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政治教案设计 > 关注民生(精选5篇)

关注民生(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注民生(精选5篇)

关注民生 篇1

  专题三、,促进和谐

  1、(14分)表一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340 408 495 559 611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

  左右,XX年还有150万大学生毕业生等待就业。

  表二、我国XX年的人才供需对比

  硕士生及其以上 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的需要情况 19% 47% 35%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17% 67% 26%

  注:按照目前我国的统计标准,大专毕业生及其以上的视为人才。

  表三、对3000名XX年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方 中部城市 西部和北部地区

  74.8% 25.2% 2%

  首选单位 传统的白领 传统的蓝领 新兴

  71% 27% 2%

  注:我国每年大约有大专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

  材料:XX年1月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七)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1)上述表一、表二、表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6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观点,结合上述表格和材料谈谈应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8分)

  1、(1)特点:①从表一得出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总供给大于总需求。(2分)②从表二得出,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太多,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却很大。本科毕业生的供给过多,专科生的供给不足。(2分)③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2分)

  (2)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利益。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应该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2分)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科学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推动作用。政府应加大对劳动者就业观念更新的培训力度。(2分)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劳动者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者个人应该更新就业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及多种方式就业观念。(2分)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大学生应该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就业或自主创业,为社会服务,也实现人生价值。(2分)

  2、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应对危机的良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环境恶化,外部需求减弱,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措施。但有的专家指出,我们在立足于扩大内需的同时,不要忽视外需,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1)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扩大外需、扩大出口出谋划策。

  材料二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农民工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群体之一,官方统计当前

  中国失业农民工二千万。

  XX年和XX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lo万人,而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

  的岗位。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党和政府解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2)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1)①国家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运用经济手段如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举措鼓励企业出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②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创立自主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③积极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经济利益。

  (2)①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②各级政府要履行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积极鼓励自主创业。③农民工和大学生要有主人翁意识,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为国分忧。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自主创业。企业也要担负起应付的社会责任,积极创造就业机会。

  3、农村社会保障是保护农民利益的“安全网”。近几年,农村社会保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

  的高度关注。党的xx届六中全会把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xx大报告把改善民生、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

  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放在了突出位置。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党中央为什么高度关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9分)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以三个代表和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

  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关系到改革发展的大局,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使其共享

  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分)

  4、.材料一  XX年与XX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数据比较

  年份 毕业生总人数 当期就业人数 自主创业比例

  XX年 495万 371万 1.2%

  XX年 559万 417万 7.6%

  材料二  X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了610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而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的岗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XX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4分)

  (2)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意义。(8分)

  4、(1)①材料一表明XX年与XX年相比较,我国大学生的毕业总数和当前就业人数都有显著的增加;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增加幅度较大,但所占大学生就业率的比重仍然比较低。(2分)②材料二表明XX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增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分)

  (2)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分)②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实现个人就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分)③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利于个人充分挖掘潜能,促进自我完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分)④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2分)

  5、综合探究题

  材料: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某校高三(1)班同学针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走访教育专家、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学生家长后,同学们对教育公平问题有些不同看法:甲看法是:教育应当实现完全公平,目前高等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承担,使每一位受教育者不因为家庭经济水平不同而受到不公平待遇。乙看法是:目前国家财政还有困难,要想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还必须从社会筹集一部分资金,因此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可能的。

  请你与高三(1)班同学继续进行下述探究:

  (1)针对甲、乙两种看法,请用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对实现教育公平的认识。(6分)

  (2)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某省教育厅向社会征求意见。高三(1)班同学对政府实现教育公平可以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设?(至少2条)这些建设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政府表达?(8分)

  5、答:(1)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公平问题。(2分)②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要经过量变到质变。(2分)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2分)

  (2)建议: ①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具体措施,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如:为贫困生减免学杂费、为贫困生提供无息贷款、结贫困生提供免费教材等。)②积极履行文化职能,发展教育事业,扩大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不断加大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重。③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④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为教育公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要答出二点建议,言之有理,即可给6分)方式:向省教育厅写信;发电子邮件直接表达;向人民代表反映;通过人大代表传达。(只要方式合理,即可给2分。)

  6、医改,对老百姓而言,是个既远又近的话题。说它远,是因为它关乎政策的制订、条文的修改,似乎是各级卫生主管官员该操心的事;说它近,是因为它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保障,决不能“等闲视之”。而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走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

