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设计(精选17篇)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3 体味本文朴素、雅致的语言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 新课
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来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诠释着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单元“要点概括”之下,我们正好通过它来作概括要点的练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胡同
(1) 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 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 源于生活
(3) 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 (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 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3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 影响 取名 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 焦急 娱乐 饮食 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4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6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7 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 (几个同学范读,体味“嘿”的表情)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 话 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 )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 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 怀旧之情。
8 仿(3)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现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比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然,窗明几净,老输参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10 积累词语 储存 安土重(zhòng)迁 喧闹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纪 逆来顺受 烦躁 熬( o)白菜 凭吊 衰草 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没(mò)落虾(há)蟆陵 低 (huái)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2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
1、 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 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 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
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 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
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
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
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
化气息吧!
2、 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
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
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
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
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
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
更发生了质变。"
--冯骥才《文化眼光》
3、 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1>圈点每段要点 (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师生总结概况要点方法(见板书)
<2>根据要点理总体思路 (运用已学过的第二单元阅读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过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点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前后两部分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胡同文化在胡同这种
特定环境中形成的。
<3>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方正--封闭)
对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词进行揣摩: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六句话,尤其一个"嘿"字
*"睡不着眯着"
师生概括语言特点(见板书)
4、 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
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
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
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
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5、 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
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屏示:
《中国居住文化》 (丁俊清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 散文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 (江彬等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悠闲的生活艺术》 (汪曾祺等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6、 布置作业 :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时间,写下了内涵丰富的《胡同文化》。
从你居住的环境入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但要写出你对环境的思
考,如《农居文化》、《高楼文化》等。
附板书:
胡 胡同特点:方正 概括要点:
胡同文化特点:封闭 1、化繁为简,抓总起句、
同 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
语言特点:朴素、口语化、 2、对若干事物从高一层次
文 有味儿…… 说明其共同点
感情:无奈中有怀念,
化 汪 批判中有失落。
曾
祺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2.品味语言。
3.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理由】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文可利用各段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段落的要点。
本文主题思想的比较含蓄,只有通过认真品味语言,才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把握作品.写作意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胡同之没》摄影集中只有一个没有表情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那张照片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胡同旧房子、后面是高楼的照片。(用投影仪放映)
二、 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思考题:
(1)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序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胡同还是胡同文化?根据是什么?(明确:是写胡同文化。因为第1――4段写北京及胡同特点,而第5段引出胡同文化的定义后,第6――12段全是写胡同文化的特点。)
(2)“胡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胡同文化”是指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心态、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
(3)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发展趋势作判断的句子。(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三、 细读课文。分析、讨论段落大意,概括要点:
概括方法: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首先要对一段的思想要旨进行提炼,然后在段落中找出关键句子,或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进行概括。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这段从说北京城的特点引出“胡同”。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的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这两段的目的是说明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写胡同的环境特点――安安静静。这三段是写胡同的特点。
(思考题:为什么先写北京城和胡同的特点?明确:写北京城特点引出胡同,而胡同的特点和环境又是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以上四段说明了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呼应第一段“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这两句,既点明了本文将要叙说的主要内容是胡同文化,即“北京的市民文化”,也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又点明了胡同文化的含义,还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这段是文章的过渡段。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所以,这段是写胡同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安土重迁。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在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似的的四合院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随”一点“分子”也只是为了“合礼数”,是那么的封闭而自私,这是胡同文化的第二个特点。
第八段从物质生活方面写胡同文化的特点――易于满足、知足常乐。
第九段写胡同文化在政治方面置身事外的态度,他们身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作“与己无关”。置身事外、不管闲事是胡同文化的第四个特点。
第十到第十二段写“胡同文化”第五个特点――处世态度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这三段中,作者选取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第一二个材料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着重写安分守己。第三个材料是.写作者亲身的经历,着重写逆来顺受。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
第十三段描写胡同的衰败、没落。
第十四段指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即将消失,体现北京市民心态的胡同文化也应该抛弃。胡同的衰落,带给了人们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以智慧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胡同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胡同文化告别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
第十五段含蓄地.总结全文。
板书:
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胡同之多及环境特点
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胡同文化的含义--北京人的思想
安土重迁
封闭自私
胡同文化的特点知足常乐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胡同已经衰败没落
胡同文化应该告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大家知道,句子的意义有时很含蓄,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一般称为句内意义。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句内意义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
“别烦躁,别起急,睡不着,眯着”这句话就要结合上文的贬义词“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和下文“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两句反语,体味其讽刺意味,表面上作者对这种逆来顺受现象是局外人的调侃,其实作者对这种“安分守己”达到丧失正义感程度还有强烈的不满、气愤和批评。
“虾米皮熬白菜,嘿”表层意义是描写了北京人吃虾米皮熬白菜时那种极易满足的表情,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但深层含义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我们知道,作者写本文是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太落后了,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对北京人这种现象的讽刺意味。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知足常乐的思想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已经不适合时代了,应该丢掉了。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的凄惨景象呢?联系上文“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残破,有的地基柱基已经下沉”的客观叙述,联想《胡同之末》中那几张只有没有流露丝毫的喜悦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旧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和前面是破旧的胡同房子后面是崭新的高楼的照片,再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毫无生气”这样一个贬义词,就可以明白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在向人们暗示,目前,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旧胡同已经失去它存在的基础。满目凄凉、毫无生气的胡同,还留恋什么呢?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一个“他们”,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下面又为什么特地引用老北京的的日常口语“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如果联想《胡同之末》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破房子,后面是高楼那些照片,就很容易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是引用他们自己讲的口头语来调侃,含蓄地讽刺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
