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混排教学设计(通用2篇)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篇1
主题:图文混排。
引导问题
展示两本不同的杂志,一本纯文字,一本画报。学生回答喜欢哪一本杂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反应引入图像信息的特点,与文字信息配合的重要作用。
教案梗概
学会word 中图文混排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主学习,自探究式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学会:
①在文档中必要部分按要求插入相应的图片,并且对图片进行调整、加工、处理以及格式设置。
②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并对文本框进行调整加工,处理以及格式设置。
并且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布置一项竞赛任务:设计一期板报,内容至少包含标题、几部分文字内容,和图片。
课后总结。
学完本课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word 环境下的图文混排。
知识掌握:能说出图像信息具有哪些特点,及其在文档中的作用。
能区分并说明文本框的两种不同状态。
能说明图文混排的优点。
技能操作:在文档中插入图像,并且能够对图像进行位置、大小的调整操作。
能够使用图像工具条对图像进行形状、亮度、对比度等的加工。
能够进行多种方式的图文混排。
能够使用文本框的插入及其各种设置
能力培养:主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合理和谐的版面意识,增强学生美的修养。
二、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展示两本不同的杂志,一本纯文字,一本画报。根据学生的反应引入图像信息的特点,与文字信息配合的重要作用。
展示插入图片和未插入图片的word文档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图片操作
1.插入图片。
(一)板书:
一、图片操作
1.插入图片。
(二)广播演示插入图片的过程。
(三)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学生观察插入图片的过程。
2.打开《排版练习要求》文档,按要求操作。
1.教师提供文字材料。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图片调整。
导入:插入的图片大小、位置不合适,如何对它进行调整呢?
(一)板书:
2.调整图片。
(二)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教师收集问题,并将问题分析,整理,展示问题
(四)共同解决可解决的问题
1.学生在课本的帮助下,自主探索学习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2.对照文字块的复制、删除等操作,总结一下对图片的操作。
3.学生展示学习结果,提出问题。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图像加工
导入:word还可以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如:对比度的调整,亮度等。
板书:
3.图片加工。
展示工具条。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师总结。
1.相邻3~4人结成小组,分工探索各按钮功能,并互相讲解。
2.学生演示各按钮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图文混排
导入:
提问:同学们希望图片和文章是如何排列的?
板书:
4.图文混排
展示各种排版方式的例子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一)学生根据书上的菜单提示,找到自己满意的图文混排方式,并比较各种混排方式的不同。
(二)总结插入多个图片时如何设置图片层次。
(三)学生展示排版结果。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仔细观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5.阶段小结:
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操作。
1.在图片调整时,必须先选中图片以及注意鼠标的出现形式。
2.图文混排时,如何设置多个图片之间的层次?
3.图文混排时,遵循主题明确,布局美观,大方的原则。
提问:
1.如何插入来自文件中的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
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扩展。
二、插入文本框
1.导入:word的图文处理功能十分强大,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图片的插入和编辑,而且能将文字作为一种特殊的对象来处理,可以独立的对其编辑,而不会影响旁边的文字内容,从而提供更灵活的文字修饰。
(一)板书:
二、插入文本框
(二)广播演示插入文本框的操作(横排,竖排)。
(三)展示文本框处理实例。
(四)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教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图文混排的含义。
1.学生观察插入文本框的过程。
2.打开《海伦凯勒》文档,根据要求操作。
3.学生演示完成的作品,提出问题
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
三、提出任务,开展竞赛
制作一期板报。
要求:
主题明确,布局美观,大方。
内容至少包含有标题,几部分文字资料,及相关的图片。
内容有:
名人名言。
如何融洽人际关系。
个人介绍。
教师评价
1.从提供的图片,选出所需要的图片。
2.调出需要的文字材料。
3.根据需要进行排版和插入文本框。
4.小组汇报、演示,并说明构思。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学生作品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并且在课堂中保持很浓的兴趣,能够认真的聆听教师讲课和观看教师的演示,对本节知识掌握较好,能够熟练应用这些知识。如: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对图片、文本框进行调整、加工、编排等。
2.思考:在文本框中是否可以插入图片?
六、作业
给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制作一张贺卡。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需教具
计算机网络教室 广播教学软件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篇2
章节名称
图文混排
计划学时
1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研室主编的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是excel这个单元的重点,操作性比较强。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对word有一定的认识,已掌握了表格的编辑和艺术字标题设计的能力。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认识与掌握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的新知识,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设计;并把它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鉴赏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的新知识,并能独立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交流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课堂上的活跃者。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解决措施:通过创设情景,揭示主题入手,由此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探索来进行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认识与掌握插入与设置文本框,插入与设置图片的新知识,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设计,并把它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的理论
做中学、引导自主探索式的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揭示主题
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
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1.教师先出示两组请柬设计给学生看;
2.问学生:你喜欢哪一组?为什么?那你们也想做出这样美观的请柬吗;
3.引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图文混排”。
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学生从与教师的对话中引起学习的兴趣;
2.教师的引导话语中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图文混排。
通过师生对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
学生分组自学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5分钟
引导自学,提出要求:
1.出示自学提纲,请第一、二两小组的学生自学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第三、四两小组的学生自学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2.要求学生在自学时如果遇到困难,同位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也可以请教小组里的其他成员。
学生自学,相互协作:
学生按要求自学书本的内容自学若遇到困难则同位相互讨论和相互帮助。
小组协助交流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技能的形成,培养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让学生能在学中形成认知的规律:通过自学学会新知识。
三、学生讲解新知,反馈自学情况,完成练习。
1.学生讲解新知,解惑
2.学生练习
3.小结反馈
7分钟
在第一、二两组中请一名学生上来当小老师,讲解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的内容。
1.其他学生提出疑问,小老师解答。
2.请学生完成相关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的知识的练习一,要求同位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协作学习。
3.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做到用详细,带有鼓励的话语去讲解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进一步理解新知识。
4.全班交流、小结反馈:让一个学生演示练习一的操作,然后请学生判断其是否正。
1.学生听小老师讲解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的知识,并提出疑问。
2.学生练习相互协作:
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遇到不懂的,同位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
3.交流判断:
看同学的操作,并作出判断。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口头发达能力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
四、学生讲解新知,反馈自学情况,完成练习。
1.学生讲解新知,解惑。
2.学生练习
3.小结反馈
8分钟
1.在第三、四两组中请一名学生上来当小老师,讲解图片的插入与设置的内容,然后让其他学生提出疑问,小老师解答。
2.请学生完成相关图片的插入与设置的知识的练习二,要求同位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协作学习。
3.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做到用详细,带有鼓励的话语去讲解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进一步理解新知识。
4.全班交流、小结反馈:
让一个学生演示练习一的操作,然后请学生判断其是否正确。
1.学生听小老师讲解图片的插入与设置的知识,并提出疑问。
2.学生练习相互协作:
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遇到不懂的,同位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
3.交流判断:
看同学的操作,并作出判断。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口头发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
让学生观察分析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过渡与提高
通过竞赛的形式,自由地去设计一份请柬
20分钟
激励引导
1.问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现在我们就来一个设计小竞赛,看看哪个同学设计出的请柬是最精美的。
2.竞赛前先让学生欣赏其他学生做的作品,再让学生自由设计。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对个别学生的优秀作业予以展示)。
学生自由去设计请柬。
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进行自由设计,是巩固新知识,是知识的提高,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同时还给了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充分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学习能力,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自豪感。
六、总结
总结,促应用
3分钟
提问:同学们在这一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哪些方面?
思考反馈。
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意义,用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生活。
教学反思
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行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讲讲操作技巧,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良好的氛围,使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个科学的、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