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第三册数学(精选8篇)

第三册数学(精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册数学(精选8篇)

第三册数学 篇1

  数学目标:

  1、知道引进负数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3、熟练地将有理数按一定的要求分类。

  教学过程 :

  一、前提测评:

  1、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计算:(注意观察图形所表达的含义)

  加10分         扣10分        得0分

  集体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分为0分,四个代表答题情况如下表: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总得分

  第一队

  得分

  第二队

  得分

  第三队

  得分

  第四队

  得分

  ㈡自我评价

  1、  小结

  1、 对于比0分低的得分,我们引进“―”号。例:比0低10分表示为

  “-10”。

  对于比0分高的得分,我们引进“+”号。例:比0高10分表示为“+10”。

  2、我们常常用负数:正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概念:

  1、  正数:像+5、1.2、 …这样的数,举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数前“+”号可写可不写)。

  2、  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举例如:_________________(负数前“―”号不可以省略)。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练习: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里。

  +6    8    4     +   9.15  ―12  0  ―1    ―0.01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4、数的大小:所有的正数都大于0,所有的负数都小于0。

  5、练习,比较大小:0   ―5       0   +0.001   0    ―10   0(填>、<=。

  6、正负数的意义,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果零下5℃记作“+5℃”,那么零下5℃记作“―5℃”。

  练习:(1)某人转动方向盘,如果+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表示为      。

  (2)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______________。

  (3)在4个不同时刻,对同一水池中的水位进行测量,记录如下:

  上升3厘米   下降6厘米   下降1厘米   不升不降

  如果上升3厘米记作+3厘米,那么其余3个记录该表示为_____、_____、____。

  (4)如果+4米表示向东走4米,那么―4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数的分类:             正数   正整数   如:1、2、3…

  (1)有理数                   如: 、0.1、 …

  0            

  负数            如:―1、―2、―3…

  如:― 、―0.1、― …

  正整数   如:1、2、3…

  整数        

  (2)有理数                  如:―1、―2、―3…

  分数           如:1 、0.1、+

  如:―0.3、― 、―4 …

  练习: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2,―3.5,0,+32,―0.8,―3   ,―10,25%,+ ,0.0001

  ①正整数集合{                            …};

  ②负整数集合{                            …};

  ③正分数集合{                            …};

  ④负分数集合{                            …};

  ⑤有理数集合{                            …}。

  8、小结:① 有理数分数类;

  ②负数的意义。

  ㈢选择检测:

  一、判断:

  (1)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     )

  (2)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

  (3)0是最小的正整数。                (    )

  (4)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或零。      (    )

  (5)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               (    )

  (6)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    )

  二、填空:

  (1)高于海平面1250米的地方高度表示为海拔+1250米,低于海平面37米的地方高度表示为海拔      米。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中午的零上2℃下降了7℃,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_____℃,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_____℃。

  (4)_____统称整数,_____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_____   。

  (5)比较大小0___―5    ― ___0   100___25    +0.101___0

  (6)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13  5.2  0  ―7   +   ―0.12  π  35%  880  +20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思考题:

  (1)A市某天的温差为7℃,如果这天的最高温度是5℃,那么这天的最底气温是____℃。

  (2)小明和小华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小明向东走36米记为+36米,则小华向西走记作_____米,这时两人相距_____米。

  (3)产量增加-150千克是什么意思?

第三册数学 篇2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过程 :

  一、   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和小猫、小狗、小兔去数学广角参加一次比赛。在去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呢!他们去的时候就碰到了很多麻烦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帮他们共同解决,好不好?

  二、   展开活动,探索新知

  (一)探索1、2组成的两位数

  他们三个高高兴兴地去了车站,没想到我们的老朋友早就在车里等他们了。他们好想上车呀,可是车门是关着的,聪聪说:“这是一扇密码门,是由一个两位数组成的,猜对了就可以上车了。”

  你们能帮他们猜一猜吗?(生猜)聪聪提醒你们这个两位数是由数字1和2组成的,(生再猜,12和21,)现在怎么猜得这么快呀?聪聪又提醒你们了,这个两位数呀和胡老师的年龄很接近,你们说是多少?(21)

  (二)探索1、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师:三只小动物高兴地上了车,他们看到聪聪很高兴,谁都想和聪聪一起坐,可是位置只有一个呀,那该怎么办呢?

