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政治教案设计 >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精选2篇)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精选2篇)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 篇1

  第一框题   感受文化影响

  一、【课程标准】:

  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新课教学】: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课堂探究:(1)你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那些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

  (2)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你能否解释这是为什么?

  ◇探究提示:(1)第一幅画是指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第二幅画是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反映出了东西方不同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等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例如,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区别。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相同知识水平的人对事物有着相似的看法或认识,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人,对事物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因此,面对祖先创造的精关文化产品,美术家、将军、冶金学家,由于他们的文化素养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精美产品认识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那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课堂探究:(1)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

  (2)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

  ◇探究提示:(1)献“哈达”是我国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在西藏,大凡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节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迭,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当泰国人互相打招呼时,不会采用典型的握手方式,而以双手合十,状似祷告。一般来说,年幼的先向年长的打招呼,而年长的随后回礼。在一般的泰国人交往中,告别和见面时不是行握手礼,而是以双手合十于鼻前,略躬上身互相致礼。此礼可表示问好、告别、致敬、感谢、原谅等意思,同时互说“沙瓦迪卡”(泰语“您好”)。

  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亲脸、贴面颊等。夫妻之间是拥抱亲吻,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的亲友都是贴面颊。一般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子之间是抱肩拥抱,男女之间是贴面颊,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头,男子对尊贵的女宾往往亲一下手背(手指)以示尊敬。在一些欢迎宾客的场合,或祝贺、感谢的隆重场合,在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也有拥抱的礼节,有时是热情友好的拥抱,有时则纯属礼节性的。这种礼节,一般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肩偏下,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头部及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后,礼毕。

  (2)朝鲜族历来重视礼节,以敬老爱幼为风尚。社会交往中对长辈必用敬语,平辈初次见面,也互致问候。日常生活中,一切以老人为先,晚辈不与长辈同桌而饮,不并肩而行。尊敬师长是朝鲜族的一个传统美德。称教师为先生,视教师为尊贵宾客。新疆少数民族有尊老爱幼的礼节。少数民族特别尊重长辈,在家里或毡房里做客,要让长辈和贵宾坐在首席,不可越位乱坐。随身带些糖果,分给主人家的小孩,主人会很满意的。

  衣着:少数民族很注重衣着,男子讲究戴帽子,不管天气多热,他们不会穿着背心、裤衩上街或做客。我们到少数民族家做客,也要注意衣着整洁。

  饮食:在城市里做客,比较容易讲究礼貌,在毡房里做客就有点特殊了。没有凳子,只能在毡子上席地而坐,这就要盘腿,不能把脚对着别人。没有餐桌,铺在地上的餐布就代表桌子,不可以从上面跨越。大块的饼子、大块的熟肉,要用刀子切成小块,不可整块用嘴啃。

  ◇课堂练习: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

  a.文化创造

  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c.人民群众

  d.社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项符合题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课堂探究:上述现象,有的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有的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的  

  ◇探究提示:启示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可各抒己见,谈出自己的看法。

  ◇课堂练习:  

  1.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材料说明了(    )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

  答案:c

  解析:通过题意可以看出,封建伦理制度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a、b、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应该选c。

  2.文化对人的影响有(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②说法不够恰当,风俗习惯、文化程度本身属于文化,④不符合题意,用排除法排除a、b、d项,答案应选c。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潜移默化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一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思想的启示或困惑、精神的享受或失落,许多是发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课堂探究:(1)你认为游览泰山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吗?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其中一种文化形式对你的影响。

  ◇探究提示:(1)游览泰山是一种文化体验。泰山是一座人文景观丰富、历史蕴涵深远的五岳名山之一,有丰富的崖刻、寺庙、古迹文物、诗人墨客遗迹、历史名人趣事等。游览泰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让人深深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

  (2)结合阅读的一本好书、观赏的一场好电影、参加的一次有意义的文体活动等,谈谈对自己有那些影响,是积极健康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影响。

  ◇课堂练习: 

  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不够确切,文化影响人的思想应该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含④的用排除法排除,答案选a。

  (三)、深远持久的影响----深远持久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二

  1.深远持久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二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足深远而持久的。例如,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课堂探究:(1)你能补充一两个定居海外的华裔在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表现出受我们民族文化影响的事例吗?