  时间 措施

  XX年9月26日 医改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在网上开通“我为医改建言献策”栏目,并通过热线电话,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XX年3月23日 工作小组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机构开展“医改总体思路和框架设计”的独立研究

  XX年4月11日 总理主持召开医改工作座谈会,听取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负责人、教师、城乡居民等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2XX年10月14日 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问计于民

  XX年2月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医改文件。

  XX年4月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XX年7月24日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XX年工作安排》

  (1)请指出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2分)

  (2)你认为上述材料还体现了《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8分)

  6、(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2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3分)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3分)③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分)

  7、(材料一:XX年-XX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指  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 422 10 493 11759 13786 1578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 936 3 255 3587 4140 4761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7 36.7 35.8 36.3 37.9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2 45.5 43.0 43.1 43.7

  注:XX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4%。按年均纯收入1196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07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XX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食品价格上涨12.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1.7%,油脂价格上升26.7%,鲜蛋价格上涨了22.9%。其中肉禽及其制品、油脂、鲜蛋价格均涨幅超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材料二:对于收入分配问题,中共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一系列的会议,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会议强调应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1)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实现社会公平。

  7、⑴04-XX年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差距较大并有扩大的趋势(1分)04-XX年恩格尔系数下降,07-XX年系数上升,说明受物价因素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1分)⑵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1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分)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1分)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1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分)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1分)再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1分)利用财政与税收的手段,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1分)

  8、XX年11月8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河北省中南部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石家庄降雪创历史纪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1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有关地方和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召开会议,分析形势,周密部署,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暴雪,取得了显著效果。

  自XX年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风暴的洗礼:雪灾、暴力事件、地震、金融危机……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

  (1)结合材料,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应对雪灾的?(12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的精神支柱是什么?(3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5分)

  8、(1)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党和政府分析形势,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抗击雪灾。(2分)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分)党和政府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对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应对暴雪。(2分)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重视意识的指导和对人的调节、控制作用。(2分)党和政府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指导应对暴雪,取得成效。(2分)

  (2)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3分);其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5分)

  9、材料一:面对早早降临的严寒,北京、济南等城市,果断提前供暖,确保百姓瀑暖。北京市启动供暖应急预案,要求具备供热条件的居民小区,11月1日全面开始点火供暖,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这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拥戴。

  材料二:在有的地方,也是雪花飘飘,可居民没有心情看风景:不少城市,严格按照“惯例”办事,一直等到“法定”供暖日,才开栓供热。而这时,居民已经哆哆嗦嗦冻了快一星期了。这自然让群众怨声载道。

  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对上述两则材料加以评价。(10分)

  9、(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

  (2)材料一反映了唯物主义的工作方法。(1分)与往年不同,今年严冬早早降临东北、华北,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北京、济南从这一特殊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看天气供暖,以群众第一需求为工作号令,及时供暖,这自然受到百姓的尊重和拥戴。(2分)

  (3)材料二反映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工作方法。(1分)不少城市,不顾变化发展的实际,不具体分析,不管天气怎样恶劣,严格按照“惯例”办事,一直等到“法定”供暖日才开始供暖,使百姓挨冻,这自然让群众怨声载道。(2分)

  10、扫黑除恶,是一个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问题,也是一个权力系统自我清洁、自我强健的过程。重庆重拳扫黑除恶,引发民意井喷,举国好评如潮。

  人民网评论:只有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不惧风险、不怕艰难,才能让群众喝彩,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才能获得来自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和广泛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会不断巩固加强。 ......“谁让老百姓满意,老百姓就会为谁鼓掌!打黑除奸,势在必行!重庆的‘打黑行动’理应延伸到全国!”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评论: 薄氏治政风格缘何“博得全国上下一致的赞誉”?概括的讲就是八个字:良心、决心, 作为,担当。显然,这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历经千年沧桑大地给予这些政坛风云人物的滋养和启迪。重庆因为打黑而美丽!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党和政府,赋予了哪些时代要求。(12分)

  10、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 发挥党的社会主义领导核心作。②党和政府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对人民负责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③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完善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或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探索改革规律,注重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人民民主,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保证执法) 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责任意识,廉洁自律。④ 政府要切实履行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能,树立起高效、廉洁负责任的形象,树立政府的权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关注民生 篇2