  聪聪说:“别急,那就让你们抽签吧,我这里有三张卡片,1、2、3,你们三个人每个人抽两次,组成一个两位数,看谁组成的两位数最大,我就和谁坐。”

  师:小朋友,你们听懂聪聪的意思了吗?聪聪是什么意思呀?(生说)

  师:老师有个问题了,用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你们先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可以想,也可以写在本子上。)

  学生汇报

  师:有的人说是3个,有的说是4个,还有的说是6个,意见不统一了,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够使摆出的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你们可以(板书:摆一摆),小组当中一人记录,其他的人寻找方法,记录好了之后交流一下你们组是怎么摆出来的,再选一个汇报员。(小组活动,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信封,里面有三张卡片和一张白纸。)

  小组汇报:方法一:我摆出12,然后再颠倒就是21;再摆23,颠倒后是32;再摆13,颠倒后是31,一共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12、21、23、32、13、31)

  方法二:我先把数字1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12和13;我再把数字2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1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21和23;我再把数字3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个位组成31和32,一共摆出了6个两位数。(12、13、21、23、31、32)

  方法三:我先把数字1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十位组成21和31;我再把数字2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1和3分别放在十位组成12和32;我再把数字3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1和2分别放在十位组成13和23,一共摆出了6个两位数。(21、31、12、32、13、23)

  每种方法说完后师问:还能摆吗?(再摆就要重复了!提示: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师小结:排数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我们用3个不同的一位数拼成了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板书:6个) 

  可拓展:三只动物抽到卡片后最多能组成21、31、32

  那谁可以和聪聪一起坐呀?小猫很幸运,他抽到了2和3,那么他一定会摆出一个……

  (三)握手

  小动物们谢谢我们帮他们一起解决了这些数学问题,一定要让胡老师表示谢意,好谢谢你们。(老师过去和学生握手。分别找几个人握手,让学生观察,每两个人握一次手。)

  师:老师的问题出来了,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几次手呢?你们猜猜看?(生猜)

  师:到底是几次呢。解决这个问题呀,我们可以(板书:表演)一下,四人当中组长监督,其他三个人握一握,看看一共要握几次。

  生汇报一共几次,并选一组上来表演。表演完了板书(3次)

  师:如果我们在家里,没有3个人,或者考试的时候,你怎么握手呀?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画图.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画图太麻烦了,可以用符号,三角形,正方形,圆来表示.

  生:也可以用序号表示.

  生:可以给动物连线.

  (四)比较

  师:(指着6个”、“3次”)为什么三个数能排出6个两位数,而三只小动物握手却只能握3次?

  生:排数字时把两个数字交换后变成了另一个不同的两位数,而握手的时候两个人交换位置,还是那两个人在握手,只能算一次。

  三、    练习应用

  1、搭配衣服

  师:小动物们马上要参加比赛了,但是小狗不乐意了,他看小猫、小兔都穿得这么漂亮自己不美,心里不舒服,小朋友们,你们愿意为小狗重新选一套衣服吗?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2件衣服,2件裤子,一共有几种穿法呢?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打开书本101页,可以摆一摆,也可以连线,也可以用序号的方法)

  2、比赛场次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3只动物,每两只比一场,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呢?生看书上101页第2题。

  师巡视时,看到学生用三个小圆,当三个人,连成一个三角形,随即提示能不能把圆变成点,这样就是三角形了.就叫学生上来板书.

  四、    小结

  比赛结束了,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数学广角了,离开之前,你有什么感受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    拓展练习

  聪聪给我们又留下了一题,小朋友们如果我也参加比赛,四个人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几场呢

第三册数学 篇3

  教学内容课本第6页至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图写出乘法算式。

  2、熟记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1、 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投影仪、积木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下面的算式。

  (1) 2×3=6 (2) 5×3=15 (3) 4×6=24

  3×2=6 3×5=15 6×4=24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读,再指名读。

  2、一共有多少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只)

  二、新授

  教学课本第6页例题。

  1、投影出示积木图。

  2、让学生仔细观察积木图。提问:

