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精选8篇)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探索它们的共同特征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认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3、知道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4、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设计简单轴对称图案。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察书p6图1―1、p7图1―4,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图形吗?
二、探索活动:
1、实验、观察、思考:
教师演示实验:(做出两种墨迹图形形状)
如图1―2所示:一个是能独立的两个图形。
另一个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图形。
观察这两幅图形,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⑴折痕两边的墨迹图形形状一样吗?为什么?
⑵两边墨迹图形的位置与折痕有什么关系?
⑶两种墨迹图形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学生观察思考:
把一节藕切成两段怎样将它们放在玻璃下方, 2个截面成轴对称。
(全等形放在同一平面内不一定是轴对称关系)
2、学生看书比较、讨论、分析、探索思考:
⑴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⑵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⑶提问: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⒈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两个部分沿某直线对折能完全重合。
⒉轴对称是反映两个图形的特殊位置、大小关系;轴对称图形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性。
联系:
⒈两部分都完全重合,都有对称轴,都有对称点。
⒉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两旁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这两个部分图形就成轴对称。
3、巩固:学生说熟悉的轴对称图形,指出对称轴是什么?特殊的对称点。
学生口述对称轴的位置。
(轴对称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线段等。)4、学生操作剪纸:
得轴对称图形:书p8中的操作。
5、投影出示:欣赏大自然风景(倒影)并说出它们的对称轴的位置。
三、课堂巩固:
书p8的练习1、找出下列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找出正五边形(含对角线)的对称轴
四、本节课小结
学生谈收获:
1、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并能分清它们;
2、能画出对称轴、找出对称点。
3、能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五、作业:
课堂作业:书p9习题1.1 3、
课外作业:配苏科版课程标准本《数学课课练》p1―3
第一课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上一篇:1.5等腰三角形(3)
下一篇: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篇2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 :区分的概念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
1、概念:(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点A
过点A的任意直线
直线m
直线m,m的垂线
线段AB
直线AB,线段AB的中垂线
角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中线
3、应用
例1 如图,已知:△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个点.
作法:(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例2 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BD,
且AC=BD,若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cm.问:
(1)牧童从A处牧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2)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问题可转化为已知直线CD和CD同侧两点A、B,
在CD上作一点M,使AM+BM最小,
先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1,
再连结A1B,交CD于点M,
则点M为所求的点.
证明:(1)在CD上任取一点M1,连结A1 M1、A M1
B M1、AM
∵直线CD是A、A1的对称轴,M、M1在CD上
∴AM=A1M,AM1=A1M1
∴AM+BM=AM1+BM=A1B
在△A1 M1B中
∵A1 M1+BM1>AM+BN即AM+BM最小
(2)由(1)可得AM=AM1,A1C=AC=BD
∴△A1CM≌△BDM
∴A1M=BM,CM=DM
即M为CD中点,且A1B=2AM
∵AM=500m
∴最简路程A1B=AM+BM=2AM=1000m
例3 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至D,延长BA到E,使AE=BD,连结CE、DE
求证:CE=DE
证明:延长BD至F,使DF=BC,连结EF
∵AE=BD, △ABC为等边三角形
∴BF=BE, ∠B=
∴△BEF为等边三角形
∴△BEC≌△FED
∴CE=DE
5、课堂小结:
(1)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言
联系:这两个定义中都涉及一条直线,都沿其折叠而能够重合;二者都具有相对性:即若把轴对称图形沿轴一分为二,则这两个图形就关于原轴成轴对称,反之,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全二为一,则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解题方法:一是如何画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找对称点)
二是关于实际应用问题“求最短路程”.
6、布置作业 :
书面作业 P120#6、8、9
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
两个全等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如图已画出其中一个三角形,请你分别补出另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使每个图形分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所画三角形可与原三角形有重叠部分)
解: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篇3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 :区分的概念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
1、概念:(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点A
过点A的任意直线
直线m
直线m,m的垂线
线段AB
直线AB,线段AB的中垂线
角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中线
3、应用
例1 如图,已知:△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个点.
作法:(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例2 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BD,
且AC=BD,若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cm.问:
(1)牧童从A处牧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2)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问题可转化为已知直线CD和CD同侧两点A、B,
在CD上作一点M,使AM+BM最小,
先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1,
再连结A1B,交CD于点M,
则点M为所求的点.
