说说、笑笑、体验诙谐的情节,感受夸张幽默的语言艺术,培养幼儿乐观的生活态度。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幽默语言(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口头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3.引导幼儿在对画面的理解和讲述中,感悟坚持到底就能完成任务的道理。

  活动准备:

  幽默诙谐的音乐;课前已组织幼儿欣赏过《父与子》系列漫画;幻灯《最后一个苹果》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图上是什么?”“这棵苹果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儿观察并讲述)

  2.“如果你和爸爸想得到树上的这个苹果,你们会想什么办法?”

  (幼儿想象、猜测)

  二、边欣赏漫画边讨论:

  出示《父与子》的照片

  1.“今天还有两位客人也想得到这个苹果呢!瞧,谁呀?”“喜欢他们吗?为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多,猜猜这对父子俩想的办法会不会跟你们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对父子俩想了哪些办法?仔细观察图片后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三、幼儿欣赏、交流图片

  (出示图1、2、3、4)引导幼儿集体欣赏、交流

  2.“你们想了哪些办法?”

  幼儿自由讨论、讲述(摇、晃、扔、勾、爬树)

  评析:教师运用课件直观、生动幽默的画面,让幼儿能在整个活动中开心的感受和体验了漫画的快乐,感受父与子的幽默。

  四、完整欣赏、出示幻灯

  一幅一幅欣赏,在幼儿讲解的时候就可以用动作来表现让大家学学。

  1.首先是谁想到什么办法?怎么做的?谁愿意来学学(两三个来学爸爸的动作全体跟着学撅着屁股使劲晃树)

  2.这下谁想到了什么法子呀?(儿子用伞扔苹果)

  你猜,儿子用伞扔苹果的时候怎样了?(幼儿通过想象讲述用动作来表现)

  3.我们来看看爸爸又想了什么办法?(爬上树后用伞勾苹果)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4.看,他们又想到了什么办法?

  你们说说,爸爸用鞋子扔苹果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幼儿想象讲述用动作表现)

  5.你猜,他们还会坚持下去吗? (幼儿猜测)

  你们看,最后发生了什么情况?

  幼儿讲述

  小结:多可惜啊,如果再坚持一会儿就能得到苹果了,所以我们小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坚持下去,这样最后才能获得成功哦!

  (一个幼儿讲述) 幼儿看着图编小故事。

  五、完整讲述、表演。

  1.“爸爸和儿子虽然没拿到苹果,却发生了这么多好笑的事,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给幼儿选择讲述)你看了这些图片,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觉?

  (高兴、幽默、好玩?????)

  2.“这种有趣、幽默的画我们叫它什么呢?(漫画)今天的漫画故事的名字就叫《最后一个苹果》,是德国的漫画大师埃. 奥 .卜劳恩画的。

  3.我们一起来边讲故事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幼儿和老师一起边讲边表演用夸张的动作)

  4.刚才小朋友表演都很好!你们有没有信心听着音乐把这故事表演出来吗?放幽默诙谐的音乐(幼儿、老师表演)

  反思和分析:漫画是来源于生活的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其魅力征服过无数观者的心。在生活中,一些滑稽、好笑的事情经常愉悦我们,所以使得大家都喜欢听到见到这样的事情,并有一种急于讲述给其他人听的欲望以期共同分享。《最后一个苹果》富有童趣、非常幽默,贴近幼儿生活并能激发幼儿讲述的欲望。来自于一幅幅小巧精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漫画,我的这节课正是抓住了幼儿也不例外的这种心理特点和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选择教材,今天的这幅漫画讲述围绕父亲与儿子摘苹果这件事展开,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识来支持讲述。所以讲述欲望自然的激发,使得本节课幼儿讲述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使幼儿在体会幽默快乐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我想,好的一个选材给了活动好的开端。我在活动中图片的出示颇具匠心,富有特点。如有单幅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不断丰富讲述内容,逐步掌握方法有条理的讲述;当幼儿有了一定讲述的经验与方法时,六幅图片同时展示,整个流程我只是适当的引、点、拨,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幼儿,让他们多层次的由易到难充分观察讲述。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我对幼儿自主支持。自然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相互间的学习交流,它是自发的。我的问题设计也很注重挖掘幼儿讲述点,能以幼儿为主体,逐步让幼儿学习讲述。提出的问题既灵活又严谨,激发了幼儿讲述的欲望,使幼儿由始至终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并能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语言,如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等来表达。同时我能以夸张的语言和表情动作激起幼儿的热情,引领幼儿走近漫画,自然的过渡到让幼儿去发现、交流、表达。在开心的笑声中幼儿们感受和体验了漫画的快乐,也让幽默串起了整个活动,总的来讲,这个活动较有特色,富有新意。当然在教学活动中我还存在着不少困惑,如怎样更好的引导幼儿讲述完整,如何更恰当的回应幼儿等等。

一个苹果 篇12

  活动目标:  

  1、欣赏漫画,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述自己对漫画的理解。  

  2、尝试用一些幽默的动作和表情,声音来体验漫画的幽默与风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介绍父与子的形象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想认识吗?那我们一起来把他们请出来吧?  

