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通用16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1

  江北中学 张秀英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1]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掌握重点字词。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⑵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⑶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过程和方法:

  诵读、翻译、理解、感悟、背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借鉴意义。(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尽吾志”“深思慎取”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类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展示。

  【教具】

  ppt和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字音、句读、感情)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主要是1、2段)

  4、准确掌握作者的游玩经历(为理解下面议论作铺垫,并可让同学就此阐发个人的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的北宋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并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两度为相进行变法,人们称他为王荆公。你们猜,老师所指是谁?学生答:王安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探究思考: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从标题中字可以看出。

  2、游记一般按游踪来写,王安石在一二段写了哪些地方?请列举出来。

  ( )→( )→( )→( )

  三、齐读一、二自然段

  探究思考:

  此次游玩作者尽兴了吗?你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

  探究思考:

  既然游玩没有尽兴,作者有什么感慨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五、联系实际,引申思考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补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时间表:

  人物 主要成就 所用时间 曹雪芹 《红楼梦》 10年 司马迁 《史记》 19年 司马光 《资治通鉴》 19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8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30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27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27年 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

  名言寄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回归作者人生成就: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

  六、反复朗读第三、四段,相互检查背诵

  七、作业布置

  1、请找出文章带“其”(共20处)“以”“而”的语句,并进行解释;

  2、进一步朗读3、4段,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

  3、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一词多义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翻译3、4段,了解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并能谈谈自己的体会。

  2、继续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作业

  三、进入课文学习

  1、继续请同学翻译文段,总结段意,老师点评(3、4自然段)

  2、落实3、4自然段中要掌握的字词句

  3、讨论“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四、学生朗读全文,力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背诵第三、四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3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 掌握重点字词。

  2、 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 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明确目标

  三、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4.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资料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⑴提问注释中词语(回答时要合上课本)

  ⑵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 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 见:v--n. 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 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5.语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 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   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A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6.读准句读: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鼎足之形|成矣

  E. 则谓||非草木|不得矣

  7.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五.整体感知

  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六.课文分析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小结: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3.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5.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采;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位。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之/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 老师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老师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学生答: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老师问:“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老师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学生答: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老师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 至洞之深处。

  老师问: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学生答: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老师问: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学生答: “无限风光在险峰”。

  老师问: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 “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答:“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问: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答: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问:后一点呢?

  答:“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⑵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⑶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2、学生练习背诵。

  六、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⑴ “卒”:

  ① 死,“卒葬之”。

  ② 终于。

  ③ 士兵,“疲敝之卒”。

  ⑵ “文”:

  ① 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② 文字,“独其为文”。

  ⑶ “道”:

  ① 道路,“有碑仆道”。

  ② 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 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 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词性活用:

  ⑴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⑵ “名”:

  ① 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 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⑶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答疑:

  ⑴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答:古文无“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⑵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4、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八、课后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3、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2、讲读课文第2、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第2段

  1、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⑴ 概括这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⑵ 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⑶ 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三、讲读课文第3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观”:

  ① 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 景象。“非常之观”。

  ③ 建筑物的一种,读 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⑵ “得”:

  ① 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 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⑶ “夷”:

  ① 平坦。“夷以近”。

  ② 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

  ③ 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⑷ “相”:

  ① 帮助、辅佐,读 xiàng。“无物以相之”。

  ② 宰相、丞相,读 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

  古今异义:

  “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

  作介词用:

  ① 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

  ① 表并列。“险以远”。

  ② 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⑴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⑴ “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2、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⑴ 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⑵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

  五层意思:

  ①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四、讲读第4段 

  1、指名朗读、口译,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悲”:

  ① 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 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⑵ “胜”:

  ① 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

  ② 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 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 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⑴ “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⑵ “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2、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全班齐读3、4、5段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八、课后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解答重点练习并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步骤〗

  一、总结虚词其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

  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11、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二、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1、过渡衔接;2、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3、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三、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教学反思】事实证明:脉络清晰学生就会创造出令人惊异知识的沃土。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积极创造自主学习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当前创新教育实施新课程该改革的需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把大海、蓝天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吧。 

