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教学思维导图的运用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这15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物理教学思维导图的运用论文相关的文章。
篇1:物理教学思维导图的运用论文
物理教学思维导图的运用论文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先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托尼巴赞(TonyBuzan)于20世纪70年代初,作为一种新的做笔记的方法创设,创设的依据是人类大脑的发散性思维特征,理论基础是现代大脑的研究和学习心理学,所以,它将人类的发散性思维特征直观地显示在可视化的图像上,更好地建立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将事物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地显示出来,可以加深人们对这些事物的认识.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像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1].思维导图最初被用于训练一批所谓的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结果这批差点被放弃的学生的成绩具有很明显的进步,其中一部分甚至在同年级中成为佼佼者.可见,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物理发散性思维[2],而发散性思维能力却是各种思维品质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导图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3]、物理习题教学[4],也有相应的促进作用.
2思维导图应用于物理教学
本研究主要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物理教学中的备课环节,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课堂教学.下面以《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为例来阐述具体的绘制过程.2.1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的重要工作即是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后,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案例中“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教学目标为:(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说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3)说出重力的概念,知道它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4)会用公式进行物体所受重力的计算,且知道物体的重力由其质量m和当地加速度g决定;(5)知道重心的概念;(6)知道物体重心受其形状和质量分布影响.2.2选定中心主题中心主题即是教学内容的中心主题,其余的内容都是以中心主题展开的或延伸出去的.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了“力”为中心主题.2.3按知识点确定一级主题“力”这一中心主题,主要学习的是它的概念、性质、作用效果,并且知道它是一个矢量,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知道自然界中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据此确定将“概念”、“性质”、“作用效果”、“矢量”、“三要素”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作为一级主题,且按这一顺序确定6个分支的顺序,并从中心主题的右上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编排,如图1所示.2.4确定二级主题并对分支进行延伸在确定一级主题后,确定相应的二级主题,即“概念”中主要包含的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个重要的知识点,“性质”对应的是3个性质,分别是“物质性”、“相互性”和“矢量性”,而“作用效果”对应的.是“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矢量”包括了“大小”和“方向”,“三要素”包括了“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最后,介绍“4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对应4个分支.如图2所示.2.5确定三级主题在确定了二级主题后,对二级主题进行分支,即确定三级主题.三级主题也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如此一级一级往下分支、延伸,绘制了本节课知识点的一张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在对“力”学习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重力”的概念,同样的方法,确定一级、二级等主题,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4所示.
3思维导图应用于物理教学的优势
3.1形成教学内容的全景图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有利于我们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分清主次关系,确定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后,按教学设计中的顺序进行编排并制作思维导图,形成教学内容的全景图,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展开.新课教学内容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少,但如果在章复习或期中、期末复习的时候,其就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在总复习时,总是有大量的概念和规律,往往这些概念或规律又是相互递进或相互关联的,这时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将相关的知识点都呈现在一张图上,其联系就可以很明显地展现出来.
3.2有效防止漏讲某些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涌现出一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没有预想到的问题,这些小插曲可能会打断上课的思路,以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遗漏了某个知识点,如果在备课的过程中,能够以本节课的中心概念为主题,然后,将相关的知识点以树枝状的形式围绕在主题的周围,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则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按照制作思维导图的思路进行教学,即便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状况,教师还是可以根据所绘制的思维导图顺着前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或者也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调整,最后,还可以根据备课过程中绘制好的思维导图,检查是否遗漏了某个知识点,并及时予以补充.
3.3对传统板书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制造好的思维导图作为本节课的板书内容.目前,课堂上的板书基本采用的是传统的标准线性板书,此板书类型虽可以将教学内容清楚地罗列出来,但是往往会因此埋没了一些关键词,且不利于学生记忆,而且学生如果工工整整地将一些概念记在笔记上,有点儿浪费时间,影响课堂效率.思维导图正好克服了这些缺点,它主要是将一些关键词罗列出来,并按一定秩序围绕在核心概念周围,作为二级主题,然后,再寻找二级主题的相关概念的关键词,以此不断延伸,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当然,思维导图可以通过一些思维导图软件(如Imindmap,Inspiration等)进行绘制,也可以进行手绘,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有助于教师理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使得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它是服务于教师教学的很好策略.