  2、看,他们来了。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呀?(幼儿讨论回答)  

  3、他们是怎么跳舞的?来,学学看。  

  4、其实啊,这两个人啊,一个是爸爸,还有一个呢是儿子。我们来仔细看看,他们是长得什么样子的?   

  5、小结:这两个人呀长得真有趣,爸爸长着密密的胡子,翘翘的眉毛,头上却没有一根头发,而儿子的头发多倒是蛮多就是太乱了,像一堆草堆在头上……长得可真有意思。他们是德国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漫画大师卜劳恩画的一个爸爸和儿子。在这个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卜劳恩都把它们画下来了,记在一本叫“父与子”的漫画书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组“最后的一个苹果”,看看他们父子俩发生了一件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二、欣赏漫画  

  (一)第1次完整欣赏  

  1、欣赏课件第一幅画后提问:瞧,他们这对父子在做什么呢?这棵苹果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树上有几只苹果?怎样才能得到这最后一个苹果呢?(幼儿讨论,商量回答获得苹果的办法)  

  刚才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方法,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2、继续观看课件,完整欣赏结束  

  提问: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哪个地方最有趣?为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画面、重点突出动作与情节的幽默)  

  第一幅: 这幅画中有什么?儿子手里拿着什么?老爸在干什么?为什么晃树…?(启发表演)咱们一起来学学老爸撅着屁股晃树的样子吧!看谁更像漫画中的老爸。 

  第二幅:儿子想出了好办法(用手杖砸),结果手杖砸在了哪里?老爸被手杖打中脑袋的样子好笑吧? (启发模仿)你来学一学,儿子会在想什么?(幼儿表演,做模仿动作) 

  第三幅:哈哈,没拿到苹果,老爸很不甘心,老爸又有了什么办法了?啊呀,我的天,好可怜的苹果树(幼儿模仿苹果树的样子) 

  第四幅:急中生智的爸爸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好办法?哦,原来是。。。。。你们有没有也这样去采过水果。

  第五幅:哎呀,不好,苹果没打着,靴子却挂在了树枝上,老爸又在忙什么? 

  请小朋友到前面,学一学老爸用手杖打靴子的样子。 

  第六幅:靴子好不容易掉下来了,折腾了半天,结果怎么样?(失望地走了),不料这时候……? 

  (旁白) 哎呀,白忙活了! 

  3、谈话:老爸和儿子虽然没拿到苹果,但却想出了这么多有趣的办法,大家一起来说一说用了哪些办法? 

  4、教师小结:小朋友,这种好笑、幽默的画叫什么?请小朋友重复“漫画”这个名字。漫画最早在中国是没有的,是从国外引进来的。  

  (二)第2次完整欣赏漫画  

  提要求:漫画除了有幽默的情节有趣的动作,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现在请小朋友用耳朵仔细的听一听,找一找,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1、提问:除了动作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有趣的?  

  (幼儿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画面、重点突出音效与画面的幽默)  

  2、教师小结:原来漫画除了画面上有趣的动作以外,还有很多滑稽的声音和幽默的形象组织起来的。  

  (三)完整欣赏:(完整配乐讲述) 

  1、教师:小朋友,今天咱们看到的这组漫画《最后一个苹果》,有趣吧,下面咱们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说,一边表演好不好。 

  (师幼随乐共同表演漫画故事)

  2、其实,这对父子还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漫画大师卜劳恩把它们都画了下来,如果小朋友还想知道其他有趣的漫画故事,可以到一本叫《父与子》的漫画书里找一找看一看。

  提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你们还看见过哪些有趣又幽默的动画片呢?  

  三、律动创遍表演  

  刚才我们小朋友看了这组漫画,都开心的在跟那个爸爸和儿子在学动作,费老师觉得你们做的动作很好玩,现在我们来跟着音乐做做这些有趣的动作,好吗?

