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二课时(精选16篇)
1.8 第二课时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说出东亚的人种、主要民族和人口分布特点。
2.使学生正确认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初步形成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加深对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3.通过搜集各民族风土民情资料的活动,使学生提高搜集、整理地理资料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
教学难点
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教学媒体
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东亚地形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上节课我布置了一个作业 ,请同学们搜集东亚地区各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资料,同学们准备得怎样?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自己准备的内容。
【总结评价】刚才同学们分别介绍了东亚各民族的风土民情,如各民族的节日、不同的服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同学们准备得都很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同学还搜集了很多图片。讲得也很精彩。这说明我们同学们平时很注意积累、整理地理资料,请同学们继续保持。下面老师用另一种形式展示,让同学们亲眼看一看这些民族是如何欢度自己的节日的。
【放录像】各民族的节日。
【总结】刚才,我们看了录像,是不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声、像资料是积累地理资料的另一种方法,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试一试。
【转折过渡】根据同学们的介绍知道了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蒙古国是蒙古族,日本是大和民族,中国以汉族居多是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但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远在中国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鉴真高僧东渡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朝鲜的音乐、舞蹈在隋唐时就已传入我国。当然,现在的交往更是密切,由于长期的交流,东亚各国的文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相近的是我们都是黄色人种,大家说一说黄色人种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启发提问】黄皮肤、黑眼睛、黑而直的头发是黄种人的外部特征。东亚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人口超过13亿,这些人口是否均匀地分布在东亚各地呢?请同学们计算日本、蒙古人口密度,井与我国比较,看一看有什么特点?能否说出东亚人口是如何分布的?
学生计算、回答。
【指图总结】中国人口密度为120人/km2,日本人口密度为323人/km2,蒙古人口密度为1.3人/km2。由此看来,东亚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而内陆地区人口稀少。东部沿海地区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板书】二、东亚的人种、民族、人口分布
【启发引导】东亚人口为什么分布不均匀呢?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与东亚自然环境有没有关系呢?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总结】
【转折过渡】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异造成东亚的人口分布极为不均,那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异,对经济有没有影响?请同学们看书中“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这部分内容并讨论一下。
讨论要求:(l)东、西部的海陆位置对交通有何影响?
(2)东、西部的地形、气候对农业有何影响?哪一部分更
适合发展耕作业 ?哪一部分适合发展畜牧业?
(3)总体上着,沿海和内陆经济有什么差异呢?
学生读书、讨论、回答。
【出示投影列表总结】
【小结】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了沿海和内陆经济上的巨大差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而内陆地区相对较落后。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内陆地区没有发展。内陆经济也在发展中只不过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也可能有一天,内陆地区的丰富资源被开发,它的经济发展会赶上或超过沿海地区呢!
【布置作业 】略。
1.8 第二课时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说出东亚的人种、主要民族和人口分布特点。
2.使学生正确认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初步形成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加深对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3.通过搜集各民族风土民情资料的活动,使学生提高搜集、整理地理资料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
教学难点
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教学媒体
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东亚地形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搜集东亚地区各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资料,同学们准备得怎样?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自己准备的内容。
【总结评价】刚才同学们分别介绍了东亚各民族的风土民情,如各民族的节日、不同的服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同学们准备得都很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同学还搜集了很多图片。讲得也很精彩。这说明我们同学们平时很注意积累、整理地理资料,请同学们继续保持。下面老师用另一种形式展示,让同学们亲眼看一看这些民族是如何欢度自己的节日的。
【放录像】各民族的节日。
【总结】刚才,我们看了录像,是不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声、像资料是积累地理资料的另一种方法,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试一试。
【转折过渡】根据同学们的介绍知道了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蒙古国是蒙古族,日本是大和民族,中国以汉族居多是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但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远在中国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鉴真高僧东渡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朝鲜的音乐、舞蹈在隋唐时就已传入我国。当然,现在的交往更是密切,由于长期的交流,东亚各国的文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相近的是我们都是黄色人种,大家说一说黄色人种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启发提问】黄皮肤、黑眼睛、黑而直的头发是黄种人的外部特征。东亚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人口超过13亿,这些人口是否均匀地分布在东亚各地呢?请同学们计算日本、蒙古人口密度,井与我国比较,看一看有什么特点?能否说出东亚人口是如何分布的?
