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酸和碱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2.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重点);
3.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难点)。
【前预习】
将浓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有什么现象?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呢?
【情境导入】如何鉴别厨房中的无标签的白酒与白醋呢?你有哪些方法?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溶液的酸碱性
一、酸碱指示剂
【自学】阅读本P48,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
【实验探究】本实验10-1
+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交流讨论】
1.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石蕊: 酸性 中性 碱性
色←―――― 色――――→ 色
酚酞: 酸性 中性 碱性
色←―――― 色――――→ 色
2.讨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溶液,哪种是碱溶液?
【思考】如果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怎样去区别它们?
【归纳】
一、酸碱指示剂(指示剂):能跟 或 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 和 。
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酸(酸性)溶液
碱(碱性)溶液
●注意:酸的溶液是指溶质是酸的溶液,其一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都是酸,如硫酸铵溶液显酸性,其溶质是硫酸铵,它不属于酸而是盐。同样,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碳酸钠不是碱,而是盐。
【巧学妙记】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情况,巧记为“(偏旁)异红同蓝,酚酸不变”。
练习:1.盐酸是酸溶液,它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 ___,遇无色酚酞溶液__ 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它使石蕊溶液变___ _,使酚酞溶液变___ ___。
3.下表是四种花的提取液实验的(酒精用于提取花中的色素)
酒精中酸溶液中碱溶液中
大红花粉红色橙色绿色
紫罗兰紫色红色蓝色
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
⑴上表中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是____________
⑵将厨房中的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⑶若将紫罗兰提取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则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 A.NaCl B.H2O C.HCl D.NaOH
二、溶液的导电性&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思考】酸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碱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自学】阅读本P56有关内容。
【实验探究】本P56实验10-8
【交流讨论】
1.灯泡亮、灯泡不亮说明什么问题?
2.同是化合物,为什么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3.物质溶于水能导电的本质是什么?与金属导电有何不同?
【归纳】
二、溶液的导电性
1.溶液会导电的原因:
2.能导电的物质有:
不能导电的物质有:
三、酸、碱的概念&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1.酸:电离时得到的阳离子全部是 离子的化合物。酸=( )+( )。
例如:HCl=H++Cl―;H2SO4=2H++SO42―;HNO3=H++NO3―
讨论:HClO3,H2S,NaHCO3是酸吗?
2.碱:电离时得到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离子的化合物。碱=( ) +( )。
例如:NaOH = Na+ + OH-;Ca(OH)2 = Ca2+ + 2OH-
讨论:Ba(OH)2,Cu(OH)2,Cu2(OH)2CO3是碱吗?
【知识拓展】电离
1.定义:物质溶解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NaCl = H2SO4=
NO3= Na2CO3=
Ca(OH)2= Al2(S04)3=
讨论: ⑴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电性,与电离前它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及正负性有何关系?
⑵在电离过程中,原子团拆不拆开?括号怎么办?
⑶电离出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有什么关系?溶液显电性吗?
练习: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 )
A.盐酸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乙醇
【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名 称解离出的离子导电性
酸溶液H+和酸根离子能导电
碱溶液OH-和金属离子能导电
盐溶液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等能导电
【知识总结】
酸、碱、盐三类物质都是化合物,可溶性的酸、碱、盐在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水溶液均能导电。酸、碱、盐的水溶液是电中性的,故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但是每个阳离子与每个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不一定相等,所以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不一定相等。
三、自我测评
【堂练习】本P58.2.3.
