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

教案作为一种写作的形式,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与撰写论文相比,它更适合教师的需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

学习目标:

1.掌握阅读游记的方法。

2.赏所见,品读语言体会黄河刚柔并济之美。

3.悟所感,体会黄河的伟大之处。

一、导入:

由《望庐山瀑布》引出学习游记的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把握了所至、所见、所感,也就把握了阅读游记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壶口瀑布》这篇游记。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理游踪(所至)

通过预习我们可以把握,作者一共去了(两次)壶口瀑布,分别是(雨季和枯水季)。而枯水季的视角较之雨季更为独到,谁可以说一说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观察角度,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不断变换视角,这也是游记的游踪之一,即定点观景。而抓住方位变换和视角转换的词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游踪。

环节二、赏所见

1.请大家小组合作,循着游踪,说一说你发现了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语句品读出来的?并进行圈点批注。

①老师示例:“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在这里,刘老师最喜欢这一系列的动词,一个字的挤、撞从横向上写出了黄河水量之宏大,四字词推推搡搡、前呼后拥则从纵向上写出了黄河水流之湍急,而随着句式逐渐变长,文章的节奏并没有减缓而是愈发的紧张。河道上排排黄河水在这排山倒海、争先恐后涌来的磅礴气势下碎成了堆堆白雪。戛然而止,让人不禁为这份气势折服!好一个雄浑壮阔的黄河!好一个雄浑壮阔的壶口瀑布!

②学生自主分析:

示例一:“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五个“跌”,这里不仅从高处急速下落,而且还多次地急速下落,三跌四跌,无法反抗,只能晕头转向地碎成点,碎成雾。隆隆而来的浩瀚黄河水最后竟被跌碎成了雾。这壶口瀑布该是如何的险峻啊!

示例二:“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比喻修辞和否定句,强调突出了壶口瀑布凝重猛烈、汹涌澎湃的特点。为什么不能是飞毯而必须是钢板?他们有什么不同?飞毯柔软而钢板强硬,尤其是刚出轧经过淬炼的钢板,更能展现凝重猛烈的特点。

示例三“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静”态的巨石蕴含着河水“动”的力量,“切、剁”这样夸张强硬的词竟是与石头相比更为柔和的水所发出的动作,体现出壶口瀑布柔中带刚的特点。

环节三、悟所感

先生曾说:“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这才是高级。”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的味和理。

请略读4-6自然段,说一说你在文中读到了怎样的情感与思考?(请勾画出抒情议论性的语句)(3分钟)

明确:“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她可以是一条河;她可以是一个人;她可以是一种精神……

黄河西出昆仑,源远流长。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如果说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魂,那壶口就是黄河精魂的集中体现。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壶口瀑布,通过所至、所见、所感三个角度,学会了品读游记的三种方法:

抓方位变换词  理游踪

品描景语句   赏所见

抓抒情议论句  悟所感

世界那么大,我们都想去看看。但当我们的脚步还未来得及丈量这个世界之时,不妨多阅读游记,借着作者的妙笔,领略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四、作业

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预习《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并试着与《壶口瀑布》进行比较。

板书设计

壶口瀑布

所至:定点观察

所见:雄、险、刚、柔

所感:河→人→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优美的四字短语;

2.朗读品味,感受文章遣词造句的特点;

3.学习借景抒情手法,理解作者主张的“三境美”写法。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理解“三境美”写法。

教学难点:“三境美”写法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要求:

预习课文,理解内容,积累典雅的四字短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壶口瀑布简介》视频导入

2.看了这段视频,对于壶口瀑布,你心动了吗的确,正如这个视频里介绍的一样,季节不同,壶口瀑布的景致也不同,自然观感也有区别。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先生就是如此。下面,就让我们紧随先生的步伐一起来再神游壶口瀑布吧。

二、检查预习

各组同学交流自己所积累的四字短语。

三、概说课文

1.三言两语概说课文,用“这是一篇______的文章”说话。提示:内容、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写法等等角度。