学生计算、回答。
【指图总结】中国人口密度为120人/km2,日本人口密度为323人/km2,蒙古人口密度为1.3人/km2。由此看来,东亚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而内陆地区人口稀少。东部沿海地区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板书】二、东亚的人种、民族、人口分布
【启发引导】东亚人口为什么分布不均匀呢?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与东亚自然环境有没有关系呢?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总结】
【转折过渡】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异造成东亚的人口分布极为不均,那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异,对经济有没有影响?请同学们看书中“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这部分内容并讨论一下。
讨论要求:(l)东、西部的海陆位置对交通有何影响?
(2)东、西部的地形、气候对农业有何影响?哪一部分更
适合发展耕作业?哪一部分适合发展畜牧业?
(3)总体上着,沿海和内陆经济有什么差异呢?
学生读书、讨论、回答。
【出示投影列表总结】
【小结】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了沿海和内陆经济上的巨大差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而内陆地区相对较落后。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内陆地区没有发展。内陆经济也在发展中只不过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也可能有一天,内陆地区的丰富资源被开发,它的经济发展会赶上或超过沿海地区呢!
【布置作业】略。
1.8 第二课时 篇3
1.8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 一个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可分为哪四类?二、讲授新课: 1、充要条件请判定下列命题的条件是结论成立的什么条件?(1)若a是无理数,则a+5是无理数;(2)若a>b,则a+c>b+c;(3)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判别式δ>0。命题(1)中因:a是无理数þa+5是无理数,所以“a是无理数”是“a+5是无理数”的充分条件;又因:a+5是无理数þa是无理数,所以“a是无理数”又是“a+5是无理数”的必要条件。因此“a是无理数”是“a+5是无理数“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定义:如果既有pþq,又有qþp,就记作:p q.“ ”叫做等价符号。p q表示pþq且qþp。这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2、例题讲解例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1)p:(x-2)(x-3)=0;q:x-2=0;(2)p:同位角相等;q:两直线平行。(3)p:x=3,q:x2=9;(4)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5) ;q:2x+3=x2 . 例2:设集合m={x|x>2},p={x|x<3},则“x∈m或x∈p”是“x∈m∩p”的什么条件?三、课堂练习:课本p36,练习题1、2四、课时小结五、课后作业书面作业:课本p37,习题1.8 1.(3)、(4) 2.(4)、(5)、(6) 3.预习:小结与复习,预习提纲:1.本章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本章知识内容的学习要求分别是什么?
1.8 第二课时 篇4
module 1
step 1
1. write down the housework that was done by you last weekend in the chart.
2. interview your classmates in groups and make a list of the housework that was done by themselves.
name
housework that was done
the dishes were cleaned. our dinner was cooked …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① what kind of housework was done by you last weekend?
② my clothes/uniforms were washed.
③ ... was cleaned by myself.
3. ask som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survey results. 把学生的调查结果放在展示台上,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小组代表说出成员上个周末做的家务。
4. t: who was the most tired and hard-working student last weekend? cheers for him/her!
he/she is so helpful to parents. it's better for you to help your parents, class.
they often do more housework than you every day.
step 2
1. read the new words from “invent” to “slipper” fluently until they remember them all.
2. close the textbook and look at the screen.
3. 每4大组挑选1名代表参加“猜词”比赛。这名代表站在前面,背朝屏幕,教师用鼠标提示小组其他学生所猜单词,学生只允许用英语表达,本组内任何同学都可以随时加话,必须用英语提醒,代表猜测鼠标指示的单词。要求读音、拼写正确。如果犯规,这个单词无效。规定时间是1分钟。
4. 若是陌生的游戏,教师可以找个熟悉的单词做示范。it's like warm-up.
5. 学生集体看屏幕,教师领读单词,纠正发音。
module 2
step 1 2a & 2b
1. before we listen,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chart. discuss the questions with your partner below:
1. what are they on the table?
2. why are they interesting?
3. what are the boy and girl doing?
4.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if you're not sure, listen to the information carefully.
2. listen and number them in the order you hear.
3. read the information in the chart, listen again and match the items. 同时,在表格的右边补充对话中提到这三项发明的额外信息。
4. when we check answers, we can ask students to do like this:
“the shoes with adjustable heels were invented by jayce coziar and jamie ellsworth.
they are used for changing the style of the shoes.”
