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题目
1.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
- A. 响度大
- B. 音调高
- C. 音色美
- D. 节奏快
2.2021年5月26日月全食与“超级月亮”恰好相遇,形成了超级红月亮,我国东部地区可见月食现象,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报道。月食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
- A. 光的直线传播
- B. 光的反射
- C. 光的折射
- D. 光的色散
3.2021年10月16日凌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带着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 B.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 C. 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 D.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4.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
-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 C. 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 D. 一本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kg
5.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 A. ①③⑤
- B. ②④⑥
- C. ②④⑤⑥
- D. ②③④⑤⑥
6.“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形成时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 A. 升华吸热
- B. 凝华吸热
- C. 升华放热
- D. 凝华放热
7.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左边,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 B. 在称物体质量前,应先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 C. 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 D. 称量时,向砝码盘中加砝码的顺序是由小到大
8.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从该图像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在BC段,物质处于固态
- B. 该物质的熔点为48℃
- C. 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
- D. 该物质为非晶体
9.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在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 A.
- B.
- C.
- D.
10.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 容器的质量是40kg
- B. 甲液体的密度是2.5g/cm3
- C. 乙液体的密度是1.0g/cm3
- D. 密度是3.0g/cm3 的液体的m﹣V图象应位于Ⅲ区域
11.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B.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 C.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 D. 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乙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1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u=5cm时,成正立的像;u=8cm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 A. u=4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 B. u=9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 C. u=14cm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 D. u=17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13.现有铅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质量分别是m铅、m铁、m铝,已知ρ铅>ρ铁>ρ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如果三个球都是实心的,则V铅<V铁<V铝
- B. 如果三个球都是实心,且质量相等,将他们分别浸没于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三只相同量筒的水中后(水未溢出),量筒中水面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少的量筒中放入的是铝球
- C. 如果三个球是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最小的是铅球
- D. 将质量是m铁的空心铁球注满水,球的总质量是m总,将水全部倒净后再装满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是ρ酒精,则装入酒精的质量求解思路是:m水=m总﹣m铁→V水V水=→V酒精=V水→m酒精=ρ酒精V酒精
m水 ρ水
14.图1中物体A的长度为 cm;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15.在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期间,出入公共场所,必须测量体温,如图甲所示的体温枪是利用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工作的,居家体温测量可采用水银体温计,如图乙所示,它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


1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诗句中,“冰”是水 形成的:“露”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7.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此时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为 m;小明走向镜子时,镜中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消防员叔叔到学校给同学们进行科普,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空锥形瓶的瓶口用橡皮膜封闭,把它放在开水中,观察到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上凸起,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致的,由此可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 (选填“贴近地面爬行”或“直立逃离”)。


19.铜的密度为8.9g/cm3,合 kg/m3;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为8.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m。
20.某品牌新型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8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ρ=0.71×103kg/m3.求:
(1)该汽车匀速行驶100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s?
(2)8L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
(1)该汽车匀速行驶100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s?
(2)8L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
21.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B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B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B上不能反射光束,由此可以得出 。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时,应使纸板与平面镜保持如图乙所示,小红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她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
(4)如图丙当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请画出射出路径的光路图。

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30° | 30° |
2 | 40° | 40° |
3 | 50° | 50° |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B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B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B上不能反射光束,由此可以得出 。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时,应使纸板与平面镜保持如图乙所示,小红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她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
(4)如图丙当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请画出射出路径的光路图。
22.小芳的妈妈每年都要腌制一些鸡蛋,妈妈提前配置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小芳想知道配置的盐水的浓度,就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1)小芳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
④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公式求密度。
请你帮小芳同学把下表填写完整:
(2)经分析,小芳认为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误差,小芳认为只需对上述实验步骤的顺序进行调整即可,你认为她的调整后的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1)小芳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
④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公式求密度。
请你帮小芳同学把下表填写完整:
空烧杯的质量m1/g |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g | 盐水的质量m3/g |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 盐水的密度ρ/g•cm﹣3 |
20 |
(2)经分析,小芳认为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误差,小芳认为只需对上述实验步骤的顺序进行调整即可,你认为她的调整后的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23.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24.如图所示,有一实心金属块(原为边长为5cm的正方体,现缺了部分,缺口不平整,不规则),其质量约为800g。现有下列的实验器材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你正确选取实验器材,设计方案测出该金属块的密度。

请你写出:
(1)选择的实验器材: (填代号)。
(2)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
(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请你写出:
(1)选择的实验器材: (填代号)。
(2)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
(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25.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壁容器,装有h1深的水放在水平面上,现将一质量为m,高为h2,底面积为S2的均匀长方体物块竖直放入容器中,物体沉底(S1>S2,物体质量均匀且在水中始终沉底),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求:
(1)长方体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2)图乙中物体静止时,物体排开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3)h2与h1满足什么关系时,物体放入容器中后,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

(1)长方体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2)图乙中物体静止时,物体排开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3)h2与h1满足什么关系时,物体放入容器中后,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