  图中有多少块积木,你是怎样算的?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同桌讨论,汇报。

  (1)横着看:每排有7块积木,有5排,一共有35块积木。

  横着看,每排有7块积木,有5排,就是有几个7?(5个7)

  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什么?(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5个7相加是多少)

  求5个7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7×5=35(块)或5×7=35(块)]

  谁会读出这个算式?(7×5=35读作7乘5等于35,5×7=35读作5乘7等于35)

  算式中,“7”表示什么?(7表示每排有7块积木)

  “5”表示什么?(5表示有5排)

  “35”表示什么?(35表示一共有35块积木)

  在这个乘法算式中,“7”叫什么数?(7叫乘数)

  “5”叫什么数?(5也叫乘数)

  “35”叫什么数?(35叫积)

  (2)竖着看:每列5块,有7列,一共有35块。

  竖着看,每列5块,有7列,就是有几个5(7个5)

  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什么?(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7个5相加得多少)

  求7个5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5×7=35(块)或7×5=35(块)]

  谁会读出这个算式?(5×7=35读作5乘7等于35,7×5=35读作7乘5等于35)

  算式中,“5”、“7”、“35”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每列有5块积木,7表示有7列,35表示一共有35块积木)

  在这个乘法算式中,“5”叫什么数?(5叫乘数)

  “7”叫什么数?(7也叫乘数)

  “35”叫什么数?(35叫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6页的第1题。

  该题是让学生根据图写出乘法算式。

  (1)第1题的第1小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同桌学生互相说图意。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第1题的第2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图意。

  2、完成课本第7页的第2题。

  该题是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题各是几个几相加。

  3、完成课本第7页的第3题。

  小狗送信。

  教师先出示三座房子,再出示一些算式卡片,说明游戏规划,请三位学生扮演邮递员,把对应的算式卡片送到家。

  送信时,先让学生想一想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把表示相同意思的算式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这个游戏可多让几组的学生上来表演。

  4、完成课本第7页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同桌学生互相说图意。

  四、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三册数学 篇4

  由一道题想起的反思

  教学完“百以内加减法”后,在测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目:妈妈到商场买东西,满100元就返50元代金卷,妈妈还能买什么?这是此题中的第三问,而在前两问中,孩子们已经求出了妈妈买了些什么,用了多少钱。但是,当我看到第三问的回答时,我不觉愣住了,能够正确的回答出此题的同学是平时几个爱到处跑的,还有两、三个爱动脑的同学。

  这道题描述的是目前最常见的、最吸引家务事。依我事先的猜想,也许孩子们也曾亲生经历或目睹过,凭他们的生活经验,答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甚至想象了孩子们给自己的答案摆出一大堆理由。可惜,最后的结果却让我不得不觉得沮丧。

  这是怎么啦?我们学数学可以用来解决生活问题,可就这么一件小事,每个家庭几乎天天发生的事情,孩子们却无从先手。看着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答案,我陷入了沉思。现在的数学都是正儿八经的让学生做“学问”,做“数学”,却没有更多的让学生走近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课本与生活实际脱节。假如在数学课上,经常出现与生活有关的知识,孩子们又何尝会无从下手哪?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在数学习题的练习中,让孩子们多到生活实际中去自己发现与书本相关的数学,真正地使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最主要的还是要与家长多多的联系,探讨出最能让孩子参与生活的好办法,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用中学,学中用。

  《连加》教学反思

  100以内两位数的《连加》本节课的重点是用竖式计算连加的方法,同时体验多样化的算法。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本课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课。

  体育比赛非常注重运动员的参与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了学生的参与,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引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在《连加》这堂课中,我用拍球游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热烈的气氛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上,列竖式解决问题,突出重难点,并及时引导学生转向另一个重点:“你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积极地参与,踊跃地回答,找出了很多种方法,从而做到了抓住“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参与。

  另一方面在本课我结合了生活中的实践,注重了亲身体验,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尤其还注重了精神激励,刺激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时做好活动后的小节,对好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还辅以“纪念品式”的物质刺激。通过评价,学生既认识了别人,也认清了自己。尽管活动结束了,但参与意识更浓烈了。课结束以后,有很多淘气的孩子对我说:“老师,这节课太有意思了!”