  专题六  关注民生 推动和谐

  一、 背景材料

  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 王林建:“‘’期间,民生工程的投入(支出增幅)每年不低于16%,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的保障更加充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应该讲更加完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加完善。”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 新华社服务专线评出XX年国内十大民生新闻(以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公正补偿改写行政强拆历史、公立医院推进改革费用首降、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引发关注、税法修改惠及工薪阶层、养老保险实现全国 “漫游”、 千万套保障房力保“住有所居”、 扶贫标准上调为2300元、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条例。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社会主义本质。

  4、社会公平正义。    5、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监督权      7、网络建设      8、社会责任感    9、共同富裕   10、消费者权益

  三、命题角度

  1.当前我们还面临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①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③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2.政府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f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⑤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3.近年来我国正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①合理调节收入分配②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③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⑤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

  4.“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对温总理的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与发展需要公平正义。②公平正义能更好地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③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5.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国家:有利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

  社会: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个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6. 怎样做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从国家角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发扬民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青少年角度: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清醒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宣传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7. 请为解决“教育、就业、“三农”奉献你的金点子.这些金点子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实现?

  金点子;①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②就业:对下岗工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③“三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反映渠道:①我们可以采取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③我们可以给国家有关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等方式。

  8.当前我们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的因素或现象?

  答:①收入差距贫富悬殊过大;②城乡教育发展投入不均衡;③某些制度不合理不健全;④社会腐败现象严重等

  9.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是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

  答:①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质等。

  10.从卫生部获悉:我国正抓紧制订“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健康中国2020”战略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适宜技术,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

  (1)你认为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有什么意义?

  (2)结合当地情况,你认为作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受益者,人民群众应该怎样积极响应?

  答:(1)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我国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2)人民群众应自觉进行身体锻炼,如晨跑、冬季长跑运动等;应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远离不清洁的食品。

  11.材料一 XX年取消全省所有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全省现有158个干线公路收费站全部终止收取车辆通行费。

  材料二“如果没有收费沿线居民每年能为省会带来超过1亿元的消费收入。”省政协委员闰琪提案建议撤销收费站如实说。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你谈谈对这次行动的认识?(至少三个方面。)

  (2)取消收费站后,收费站的建筑设施如何处理又成了有关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请你帮忙  出出主意并阐明理由。

  答:(1)①有利于改善民生,方便人民生活②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④体现了以人为本,落实科学民展观。(2)收费站的建筑可保留作 “超限超载的检查站” 理由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②可以促进一部分人就业等

  12.总书记、总理和网友亲切交流说明了什么?(至少从三个角度说明)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互联网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党中央重视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等等。

  13. 、列举近年来我国政府保障民生的法律。谈谈颁布这些法律的必要性。

  《 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①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④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4. 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答:①企业和经营者:要提高素质,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自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自身的安全体系和道德体系建设,诚实守信,依法经营,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信赖。

  ②消费者:要提高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政府:要从根本上加强对各行各业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很好执行,用法律手段来重建我们的诚信体系,来维护我们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乃至各个方面的安全。

  ④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法规来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食品认证制度,通过认证的合格产品才能进入市场;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建立健全政府职能部门的问责制度。

  ⑤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此类事件的治本之策。为此,国家要切实加强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15.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要重视产品质量?  

  答:企业:有利于企业提高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消费者:关心商品质量,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国家:重视商品的质量,有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提升国际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社会和谐。

  16. 国家对双汇瘦肉精相关人员依法、依纪作出严肃处理,体现了什么道理。 

  答:①依法治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执政为民的理念。③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体现。④是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⑥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7、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答:通过合法渠道建议有关方面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积极宣传有关食品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检举违法行为,净化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等。

  18、请你在食品安全方面提出两条建议? 

  答:(1)国家有关部门应完善食品立法,加强监督监管。   (2)生产者、销售者应诚信经营,杜绝假货。(言之有理即可)

  19.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请你提出合理建议。

  政治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完善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生态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社会方面:关注民生,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医疗、住房、教育等事关百姓生活质量的问题。

关注民生 篇3

  XX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政   治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专题要点】