1.下列有关酸碱指示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即可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即可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 D.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
2.请你填写指示剂在下列各种溶液中的变化情况:( )
白醋橘子汁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肥皂水
紫色石蕊
无色酚酞
3.把纯水、稀硫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滴入酚酞试液 B. 滴入石蕊试液 C.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4.“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 先变蓝后变紫 B.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先变红后变紫
5.区别酸和碱的溶液,可用 试液或 试液。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溶液变成 色;遇到碱溶液变成 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的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 。
6.革命先烈方志敏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中,为了将情报送给党组织,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别人看不见,但当用碘酒涂在信纸上后,字便会显示出,这是因为米汤含有淀粉,碘酒含有碘,而无色的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蓝色。小明同学在听了这一故事以后, 也想写一封“密信”,但他又不想再用上面的方法。同学们,运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帮小明, 告诉他,用 写字,用 显字,其原理是 。
【中考直通车】
7.用稀的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如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 A.白酒 B.纯碱 C.白糖 D.食醋
8.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祝你成功”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祝你成功”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
A、石蕊试液、稀盐酸 B、酚酞试液、“雪碧”饮料 C、纯碱溶液、酚酞试液 D、石蕊溶液、纯碱溶液
9.小明在一次实验中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他又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
【拓展延伸】
10.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用研钵倒烂的目的是 ;
(2)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3)过滤的目的是 。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植物 植物 浸取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名称 颜色 颜色 澄清石灰水 食醋
牵牛花
月季花
萝卜花
丝瓜花蓝紫
大红
紫
黄绿红棕色
玫瑰红
紫红
黄绿黄绿
橙黄
黄绿
黄粉红
粉红
粉红
黄
(4)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填植物名称) 。
(5)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 色;低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 色。
(6)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氨水 D.食盐水
【作业】
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3.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前预习】
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是如何变色的?
2.写出铝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
人们在购买葡萄、橘子等水果时,常习惯的问“酸不酸?”。的确,许多未成熟的水果是很酸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很多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随着水果的成熟有些酸会逐渐分解,酸味也随之减轻。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常见的酸
【自学】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5%-37%,密度1.097g/cm3,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
【观察】本P50实验10-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盐酸硫酸
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气味
【讨论】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为什么会产生白雾?说明它有什么性质?浓硫酸没有白雾说明什么?
【阅读】本P51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观察】本P51~P52实验10-3,10-4,10-5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实验现象
10-3①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②用火柴棒蘸少量浓硫酸
③将浓硫酸滴在一小块布上
10-4将浓硫酸缓慢倒入烧杯的水中
10-5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讨论】
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在皮肤或者衣物上会有什么结果?应该怎么处理?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2.如果将稀硫酸不慎溅在衣物上,应该怎么处理?
3.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
【归纳】
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及用途:
1.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氯化氢 盐酸
区别
联系
2.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打开
瓶盖现象