证明:(1)在CD上任取一点M1,连结A1 M1、A M1
B M1、AM
∵直线CD是A、A1的对称轴,M、M1在CD上
∴AM=A1M,AM1=A1M1
∴AM+BM=AM1+BM=A1B
在△A1 M1B中
∵A1 M1+BM1>AM+BN即AM+BM最小
(2)由(1)可得AM=AM1,A1C=AC=BD
∴△A1CM≌△BDM
∴A1M=BM,CM=DM
即M为CD中点,且A1B=2AM
∵AM=500m
∴最简路程A1B=AM+BM=2AM=1000m
例3 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至D,延长BA到E,使AE=BD,连结CE、DE
求证:CE=DE
证明:延长BD至F,使DF=BC,连结EF
∵AE=BD, △ABC为等边三角形
∴BF=BE, ∠B=
∴△BEF为等边三角形
∴△BEC≌△FED
∴CE=DE
5、课堂小结:
(1)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言
联系:这两个定义中都涉及一条直线,都沿其折叠而能够重合;二者都具有相对性:即若把轴对称图形沿轴一分为二,则这两个图形就关于原轴成轴对称,反之,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全二为一,则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解题方法:一是如何画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找对称点)
二是关于实际应用问题“求最短路程”.
6、布置作业 :
书面作业 P120#6、8、9
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
两个全等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如图已画出其中一个三角形,请你分别补出另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使每个图形分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所画三角形可与原三角形有重叠部分)
解: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篇4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区分的概念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1、概念:(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点A
过点A的任意直线
直线m
直线m,m的垂线
线段AB
直线AB,线段AB的中垂线
角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中线
3、应用
例1 如图,已知:△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个点.
作法:(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例2 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BD,
且AC=BD,若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cm.问:
(1)牧童从A处牧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2)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问题可转化为已知直线CD和CD同侧两点A、B,
在CD上作一点M,使AM+BM最小,
先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1,
再连结A1B,交CD于点M,
则点M为所求的点.
证明:(1)在CD上任取一点M1,连结A1 M1、A M1
B M1、AM
∵直线CD是A、A1的对称轴,M、M1在CD上
∴AM=A1M,AM1=A1M1
∴AM+BM=AM1+BM=A1B
在△A1 M1B中
∵A1 M1+BM1>AM+BN即AM+BM最小
(2)由(1)可得AM=AM1,A1C=AC=BD
∴△A1CM≌△BDM
∴A1M=BM,CM=DM
即M为CD中点,且A1B=2AM
∵AM=500m
∴最简路程A1B=AM+BM=2AM=1000m
例3 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至D,延长BA到E,使AE=BD,连结CE、DE
求证:CE=DE
证明:延长BD至F,使DF=BC,连结EF
∵AE=BD, △ABC为等边三角形
∴BF=BE, ∠B=
∴△BEF为等边三角形
∴△BEC≌△FED
∴CE=DE
5、课堂小结:
(1)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言
联系:这两个定义中都涉及一条直线,都沿其折叠而能够重合;二者都具有相对性:即若把轴对称图形沿轴一分为二,则这两个图形就关于原轴成轴对称,反之,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全二为一,则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解题方法:一是如何画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找对称点)
二是关于实际应用问题“求最短路程”.
6、布置作业 :
书面作业 P120#6、8、9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两个全等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如图已画出其中一个三角形,请你分别补出另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使每个图形分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所画三角形可与原三角形有重叠部分)
解: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篇5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区分的概念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1、概念:(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点A
过点A的任意直线
直线m
直线m,m的垂线
线段AB
直线AB,线段AB的中垂线
角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中线
3、应用
例1 如图,已知:△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个点.
作法:(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第 1 2 页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篇6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 :区分的概念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
1、概念:(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点A
过点A的任意直线
直线m
直线m,m的垂线
线段AB
直线AB,线段AB的中垂线
角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中线
3、应用
例1 如图,已知:△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个点.
作法:(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例2 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BD,
且AC=BD,若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cm.问:
(1)牧童从A处牧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2)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问题可转化为已知直线CD和CD同侧两点A、B,
在CD上作一点M,使AM+BM最小,
先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1,
再连结A1B,交CD于点M,
则点M为所求的点.
证明:(1)在CD上任取一点M1,连结A1 M1、A M1
B M1、AM
∵直线CD是A、A1的对称轴,M、M1在CD上
∴AM=A1M,AM1=A1M1
∴AM+BM=AM1+BM=A1B
在△A1 M1B中
∵A1 M1+BM1>AM+BN即AM+BM最小
(2)由(1)可得AM=AM1,A1C=AC=BD
∴△A1CM≌△BDM
∴A1M=BM,CM=DM
即M为CD中点,且A1B=2AM
∵AM=500m
∴最简路程A1B=AM+BM=2AM=1000m
例3 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至D,延长BA到E,使AE=BD,连结CE、DE
求证:CE=DE
证明:延长BD至F,使DF=BC,连结EF
∵AE=BD, △ABC为等边三角形
∴BF=BE, ∠B=
∴△BEF为等边三角形
∴△BEC≌△FED
∴CE=DE
5、课堂小结:
(1)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言
联系:这两个定义中都涉及一条直线,都沿其折叠而能够重合;二者都具有相对性:即若把轴对称图形沿轴一分为二,则这两个图形就关于原轴成轴对称,反之,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全二为一,则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解题方法:一是如何画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找对称点)
二是关于实际应用问题“求最短路程”.