2.学生活动

3.总结展示:

这是一篇写景型游记;

这是一篇描述“我”两次游览壶口瀑布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游记;这是一篇生动描绘壶口瀑布既有磅礴气势,又有柔和优美特点的文章;

这是一篇借描壶口瀑布之景抒发对历尽艰辛、压而不弯、勇往直前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的文章;

这是一篇结构精巧的文章;

这是一篇既有“形境”,又有“情境”,更有“理境”这三境美的文章……

先生在写作上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文章,尤其是散文写作,其美就要具有三个境界美:“形境”美、“情境”美、“理境”美。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理解这三境美!

四、选点精读

1.趣味练习:为图配“诗”。

从课文中第3、4段中提取描写壶口瀑布的文字为投影的五张图片配一段诗意的文字。

①学生自由活动;

②师展示预设的文字分角色朗读

A(男)河水排排涌来,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碎成堆堆白雪。

(女)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B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C(男)这边洪流沿着龙槽边沿轰然而下,看,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扎,那样凝重,那样猛烈。

(女)那边黄浪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小结:同学们,刚刚咱们所读文字,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壶口瀑布的景象,这就是文章的“形境美”。

2.美点品析

精读第3、4段,从字词句、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写景角度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美点品析。①学生活动

小结:这两段美点多多:用词准确之美、句式运用之美、修辞手法之美、色彩搭配之美、以静衬动之美、移步换景之美、穿插用典之美、映衬手法之美、情感抒发之美。

透过语言的品析,我们既读到了壶口瀑布在枯水季节的特点,又读到了作者的情感,这情融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就是“情境美”。那体现“理境美”的在哪里呢读背最后一段。

五、背诵积累

1.师生合作共读最后一段。

2.理,就是哲理或者道理。在这段中你读到了什么“理”明确:作者由壶口瀑布刚柔相济的特点中,感悟到黄河精神,再由物及人,升华至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样一深化,“理境”就水到渠成了。

3.展示变形的文字,让学生背诵。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这就是黄河精神!

这就是中华民族之精魂!

六、总结

罗丹说过: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们的思想。我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读到这样境界高远的文章。

七、板书

壶口瀑布、形境、情境、理境

八、课后作业

尝试着运用“三境美”的写作理念来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题目不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了解游记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3、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方法及角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教学难点:

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方法及角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 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5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今天我们就通过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一同去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新授课文:

单元导读:首先,翻到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仔细阅读,然后说一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从单元导读中我们知道,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游记,那么什么是游记?

游记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等,并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游记的特点,先游后记,亲见真闻。学游记,首要的是要抓住景和情。

三、整体感知

1、认识生字词。

铸(zhù)  告诫(jiè)  推搡(sǎng)  霎时(shà)

驰骋(chěng)  漩涡(xuán)  寒噤(jìn)  迂回(yū)

汩汩(gǔ)  湿漉漉(lù)  震耳欲聋(zhèn)

潺潺(chán)  前呼后拥(yōng)  怒不可遏(è)

2.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

第一次,雨季;第二次,枯水季节。

3.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1)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2)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4.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何处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四、朗读课文,感受不同之处

1.品读2—5自然段,思考:雨季的瀑布和枯水季节的瀑布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品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雨季瀑布的特点:危险、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从下面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a.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b.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c.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

2.朗读3-5自然段段,思考:

枯水季瀑布的特点:雄伟壮观、柔中带刚、勇往直前

从下面句子中看出来:

a.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b.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c.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过渡: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无坚不催,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3.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由黄河之水联想到民族精神。他由黄河的“柔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想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

五、小结

作者描绘了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带刚的性格特点及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韧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

抒发了作者对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六、拓展延伸

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否应该具备这种精神。

七、作业设计

收集有关黄河的诗句和文章。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重点字词和短句、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和力度的表达效果。

2、掌握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文章重点字词和短句、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和力度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掌握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讨论、讲析法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因此,黄河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如果要去瞻仰这位母亲,你知道黄河的哪一处景观是不可不看的吗?