原因
气味
敞口
久置质量及P%
原因
用途
3.浓硫酸的特性:
⑴脱水性:能够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夺去,使它们脱水生成黑色的炭,发生炭化。(思考:脱水性是什么性质?)
⑵ :浓硫酸跟空气接触,能够 空气里的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 。
⑶强烈的 。
⑷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其沿杯壁慢慢倒入 中,且边倒边搅拌。而不能把 往 里倒,以免水沸腾将硫酸带出,造成危险。(因为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万一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请立即 ,然后涂3%-5%的 溶液。
【巧学妙记】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练习:
1.下列物质敞口放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 )
A.浓硫酸 B.大理石 C.稀硫酸 D.浓盐酸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上的字迹慢慢变黑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稀硫酸、稀盐酸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盐酸可用除铁锈 B.稀硫酸在实验室里常用作干燥剂
C.硫酸可用于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 D.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4.如图该装置被誉为“万用瓶”。
⑴用洗气。向其中装入足量浓硫酸,将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由 端进 端出的气体就只有 。这同时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⑵用收集气体。空的该装置可以实现向下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其关键在于进气出气口不同。
①如 进, 出,实现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②如 进, 出,实现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③实现排水法收集时,必须现放满水,再由要收集的气体将水排出,而水只能从 端排出,所以此时气体永远是 端进。
【知识拓展】生活中的酸
食醋因含有乙酸(俗名醋酸)而具有酸味,醋是常用的调味品,做鱼时,放点儿黄酒和醋,能解鱼腥,味道也更鲜美。炒菜时放点醋,可以使维生素C不受或少受破坏,吃凉拌菜时放点醋,即可调味,又能杀菌;同时还可降低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含量。用浸过醋的布将肉包起,可使鲜肉不易变质。夏天多吃点醋,有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把醋煮沸使其蒸汽弥漫在房间中,可以预防感冒。
日常生活中另一种重要的酸是乳酸。许多人喜欢吃酸奶、酸菜、泡菜,也都要靠乳酸帮忙。久不活动,偶尔参加一次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常看到腰酸腿疼,这就是因为肌肉中的葡萄糖在新陈代谢中分解成了乳酸,剧烈的活动使肌肉里积蓄了较多的乳酸,故有酸痛之感。制汽水时加点儿柠檬酸,能起到利尿作用;鸡汤的味道既鲜美,又富有营养,因为里面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草酸能帮助你洗掉衣服上的蓝墨水或铁锈。蚊子、蚂蚁叮咬了人的皮肤,因分泌了少量甲酸而使人发痒;胃液里极稀的盐酸又有帮助消化和杀灭细菌的作用,但当胃酸过多时,它又使人“烧心”和“返酸水”;有的同学说:“新摘下的柿子并不酸,倒是涩得舌头发麻。”其实,这也是酸在作怪,这种酸叫鞣酸;羊肉的膻气则是挥发性很强的癸酸引起的,苦味酸有苦味;甘氨酸、水杨酸有甜味,等。
【自学】本P53内容。
⑴填写下表
加紫色石蕊试液加无色酚酞试液
稀盐酸
稀硫酸
⑵回忆所学的知识,完成下表
与稀盐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稀硫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
锌
铁
【思考】
1.从反应的基本类型看:它们都属于______反应。
2.从反应的速率看:____>_____>_____(金属活动性)。
3.(若等质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从生成氢气的质量看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逐渐消耗减轻,溶液的质量逐渐______。
5.浓硫酸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6.注意:铁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物为________,_________,铁元素的化合价___价。溶液为___色。
【实验探究】完成下列实验,并填写表格。
⑶将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将铁钉取出后,观察铁钉表面和溶液变化。
现象化学方程式
铁锈+盐酸
铁锈+硫酸
【思考】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价,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____、____,溶液为__色。
2.氧化铜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呈____色。
3.上述反应生成物有什么相同之处?
4.在实验室里如何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能否将生锈的物质长时间浸泡在酸中?
【归纳】
二、酸的化学性质
1.酸与指示剂作用
加紫色石蕊溶液加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2.酸 + 活泼金属 →( ) + ( ) ( 反应)
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
g
Zn
Fe
Al
3.酸 + 金属氧化物 → ( ) + ( )
现象化学方程式
铁锈(Fe2O3)+HCl
铁锈(Fe2O3)+H2SO4
CuO+HCl
CuO+ H2SO4
备注:当溶液中含有Fe3+时,溶液显 色;
当溶液中含有Fe2+时,溶液显 色;
当溶液中含有Cu2+时,溶液显 色;
4.酸 + 盐 →( ) + ( )
CaCO3 + HCl = ;HCl + AgNO3 = ;
H2SO4 + BaCl2 =
注:AgCl和BaSO4是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固体)
【知识拓展】
1.Cl- 的鉴定方法: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 ,白色沉淀不消失,则证明该溶液含有Cl- 。
2.SO42-的鉴定方法: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 ,白色沉淀不消失,则证明该溶液含有SO42- 。
【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知识总结】常见的酸
名称盐酸碳酸
化学式H2SO4HNO3
三、自我测评
【堂练习】本P58.1⑴.5.