  1.XX年加大民生财政支出。XX年国家安排的民生支出达到7284.63亿元,比XX年增长29.4%。XX年民生支出达到5603.64亿元,比XX年增长29.2%。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XX年实施了许多民生工程,在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居乐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拉动了城乡居民的系列消费,促进经济发展。☆高☆考♂资♀源nbsp;   2.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重民作为XX年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XX年3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从住房,到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从农村医院、学校,到社会保障;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到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一系列人民群众高度关切、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被摆在当前扩大内需、保持增长措施的重要位置,显示了中央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坚强决心。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要靠扩大内需尤其是老百姓的消费需求。目前,补贴、减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都已纳入政府的工作安排和议事日程。从政治局会议和中央近期出台的政策措施看,让经济增长更多地体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将成为党和政府下一步继续关注和努力的重点;更加重视民生,切实改善民生,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3.XX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举行。XX年8月27日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王刚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王刚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着眼大局谋划工作,贴近实际开展研究,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开展献计献策,努力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次论坛以“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经济与民生”为主题,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北京市政协共同主办,有关省市党政领导、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共150余人参加。 4.xx届四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XX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善于趋利避害,积极化危为机,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5.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总理说,XX年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 6.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XX年8月18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7.4000亿财政投资保障性安居工程。新中国成立60年来,很多中国人从习惯了在长久等待中盼来一套房子到适应了自己掏腰包买房,住房条件、面积都有了大幅提升。中国政府为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XX年,在中国政府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就有4000亿投向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用于廉租房、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另外,在中国农村,住房问题是通过农民自身在批给的宅基地上建房解决的,此次中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高。考。资。源。网 8.建国60年,中国教育走过的辉煌足迹。60年来,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现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XX年,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超过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加速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9.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人数达8.33亿,给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实惠,对缓解或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覆盖城乡居民。

  10.XX年“家电下乡”惠民工程。☆高☆考♂资♀源nbsp;   XX年用于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资金将达到200亿元,预计可拉动1500多亿元的农村消费。“家电下乡”是我国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是落实“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措施的重要内容。“家电下乡”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项惠民工程的实效和政府、企业形象。居调查,农村居民对家电下乡产品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为80.46分(总分为100分)。 11.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XX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考纲要求】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关注民生,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经济困难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公共财政的目标,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解决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 近几年高考政治题中每年都有关于民生问题的试题,并且很多是问答题。我们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并认真掌握以民生为载体的主观题。破解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成为XX年高考的重要热点。有关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等民生问题,XX年高考一定会涉及,还很有可能出主观题。 【教法指引】 (一)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就业(1)我国为什么重视就业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创业的环境;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自主择业、竞争内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观;掌握丰富的专业性、综合性知识和技能,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发扬创业精神。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为什么要缩小收入差距①理论依据: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②现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贫富差距过大,而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③现实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如何缩小收入差距高。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③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④加强法制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对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二)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改善民生(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应该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2)党的性质、宗旨、执政方式和“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执政为民的领导核心,重视民生是由党的性质、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定的,也是党遵循“三大规律”,坚持民主执政的体现。    2.如何改善民生(1)党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不断得到切实的利益和人文关怀。(2)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完善创业和就业的政策机制,促进教育的优先发展,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体系,忠于人民意旨,维护人民利益。(三)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为什么优先发展教育(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的教化培育与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发展教育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3)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如何发展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改善民生任务的提出是基于现阶段在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疗、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的。这是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生动体现。2.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中央提出从优先发展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提出相配套的措施,从而使其整体功能趋向强化,有利于实现改善民生的最优目标,表明党坚持了系统优化方法。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党作出改善民生的决策,是在我国建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遵循并利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这一决策坚持以人为本,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有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知识综合】

  一、重点知识归纳:

  (1)经济生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财政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劳动者的权利、劳动合同、社会保障制度、税收的作用、银行的作用、生产与消费等知识点来分析。

  (2)生活与哲学: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发展的观点、矛盾的分析法、正确价值观及其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3)政治生活:国家性质、新型的民主、政府的性质、服务型社会、政府的权威、政府职能,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领导地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执政的实质。(4)文化生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从历史角度分析民生问题:1.了解中国古代儒家、墨家、道家等学派关于人际关系和谐的主张。中国古代开明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的措施及影响(汉唐初年的政策调整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隋、秦的暴政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2.近代以来,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仁人志士为追求社会和谐不懈努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措施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满足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权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建立和谐社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4.联系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罗斯福新政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及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三、从地理角度分析民生问题: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所出现的典型民生问题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域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

关注民生 篇4

  XX高考二轮复习学案

  政   治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学法导航】

  一、多角度分析:   

  (一)经济生活

  1.我国财政对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的投入,体现了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特别是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确保灾区人民家家有房住。

