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题目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B. 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 C. 力可以使物体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 D. 一对平衡力中,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
2.下列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一根头发丝的重力约为1N
- B. 托起两个鸡蛋需要的力约为1N
- C. 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 D. 小汽车空载时的重力约为1.5t
3.如图所示,运动员将足球斜向上踢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足球受到重力和脚对足球的踢力
- B. 足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C. 足球运动至空中最高点时,其速度为零
- D. 足球离开脚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4.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系住物体A,静止时示数为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测力计只能沿竖直方向使用
- B. 物体A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
- C. 若用图乙的方法测量A的重力,其示数也为2.0N
- D. 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必须来回轻轻拉动挂钩,为了避免弹簧发生卡壳现象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C. 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 D.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推理出来的定律
6.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滑动摩擦力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 B.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 C. 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 D. 若两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则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7.如图,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甲、F乙和F丙的作用下,以不同速度v1、v2、v3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v3,其中图丙的木块上叠放一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甲<F乙<F丙
- B. F甲>F乙>F丙
- C. F甲=F乙<F丙
- D. F甲<F乙=F丙
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动物体A,使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忽略空气阻力)


- A. 物体A只受到3个力的作用
- B. 物体A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 C.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D. 物体A对测力计的拉力和该同学对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下列不是压强单位的是( )
- A. Pa
- B. N•m
- C. 帕斯卡
- D. N/m2
10.下列现象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 飞机在空中飞行
- B. 注射器把药液注入人体
- C. 钢笔吸墨水
- D. 高原居民利用高压锅来煮饭
1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立放着两个实心匀质的柱状物甲、乙,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边长为L的正方形,甲、乙的高度及质量相同,且R=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
- B.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 C. 甲对桌面的压强比乙对桌面的压强小
- D. 将甲、乙同时浸入水中,若甲漂浮,则乙一定沉底
12.木头漂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 B. 木头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 C. 木头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
-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木头密度与水密度的关系
13.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的是( )
- A. 水中长方体桥墩
- B. 空中上升的气球
- C. 浮在水上的轮船
- D. 水中下沉的铁块
14.一艘货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船的排水量变大
- B. 船受到浮力变大
- C. 船身将上浮些
- D. 船所受浮力将小于船重
15.下列不是功率的单位的是( )
- A. W
- B. kW
- C. J/s
- D. kW•h
16.一物体受到5N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沿水平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10s,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 )
- A. 0J
- B. 1J
- C. 10J
- D. 50J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大
- B. 机械做功时间短,它的功率一定大
- C. 机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
- D. 做相同的功,机械用的时间长,它的功率大
18.人乘电梯匀速下降,则( )
- A. 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 B. 人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 C. 此过程,电梯对人不做功
- D. 人的机械能减小
19.如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 A.
- B.
- C.
- D.
20.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的中点处吊一重物G,左端能绕固定点O转动,右端施加一个始终竖直向上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OA转至OB,则在转动过程中( )


- A. F与它的力臂乘积不变
- B. F的力臂不变,F的大小变大
- C. F的力臂变大,F的大小变大
- D. F的力臂变大,F的大小不变
21.如图所示,一只猴子沿着竖直木桩,先匀速上爬,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1;接着静止休息,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2;最后匀速下滑,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猴子上爬时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 B. 猴子下滑时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 C. f1>f2>f3
- D. f1=f2=f3
22.如图所示,小明利用砝码、小木桌、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本实验中用木板替代海绵也可以进行实验探究
- B. 由图甲、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 C. 由图甲、乙两次实验,观察到两次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 D. 由图乙、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23.如图为了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米,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当地的大气压强为750mm汞柱
- B. 如果将此装置从山底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增大
- C. 如果将玻璃管稍稍倾斜,稳定后,管内水银柱长度变长
- D. 若玻璃管上方进入少量空气,则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增大
24.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立放、内壁光滑的圆筒,内部固定着一根弹簧,一钢球在其正上方的O处由静止释放。钢球下落至弹簧原长A点时,开始压缩弹簧;然后钢球运动至B点,此时弹簧对钢球的弹力和钢球所受重力恰好相等;钢球再继续下落,把弹簧压缩至最低点C点。在上述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钢球下落至A点时,速度达到最大
- B. 从O点到A点,钢球的机械能守恒
- C. 从O点到C点,钢球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
- D. 从O点到C点,钢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5.如左图,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高度处缓慢下降,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右图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圆柱体的高度大于5cm
- B. 由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 C. 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4N
- D. 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26.如图所示,重1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7.如图所示,在桌面端点A处,用最小作用力F将桌腿B缓慢抬离地面,桌腿C始终没有移动,请在A点画出该力F的示意图及对应的力臂L。


28.如图所示,“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运动的钢球A碰撞木块B后,将木块B推出一段距离。
实验步骤一:在斜面上高为h1处,将钢球A由静止释放,钢球A运动到水平面,碰撞木块B后,推动木块B运动一段距离s1至停止;
实验步骤二:在斜面上高为h2处,将钢球A由静止释放,钢球A运动到水平面,碰撞木块B后,推动木块B运动一段距离s2后停止。