  (2)能否谈谈你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并用自己的理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

  ◇探究提示:(1)启发同学们搜集材料,了解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海外华侨的生活方式受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

  (2)通过阅读这段话,可以感受到,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一份令人心动的情感、一种远大的理想、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会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

  丰富的人生经历、令人心动的情感、远大的理想、催人奋进的力量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一份令人心动的情感、一种远大的理想、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激烈深刻的。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课堂练习: 

  1.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

  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       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

  答案:b

  解析:“乡音无改”,表明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难以抹去的。a、c、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    )

  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答案:d

  解析:a、b、c项不符合题意,答案应选d。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 篇2

  一、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影响面面观

  (1) 文化对人的影响,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2)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潜移默化的影响

  (1) 人们在一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 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3.深远持久的影响

  (1)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2)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2.增强精神力量

  26

  (1)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 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予中国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2)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 课时安排

  建议课时为两课时。原则上每一框题一课时,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课时。

  (三)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感受文化影响

  1.基本流程图示

  27

  2.典型案例导入

  教师可以用本框题探究活动一引入教学过程。

  3.形成新的理念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之所以会对人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在于文化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以后就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们的综合素质及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同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又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4.学生践行要求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者亲身调查的方式,获得有关文化对人具有重要影响的相关资料。这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书中所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28

  第二课时 文化塑造人生

  1.基本流程图示   

  2.典型案例导入

  除了运用探究活动一引入教学过程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使用以下材料引入教学。

  材料一: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其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美术领域内独树一帜。它主要使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

  29

  作画。从题材上来说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动物画之分;从技法上来说又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就人物画而言,大体从晚周至汉、魏、六朝始逐渐成熟,而山水画及花鸟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派,到五代及两宋时期,流派日益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代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沿袭前规。在绘画形式上,主要通过运用线条粗细、墨色浓淡等来表现形体、质感,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歌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材料二:散发迷人魅力的中国书法艺术

  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精粹之一。我国书法综合运用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等方法,借助汉字的书写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形式。书法具有两重性质,即工具性和艺术性。所谓工具性,是说它是记录语言、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把字写得清楚易认、美观大方,是对写字的基本要求;所谓艺术性,是说它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简练的线条造型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吸引众多的观赏者,能使人像欣赏优秀的绘画、电影、‘舞蹈、诗歌一样,给人鼓舞、震撼和快乐。

  材料三: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

  壮丽辉煌的革命音乐史诗《东方红》,以鲜明感人的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势力、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军阀统治的不屈精神,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建立红色武装到迎来祖国解放的光辉历程。它一经演出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情深谊长》《松花江上》《南泥湾》《保卫黄河》《歌唱祖国》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更是以其隽永的艺术魅力,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和传唱。

  3.形成新的理念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第一,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人格的塑造方面。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健康向上的文化会对人们的人格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消极落后的文化则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

  第二,帮助学生认识到优秀文化通过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塑造人们的健全人格。优秀文化作品之所以能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就在于其所具有的崇高精神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结合具体材料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在优秀文化作品中的丰富的精神内涵。

  4.学生践行要求

  引导学生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塑造健全人格。

  (四) 学习方法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请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收集相关资料,注重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30

  四、教学评价建议

  (一) 评价方式

  一是应当重视学生通过反思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充分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二) 自我测评及参考答案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受区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人们的交往方式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

  请联系本地实际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本题属于开放型自我测评题,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通过对本地区人们交往方式特点的分析,了解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主要答题思路如下:了解本地区社会文化和人们在社会交往方式上的特点,对比其他地区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分析文化与交往方式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资源链接