2、今天我们通过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一同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

二、自读课文,落实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检并记录生词的读音及解释。

2、课堂交流补充,当堂提问检测

3、齐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三、整体感知

1、如果为壶口瀑布选择一个词作为宣传语,你觉得哪一个词最为贴切?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2、文中作者写了两次看壶口瀑布的经历,为什么写两次的景观,对于表现壶口瀑布的壮观起到怎样的作用?

3、朗读课文,想象感受壶口瀑布的景观

4、结构:开门见山——两次观瀑布——石——卒章显志

四、感受壶口水的阳刚之美

1、文章写第二次看壶口瀑布是重点,第二次看壶口瀑布主要表现壶口瀑布的水有怎样的特点?

2、讨论:作者是怎样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怎样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有力的?

不同方面多种角度描写

通过写石侧面表现水

拟人的手法为水注入了生命力

恰当形象的比喻

奇特想象的动词选择

短促有力的句式

排比铺陈的句式

3、朗读课文第四、五小节,读出力度感,读出阳刚之美。

4、朗读互评,再读(重点强调重要字词的重音,果断有力的短句,排比句式的速度语气变化)

五、景与情的关系,理解文章主旨

1、作者写这篇游记散文是否仅仅停留在了所见之景有多美,有多奇特壮观的层次上?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吗?

由水想到个人——由个人想到民族

(有层级的过渡,少说教味,易于理解接受)

2、壶口瀑布之水与锁着所思所想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

相似、联系——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什么景什么情

3、穿插:中国古人关于水的智慧:上善若水,以柔克刚,水滴石穿——辩证思维

4、在思考的基础上朗读文章最后一小节,并说说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这伟大只有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思考:这篇文章结尾标注了写作日期,有何用意?)

5、在更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将这种思考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精读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读第8自然段,画出作者每次看到黄河时的不同感受的句子。

②读了这些迥然不同的描绘,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作者曾多次看到过黄河,为什么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呢?(让学生理解感受: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激励我们,鞭策我们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壶口瀑布的雄壮磅礴正体现了这一力量,它让作者热血为之沸腾,所以,作者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④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已读懂了壶口瀑布蕴含的丰富内涵?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并谈谈此句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的威力在……鼓动,它的雄风在……呼啸,它的精神在……闪动;排比句内容上一层层深入,读起来有气势,有韵律美,使表达的情感抒发地酣畅淋漓)

⑤指导感情朗读:你从这母亲河的魂魄中汲取了什么营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六、作业

运用排比句式,进行一段景物描写,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到情景交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5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4.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过程与方法:

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涵的赞美与陶醉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2.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搜集有关壶口瀑布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地图展示黄河的全貌图和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学生一起交流相关的资料信息。)

2.同学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感受,那么壶口瀑布是怎样的气势,又何以征服无数的心灵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壶口瀑布》。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2.默读,思考:围绕“壶口瀑布”,课文写了些什么?

三、精读,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1.自读课文1-7自然段,勾画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把你勾画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一听,然后讨论这些语句体现了壶口瀑布的什么特点?

3.面对这样的瀑布,你有怎样的感受?

过渡: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布置课堂作业

1.写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承上启下,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壶口瀑布有哪些特点?