再看“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这段中用了十三个引号,前十二个引号都是为了标明这些全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让人们从这些口语中看到,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是除了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外,就仅仅只“随”一点“份子”而已,而且这里,又特意把“随分子”一词拆开?为的是说明连这也不是心甘情愿,是出于“礼数”不得已而为之。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可见,胡同里的老北京,交往也不是主动的而是被“礼数”所迫,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是多么的自顾自。所以,在这段的最末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显然是公开讽刺老北京们了。
二 、提供下面材料,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读“看看这写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1.作者对胡同的感情:与普通北京人一样――有怀旧、伤感,对它的消失――无可奈何。
读“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是文章的主旨句,因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认识和判断。
2.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调侃、嘲讽、不满、气愤、批评,主张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抛弃。
3.思考:作者在文中对“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和“置身事外、逆来顺受”的叙述和描写过程中在语言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前者是调侃嘲讽,因为作者虽是江苏高邮人,但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算得上是半个老北京了,对长期相处的老北京们的心情是理解的。而且,诸如随遇而安、安土重迁、知足常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思想心态和观念,在过去,向来是提倡的传统,至于封闭自私也是人之常情,逆来顺受大加挞伐,如果用严厉的语言批判,还可能会令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而产生反感呢。所以多引用北京人的日常口语和使用引号来调侃。那为什么又含嘲讽意味呢?因为,现在,北京高楼起来了,有些人还留恋着“残破”的旧房子舍不得走,商品经济大潮下,有些人还不愿意下海挣大钱,不敢或不愿讲究享受。这岂不太跟不上时代了?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了。人与人相处,也应该多一点互相关心,社会发展了,信息时代了,也应该多关心一点国家、世界的大事了。后者是气愤、批评。用贬义词和反语来讽刺。
三、归纳中心思想:
北京胡同、 四合院居住方式形成的以“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置身事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 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 现在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胡同的消失而告别。
四、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展开争论后再明确)
联系本文是作者为《胡同之没》写的序言,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作者是委婉的劝告老北京们在留恋怀念即将消失的胡同中告别放弃那些过时的旧思想旧观念。
板书
品味语言 结合上下文
注意感情色彩
联系写作背景
通过语用联想
注意标点符号
流露感情: 对胡同的消失―― 怀旧、伤感
对胡同文化 ―― 调侃、嘲讽、
不满 气愤、
写作意图:劝告老北京 告别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具准备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
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
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 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 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话中“看”的意思是: ( )
A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B 观察并加以判断
C 访问 D 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 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 )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 2.B 3.A 4.B 5.D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5
都江堰中学 王华美
教学目标 :
1、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胡同文化与北京胡同的关系,并能对胡同文化谈出自己的看法。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教学重点:
概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
体会胡同文化与北京胡同的关系。
教学设想:
1、1课时完成。
2、突出学生的读书、思考与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3、重点在课文后半部分,并向课外延伸。
课前准备:
印发《北京的胡同》、冯骥才《文化眼光》。
学生预习:1、熟悉课文。 2、阅读印发的材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
我们班同学的研究课题中有一个是《青城山道教文化研究》,(课前印发的材料中冯骥才的《文化眼光》一文谈到)其实“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处不在”,衣食住行无不具有文化内涵。我们单来看--住的文化!
居住方式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性格、行为,我们称之为一种文化。
我们来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胡同文化》,看看北京胡同对老北京市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 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先来看几幅北京胡同的照片。
(展示图片)
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课文1--5段,勾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两生发言)
(重点词语:方正、取名趣俗、多、安静、和四合院一体)
三、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一)、胡同到底对北京市民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也就是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还是再来看看汪老先生怎么写的吧!
自由朗读6--12段,勾画重点语句。
学生读自己勾画的语句。(两生读,其他补充)
提示:我们找的语句大多在文段什么位置?(段首)
因此我们把握文章内容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语句,又特别要注意段首句。
(投影:封闭、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
(二)、给你印象最深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朗读品味两处语句。(根据具体情况,融在其中或单独提出来品味。)
1、8段:“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充分表现了极其满足的心态。
指名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齐读。
这个地方如果改成:“……较好,……好,……更好,……很好,……最好。”如何?读一读,体会一下。
2、12段:“‘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活画出其神态,对“忍”最好的注解。
指名读,齐读。
--“真有你的”赞赏还是否定?(我的意见是有调侃,更有无奈。)
四、对胡同文化的态度、认识
(一)、胡同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呈现怎样的景象? 随着北京现代化推进,胡同逐渐衰败、没落,为高楼大厦所代替。请看几幅图片。
胡同文化将何去何从呢?
对胡同文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如何呢?
齐读后3段,找相关词句,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毫无生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总有一天会消失”、“怅望低徊”、“再见吧”……
(二)、课堂小结:课文思路 胡同特点――胡同文化内涵――感情、态度
阅读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内容
(三)、对胡同文化,你怎么看?
学生交流,发表各自意见,教师适当引导。
请课外练笔的时候,写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有标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6
北宁市高级中学 张宏强
本课用2课时教学
一、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 让学生通过本篇作品认识到事物的存在有其传统的、发展的一面,但也会有改革的、变化的一面。
二、 教学基本内容
1、 通过对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的理解梳理文章的中心。
2、 体会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特点,在恰当的表达方式即说明的表达方式中也能融合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作品语言特色,让学生认识语言恰切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特殊效果。
4、 培养学生透过表象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四、 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五、 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步骤
重点一: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支撑文章主旨的重要作用,它们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文章中筛选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编织成理解文章中心的信息网络。
本文在文体上属于说明文,但在说明中仍然能体现出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而承载这种感情的则是那些关键语句和词语。
关键语句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或抒情为主。
关键语句的位置一般处于一段的开发或结尾;个别处在文段中间,但它往往是以因果论证为主的文章或文段。
信息筛选也是高考在阅读能力上对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每年在高考阅读试题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日常的课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筛选关键语句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理解文段、理解文句很重要。
从本文看,文章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文化。对前者,我们要能够从胡同的特征角度把握,以便能顺势把握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筛选能够体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词语和句子:
北京胡同的特点:
前五个自然段分别从方方正正的形状、命名的方式、胡同的大小、胡同的寂静、胡同与四合院(规规矩矩)的相关性等方面介绍,这些是形成胡同文化的基础,如果说胡同文化是上层建筑,那么胡同就是物质基础。
文章本身在结构上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引导学生体味对胡同和胡同文化认识的辩证关系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这方面,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很好的的统一。
胡同文化的特点:
总体上,作者认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然后作者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揭示(要求学生摘录现成语句):
居民安土重迁;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胡同与胡同文化的联结点在第五自然段,这是由表象到本质认识升华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两者的联结点,联结点也是一个关键语句: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筛选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对中心的支撑作用。
对关键词语的说明,可放在语言层面上把握、理解。
重点二: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总体是平白、朴素、口语色彩浓烈,富于表现力。
体味本文的语言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文体特点决定的语言特点:准确
文章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说明以准确取胜,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如“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在对胡同命名方式说明的时候,有的充满肯定语气,如“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猜测,如“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因为这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2、 口语化、京化的语言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如“你往南边去一点。”“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3、 语言平白朴素。如“北京城像块大豆腐。”多生活化的语言!