  1.元妃省亲

  元妃省亲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内容。贾政之女元春被选人宫,后以文才出众,被皇帝晋封为贵妃,并恩准回家省亲,给贾府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为迎接元妃,贾政等在荣国府、宁国府内大兴土木,建造省亲别院,元妃省亲时定名大观园。教材的这幅图意在表现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规范与礼仪。

  2.合十礼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属佛教礼节,流行于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的见面拜礼。此拜礼源自印度。最初仅为佛教徒之间的拜礼,后发展成全民性的见面礼。在泰国,行合十礼时,一般是两掌相合,十指伸直,举至胸前,身子略下躬,头微微下低,口念萨瓦蒂。“萨瓦蒂”系梵语,原意为如意。遇到不同身分的人,行此礼的姿势也有所不同。我国傣族聚居区也用合十礼。

  3.哈达   

  哈达是藏族同胞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藏族同胞历来认为洁白无瑕最能表达人们真诚、纯净的心愿,所以在社会交往中用洁白的哈达表达自己的心愿。

  31

  献敬哈达有一定的规矩和形式: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对上敬献,对下赐给,平级之间互赠,前辈、同辈和晚辈之间也是如此,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对上呈献哈达要双手捧上,或通过代理人转献;将哈达赐给下级时,一般把哈达系于对方的颈项,平级之间则把哈达捧送到对方手中。

  4.厝人街

  西方认识中国始于唐朝,华人称唐人衣服为唐装,华人聚居地叫“唐人街”。在世界各地华人聚居的地方几乎都有此街。“唐人街”是初出国门者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初来乍到的华人面临语言不通、环境不谙、谋生乏术的处境,唐人街的中国氛围,总能让新来者感受到一份温馨。唐人街还是华人心灵沟通的场所。共同的文化渊源和生活习俗希望保持,相似的心理感受和价值追求需要交流,家愁乡思需要排解。唐人街琳琅满目的中文标识和不绝于耳的乡音、各式各样的家乡菜肴、来自中国的百货书刊影视,耳濡目染,点点滴滴在心头,都在提醒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而在中国传统节庆期间,唐人街的浓郁中国氛围,更让海外游子有一种回家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舞狮子、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一直广受欢迎的原因。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时期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自传小说。书中叙述了原俄国乌克兰贫民子弟保尔•柯察金参加俄共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的故事。书中这位主人公后来成为布尔什维克,并成为俄共肃反委员会的一员。他参加红军后打仗受伤,后恶化为伤病缠身、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在这种困难条件下,从事写作,终获成功。20世纪50年代,这部前苏联经典文学作品在我国成为畅销书。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楷模。他的英雄事迹、,影响了几代人。

  6.《马赛曲》雕塑

  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爱德华广场凯旋门右方的《马赛曲》雕塑,创作于1836年,作者为法国雕刻家吕德。1792年法国人民奋起抵抗奥国侵略,马赛人高唱((马赛曲》挺进巴黎保卫首都。后来《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吕德就是根据这首歌的主题,创作完成了这组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组雕,成为法国革命不朽的纪念碑。

  7. 《国际歌》

  《国际歌》是1871年由欧仁•鲍狄埃写成的无产阶级的战歌。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他隐藏在巴黎城郊蒙马特尔工人区一间简陋的顶楼里,写下了《国际歌》的歌词。他在歌词中揭露了资本主义“毒蛇猛兽”吃尽了劳动人民血肉的暴行;阐明了“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是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表达了公社英雄们要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要为真理而斗争”的决心;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团结战斗:必然能使“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伟大真理。1888年6月,法国工

  32

  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为这首诗歌谱了曲。从此((国际歌》就响彻全世界,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英勇斗争。1920年《国际歌》被瞿秋白翻译成中文,在我国广泛流传。