2.面对先声夺人,气势壮观,构造独特的壶口瀑布,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由景悟情

1.带着上述问题,自由读8-10自然段。

2.交流反馈:

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读第8自然段,画出作者每次看到黄河时的不同感受的句子。

②读了这些迥然不同的描绘,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作者曾多次看到过黄河,为什么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呢?(让学生理解感受: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激励我们,鞭策我们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壶口瀑布的雄壮磅礴正体现了这一力量,它让作者热血为之沸腾,所以,作者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④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已读懂了壶口瀑布蕴含的丰富内涵?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并谈谈此句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的威力在……鼓动,它的雄风在……呼啸,它的精神在……闪动;排比句内容上一层层深入,读起来有气势,有韵律美,使表达的情感抒发地酣畅淋漓)

⑤指导感情朗读:你从这母亲河的魂魄中汲取了什么营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学习9-10自然段:

①回想壶口瀑布的气势,回味它蕴含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再次面对壶口,你又有怎样的感受?(自由说)

②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读9-10自然段,说说“醉”字的含义。(因黄河丰富的内涵,使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倾慕、向往和崇尚,从中得到精神力量或灵感,因而陶醉倾倒或沉迷、沉浸在快乐的享受里)

③感情朗读9-10自然段,读出陶醉之情。

三、总结,回归整体,学习表达方法

1.回顾课文围绕“壶口瀑布”写了些什么?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表达使你对壶口瀑布的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结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课堂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2.了解黄河的现状,思考我们应该为这条母亲河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15 壶口瀑布

先声夺人

气势壮观

构造独特 陶醉

内涵丰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6

一、学情分析: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在这篇短文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经过了两年的学习积累,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常识和文言字词。而这篇小短文,有故事有情节,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难。所以要更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学感悟。

二、学习目标: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3、掌握常见文言实虚词,积累古今异义词;会翻译课文。

4、学习本文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语言精练准确的特点。

5、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三、学习策略:

在课堂模式上,我选取了我校一直在探究的“一四三”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四个环节、三种学习”。

在学案的编写上,要尽可能的多给学生一些资料,以减少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多指导学生学会有效的预习文言文。比如,反复诵读,熟悉文章内容;根据课下注释和参考书翻译全文,把有难度的句子翻译和词语解释批注在相应的词句旁边;看课下注释和参考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在课本上做标记;要学会分类整理词语和特殊句式等。有了充分的自学预习,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在课堂学习时,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习模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限度的发挥。

四、教学过程:

(一)分发学案,指导预习:

预习部分的简单内容,比如资料的阅读背记和字音字形的掌握,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完成;较难的内容,像句子翻译、词语的积累,还有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可以放在课堂上,先由学生自学,然后全班交流明确。以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准确性。

A、阅读下列有关资料,批画背记重点内容:

1、有关“记”:“记”是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2、有关作者: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3、有关作品:《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另有同名动画《桃花源记》和相关话剧《暗恋桃花源》。

B、读出下列词句,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并把这些字音批写在课文上:

夹(jiá)岸便舍(shě)船豁(huò)然开朗刘子骥(jì)

阡(qiān)陌(mò)交通黄发垂髫(tiáo)怡(yí)然自乐

便要(yāo)还家邑(yì)人皆叹惋(wǎn)此中人语(yù)云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屋舍(shè)俨(yǎn)然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C、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D、解释加点字词,并翻译句子: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6、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7、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1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23、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E、文言知识积累:

请在学案上写出各类词语的解释以及特殊句式。

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

2、重要虚词:

乃:为:其:

3、古今异义:

无论:妻子:绝境:鲜美:交通:不足:间隔:俨然:缘:津:外人:如此:仿佛:开朗:扶:志:延:悉:咸:既:寻:向:果:

4、词类活用:

尽:异:前:穷:焉:志:未果,果:

5、一词多义:

寻:舍:中:志:之:为:遂:向:得:闻:

6、同义词

都——悉:皆:咸:并:具:

沿——缘:扶

邀请—要:延:

7、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省主语:省宾语:

F、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发现桃林——桃源做客——离开桃源——再寻桃源(不见桃源)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师:有谁知道“世外桃源”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师:那么谁又能告诉大家这个成语的出处呢?