6、布置作业 :
书面作业 P120#6、8、9
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
两个全等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如图已画出其中一个三角形,请你分别补出另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使每个图形分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所画三角形可与原三角形有重叠部分)
解: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篇7
教学内容
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对称的概念及画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并会画出一个点的对称点.
3.培养学生“因有用而学习,和学了之后是为了将来用”这一思想准备
4.渗透对称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概念为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什么叫线段垂直平分线,它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引入新课,如图1,EF⊥AB于C点,且AC=CB,若沿着直线EF对折,因为EF⊥AC,则CB将与CA重合,且CB=CA,点B也落在点A上,又如图2和图3,把轴线一旁的图形沿轴折叠,它与轴线另一旁的图形也能重合.这样的图形是一种特殊位置的图形,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
(一)新课:板书课题--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这条直线叫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称轴对称.
再由学生举一些他们熟悉的例子,如人体的两耳、两眼、两手等等.但要注意必须有一条直线为轴,才能说它们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性质:由定义引出性质.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如图4,△ABC和△A'B'C'关于MN对称,则△ABC≌△A'B'C'.此时A和A',B和B'C和C'分别是对应点,称为对称点.沿直线MN折叠后,A与A',B与B',C与C'分别重合.连AA'、BB'、CC'则必有MN⊥AA'且平分AA',同样MN⊥BB',平分BB',MN⊥CC'平分CC',得到第2个性质.
定理2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教师提问:能不能说两个全等三角形就是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呢?――不能.
由此引出必须有一个判定定理.教师再问,定理2的逆 命题怎么说.
逆命题: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如图4,线段AA',BB',CC'均被直线MN垂直平分,则△ABC和△A'B'C'
关于直线MN对称.此逆命题成立,做为判定定理.
(二)应用举例:
例1 :如图5,直线l及直线l外一点P.
求作:点P',使它与点P关于直线l对称
由学生根据判定定理的要求想出作法,并写出作法.再问,若点P在直线l上怎么办?―由学生答出此时P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就是P点本身.
例2 已知:如图6,MN垂直平分线段AB、CD,垂足分别是E、F.求证:AC=BD,∠ACD=∠BDC.
教师启发学生用对称关系来证.
已知MN垂直平分AB和CD,可得AC和BD关于MN对称,所以AC=BD,若沿MN翻折B点与A点重合,D点与C点重合,BD与AC重合,DF与FC重合,所以∠ACD=∠BDC
(三)小结:今天学习了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定义、性质和判定,要掌握好它的概念.
三、作业
1.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什么叫做对称点、对称轴?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性质?
(3)除定义外,有什么方法可以判定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2.举出一些成轴对称的图形的实例.
3.已知:如图,两点A、B.求作:直线l,使A、B关于l对称.此题要求写出作法.
4.已知△ABC≌△A'B'C',那么△ABC与△A'B'C'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吗?如果△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那么它们全等吗?为什么?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篇8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 :区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
1、概念:(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点A
过点A的任意直线
直线m
直线m,m的垂线
线段AB
直线AB,线段AB的中垂线
角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中线
3、应用
例1 如图,已知:△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个点.
作法:(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例2 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BD,
且AC=BD,若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cm.问:
(1)牧童从A处牧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2)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问题可转化为已知直线CD和CD同侧两点A、B,
在CD上作一点M,使AM+BM最小,
先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1,
再连结A1B,交CD于点M,
则点M为所求的点.
证明:(1)在CD上任取一点M1,连结A1 M1、A M1
B M1、AM
∵直线CD是A、A1的对称轴,M、M1在CD上
∴AM=A1M,AM1=A1M1
∴AM+BM=AM1+BM=A1B
在△A1 M1B中
∵A1 M1+BM1>AM+BN即AM+BM最小
(2)由(1)可得AM=AM1,A1C=AC=BD
∴△A1CM≌△BDM
∴A1M=BM,CM=DM
即M为CD中点,且A1B=2AM
∵AM=500m
∴最简路程A1B=AM+BM=2AM=1000m
例3 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至D,延长BA到E,使AE=BD,连结CE、DE
求证:CE=DE
证明:延长BD至F,使DF=BC,连结EF
∵AE=BD, △ABC为等边三角形
∴BF=BE, ∠B=
∴△BEF为等边三角形
∴△BEC≌△FED
∴CE=DE
5、课堂小结:
(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言
联系:这两个定义中都涉及一条直线,都沿其折叠而能够重合;二者都具有相对性:即若把轴对称图形沿轴一分为二,则这两个图形就关于原轴成轴对称,反之,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全二为一,则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解题方法:一是如何画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找对称点)
二是关于实际应用问题“求最短路程”.
6、布置作业 :
书面作业 P120#6、8、9
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
两个全等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如图已画出其中一个三角形,请你分别补出另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使每个图形分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所画三角形可与原三角形有重叠部分)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