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学
课堂互动
1.生:孔子为何遵从周朝的礼仪制度?
生:《八佾》(十四)一章孔子赞美周朝礼仪制度的完备。周的礼仪礼乐制度,以夏后、殷商两代文化为镜子,有传承,有损益,有超越,使周代数百年文化粲然大备,繁荣昌盛。
师:孔子生活的鲁国,在西周初年本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也是殷遗民的主要聚居地。当伯禽就国之际,便将大批的典章文物带往鲁国,从而使鲁国从一开始就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尤其是鉴于周公的勋劳,当其去世之后,周王室允准鲁国破格使用天子之礼乐,遂使鲁国在周王室衰微之后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西周典章制度和文物。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孔子目睹列国交争,于是愈加感到西周以道德为本位、以天子为核心的典章制度礼乐文物,不仅给人以肃穆庄重的感染力,而且因此而对周初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本章内容,正是孔子面对现实而生发的思周情怀,才使他有条件据鲁而创立儒家学派。
生:在孔子看来,周礼是最完善的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因为周公受封于东方的鲁国,文化中心东移,于是春秋时代“周礼尽在鲁矣”(《春秋左传》)。所以“吾从周”,也指“鲁所存周礼而言”,“从周”也就是“从鲁”。由此可见,孔子是个持文化发展论者。
2.生:孔子为何那么重视对《易经》的学习?请老师给予分析。
师:孔子认为《易经》是一部穷理尽命之书。一个人把《易经》学好了,就能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可以无大过。由于孔子对《易经》的推崇,大大提高了《易经》在经书中的地位,使它成为五经之首。
生:近人冯友兰也说:“吾人行为,能取法于《易》,即可不致有错。”(《中国哲学史》)这是说他把《易》看作是求道、求圣,指导为人处世的准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要通过学习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并避免犯错误。
师: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3.师:下面我们一块分析讨论《述而》(十八、二十一、二十五)各章的精神要旨。
生:为了便于传播自己的学术观点,孔子平时带头讲当时周王朝京都地区所通行的官话。
生:鲁国地方的方言,是孔子用的母语。为了便于交际,交流思想,更为了顾全大局,孔子自觉采用官话,特别是诵读《诗》《书》,执行祭祀和外交礼宾活动时,都采用官话。这实在是很有远见的。
师:人们可以出于个人涵养或身份地位、利害关系而有所不谈、有所不问、有所回避。正如孔子反对叛乱和暴力就不言乱、力;不相信鬼神、难解释怪异,就不语神、怪一样。孔子的修养已够“中庸”,堪享尊敬。然而,社会要发展,就必须直面现实、解决矛盾,就不能如孔子一样“不语”就算了事。
生: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师:《述而》(二十五)这里讲的文、行、忠、信不是四个学科,而是孔子的四项内容。“文”是历史文献知识,“行”是修行,这里指社会实践,“忠”和“信”是做人道德的两个主要范畴。学文、修行为的是培养“忠”“信”品质,这是孔子教育的根本目的。这四项内容可以视为孔子的大纲。典制、德行互为表里,忠诚、守信则是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生:第二十五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4.生:孔子在《述而》(三十三)中特别强调“躬行”,这一观点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
师:这是孔子联系自己谈知易行难,是孔子自谦之词。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道德修养的关键是身体力行,即孔子所说的“躬行”。学习书本知识比起躬行实践来,是容易些,按照道德规范去做,就不那么容易了;要形成好的道德习惯,坚持下去,就更难了。因此,孔子十分强调学用一致,言行一致,他自己也严格地要求自己。
生: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5.师:下面再一块学习《子罕》二章。
师:达巷人敬佩孔子,却不完全了解孔子。孔子志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达巷人都惋惜其没有足以使他成名的专长。而孔子豁达、幽默,他不去表白,只风趣自谦地向学生说,我专长什么?还是专长于赶马车的技术吧!因“御”在六艺之中最卑。孔子的心胸似海,什么意见都能容得下。这样,一位雍容达观的智者形象,便呼之欲出。
生: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师:而孔子在《子罕》(六)里直言说,自己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社会地位低,所以学会了在当时的君子们看来是低贱的,而且是不屑于做的技艺。在孔子弟子们看来,孔子比以往所有的人物都要伟大,是上天支持的圣人。
生:在孔子个人,他对于贫很少思虑,甚至不以为意,他所在意者:“吾少也贱。”在孔子看来,被人歧视、羞辱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的。为了改变这卑贱、受人鄙视的社会地位,是孔子懂事后强烈的愿望,也是影响他一生的心理因素,并为此学习“礼”,学习做人,学习“六艺”知识技能。直至50岁后,做了大司寇,成了大夫,才摆脱了“贱”的社会地位。
师:艰苦生活会毁灭一些人,也会促使一些人成长。自古以来,伟大人物几乎都有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一个人贪图安逸,又想有伟大造诣,几乎是不可能的。
6.生:《先进》中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积极影响。
师:此章记载了孔门的十位高材生,后人因而称之为“十哲”。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专长。孔子弟子三千,言其广大,未必确指,贤人七十二则有名有姓。而上述十位学生,其成就最高。这十人是四科学生中的代表人物。
生;孔子为了因材施教,而划分专业,分科教育,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有首创之功。
7.生:“圣人无常师”是孔子学问的精髓,也是我们学习的“座右铭”。
师:《子张》第二十二章既颂扬了孔子的好学,又点明了孔子学问的精髓是“文武之道”。文武之道是夏、商文化的积累,是周初文化的总结。贤者能掌握其精髓,认识修身治国的根本;不贤者也能掌握其皮毛,知道名物制度的事情。孔子在贤者与不贤者的身上,都可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没有固定的老师,却到处有自己的老师。向更多的人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课堂互动
1.生:孔子为何遵从周朝的礼仪制度?
