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精选13篇)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1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上海市教科院豫英实验学校 朱惠娟
【教学片断】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
生:我们要着重研究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师:找到了西门豹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该怎么研究?
生:多读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有实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个教学板块花时不多却十分重要,避免了学生许多无效或低效的学习活动,维护了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严肃性,防止了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就是课堂学习并不有效现象的出现。
师: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否落到实处,一个关键问题是老师有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研究时空。不少观摩课常常有很不错的设计,可是过于小家子气。时常教师的教学导语出口,听课者这边刚刚记下,那边已经让学生交流讨论,汇报评价了。没有学习过程,还有什么教学质量可言?没有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交流汇报的成果还会真实吗?而林亚华老师给孩子们的研究性学习的时空是实在的。让学生在第二、三大段的语言材料中去研究,空间是充分的,又在本处留下7分钟左右的时间,为学生的独立感悟和伙伴合作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时间。
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
生:我是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来体会的,西门豹说“送送新娘”其实是送巫婆上西天,送新娘回家,他是一语双关。
生:我是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来体会的,西门豹将计就计,以新娘不漂亮为由,既救了新娘,又惩治了巫婆。
生:我是抓住“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来体会的,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一催,这样实际上就非常巧妙地铲除了官绅头子。
生:书上说,那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虽然西门豹没有将他们投进漳河,但也惩罚了官绅。这样一来,他们再也不敢做坏事了,而且听了他们的求饶,老百姓就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用“边读边说”的方式交流,既是读中感悟的研究结果的呈现,又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更应当肯定的是林亚华老师将“边读边说”控制得当,见好就收,3分钟左右就干脆利落地解决了。
【评析】
讨论创新教育将不可避免地要说到研究性学习。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对他们而言,所谓创新性学习,不是真的期望他们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什么发明创造。而是指他们经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或对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新的有意义的重组。研究性学习就把这种“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小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和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是同等重要的。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某一个具体的字词句或阅读的知识是需要的,但关键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广义上说,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问题探究式的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巧妙切入 自读探究──《西门豹》教学片断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姚 琼
1、默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划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词句。(写上“巧妙1,巧妙2……”)
2、四人小组研究:
你们觉得哪一处最能体现西门豹惩治的巧妙?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议一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赛一赛,谁能读出这句话巧妙。
3、小组研究,教师指导。
4、汇报交流,展示点拨: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泊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⑴ 四人小组起立,小组长主持汇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其他组的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 有补充吗 )(板书:救姑娘,投巫婆)
⑵ 你们从哪里体会到的:
① “不漂亮”:
姑娘真的不漂亮吗?为什么要说新娘不漂亮?
② “麻烦”:
“麻烦”是什么意思?这里的“麻烦”与平常的意思一样吗?
③ “河伯不会满意的”:
西门豹真的相信有河伯吗?
④ “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说明巫婆已经淹死了。
5、你觉得西门豹这样说高明在哪里?
⑴ 救出新娘。
⑵ 惩治巫婆。
⑶ 破除迷信。
⑷ 教育百姓。
【反思】
本案例中,我以“这个借口到底巧妙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读探究,小组合作钻研讨论。这个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他们自主地阅读,主动地合作,自奋其力,自求其果。在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合作过程中,学生读读,写写,争争,议议。课堂上形成了探究,讨论,争辩,认同的热烈气氛,真正体现了生命激qing的参与,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2
我在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了解到西门豹为何要惩治那些官绅,抓住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让学生边读边注意带点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学生明白:西门豹并不是真的要为河伯重新选媳妇,只是以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从而达到破除迷信,教育群众,惩治巫婆的目的。紧接着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巫婆当时的神态,动作,想象巫婆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通过想象,使学生明白西门豹聪明过人,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地惩治了邪恶,为老百姓报了仇,出了气.再让学生找出这些内容来读,让学生受到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教育。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一经过,我让学生来演一演。全班学生个个想来表演,他们把西门豹从调查摸底到惩治官绅这一过程表演得活灵活现。通过人物语言、神情和动作的表演,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学习的高潮。此时我让学生说说学习这课后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说:“西门豹又聪明的智慧。”“西门豹才智过人。”“西门豹机智。”“我们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学生表演,能帮助他们了解文章内容,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3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安排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第二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编者的意图是将学生再次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增强对灿烂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学生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兴趣。
课文讲了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西门豹看到那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了解到了真实情况,然后他用妙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为民除害,破除迷信,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邺年年庄稼都有好收成的事。这个故事大快人心,让我们从中体会到西门豹破除迷信,尊重科学,为民办好事的品质。
这个故事选自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 滑稽列传》。《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总体风貌。它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竭力做到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他还非常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 因此,我们认为《西门豹》这篇课文应属于历史故事。这与导语中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相矛盾。作为老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说明并加以批注。另外,结合前面对《史记》的了解,我们认为要学习课文,就得从西门豹的语言描写入手,从初到邺时与老大爷的对话调查,到后面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假话真说、直话曲说、重话轻说中去体会一个有血有肉、敢作敢为、正值睿智的好官形象。司马迁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汉朝的皇帝、大臣们也乐于炼丹、立坛、敬神,整个社会弥漫着迷信的烟雾。当时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假如不给何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祭祀水神 ”也就成了当时的一种陋俗。因此课文中有“西门豹面对这漳河站了很久”一句,意在让老百姓明白根本就没有什么水神河伯,只是官绅、巫婆们互相勾结借此机会骗取他们的钱财而已,是他用智慧对愚昧进行了扫除。司马迁的这个故事还有警世的作用。《史记滑稽列传》还叙述了西门豹罢官的事情。因为《史记》的`传播,西门豹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正直、智慧、爱民,是古代好官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破除迷信的鼻祖。
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收录了这个故事。有的教材安排在四年级,有的安排在五年级,旧人教版将其安排在六年级,有的标题为《西门豹治邺》。结合课文的特点和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们认为《西门豹》安排在三年级不太合理。这一点得到了人教版副编审郑宇老师的认可。因为要让三年级学生真正理解西门豹语言之妙,真有点勉为其难,可能从中有所感悟更为适合。我们把这一想法与郑宇老师交流,结果不谋而合。郑老师说因为各种原因,确实忽略了这一点,可能在今后的编写中会有所改动。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有了自己的学习规律,能读通顺简短的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文章,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能通过读懂句子去感知自然段段意,能力强的孩子能概括自然段段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属于小学中段,阅读教学应以词、句、段训练为主,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词、句表达的效果,加强段的教学,读懂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概括段意,了解构段方法,开始向篇的训练过渡。能流利地朗读,练习读出感情。
三、说目标
学习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同时也决定着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这篇课文的特点,我们确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2、自主、合作识记7个生字,通过读帖,看老师范写,会把14个生字写正确,写工整。
3、通过西门豹的语言、行为,了解他为人民做的好事,体会他为民除害,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会把14个字写正确、写工整。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抓住对人物言行的描写,细心体会人物品质,感悟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头子方法之妙。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去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
四、说思路
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安排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文学著作,将孩子的思想带向遥远的古代,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然后让孩子借助拼音和小组合作学习6个生字,把课文读通,读得正确、流利。通过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通过师生、生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体会西门豹是一个会发现问题、善于调查分析,聪明、讲策略的人。抓住三个“闹”字理解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真正原因。三个“闹”字,让我们读出了老百姓被逼无奈,迷信河神;更让我们知道了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罪魁祸首是谁,受害人是谁,一读便展现在我们眼前。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的10―16自然段。通过分段读课文,理解西门豹是怎样救姑娘、惩治官绅头子,教训小官绅,教育老百姓和带领群众挖渠引水,取得丰收的。抓住西门豹的语言、举止去理解他方法的妙处,再借助插图,让同学们一起演一演,从而把课文内容在表演的过程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五、说设计
现在我们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 复习巩固 引入新课
填空
西门豹到了邺,发现那里 。
西门豹通过四问老大爷。
一问了解到都是 。
二问了解到首犯是。
三问了解到受害人是 。
四问了解到漳河倒是。
西门豹真是一个的人。
第二环节 直奔重点 品悟课文
1、指引学路
师:西门豹调查结束后,了解到了真实的情况,说了一句话“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门豹真的要去送新娘吗?(教师点拨:结合下文理解重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西门豹说的不是真心话。)
课文中还有几处也是这样的,我们这节课就来细细体会。请同学们默读11―14自然段,画出西门豹说的话,读一读,看看你会体会到什么?
