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第21课:《古诗三首》
1.课题解读
《出塞》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凉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场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情怀。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2.课文重点解读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理解:这是互文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未能还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理解:但使:只要。教:令,使。诗意: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从这两句诗中我们体会到了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理解: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促人出发了。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理解:诗意:如果喝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的将士又有几人能回?这两句诗运用反问的手法,写出了边关战争的激烈残酷,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理解: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诗意: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不论是生是死,都应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精神。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理解:诗意: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达出人活着就要做到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雄的爱国热情。
3.主题概括
《出塞》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画,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使国家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
《凉州词》是一首描写征戍生活、边塞情景的著名诗篇。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上的一次盛宴,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无常和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气概。
《夏日绝句》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4.学有所得
《出塞》一诗中诗人渴望战争早日结束,《凉州词》中将士们视死如归守卫边疆,《夏日绝句》中项羽宁死不过乌江。战争是残酷的,我们期盼和平,热爱和平,但是当外敌入侵时,英雄的中华儿女必定血战疆场,护我河山!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理解:诗人借助对骁勇善战的将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朝廷任用得力将领,巩固边关,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愿望。
(2)《出塞》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边关?
理解:寂寞 孤独 冷清 荒凉
(3)戍守边关的将士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与亲人团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不能。 万里长征人未还。
(4)想一想: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在做什么呢?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万里长征儿未还。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万里长征夫未还。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万里长征父未还。
(5)你从本课三首古诗的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戍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诗人的豪迈气概?
理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
理解:
7.课外拓展
(1)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王之涣并称“四大边塞诗人”。尤善七绝,后人誉之为“七绝圣手”。曾任江宁丞,故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有十四首。其中以《凉州词》最负盛名。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为主。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一剪梅》等。诗作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2)了解时代背景
资料1: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无数青春生命葬身黄沙大漠,无数家庭破碎凄清。
资料2:西汉时,匈奴犯境,民不聊生。英勇善战的将领参军抗击匈奴。他们舍生忘死,屡建奇功,终于赶跑了匈奴,消除了北方的边患。
资料3: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资料4: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汴京失陷。宋高宗赵构领着臣子仓皇南逃,将大片国土拱手让金。动乱中,李清照夫妇也逃亡江南。不久丈夫去世,李清照孤苦无依,尝尽了人间艰辛。在那样国破家亡的岁月里,广大百姓更是饱受战乱之苦。百姓平时受尽了剥削压迫,国难当头,朝廷却抛弃他们于水火之中。
(3)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提起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哪些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诗人笔下的明月常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3)拓展延伸
出塞(其二)
[唐]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课题解读
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里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课文重点解读
(1)“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理解:前面三个同学读书的目的是为父亲、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将少年周恩来的回答和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对比,突出了少年周恩来胸怀大志,具有远大的理想。
(2)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理解:“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上文写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与其他同学的志向对比着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大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3)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ya)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肈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理解:在中国的领土上,中国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不但不为中国人撑腰,反而训斥受害者,与伯父说的“没有地方说理”相照应。周恩来这才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4)围观的中国人都紧命苦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理解:反问句强调了大家的无奈与愤怒。这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5)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理解: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周恩来想要拯救祖国和人民于苦难的迫切心情,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怀。
3.主题概括
本文主要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原因是他耳闻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又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外国人的欺凌而无处说理的事情,从而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分量之重,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
4.学有所得
多么伟大的理想,多么崇高的志向!少年周恩来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时至今日,仍令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接过革命前辈手里的接力棒,为让国家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而继续努力读书吧!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说一说课文写了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理解: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了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十二岁那年,在奉天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
周恩来在租界里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体会“中华不振”。
(2)“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
理解:以前政府腐败,国家不强盛,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和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当时的国家不振作,软弱无能。
(3)修身课上,同学们回答为什么读书时,少年周恩来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结合周恩来看到的“中华不振”的现实与他在修身课上的铿锵话语,推想一下他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