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题目
1.下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 一张打印纸的厚度约为8mm
- B. 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0m/s
- 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 D.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2.如图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操作,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3.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 C.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 D. 正常的人耳能听到频率小于20Hz的声音
4.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
春天,雨笼山峦
- B.
夏天,雾绕群峰
- C.
秋天,霜打枝头
- D.
冬天,冰封谷底
5.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示方法相同的是( )


- A.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 B. 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 C.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 D. 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
6.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 乘坐的小车
- B. 路边的树木
- C. 路边的房屋
- D. 路边的行人
7.下列现象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 A. 海市蜃楼
- B. 水中倒影
- C. 雨后彩虹
- D. 小孔成像
8.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预防近视从我做起。如图是眼睛视物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 B. 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
- C. 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 D. 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
9.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程中,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不锈钢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
- A. 温度
- B. 体积
- C. 密度
- D. 质量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 B. 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 C.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D. 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1.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 A. 密度小
- B. 弹性小
- C. 体积小
- D. 硬度小
12.下列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
- A.
照相机
- B.
望远镜
- C.
自行车尾灯
- D.
放大镜
13.如图是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实验时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入射的目的是便于显示光路
- B. 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不存在
- C. 让光线沿着FO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 D. 在光的反射现象实验中发现,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随之增大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 B. 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向下移动
- C. 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cm刻度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 D. 将蜡烛 移动利光具座10cm刻度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所成清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
15.图甲为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图丙是某次实验中绘制的水的沸腾图象。( )


- A. 组装图甲的实验装置时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组装
- B. 图乙中,能正确表示水沸腾时现象的是图B
- C. 由图丙可知,在当时实验条件下水的沸点是98℃
- D. 由图丙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
16.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 A. 1.4m/s
- B. 1.5m/s
- C. 1.6m/s
- D. 2m/s
17.如图所示,是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使用的两种方式,其中正确的是 图,铅笔的长度应为 cm。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18.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上,主持人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是由声带 产生的。观众通过收听获得党史知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观众仅凭声音也能知道谁在主持,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19.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摄氏温度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图中寒暑表的示数为 ℃。


20.如图所示是某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该固体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变大”或“不变”);在加热到第15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1.在旅游景区或森林里,不能随意丢弃矿泉水瓶.因为当瓶子装有水或雨水时,相当于 镜,对光线有 作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将阳光聚在一起,会点燃枯草、枯叶,引发火灾。
22.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工作人员每天喷洒消毒液,并对进入校园的人员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喷洒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这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2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向平面镜。请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4.如图所示,某喷水池的池底安装有一只射灯,射灯射出一束光在水面发生折射,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


25.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26.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等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等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27.为预防新冠肺炎,某同学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直到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3)再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4)该同学配制的酒精密度为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已配制的酒精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直到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3)再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4)该同学配制的酒精密度为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已配制的酒精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
28.光电门是物理实验中用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常用设备,如图甲所示,S是光源,K是光接收器,当有不透明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物体会遮住光源,接收器K接收不到光信号,计时器便开始计时,当物体通过后,接收器K重新接收光信号,计时结束,即可记录物体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某同学用光电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小车上安装有遮光板,A、B是安装在斜面上不同位置的两个光电门。

(1)若小车上的遮光板宽度为d,小车通过光电门时,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则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 ;
(2)若已知遮光板宽度d=1c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两光电门计时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tA=0.1s,tB=0.05s,则小车通过A、B两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A= m/s,vB= m/s;
(3)由实验可知:小车沿斜面向下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

(1)若小车上的遮光板宽度为d,小车通过光电门时,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则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 ;
(2)若已知遮光板宽度d=1c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两光电门计时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tA=0.1s,tB=0.05s,则小车通过A、B两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A= m/s,vB= m/s;
(3)由实验可知:小车沿斜面向下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
29.高铁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方便,如表是永州至长沙高铁G6124的运行时刻表,问:
(1)高铁G6124从永州站出发直至抵达长沙南火车站,用时多少分钟?
(2)高铁G6124从祁阳到衡阳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站名 | 永州 | 祁阳 | 祁东 | 衡阳东 | 长沙南 |
到站时刻/(时:分) | ﹣ | 20:14 | 20:30 | 21:01 | 21:45 |
发车时间/(时:分) | 19:55 | 20:16 | 20:32 | 21:04 | ﹣ |
路程/km | 0 | 33 | 62 | 135 | 312 |
(1)高铁G6124从永州站出发直至抵达长沙南火车站,用时多少分钟?
(2)高铁G6124从祁阳到衡阳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0.某同学用天平、玻璃瓶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空瓶的质量为25.4g,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7.4g,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并装满待测液体后总质量为51.8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玻璃瓶的容积;
(2)待测液体的密度。
(1)玻璃瓶的容积;
(2)待测液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