2、品悟朗读
a、西门豹的语言:“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给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的行为:等了一会儿。
学生通过交流悟出:西门豹不是真说新娘不漂亮,真正目的是要惩治巫婆。在有所感悟的情况下,指导朗读。
b、西门豹的语言:“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西门豹的行为:面对漳河站了很久。
学生通过交流悟出:巫婆已死,催是假,惩治官绅头子是真。(这样为后面理解“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做好铺垫。)指导朗读。
c、西门豹的语言:“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小官绅们表现:吓得面如土色,不住磕头。
学生通过交流悟出:西门豹的所作所为把官绅们吓坏了,理解面如土色,本意、比喻义、什么情况下会面如土色?指导朗读。
师:吓得这么厉害,官绅们以后还会再给河伯娶媳妇吗?
(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学生通过朗读,从语言文字的对比中捕捉语言的变化,深切体会西门豹的内心世界,充分感悟到西门豹轻话重说,缓话急说的巧妙所在,同时领略作者描写的传神所在。这样的训练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超越文本,提升语言,让学生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3、质疑,悟计之妙
惩治巫婆、官绅头子,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下命令杀死这些罪魁祸首呢?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当时社会现状,让生明白西门豹是要从老百姓心了破除迷信。
4、送走了巫婆和官绅,送走了封建迷信,一心为民的西门豹还为百姓们做了什么呢?以读代讲。
第三环节 小结练习 提升形象
小结填空
西门豹说 是假, 才是真,
西门豹真是一个 的人!
师小结:西门豹的计可真妙啊!当初是巫婆和官绅用河伯娶媳妇的计来骗钱害人,而西门豹却利用河伯娶媳妇这一计不但救下新娘,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同时还让百姓明白了漳河里根本就没有河伯,这只是骗人的迷信活动。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将计就计。
机动学习内容:
投影出示插图,结合课文内容表演课本剧。
(教师注意在表情、语言、动作上加以指导。这时安排这一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天真无邪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第四环节 作业安排
今天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西门豹,孩子们,我们还通过电视看到过英俊潇洒、文武双全的汉武帝吧。其实,司马迁在《史记》里对这位汉武帝也作了详细的记录。电视里的汉武帝是否和史书中记载的汉武帝一样呢?孩子们下课后找找《史记》来读一读,一个月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把孩子的目光由课内引导到课外,,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对孩子们的阅读起到监督,还能拓展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途径,达到语文让孩子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目的。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4
30.西门豹
30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像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2.借助表格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理解、感悟、体验,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转换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投影片逐条展示。
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他明白了原因是 巫婆和官绅头子给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 天灾人祸。
2.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句话中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象
二.学习重点段落
1.观看录象,思考:西门豹是不是真的去送新娘子的,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2.讨论上一思考题。
明确:扔巫婆、扔官绅头子、教训官绅、教育百姓。
3.西门豹用什么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自读课文找找写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用波浪线划出)
4.交流,说说你找了哪些句子,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随机点拨,理解意思,并要求用“西门豹借口……就……”的句式来说话。主要有三句,分别是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们说的。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的巧妙言行。
5.品读。
同学们刚才找得很好,说得很好。的确,西门豹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气说这些话的呢?你能来试一试吗?学生自由练习,可选一处反复读。
交流读,评议,再读。
6.想象写话:
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 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
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纸上。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三.学习第三段
1.“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灾如何解决呢?
齐读第14自然段,说说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做了什么事 兴修水利。
2.评价西门豹
说一说: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小结课文
教学目标:
1.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像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2.借助表格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理解、感悟、体验,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转换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定研究主题。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西门豹是个好官。现在他想请大家帮个忙,事情是这样的,魏王也听说西门豹在邺这个地方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要西门豹写个工作汇报,你们能替西门豹大人完成这个任务吗?
教师出示表格,哪些你已能填了,请填好 姓名、性别、职务
2.余下的怎么办 我们先来读读课文。
3.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他明白了原因是 巫婆和官绅头子给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 天灾人祸。
4.如果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他也知道了真相,他会怎么做 同流合污;全抓来,杀了;……
5.西门豹这样做了吗?他的做法巧妙在哪里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自主研究,合作探索:
1.学生自学:读10-14自然段,找找写西门豹言行的词句中的巧妙之处,好好读读,细细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说说你找了哪些句子,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随机点拨,理解意思,并要求用“西门豹借口……就……”的句式来说话。
主要有三句,分别是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们说的。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的巧妙言行。
3.同学们刚才找得很好,说得很好。的确,西门豹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气说这些话的呢?你能来试一试吗?
学生自由练习,可选一处反复读。
交流读,评议,再读。
4.除了西门豹的话以外,你还能从其他地方体会到西门豹做法的巧妙之处吗?
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
面如土色,磕头求饶
老百姓明白了……骗钱害人 让学生明白西门豹做法对他们的教育作用
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
……
5.想象写话:
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 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
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表格上。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6.“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灾如何解决呢?
