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离子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投影【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引言】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不同的反应类型。如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若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又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听讲。
承接上节课引出本节课主题。【板书】第二节 离子反应【复习提问】回顾初中物质导电性实验――第一组物质是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磷酸固体、蔗糖固体、无水酒精,第二组是 nacl溶液、 kno3溶液、 naoh溶液、 h3po4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还记得吗?哪些物质能导电?哪些物质不能导电?回答: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naoh固体、h3po4固体不导电,而 nacl溶液、 kno3溶液、 naoh溶液、 h3po4溶液都能导电。蔗糖和蔗糖溶液,无水酒精及其水溶液均不导电。通过回忆初中知识引出本节课新知识。【复习提问】为什么有些物质如nacl、kno3、naoh、h3po4在干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回答: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当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这些物质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从而能够导电。【总结】可见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我们就把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如:nacl、kno3、naoh等。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蔗糖、酒精等。听讲,回忆。
从实验总结出新的概念。【投影板书】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如:nacl、kno3、naoh等。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蔗糖、酒精等。记笔记。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那么,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听讲。
自然通过设问引起学生关注,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再总结归纳,使其印象深刻。【演示实验】实验1-1【结论】电解质有强、弱之分。认真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讨论。根据灯泡发光明暗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知道相同条件下,它们的导电能力不同。【投影板书】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看书图1-10, nacl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示意图。【讲述】离子化合物与某些共价化合物能够在水分子作用下完全电离成离子,而某些共价化合物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