  在本节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1、拍球游戏在数数时存在误差,学生参与拍球的少,喝彩的多。

  2、小组讨论展开的不够,有些形式化。

  3、语言上欠简洁。

  4、列竖式时应该身先士卒用尺子,起到表率的作用,并且没有强调等等。

  总之,一堂课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我无悔的的选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都要力争每节课精雕细琢,备好课,上好课,因为细节决定成功! 

  《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回想《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生活经验不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精神,创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点:

  1、 敢于放手,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同桌小组交流,使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活动,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和完善自己的认知。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几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移动角的一条边,你发现了什么?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与边的大小无关时,我制作一个活动课件,角的大小一样而边长各异的三个角,先让学生猜猜它们的大小,然后再演示,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这一情景的创设为后面的体验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拉进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两位数加两位的估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的估算>>是二年级上册百以内加法和减法中的第三课时的内容。教学完这一课我总感觉有某些地方不对劲,甚至是很牵强的讲完了这一课,听了主任及几位老师的评课,自己再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现总结如下:

  (一)       充分备课是一节成功课的前提。

  刚开始备课时我觉得这一节太简单,也就理出了大体的流程,并没有考虑学生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结果在课的一开始,我问学生怎么处理旧电池时,学生的回答是我会用旧电池做手工,当时我想是呀,我小时候也用旧电池做玩具,可旧电池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因为备课准备不充分,也就没有把握指出这种做法的对错,而是糊里糊涂的进入了下环节,我觉得这是没有充分备课的结果,如果知道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自己也就能承受机地告诉学生他的这种做法的对与错。

  二教学中应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估算主要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加强估算”重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习惯为重点。在教学中应努力给学生创造较多尝试估算的机会。把估算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中我只注意了学生学习中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训练,忽视了生活中的估算,导致了这堂课枯燥无味,学生学的不积极主动而且对于估算的目的,他们更不明确,试想如果课的开始如果这样做“同学们你回头看一眼,你能估计出共有几位听课老师来听课”学生肯定很有兴趣,老师在顺势利导估算在生活中作用很大,在学习中估算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的 估算,这样做学生会感兴趣,也充分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册数学 篇5

  《统计》教学反思

  (一)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强调从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理解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二)本课的教学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合作交流,力求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联,体会统计的目的和意义,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我力求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素材入手,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目的和统计的基本方法----“正”字法,感受统计活动的重要性,从而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统计的意识,体会数学是有价值的。

  (三)教学设计中所采用的设计方案评比,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一切学习的机会交给了学生,所以就看到了学生多样的教学方法(有的采用数数,有的采用“正”字法,有的采用画画的方法,有的还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开放性的结尾,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而且还使课堂内的知识得到了有益的延伸,通过看到的、亲自操作的让学生亲身感到数学是有价值的。

  师生互动的机会比较多,生成的东西也比较多,在数学课中也渗透了思想教育,应该说尽可能地体现了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效果比较好。  

  《除法的认识》课后反思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本节课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讲诵鼠芬松果的故事,使学生自觉的融入新知识的学习,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 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通过“帮松鼠分松果”把12块糖分给2个同学、3个同学使他们同样多、平均分给4个同学等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方法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

  3、 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教师不仅交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注重了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在 新课的伊始,我创设了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的教学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和你们一起玩一个拼图形的游戏,你们想玩吗?”并要求学生在操作中,采取同桌竞赛的形式,同桌合作完成,看哪一桌摆出的图形多。通过老师亲切、激励的话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重视操作,引导正确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请思路进行正确的思考。 要让学生认识角,就要求我们带领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中抽象出角,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因此在课的开始我首先让学生拿小棒拼图形,在学生动手用小棒拼出角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同学们动手做角,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角的认识,在头脑中初步形成角的表象。我是这样引导的:“刚才同学们拼出了各种各样的角,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可以变的角,你们可以吗?”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接着,教师示范,和学生一起做角,再让学生把角的两条边打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把角画在黑板上,并揭示角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同桌同学互相指出自己手中活动的角的各部分名称。这样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准确的识记角的各部分名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角的特征,我进一步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全班汇报。在此基础上,出示练习:判断下面的图形,那些是角?那些不是角?(∧∠∨し>っ┌ )在判断的过程中,说出是怎样判断的,有了前面的操作,学生能够正确的说出理由,这样学生基本上就认识了角。