齐读第14自然段,说说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做了什么事 兴修水利。
7.填表:
西门豹的主要事迹 破除迷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兴修水利。
要是魏王看了这张表,他会怎么评价西门豹,请写在表上。
三.继续质疑:
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随机处理,或引导自答,或请同学帮忙,或存疑思考。
四.作业:
选择:1.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2.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附一、作业纸:
魏国官员工作汇报表 姓名 性别 职务 主要
事迹 巧妙
的言行 人们
的
议论
魏王
的
评价
附二、课后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曾说:“宁可上一堂千疮百孔的研究课,也不上一堂十全十美的传统课。”
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所以,本课时的设计理念就是积极开展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首先,我设计了一张“魏国官员工作汇报表”,它囊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只有仔细研究了课文,对课文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整合才能完成。借助这种崭新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次,根据课文的特点,我确定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内容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惩办巫婆的部分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所以我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先找到这些句子,读懂意思,再进行语言的转换练习,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并借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
在领略了西门豹的睿智与胆识后,我设计了一次写的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河岸上们目睹这一切后会议论些什么,这样的练习将以往的对人物品质精神的理性概括的赞颂,转化为儿童生动形象的积极的语言表达训练。而且这个训练不是划一的,而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有弹性的作业。
第四,研究学习不能以解决学生的全部问题为宗旨,而应十分讲究保持学生的问题意识,真诚地希望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质疑、解疑,产生新问题的热情和冲动。有实实在在的问题,才会有切切实实的研究性学习。课尾,“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就是问题教学的有机组成总分。
当然,问题还是不少的,自我感觉,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尚不够,二是合作很少,三是容量欠多,课后感觉可以把西门豹做的第二件事和魏王的评价这两部分内容移至第三课时去学。
希望得到专家和同仁们的帮助与指点,共同探究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教学要求: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写段意。
3、认识并学习西门豹注重调查研究、关心民众、有勇有谋并能将计就计、巧妙地惩办巫婆、官绅、破除迷信、成功治妖的精神。
4、感情朗读课文,按要求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准备: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文章的1-9自然段。
过程:(略)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课文10-14自然段,重点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从而认识西门豹这个人物。
过程: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地,看到的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当他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找到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两个根本原因。这两个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首先是要破除迷信,而迷信的根源是巫婆、官绅在捣鬼。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西门豹是怎样解决河伯娶媳妇这个最根本的问题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讨论的内容。
3、西门豹调查了解邺地的实情之后,他是怎么说的?(翻书p60,齐读西门豹说的话)
4、"我也去送新娘"这句话含义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
5、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去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去"送"新娘的?(请大家自读课文10-13段,边读边思考: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是以什么理由并用什么办法惩治的?在书上勾画批注)。
6、现在我就来检查一下刚才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问题的情况。请先讨论: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
7、请一个同学读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图边想,西门豹是在什么情况下"送"巫婆和官绅头子去死的。
8、西门豹怎样当众"送"他们去死的呢?也就是说以什么理由、用什么办法为民除害的?(默读11自然段,用1、2、3标出西门豹"送"巫婆去死的三个步骤)
9、是哪三个步骤?
10、第一步西门豹看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1、第二步西门豹找了什么理由惩治巫婆?(用~~~~勾出西门豹说的话)
理解句子:
①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②找了什么理由和借口来惩治巫婆?
③惩治巫婆最关键的话在哪里?从字面上看他说这句话时是以什么语气来说的?"麻烦"是什么意思?按这种理解该怎样读?
④西门豹内心深处真的是很客气的吗?那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态度强硬、不置分辩而没有商量余地?
⑤该怎样读这个句子(与刚才朗读比较)。
12、巫婆愿意去说吗?他会怎样?
13、西门豹第三步又是怎样做的呢?这里进一步看出西门豹怎样?14、西门豹惩治巫婆的这一部分我们是以怎样的步骤来学习的?
15、下面就请按上面教的学法,自学西门豹惩治官绅头子这部分。(按小黑板出示的自学提示进行讨论)16、就这样,西门豹借着送新娘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当众处死了"神害"的首恶份子,这样达到了什么目的?作为县官的西门豹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仅仅这样做够不够?对!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面对漳河站了很久。他又在想些什么呢?(小声读12自然段,他说了几次话?分别是怎样说的?用勾出)17、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体会西门豹说话的语气和心情,同桌练读)
18、真是说者容易听者难啊!此时此刻,官绅们怎样呢?(看图想象说话)
19、看到此情,老百姓明白了什么?(读句子)
20、"从此,谁也……发大水"这句话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21、学到这里,聪明的孩子们会清楚地认识到:西门豹借送新娘实际上做了什么?他送走的仅仅是两个人吗?
22、作业邺地的大官,他手握大权,完全可以直接杀了作恶多端的巫婆和官绅,可他却选择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借送新娘当众处死了他们,达到了什么目的?这个办法真巧妙啊!这叫什么办法?
23、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看书)
24、引读……日久天长,背景离乡的人们陆续回到这里安居乐业、辛勤耕耘,人们逐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25、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我们学完了这一课。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最佩服他的什么?
26、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第三课时
要点:总结全文,指导分段,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过程:(略)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并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2、读懂每个自然段,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句。
4、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如何巧妙破除迷信,为百姓除害的;练习分段,说段意。
教学难点: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西门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联系课文想想,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要改变邺地的状况,必须解决河伯娶媳妇和年年闹旱灾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西门豹是如何解决河伯娶媳妇的问题的?
2、上节课我们讲了,西门豹了解了河伯娶媳妇的实情后,他是怎么说的?请看p122,我们把西门豹说的话读一读:"我也去送送新娘",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以送新娘为名,惩治巫婆和官绅)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西门豹是怎样以送新娘为名,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
二、教学第二大段。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大段(10-12自然段),自学课文,学这一部分,由老师提三个问题(挂小黑板),同学们边默读边思考小黑板上这几个问题:
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惩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心情怎样?
2、用"~~~~"勾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
3、惩治了巫婆,为什么还要惩治官绅头子?
①我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几道思考题。
②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学习理解这几个问题,我们来采取分组、分题重点学习的方法:一大组着重思考第一个问题;二、三大组着重思考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稍难一点;四大组着重思考第三个问题。你那道思考完了,也可以思考其他组的问题,等会可以抢答。时间为2分半钟,开始!
(二)大家刚才自学认真,现在我们来讨论这几道思考题,先看第一题,第一大组重点回答:
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处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说)(七十多岁的巫婆和十来个女徒弟:女孩子泪流满面……)这时候,作为初到邺县,要治理邺县的长官西门豹心情怎样?(对官绅、巫婆痛恨;对女孩子同情)小结:第一大组学得很好,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解决了。现在我们看第二个思考题,二、三大组重点回答,其他几组可抢答。
2、用"~~~~"勾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
⑴谁来读读你勾的句子?