4、 短句给人以干净利落的感觉,韵味实足。如“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5、 在平白朴素中融有古典韵味。如“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在体味上面富有特色的语言时,可以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方式,也可以筛选出上面词语,让学生结合语境去把握,但绝不能背离语境,让学生就句论句。
难 点: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这是一篇在行文和内容上都具有辩证色彩的文章,结构上的前后衔接,逻辑严密,三个部分自然天成。从内容上说,辩证性更多地表现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胡同的衰退。
认识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退需要学生从语言层面入手,通过体味语言中所寄予的作者感情来明确。
作者的感情在本文中可以说是复杂的。
1、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是满含感情,充满留恋的流露。
2、“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对胡同温馨一面的推崇。
3、“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这是对北京人“事不关己”的批判。
有的句子本身就很复杂,让人一时体味不出感情味儿,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你说是一种什么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这点也会给学生以更多思考。
总之,我们看到,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它们的喜爱、留恋,又有对它们将逝去的豁达,胡同文化的没落,让作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令人心动的一面,也让作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带给旧有事物的冲击。在现代文明突飞猛进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传统要受到冲击。
在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没落的认识上,作者表现出了鲜明的辩证思考,同样,在对北京人固有的文化形态的认识上,作者也含有辩证的认识。比如“安分守己”,这是一种源自于更古老传统的思想意识,它对许多中国人,对作者本人都产生过和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的达观、安贫乐道与之不无关系。相反,我们也可以看到,“安分守己”也会带来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羁滞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六、 小结:熟悉北京生活的作者,熟悉北京的胡同,他更从胡同的特点中揣摩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他推崇胡同和胡同文化,但他更知道,胡同与其它传统事物一样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淡出舞台,这是作者理智、冷静的思考。
七、 知识卡片
积累下面词语: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八、 板书设计
板书一
胡同文化
方方正正 安土重迁
命名来源 是居住方式 各自封闭
北京胡同 胡同大小 是文化形态 封闭的文化 易于满足 “忍”
胡同静僻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板书二
胡同文化
语言特色
不显喧闹 更加安静 静的文化
口语色彩 嘿 ――易于满足
北京人,真有你的!――善于忍耐
古典色彩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无可奈何
短 句 大腌萝卜,就不错 ――干脆利落
说明方式 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准 确
《胡同文化》细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味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体味说明性的语言训蕴含的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
2、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能力。
3、理解课文中“胡同文化”丰富内涵。
4、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
2、 “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
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
教学步骤 :
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1到5自然段,归纳概括“胡同”的特点。
本过程注意培养学生透过表层深入挖掘深层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意识。
读后引导学生筛选能够概括胡同特点的形容词,明确概括特点的语法限制。
明确:
方方正正、命名来源丰富、胡同的静(以动衬静的方式突出)
2、 思考:“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联系起“胡同”和“胡同文化”两者,自然过渡到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揭示。
3、 学生泛读课文6至12段,采取信息筛选的方式,捕捉作者在行文中所透露出来的“胡同文化”的内涵。
重点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即相信远亲不如近邻,又“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上面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归纳,从中概括出“胡同文化”本质。
明确: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 学生阅读课文剩余的部分。
思考一:课文的标题是“胡同文化”,到第12自然段,胡同文化的内涵已经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文字?
明确:尽管前文已经揭示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但是,在“内涵”中,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知道作者含有的复杂心境,这种复杂并非模棱两可,而是有一定倾向性的,他的好恶还是能够区分得开的。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表露出这种思想,就是因为要表达出传统文化比如“胡同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所面临的选择,这是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一个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认识的。
教师挑出下面三段文字,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消逝的态度: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声气”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写照;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这也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心境的流露;
“再见吧,胡同”万语千言凝成最普通的一句话,有无可奈何,有豁达率直,有怅惘迷茫,也许还有其它的什么在里边……
思考二:结合自己的认识,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安分守己”?
明确:任何事物可能都会有它的两面性,再积极的事物也会成为人们常说的“双刃剑”。“安分守己”既造就了人们的遵纪守法,又培养了人的生活、工作进取的惰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历、识闻,见仁见智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5、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课文的语言特色。
这是篇在语言上很有特色的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参见总案的“重点难点解决步骤”中的重点二。
小结:文章多处引用北京俗语方言,朴实、直白、富于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富有感情色彩,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6、 作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 /,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沉淀。因写《艺舟双楫》而出名的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过一幅赵孟 /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 /,但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 /就不可能是赵孟 /。赵孟 /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 /就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 /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会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会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中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术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统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于群众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1、 第二段开头说:“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其中“这个论断”指什么?
2、 第二段末尾说:“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请简单说明这种“重要特征”的内容。
3、 最后一段说:“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请用原文词语回答这“两种力量”的具体含义(不超过计划5个字)
4、 最后一段开头说:“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这里指什么?“可敬”是因为书法遗产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为什么又说是“可叹”的?请摘录原文加以简要说明。
“中国文化”指的是:
“可叹”指的是:
参考答案:
1、“这个论断”指过于纯净的赵孟 /就不可能是赵孟 /。
2、书法遗产极其丰富,即使力图创新也摆脱不了传统影响。
3、社会性认同和承传性定势。
4、“中国文化”指书法。“可叹”是因为:文化个性在传统的统摄下层层损减,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与耗散。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7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
1、 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 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 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
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 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
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
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
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
化气息吧!
2、 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
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
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
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
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
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
更发生了质变。"
--冯骥才《文化眼光》
3、 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1>圈点每段要点 (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师生总结概况要点方法(见板书)
<2>根据要点理总体思路 (运用已学过的第二单元阅读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过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点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前后两部分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胡同文化在胡同这种
特定环境中形成的。
<3>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方正--封闭)
对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词进行揣摩: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六句话,尤其一个"嘿"字
*"睡不着眯着"
师生概括语言特点(见板书)
4、 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
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
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
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
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5、 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
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屏示:
《中国居住文化》 (丁俊清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 散文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 (江彬等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悠闲的生活艺术》 (汪曾祺等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6、 布置作业 :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时间,写下了内涵丰富的《胡同文化》。
从你居住的环境入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但要写出你对环境的思
考,如《农居文化》、《高楼文化》等。
附板书:
胡 胡同特点:方正 概括要点:
胡同文化特点:封闭 1、化繁为简,抓总起句、
同 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
语言特点:朴素、口语化、 2、对若干事物从高一层次
文 有味儿…… 说明其共同点
感情:无奈中有怀念,
化 汪 批判中有失落。
曾
祺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3 体味本文朴素、雅致的语言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 新课
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来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诠释着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单元“要点概括”之下,我们正好通过它来作概括要点的练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胡同
(1) 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 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 源于生活
(3) 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 (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 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3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 影响 取名 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 焦急 娱乐 饮食 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4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6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7 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 (几个同学范读,体味“嘿”的表情)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 话 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 )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 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 怀旧之情。
8 仿(3)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现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比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然,窗明几净,老输参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10 积累词语 储存 安土重(zhòng)迁 喧闹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纪 逆来顺受 烦躁 熬( o)白菜 凭吊 衰草 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没(mò)落虾(há)蟆陵 低 (huái)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行文的脉络。
2、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1、对湘乡地方文化现象作点研究,精选典型现象供学生探讨其文化内涵。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新课
1、有一首歌词这样唱的:“……”(略见课件)(有条件则播放MTV)
2、提问:听过这首歌吗,对歌词所唱的有何感受?