5. listen again and ask students to write and repeat one sentence after another. 由于这段对话的大部分内容已经在2b表格中重现,所以播放录音的次数不用太多。
屏幕上呈现听力原文:
boy: what are those?
girl: they’re battery-operated slippers.
boy: what are they used for?
girl: they’re used for seeing in the park.
boy: oh, that’s cool! who were they invented by?
girl: julie thompson. and look at this heated ice cream scoop.
boy: i know what it’s for! it’s used for scooping out really cold ice cream.
girl: right. it was invented by chelsea lanmon.
boy: my favorite are those shoes with adjustable heels.
you know―you can move the heels up and down.
they were invented by jayce coziar and jamie ellsworth.
girl: and what are they used for?
boy: well, you can change the style of your shoes. you can make
the shoes go from casual to dressy.
step 2 2c
1. 教师领读对话,其中复杂、难读的人名,给学生造成很大的障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替换成班级学生的名字,学生朗读更容易,学习气氛更活跃。
2. read the conversations fluently with your partner.
3. 学生结对表演。one is a reporter, the other is an inventor.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① what are those/they? they are ...
② who was it/were they invented by? it was/they were invented by ...
③ what is it/are they used for? it's/they're used for ...
4.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s in front of the whole class. 教师把准备的麦克风递给扮演 reporter 的学生。
step 3 “百宝箱”之谜
1. t: there're a lot of mysteries in the box. what are they? 两人猜测对方“百宝箱”的宝物,看看谁猜到的最多。
2. 学生 a 使用目标语言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b根据箱中卡片上的描述回答,问题重点是围绕着发明物的日期、用途和发明人等等。
3. 如果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此张卡片要赠送对方;5分钟后,谁手里的卡片更多谁就是获胜者。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① who was it/were they invented by? it was/they were invented by ...
② what is it/are they used for? it's/they're used for ...
③ are they used ...?
module 3
step 1
1. 当你需要了解一项发明的信息时,你可以用被动语态的句型结构询问日期、发明人和用途。review the grammar focus.
when was the car invented? it was invented in 1885.
when were electric slippers invented? they were invented last year.
who were they invented by? they were invented by julie thompson.
what are they used for? they're used for seeing in the dark.
2. let students find the differences and reasons.
3.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s using the items in your life, e.g. pen, book, buses, schools, newspaper, backpack, etc.
step 2
1. describe the dearest inventions in your box. write your ideas on a sheet of paper.
2. make a list of the inventions at school and home as more as you can, e.g. bike, bag, pencil, biscuits, batteries, etc.
inventions at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ventions at ho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二课时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说出东亚的人种、主要民族和人口分布特点。
2.使学生正确认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初步形成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加深对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3.通过搜集各民族风土民情资料的活动,使学生提高搜集、整理地理资料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
教学难点
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教学媒体
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东亚地形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上节课我布置了一个作业 ,请同学们搜集东亚地区各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资料,同学们准备得怎样?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自己准备的内容。
【总结评价】刚才同学们分别介绍了东亚各民族的风土民情,如各民族的节日、不同的服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同学们准备得都很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同学还搜集了很多图片。讲得也很精彩。这说明我们同学们平时很注意积累、整理地理资料,请同学们继续保持。下面老师用另一种形式展示,让同学们亲眼看一看这些民族是如何欢度自己的节日的。
【放录像】各民族的节日。
【总结】刚才,我们看了录像,是不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声、像资料是积累地理资料的另一种方法,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试一试。
【转折过渡】根据同学们的介绍知道了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蒙古国是蒙古族,日本是大和民族,中国以汉族居多是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但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远在中国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鉴真高僧东渡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朝鲜的音乐、舞蹈在隋唐时就已传入我国。当然,现在的交往更是密切,由于长期的交流,东亚各国的文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相近的是我们都是黄色人种,大家说一说黄色人种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启发提问】黄皮肤、黑眼睛、黑而直的头发是黄种人的外部特征。东亚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人口超过13亿,这些人口是否均匀地分布在东亚各地呢?请同学们计算日本、蒙古人口密度,井与我国比较,看一看有什么特点?能否说出东亚人口是如何分布的?