1.下列几种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水 D.石灰水
2.质量相等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
A. Fe B. Al C. Zn D. g
3.下列物质能一性将AgNO3、Na2CO3、H2SO4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稀盐酸 D.硝酸钡
4.⑴除去H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H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⑵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加入适量的盐酸把它除掉。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厨房中的食醋,也可除水垢,这主要是利用食醋中含有的乙酸(CH3COOH)具有酸性,CH3COOH可用HAc表示,如:与氢氧化镁的反应可表示为 2HAc + g(OH)2 == g(Ac)2 + 2H2O。则乙酸与水垢中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
5.请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把试剂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试剂不能重复使用)。供选用的试剂:①浓硫酸 ②水 ③稀硝酸 ④盐酸 ⑤氢氧化钙溶液
⑴Cu粉(Fe)________ ⑵CaCO3粉末(CaCl2)________ ⑶CO(CO2)________
⑷O2(H2O蒸气)______ ⑸NO3溶液(2CO3) ________
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食醋中约含有3%―5%的醋酸。醋酸在温度低于16.7℃时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材料二:钙是人体中的一种必需元素,人们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钙。动物骨头中含有磷酸钙,但是磷酸钙难以溶于水,却能跟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含钙化合物。x kb 1
⑴在10℃时,醋酸的状态是;⑵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盛放食醋?原因是什么?
⑶人们在熬骨头汤时,常常会加入少量食醋,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7.在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中加入盐酸,反应停止后过滤,取少量滤渣,加入盐酸,仍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 ,滤液中肯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中考直通车】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横线上的物质)正确的是( )
A.NO3(HCl)硝酸银溶液 B.NaCl (Na2CO3) 稀盐酸
C.Fe(Fe2O3)稀硫酸 D.Zn(Cu)稀盐酸
9.下列除杂质所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B.用适量稀硫酸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C.用浓硫酸吸收O2中的CO2气体 D.用稀盐酸除去Fe2O3中的CaCO3
10.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直至过量,如右图所示的图像,若以加入锌
粉质量为横坐标,则纵坐标是指( )
A、生成气体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液中硫酸的质量 D、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11.向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镁片,把试管固定在盛饱和石灰水(25℃)的烧杯中,再向试
管中滴入约5mL盐酸,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⑴实验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有:①剧烈反应,有气泡产生;
②镁条逐渐溶解;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产生上述现象③的原因是:① _;
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A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碳氢化合物,在通常情况下,X、Y为两种气态单质,Z为固态单质,B、C、D为三种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个别反应的条未注明)。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可能是 、C 、D ;
(2)写出的一种用途 ;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D+→C+Z 。
13.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Fe3O4Fe2O3铁
分解温度/℃15381400―
熔点/℃――1535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
(1)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2)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
(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拓展延伸】
14.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共放出1gH2,试判断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Zn 和 g B.Fe 和g C.Zn 和Fe D.Fe和Cu
【作业布置】
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知道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前预习】NaOH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有什么变化?它的颜色、状态是什么?
【情境导入】
“千锤万凿出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中包含哪些化学反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常见的碱
【自学】阅读本P54第一段内容。
【实验探究】观察氢氧化钠的状态,并完成实验10-6,填写下表:
实验现象分析
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段时间
放入盛有少量水试管里,并触摸
【讨论】
1.氢氧化钠的俗称有哪些?
2.如果将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该怎样处理?
3.如果将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应该怎样保存药品?
4.氢氧化钠有哪些用途?
【实验探究】本P55实验10-7,填写下表。
实验现象分析
氢氧化钙的颜色状态
生石灰+水
【思考】
1.氢氧化钙的俗称有哪些?
