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等待
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
“怎么啦,宝贝?”
“我头痛。”
“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可是当我来到楼下时,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炉旁,一看这个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就知道病得不轻。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知道他发烧了。
“你上楼去睡吧,”我说,“你病了。”
医生来后,量了孩子的体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下楼后,医生留下用不同颜色胶囊包装的三种药,并嘱咐如何服用,并说,如果高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用不着担心。这是轻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没有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了孩子的体温,并对各种胶囊的服用时间作了记录。
“想让我读点书给你听吗?”
“好的,如果你想读的话。”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衰。
我朗读霍华德·派尔的《海盗故事》,但我看得出他并没在听我读书。
“你感觉怎么样,宝贝?”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床脚边自个儿看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服一粒胶囊。按理,他本该睡着了,然而,当我抬头看时,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
“你为什么不试着睡觉呢?到吃药时,我会叫醒你的。”
“我宁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你不必待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
“不嫌麻烦。”
“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待在这里。”
我想,或许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钟,照规定给他服药后,我便出去了一会儿。
那是个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盖着一层已结成冰的冻雨。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狗一路上连跌带滑,我自己也重重摔了两跤。
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撵起了一群鹌鹑,我击落了两只。
有几只鹌鹑停落在树上,但大部分飞进了一堆堆的柴垛中。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
回到屋里,他们说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
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开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
我量了他的体温。
“多少?”
“大约一百。”我说。实际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原先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用不着担心。”
“我不担心,”他说,“但是我不能不想。”
“不要想,”我说,“放心好了。”
“我很放心。”他说着,眼睛直盯着前方。显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尽力控制着自己。
我坐下来,打开了《海盗故事》,开始读给他听,但我看得出来他不在听,于是我停了下来。
“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大概还有多少时间就要死了?”
“你不会死。你怎么啦?”
“啊,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人不会因为得了一百零二度的高烧而死去的。你是在说傻话。”
“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时,同学告诉我说,发烧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自上午九点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我说,“你不会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在那种温度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在这种温度上,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你肯定?”
“绝对没错,”我说,“这跟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你知道,就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折合成多少公里一样。”
“噢。”他说。
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第二天,越发轻松了。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不动哭起来。(有删改)
1.小说两次写到小男孩眼睛“盯着床脚”,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小说采用“一天的等待”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中间插入的父亲外出打猎的两段文字是多余的,也有人认为这样写恰恰体现了小说构思的精巧。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1.表现小男孩紧张害怕但又竭力克制自己的心理状态。
2.①标题没有明确“等待”究竟是什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②小说情节围绕“一天的等待”展开,标题贯串全文,是小说的行文线索。③“一天的等待”中,男孩直面死亡、坚强勇敢的精神得以彰显,突出了人物性格,揭示了小说主旨。(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1)善良,体谅他人。不想让父母受冻,不愿给父亲带来麻烦,怕自己的病传染给他人。(2)恐惧死亡却能坚强、勇敢面对。面临死亡时没有哭闹,独自躺着,安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3)天真而又脆弱.不懂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了一天;当得知自己不会死去时,“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不动哭起来”。
4.(1)是多余的。理由:①因为父亲打猎这件事游离于小说主要情节之外,给人以节外生枝之感,对于突出小说主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并没有什么作用。②孩子生病了,但父亲却高兴地去打猎,不合情理,是明显的败笔。③打猎时轻松愉快的情调与整篇小说营造的氛围不协调。(2)这正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理由:①明写父亲打猎的轻松愉快,暗写男孩在孤独恐惧中勇敢地等待死亡,使人物形更加突出,②宕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悬念。③父亲去打猎意味着他觉得孩子的病情不重,这与孩子自己的紧张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结尾的戏剧效果。(意思对即可)
二
1.结合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⑴我宁愿醒着。
⑵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
2.小说写儿子生病发烧后,却意外地插入了两段父亲外出打猎的文字,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3.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突出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
1.⑴儿子认为自己快死了,担心一睡着就醒不来了,所以宁愿“醒着”。
⑵儿子认为自己过一会儿就会死掉,担心到时会给“爸爸”添麻烦,会使他感到难受。
2.①父亲去打猎意味着他觉得孩子的病情不重,这与孩子自己的紧张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结尾的戏剧效果。
②明写父亲打猎的轻松愉快,暗写男孩在孤独恐惧中勇敢地等待死亡,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③宕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悬念。
④通过写父亲不畏冰封雪冻的恶劣环境去打猎的勇猛,暗示小男孩面对死亡时的勇敢与镇静绝非偶然,而是深受父亲的影响。(答出3点即可)
3.⑴用语平易朴实,却蕴含着极为深沉炽热的情感。
⑵文笔简洁冼练,却又极富韵味,含蓄隽永,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