  【教学建议】语文的图表式教学

  近一个世纪以来,语文教学经过了几次巨大变革,整个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教学法、单元教学法、自学导读法等曾被广大语文教师普遍接受,现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又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但不难看出,高中语文教学在高考的重压之下,步履维艰,改革的步子喊了几十年,变化不是很大,一些旧观念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满堂灌,机械填鸭、死学死记还常有所见。为高考而教学,整天讲练,还普遍存在。如此高中语文教学,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怎能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挣脱精神的窒梏,走向一条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新路,这样就必须建立语文立体化教学的新格局。

  所谓语文立体化,就是课内课外相连通,书内书外相交融,立体化,多元式,大语文。高中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提出是时代的挑战,它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较为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语文的教学形势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内容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为此,我认为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学习去充实,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便是难于超越的语文教科书。我想本文宜图表式教学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生"入胜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跟以前所学的那些游记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一行共几人?是在什么时间游的山?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讨论补充与小结: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石碑--华山洞--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三.讲读课文记叙部分

  方法: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内容理解;整理巩固。

  1.第一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介绍褒禅山概况;

  词:舍名址乃阳卒文盖

  句:…者…也;盖音谬也;

  内容:

  ①别名

  ②名称由来

  ③慧空禅院

  ④华山洞

  ⑤仆碑

  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紧扣,完整的结构表现了游览的全程。

  2.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此次游山收获之最重要诱发情节;

  词:侧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随之极

  句:…者…也;盖音谬也;其至又加少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内容:

  ①前洞

  ②后洞

  ③进洞

  ④出洞

  ⑤至者已少

  ⑥本可前进

  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们就易避难心理;未能尽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记叙作用:提供真实形象,为下文议论提供依据和铺垫。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议论部分

  方法同记叙部分

  1.第三段:游华山洞心得

  词:于是叹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讥之乎

  句:古人之观于天地…而无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

  内容:

  ①过渡

  ②古人精神

  ③就易避难的普遍心理

  ④条件一:志

  ⑤条件二:力

  ⑥条件三:物

  ⑦强调:尽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据、标准和效法;非常之观非任何人所能达到,而而唯有尽吾志且有了各方条件的人方可达到。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概括、虚实和意象的理解和创造;杨花落尽子规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指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词:以悲之谬传名胜道所以学者

  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胜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内容:

  ①批评: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形;

  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学态度;

  理解: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虚实的关系;行文的规律;形象大于思想;

  二.布置作业:

  准备默写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作业检查

  默写课文第一二段。

  二.讲读结尾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是写游记常用格式。

  词:圭玉回深安平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布局讨论: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文章三、四段,准备默写。

  2.完成讲义《贺若弼》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6

  江北中学 张秀英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 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7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古文的字词句篇。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本文的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第 二 课 时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第 三 课 时  

  一、诵读第4段。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二、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所以作者说“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3.学生练习背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4.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5.之/以的用法。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本文的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第二课时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第三课时  

  二、诵读第4段。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所以作者说“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3.学生练习背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一、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二、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三、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设想

  一、“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二、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三、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敦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一词多义:

  1.“卒”:

  ①死。“卒葬之”。

  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

  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②文字。“独其为文”。

  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

  ①道路。“有碑仆道”。

  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

  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

  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

  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10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 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3、 理清思路,背诵全文。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3.多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              导入              二、了解作家                         三.熟悉课文            四、重点研读             四、作业 布置 《病梅馆记》《黄州快哉亭记》   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文言文(回答踊跃)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核舟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  可以记叙, 也可以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王安石学生a  唐宋八大家之一学生b曾有过王安石变法学生c 学过一篇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学生d学过一首王安石的诗《元日》好               读准下列字音:褒 庐 谬 窈 怠 惑 相 胜 圭 父  全班齐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各段内容。         初译全文,学生质疑                   熟读并背诵全文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高一阶段所学过的“记”文。 很好。那你们还记得在初中学过哪些`记'文?   真棒!看来`记'这种文体同学们并不陌生,有谁还记得它有什么特点吗? 非常好。明确了这种文体的特点,为我们分析本文的写法很有帮助。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你了解他吗?       你能不能领着大家一起来背一背?  明确并补充: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 