2.生石灰是如何变成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归纳】
一、比较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俗名
物
理
性
质色态
溶解性
腐蚀性
特性
制备
用途
●注意:
1.NaOH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______而潮解(使固体的表面逐渐_____而_____,故NaOH固体可作_____剂)并与空气中的_______反应而______,增重。因此要______保存。
2.NaOH固体通常用干燥氧气、氢气、一氧化碳气体、甲烷、氨气等,但是由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能够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NaOH溶液不能用做干燥剂;Ca(OH)2固体由于微溶于水也不能用做气体的干燥剂。(提示:用做干燥剂的物质必须极易溶于水)
3.称量NaOH时要放入______中;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被它腐蚀。实验时最好_________。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 ,再涂上 溶液。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用_________。
4.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_____的水溶液。
【自学】本P55“活动与探究”。
【实验探究】
⑴完成实验10-8,并完成下表:
加紫色石蕊溶液加无色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⑵实验室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讨论】
1.氢氧化钠也是碱,是否也能发生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应为 。
2.实验室的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3.上述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
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归纳】
二、碱的化学性质
1.碱与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在难溶的碱(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镁固体)中加入酸碱指示剂,不会出现变色的现象。
2.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 ( )
①CO2 + Ca(OH)2 = ; ②CO2 + NaOH = ;
③SO2 + NaOH = ; ④SO3 + NaOH = 。
思考:1.氢氧化钠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2.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注意】这一性质十分重要,通常是中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引起同学们的高度注意和重视。
⑴由于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实验室通常采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微溶),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实验室能得到溶质质量分数较高的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在实验室我们通常采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吸收或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⑵气体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通常与气体压强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同时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也十分重要。
3.碱 + 盐 → ( )+ ( ) ( 反应)
①NaOH + CuSO4 = ; ②NaOH + FeCl3 = ;
③Ca(OH)2 + Na2CO3 = 。
【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知识总结】常见的碱
名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一水合氨
化学式Ca(OH)2
三、自我测评
【堂练习】本P58.1⑵.4.
1.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A、酚酞溶液 B、稀盐酸 C、CuO D、二氧化碳
2.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将固体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a(OH)2,可能有CaCO3 B.一定含有CaCO3和Ca(OH)2
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
3.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4.纯净的氢氧化钠是一种___色固体,由于在空气里它不仅能吸收____而潮解,还能跟空气里的___起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___保存。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
⑴根据上图推断,C是 ,D是 ,E是 (填写化学式)
⑵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反应③ 。
【中考直通车】
6.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H2SO4、Na2O、C、CO B.g(OH)2、CuSO4、C、CO2 C.OH、HNO3、O2、SO3 D.HCl、NaOH、O2、P2O5
7.下列物质中,长期放在敞口瓶里会变质的是( )
A、大理石 B、浓硫酸 C、熟石灰 D、石墨 E、烧碱 F、浓盐酸
8.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稀盐酸 B.CaCl2溶液 C.CO2气体 D.澄清石灰水
9.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下的反应为H2C2O4 CO↑+CO2↑+H2O。现用下图甲、乙装置(图中a,b为活塞开关,分离、干燥前未打开),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甲中盛放 ,乙中盛放 其作用是 。
(2)首先,打开活塞a,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能分离出的气体是 。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要分离出另一种气体,则丙中应盛装 ,其分离操作方法是 ,该气体可用 法收集。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有一名同学想测定分离出的CO气体的体积,请帮助该同学从上图A,B,C 三个装置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量气装置 。
【拓展延伸】
10.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气体的干燥、净化实验中经常得到应用。化学特长小组的小华与同学们一起展开了对碱石灰的探究。
【提出问题】碱石灰的干燥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下图是该特长小组进行实验时所用到的装置,选择C、D装置,将C、D装置的b、c两端相连,然后从a端缓缓的通入水蒸气。
【得出结论】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碱石灰的干燥效果良好。
【拓展与应用】
(
⑴下列气体中,不适合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填编号)。
A.O2 B.CO2 C.H2 D.CO
⑵用含少量水蒸气的 H2还原CuO测定水的组成,依次将A、B、C、E装置正确连接后进行实验(装置中药品均足量),则装置E的作用是 。
⑶当含有O2、H2O、CO2 三种气体的混合物通过碱石灰干燥剂时,有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与反思】请你分析影响碱石灰干燥效果的因素(指出一条): 。
【作业布置】
10.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一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盐的定义,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前预习】
1.常见的酸有: ,酸溶液中都含有 ;
常见的碱有: ,碱溶液中都含有 。
2.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酸溶液使__________变红;碱溶液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情境导入】新闻链接
2011年8月16日下午,在323国道某路段,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汽车被撞坏管道阀门,车上硫酸泄漏,腐蚀路面,并有泻入附近水库的危险,一时情况十分危急,有关部门紧急调运三吨熟石灰用抢险。同学们想想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实验探究】本P58实验10-9的拓展。
探究活动一: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现象:________________能否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
【实验2】
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插入一支温度计量出溶液温度。
2.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试管直至试管中溶液刚好变成无色,停止滴加稀盐酸,量出此时溶液的温度。
1.滴入无色酚酞后,溶液变成____色,溶液温度为____℃
2.此时溶液的温度为____℃
1.氢氧化钠溶液呈_____性。
2.该反应为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讨论】
1.在【实验2】中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在该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什么?