  2.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及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也体现了市场经济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日趋完善,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4.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党和国家,首先要发展经济;其次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外部环境;劳动者,首先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其次要加强文化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5.安全责任事故对经济发展具有严重危害,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不能忽视生产安全,侵犯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者也必须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政治生活

  1.中国将实现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体现了政府积极履行文化职能;发展国家教育事业,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

  2.扩大就业,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这有利于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体现了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也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国家重视灾后重建和“安居工程”、安全生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都是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责任事故的严肃处理,既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执政的根本目标,还体现了我国公民与国家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三)文化生活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大力发展教育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发展。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 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有利于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四)生活与哲学    

  1.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为人们科学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正确的主观因素。要实现个人价值,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就是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主观条件。

  2.支持灾后重建和“安居工程”,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方面。国家重视这方面工作是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也体现了部分对整体的影响,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培育创新精神,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要大力推进改革,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

  4.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正确的主观因素。要坚持全面的观点,既要追求经济利益,又不能忽视劳动者的安全。而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没有按照规程操作,没有树立安全意识,没有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或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损害了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

  二、就业问题分析:

  1.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1)经济学角度

  经济意义: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②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努力扩大就业 ,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改善人民生活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各项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④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开展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⑤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劳动者依法享有劳动的权利。重视就业工作,是维护劳动者权利的体现。

  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⑦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政治意义:就业是安邦之策。重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①努力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 ,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③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关系到能否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⑤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哲学角度:

  ①重视劳动就业问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②事物是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劳动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③正确地价值观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重视就业问题,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3)政治学角度: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必然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施就业和再就业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

  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原则。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扩大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

  ③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专门召开中央会议,做出具体部署,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也体现了党的领导,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

  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总体措施:   

  劳动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这主要是: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竞争择业、职业平等、政府促进就业、多种方式就业的方针。保持经济较快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搞好再就业服务;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落实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

  (2)增加就业的途径。

  第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扩大就业总量。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的战略方针 ,实行适宜的宏观政策 ,努力保护经济较快增长 ,这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根本性措施。

  第二,妥善处理结构调整、企业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①在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在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鼓励、扶持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发展 ,广辟就业门路。

  第三, 加快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 ,抓好就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第四, 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 , 认真解决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努力使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第五, 要继续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第六,鼓励各类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再就业;

  第七,统筹城乡就业,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第八,进一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九,劳动者应该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领,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等。

  (3)具体措施:

  ①从失业人员自身看,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自主就业。

  ②从企业角度看,在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加快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组建、培育大集团公司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③从政府角度看,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出台一系列解决就业的措施和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要建立各种培训中心,实行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再就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来扩大就业,这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主要途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政府责任体系,为扩大再就业提供保障。

  ④从根本上说:要努力发展经济来促进就业,这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根本。

  【典例精析】

  1.(江苏卷)30.XX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c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全国卷ii)26.“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  b   )

  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②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   

  ③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

  ④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广东卷)13.某市政府为克服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幅度过大带来的问题,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将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c  )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c.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4.(四川卷)33.XX年11月,成都市政府决定,从XX年1月起,返乡农民工等三类人员可一次性申请领取价值500元的就业培训券。持券人员可自主选择各类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政府为此拿出7500万元,惠及群众15万人,培训后的就业率将达到60%以上。政府发放就业培训券可以( d  )

  ①保障劳动者均等就业的权利   ②增加教育费用支出,刺激需求

  ③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④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其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安徽卷)4. 近年来,各地政府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工商登记、资金筹措、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经营用地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予以大力支持。政府的做法履行了(  b   )

  ①实施经济调节的职能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职能

  ③提高公共服务的职能                ④协调人民利益关系的职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题干中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从工商登记、资金筹措、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经营用地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予以大力支持”。没有体现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职能,故排除  ②,其他的选项都能体现。

  6.(全国卷ii)33.在XX年3月十一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就经济发张、民生保障、文化教育等建言献策,会议提案组共收到委员提案5571件。这说明(  b   )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制定政策法律的重要机构

  ②人民政协建言献策是我国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③提交议案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根本途径

  ④提交议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7.(09安徽卷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题意可得c. ②③。①不符合题意 ④说法不准确。

  8.(09安徽卷11)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②④有误,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改变社会性质,④应该为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9.(09北京卷34)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心意思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想只有符合社会与国家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个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国家也会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保障。这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综上我们选b。②③与本题中心意思无关。

  10.材料一:  XX年3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材料二:党的xx大报告提出,改善民生,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1)党中央为什么关注民生问题?