生:“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故事?为什么要把他虚构的社会描绘得这么美好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桃花源记》来了解在这个故事中,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目标,明确方向: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3、掌握常见文言实虚词,积累古今异义词;会翻译课文。

4、学习本文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语言精练准确的特点。

5、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四)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进一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五)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共有四个思考题,分给七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交流。各小组推举出自己的中心发言人。小组成员讨论出问题的答案之后,要协助中心发言人准备展示讲解。

1、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第一、二小组

2、本文所描绘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你的依据是什么?

——第三小组

3、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美好的桃花源?这其中寄予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第四、五小组

4、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第六、七小组

(六)小组展示,互动生成:

在各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学习效果的展示和交流。每小组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作主要的发言。发言不到位的地方有本组补充,或其他的组的同学做补充和纠正。其他组的同学还可提出自己的疑问,由交流的小组答疑解难。

学生讲解不清或理解不透的问题,由教师明确讲解。教师的讲解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明确问题:

1、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答: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各尽所能的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或——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和平。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2、本文所描绘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你的依据是什么?

答:桃花源并不是真实存在。渔人处处“志”之,可是几番寻找却没有结果,桃花源的无迹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着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在阶级社会,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3、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美好的桃花源?这其中寄予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4、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答:(1)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本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产生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了吗?“不复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悬念。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2)组织材料,详略得当: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

(3)渔人见闻,虚实结合:文中桃源内外的景物,村中的风俗人情都是通过渔人的观察和感觉或借助渔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而文章开头写他“忘路之远近”,临末又写他“遂迷,不复得路”是要通过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描述,暗示读者,这里所写的世外桃源是一个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世界。

(六)当堂反馈,查缺补漏:

A、填空:本文是以()为线索,按()顺序来写的。

B、请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C、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D、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中考连接:

(一)广东省(09)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3分)

(二)芜湖市(09安微省)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

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五、教学反思:

1、朗读课文:

a、方法:分组分段轮流朗读,反复轮流竞赛。

b、效果:朗读积极性、热情空前高涨,一次比一次声音高,气势盛。

c、自思:分数的激励、榜样的带动力量、互相的竞比气氛、热烈的情绪都感染、鼓舞着每一个学生。

2、解释翻译课文:

a、方法:分组分任务翻译,加分标准:号位靠后者翻译讲解分数更高(1号位发言加一分……8号位发言加8分);本组译完之后,其他组可以提问题,本组任何一位同学都可回答:回答正确则提问者不加分;回答不正确则提问者加分;其他组帮助回答正确也同样加分。

b、效果:①负责翻译的组准备更加充分,更加细致周到、更加准确。②其他同学听得更认真,记笔记也更认真。③参与面极大,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参与了进来。

c、自思:号位不同分数不同,能使优秀的学生自觉、主动、有效地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为组里争取更多的分数,自豪感、成就感大大地得以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自然就更高了。

3、检测解释翻译:

a、方法:只检测号位靠后的同学,不会时其他同学可以抢答,并酌情加分、扣分。

b、效果:犹如万马奔腾,个个兴奋,个个争先。

c、自思:倾听度增高,专注读更高,因为只有听清楚老师提出的问题,才能快速做出反应,才能抢到发言的机会,为组里挣到分数。

4、背课文:

a、方法:比比看谁先背会课文:前5名加10分,前10名加九分……7号位、8号位再另外多加一分。

b、效果:背课文检测争先恐后。

c、自思:加分不同,几乎每一个同学都可根据背会的先后加分,不留检测死角。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文言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案# 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__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 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0 ) 屋舍俨然(y an) 阡陌交通(qia nmo )

黄发垂髫 (tia o) 便要还家(ya o) 刘 子 骥( j i )

诣太守(yi )

四、读译课文。

1、听老师范读。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 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练习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质疑解难:

①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__,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背诵课文

五、作业

(一)默写

1、《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林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2、《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3、写老人小孩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8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材分析:

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 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

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

2.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3. 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努力。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__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2. 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环境良好、生活安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