3.在【实验2】中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溶液呈什么性?盐酸为什么逐滴滴入?
4.在反应中不断振荡试管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活动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3】
1.取实验2所得溶液分成一半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滴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2.再向该试管中逐滴滴入过量稀盐酸,不断振荡试管观察现象。1.向该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的颜色由___色变成___色。此时溶液呈___性,pH____。
2.再滴入过量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由___色变成___色。此时溶液呈___,pH____。1.当加入到溶液中的碱过量时,溶液就呈____性。
2.当加入到溶液中得酸过量时,溶液就呈____性。
3.当加入的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___性。
结论:酸与碱反应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三: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产物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4】用玻璃棒蘸取实验2所得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蒸干观察现象。
【思考】能否从微观角度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实质呢?
稀盐酸具有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__,而氢氧化钠溶液具有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__,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说明了什么?
【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______和_____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和反应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四:不溶性碱(氢氧化铁、请氧化铜)能否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实验5】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2.再向该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现象。1.试管中有______色沉淀产生。
2.试管中的沉淀____,溶液变成_____色。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6】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
2.再向该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现象。1.试管中有______色沉淀产生。
2.试管中的沉淀________,溶液变成________色。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Cu CuO CuSO4 Cu(OH)2
【归纳】
一、中和反应:
1.定义: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属于 反应)
2.中和反应的本质:
3.盐: 盐=( )+( )
讨论:NaHCO3 和Cu2(OH)2CO3是盐吗?
练习:根据概念判断下列物质属于酸 、碱 、盐 。
①HCl;②g(OH)2;③Cl;④H2CO3;⑤NaOH;⑥Na2CO3;⑦H2SO4;⑧CaCO3;⑨Ca(OH)2;⑩CuSO4;
【思考】中和反应是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呢?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自学】阅读本P59~P60,并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讨论】
1.皮蛋味涩,如何做可除去涩味,亲自动手试试看。
2.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3.醋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g(OH)2)除去,原理是什么。
4.早晨空腹时,为什么要少吃苹果(或酸性食物)?凉胃后医生建议吃的药丸主要药物应该是酸性还是碱性?治疗胃病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归纳】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应用生活实例化学方程式
用碱中和酸,降低酸性 ①用___________中和酸性土壤;
②用________中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酸性废水
④蚊虫叮咬后可涂稀__________中和;
⑤胃酸过多可服含__________的药物。
用酸中和碱,降低碱性 ⑥用_______中和被碱液溅到的皮肤;
⑦农业上可用碳酸水灌溉植物,中和碱性土壤。
练习:
1.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解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 A、水 B、食盐 C、纯碱 D、食醋
2.下列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铁与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铜与稀盐酸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D、铁与稀盐酸
3.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
(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白醋的__________(填“物理”、“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______色,要使其变为蓝色,可向其中加入__ __
(填编号) a、食盐 b、熟石灰 c、白酒 d、水
【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知识总结】
三、自我测评
【堂练习】本P65.4.~6.8.
