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学案(精选2篇)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学案 篇1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学案
一、明确考点
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4、真理和谬误
5、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二、考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了认识论的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其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高考的高频考点(XX年海南卷23题、江苏卷35题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广东文基16题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三、基础知识梳理
(一)人的知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人们 的 活动。
①实践是以 为主体,以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
活动
(2)特点: 、 和
(3)形式: 、 和
【对应练习】 、(安徽卷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海南卷22)“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 和
☆注意☆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并不是获得认识唯一途径。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方面。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
(1)含义:标志 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只能有 个真理。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2)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 来说的,都是 、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 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对应练习】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原来国家经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变化说明 ( )
a.世界是物质的,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c.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d.真理是相对的,认识总是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发展
、三十年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b.真理与渗误相互融合
c、真理以谬误为基础的 d.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了解认识反复性的原因)
(2)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 的过程。 (了解认识无限性的原因)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 或 。
三、重点问题探究
1、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对应练习】 、(广东文基16)“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海南卷18)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海南卷23)辨析题:随着文明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塑造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辨析: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2、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理 解 原 因 误 区 结 论
反复性
无限性
【对应练习】 、(辽宁、宁夏卷21) 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
①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②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③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④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www.ks5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浙江卷32)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XX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① 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 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江苏卷35)XX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
五、时政热点链接 甲型h1n1流感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说:“经过研究探索,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了新的认识,其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但病情较温和,有些无需治疗即可痊愈。”XX年7月9日卫生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的通知》,这意味着我国正式调整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XX年7月29日,由河南华兰生物生产的我国首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完成生物、生化试验后,在江苏泰州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据卫生部通报,截至12月20日24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签发413批次7524.9万人份。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签收疫苗6351万人份;累计完成接种3999万人。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六、巩固训练
1. 从1962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前后十多次发射了火星探测器。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火星表面有远古水痕的照片,XX年美国“奥德赛”号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冻水”。XX年美国“凤凰”号第一次“触摸和品尝”到火星上的水,这对于多年来以找水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测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 )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2.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④“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为了应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针对第一代互联网数据包传送格式设计时的局限性,世界互联网工程组织设计并正式发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数据包传送格式。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 d.认识推动事物发展
4.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任务。“没有和谐文化,就
难以建成和谐社会”。这一观点说明(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c.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 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
5.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倍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6. 号称中国股市散户第一人的杨百万说,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这告诉我们( )
a.真理是客观的 b.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有些事情是人们不能认识的
7. “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学案 篇2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教学内容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一)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特点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运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辨证唯物主义为什么说时间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二)能力目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是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确实认识到生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阅读教材,完成基础知识填空题,初步构建框题结构图。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点。3完成思考题,小组内讨论答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
教学重点
和难点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难点:⑴实践的定义;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预习完成一: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是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 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 。实践具有三个特点: 、 、 。(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 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 和 。其次,实践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 ,因而也具有客观性。(3)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 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 。(4)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 的活动,而是 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 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 发展的。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的实践的 、 、 和 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 的制约,是一定 的产物。(5)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 ,二是 ,三是 。其中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 中、在主体和客体的 中才能完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 ,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 。(3)实践是检验 。只有把 和 联系起来加以 和 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东西变为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 和实践产生的 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 和 。认识从 中来,最终还要回到 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学 习 过 程
学习导航
情景设置
问题探究
体验结论
一实践及其特点
引入:投影材料
漫画《耕田》
活动体验:浇水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1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2漫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活动体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结论:
结论:
三峡工程的建成说明了实践具有哪些特点?
鲁滨孙制作独木舟的例子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三峡工程图片
三峡工程图片二
三峡工程图片三
鲁滨孙制作独木舟的图片
结论一:
结论二:
结论三:
结论四: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输血认识不断深化的材料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结论:
课 堂 知 识 测 评
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蜜蜂酿蜜 b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d营业员售货2、我国通过制定“十五”计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 )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3、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c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4、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5、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实践具有目的意识性即能动性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③实践出真知 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① ③ ④7、“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9.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从认识论上说,这是由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b.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c.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d.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知识 10.16世纪,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1.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辨析: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教与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