学生计算、回答。
【指图总结】中国人口密度为120人/km2,日本人口密度为323人/km2,蒙古人口密度为1.3人/km2。由此看来,东亚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而内陆地区人口稀少。东部沿海地区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板书】二、东亚的人种、民族、人口分布
【启发引导】东亚人口为什么分布不均匀呢?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与东亚自然环境有没有关系呢?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总结】
【转折过渡】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异造成东亚的人口分布极为不均,那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异,对经济有没有影响?请同学们看书中“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这部分内容并讨论一下。
讨论要求:(l)东、西部的海陆位置对交通有何影响?
(2)东、西部的地形、气候对农业有何影响?哪一部分更
适合发展耕作业 ?哪一部分适合发展畜牧业?
(3)总体上着,沿海和内陆经济有什么差异呢?
学生读书、讨论、回答。
【出示投影列表总结】
【小结】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了沿海和内陆经济上的巨大差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而内陆地区相对较落后。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内陆地区没有发展。内陆经济也在发展中只不过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也可能有一天,内陆地区的丰富资源被开发,它的经济发展会赶上或超过沿海地区呢!
【布置作业 】略。
1.8 第二课时 篇6
一、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这组课文都蕴涵了深刻而丰富的生活哲理,教学时,要特别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在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中进行自然的思想教育,让教材走进生活。逐渐授以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在课堂上,我创造情境,着重培养学生学会从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阅读中体验情感,体现“简简单单学语文”的设计理念。设计上体现: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并结合生活实际尽情地说、交流,读中又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读中主动探究,悟情、悟理。以读为本,尊重学生朗读中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四、教学重、难点在读中主动探究,悟情悟理;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七、教学流程:
15、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新认识了两个朋友,它们是?
生:小柳树和小枣树
师: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宝宝,我把它们和它们的朋友一起请来了,
你们还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看哪列火车开得最快!
(课件出示) 穿衣服、不好意思、忍不住、光秃秃、浅绿色、弯弯曲曲、虽然、乘凉、枣树、去呗、怎么啦、好啊;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赖,可见你们对课文的词语已经滚瓜烂熟。想不想更好地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跟它们成为好朋友呢?(想)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去。我们来听一听课文的录音,仔细看图和图上的课文,想一想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变化? (录音课件出示)
二、精读课文、训练语感:
过渡:林老师把春天的小柳树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课件出示三幅图 (春天的小柳树):这就是春天的小柳树,它在春天长得很快,很美。那么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赶快到文中找一找,用横线划划。
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句子)
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2、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3、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
全班初读一遍,师:可是,林老师怎么听不出小柳树的美呢?谁来试试,你认为该怎样才能读出小柳树的美?指名读第一个句子,其他同学当当小评委。谁愿意再来试试。(再叫两个读后两个句子)读中结合指导:把“细细的、绿绿的、浅绿色的、又细又长”的感觉读出来。
小柳树枝叶又长又绿,真美啊,就像女孩子漂亮的长发,好,那么女孩子来夸夸小柳树吧!(女生读这三个句子)
师:小柳树是这样的美丽,相比之下,小枣树呢?(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比一比。(课件出示图画和句子)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而小枣树却……生答:1、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小柳树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而……生答:2、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小柳树的叶子已经又细又长,但是……生答:3、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
小枣树不好看在哪里?(弯弯曲曲、光秃秃、小小的)
好,现在我们1、2组和3、4小组来比赛读一下,看谁更能读出“弯弯曲曲”“光秃秃”“小小的”感觉。(1、2组读完,师:“光秃秃的感觉读得不错哦,3、4组呢,你们也来读一读)
过渡:女生的朗读和小组的赛读,让老师感到小柳树美若天仙,而小枣树真是个丑小鸭。从古至今,柳树也一直是诗人、作家赞美的对象。谁知道这样的诗句呢?来和我们分享一下。(生说古诗)是啊,小柳树也觉得自己很美,她看到小枣树不如自己好看,她对她的邻居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找看。
(课件出示句子)
生1: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生2: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师:你感觉到小柳树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
(生1:她太骄傲了。认为自己很漂亮!
生2:她太神气了。
生3:她真没礼貌!从“喂”可以看出来。)
师:谁来骄傲、神气地读读小柳树说的话?