篇2:思维导图:物理
“思维导图”利用文字、符号、图画等载体把知识网络、章节结构等勾画出来,既能准确、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思维,又能组织概念,勾勒知识结构图,把它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整理学习笔记、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小组探究过程等。
一、认识“思维导图”
1、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运用运用图画的方式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画出放射线,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2.“思维导图”的优点
(1)明确中心或主题,很形象的、有重点的去学习记忆;
(2)突出重点,重要的知识和想法中心及主干上,不太重要的则放在末梢上;
(3)相关知识点的联系能明显表现出来;对立知识点的对立关系也能明显表现出来;
(4)使复习变得有效、快捷;
(5)方便查漏补缺,这种结构一目了然,方便添加新的内容,或删去不必要的内容,而无需在更改内容时凌乱地挤进或划去;
(6)绘制方便,可用笔、彩笔或用电脑作图。
二、“思维导图”对教师的用处
1.用“思维导图”帮助教师分析教材,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学案、复习指导等。
传统的教案是一种线性方式,不能从整体结构上反映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的思维经常断线或是遗漏有关知识点,如果在写教案前先做一个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再写教案,两者互为补充,我们的教案就会更加条理清晰、更用利于指导我们的教学。
下图是关于“物态变化”的复习课教学设计,利用“思维导图”把教知积结构表达既充分又直观。用最少的文字清楚获得最好的复习效果。
2、利用思维导图能有效的掌控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现在大多数学校采用分组教学法,“思维导图”形象直观,教师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利用各小组的“思维导图”发现各小组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能及时找出各小组的不足,可以迅速查漏补缺,对各组进行点拨。最后可以把各小组的“思维导图”收集起来,制成一张全班的关于所学知识的思维导图,对全体同学获取知识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提高了分组教学的效率。
三、“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并把它作为一种思维习惯能起到事伴功倍的作用:
1.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做预习笔记、课堂笔记、课后反思笔记
一般的笔记是对老师课堂内容的机械的不完全的复制,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且很多学生忙于记录,没有时间真正地去思考,记过的笔记也没有时间去整理和复习。所以常规笔记效率低、篇幅大、无重点、无层次、无结构。而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效率高、篇幅小、有重点、有层次、有结构,并且方便以后复习。
采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用简单的短语记下重点,顺应大脑的思维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在记的同时就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这样学生不仅能轻松跟上老师的节奏,充分地理解,而且解放的大脑还可以顺着老师的思路展开联想。联想老师想到的相关知识点,没想到的知识点,思想上又比老师前进了一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思考着。课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颜色,加上图画,加深记忆。当过一段时间后再看到这张图时,不仅与此相关的内容会立刻浮现眼前,而且当时的情景也会历历在目。
2.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方便的建构物理知识体系
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往往容易犯一些错误。发生认识偏差。所以建立准确的物理知识网络非常重要,“思维导图”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每个章节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画出物理概念、规律及其之间区别、联系的思维导图。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后,学生可以共同总结、完善思维导图,也可以把讨论过程制作成思维导图,这样再回过头来复习时,不仅对本章、本单元的内容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对整个学期或是初中阶段的整个学科的内容了然于胸。下面是光学部分的思维导图。
3.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分组学习的效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时,往往效率会不高,而且对小组成员的观点不能有效记录,教师对小组的讨论不能进行有效监控。而这些正是“思维导图”的强项,各小组互相借鉴各自的“思维导图”取长补短,迅速完美本组的“思维导图”,对全体同学获取知识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提高了分组学习的效率。
4.做物理习题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
有些学生在做物理习题时往往思路不够清晰,物别是难度较大的综合性习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而且使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哪儿、什么程度一目了然,从而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此问题再度重演。下图是电学解题过程的思维导图。
5.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实验
很多学生做实验时不够严谨,不能正确操作,不能按步骤完成实验,不懂实验原理,不能理解此实验的意义,造成实验能力得不到提高。
如果让学生把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数据记录,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结论导出,做成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实验,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下面是测量实验的思维导图。
篇3:思维导图化学教学论文
一、思维导图的制作
思维导图可通过电脑软件或手绘法进行设计绘制,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笔者建立学生应以手绘法构建思维导图.手绘思维导图方法如下:
(1)主题:主题一般在思维导图的中央部位,其由关键词及图像组成;
(2)次主题:次主题围绕主题展开,以分支形式向外扩散;
(3)分支:分支由图像或线条上的关键词组成;
(4)节点构造:节点构造由分支相互连接所构成.如:电化学教学中.电化学为主题,原电池与电解池为次主题,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类型及构造为分支,节点构造即为原电池充电、放电与电解池构建之间的关联.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特点.其以中央图形为主要点,并向外周发散相关的关联点.关键词可构成思维导图的分支,并由分支形式展现出次体的话题.思维导图具有树状发散性特点.思维导图以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光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当对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才能理解化学教学的真谛,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才能牢记化学概念.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项概念多、复杂性较高的一门课程,既具有实质性,又具有抽象性,因此不少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理解并不透彻,导致在化学习题练习中常常出错.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思维导图的实际运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下述教学:
1.进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课程设计的知识点较多,涉及面也较广,因此在学生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小挫折.但在化学教材的编排中,其是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连接的,每个章节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内在知识点网络,梳理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及氧化反应章节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于离子反应及氧化反应的概念掌握的并不透彻,因此在习题练习中常常出错.而以思维导图对该章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后,教师可以离子反应作为主题,以分解及氧化反应作为次主题,以各个反应的发生条件及步骤作为分支,帮助学生对于离子反应这一章节进行知识梳理,提高学生对于离子反应的理解程度.这一事例充分体现出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显示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意义.