1.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食醋牙膏食盐水肥皂水烧碱
pH 3971012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是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烧碱 D.食醋
3.现有以下物质:⑴NaOH;⑵Fe(OH)3;⑶HCl;⑷H2SO4; ⑸HNO3;⑹NaCl;⑺HSO4; ⑻O3;⑼CuO;
⑽ H2O;⑾ CO2; ⑿Na2CO3。(填序号)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4.Zn、Fe(OH)3、nO4、CaO、 稀H2SO4、H2O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直通车】
5.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关粒子间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6.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
A.有机物 B.混合物 C.金属单质 D.盐
7.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有气泡产生 B.无明显现象 C.有红色固体析出 D.有蓝色沉淀生成
8.要除去以下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货,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如下表,正确的( )
选项物质杂质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CuCuO加适量的水,搅拌,过滤
BNaClNa2CO3溶解,加适量的盐酸,搅拌,蒸发
COH2CO3溶解,加过量的石灰水,过滤,蒸发
DCaCO3NO3加适量的盐酸,蒸发
9.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请你帮助小亮设计实验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所选试剂为不同类别的物质):
方案一:取样,加入 ,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 ,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三:取样,加入 ,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四:取样,加入 ,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五:取样,加入 ,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拓展延伸】
10.学校化学实验室也是一个污染,全国数以万计的高效、中学的化学实验室每天都在排放着成分复杂的污染物。为此某学校化学研究小组拟进行如下实验,以粗略测试刚做完实验的实验室(甲)空气中全部酸性气体的含量。步骤如下:
⑴取样[因实验在另一间没有污染的实验室(乙)进行];请你设计取出适量化学实验室(甲)空气样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按右图所示的装置将取得的气体进行实验,问:图中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酸性气体含有二氧化硫,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计算:若取样气体100mL,装置C的读数为99.0mL,则实验室(甲)空气中酸性气体总含量为:_____%
11.往5g盐酸中加入8g15%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碱性;再加入5g9.8%的稀硫酸,恰好把过量的碱完全中和,计算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作业布置】
10.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二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重点)。
2.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方法(难点)。
3.了解溶液酸碱度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前预习】
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_____性;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_____性,使酚酞变蓝的溶液显______性。
【情境导入】
我们吃成熟的苹果、橘子、杨梅等水果时,感到酸的程度不一样,那么,如何表示物质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呢?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自学】请阅读本P60~P61完成下列问题。
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pH是表示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的,简称酸碱度。
2.pH的范围:在 ~ 之间。
pH范围溶液的酸碱性滴入石蕊溶液滴入酚酞溶液举例
pH>7溶液显 性
pH=7溶液呈 性
pH<7溶液显 性
3.酸性溶液的pH值越 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值越 碱性越强
4.浓度越大,酸碱性越
■注意:①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是由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小决定的,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
②酸碱指示剂只能测溶液的酸碱性,而pH试纸可以测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
【巧学妙记】
①酸度与pH的关系:“杨梅(pH<7)越小就越酸”;
②颜色与pH的对应关系:“赤橙黄绿青蓝紫”(从1~14,一色对2值,如“赤色”=1~2)
练习:1.某溶液pH=3,则该溶液( )
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D、无法判断
2.已知苹果汁的近似pH为2.9~3.3,向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 )
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紫色
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A.pH=14 B.pH=7 C.pH=1 D.pH=0
【实验探究】本P61,“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测定方法:在 或 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 ,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1)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
稀硫酸PH稀盐酸PH氢氧化钠溶液pH
酸碱性酸碱性酸碱性
(2)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物质进行实验)
pH酸碱性pH酸碱性
橘汁汽水
糖水自水
牛奶醋
番茄汁酱油
肥皂水洗洁精
【讨论】
1.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酸溶液的pH,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偏 (大还是小?),若测碱溶液的pH值呢?
2.⑴分别向酸或碱的溶液中加水,酸的PH会 ,(增大还是减小?)碱的pH会 。他们的pH会等于7吗?酸碱性会变吗?