一个苹果 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4、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5、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学习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心中始终装着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关怀自己战友的伟大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

  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教学方法:

  洋思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师生查阅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书写课题,齐读。

  2、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在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朝鲜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书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检查字音,尤其注意订正以下词语的读音

  血迹斑斑 血丝 烟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的读书过程,通过阅读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件,弄清文章主要叙述了八个志愿军战士分吃一个苹果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来品读文章,学生的学习线路清楚有序,这也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

  三、入情入境,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以北的上甘岭阵地上,粉碎了敌人对这个阵地的大规模进攻,取得了歼敌两万五千人的巨大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敌人为了攻占我军扼守在上甘岭前沿的两个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疯狂的敌人最后还是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在这次战斗中,我志愿军指战员在给予敌人严重杀伤之后,转入坑道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不仅守住了坑道阵地,并且经常向敌人发起反击,大量地杀伤敌人。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一个苹果》写的就是这次战斗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借助这样一段记录当时战役的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艰难处境。为下一步引导学生感悟战士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做好铺垫。]

  2、渲染情景,凸现矛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敌人继续疯狂地发动攻击,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敌人的狂轰滥炸使他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维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个时刻,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苹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请同学们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2)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战士,在连续作战,身体极度疲乏,急需水来补充体力的情况下,看到这个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香味的苹果,你会怎么做?(几口把它吞下。)而战士们是怎样做的?难道他们不渴吗?难道他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

  (3)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无比需要这个苹果?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3、品评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感情朗读。

  [此处的教学重在引领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1)关于连长,抓住一个词语“烟熏火燎”和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2)关于步话机员小李,除了抓住一个词语“沙哑”和一个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外,还可以利用文中对他的这段描写:“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进行一段语言拓展训练,让学生尝试填补此时小李的内心活动,补写他关心战友胜于关心自己的伟大品质。

  (3)关于通讯员小蓝,除了抓住一处外貌描写“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之外,还要抓住他的动作描写“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体会他的情感变化。

  4、看来每个人都很需要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连长的喉咙不再会干得(烟熏火燎);吃了这个苹果,步话机员小李沙哑的嗓子会得到(缓解);吃了这个苹果,通讯员小蓝干裂的嘴唇会得到一丝(滋润)。可为什么每个人都把这个苹果让给了自己的战友?

  [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对战士们的处境有一种真切的体验,然后发现矛盾,引导学生在矛盾面前进行深入地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感悟战士们在危难关头关爱战友胜于关爱自己,每一个人都先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而提炼出文章所宣扬的主题思想。]

  5、这是多么可爱的八位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分吃一个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1)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出示这个句子:“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再出示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对比性地阅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原因,谈谈感受。

  [再次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八个志愿军战士崇高无私的同志情、战友情。]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以情激情,读中传情

  教师小结并引读: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不是(自己 ),而是自己的(战友),因而,没有一个人去吃那个苹果;分吃苹果时,战士们又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点,让战友多吃(一点)。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这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此时,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情感(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有时运用巧妙的引读,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到状态,借助朗读,传达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三、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2、这仅仅是一个苹果吗?这苹果里有什么?还有什么?更有什么?

  [通过让学生补充苹果的含义,再次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动员 传递

  关心他人 胜于自己

一个苹果 篇14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对阅读活动感兴趣。

  2.培养瞬间记忆的能力,学会有序观察。

  3.通过阅读,在游戏化的情景中掌握初步的加减运算能力。

  活动准备

  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ppt。背景音乐。小动物图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引起幼儿兴趣。师幼一起观察绘本封面,介绍故事名称,提问:猜猜看,你觉得这个故事有可能是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结合ppt,讲述故事《首先有一个苹果》引出部分。    1.教师边展示ppt,边讲故事的引出部分。讲完后提问:这个故事里会出现哪些东西?    2.游戏环节:考考你的记忆力。  (1)教师将其中一幅画面让幼儿观察15秒,然后迅速关闭。提问:这里面有那些物品?  (2)提问:你是如何记忆的?  (3)出示另一副ppt中的画面,让幼儿选择一种观察的方法,再次游戏。    三、结合ppt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1)提问:故事里出现了那些东西?你发现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现象?(后面出现的物品比前面的都多一。比如虫子比苹果多一,小鸟比虫子多一。)  (2)教师出示动物图卡以及在相应的动物图卡下面标上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多一少一。    四、结合ppt讲述故事到最后。让幼儿按照物品的某个特征分类。   (1)提问:听了这部分故事,你发现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现象?   (2)教师出示乱糟糟场面的图片和排列整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3)游戏:将物品分类。教师出示混在一起的各种物品图案,引导幼儿按照物品的某个特征分类。五、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结束活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一个苹果(通用1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