2.进行章节知识的预习思维导图除了具有帮助学生进行章节知识回顾的特点外,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预习.在学生能够自我绘制出思维导图后,教师可教导学生如何以思维导图对化学知识进行预习.如对氯的化学性质进行预习时,学生可通过对书本知识上所讲解的.氯气与碱液之间的反应进行掌握:Cl2+2NaOHNaCl+NaClO+H2O,来了解氯的化学性质的基本特点,能够对氯气所参与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一定的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构建自己对于氯的理解的思维导图.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引,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导图的完整性,并帮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联系与总结,发掘出其共有的特点与联系,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当满足上述特点后,思维导图便会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缜密性,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未学习的书本知识进行一定的初步掌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在化学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出现“一说就懂、一做就错”的情况.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对某部分的化学知识掌握的很牢固,并且许多化学公式都能铭记于心.然而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在进行解答化学习题时,却经常性的出错.此时,教师不应对学生进行责备,我们必须承认,化学学习的知识点较分散,考试中的涉及点也较广,因此,学生在解答化学习题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绘制出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于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联系,寻找出新的解题思路.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尤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强化化学学习知识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帮助学生能够在对思维导图进行熟悉、进行应用.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是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的,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巩固自身的化学知识,提高课堂的授课(学习)效率。
篇4:思维导图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论文
思维导图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论文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高效科学的信息处理系统,能够以多种形式展示出复杂的知识内容。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并且可以更好地运用地理知识,增强其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及教学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对思维导图进行基本阐述,分析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相关运用,探讨其应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1.思维导图的基本阐述
(1)思维导图的定义。作为一种综合教学模式,思维导图以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最终目的,对学生进行发散教育。其主要形式为引导教育和象征教育,可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记忆的同时持续积累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影像,并凭借科学组合和生发方式实现有效因子的有机融合。持续学习的过程中,相关性和必要性知识还会不断补入,最终形成完整的教学构图。
(2)思维导图的特点。思维导图在应用过程中拥有诸多优势。这得益于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包括:第一,可实现信息到图表的'转变,将枯燥的知识转化成富有趣味性、易于记忆、组织性强的知识;第二,可实现知识的有效归纳,使学生可以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对宏大课题进行把握;第三,可实现大脑数据处理功能的优化,使大量信息的获得和掌握更为容易。
2.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分析
(1)运用思维导图做地理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思维导图的引进,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上把握地理知识,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预习时间和内容的选择要以高中地理知识具体的难度和教学进度为基准。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①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以自己预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听课,并对比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以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纠正,尽量在课堂上消化和掌握当堂的知识。②通过思维导图方式进行课堂笔记的记录。这样做的优势在于:重点突出,可将知识的内在联系性清楚地呈现出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应用灵活,可节省大量记笔记的时间和复习时间;利于知识的结构化建构和迁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相应激发,能够更深入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3)对以往的地理知识进行复习。复习和总结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琐碎知识点的有效串联和归纳。思维导图的应用,通过关键词以点带线,进而帮助学生构建全面完善的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更省力更高效。思维导图应用灵活,知识的归纳具有可视性,这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4)增强学生对地理习题的解答能力。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并有效解决问题。思维导图从问题本身出发,通过逆向思维、举一反三等方式,糅合了多层次的知识并进行灵活应用,最终将问题快速解决。
3.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些思考
(1)思维导图运用于每个地理教学环节。由上文分析可知,思维导图可运用于地理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如图所示),如运用得当,能够使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变得更为容易,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全面。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维导图教学,并不断积累经验,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得到有效提升。
(2)思维导图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还需注意两点问题,一是思维导图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例如,对于无层次性、段落性的问题,很难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呈现。二是思维导图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进行正确的引导。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给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应积极应用该方法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飞雁.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张党玉.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
篇5: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背课文
摘抄:一边回想图像,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背不下来又看看图像。要注意图中文字的时态、语态和单复数等问题
用思维导图背课文可分为四个步骤:识图、复述、忆图和背诵课文。
在识图时,第一步是结合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该思维导图的布局,弄清图像的每个区域和课文段落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观察图像中的关键图符(关键图符一般是用粗线画的)。最后才是跟着曲线移动视线,逐句逐词复现课文的全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背诵者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某个关键图符(比方说例子中的那个“I”),即课文中的人或物。
在识图之后即可开始复述课文。刚开始时,请用带有文字的思维导图,以便熟悉文字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尽快形成左右脑并用的态势。当这种对应关系较为熟悉后,再根据不带文字的纯思维导图复述。可以在纯思维导图上加一些你认为需要的关键词,也可以修改这个图标或图形(例如,改变线条或图标的颜色),使其更符合你的思维习惯。对于过于复杂的课文或思维导图(例如对话型课文的思维导图),或者你的学习目的不是完全背诵,那么能够根据纯思维导图复述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一步已经接近于完全背诵了。
经过识图和若干次复述后,思维导图的布局和路径的走向就比较清楚和熟悉了。此时,就可以忆图了。首先,要从整幅图中剥离出图像的框架(即图像的关键图符及其位置和大概关系),要在脑海中浮现这个框架并逐渐细化,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个图像。要训练自己想像:没有曲线这个图会怎么样,只有关键图符这个图又怎么样,逐渐加入文字又怎么样。当你闭上眼睛,能够比较清晰地浮现出此图像时,忆图就完成了。注意:这就是在训练右脑了!
第四步是背诵课文。一边回想图像,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背不下来又看看图像。要注意图中文字的时态、语态和单复数等问题。图忆给出的,一般是动词原形和名词的单数(这是故意的)。当背得一字不差时,就大功告成了!