  (2)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国家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答案:

  (1)①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于人民。②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2)①理顺分配关系,促进共同富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②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③通过扩大就业、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调整财政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④调整税收政策,调节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分配。⑤提倡高收入者为社会慈善事业做贡献。

  11.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才能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对国务院重视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的认识。

  (2)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为什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责任?

  (3)请从哲学角度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提几条建议。

  答案:

  (1)①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要求,是注重公平的体现。国务院出台政策措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是注重公平的体现,是为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②这是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需要把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国务院完善政策,致力于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是注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体现。解决这一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把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发挥宏观调控的整体功能。

  (2)①国务院关注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问题,是重视人民群众利益和意愿的体现,凸显人民群众利益捍卫者的政府性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解决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表明政府在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①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高度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②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和均衡论。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从环节上看,要把预防作为主要矛;从区域上看,要以农村的问题解决为主要矛盾。同时,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专题突破】

  1.在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的培训项目上,w市有关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在各地普及,其实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重点放在对转移就业前农村劳动力和在岗农民工的培训上。这符合(  b  )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②矛盾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③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XX年2月28日通过的《食品卫生法》对利益驱动下的违法行为也亮出利剑,规定除没收违法所得外,还处以最高多达货值金额10倍的罚款并吊销许可证;对监管失职、渎职行为也依据不同情况设置了相应处罚措施。这是宏观调控的(  c  )

  a.经济手段           b.司法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3.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应该( d  )

  ①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②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③建立  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④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③④

  4.y市在XX年春节前夕发放给全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乡重点优抚对象每人100元的消费券。对该市做法你认为( a  )

  a.有利于扶困济贫,拉动经济增长

  b.消费券仅发放给一部分人,属于分配不公平的表现   

  c.消费券的发放表明该市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险制度

  d.该市消费券的使用会扰乱该市货币市场,应该发放现金

  5.有专家指出:在中国现阶段要特别注意防止“劫富济贫”的“仇富”倾向和“劫贫济富”的损害民众利益的倾向。与这种思想相一致的经济学道理是   (  b  )

  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b.坚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

  c.坚持“先富与共富”的分配制度

  d.对高收入阶层征收个人所得税

  6.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要一代一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这体现的哲理是( a  )

  a.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7. XX年,在中国政府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就有4000亿投向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用于廉租房、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政府应该是  ( a   )

  ①宏观调控的组织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督者       ④生产经营的指挥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材料一:  现有的关于食品的法律有13部,法规26部,却都没有对食品批发市场的规范。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和流通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但《食品卫生法》没有对食品安全源头――农产品种植养殖的规范。XX年4月开始征求意见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反响。XX年2月28日,这部经历三年四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终获通过。

  材料二 : 《食品卫生法》对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人员失职、渎职的行为规定了处罚措施: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或开除的处分;对县级以上各监管部门不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主要责任人应当引咎辞职。在食品安全显然将推动一场“问责风暴”。

  材料三 : 卫生部会同多个部门的专家对添加了omp的蒙牛特仑苏牛奶进行研讨后认为,这一产品没有健康危害,但omp不是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新的《食品安全法》第63条和44条的有关规定。

  (1)结合材料二,回答出台《食品安全法》的通过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2)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对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的依据和意义。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应如何正确对待蒙牛特仑苏牛奶事件。

  参考答案:

  (1)①一切从实际出发。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和流通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但我国还没有对食品安全源头规范化的法律,为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讨论出台《食品安全法》(草案),体现了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现有的关于食品的法律有13部,法规26部,却都没有对食品批发市场的规范。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和流通状况发生巨大变化,因此,需要出台一部《食品卫生法》,这体现了这一点。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XX年4月开始,向大家征求意见,讨论出台《食品安全法》(草案),建立起食品安全评估、不安全食品召回等制度体现了该观点。(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依据: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必须依法行政;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意义:有利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更好地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更加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等。(如果有学生从其它方面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可以适当给分)

  (3)①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蒙牛特仑苏牛奶事件是对市场秩序的破坏。国家必须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食品安全生产的宏观管理,维护食品安全生产秩序,对此类事件进行严厉打击,以维护正常的食品市场秩序。②加强道德建设。此类事件违背市场交易应遵循的诚实信用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注重道德建设,使人们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高度,从而认识此类现象的危害,自觉加以抵制。