3、这首歌唱出的是北京往昔的岁月,如今的北京城日新月异,大多数北京市民都已走出狭窄的胡同、拥挤的四合院,住进了高楼大厦。现存的胡同逐渐消失着、没落着。为着一种难以忘却的情感,出版社专门编辑了一本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著名作家汪曾祺应邀为这一本摄影艺术集撰写了序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胡同文化》这篇课文。
二、速读课文,理清结构
1、快速阅读课文,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2、指名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3、提问:作者是如何围绕“胡同之没”来写作序言的?
板书结构:
(一)胡同的特点;
(二)胡同文化的特征;
(三)胡同及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衰落。
三、细读讨论,体会情感
1、北京的胡同有些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结合多媒体展示。
2、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引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出对“胡同文化”的探究。
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明确。
4、在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哪一句话比较集中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明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追问: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既有佩服也有嘲讽。
5、“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作为一种传统心理定势和道德规范,在今天,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注意引导学生言之成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忍”)
6、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败、没落,作者是怎样一种感情?
齐读13~15节。
(1)“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中透露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胡同衰败的景象,作者满怀怀旧、感伤,却又无可奈何)
(2)“再见吧,胡同。”一句可不可以改为“再见吧,胡同文化。”或者在结尾加上一句“再见吧,胡同文化”?
讨论后明确:
不可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胡同必将被新的高楼大厦所替代。胡同消失了,失去根基的胡同文化也必将没落,但文化的没落不同于物质的消失,胡同文化会转移、分解、传承到新的载体上。在迈向现代文明的旅程中,既会创造出新的文化,同时,旧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将继承下来。因此,胡同虽消失了,胡同文化却并不会全部消亡。
四、拓展迁移,了解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现象
探究一: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我们湘乡人也爱瞧热闹,常于热闹处听到起哄:“打喽!”“走喽,去找他的麻烦喽!”这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湘乡人怎样的个性?这对湘乡的治安状况、经济发展将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适时点拨引导)
探究二:
近来,湘乡城里歌厅茶楼等如雨后春笋般一家接一家兴起,这一现象中折射出来的是一种怎样的文化?联系湘乡经济的发展,你对这一种文化现象有怎样的评说?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适时点拨引导)
五、总结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言,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它实质上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在文中将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其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合起来,使我们对北京的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从中也窥探到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思绪。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更深一层地了解到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浸染着文化的色彩,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能从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起,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做个有文化的合格公民。
六、结尾曲:
《前门情思大碗茶》
请各位老师指导!
评课意见: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0
浙江桐乡茅盾中学:贺军红(314500)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 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
2、情感目标 领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复杂的感情,理解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3、技能目标 学会通过找中心句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重点】 提取精要,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 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
【教学设想】
1、课时 1课时
2、多媒体辅助教学
3、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作适当的诱导、点拨与开掘。
【教学步骤 】
一、 新课导入
在我们江南水乡,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水多、桥多、弄多)由此形成水乡特有的文化风味。 而在首都北京,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胡同多”。俗话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在今天的北京,尽管新建了大片大片的居民住宅小区,但仍还有近半数的北京市民生活在古老的胡同四合院里。当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走进北京城时,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而是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胡同,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呢?因为胡同是京城所特有的文化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我们就随着京味小说家汪曾祺一起走进北京的胡同,感受那“一方水土“,体会那“一方人”的思想情感。
下面先请同学们看几张关于胡同的老照片,(问):从这些照片中你可以看出胡同有什么样的特点?(展示幻灯片)看后有什么感觉?
(低矮、拥挤、破旧;感到压抑,不舒服。)
我们看到低矮、破旧、拥挤的胡同心里会不舒服,心情会感到压抑,可是长期生活在胡同里的北京市民却有着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他们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
1、下面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5―12自然段,体会北京人对胡同的感情。
问: 北京人对胡同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安土重迁,安于故土,不大轻易迁居他乡。重,重视)
他们的这种心态,其实正是基于一种特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什么?
(生答): 胡同文化。
2、胡同文化的内涵
问: 那么,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现?(请大家用找中心句的方法将课文原句勾画出来)
【 特点】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外在的表现】
居住环境: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饮食条件:易于满足,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处世哲学: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设疑讨论】 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现出北京市民怎样的内在心理特征?
【小结】 从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民的落后、保守、冷漠。
北京人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边,看多了朝代更替、人生沉浮,“城头变换大王旗”,使他们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对外界事物显得麻木、冷淡、漠不关心,于是就只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从而形成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三、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
请第一、二组同学齐读课文1――4节。(正音正字 约yão 羊尾(yǐ)巴 )
【设疑讨论】 文题是“胡同文化”,作者为什么要用近四分之一的笔墨写北京的胡同,我们把这一部分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A、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谈胡同,也就是谈胡同里的市民生活。
B、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仅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方正”的建筑外观影响了内在的文化心理,由外观到内在。
【小结】古老的胡同,一座座四合院,像一部百科全书,既反映了历史沿革,又展示了社会风情,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没有胡同,就没有胡同文化,也就没有了北京市民的文化。
【深层探究】:北京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烈们的方位意识?
――北京,几代王朝元,明,清都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齿列班,分列两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级森严,这一切深深根植于北京人的思想意识中,使得他们对方位及方位所蕴涵的文化因子特别敏感。
【拓展】一人假冒钦差大臣,矫传圣旨,马上让人看出了破绽。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钦差大臣传圣旨是代表皇帝的,地位尊崇他应站在什么位置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因为他站的位置不对,所以人们马上看出了破绽。
四、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那么,以“忍”,为精义,以“封闭”为内涵的北京市民文化的最终命运会怎样?对此作者的态度感情又如何?带着这两个问题,请三、四组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正音正字:虾蟆há má)
思考:北京胡同的最终命运怎样?(衰败、没落)
【设疑讨论】“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衰亡”,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你怎样看待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没落?(幻灯片打出)
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来的是伤感、怀旧、留恋的复杂感情。
【小结】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体现了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然而作家也深深的意识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已成历史的必然。
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但作者对这种封闭的小市民文化,并没有沉醉其中,是怀有一份清醒的。正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是无力与现代文明抗争的文化,作者在理智上知道在商品经济地大潮下,这种文化一定会衰落下去,遭到淘汰。但在感情上作者是怀有一种伤感的情绪的,对胡同及胡同文化还是有一种留恋的。
“胡同文化是永远都说不尽的,北京人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在“一句京腔,两句皮篁,三餐佳馔,四季衣裳”的调侃中,过着平稳而讲究,宠辱不惊,乐天知命而又情趣盎然的生活。
没了胡同,就没有了北京,没了京味儿,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胡同里,又有多少文化名人曾经生活在胡同里。胡同作为北京文化的载体,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胡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的遗迹和见证人,会有一部分具有文化价值的四合院保留下来,其余的部分将会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它必将继续保留。
因为文化是沉淀在人们的心里的。
幻灯片打出作者简介及课下作业
作者简介:汪曾祺
作业 :课下阅读语文读本194页的《金岳霖先生》,体味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 】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 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3、品位文化的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1、 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 概括要点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论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仁智的人喜欢山水。其实,不仅仅是仁智的人喜欢山水,在旅游逐渐风靡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把山水圣地作为他们旅游的首选。我们旅游看的是什么?