(指生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吧。)
师:你们都把小柳树的骄傲读出来了。小柳树不只说话骄傲,课文中还有哪个句子也能看出小柳树很骄傲?(课件出示句子):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小柳树很骄傲?(生:得意。)谁能把小柳树的得意表演出来?(指生上台边读边表演)真是一棵又得意又美丽的小柳树!好,我们再来得意地把这个句子读一遍,想像你们就是那一株神气漂亮的小柳树。(生齐读)
师:春天,在小柳树的眼里小枣树很难看,可是到了秋天,小枣树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句子、插图:
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师:课文用“又细又长”描写柳树的叶子,很形象很美丽,现在又用 “又大又红”描写成熟的枣子。如果能多积累这样的优美词语,语言就会更生动丰富。谁还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又白又胖、又高又壮、又白又嫩……)
小柳树看到小枣树结了又大又红的枣子,一改春天光秃秃的样子,变得很漂亮。它对小枣树的态度有没有变化?(生:有。小柳树想:“以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次她该说我啦!”)那么,小枣树是不是像小柳树想象的那样,也开口嘲笑小柳树?(生:没有,“小枣树什么也没说。”)
师:你看,这枣树多可爱啊,虽然以前小柳树总说他不好看,可他不仅没说小柳树的缺点,而且还看到了小柳树的优点。它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句子)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的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指生读)
师:春天柳树的美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时正是秋天,老师曾让你们去观察秋天的柳树,课前我注意到有的同学还把它画下来,我们来看看。(板贴画)秋天的柳树虽然不结果,可它看起来依然美丽,因为它落叶比较晚,而且它长得很快,小枣树观察得真仔细。师:你们来当当小枣树,说一说小柳树的优点。(生齐读)
师:像你们态度这么亲切,就是课文小枣树的“温和”。你喜欢小枣树吗?为什么?(小枣树不记仇;小枣树很谦虚;小枣树善于发现小柳树的优点。)
师:小枣树的话让骄傲的小柳树不好意思地笑了,为什么?(因为小柳树知道自己错了。)小柳树知错就改,还是个好孩子。
师:课文有许多有趣的对话,我们来读一读,感受一下故事中的乐趣,女同学扮演小柳树,男同学扮演小枣树,师读叙述部分。(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指着板书总结)小柳树在春天里很好看,秋天却不结果,小枣树虽然长得不好看,在秋天却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果子。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成语来概括这篇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吗?(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师:是的,小院里四季有了它们不同景色的交替就更加美了,也多了很多欢乐。我们要像小枣树学习,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三、课堂延伸,学生互动。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小枣树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吧。老师想送给大家几句话。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话,(出示名言警句),学生读读背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快乐吗?你还知道哪些像课文这样描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故事吗?《高和矮》《陶罐和铁罐》学生自由畅谈。 )(机动)
五、作业:
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好词、好句摘录在读书笔记本里;
2、把你想对小柳树和小枣树说的话写在日记本里;
师:这样学习课文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变成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
请将故事编写好。
读给同学听,听别人评一评自己的习作,再修改。
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题目参考:
《大海和小溪》。
《墨水和钢笔》
《鲜花和绿叶》
《大树和小草》
《石头和棉花的对话》
《黑猫和白猫》
六、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春天 好看 不好看
秋天 不结果 结果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8 第二课时 篇7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我们先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发卡片给学生)
师:找朋友,找朋友,我想找个an。 生齐说:an的朋友在哪里?
生(有卡片的):an字在这里。生齐说两遍an。
┄┄
二、教学an en in与声母的拼读
1、今天,我们先来练习an en in与声母的拼读
出示:bgbm
d anh uan p enq in
nch w x
请小朋友们看黑板先自由练习拼读。
谁来说说那些是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各是什么?再来读一读。
贴上音节卡片,直接读出音节。(指名读,比赛读,齐读, 开火车读)
2、看图练读音节词。
刚才 ,小朋友们学得都很认真,坐得很端正。(奖红花)。 看,老师还带来了三张图片。
出示: 山水图
指名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该怎么拼?
出示sh an→shan
sh uǐ→shuǐ 齐读音节词
出示枕头图 金鱼图
指名上黑板拼写音节词 , 评价。
强调tou是轻声音节yú是整体认读音节。齐读。
3、刚才学的音节、音节词都在书上,小朋友们学得都很棒。打开书48页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领读)
4、书上还有一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用上句子:玩具可多了,有,有
,还有 。
出示拼音句 。
wǒ de jī mù zhēn hǎo wán,
dā jià fēi jī fēi lán tiān.
(1)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
(2)哪些是三拼音节?用“∽∽”画出来,读一读。
(3)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