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诗歌形象语言

诗歌形象语言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7
0
当堂训练 1 班级: 姓名:

《诗歌鉴赏之形象》

运用预习案1中“了解一些有关形象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鉴赏下列诗歌。
一、 精 卫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问:诗中塑造的“精卫”形象有哪些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外形特点:一寸身,娇小。内在特点:锲而不舍、虽死不改、信念坚定、矢志不移。抒发了作者对精卫鸟以渺小的一寸之身而填海不止的崇高精神的礼赞和讴歌。)
二、 闺 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注:①不忿:不满,恼怒。
问:这首诗一、二两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答:

(答案:月落星稀天欲明之际,一位思妇彻夜不眠,孤独难耐。)
三、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这首诗写秋晚山景,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当堂训练 2 班级: 姓名:
《诗歌鉴赏之语言》 执笔人:王卫锋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御苑,皇家宫苑,指京城。
此诗以长于炼字为后人称道,第三联中的“催”“向”二字更见推敲之功,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其妙处。
答:

(答案:“催”字运用拟人手法,把平常景物人格化,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催寒近”“向晚多”六字相对,暗含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
“向”:将近、临近之意。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人不描绘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只突出“向晚”砧声,把内心离别的酸楚和怅惘形象表达出来。“催寒近”“向晚多”六字相对,暗含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语言清新活泼,通俗易懂,而且还杂用了诸如“快活”“胡来”等口语词汇,很适合民间传唱。)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诗歌形象语言

微信扫码分享

月会员
每天200次下载
2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1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