⑵老师把西门豹说的这段话写在灯片上,出示幻灯片:"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①齐读这一段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②课后第三题在这几个词语下面加了着重符号:不漂亮不会满意选个漂亮的
③你谈谈你对这几个带点词语是如何理解的?(不漂亮:长得不乖。这儿并不是真指姑娘长得不好,而是借口姑娘不漂亮,保护这个姑娘。不会满意:不高兴,不同意。河伯不高兴就会女大水。选个漂亮的:找个长得好看的,这儿也是一个借口。)师小结:这三个带点词语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借口。
④同学们再看看这几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姑娘不漂亮,所以河伯不会满意,就要发大水,要解决河伯不满意,只好派一个人去跟河伯说一声,过几天再先个漂亮的送去。)师小结:的确是这样,既然姑娘不漂亮,河伯必然不会满意,只有再找一个漂亮的送去,选谁给河伯说一声呢?(巫婆)这样顺理成章地达到了什么目的?(送巫婆去死)
⑤我们理解了几个带词的意思,又弄清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那么,你对这两句话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表面的意思:西门豹不仅赞同河伯娶媳妇,而且三个"不 "表明自己的态度是慎重的,要为河伯选个漂亮的媳妇,同时客气地叫巫婆去给河伯说一声。真正目的:保护姑娘免遭迫害;送巫婆去死。)
⑶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应如何读,谁来试试?(指名2人读,全班读一次)
⑷西门豹语气平静,态度坚决,一个"叫"字把巫婆投进了漳河。(板:投巫婆)
⑸看幻灯:这就是西门豹命令卫士把巫婆投进漳河的情景。长期宣传迷信,残害妇女的巫婆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⑹西门豹惩治巫婆的手段真是十分巧妙,再读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这两句话,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使用的这种方法叫什么?(将计就计)
①"将计就计"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计策向对方施展计策。)
②再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用了巫婆的什么计策又向巫婆施展了什么计策?(利用了巫婆编造的漳河里有河伯这个神,并每年要为河伯娶媳妇的计策。而西门豹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巫婆去见河伯,达到了处死巫婆的目的。)小结:西门豹就这样,不动声色,将计就计处死了巫婆。二、三大组回答二个问题时,发言积极。过渡:西门豹又用同样的办法,又一个"叫"字,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里。(板书:投官绅头子)我们来看第三个思考题,四大组重点回答。
3、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里?联系前面的课文理解。(①首恶,他和巫婆勾结骗钱害人。②不投官绅头子,就不能吓唬别的官绅,逼他们说出真相。③不杀他,他又会叫别的巫婆来骗钱害人。)小结:这三个问题,同学们自学得不错。
(三)我们接着学习第二大段中的13、14自然段。前面是老师提问,同学们思考讨论这三个问题的,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可默读,可小声读),自己提问,看你们有什么问题?看哪些同学提的问题最好?(学生自读,学生提问)有的同学提问很有份量,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我们来重点讨论同学们提的这几个问题,其它的问题下课后再讨论:
1、其它官绅为什么要提心吊胆?(官绅头子投下去了,他们害怕轮到自己。)
2、其它官绅为什么要面如土色?(他们十分害怕被投进漳河,投下去就没命了。)
3、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其他官绅都投到河里去?(①不是首恶;②逼他们说出真相;③表现西门豹惩罚有度,方法巧妙。)小结:西门豹在了解了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后,将计就计,三个"叫"字,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惩罚了其他官绅。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文章,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1、巫婆和官绅的一去不复返和官绅们的求绕声,使老百姓明白了,明白了什么?用" "在文中勾出。("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2、老百姓明白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结果怎样?
3、西门豹选择了河伯娶媳妇的好日,以送新娘为名,当众处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惩罚了其他官绅。这件事教育了老百姓,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弄清了愚弄他们多年的河伯娶媳妇原来是假的。这样,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就破除了。这正是西门豹要达到的目的。同学们,要达到同一个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你是邺地的长官,你会用什么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迷信?①四人一组讨论。
②指名说,不同的办法。过渡: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有很多办法都不错,我们来分析一下各种方法的利弊。我把同学们想的办法归纳了三类:一类:找借口的办法。比如让巫婆、让官绅的女儿去跟河伯配,当河伯的媳妇,这一类办法与西门豹的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差不多,都能达到惩治巫婆、官绅的目的,只是借口不同,大家开动了脑筋的,有创造性。二类:了解情况之后,选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当众处死巫婆、官绅头子。这种办法好在哪里?(能惩治巫婆和官绅),不好在哪里?(不能教育百姓,这个迷信难破除。)三类:把巫婆、官绅先审问、退钱,然后再像西门豹那样惩治他们。这种办法既惩治了巫婆、官绅,又教育了老百姓,还要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我认为这个办法更妙、更富有创造性,应该说比西门豹的办法更好。
三、教学第三段。
1、联系前面的课文理解这一段文。学这一部分,老师不提问,同学们也不提问,你们自学了这段后,谈谈你对这段文章是如何理解的?
2、学生自谈对第三段文章的理解。(①段意:主要讲了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庄稼得到了好收成。②为什么开渠引水?要使老百姓生活变化,必须解决年年闹旱灾的问题。③和上段的关系。西门豹先破除迷信,人们才会相信他,才能去开渠引水,庄稼才能丰收;如果不先破除迷信,就没人敢去开渠引水,人们照样逃离,就不会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
四、总结: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课文内容得到理解了,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
2、正因为西门豹是一个关心百姓生活、重视调查研究、尊重事实、做事讲方法的人,所以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千古佳话。
(全国第五届创造教育年会观摩课)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5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想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战国时期)
二、学习生字
1.字音。
学生对着生字表读生字,重点读准“娶”和“渠”,前鼻音“选、”和后鼻音“荒”“凿”。
2.字形
(1)将生字按结构的不同进行归纳。
上下结构:荒芜娶苇灾凿渠
左右结构:魏徒磕媳溉
半包围结构:选
(2)重点指导。
荒:中间是亡,千万不要多加一点。
婆:右上部的皮,最后一笔是。
凿:上边是业,最后两笔是。
溉:右半部共9笔写成。
(3)组词练习
①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绅徒媳
概选魏
三、查字典理解词语
1.读课后读读读写写的字词。
2.查字典解词。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徒弟――跟从师傅学习的人。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人烟稀少――居住的人很少。
面如土色――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四、再读课文,思考书后题
1.读课文,思考书后第一题。
2.用“‖”将课文分段。(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了解到给河伯娶媳妇和旱灾造成了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第二段(从“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到“漳河也没有发过水”)。在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以那位姑娘不漂亮为由,把巫婆和官绅头子先后投入漳河。惩治了官绅巫婆,教育了老百姓。
第三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西门豹发动了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邺地每年都有好收成。
3.全文按什么顺序分段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的。)
五、中心思想
本文记述了西门豹在邺地,破除为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做法,惩治首恶,为民除害及兴修水利的事,赞扬了西门豹的管理才能和为百姓兴利除害的业绩。
六、关于书后题
1、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西门豹从老爷爷那里了解到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共有两点,第一点是天灾,“年年闹旱灾”;第二点是人祸,官绅、巫婆欺骗老百姓、榨取钱财;百姓头脑里的迷信思想严重。
(2)在惩治官绅、巫婆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西门豹是这么说的,这么做的:
①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②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③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西门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将计就计,用事实惩治首恶,教育老百姓,只有尊重科学,开凿引水,科学种田,才能有好的收成。
2、这篇课文是用什么顺序写的?(见自学提示)
七、布置作业
1、生字抄词
2、语训
3、给家长讲故事。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6
《西门豹》课本剧【案例】:新西门豹
乐趣来源于创新
从某一角度说,创新就是发现。只有睁大自己的眼睛,才能见人之不见。在学校学习,更应该有批判精神,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
有人说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在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摧残天资优异而具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容易的多。这是真知灼见,绝不是危言耸听!
《西门豹》课本剧【案例】:新西门豹
一群孩子重演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故事。不过,此故事并非完全是彼故事。
第一幕
地点:王宫。
人物:魏王、西门豹、侍卫。
魏王:(手拿一封信,急匆匆上)百姓投诉到皇家信箱,说邺治理得不大好,no,简直是极差──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这不是和寡人我作对吗?目前周边各国对我们魏国虎视眈眈,稍不留神就会国破家亡,尤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秦国,更是没有一天不想着武力消灭我们,如果都像邺这样经济落后,挨打还不是早晚的事?这些没上过学的狗官,只知道争权夺利、贪赃枉法,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也不管国家的前途,寡人要把他们一个个都炒了鱿鱼。寡人得派足智多谋、有改革开放思想意识的西门豹去治理治理。来人哪!
侍从:(跑上)在!