  9.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四大民生问题。围绕“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的主题,某媒体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开设“民生论坛”栏目进行了讨论,下面是三位市民就此发表的各自观点和看法:

  甲:子女升学是涉及每个家庭的民生大事,政府应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乙: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教育的发展不能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无多大意义。

  丙: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把一切民生问题统统管起来。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甲、乙的观点,谈谈你对发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丙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3)如果你也参与上述讨论,请从唯物史观角度,就解决民生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满足广大人民对教育的需求。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发展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①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要对人民负责。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应尽之责。②政府担负着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等国家职能,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应办之事。③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责,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解决民生问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政府只有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政府。

  (3)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群众,调动人民群众主动性创新性。②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通过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完善政治经济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由之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提出某些具体化建议,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关注民生 篇5

  XX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集锦

  专题六  关注民生 推动和谐

  一、 背景材料

  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 王林建:“‘’期间,民生工程的投入(支出增幅)每年不低于16%,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的保障更加充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应该讲更加完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加完善。”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 新华社服务专线评出XX年国内十大民生新闻(以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公正补偿改写行政强拆历史、公立医院推进改革费用首降、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引发关注、税法修改惠及工薪阶层、养老保险实现全国 “漫游”、 千万套保障房力保“住有所居”、 扶贫标准上调为2300元、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条例。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社会主义本质。

  4、社会公平正义。5、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监督权 7、网络建设      8、社会责任感    9、共同富裕   10、消费者权益

  三、命题角度

  1.当前我们还面临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①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③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2.政府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f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⑤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3.近年来我国正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①合理调节收入分配②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③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⑤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

  4.“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对温总理的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与发展需要公平正义。②公平正义能更好地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③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5.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国家:有利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

  社会: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个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6. 怎样做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从国家角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发扬民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青少年角度: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清醒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宣传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7. 请为解决“教育、就业、“三农”奉献你的金点子.这些金点子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实现?

  金点子;①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②就业:对下岗工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③“三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反映渠道:①我们可以采取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③我们可以给国家有关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等方式。

  8.当前我们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的因素或现象?

  答:①收入差距贫富悬殊过大;②城乡教育发展投入不均衡;③某些制度不合理不健全;④社会腐败现象严重等

  9.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是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

  答:①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质等。

  10.从卫生部获悉:我国正抓紧制订“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健康中国2020”战略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适宜技术,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

  (1)你认为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有什么意义?

  (2)结合当地情况,你认为作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受益者,人民群众应该怎样积极响应?

  答:(1)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我国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2)人民群众应自觉进行身体锻炼,如晨跑、冬季长跑运动等;应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远离不清洁的食品。

  11.总书记、总理和网友亲切交流说明了什么?(至少从三个角度说明)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互联网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党中央重视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等等。

  12.列举近年来我国政府保障民生的法律。谈谈颁布这些法律的必要性。

  《 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①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④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3. 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答:①企业和经营者:要提高素质,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自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自身的安全体系和道德体系建设,诚实守信,依法经营,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信赖。

  ②消费者:要提高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政府:要从根本上加强对各行各业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很好执行,用法律手段来重建我们的诚信体系,来维护我们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乃至各个方面的安全。

  ④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法规来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食品认证制度,通过认证的合格产品才能进入市场;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建立健全政府职能部门的问责制度。

  ⑤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此类事件的治本之策。为此,国家要切实加强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14.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要重视产品质量?  

  答:企业:有利于企业提高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消费者:关心商品质量,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国家:重视商品的质量,有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提升国际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社会和谐。

  15. 国家对双汇瘦肉精相关人员依法、依纪作出严肃处理,体现了什么道理。 

  答:①依法治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执政为民的理念。③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体现。④是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⑥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6、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答:通过合法渠道建议有关方面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积极宣传有关食品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检举违法行为,净化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等。

  17、请你在食品安全方面提出两条建议? 

  答:(1)国家有关部门应完善食品立法,加强监督监管。 (2)生产者、销售者应诚信经营,杜绝假货。(言之有理即可)

  18.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请你提出合理建议。

  政治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完善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生态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社会方面:关注民生,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医疗、住房、教育等事关百姓生活质量的问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注民生(精选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