请学生回答后,明确旅游看的是当地的文化,出示幻灯片:
1、 江南水乡图片
2、 张家界山的图片
明确:不同的风景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代表的文化不是同一内型)再出示两张同样是亭子的照片(一张是苏州园林的照片,一张是颐和园里的照片)
明确:两座亭子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皇家园林中亭子给人的感觉是“雄”,而苏州园林给人的感觉是“秀”。将内容引进课文:
北京,大家并不陌生,请说说北京有代表性的建筑(学生大多都会说天坛、地坛、故宫、天安门、长城),今天我们就随着文化老人汪曾祺一同走进北京,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打出课件主页,显示课文标题,作者等。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介绍有关序的知识。(这部分请学生朗读)
序是一种文体,是附加于著作或书画等并与它们有一定关联的评述性的文字。序,在古代分为书序和赠序(写出来送人的文章),多放在书后,后来一般放在书前,所以也叫前言,在专业著作里还叫导言;而把放在书后的叫做“跋”,或叫“后序”或“后记”。序和跋的体例大致相同,因而合成序跋文。
序跋文既可以由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这种文体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介绍式、评价式、阐发式和随感式等几种。
本文的标题为《胡同文化》,我们刚才也说了那么长时间的文化,那什么是文化呢?(接着介绍有关文化的概念、分类)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他可以分为:
(1)精神型的。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精神文化产品就是。
(2)物质型的。主要指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
(3)心理型的。比如,吃文化、酒文化就较为复杂,主要指人们通过某物某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定式。
我们首先来看看胡同文化它属于哪一种文化:齐读课文第五段,思考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学生回答。
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因此,他就应该是一种心理型的文化。
那么它的内涵是什么,指导学生找出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的词语――封闭。
这种封闭性的表现是什么(老师示范朗读第6段,指导学生概括其内容,其余部分由学生自己默读概括)板书如下: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北京的市民文化有如此深刻地理解了,我们还是来看看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在他笔下,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
正因如此,在作者笔下的散文都具有一种浓浓的“京味”,在本文当中,在描摹北京人易于满足时有一段对话(“有窝头……嘿”),以及《八月骄阳》中的对话,就极其富有京味,首先让学生酝酿,再由他们推荐代表朗读,最后听有关音频朗读。
导入到对胡同特点的学习当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者笔下的胡同文化之所以称之为胡同文化,而没有叫做草原文化,湖泊文化,是因为这种文化与北京的胡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下来我们看看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阅读课文1~5自然段,概括胡同的特点):正、多、名称俗、静。
多媒体展示胡同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直观视觉去印证胡同的特点,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图片看出北京胡同的另一特点,那就是破旧,作为长期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面对着胡同的衰败,作者心中有何感想?听课文最后部分的朗读,说说作者所流露出的感情。
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徊……但是总的来说,作者显得还是比较洒脱的,正如他在《日子就这么过来了》中所说的“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中,便有新的希望在增长”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2
一、课文悟读
北京城为何“四方四正”?这要从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理论讲起。我国古代城市布局十分讲究“方正”。《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意为:都城的建造要作正方形,每边长九里,各有三个门。城中有纵横交错的道路各九条。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南面建宫殿,北面设市场。这一城市布局理论自古至今一直影响着我国城市的布局形式和布局规划。最符合《考工记》设计思想的便是元大都。明清两代,北京城就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而改建的。
这种讲究“方正”的城市布局,是一种封闭的布局形式,必然导致居住格局的封闭性,进而导致人们思想意识的封闭、保守、固步自封、明哲保身。另;方面,这种讲究“方正”的城市布局,其目的是为了突出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尊卑长幼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因此,讲究“方正”,便是讲究等级,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居住在胡同、四合院中的大都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在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们任人宰割。许多人奔波劳碌一生,尚无安身立命之地,无糊口度日之食,好不容易得到一间破屋,一口残羹,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正所谓知足常乐。“窝头是贫苦的象征。”(梁实秋:《雅舍小品・窝头》)许多人穷苦一生,不就是为了“窝头”吗?有了窝头,自然就该满足了。如果还能有“小酱萝卜”,那还会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那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那还有什么不顺心的呢?即便是理应优待的姑奶奶,有了臭豆腐,再加上几滴香油,也可以招待得差不离。如果还能用虾米皮来熬白菜,那简直就是美味佳肴。一般人家绝对是可望不可求的,而一旦享用,便喜出望外。一声“嘿!”道出内心的惊喜,美滋滋,乐盈盈,喜上眉梢,形神兼备。
此外,自己的身家性命尚且难保,又哪有能力去关照他人?能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清爽,不让自家人受冻挨饿,就很了不起了。对于他人的“瓦上霜”、别家的冷暖饥寒也就爱莫能助了。
因此,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芸芸众生来说,也只能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因为,他们的命运捏在人家手里,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即使突遭横祸,也只能忍气吞声,小心奉陪。“君叫臣死”,“臣”也“不得不死”,即使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无法保全自己,何况一介草民?不随遇而安,又能怎样?想抗争?门儿也没有!对于自家祸福,尚且如此,而对于与己无关的事,也只能置身事外,只能冷眼旁观了。否则,你又能要求他们咋样?如果你要求一个过江的泥菩萨去普度众生,不仅无理,而且是相当的残忍了。
这种“方正”,也使得人们的内心世界呈现封闭性。人与人之间缺乏真心实意、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交流。即便有所交流,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祸从口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所谓“随一点份子”,便是“随大流”,装装门面而已,礼到即可,很难说是真心实意。所以,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之一生,即便是一位知己,也相当难求,足见人心之封闭。而在行为方式上,更是独来独往,缺乏真诚的团结与合作。
值得庆幸的是,封建时代毕竟已经过去。其遗留下来的这种“方正”,这种封闭,这种等级观念,也必将被人摒弃。平等、自由、尊严,心灵的交融,真诚的合作,毕竟也是人与生俱来的执著追求。正如胡同的衰败、没落不可逆转一样,从禁锢走向自由,从等级森严走向人人平等,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因此,“再见吧,胡同”就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告别语或文章的结束语。告别胡同,就是告别等级思想,告别保守,告别心灵的封闭,其中也蕴涵着作者对已逝和即将逝去的文化的无限怅惘。
二、亮点探究
1.文章首段末句: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请问:这种方正对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学习:(1)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①居住方式:胡同、四合院,“独门独院”,“安土重迁”。
②饮食条件:窝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大白菜。
③处世方式: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更多时候,则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
(2)对思想意识的影响。
①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有棒子面,就知足了,就行了。
②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③方位意识极强,等级观念极强。
2.大白菜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探究学习:(1)惟我独尊。“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独尊”的思想意识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为国都就与别处不同,国都就比别处尊贵,就连京城的狗也与众不同,无比尊贵。过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称之为“乡下人”,便是明证。遗撼的是,至今,我们还把全国的大小城市分为各种各样的等级。
(2)保守。这是与“惟我独尊”相关联的。以为什么都比别处优越,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将人家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拒之门外,思想上趋于保守。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说:“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道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大白菜主义也即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在于他的保守和惟我独尊。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3.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探究学习: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
4.对“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此句写尽了北京市民的心态。之所以穷能忍着,是因为靠忍,才可以虽穷而仍能面对皇权的威严,才可以虽穷而仍可以鄙视皇权的盛衰。之所以富要耐着,是因为看惯了巨富豪商的朝盛夕衰,所以身处富中,才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不惊不乍。之所以睡不着眯着,是因为睡不着乃是心为外界所动,而眯着,才能养成看惯风云变幻的大气,靠着这种大气,天子脚下的小民、草民才维持了自尊。
5.对“北京人,真有你的”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北京人,真有你的”真有你的什么呢?是真有你的应付各种情况、各种局面的办法。对此,汪曾棋先生在《跑警报》中说:“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这种“不在乎”,便是凡事不必太认真,不必太放在心上。别急,别烦,别躁,悠着点。“车到山前必有路”,没什么事过不去。也就是说,心胸放宽些,用郑板桥的话来说,就是“难得糊涂”。为什么要“不在乎”?根本的原因在于世事难料,风云难测。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人们不可太在意于眼前的利益得失,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了这种“不在乎”的精神,什么事都能从容应对,从中透露出一种“忍”劲儿。