魏王:把我的手机拿来!侍卫,西门豹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侍卫:75526815710。
魏王:(拨号,打电话)西门豹吗?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啦?对,就是寡人。请马上来王宫一趟,我有急事找你,越快越好!
西门豹:(幕后声音)是,大王!我马上就到!
西门豹:(气喘吁吁上)参见大王。
魏王:爱卿平身。今天来得还挺快。
西门豹:回大王,今天路好走,没堵车。
魏王:你先看看这封投诉信。寡人让你去邺做行政长官,这个任务可不轻。are you ready?
西门豹:yes.不过大王必须给我处理事情的权利,臣才敢答应。
魏王:我完全放权于你,爱卿就放心去做吧。你一定要把邺给我治理好。
西门豹:大王放心,治理不好,我西门豹就从新时代广场的39楼跳下去。臣现在就走,大王再见。
魏王:(握手)再见,多保重。
西门豹:司机,备车。
第二幕
地点:邺,西门豹的办公室。
人物:西门豹、老大爷。
西门豹:这里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是什么原因呢?
老大爷: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都要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回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西门豹:(自言自语)他们贪污这么大的数目,够得上判死刑了。那新娘子从哪儿来的呢?
老大爷:还不是穷人家的女孩子!每年巫婆和官绅都会到各家去选,看上了谁,就说她是河伯的新娘子,就带到漳河边上的一所小房子里,到了日子,让她坐上木筏,在水里漂一阵子,就沉下去了。所以,有女孩的人家怕被选上,纷纷背井离乡,这里人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穷了。
西门豹:杀人害命,罪该万死,官绅和巫婆看起来是活够了。我不收拾他们谁收拾他们!老人家,今年河伯什么时候办喜事呀?
老大爷:下个月32号。
西门豹:好,到那天我也去凑凑热闹。
第三幕
地点:漳河边。
人物:西门豹、巫婆和徒弟若干人、官绅若干人、侍卫若干人、老百姓多人、新娘。
(前面人物除新娘外纷纷上场议论纷纷。西门豹带侍卫到来了,巫婆、官绅迎上去。)
巫婆:(作揖)西门老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官绅头子:老爷要来也不通知小的,好让我们准备准备。
西门豹:好说,好说。见过各位。请把新娘带来让我看看漂亮不漂亮。
(新娘由两女徒弟带来,哭哭啼啼的非常伤心。)
西门豹:(看)不行,这个姑娘不够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对巫婆)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高声)卫士。
卫士:有!
西门豹:把她请进河里。
巫婆:西门老爷,别让我下河!我给河伯打电话通知就行了!
西门豹:不行!你必须亲自去,这样河伯才能看见我们的诚心。扔下去!
(卫士拉巫婆下,群众一片骚动。)
(过了一会。)
官绅头子:放过我吧!我再也不敢谋财害命了!老爷饶命啊!
(卫士把官绅头子扔进漳河。)
(又过一会。)
西门豹:(面对官绅们)他们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卫士──
官绅们:(跪下来求饶,磕头)老爷饶命,我们知道错了,老爷饶命吧!这不是我们的主意。逼老百姓交来的钱大部分都被巫婆和头儿吞了,我们只得了一小部分,我们统统拿出来,还要用自己的钱给受害者赔偿!只求老爷饶命。饶命啊──(哭)
西门豹:(面向“漳河”方向等了一会)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别忘了你们刚才说的话,赔偿要快,国家要对你们罚款,还要追究你们的刑事责任,回去好好学学法律,看看自己该判几年。你们都回去吧。
新娘:谢谢青天大老爷,你救了我的命。
老百姓:(议论纷纷)原来巫婆和官绅把我们的钱贪污了,给河伯娶媳妇都是骗人的勾当。以后再也不信有什么河伯了。不再迷信啦,要多学点科学知识,我们太愚昧了。以前死的人多亏呀。
西门豹:现在我命令,组成扶贫突击队,开凿渠道把漳河水引到田里灌溉农田。
众人:耶!我们听您的吩咐!
第四幕
地点:皇宫。
西门豹:邺这里已牛羊成群,田野一片生机。老百姓丰衣足食。我可以去向魏王述职了。
魏王:西门豹,各种新闻媒体已经报道了你的事迹,寡人very very高兴,已经命人制作成网页挂在网上让全世界网虫共享。
西门豹:thank you.请问网址是什么?
魏王:网址是。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全体演员谢幕。)
【案例分析】
编写和排练课本剧是十分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活动,在写作、表演、语言、音乐、形体、审美、协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锻炼作用。排演课本剧虽然不是什么创举,但是正因为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众多的好处,所以能够长盛不衰。
课本剧如果完全按照书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照搬下来,估计是不会受欢迎的,因为每个同学对课文都是非常熟悉的,没有一点儿新东西在里面怎么能吸引住见多识广的特区孩子的目光呢?
我们虽然没有亲眼观看这场演出,但似乎已经感受到课堂那种欢快、活跃的气氛。孩子们是在演课本剧又是在表现自己,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到里边了。
在这个课本剧中,一群孩子大胆地把现代的思想、语言、物品等用到剧本之中去,把古代、现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感觉是幽默、生动、有趣、新鲜、让人耳目一新,真可谓是别开生面。
虽然提倡新的东西,但并非是一味地在古老的故事中运用现代语言、方法和技巧,还是要保持原著的精神、风格和情节,虽然是戏说,也得花心思去组织,不能把戏说变成胡说。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7
时间:2009年5月15日
地点:泸县梁才学校
活动:泸州市第四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展评活动
执教:叙师附小 何斌
【课前互动,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还记得我吗?
生:记得。
师: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能说说我在你们心中留下的印象吗?
生:很好玩。
生:比上体育课还好玩。
生:你很幽默。
生:很帅(众笑)
师:谢谢!你也很漂亮。
师:你们刚才都是从何老师的外表来谈留下的印象,好象都没说到何老师的内涵,(众笑)不过,这事儿不能怪你们,不怪你们,因为你们认识我才一天,要充分地了解何老师,还得花更多的时间,知道我更多事才能了解得更深入。其实你们昨天除了认识我以外,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记得他的名字吗?
生:记得,西门豹。
师:是的,我们要想更多地认识他,就得知道他的事情才能做到,今天我们就深入课文去了解西门豹的内涵吧!请孩子们伸出你的小手,跟着何老师好好地写一写他的名字。(板书,学生书空)
师:让我们轻声地叫出他的名字吧!
生:西门豹(读得不够轻)
师:再轻一点。
(由外表谈印象,由谈自己到谈西门豹,既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又引入了课题,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巧妙的让学生明白:要了解人物的内涵,就得了解人物的更多的事。)
【初入文本,感知人物】
师: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
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师: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我们在昨天也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大家还记得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吗?
生:是巫婆和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师:这是人为的,有别的吗?
生:年年闹旱灾。
师:刚才两位孩子说到了两个方面,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天灾
生:地祸。(众笑)
师:人祸,一起再读读这个词,天灾人祸。
生:天灾人祸,天灾人祸。
(由现象分析背后的原因,很自然地让学生理解“天灾人祸”)
师:孩子们,看来你们都已经明白了这件事的真相了,西门豹他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该怎么办呢?大家先不忙回答,我们作这样的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上班的不是西门豹,而是你、你、你、你、(师指学生)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先调查。
师:你已经知道了真相后呢?