  8.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同志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工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

  9.王进喜

  1960年4月14日,王进喜率领工人经过苦干五昼夜,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顾不上住院治疗,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断地主张用水泥代替。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井喷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王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响彻了全中国。

  10.军歌的魅力

  如果说音乐是人类最高级的语言,那么军歌所传递的则是军人的威武阳刚之气和金戈铁马之声,所表现的是军人“大江东去”般的豪情壮志。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到90年代的《为了谁》,从《血染的风采》的深情隽永到《咱当兵的人》的气势恢弘,无不令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军歌能激起人们心底那种异乎寻常的庄严感、崇高感,它是军队的灵魂,是军人的心灵家园。

  前不久,在央视的“同一首歌”节目中,又听到了久违的《军港之夜》:“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这甜美而抒情的歌声,让人把安详的大海、水兵的甜梦、风和浪的悟性以及生活的理想,诗意般地连在一起。这是军歌的又一种风格,它委婉、宁静,如同微风徐来,杨柳拂面,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久久不能忘怀。’

  军歌是美的,但仔细琢磨,军歌的魅力却不止于此。《咱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小白杨》是当前军营中最流行的歌曲,是和平时期军人的写照,也是对军人的激励和鞭策。军人或在祖国的边陲站岗放哨,或在实验室兢兢业业地攻克科研难关,或在演兵场上进行艰苦的军事训练,用青春和智慧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都如歌中唱到的:“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时代在变,歌曲在变,军旅歌曲中流淌的那么一股英雄气概却始终没有变,它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成为人的生命的一部分。

  33

  军歌已成为军人精神、气质的象征。饭前一支歌、会前一首歌,文艺会演前的拉歌,党团活动前的赛歌,军歌简直就是军营中各种活动甚至军营生活的前奏。而且连队唱军歌时讲究的不是旋律的优美、曲调的动人、声音的磁性,连队的歌声可能就像“一二一”那么单调,甚至还有可能跑调,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唱得响亮,唱得雄壮,唱得气冲霄汉,你是否唱出了军人的“精”、“气”、“神”,唱出了军人的飒爽雄风。

  11.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漫谈

  客家人祖先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关于“客家”一词,《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至9世纪末和13世纪初又有大批汉人南迁粤、闽、赣、川等地。为了与当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称自己是“客户”、“客家”、“客家人”。现在生活在我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在国外,客家人主要是分布在东南亚等地。

  客家人大多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迁移。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文化的最鲜明特色在于: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或琅邪等,这类家谱的记载有的虽经不起推敲,但说明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崇正”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以中国台湾客家新移民为例,他们一方面依赖与弘扬客家的原乡文化,如“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并按原乡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筑也仿效原乡的形式。另一方面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荷兰、法国、日本侵犯中国台湾时,他们坚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保种的旗帜,与入侵者展开了拼死抗争,涌现了刘永福、徐骧等一大批仁人志士。现在,许多创业有成的客籍华侨,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也觉得是得益于客家崇正精神。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有“茅寮出状元”之谚。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唯一的办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合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跻身于官宦行列,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难,即使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作为客家人的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学费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200多块钱,直到后来我

  34

  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为了望子成龙,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

  守望相助,崇尚节俭。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团结互助。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而且信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值得十人当”,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山精山角落,新衫底下着”,说的是客家人把旧衣服套在新衣服上穿,以旧衣保护新衣。

  独特的语言。中国在语言方面主要分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及印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包含了我国主要的语言:汉语。至于客家话是属于哪一个语系,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属于汉语十一支系(方言)之一,因为它具有汉语的语言特点。章太炎在《客方言•字》中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客家话源于中原,保留河南中州音韵,是河南的官话,也是土话。但是,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原始阿尔泰民族的“通古斯语”。但是,无论它属于哪一个语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因为时至今日,在客家话中仍能找到很多古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精选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