⑵向酸或碱中加入酸碱性相通、pH不同的溶液,溶液的酸碱性 (会不会)发生变化,混合后溶液的pH
⑶加酸碱性相反的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是否可能等于7?若加入的酸溶液过量,原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碱溶液过量呢?新标第一网
【归纳】
二、测定pH值的方法:
1.测定方法:见上。
2.注意事项:不能将pH试纸润湿(原因: )
方 法注意事项(主要原因)
1.用玻璃棒取液滴在pH试纸上不能把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防止污染药品)
2.立即读数(在10s内)准确读数(时间一长,pH试纸会变色)
3.取整数值更符合实际
【自学】自学本P62内容。
三、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 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 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 ,酸雨的pH ),可以了解 。
4.测定 或 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练习:1.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
A.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
C.pH试纸浸液后过一会儿观察 D.用玻棒蘸取待测液涂于pH试纸上,马上观察
2.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
选项ABCD
物质玉米粥橙汁漂白液肥皂水
pH6 .83.51210
3.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
ANaCl (Na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Cl(nO2)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CO2(水蒸气)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DCaO(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4.将N2 、CO、HCl 三种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假设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则最后排出的气体是( )A.N2、CO B.H2O (气)、N2 C.N2、CO2 D.HCI、CO
5.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所用药品错误的是( )
A.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硫酸)B.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 (BaC12溶液)
C.Cl溶液中混有2CO3(稀盐酸)D.CO中混有CO2 (NaOH溶液)
【思考】你在选择洗发水时,有什么尺度和标准吗?
【实验探究】本P63,“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在不同pH溶液中浸过后
pH=1pH=4pH=7pH=10pH=13
观察各束头发的光泽
取一根头发,拉断的难易程度
【结论】pH= 和pH= 时,头发受损最大。
补充:用弹簧测力计更能准确地测出拉断的难易程度,用双股套在弹簧秤的勾上,另一端用镊子夹紧并绕几圈,再均匀用力,直到拉断。(可以取几次的平均值)
pH=1pH=4pH=7pH=10pH=13
拉力(N)2.22.83.42.52.0
【讨论】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应用】
1.一般人洗发时应选择质量好的弱碱性洗发液。
2.正常人头皮及毛发显弱酸性(pH范围在4.5~5.5之间),如果使用碱性过大的洗发水时,头皮和毛发酸碱平衡会遭到破坏,有利于某些不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会导致头皮细胞的过度角化,引起头皮干燥,脱屑增多及毛发变脆,容易开叉等现象。
3.烫发或直发时,一般用到的试剂是碱性,如:氨水、氢氧化钠等,故做过此类美发的人最好用偏酸性的洗发剂洗头,以便头发能恢复正常的酸性状态。
4.在碱性环境下头发更易损伤,我们以后洗发时要多用水清洗几次。
【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三、自我测评
【堂练习】本P64.1.2.7
1.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5~4.5;苹果汁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 B.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3.若将50g18%的NaOH溶液和50g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的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4.有一瓶溶液pH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pH降为5,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中考直通车】
5.“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常用的科学方法,取武当特区某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下表为 四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你认为该村土壤比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农作物水稻茶树玉米马铃薯
pH6. 0~7.06.0~7.07.0~8.14.8~5.5
A.玉米 B.茶树 C.水稻 D.马铃薯
6.用稀的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如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 A.白酒 B.纯碱 C.白糖 D.食醋
7.有A、B、C三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遇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无变化,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A>C>B B.C>B>A C.B>A>C D.B>C>A
8.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 乙 丙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② 的猜想正确。
③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拓展延伸】
9.某校酸雨测量小组的同学,取刚降落雨水的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其数据见下表。
测定时间5:05 5:105:155:205:255:305:35
pH4.954.944.944.884.864.854.85
⑴正常雨水的pH值为5.6,其原因是 。酸雨的pH值通常小于5.6。 在测定期间,pH值变化的趋势是 。
⑵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和一个电镀厂,这些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⑶为了避免降落酸雨,可以采用多种措施。例如,对尾气进行处理,还可以在燃料煤粉中掺入适量的某些化合物粉末,让硫元素生成硫酸钙,这种化合物可以选用 (填写名称或化学式)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