生:我会派兵把巫婆官绅抓来。
生:我要把他们都灭了。(众笑)
师:你的回答真是让我们大快人心啊!是啊,孩子们,西门豹是这里最大的官,我也在纳闷啊,他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过来杀了不就完了吗?可他这样做了吗?
生:没有。
(换位,让学生置身其中,既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也让学生比较出西门豹的办法与众不同。)
师:是的,他没这样做,而是巧妙地采用了其他的办法来惩治他们,那西门豹的办法到底巧妙在哪里呢?请大家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9――14自然段,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并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如果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课件出示要求)
【研读文本,感悟人物】
生:(自由读书,画句子)
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
生:我是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来体会的。
师:你是抓住西门豹说的话来体会的。(面向其他学生)你们也勾到这一句了吗?还有其他的吗?
生:我是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来体会的。
生:我是抓住“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来体会的。
师:孩子们,何老师发现你们大多数都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音啊,你能想象到他当时会用怎样的口吻或者说怎样的语气说这些话吗?请你们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自个儿好好琢磨琢磨,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来好好读一读,读出他的话外之意,弦外之音,明白了吗?
生:(学生自由读,师用话筒随机放到学生面前)
师:(课件出示句子)谁读了这一句?
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师:你觉得西门豹说的这句话巧妙吗?
生:巧妙!
师:为什么?
生:他是装的。
师:好一个装啊,你认为这时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生:他是想惩罚巫婆官绅。
师:是的,他表面上好像相信,可实际上他是一语双关,这样说只是避免打草惊蛇。你能再读一读吗?(生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还满意吗?
生:满意!
师:睢!这就是自信,这也是你的魅力所在!那你估摸着咱班上哪位同学还能读得好?(生指名读)
师:你果然不负众望,你读出了西门豹的话外之意,话外之音。咱们一起像他俩这样读读吧!
(生齐读)
师:除了这一句,还有吗?
生:(读)“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师:还有吗?
生:(读)“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师:(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吧!
生:(齐读)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在这两段话中都出现了一个词,那就是――
生:麻烦
师:是啊,孩子们,你们读得很仔细。这个词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它?
生:请别人帮忙时。
生:拜托人的时候。
……
师:也就是说当我们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常常会用到“麻烦”这个词表示客气。可是孩子们,不对啊,不对啊,孩子们,这两段话是对谁说的?
生:巫婆官绅。
师:西门豹本来是要惩治巫婆官绅,为什么对他们这样客气?
生:他不是真的客气。
师:那你认为他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生:他是要把巫婆投进河里。
生:他要把巫婆灭了。
生:用麻烦,巫婆就不能不去。
生:他是要把巫婆调到河里。(众笑)
师:你是说把他调到河里去工作,对吧?调到河里实际上就是要惩治他。
师:孩子们,西门豹就是用这种幽默而又客气的话语设下圈套,用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惩治了这两个害人的首犯。(面向一学生)你能读读这段话吗?
生:(读)
师:我注意到你把三个“不”字读得特别坚决,看来西门豹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啊,可他依然不露声色客客气气,谁能再读一读吗?
生:(读)读出客气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还不回来”?(师故意把语气拖长)
生:因为西门豹准备惩治官绅了。
师:谁还愿意读两段话吗?
生:(读)
师:我们大家也像他们一样来读读这两段话吧!
生:(齐读)
师:孩子们,西门豹的策略真是太――
生:妙 (师拿话筒快速放到学生的面前,四位学生连说“妙”)
(这部分是整堂课的重点,也是亮点。紧紧抓住三个重点句,正面感受人物形象,通过读、思、议、悟,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品味,凭借教师层层深入的点拨,激活学生思维,逐步体会到西门豹办法的巧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特别是两个“麻烦”三个“不”抓得准,也抓得巧。训练得也很到位。)
师:是啊,这样的场面太精彩了,如果不去看看太遗憾了,让我们一起来到漳河边,看看恶人的下场吧。(出示图片)谁一下子就钻进了你的眼睛?
生:巫婆。
师:这时的巫婆可能会想什么?
生:求饶。
生:后悔。
生:心里很着急。
师:着急,你看她嘴巴张得大大的,可能会说些什么?
生:我知道错了,放过我吧!
生:西门豹,你不得好死!(众笑)
师:我知道,这时的巫婆已经是心急如焚了,已经语无伦次了,可她做了多少坏事,
生:大侠,饶命!(众笑)
师:是啊,又一个语无伦次的巫婆,西门豹是一大人,可不是大侠。西门豹巧妙地、不露声色地将巫婆和官绅头子惩办了,那旁边那些官绅们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生:害怕!
师:文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了他们的害怕,用笔把它们圈出来。(学生圈)
生:提心吊胆
师:你有过提心吊胆的时候吗?
(无人举手)
师:犯过错吗?(很多学生举手)当你犯了错,被老师发现了,快被叫到办公室了,你什么感受?
生:很紧张。
生:很怕。
生:怕被打耳光。(众笑)
师:是啊,这是何等的紧张啊,你都产生了这样的想象,也就是你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了,这就叫―
生:(齐)提心吊胆!
师:还有吗?
生:面如土色。
师:是啊,还是那种黑色的土。
生:求饶。
生:直淌血。
师:是啊,不是一点点,而是一直在淌血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吧!(课件出示)
师:他们为什么这么害怕?
生:怕被丢进河里。
师:为什么怕被丢进河里,不是有河伯吗?
生:那是假的,因为丢进河里就淹死了。
师: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西门豹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老百姓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他们明白了什么?
生:他们都知道是假的,骗人的!
师:是啊,西门豹的这个办法可真妙,既惩治了恶人,又教育了老百姓,还破除了迷信。人祸是解决了,天灾呢?是怎样解决的?齐读最后一段。
(这部分更是课堂亮点,课堂气氛热烈,师生思维活跃,都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在互动中相互启发,有了更多的生成。学生从巫婆的表情、神态推想其可能想什么,说什么,从侧面再次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到西门豹办法的巧妙――既惩治了恶人,又教育了老百姓,还破除了迷信。)
师:课文学到这里,在你的心里,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官?
生:正直。
生:一个好官。
师:好一个“好官”!让我们亲眼见见这位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官吧!(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议论)
师:虽然他长得可能有点让大家失望,可他在我们心中一样是一位好官,我们一起带着敬佩的感情喊出他的名字。愿意站起来吗?
生:(学生起立读)
师:下课!