“北京人,真有你的!”言有尽,意无穷。赞许、褒奖之情溢于言表。
三、选题设计
1.我所知道的汪曾祺。
研究方法:
(1)阅读汪曾祺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
(2)阅读汪曾祺传记及有关介绍汪曾棋的文章。
(3)选择汪曾祺某一方面的特点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参读书目:
(1)《汪曾祺文集》(散文卷、小说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2)汪彬《老头汪曾祺》,人民大学出版社。
(3)陈建华《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
(4)汪曾祺《悠闲的生活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
(5)汪曾祺《去年属马》(“京味文学丛书”之一),北京燕山出版社。
2.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研究方法:
(1)调查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的变化。如,建筑用料、框架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2)分析、归纳,从中反映出人们思想意识、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3)写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参读书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2)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
3.饮食与文化的关系。
研究方法:
(1)调查当地的风味小吃。如品种、口味、制作方式等等。
(2)调查当地有关的饮食风俗习惯。如,逢年过节的饮食习惯,平常待人接物的饮食习惯等等。
(3)思考这些习惯的形成、演变与当地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关系。
参读书目:
(1)《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2)《汪曾祺文集》(小说卷、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3
王敬
【教学目的】
1.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2. 品味语言。
3.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教学难点 】
品味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理由】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文可利用各段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段落的要点 。
本文主题思想的比较含蓄 , 只有通过认真品味语言,才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把握作品写作意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新课导入 :《胡同之没》摄影集中只有一个没有表情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那张照片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胡同旧房子、后面是高楼的照片。(用投影仪放映)
二、 粗读课文, 整体把握。
思考题:(1)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序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胡同还是胡同文化?根据是什么?(明确:是写胡同文化。因为第1――4段写北京及胡同特点,而第5段引出胡同文化的定义后,第6――12段全是写胡同文化的特点。)
(2) “胡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胡同文化”是指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心态、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
(3) 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发展趋势作判断的句子。(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三、 细读课文。分析、讨论段落大意 , 概括要点 :
概括方法: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 , 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首先要对一段的思想要旨进行提炼 ,然后在段落中找出关键句子,或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进行概括。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这段从说北京城的特点引出“胡同”。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的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这两段的目的是说明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写胡同的环境特点――安安静静。这三段是写胡同的特点。
(思考题:为什么先写北京城和胡同的特点? 明确:写北京城特点引出胡同,而胡同的特点和环境又是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以上四段说明了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呼应第一段“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这两句,既点明了本文将要叙说的主要内容是胡同文化,即“北京的市民文化”,也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又点明了胡同文化的含义,还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这段是文章的过渡段。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所以,这段是写胡同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安土重迁。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在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似的的四合院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随”一点“分子”也只是为了“合礼数”,是那么的封闭而自私,这是胡同文化的第二个特点。
第八段从物质生活方面写胡同文化的特点――易于满足、知足常乐。
第九段写胡同文化在政治方面置身事外的态度,他们身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作“与己无关”。置身事外、不管闲事是胡同文化的第四个特点。
第十到第十二段写“胡同文化”第五个特点―― 处世态度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这三段中,作者选取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第一二个材料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着重写安分守己。第三个材料是写作者亲身的经历,着重写逆来顺受。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
第十三段描写胡同的衰败、没落。
第十四段指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即将消失,体现北京市民心态的胡同文化也应该抛弃。胡同的衰落,带给了人们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以智慧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胡同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 向胡同文化告别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
第十五段含蓄地总结全文。
板书:
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胡同之多及环境特点
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胡同文化的含义 --北京人的思想
安土重迁
封闭自私
胡同文化的特点 知足常乐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胡同已经衰败没落
胡同文化应该告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大家知道,句子的意义有时很含蓄,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一般称为句内意义。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句内意义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
“别烦躁,别起急,睡不着,眯着”这句话就要结合上文的贬义词“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和下文“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两句反语,体味其讽刺意味,表面上作者对这种逆来顺受现象是局外人的调侃,其实作者对这种“安分守己”达到丧失正义感程度还有强烈的不满、气愤和批评。
“虾米皮熬白菜,嘿”表层意义是描写了北京人吃虾米皮熬白菜时那种极易满足的表情,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但深层含义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我们知道,作者写本文是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太落后了,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对北京人这种现象的讽刺意味。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知足常乐的思想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已经不适合时代了,应该丢掉了。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的凄惨景象呢?联系上文“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残破,有的地基柱基已经下沉”的客观叙述,联想《胡同之末》中那几张只有没有流露丝毫的喜悦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旧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和前面是破旧的胡同房子后面是崭新的高楼的照片,再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毫无生气”这样一个贬义词,就可以明白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在向人们暗示,目前,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旧胡同已经失去它存在的基础。满目凄凉、毫无生气的胡同,还留恋什么呢?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一个“他们”,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下面又为什么特地引用老北京的日常口语“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如果联想《胡同之末》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破房子,后面是高楼那些照片,就很容易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是引用他们自己讲的口头语来调侃,含蓄地讽刺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
再看“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这段中用了十三个引号,前十二个引号都是为了标明这些全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让人们从这些口语中看到,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是除了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外,就仅仅只“随”一点“份子”而已,而且这里,又特意把“随分子”一词拆开?为的是说明连这也不是心甘情愿,是出于“礼数”不得已而为之。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可见,胡同里的老北京,交往也不是主动的而是被“礼数”所迫,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是多么的自顾自。所以,在这段的最末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显然是公开讽刺老北京们了。