  集》 请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 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重点词句圈划答疑多媒体展示(一)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 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⑤火尚足以明也。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 见:v--n. 见到的景象。⑦常在于险远。a-n.险阻僻远的地方。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二)找出文中的判断句: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打开学生的记忆闸门,让说得出的同学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念,为下面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作准备。      增加学生的文史知识。                   理解词句,夯实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              检查背诵。   二、概括段意,分析写法。          三、整体感知                                  四、明确主旨   五、交流体会,总结全文               六、课外助读          七、作业布置     (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 归纳段意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有疑问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思考:明确: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思考:明确:因为已经“尽吾志”了明确: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没有  悔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从自身角度谈  从作者角度谈           (一)“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二)《晋平公炳烛而学》(三)《祖逖闻鸡起舞》 1、整理“观”“得”“其”“道”“名”“然”的用法2、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采取三种方式   明确:第一段(叙述):介绍褒禅山的概况;第二段(叙述):记写游山经过;第三段(议论):写游山的心得;第四段(议论):抒游山的感慨;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关情况。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二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黄州快哉亭记》中“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一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或两句话来概括。          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作者“尽吾志”了吗?  从哪个字中可以看出?  悔自己有火把――物悔自己力有余――力却“随之”,即志向不坚定。 明确: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毛主席有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多媒体展示:  明确: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联系社会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调动学生的生活体念,带领学生走出文本。     补充资料:全国试验本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王汉俊《今日褒禅山》(载《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期)      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洞口石壁有题刻诗文,但多已风化难识。      出前洞翻过一座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前后洞并不相通。进后洞,黑黝黝的,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究竟后洞有多深?通向何处?不但王安石时“好游者不能穷”,至今也未有人走到底。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习总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因事说理

  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补叙――

  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平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

  2、齐声朗读

  3、指名朗读

  4、熟读背诵

  5、配乐朗诵

  6、范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一)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平父(fù)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既其出

  8.则其至又加少矣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其孰能讥之乎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于险远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范读《游褒禅山记》。(早读时间)

  二、指名朗读《游褒禅山记》译文。(早读时间)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继续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1)朱自清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请用王安石的生平事迹作简要说明。

  (2)《游褒禅山记》全文共5段,请概括每段的大意,并说说每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4)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

  二、小组讨论(3分钟)

  三、分工协作,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继续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二、点拨“课文研讨”四大题(10分钟)

  (答案见幻灯片20-26)

  练案(自主练习)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g)何可胜道(shèng)

  B.窈然(yǎo)有碑仆道(pū)

  C.音谬(miù)既往不咎(jiū)

  D.王深回父(fǔ)无物以相之(xiāng)

  2.选出加点“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后世之谬其传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选出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

  例:火尚足以明也

  A.素善留侯张良

  B秋毫不敢有所近

  C.且天天下非小弱也

  D以乱易整,不武

  4.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沛公欲王关中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于是余有叹焉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着急高义也

  9.选出句中“者”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0.选出对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南面)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于其址(山脚),而卒(终于)葬之

  C、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

  D、余之力尚(还)足以(用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也

  11.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然而那见到的景色也越奇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体会不到游览者的极大乐趣。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14

  A.课时安排:三教时。              2001年3月7~8日 No.19 & 20 & 21

  B.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学方法:精读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

  F.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G.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1.作者游踪示意图(供参考)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  “之”的用法

  注:加★号的是学习重点(下同)

  表二  “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①观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guàn)。例:D。④对事物产生看法。例:C。

  名:①名义。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则名。④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饰(读wèn)。例:E。

  求:①寻找。例:B。②请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俨然。②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③同“”(读shě),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

  言:①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②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险:①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②险要。例:江山险固。

  孰:①谁。例:其孰能讥之乎。②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常:①经常。例:千里马常有。②平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加:更。例:则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帮助。例:无物以相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15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 掌握重点字词。

  2、 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 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

  之/以的用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 三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1.作者游踪示意图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  “之”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①观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guàn)。例:D。④对事物产生看法。例:C。

  名:①名义。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则名。④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饰(读wèn)。例:E。

  求:①寻找。例:B。②请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俨然。②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③同“”(读shě),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

  言:①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②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险:①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②险要。例:江山险固。

  孰:①谁。例:其孰能讥之乎。②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常:①经常。例:千里马常有。②平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加:更。例:则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帮助。例:无物以相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16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 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