(整堂课,教师凭借其娴熟的教学技能,扎实的语言功底,即时的课堂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课堂表现也给了教师极大的鼓舞!师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着读、思、悟、赏的语文活动,在互动交流中一起走近西门豹、亲近西门豹、敬佩西门豹。这堂课荣获了一等奖。)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8
一、概述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处邪恶,除害兴利,尤其是教育群众场面写得特别精彩。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课预计用2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认识7个字,学会14个生字,指导书写“灌溉”两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第二课时:结合重点词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其办法妙在哪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知道西门豹是一个尊重科学、破除迷信,为老百姓办好事的人。
二、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和新词,识记字形,会写“灌溉”两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人物的语言,感悟人物的特点。
4.知道西门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破除迷信为老百姓造福。
5.通过批画、小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在此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西门豹的语言,感悟话中有话,体会西门豹办法的巧妙。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读故事,也阅读过一些历史故事,他们通过自读能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有一定的在语境中体会关键词句作用的能力。对创编故事有一定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根据上述目标和学生的情况选择,采用了如下策略:
1.情境教学策略:借助书上插图和幻灯片和再现当时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使学生走进文本。
2.读写结合策略: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五、学习资源
(一)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和网络资源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本
(三)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
1.会认7个认读字,读准生字和新词,识记字形,会写“灌溉”两字。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教学重点:知道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资料
1.谈话导入:我们以前学过童话、寓言、神话故事,从童话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真善美,从寓言故事中我们受到了智慧的启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历史故事,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了解历史,感悟蕴含在历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就是――《西门豹》,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结合你查到的资料,说说对西门豹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从谈话引入,激发学生了解西门豹的兴趣,引领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
二、检查预习,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管理旱灾徒弟扑腾渠道灌溉收成官绅巫婆
催一催跪下来老百姓眼睁睁人烟稀少提心吊胆田地荒芜
2.识记字形,突破难点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难记的生字的?
3.指导书写,反馈评价
(1)观察结构,说说关键笔画的位置
(2)范写指导
(3)学生练写,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纠正学生的字音字形,培养良好的识字习惯。】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课文,思考主要内容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正确流利。
②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文中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研读文本,了解原因。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1)结合课外资料理解:邺地、漳河。
(2)结合图片和字典理解“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意思。2.默读课文2―8段,想想从老大爷的话中西门豹都了解到什么?
(1)反馈交流,了解原因。
(2)结合生活经验和插图理解“河伯、官绅、巫婆”的意思。3.小结原因:说说邺这个地方为什么越来越穷了呢?
(1)听了老大爷的回答,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些原因是什么?
指名说:天灾、人祸
(2)指导朗读老大爷与西门豹的对话。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
(3)重难点拨:西门豹是课文的主角,最为复杂。我们可分开来研究: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4)课件呈现,引导分步研读:
⑴调查时,他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要了解
⑵惩恶时,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事后,老百姓都明白了河伯娶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西门豹今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原因,为学生明白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奠定基础。
五、拓展阅读
阅读天地一《后悔莫及》、《解梦不成反丧生》、《神符显字是怎么回事》
六、写话练习
选用本课所学生词写一段话。用得越多越好。
板书:30.西门豹
巫婆、官绅(人祸)
田地荒芜给河伯娶媳妇
人烟稀少?年年闹旱灾(天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10---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识与技能)
2、研读第10-15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展开想像进行表达训练。(过程与方法)
3、了解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明白将计就计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检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词语: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娶媳妇、旱灾
指名读,并让学生用以上的词说说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西门豹是邺地最高长官,他完全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利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他这样做了吗?西门豹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品读语言,感悟办法巧妙。
1.自主读书,批画思考
自学提示: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和官绅的?默读课文10-15自然段,想一想他哪些话说得特别巧妙,用“――”画出,并与同桌说一说妙在哪?
2.反馈交流,重点指导以下句子的感悟。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找借口、将计就计、巧妙)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能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探究西门豹会怎样想?并用填空的形式体会西门豹假戏真做。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巫婆怎能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这两个句子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词。(麻烦)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拜托、劳驾、请)西门豹是对巫婆和官绅头子很客气吗?他为什么这样说?(让学生体会西门豹反话正说。)
(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体会西门豹区别对待,惩罚有度。)
【设计意图:结合上下文感悟话外之意,体会西门豹的巧妙用意。】
小结:通过西门豹的语言描写,我们深深体会到他表面不露声色、尊敬客气,实际上却将计就计狠狠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非常机智,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语言的魅力。
3、看图想象:去见河伯应该是很高兴的事情,可巫婆、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的表现怎样?【设计意图:潜心悟读,从西门豹的语言和做法中体会他用自己的智慧,将计就计,破除了迷信,教育了百姓。看图想象发散学生思维,体会人物神态、动作,感受人物心理活动,为后边揭穿骗局打下铺垫。】
有语气朗读描写官绅心里害怕的句子。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以前蒙在鼓里的老百姓也明白了。明白了什么?用老百姓明白了――明白了――――还明白了――――。(让学生体会西门豹借此次机会破除迷信,教育百姓。)
教学反思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结合表演表演。
(师交待西门豹刚到漳河边巫婆和官绅所进行的一番客套话)(学生自由结合练习)
师:谁进行表演一下?
(选演员:西门豹一人、卫士两人、巫婆、官绅头子各一人、小官绅两人、新娘一人、女徒两人。)
卫士:(喊)西门大人到!(西门豹出场)
官绅头子:参见西门大人!(带小官绅上前)
巫婆:叩见西门大人!(带女徒上前行礼)
西门豹:哟!今天我可是赶上了大喜的日子──河伯娶媳妇。热闹!热闹!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两个女徒挽新娘出场,新娘做哭状,手背抹泪。)
西门豹:哎哟!这个姑娘……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泊不会满意的。这样吧,(扭头看巫婆)麻烦你现在就去给河伯说一声,过几天,我一定给他选个漂亮的送去。(两卫士拉下巫婆,巫婆做着急状)
西门豹:(焦急地等了一会儿)“这个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两卫士把官绅拉下场)
西门豹:(更加焦急地等)怎么回事?要不,你们也去催一个,让他们快点儿!
小官绅:(急忙跪下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西门豹:那就在等一会儿吧!(又等了一会儿)看样子,他们是被河伯留下吃午饭了,那你们也先回去吧!
小官绅、女徒:(磕头)谢谢西门大人!谢谢西门大人!
这样,同学们读书的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来了。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来“拍电视剧”,“演员”演得有声有色,“观众”看得津津有味。由此看出,学生通过这一精彩片段的既兴演讲,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9
《西门豹治邺》一课教学为了突出重点体会西门豹惩办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突破教学难点 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精神,我是这样做的。
一、教学意图
“复习检测”,目的既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又为学习新课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如:“回顾你替西门豹完成关于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原因的调查报告”是为了最后拓展延伸,读写结合作铺垫。如我们学完了课文,再看看两部分的内容插图展开想象;假如一年后,还是在原来的地方,西门豹与老大爷再次相逢,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如果让你再替西门豹做一份调查报告的话,你会怎么设计。学生根据西门豹治邺的结果,通过想象一定有话可写。但,因时间有限,课上没有完成,只能留到课下去做了。根据质疑问题来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体会巧妙之处,我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找重点句,抓关键词,感请朗读的方法。接着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感悟巧妙(1)(2)是帮助学生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经过的巧妙所在――不动声色、假戏真做、一语双关、教育百姓。讨论是为了深化专题,体验情感。如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通过讨论再看看课后金钥匙告诉我们什么。从而体会出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在于“将计就计”,还可以说“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二、课后自评
课后反思这节课有以下漏洞。
1、时间没把握好,前松后紧,读写结合没有在课上完成。在复习检测时可省略有关内容把节省下的时间用到学习下面主要内容上面来。
2、朗读欠缺,只注重朗读指导,忽略了学生尝试朗读,应让学生亲自体验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巧妙处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10
阿城市解放小学王海娟
本文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重点叙述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惩罚坏人的事。文章主要运用人物的语言刻画出人物形象,表现了西门豹惩凶除害的决心和大智大勇,让学生受到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整堂课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思维、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形象。 讨论、交流学习所得。
我首先请学生谈理想,引出课题。 然后 交流预习情况,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说出西门豹和哪些人有联系?怎样联系起来的?