二 提供下面材料,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六》116页)
读“看看这写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1.作者对胡同的感情:与普通北京人一样――有怀旧、伤感,对它的消失――无可奈何。
读“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是文章的主旨句,因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认识和判断。
2.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调侃、嘲讽、不满、气愤、批评,主张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抛弃。
3.思考:作者在文中对“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和“置身事外、逆来顺受”的叙述和描写过程中在语言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前者是调侃嘲讽,因为作者虽是江苏高邮人,但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算得上是半个老北京了,对长期相处的老北京们的心情是理解的。而且,诸如随遇而安、安土重迁、知足常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思想心态和观念,在过去,向来是提倡的传统,至于封闭自私也是人之常情,逆来顺受大加挞伐,如果用严厉的语言批判,还可能会令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而产生反感呢。所以多引用北京人的日常口语和使用引号来调侃。那为什么又含嘲讽意味呢?因为,现在,北京高楼起来了,有些人还留恋着“残破”的旧房子舍不得走,商品经济大潮下,有些人还不愿意下海挣大钱,不敢或不愿讲究享受。这岂不太跟不上时代了?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了。人与人相处,也应该多一点互相关心,社会发展了,信息时代了,也应该多关心一点国家、世界的大事了。后者是气愤、批评。用贬义词和反语来讽刺。
三、归纳中心思想:
北京胡同、 四合院居住方式形成的以“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置身事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 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 现在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胡同的消失而告别。
四、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展开争论后再明确)
联系本文是作者为《胡同之没》写的序言,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作者是委婉的劝告老北京们在留恋怀念即将消失的胡同中告别放弃那些过时的旧思想旧观念。
板书
品味语言 结合上下文
注意感情色彩
联系写作背景
通过语用联想
注意标点符号
流露感情: 对胡同的消失―― 怀旧、伤感
对胡同文化 ―― 调侃、嘲讽、
不满 气愤、
写作意图: 劝告老北京 告别胡同文化
温岭二中 王 敬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3 体味本文朴素、雅致的语言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 新课
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来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诠释着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单元“要点概括”之下,我们正好通过它来作概括要点的练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胡同
(1) 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 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 源于生活
(3) 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 (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 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3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 影响 取名 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 焦急 娱乐 饮食 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4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6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7 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 (几个同学范读,体味“嘿”的表情)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 话 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 )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 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 怀旧之情。
8 仿(3)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现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比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然,窗明几净,老输参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10 积累词语 储存 安土重(zhòng)迁 喧闹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纪 逆来顺受 烦躁 熬( o)白菜 凭吊 衰草 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没(mò)落虾(há)蟆陵 低 (huái)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辞海》
“文化”:1871年,泰勒第一个在人类文化学中引用“文化”一词:“文化乃是当个人为社会一分子时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及其他才能习惯等复杂的整体。”
杜威:“文化是一个错综的风俗习惯的结晶体,具有维持现状的倾向。
钱穆:“我们屡次说过,文化是人类生活之总体,而人类生活则是多方面各种部门之配合,人类文化逐渐演化,则方面愈广,部门愈杂。但扼要分析,我们仍可将人类生活之诸多形态分划出七个大部门:一经济,二政治,三科学,四宗教,五道德,六文学,七艺术。”
《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总之,“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生活全部的概念。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旁观”“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 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 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
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中“看”的意思是
A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B 观察并加以判断
C 访问 D 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 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 2.B 3.A 4.B 5.D
附:
一.导入
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建筑;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胡同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现代作家。先后曾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为北京京剧院)任编辑。主要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评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三.有关资料简介
1、北京街巷胡同历史悠久,大多数始于清、明、元,若更改名称,一般采用同音、协音。综合街巷胡同的格局、变迁、名称起源、嬗替及人事沧桑,便是一部丰富、生动的北京历史。
2、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3074条,其中胡同有1330条。因为胡同居多,是北京街巷主体,人们便习惯把街巷统称胡同,说“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并非夸张。
3、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构成北京特色。
四.自读思考题
1、根据作者的思路划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切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2、作者从哪段开始介绍北京胡同文化?他赋予胡同文化哪些内涵?
3、文章前五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作者在文章中对北京胡同文化及其衰落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怎样表达的?
五.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段)全文总起
第二部分(2段―5段)介绍北京胡同
第三部分(6段―12段)介绍北京胡同文化
第四部分(13段―15段)作者的感慨
六.文章赏析
(一)作者赋予北京胡同文化哪些内涵?
1、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文化形态)
2、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 (人际观念)
3、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物质生活)
4、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人际交往)
5、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二)第十一、十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两段分别以小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小结:作者从大量生活细节出发,从切身感受入手,概括了胡同文化的种种特征,阐释了胡同文化的内涵。阐释的过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全面又亲切。
(三) 文章的第二部分从几个方面介绍北京胡同?
1、胡同名称的来源
2、北京胡同的规模数量
3、北京胡同的作用
4、胡同内部构成
(四)第五段为何不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作段意?
这一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由上文的“胡同”过渡到下文的“胡同文化”。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有两方面的意思,更加全面。
(五)文章的前五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不可以。人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建造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又反过来制约和支配人们的生活思想,二者密不可分。从文章来说,有了北京的“方方正正”和“胡同”这两部分,“胡同文化”这一部分才有了依托。
(六)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包含了什么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1、赞扬与喜爱:“睡不着眯着”这话太精彩了!…...真有你的!