以上四个步骤往往是有重叠的、交叉的、反复的。短课文一般几个来回就能搞定。对特别长的课文,更需要遵从“总体把握,局部突破”的原则。如果要求不高,忆图时可以马虎一点,甚至可以跳过。看着思维导图或纯思维导图(指不带文字的思维导图)能够流利地复述课文就可以了。当多次复述课文后,对思维导图较为熟悉后,记忆它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也可以把各个局部先背下来,然后贯通背诵。
研读过的思维导图需要经常复习。精细的复习就是按照思维导图对课文进行完全复述或背诵。粗略的复习就是回忆思维导图,回想图标的形状位置和曲线的走向。两者都不可偏废。
一般说来,经过数十幅思维导图的训练,右脑就开发出来了。那时候,学习者的想像力、抽象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全局控制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善于分析和总结的学习者,将体会到创作思维导图的诀窍,从而自己可将图忆用于其它科目的学习。
要注意图忆是专为大规模记忆而开发的。用于背诵简单的、少量的文字材料反而给人一种复杂和麻烦的感觉。飞机制造出来肯定不是为了只飞行一百米的。现在,你只飞行了一百米。但只要体会到或认为它能“飞”就可以了。
篇6: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学习英语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在编排上采用了同主题集中的形式,但学生获得的很多知识仍是零散的,复习时他们无法把词汇,话题联系起来,以致于学得快,忘得快,学习效果不佳。其次,在词汇巩固方面,学生也普遍感到困难,单位时间内需要记忆的词汇量较大,使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反复记忆与遗忘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词汇的使用能力较差,学生不能对大多数所学英语单词恰当运用。
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比如七年级下How much are these pants?这个单元,由于单词既有关于衣服的总称的,也有关于颜色的,价格的,单词较多,而且比较杂。笔者尝试通过网络结构图帮助学生整体联想记忆,这节课学生兴趣很好,积极性很高,关键词clothes 有联系的所有英语词汇学生的记忆效果很好。这张单词网络图提高了学生词汇记忆的效率,节省了时间。这个网络结构就是通常所说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总结,形成层次化的知识网络。当需要提取这一知识时,学生就会先回忆起它所在的知识网络,进而可以从知识网络中提取所需知识及其相关联的语言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进行对整个单元的回顾与总结,一方面以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信息,其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转换方式,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加工深度,进而会大大增加学生将其纳入长期记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画图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思维链条,有利于信息的提取。例如在复习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同顾,此时就不仅要回顾本单元的内容,还能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如颜色、位置等表达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总结,这一点非常重要。
1.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又称Mind Map,20 世纪60 年代英国人托尼·布赞根据人脑特征创设了一种新型的笔记方法,称为思维导图。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以主题为主干,其他信息为分支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些关键的图形或关键字构成,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最终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树状结构。人脑进行思考活动时思维模式往往也是发散性的,会受到已有知识体系、生活经验及思维定式的影响。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一种从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思维导图非常符合人脑思维特点,在人脑记忆知识过程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对英语词汇学习。
2.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既运用左脑的词语、数字、逻辑等功能,同时也运用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意识等功能,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从而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学习型班级组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思维导图巩固初中英语词汇和话题的一个有意义的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不是所有的单词都可以通过图片来展示单词的意义的,但假如通过一定的联系来记忆单词,词汇学习的效果将更佳。其次,因为思维导图是根据视觉规律的特点,视觉型学习者的典型特征就是通过接受视觉刺激来学习,直观、形象化的学习材料能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视觉表象,接受视觉指示效果好。具有丰富视觉刺激特点的思维导图正是符合了视觉型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倾向,而初中学生普遍偏向视觉型。
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词汇之间的关系梳理出来,而且可以以旧带新。新信息必须和旧信息结合在一起才能进入长时记忆。记忆单词也是一样,想要扩展词汇量,就必须找出新词汇与原有单词的关系。一旦新词汇与旧词汇挂上了钩,就不容易忘了。所以在学习单元词汇时,笔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关键词汇。如词汇的表达范围、词汇的表达主题、词汇的表达功能、词汇的使用主题、词汇的使用范围、词汇的使用功能,特别是可利用词汇的词根等。通过关键词汇学生就可利用“思维导图”将与其有联系的词汇联系成一个记忆网络结构。八年级上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主要学习讨论将来的计划,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以下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Where are you going forvacation? Who are you going with? When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有关“vacation”的话题属于日常生活中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东西,也是学生们乐于交谈的话题。学生在七下Unit 9 Howwas your vacation? 和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中接触了有关vacation 的话题,并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有利于知识范围的延伸,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表达他们富有个性的见解。通过单元主题分析,学生可确定与假期有关的短语的活动是关键词汇,通过这个关键词汇学生可进行联想,所以在课前采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分类归纳了很多的与假期有关的词组。有以go开头的go hiking,以play开头的play basketball,还有其他的一些活动如rent videos, take walks等课文关键的词组,这节课因为有了思维导图学生掌握的特别好。
通过英语课堂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证明,将思维导图学习策略引入英语课的学习突出了词汇学习的逻辑性,能促使学生整合新旧词汇,结合话题,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建构词汇记忆网络,浓缩词汇学习结构,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英语词汇,从而达成课程标准提倡的“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的目标。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把大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图的直观性特征对当前的新知识内容加以定向和引导,使学习者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从与旧知识实质性联系中找到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从而有助于促进新旧知识结构的整合,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布时间:-05-26)