然后质疑探究学习第一部分,西门豹为什么向老大爷提问?以分组问答形式让学生了解西门豹明白了哪些情况,并体会写法。学生通过自读、找划、四人小组讨论,体会西门豹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最后小结: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 ,注意场面及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引导学生知道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的处理河伯娶媳妇这件事的?
在教学第三部分时,我让学生读后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什么?哪些地方与开头照应?让学生弄清三部分的联系。
优点:
1、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做到了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环节简练明快。课堂伊始,以学生畅谈理想导入教学,激发兴趣。接着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联系,明白人物之间是通过破除迷信这件事联系起来的,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2、能启发学生从西门豹对巫婆、官绅头子、众官绅说的话中体会将计就计办法之巧妙。还让学生根据板书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西门豹是以客气的话为理由惩治恶人,而且还懂得了“将计就计”的真正含义,此环节的设计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3、在探究过程中采用四人小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时间比例的分配比较恰当。
4、教学中设计的板书起到了多种作用,达到了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不足:
1、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不应占用过多的时间,应该在读书之后让学生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用简明的语言说出西门豹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这样就可以把精力放在第二部分的学习上。
2、书设计得有些繁多,应该再简略些,便于学生记忆。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11
[设计理念]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在实践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设计特色]
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又熏导语言艺术;超越文本,提升语言,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麻烦、提心吊胆、面如土色、闹”等词义。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4、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正确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懂得邺地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的原因和西门豹认真调查,分析原因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围绕人物,理清思路
1、读题质疑:围绕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自读课文:课文围绕人物,重点写了什么?(自读课文要到位,要求能把课文读正确。)
3、理清思路:课文哪一部分写惩治恶人?哪一部分是起因?哪一部分是结果?
二、创设情景,自读研究
1、创情景:老师扮西门豹,你们就是我的谋士,咱们就要分头调查。
2、定组名:讨论调查小组的名称。
3、明要求:
(1)你们想调查什么?交流,提示。
(2)阅读课文第2-9自然段,讨论并填表。
小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三、汇报交流,点拨展开
1、帮助释疑:你们在调查和写报告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
重点理解:
闹: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他们每闹一次都要收几百万。
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2、交流报告:(重点交流调查结果)
四、小结提升,设悬延伸
1、通过调查,你们有什么想法?
2、大家说,“我”下一步该怎么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麻烦、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等词义。
2、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3、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确定专题。
1、引入: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你能给上面的词语分成两类吗?(巧妙为民除害)
2、确定专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门豹是怎样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
二、梳理内容,指导方法。
1、默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划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词句。(写上“巧妙1、巧妙2……”)
2、四人小组研究:你们觉得哪一处最能体现西门豹惩治的巧妙?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议一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
赛一赛,谁能读出这句话巧妙。
三、小组研究,教师指导。
四、汇报交流,展示点拨。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泊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1、四人小组起立,小组长主持汇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其他组的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有补充吗?)(板书:救姑娘、投巫婆)
2、你们从哪里体会到的?
(1)“不漂亮”:姑娘真的不漂亮吗?为什么要说新娘不漂亮?
(2)“麻烦”:“麻烦”是什么意思?这里的“麻烦”与平常的意思一样吗?
(3)“河伯不会满意的”西门豹真的相信有河伯吗?
(4)“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说明巫婆已经淹死了。
3、你觉得西门豹这样说高明在哪里?
(1)救出新娘;
(2)惩治巫婆;
(3)破除迷信;
(4)教育百姓。
4、当时,西门豹会怎样说这几句话?谁来学西门豹?你觉得他的朗读怎样?为什么?(朗读引导:三个“不”读得坚决,“麻烦”、“漂亮”等词语得稍客气又含有命令口气。)
5、教师评价:你们抓住了西门豹的语言读出了话外之音,读懂了西门豹惩治办法的巧妙,真不错!
6、迁移:像这样,西门豹巧妙的话还有很多。你们读懂了吗?学生交流随机出示另两次语言:
“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官绅头子)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官绅)
(1)逐句朗读,体会心情,为什么这样读?(随机理解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2)比较西门豹的两次语言,你发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
a、“麻烦”到“请”,从有商量的口吻到命令的口气,重话轻说,轻话重说,巧妙之一。
b、从“催一催”到“催催”和“到”。“!”看出西门豹说话的语气越来越急,急话缓说,缓话急说,巧妙之二。)
(3)有感情地朗读。
五、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片断欣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西门豹的精彩片段。(观看录像)
3、交流激qing:这一天,漳河上站满了许多人,有小孩、老人、妇女、卫士,他们看到这个令人难忘的场面,想说什么呢?
4、补充题目:的西门豹
板书设计:
巧妙
救新娘 假话真说
投巫婆 直话曲说 将计就计
惩官绅头子 重话轻说 为民除害
本案亮点评价:
1、以简驭繁,提炼有价值的研读主线。
研读主线是教师开展教学龄前主线,也是学生展开研读的思路和方向,一条有价值的研读主线,使师生共同对文本作以简驭繁、高屋建瓴的把握,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为学生充分展开自读,从根本上摆脱冗余的情节分析和烦琐的提问应答创造条件。《西门豹》一文中,能体现人物巧妙的句子很多,但学生最能感悟到的,感悟最深又最具文本特点的就是西门豹的语言,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的三次语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淋漓尽致地展现西门豹计谋的巧妙,把握这一条主线,大胆地删枝去叶,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展开对话。
2、超越文本,实现情与理的最佳结合。
本案从人物的语言入手,充分展开,层层深入,体验西门豹的智慧,又回到人物的语言,感悟语言的巧妙,理解语言可以重话轻说,急话缓说,假话真说,直话曲说,体验语言的艺术,形成了从“语言――情感――语言”的回环,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12
教材分析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学情分析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在阅读中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并宣传破除迷信活动,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磕头、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荒芜、官绅、收成提心吊胆等词语。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xx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点评:课堂学习伊始,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轻松的交际空间,通过课题引出课文的主人公,并做一简单介绍。设置悬念,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点评:学生与教材初步对话后,教给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概述的能力,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三、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13
这篇课文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课文记叙了西门豹在邺地破除河泊娶媳妇的迷信,惩治首恶、为民除害及兴修水利的事迹,赞扬了西门豹的管理才能和为百姓除害兴利的业绩。课堂上我紧紧围绕文章事情发展变化而展开教学的,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利用河泊娶媳妇惩治了官绅和巫婆为民除害教育了百姓,兴修水利、改变面貌邺地年年好收成。
教学时结合课后练习边读课文边理解课文内容,对于课后练习让学生边读边画批,当成阅读题来做。在阅读教学中,我重视朗读训练。学生通过细细品味西门豹说的三句话,体会到了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做法的巧妙。西门豹说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西门豹做法的巧妙,我安排了朗读训练,先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西门豹说的三句话的理解,试着读读这些句子,读出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然后,请学生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来读一读,大家来评一评,再采用多种形式读一读,以更好地体会西门豹的言外之意。
本课的不足之处,课后练习题的处理有些欠缺,没有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变成故事讲一讲。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