2、伤感与无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3、理解与超脱:再见吧,胡同。“过去的终归要过去的。”“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七)作为一个北京人,你读了《胡同文化》,又看到北京今天的飞速发展变化,有什么感受?请用200字表现你的理性的思考。
附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文化常识
1. 四合院: 一种四面是屋子、中间是院子的住房建筑,也叫四合房。
2. 国子监: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3 刘禹锡名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是朱雀桥旁的一条街。朱雀桥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桥,这桥和街都在金陵古城(南京)的正南门外。
4.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和人民艺术家,满族。代表作解放前创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因话剧《龙须沟》的创作1950年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胡同文化与北京胡同的关系,并能对胡同文化谈出自己的看法。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教学重点:
概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胡同文化与北京胡同的关系。
教学设想:
1、1课时完成。
2、突出学生的读书、思考与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3、重点在课文后半部分,并向课外延伸。
课前准备:
印发《北京的胡同》、冯骥才《文化眼光》。
学生预习:
1、熟悉课文。
2、阅读印发的材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我们班同学的研究课题中有一个是《青城山道教文化研究》,(课前印发的材料中冯骥才的《文化眼光》一文谈到)其实“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处不在”,衣食住行无不具有文化内涵。我们单来看--住的文化!
居住方式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性格、行为,我们称之为一种文化。
我们来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胡同文化》,看看北京胡同对老北京市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 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先来看几幅北京胡同的照片。
(展示图片)
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课文1--5段,勾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两生发言)
(重点词语:方正、取名趣俗、多、安静、和四合院一体)
三、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一)、胡同到底对北京市民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也就是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还是再来看看汪老先生怎么写的吧!
自由朗读6--12段,勾画重点语句。
学生读自己勾画的语句。(两生读,其他补充)
提示:我们找的语句大多在文段什么位置?(段首)
因此我们把握文章内容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语句,又特别要注意段首句。
(投影:封闭、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二)、给你印象最深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朗读品味两处语句。(根据具体情况,融在其中或单独提出来品味。)
1、8段:“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充分表现了极其满足的心态。
指名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齐读。
这个地方如果改成:“……较好,……好,……更好,……很好,……最好。”如何?读一读,体会一下。
2、12段:“‘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活画出其神态,对“忍”最好的注解。
指名读,齐读。
--“真有你的”赞赏还是否定?(我的意见是有调侃,更有无奈。)
四、对胡同文化的态度、认识
(一)、胡同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呈现怎样的景象?随着北京现代化推进,胡同逐渐衰败、没落,为高楼大厦所代替。请看几幅图片。
胡同文化将何去何从呢?
对胡同文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如何呢?
齐读后3段,找相关词句,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毫无生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总有一天会消失”、“怅望低徊”、“再见吧”……
(二)、课堂小结:课文思路胡同特点――胡同文化内涵――感情、态度
阅读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内容
(三)、对胡同文化,你怎么看?
学生交流,发表各自意见,教师适当引导。
请课外练笔的时候,写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有标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7
(课间:屏幕上出示课题、作者、背景音乐 (前门情思大碗茶)) 
一、导入 教学目标 :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内涵的要点. 
2、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及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所流露出感情和个性化语言的品味 
教学手段:课件辅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运用声像,直观渲染 
师:大家喜欢不喜欢旅游啊? 
生:喜欢! 
师:现在我带大家去北京逛逛,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1,展示长城、故宫等名胜的图片),下面,我再带大家到北京的小胡同去看一看(出示课件2,循环放映“到胡同去”一组图片,并播放胡同歌曲)。听完刚才播放的歌曲,一股浓厚的北京韵味扑面而来,这种感觉我们同样可以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让我们跟着他(屏幕出现“汪曾祺简介”幻灯片),一起走进北京胡同,就像欣赏美妙歌曲一样去领略古老胡同建筑的风格,了解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二、示标:出示课件3(教学目标 ) 
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4节,概括胡同的特点,并思考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之间的联系。 
幻灯片 
方正 
取名(计数、物御、人物、行业、形状、其它) 
数量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网络(方便、安静) 
四、研读6-12节,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这些被外化在胡同上的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兴趣习惯、思想状况等,就是所谓的“胡同文化”,那么这一文化有怎样的内涵呢? 
听课文6-12节的录音,要求 
划出能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的语句。 
 标出给你印象最深的,你觉得最有味的语句。 
(1)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2)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安土重迁、讲究处街坊(平时各人自扫门前雪)、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北京市民有忍的精神,怕事,有什么不顺心的,忍一忍也就算了。 
(4)作者用那些事例说明胡同中的人善于“忍”的? 
《八月骄阳》中的对话和“电梯事件”。 
幻灯片 
安土重迁   住四合院(盒子) 封闭  易于满足  忍     不爱管闲事 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5)胡同文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世故通达。作为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小市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统治子者要消灭他们,犹如碾死一只蚂蚁般容易,所以他们也就 学会了忍耐。” 
(6)作者在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喜爱推崇:知足长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有所批判:封闭、逆来顺受、冷眼旁观、忍 
(7)对传统文化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吸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五、研读13-15节,了解胡同文化的前景及作者的感情。 
(幻灯片) 
你认为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为什么? 
随着旧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 
因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开放前进的步伐,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一些东西是消极的,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所以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 
(出示胡同之没幻灯片) 
看着这样的一组照片,在汪曾祺老人的心里,涌起的是怎样一种心情? 
生看投影,听读屏上的文字,感受作者的情绪。 
作者在文中表露出怎样的情绪? 
讨论明确 
心情很复杂。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作者熟悉并喜欢胡同文化,所以当他直观地面对衰败的胡同时,不禁有点感伤。但在理智上,他也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再见吧,胡同。”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六、品味语言 
胡同文化这种内涵除了表现在北京市民的处世方式上以外,作者还通过北京人的语言生动地来表现。小组讨论,找出最有味的语言分别品味,朗读,推荐代表发言。 
学生逐一找出文中的佳句,并畅所欲言。 
屏幕展示出这样一句:“有窝头,就知足了(还好)。大腌萝卜,就不错(较好)。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更好)。虾米皮敖白菜,嘿(最好)! ” 
老师:我把划线部分换用一般评价性的词语,然后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大家看看效果有何不同? 
听完第二同学读后,有学生笑着插嘴道:“一点味都没有。” 
老师:我看还得加上一句,“这样一换,太不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学生概括后,屏幕显示: 
幻灯片 
语言平实、朴素、口语化,但有味儿,富于表现力。典雅,富有浓郁的书卷气。 
生自读自品 
四、小结 
普普通通的胡同,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正因此他的文章被称为“文化散文”。胡同是一种建筑文化,一地的建筑,一地的民风民俗。 
五、作业  
汪曾祺更擅长写吃的文章,如《四方食事》《五味》等,请同学们课后可以搜集一些资料,写写书沭阳的饮食文化。 
(沭阳县修远中学 于建武) 
作者邮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