生:《八佾》(十四)一章孔子赞美周朝礼仪制度的完备。周的礼仪礼乐制度,以夏后、殷商两代文化为镜子,有传承,有损益,有超越,使周代数百年文化粲然大备,繁荣昌盛。
师:孔子生活的鲁国,在西周初年本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也是殷遗民的主要聚居地。当伯禽就国之际,便将大批的典章文物带往鲁国,从而使鲁国从一开始就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尤其是鉴于周公的勋劳,当其去世之后,周王室允准鲁国破格使用天子之礼乐,遂使鲁国在周王室衰微之后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西周典章制度和文物。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孔子目睹列国交争,于是愈加感到西周以道德为本位、以天子为核心的典章制度礼乐文物,不仅给人以肃穆庄重的感染力,而且因此而对周初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本章内容,正是孔子面对现实而生发的思周情怀,才使他有条件据鲁而创立儒家学派。
生:在孔子看来,周礼是最完善的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因为周公受封于东方的鲁国,文化中心东移,于是春秋时代“周礼尽在鲁矣”(《春秋左传》)。所以“吾从周”,也指“鲁所存周礼而言”,“从周”也就是“从鲁”。由此可见,孔子是个持文化发展论者。
2.生:孔子为何那么重视对《易经》的学习?请老师给予分析。
师:孔子认为《易经》是一部穷理尽命之书。一个人把《易经》学好了,就能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可以无大过。由于孔子对《易经》的推崇,大大提高了《易经》在经书中的地位,使它成为五经之首。
生:近人冯友兰也说:“吾人行为,能取法于《易》,即可不致有错。”(《中国哲学史》)这是说他把《易》看作是求道、求圣,指导为人处世的准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要通过学习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并避免犯错误。
师: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3.师:下面我们一块分析讨论《述而》(十八、二十一、二十五)各章的精神要旨。
生:为了便于传播自己的学术观点,孔子平时带头讲当时周王朝京都地区所通行的官话。
生:鲁国地方的方言,是孔子用的母语。为了便于交际,交流思想,更为了顾全大局,孔子自觉采用官话,特别是诵读《诗》《书》,执行祭祀和外交礼宾活动时,都采用官话。这实在是很有远见的。
师:人们可以出于个人涵养或身份地位、利害关系而有所不谈、有所不问、有所回避。正如孔子反对叛乱和暴力就不言乱、力;不相信鬼神、难解释怪异,就不语神、怪一样。孔子的修养已够“中庸”,堪享尊敬。然而,社会要发展,就必须直面现实、解决矛盾,就不能如孔子一样“不语”就算了事。
生: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师:《述而》(二十五)这里讲的文、行、忠、信不是四个学科,而是孔子的四项内容。“文”是历史文献知识,“行”是修行,这里指社会实践,“忠”和“信”是做人道德的两个主要范畴。学文、修行为的是培养“忠”“信”品质,这是孔子教育的根本目的。这四项内容可以视为孔子的大纲。典制、德行互为表里,忠诚、守信则是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生:第二十五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4.生:孔子在《述而》(三十三)中特别强调“躬行”,这一观点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
师:这是孔子联系自己谈知易行难,是孔子自谦之词。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道德修养的关键是身体力行,即孔子所说的“躬行”。学习书本知识比起躬行实践来,是容易些,按照道德规范去做,就不那么容易了;要形成好的道德习惯,坚持下去,就更难了。因此,孔子十分强调学用一致,言行一致,他自己也严格地要求自己。
生: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5.师:下面再一块学习《子罕》二章。
师:达巷人敬佩孔子,却不完全了解孔子。孔子志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达巷人都惋惜其没有足以使他成名的专长。而孔子豁达、幽默,他不去表白,只风趣自谦地向学生说,我专长什么?还是专长于赶马车的技术吧!因“御”在六艺之中最卑。孔子的心胸似海,什么意见都能容得下。这样,一位雍容达观的智者形象,便呼之欲出。
生: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师:而孔子在《子罕》(六)里直言说,自己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社会地位低,所以学会了在当时的君子们看来是低贱的,而且是不屑于做的技艺。在孔子弟子们看来,孔子比以往所有的人物都要伟大,是上天支持的圣人。
生:在孔子个人,他对于贫很少思虑,甚至不以为意,他所在意者:“吾少也贱。”在孔子看来,被人歧视、羞辱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的。为了改变这卑贱、受人鄙视的社会地位,是孔子懂事后强烈的愿望,也是影响他一生的心理因素,并为此学习“礼”,学习做人,学习“六艺”知识技能。直至50岁后,做了大司寇,成了大夫,才摆脱了“贱”的社会地位。
师:艰苦生活会毁灭一些人,也会促使一些人成长。自古以来,伟大人物几乎都有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一个人贪图安逸,又想有伟大造诣,几乎是不可能的。
6.生:《先进》中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积极影响。
师:此章记载了孔门的十位高材生,后人因而称之为“十哲”。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专长。孔子弟子三千,言其广大,未必确指,贤人七十二则有名有姓。而上述十位学生,其成就最高。这十人是四科学生中的代表人物。
生;孔子为了因材施教,而划分专业,分科教育,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有首创之功。
7.生:“圣人无常师”是孔子学问的精髓,也是我们学习的“座右铭”。
师:《子张》第二十二章既颂扬了孔子的好学,又点明了孔子学问的精髓是“文武之道”。文武之道是夏、商文化的积累,是周初文化的总结。贤者能掌握其精髓,认识修身治国的根本;不贤者也能掌握其皮毛,知道名物制度的事情。孔子在贤者与不贤者的身上,都可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没有固定的老师,却到处有自己的老师。向更多的人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