  《认识时、分、秒》教学反思

  (一)上课开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钟(有的还拿出劳动课上做的手工钟面),开始玩,我跟他们一起玩。有些学生诧异地问我:“老师,这节课是数学课,你这么不上课,只让我们玩钟呀。”是的,我打破了自己的备课框框,在他们尽情地玩了以后,我让他们讲发现,谈收获。孩子们唧唧喳喳,都想上台来说一说。有的说,发现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有的发现上面有长的针和短的针,有的还发现,长针移动时,短针也跟着移动,有的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响声,有的听到了闹铃声……看着他们渐渐进入学习的佳境,我这才把时、分、秒的知识慢慢地讲给孩子们听,一会儿他们就对钟面的读写方法产生了兴趣。这时,我就拿出一个大的教具钟,让孩子们观察是几时、几分,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几时过几分,我让孩子们自己试验,同桌比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来掌握。这节数学课一结束,我发现孩子们余犹未尽,课间都拿出钟来读和写,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请思路进行正确的思考。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因此,我设计了很多操作活动,如拔表游戏认识时间,用1分钟读书、数数,口算,跳绳,走路等体验时间的长短,体验1分钟能干很多事进而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学生在课上学习得非常积极主动,由此我想课上如果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一定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册数学 篇6

  教学目标 :

  l、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创设增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学广角乐园"游玩,你们想去吗?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组合问题

  l、看一看,说一说

  师:那我们先在家里挑选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引导思考: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你们用一件上装在搭配一件下装可以怎么穿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想一想,摆一摆

  (l)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那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①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参与小组讨论。

  ②学生汇报

  (2)引导操作: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把你们设计的穿法有序的贴在展示板上。(要求:小组长拿出学具衣服图片、展示板)

  ①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摆,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②学生展示作品,介绍搭配方案。

  ③生生互相评价。

  (3)师引导观察:

  第一种方案(按上装搭配下装)有几种穿法? (4种)

  第二种方案(按下装搭配上装)有几种穿法? (4种)

  师小结:不管是用上装搭配下装,还是用下装搭配上装,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的把所有的方法找出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它们。

  <二>、排列问题

  师:数学广角乐园到了,不过进门之前我们必须找到开门密码.(课件出示课件密码门)

  密码是由1、2 、3 组成的两位数.

  (1)小组讨论摆出不同的两位数,并记下结果。

  (2)学生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展示密码)

  (3)生生相互评价。方法一:每次拿出两张数字卡片能摆出不同的两位数;

  方法二: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个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方法三: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交换十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师小结:三种方法虽然不同,但都能正确并有序地摆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三、课堂实践,巩固新知。

  1、乒乓球赛场次安排。

  师:我们先去活动乐园看看,这儿正好有乒乓球比赛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l)老师提出要求:每两个运动员之间打一场球赛,一共要比几场?

  (2)学生独立思考.

  (3)指名学生汇报.规

  2、路线选择。(课件展示游玩景点图)

  师:我们去公园看看吧.途中要经过游戏乐园.

  (l)师引导观察:从活动乐园到游戏乐园有几条路线?哪几条?(甲,乙两条)从游戏乐园去公园有几条路线?哪几条?(A,B,C三条)(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从活动乐园到时公园到底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2)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交流 .

  (3)全班同学互相交流 .

  3、照像活动。

  师:我们来到公园,这儿的景色真不错,大家照几张像吧.

  师提出要求:摄影师要求三名同学站成一排照像,每小组根据每次合影人数(双人照或三人照)设计排列方案,由组长作好活动记录。

  (1)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

  (2)各小组展示记录方案 .

  (3)师生共同评价 .

  4、欣赏照片.