篇7:什么是思维导图原理和运用
思维导图原理和运用
心智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人们的想法,如引题式,可见形象化式,建构系统式和分类式。它是普遍地用作
在研究、组织、解决问题和政策制定中。心智图是一张集中了所有关连资讯的语义网路或认知体系图像。所有关连资讯都是被辐射线形及非线性图解方式接连在一起,以头脑风暴(激发灵感)方法为本去建立一个适当或相关的概念性组织任务框架。但头脑风暴(激发灵感)方法,语义网路 或 认知体系是没有一个既定制式链去互相连接使用,亦即是可以自由相连接使用的。元素是直觉地以概念的重要性而被安排及组织入分组、分支,或区域中。会集知识方法是能够支援现有的记忆,去思考语义的结构资讯
心智图通过在平面上的一个主题出发画出相关联的对象,像一个心脏及其周边的血管图,故称为“心智图”。由于这种表现方式和人思考时的空间想像比单纯的文本更加接近,已经越来越为大家用于创造性思维过程中。
语义的网状结构(Semantic network),因一个了解人类学习的理论在19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并且在1960年代早期由Allan Collins 和 M. Ross Quillian发展成心智图。由于Collins的贡献和公开研究(在学术、创造力和生动的思考上的成果),他则被认为是心智图模型之父。
心智图(或者是相似概念)被教育学家、工程师、心理学家和其他学家使用在学习、头脑风暴、记忆、视觉记忆和解决问题已经有几世纪。而在上世纪这位有名的思想家托尼?博赞宣称发明心智图模型。他说他的想法来自Alfred(en:Alfred Korzybski)的普通语义学(General semantics),那是一本有名的科幻小说。他发展一些早期心智图的例子,并且生动地将亚里斯多德的概念显现出来。哲学家Ramon Llull(en:Ramon Llull)也同样使用这些心智图。
心智图延伸向许多不同形式发展,同时也在包括学习、脑力激荡、教育、文档规划在创意、记录笔记和工程图表等场合中广为应用。心智图软件工具很多种,例如 :Mindjet公司的MindManager(en:MindManager)是专业的心智图工具,XMind.net 公司的 XMind(en:XMind )有跨平台开源码版和商业专业版及分享网站提供 、及微软的Visio 及以上版本提供了部分绘制心智图的功能。
心智图有许多应用在个人、家庭,教育和业务情况,包括笔记、集体讨论(想法被放射状的放在中心字词周围的节点,并且不需依阶层或连续安排等的优先级排列。而组织以及分类则是为了后面的阶段做准备)、总结、修正、厘清想法。心智图也可以用来整理复杂的想法或者是当作记忆的小技巧。举例来说:听演讲时可以使用心智图来记下最重要的字词或是重点。此时,心智图也促进一种合作─色笔创造会议。
心智图可以使用手绘,举例来说:会议或是演讲的粗略笔记,或者可以更进一步的要求质感。另外也有一些软件可以用来绘制心智图?见下文? 8月在英国最畅销的平装本小说:由Ian Rankin(en:Ian Rankin),所著的《The Naming of the Dead》(en:The Naming of the Dead),书里也特别提到探员Rebus利用心智图来解决犯罪事件。
学习上的效用
Buzan宣称心智图是一个深奥优秀的笔记方法因为心智图不会导致像其他笔记方式的“半睡眠的恍惚”(semi-hypnotic trance)状态。Buzan也主张心智图全方位利用左右脑的大脑皮质技术,平衡大脑,开发99%断言尚未使用的智力潜能(en:Common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brain)以及直觉(en:Intuition (knowledge))Buzan称之为“超级逻辑”)然而,学术研究表示这样的主张实际上可能是基于对大脑和大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误解的销售宣传。评论家主张“脑半球侧化理论”(hemispheric specialization theory )在心智图制作应用时,已经被界定为假的科学。
Farrand、Hussain、和Henney在的学术研究中发现,心智图的技术虽然有限,但在对照其他喜好的读书方式之下,发现心智图在大学生的记忆上有着显著的影响。 (对于600字的文章的记忆增加了基准的10%以上,其他读书方式则减少了基准的6%)更在一个礼拜之后发现,除了在运用心智图的学生上有了健全的改善,使用其他喜爱方式读书的受试者,在笔记动机上皆有明显的减少。
然而Farrand以及其他学者表示,即使如此,但学习者却倾向使用其他学习方法学习,其原因为使用心智图是一种陌生的手段。也正因此,心智图在“记忆增强”技术的地位上并未得到依赖。
不过在Pressley,VanEtten,Yokoi,Freebern,和VanMeter的研究发现,关于更好的学习方面,学习者着重学习材料的内容更胜于担优任何一个特殊的笔记方式
思维导图训练的好处:
随着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掌握,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运用思维导图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诸多行为表现:
①成倍提高您的学习速度和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
②激发您的联想与创意,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资源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
③让您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并使您将能够达到众多您想达到的目标,包括:快速的记笔记,顺 利通过考试,轻松的表达、沟通、演讲、写作、管理等等。
④让您具有超人的学习能力,向您喜欢的优秀人物学习,并超越您的偶像和对手。
⑤让您尽快掌握思维导图这个能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它能同时让您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 能,包括词汇,图象,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 它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帮助您更 有效地学习,更清晰地思维,让您的大脑最佳表现。
篇8: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思维导图绘制技巧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新加坡教育部将思维导图列为小学必修科目,包括大量的500强企业。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东尼·博赞。中国应用思维导图大约有20多年时间。
思维导图构建框架 可以直接将书籍的目录录入到思维导图中,也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部分录入。主要的目标是将书籍中最重视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维导图中。 思维导图录入重点 将书中的重点论证部分录入思维导图,同时将自己摘录、勾画的部分录入,这个时候不必变更书中原句,简单的录入即可。这时有两种内容,第一种是和书籍框架及论证有关的,放入导图的对应分支下;第二种是与框架无关,可以在导图中建立一个“杂项”的分支,将所有内容统统扔进这个分支下。 思维导图调整方式 如果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纯粹和作者有关的东西,那么绝对不关心作者或者本书的思维框架如何,但是在书中可能关心其中某些部分。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关心如何做分析阅读,如何做检视阅读,如何做主题阅读,那么可能要做三个主要的分支。 思维导图论证引入 将内容和论证放入相应分枝中,完成了整体框架的构建,这时候就是该细化的时候了。 思维导图处理杂项 大家没有忘记杂项中还有很多内容吧,处理一下这些句子,有些内容可以放入前面整理出的框架中,有些东西则和全书整体框架并不相关。 思维导图内容归档 比如管理一个专门的导图,日常杂项一个导图,谈读书系列一个导图。将杂项中的内容分门别类的归入这些导图中去,不必太过在意构架和体系,可以同样在它们中建立杂项,扔进去就OK了,等到想用的时候再说,到时候不过是一个搜集资料的过程而已。同时,最好注明该条出自哪本书和页码。 思维导图细化语言 细化每个分支的逻辑性和语言。 框架已经有了,每个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内容,但是每个独立分支下的逻辑性并不清楚,需要将书中原话转变成自己理解的话语,尽力简化。同时,将这些句子的逻辑关系理清,用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时就有了一个层次、逻辑清楚的思维导图了。
篇9:简单学思维导图
我们的大脑能装载非常多的信息,有的时候我们稍稍整理下,能使我们的学习或工作条理更清晰。
其实,绘制思维导图非常简单。思维导图就是一幅幅帮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脑工作原理的使用说明书。思维导图就是接住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因为这样才更容易记忆。
绘制过程中,我们要使用到颜色。因为思维导图在确定中央图像之后,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它们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
颜色可以将一长串枯燥无味的信息变成丰富多彩的、便于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接近于大脑平时处理事物的方式。
“思维导图”绘制工具如下:
一张白纸;彩色水笔和铅笔数支;你的大脑;你的想象!