比较两次实验,钢球释放时的高度及木块移动的距离满足:h1<h2;s1<s2。
(1)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选填“钢球”或“木块”);
(2)本实验研究目的为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选填“高度”或“速度”);
(3)两次实验中都采用相同的钢球,此实验方法为 ;
(4)此实验中用木块B移动的距离大小反映钢球动能大小,此实验方法为 ;
(5)本实验结论为:物体的 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
实验步骤一:在斜面上高为h1处,将钢球A由静止释放,钢球A运动到水平面,碰撞木块B后,推动木块B运动一段距离s1至停止;
实验步骤二:在斜面上高为h2处,将钢球A由静止释放,钢球A运动到水平面,碰撞木块B后,推动木块B运动一段距离s2后停止。

比较两次实验,钢球释放时的高度及木块移动的距离满足:h1<h2;s1<s2。
(1)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选填“钢球”或“木块”);
(2)本实验研究目的为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选填“高度”或“速度”);
(3)两次实验中都采用相同的钢球,此实验方法为 ;
(4)此实验中用木块B移动的距离大小反映钢球动能大小,此实验方法为 ;
(5)本实验结论为:物体的 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
2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
(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前把支点选在杠杆中心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 对实验的影响;
(3)实验过程中保持杠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目的是:方便测量 ;
(4)如图乙所示,若在A位置挂3个钩码,现还有2个钩码,需挂在杠杆O点右侧第 格的位置,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5)多次改变钩码数量,并调节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具有 ,避免偶然性。

(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前把支点选在杠杆中心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 对实验的影响;
(3)实验过程中保持杠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目的是:方便测量 ;
(4)如图乙所示,若在A位置挂3个钩码,现还有2个钩码,需挂在杠杆O点右侧第 格的位置,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5)多次改变钩码数量,并调节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具有 ,避免偶然性。
3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始终挂着同一金属块,分别进行了①②③④⑤步骤,则: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步骤 的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3)分析步骤①③④的实验数据可知:浸没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分析步骤①④⑤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 。(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5)通过该实验数据,可以算出金属块的质量为 kg;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某液体的密度为 g/cm3。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步骤 的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3)分析步骤①③④的实验数据可知:浸没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分析步骤①④⑤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 。(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5)通过该实验数据,可以算出金属块的质量为 kg;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某液体的密度为 g/cm3。

31.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104W,车重为5×104N,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25m2,该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求:
(1)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2)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1)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2)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32.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3m,物体A的重力为100N,B的重力150N,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滑轮组的绳子平行于斜面连接着物体A,在动滑轮与重物B的作用下,能够使物体A由斜面底端被匀速拉到顶端。不计绳重、滑轮组内部摩擦及空气阻力,求:
(1)绳子拉力F对A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大?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

(1)绳子拉力F对A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大?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

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本次返回地球,使用了黑科技——快速返回技术。载人飞船从脱离太空站到返回地球只用了8小时,比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的时间缩短了20小时。那么神舟十三号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其实要想快速返回,最重要的就是让飞船在一定程度上尽快减速着陆,这就需要推进舱的动力足够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推进舱的点火速度要快。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飞船的返回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
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的外形结构如图所示,由轨道舱与返回舱(可载人)以及推进舱所组成。轨道舱可以与太空站相连,返回舱与推进舱相连。
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太空站分离后,先围绕地球5圈做近似的圆周运动,调整运动状态。9时06分,飞船在距离地面约145km处,收到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轨道舱自行穿越大气层而销毁);然后飞船穿越大气层不断减速,于09时30分,在距离地面约10km时,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再接着返回舱在距离地面10km处,开始做直线运动,通过大气的摩擦、降落伞以及各种减速科技让飞船不断减速;最后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2m时候,反推发动机自动点火,向地面方向喷出高温燃气,使飞船获得一个竖直向上的阻力,飞船再一次减速,返回舱成功着陆。
(1)如图所示,神舟十三号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返回舱相对轨道舱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受到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2)距地面10km至着陆的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3)在太空站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可以用弹簧做成的拉力器锻炼身体
B可以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C.飞船舱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探究乒乓球是否受到浮力的实验中,发现乒乓球可以静止于水中任意位置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本次返回地球,使用了黑科技——快速返回技术。载人飞船从脱离太空站到返回地球只用了8小时,比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的时间缩短了20小时。那么神舟十三号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其实要想快速返回,最重要的就是让飞船在一定程度上尽快减速着陆,这就需要推进舱的动力足够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推进舱的点火速度要快。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飞船的返回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
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的外形结构如图所示,由轨道舱与返回舱(可载人)以及推进舱所组成。轨道舱可以与太空站相连,返回舱与推进舱相连。
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太空站分离后,先围绕地球5圈做近似的圆周运动,调整运动状态。9时06分,飞船在距离地面约145km处,收到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轨道舱自行穿越大气层而销毁);然后飞船穿越大气层不断减速,于09时30分,在距离地面约10km时,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再接着返回舱在距离地面10km处,开始做直线运动,通过大气的摩擦、降落伞以及各种减速科技让飞船不断减速;最后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2m时候,反推发动机自动点火,向地面方向喷出高温燃气,使飞船获得一个竖直向上的阻力,飞船再一次减速,返回舱成功着陆。
(1)如图所示,神舟十三号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返回舱相对轨道舱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受到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2)距地面10km至着陆的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3)在太空站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可以用弹簧做成的拉力器锻炼身体
B可以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C.飞船舱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探究乒乓球是否受到浮力的实验中,发现乒乓球可以静止于水中任意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