  师:在同学们照像的同时,小丽一家三口人也正在照像呢,看看她们是怎样照的.(课件展示照片集欣赏)

  四、总结

  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同学们互相握手告别好吗?如果小组里的四个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

第三册数学 篇7

  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 让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决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决,并能运用口决熟练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教学重点:编出5的乘法口决。

  教学难点 :编出5的乘法口决。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基本训练: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乘法口决?(学生举手回答)请同学们齐背14的乘法口诀。

  2、口算:(出示卡片)

  2χ1= 2×2= 4×2= 3×1= 3×4= 1×1=、3×3=

  1×4= 1×2= 3×2= 4×4= 2×4= 2×3= 4×3=

  3、提问最后一题:4×3=12, 4、3、12这三个数在乘法算式中各叫什么名称,它们有什么关系?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表示3个4相加得12,也可以表示4个3相加得12。)

  二、导入  新课,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14的乘法口决。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新的内容――“5的乘法口决”,你们有兴趣吗?

  学生回答:有!(出示课题,学生齐声读题)

  三、进行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先用5分硬币摆一摆,然后来完成书上的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出示小黑板:

  5

  生:独立完成后,回答。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填空,最后学生齐读:“1个5是5,2个5是10,3个5是15 ……”

  2、教学例4:(引导学生列出5的乘法算式,编出口决)

  谈话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5的乘法口决”。

  (1)、出示一串葡萄图

  师: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葡萄)

  师:这一串葡萄有几颗?

  (生:5颗)

  师:那么是几个五?

  (生:1个5)

  师:1个5是几?

  (生:1个5是5)

  师:怎样写乘法算式?谁能编出一句口决?这句口决表示什么?

  (板书:5×1=5 1×5=5 一五得五)

  (2)出示两串葡萄图

  师:同学们,现在有几串葡萄?

  (生:2串)

  师:2串葡萄是几个五?你们会列出乘法算式和编出相应的乘法口

  决吗?

  (板书:5×2=10 2×5=10 二五一十)

  (3)师:3串葡萄是几个5?

  (生:3个5)

  师:4串葡萄是几个5?5串葡萄呢?你们会不会分别列出乘法算式和编出相应的乘法口决?

  生:根据图片,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乘法算式和写出相应的口决。

  教师巡视,完成后,指名回答。

  师:板书: 3×5=15 5×3=15 三五十五

  4×5=20 5×4=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0页,完成例4中“5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并写出口决。

  生:独立完成。

  师:引导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决有什么规律?

  (4)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看哪个同学最棒,能很快记住5的乘法口决。

  生:多种形式记忆:A、学生对照算式,读记口决,可以自由背、同桌背。B、集体背(教师擦去黑板上的口决) C、对口令(会对口令的自由站起来抢答)

  (5)师:谁能对照5的乘法算式,按顺序背出5的乘法口决。

  生:背。

  师生:共同评议。

  四、巩固练习:(投影片出示)

  1、填空:( )得五 ( )十五 二五( )

  五五( ) 四五( ) ( )十二

  2、口算,并说出用哪句口决:

  1×5= 3×5= 5×5= 5×3= 5×4=

  4×5= 5×2= 5×1= 2×5= 4×4=

  3、在?里填上+、-或×。

  3?3=6 4?4=8 5?5=0 4?2=8

  4?4=16 5?5=25 3?2=1 5?5=10

  4、各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二五一十 四五二十 三五十五 一五得五

  ( ) ( )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5的乘法口决)齐背5的乘法口决)。

  六、完成作业 本第52页。

第三册数学 篇8

  第一课时 生日

  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

  2、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对不确定现象进行简单的推测。

  3、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以及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在统计过程中渗透概率的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2、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理念:

  统计与概率以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为主,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出发,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素养。了解并能叙述所呈现的数字与图表的意义,也能运用统计表能够相互沟通和交流。我从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到自主参与统计,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数据调查,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化,从中获得统计数据的经验,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和做出猜测,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播放《生日歌》。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呀?

  生:这是《生日歌》。

  师:这是我们在过生日的时候最喜欢听的一首歌。那同学们还记得你的生日吗?快来说说。

  生自由发言,师追问最后一名同学:“那你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个季节么?(8月6日)”

  生:我的生日在秋季。

  师:他说他的生日在秋季?看起来同学们对一年四季月份的划分还不是很清楚,为了帮大家区分四季,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首儿歌:出示儿歌

  二、四、五月春天来,燕子含泥柳条摆。

  六、七、八月夏天到,绿树成荫叶儿茂。

  九、十、十一秋天来,农民丰收乐开怀。

  十二、一、二冬天到,树儿树儿戴雪帽。

  师:边齐读儿歌,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哪几个月是春、夏、秋、冬季。

  师:通过刚才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二、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思考,刚才发言的同学现在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哪个季节了吧!那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生日的月份在哪个季节了么?