因为按格子书写是我们的思维定式,用这类的纸张不利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这些就是最基本的工具,当然在绘制过程中,你还可以拥有更适合自己习惯的绘图工具,比如成套的软芯笔,色彩明亮的涂色笔或者钢笔。
绘制思维导图的7个步骤,具体如下:
(1)从一张白纸的中心画图,周围留出足够的空白。从中心开始画图,可以使你的思维
向各个方向自由发散,能更自由、更自然地表达你的思想。
(2)在白纸的中心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因为一幅图画可以抵得上1000个词汇或者更多,图像不仅能刺激你的创意性思维,帮助你运用想象力,还能强化记忆。
(3)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颜色。因为颜色和图像一样能让你的大脑兴奋。颜色能够给你的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你的创造性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此外,自由地使用颜色绘画本身也非常有趣!
(4)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此类推。
我们的大脑是通过联想来思维的。如果把分支连接起来,你会更容易地理解和记住许多东西。把主要分支连接起来,同时也创建了你思维的基本结构。
其实,这和自然界中大树的形状极为相似。树枝从主千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假如大树的主干和主要分支、或主要分支和更小的分支以及分支末梢之间有断裂那么它就会出现问题!
(5)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不要画成一条直线。曲线永远是美的,你的大脑会对直线感到厌烦。美丽的曲线和分支,就像大树的枝杈一样更能吸引你的眼球。
(6)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所谓关键字,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字或词,可以是名词或动词。关键字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这样才有助于回忆。
单个的词语使思维导图更具有力量和灵活性。每个关键词就像大树的主要枝杈,然后繁殖出更多与它自己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次级枝杈。当你使用单个关键词时,每一个词都更加自由,因此也更有助于新想法的产生。而短语和句子却容易扼杀这种火花。
(7)自始至终使用图形。思维导图上的每一个图形,就像中心图形一样,可以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如果你在思维导图上画出了10个图形,那么就相当于记了数万字的笔记!
以上就是绘制思维导图的7个步骤,不过,这里还有几个技巧可供参考:
1、把纸张横放,使宽度变大。在纸的中心,画出能够代表你心目中的主体形象的中心图像。再用水彩笔任意发挥你的思路。
2、先从图形中心开始画,标出一些向四周放射出来的粗线条。每一条线都代表你的主体思想,尽量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3、在主要线条的每一个分支上,用大号字清楚地标上关键词,当你想到这个概念时,这些关键词立刻就会从大脑里跳出来。
4、运用你的想象力,不断改进你的思维导图。
5、在每一个关键词旁边,画一个能够代表它、解释它的图形。
6、用联想来扩展这幅思维导图。对于每一个关键词,每一个人都会想到更多的词。比如你写下“橙子”这个词时,你可以想到颜色、果汁、维生素C,等等。
7、根据你联想到的事物,从每一个关键词上发散出更多的连线。连线的数量根据你的想象可以有无数个。
万事开头难,但是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会逐渐得心应手。我最开始画思维导图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绘制了一副周工作内容,之后发现对明确当周的工作目标有一定帮助。
篇10: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
第一章 声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一、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二、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第二章 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篇11:思维导图学物理的学习方法
思维导图学物理的学习方法
人最宝贵的资源是大脑,人要学会使用自己的大脑,不但用它来学习、读书、工作、娱乐、做好日常琐事,还要使用它来控制自己的心情、身体和精神。人人都有大脑,会用它的人才是聪明的。会用它的人,不但能够做成他想做的事情,也更清楚地知道他该往何处去,这样可以成为一个从容的、掌握自己的人。“《学习的革命》第一次为中国读者介绍了东尼·博赞的‘脑图记忆方法,当时我就很感兴趣。但可能是因为被过分炒作的原因,对于这本书后来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于是不少人对书中提到的脑图记忆方法也很快就忘却了。
打开北京蓝靛厂中学学生的笔记本和作业本,上面是一幅幅“枝繁叶茂”的图。从去年9月开始,该校教学副校长杨艳君把“思维导图”引入教学。她本人利用15 天的时间做成了一本图册———《“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这本自制思维导图,把网上找来的各种有趣彩图和高中物理的所有知识点结合在一起。“我希望同学们自己应用这种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各自的潜能。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思维导图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我们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复制的,我只希望通过介绍和推广思维导图,让学生们了解到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思维方法,然后由他们自己做判断,如果喜欢、适合就把它运用在实际的学习生活当中。”
杨艳君最早接触到思维导图是通过轰动一时的一本书———《学习的革命》,在这本概括介绍系列快速学习方法的书里,很多人和杨艳君一样首次接触到了终身学习的概念以及一系列对于学习方式的大胆设想和革新。在随后几年里,整个社会对于学习的认识不再拘泥于专业的、细分的技能学习,转而发展到关注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无论是在自己教的物理课上,还是开会前准备发言提纲,或是在各种生活琐事中,杨艳君都运用画图的方式。翻开她的记事本,每一页的内容都由简单图示和简短文字组成,“可能别人看起来比较凌乱,但这种方式我自己看起来非常清晰,而且我尽量使用多种颜色的笔来画,效果更好。在我现在进修的研究生班里,我是年龄最大的学生,但是因为使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每堂课下来,大的知识点都不会忘记,而且回来不用看笔记就能讲出来”。
研究表明,普通人终其一生也才用了4%至6%的大脑潜能。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半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顺序、分析,而右半脑负责空间意识、形态(整体概念)、节奏、想像、色彩。
想想你是如何做笔记的?如果从头到尾只使用一种颜色的笔,那么在一整天的学习时间里,大脑的左半球负责识别词汇信息的脑细胞都在奋力地超负荷工作,而大脑右半球负责颜色和形态的脑细胞却一整天都在休息。结果,白白浪费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超级计算机”的潜能。