  生:知道了。

  师:可是老师现在想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我该怎么办呢?快来帮老师想想办法?

  (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生:老师我建议你来数一数。

  生:我建议老师去调查调查。

  师:你们的主意真不错,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调查一下全班同学生日的季节情况。板书课题:生日

  二、调查统计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第一张学具卡片,上面有四个季节,请你把自己生日的季节用圆圈圈出来,然后交给你前面的同学。

  生收学具卡片。

  师:这是我们调查的结果,现在我们要把这些结果记录在黑板上,想一想以前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记录符号呢?

  生:有圆圈。

  生:有三角。

  生:有打对号和写正字的方法。

  师:那哪种方法最简单、快捷、又清楚呢?

  生:用写正字的方法最简单、快捷又清楚。

  师:那我们现在就用写正字的方法来记录这些数据。

  师:老师和四名记录员分别记录四个季节的数据,再找一名唱票员来唱票,注意语速要慢,还要找两名监票员,一名收集唱票员读完的数据,另一名同学看他读的是否准确。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任务是一样的,就是仔细观察和认真倾听,看四名记录员记录的是否准确无误。下面我们就开始记录:

  师:记录完成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记录的结果是否正确。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算一算我们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

  生:我们一共调查了52名同学。

  师:我们班的同学一共有52名正好和我们调查的结果想吻合,说明同学们在调查的过程中非常认真,没有多余的,也没有遗漏的。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记录的结果,迅速打开书90页,完成中间部分的涂一涂。完成后,同桌认真检查。

  生:完成统计图。

  三、绘制并分析统计图。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绘制的统计图拿到前面来让大家欣赏欣赏?(找一名同学)

  师:对照自己的统计图,看一看这名同学绘制的准确吗?涂得怎么样?

  生:他涂得很准确,而且很美观。

  师:那同学们把自己的数学书合上,一同来看前面的统计图。看了统计图你们能不能帮老师解决开始老师提出的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多的问题呢?

  生:老师我能解决,春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师:谢谢你,帮老师解决了问题,那你们还能通过统计图发现其他的问题么?

  (此环节主要是鼓励求异思维,大胆创新精神,培养人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根据统计图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能通过统计图发现这么多问题,那么假如我们班新来一名同学你能猜到他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吗?

  生1:我猜他可能在夏季过生日。

  生2:我猜他可能在冬季过生日。

  生3:我猜他可能在春季过生日。

  师:新来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集体当中,也是咱们大家庭中的一员,那你能不能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猜一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吗?

  (此环节教学进行可能性的渗透,培养学生数学猜测意识)

  生:我猜新来的同学最有可能在春季过生日。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猜他最有可能在夏季过生日。

  师:有没有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没有人举手,看起来你现在是势单力薄了。

  师:现在有两个不同观点,那请猜新来同学夏季过生日的同学你来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生:我猜他在夏季过生日,没有什么理由,只是觉得夏季很美!

  师:猜新来同学春季过生日的同学你能用你的理由说服刚才的这名同学么?

  生:我猜新来同学春季过生日是因为他也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根据我们班调查的结果春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所以我猜他过生日的季节最有可能在春季。

  师:他说得有道理吗?(有)他由人数最多这个信息,做出了合理的推测,看来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学生,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小小的数学家。请注意他说的时候有个词用得非常科学,你发现了吗?

  生:“可能”

  师:你很善于抓住学习的重点,“可能”这个词很值得研究。在哪个季节过生日都有可能,但春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所以在这个季节过生日的可能性就较大,可能性较大并不意味着一定在这个季节,刚才有位同学说人少的季节过也是有可能的。看来数学真的值得我们去专研。

  四、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化。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用写纸条的方法调查了全班同学过生日的季节,那除了写纸条的方法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生:老师我们可以用举手的办法。

  生:我们可以用站排的方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三册数学(精选8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