资料表明,历史上很多“杰出的头脑”都是左右脑发展不平衡的。比如,爱因斯坦和其他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左半脑特别发达;而毕加索等伟大的艺术家则是右脑占主导地位。但是,达·芬奇在绘画、雕刻、解剖学、建筑学、机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证明了两半脑协同工作会做出更惊人的事情据介绍,思维导图的发明者东尼·博赞上学时曾努力地记笔记,却发现记得越多,脑子越乱。为了改善记忆,他开始用不同的颜色在笔记上做标记:画着重符号、圈或者框。果然,这个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东尼上大学后,对希腊有着极高的热情和好奇,东尼注意到善于思辨的希腊人的记忆体系:想像(IMAGINATION)和联想(ASSOCIATION)。这给东尼很大启发。大部分人的笔记,都是最乏味单调的东西,跟想像和联想都沾不上边儿。但另一些学生的笔记却记得非常潦草,到处画满箭头,句子也不成行。但这些看来凌乱的笔记从信息角度讲却是整洁的,它们能及时地表明重要的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而那些看起来整洁的笔记按照直线顺序组织材料,从信息角度讲,其实是杂乱的。在那些整洁的笔记中,关键信息是隐蔽的,并且混杂在一些不相干的词语中。
如果使用思维导图来“画”笔记,效果让人吃惊。首先,思绪可以任意驰骋,联想的方法扩展到极致,因此很难漏掉任何一个与关键点有关联的要素;其次,可以随时展开想像的翅膀,一边思考一边“涂鸦”,其乐无穷;第三,思维导图所采用的“关键词”方法,迫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事物的关键点;第四,采用色彩及图形可以充分刺激大脑,提高记忆力。
东尼·博赞发现,人类大脑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而这个在今天看来非常微小的发现,却正是大脑潜能开发的关键所在。
东尼·博赞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过一次调查。分析证明,5岁的儿童可以轻松使用自身95%的创造力,17岁的少年只能使用自身50%的创造力,而成年人能使用的创造力只有自身的10%.东尼·博赞认为,这是由于传统的教育并不符合人类思维的自然状态。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钩,每一个挂钩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联结,而每一个联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钩……这些挂钩联结可以视为人的记忆,也就是个人数据库。
北京蓝靛厂中学的张天旭同学在谈到对思维导图的使用体会时写道:“它是一种归纳性很强的方法,可以应用在任何方面。”
张天旭的同学们也对思维导图带来的好处感到认同,在一次关于使用思维导图的感受的问卷调查中,大家不约而同地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出自己的感受。有人写道,“它与绘画结合在一起比较富有娱乐性,让各科学习的总结不再是枯燥地抄书。”
同学们提及最多的感受,是思维导图可以让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而清晰。但同时有不少同学表示,自己在找关键词方面有一些困难,关键词找不准,思维导图的效果可能就要打折扣。有的同学表示,要画一张好的思维导图得花不少时间,有时感觉有些吃力。张天旭在建议里说:“如果能从小学开始学习这种方法,那将成为改变一切的钥匙。”
什么是思维导图——大脑的语言可以画出来
要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大脑的语言。东尼·博赞说,大脑并不是用英语思考,也不是用中文思考。例如,当一个人听到“苹果”这个词时,他的脑海里首先反映出的一定是一个苹果或者与苹果有关的图像。图像和联想才是大脑自己的语言。而思维导图是帮助大家用图像和联想进行思维的工具,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它用文字将人的想法“画出来”。
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使用颜色,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都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与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篇12: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
五、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六、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
七、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十、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十一、看不见的光
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
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
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荧光作用;(验钞)
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1.温度计
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
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
2.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
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
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实例
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
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
4.其他
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 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
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
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
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
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并联时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求热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
常用结论(各比例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推导顺序)
5.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电器铭牌;电冰箱工作时间系数(P130)
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 v=s/t ,变形得:s=vt,t=s/v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3、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一、温度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273K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沸点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③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篇13: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物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当然并不能强求,只是精益求精是更高的要求。就物理这门课程而言,作者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及方法。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就如同带着一张地图和指南针,外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一样,可以让自己对所要去的地方选择合适的路线,做出有效地安排而不致于迷失方向。其实我们在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我们和到一陌生的地方去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应用思维导图,就可以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效率,记忆更持久,更加轻松的通过考试。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把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学习做以下总结:
1、首先拿到课本例如《电磁现象》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作一整体的了解。根据书本的目录做一张思维导图。
2、根据课本的目录、自己对课本内容的难易度了解,把自己准备投入的时间分配到书的各个章节。并把它标注到我们刚刚完成的思维导图上。时间5分钟。
3、选取书中的第一章,浏览《电磁现象》课本的内容,并用彩色铅笔,把书中看到的关键词、概念、名词解释,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看完第一遍后,再顺着我们刚才标注的关键词,再一次的进行快速的阅读。如果有遗漏的内容,及时做出标注。时间大约10分钟至30分钟。
4、根据自己标注的关键词制作思维导图,如有不清楚的内容,可以做出标记,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直至整个本章的思维导图做完。如果本章的内容分节太多或内容量太大,可以分成几张思维导图来制作。时间大约10分钟。
注:思维导图制作应该从比较简单的内容开始做起,这样对于学习者本身来说,一方面可以快速的掌握所要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帮助自己建立自信和成就感。
5、学完本章后,需要检测自己的对本章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可以拿出一张空白纸,合上书本,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画出思维导图。画完后,把它与自己通过看课本做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和对照,看看哪些知识和内容自己已经掌握,然后对相应的内容进行强化学习。
6、依次按照上面的2到5,分别做出其他章节的思维导图的学习和复习。
7、最后把所有的章节完成的思维导图汇总成一张大的思维导图,对这张图进行复制。并做本书的总的知识的掌握。
如果对所画的思维导图及时复习,效果更好。我们采用晚上对新的思维导图仔细复习15分钟,旧知识用5分钟,早上在脑中重现思维导图,对照原有的思维导图,弥补不足的部分,强化记忆。
其实学霸们不只是学习方法好,更是因为他们学完之后会自己进行思维梳理和笔记整理,并且他们乐在其中!
篇14: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上十分有意义, 特别是在人文学科中作用明显。人文学科的教学人文性很强, 像思想政治课就是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学科,它属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范畴。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泛政治化的倾向, 或者单纯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 或者单纯强调道德行为规则的训练,由此形成了“说教式”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其心理品质的基础,只把学生看作是道德知识的受纳器,或把学生看成似乎是可以随人驯养训练的小生物。因此思想政治课很容易形成“满堂灌”学与行两张皮的不良范式, 在课堂教学中就连让学生“思考”的余地都没有预留,谈何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谈何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思维导图最直接的作用是利于思考、探究和联想。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解决“知” 与“ 不知” 、“ 信” 与“不信” 、“知” 与“ 行” 这三个矛盾,“明理” 才能“践行” , 二者矛盾解决的关键点在于“思考” 。
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从“思考” 切入, 把探究问题的解决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使教学全过程都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吸引兴趣, 更新思维方式, 潜移默化地达到知识、能力和觉悟教育的三项教学目标的目的, 经过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对道德教育与自身道德水准的差距产生感应, 再配合学校的其他德育活动以达到自我反省和自主实践, 使思想政治课成为真正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场所,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附:思维导图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原理构成框架
篇15: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
实例1 :初一年级《心理品质教育》第二课锻炼心理品质第一框《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还表现在课堂笔记的改革上。旧式的提纲式笔记, 既重复课本已有的内容又无助于记忆, 到考试时政治课背笔记就变成了学生叫苦连天的负担。思维导图既有趣又科学, 不仅有助于思考还有助于记忆——思维导图功能之一就是记笔记。正如书中所述, 思维导图可以合并从外界采集的信息(讲座、书藉、日报和媒体)和从内部采集的信息(决策、分析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导图笔记成为从记忆、思考到创新的桥梁。思维导图是以人大脑细胞在接受信息后沿着神经元进行生化电磁传感而产生的模拟图, 经过摸索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图型。
思维导图没有既有的模式, 只要掌握一定的要求和技巧就可按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的图画体现自己独特的线性、放射散性思维的优势, 有色彩、有空间、有图案、有符号……以新奇独特见长。这正符合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好胜、冲动、幼稚、不稳定的个性和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却不稳定的特点, 而且还能激发其创造性。
实例2 :初一年级《心理品质教育》课“前言”部分的学生自画思维导图。画前已把前言内容学习完毕, 每个章节已教学生画过章节微型思维导图, 学生初步掌握画图的基本要求, 然后要求学生归纳复习整个“前言”部分的内容, 不看书仅凭脑内的印记联想来画。结果思维导图千奇百怪无一雷同, 显示学生创造力的巨大潜力, 达到了复习运用的目的。
思维导图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课堂上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通过教师引导、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逐渐培养创新思维, 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指导自己的行为, 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思维导图的作用非常广泛, 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仅仅是其在教学上发挥的一点功用, 当学生能够很熟练的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整个学习领域、运用于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时, 思维导图就真正地发挥了开发大脑开发智慧的工具作用, 创新不期而遇, 这就是我们尝试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