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意义论文(共含12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utywe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意义论文
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意义论文
摘要:在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版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强化提升版画教学质量,既可以提升纸面构图能力,也可以提升雕刻能力,实现美术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表现力。在版画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理念和方式上的偏差,高校版画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高校美术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美术教育;高校美术;版画教学;艺术
在我国美术体系中,版画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校版画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深入分析教学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对于提升高校美术教育总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开展版画教学的意义
中国版画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赞颂之情,在不同的艺术聚集区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合为不同的民族特色,56个民族又呈现出不同的版画形式。我国版画具有明显的民俗性,主要体现在地域特征明显,演绎形式生动等方面。举例来说,各地方版画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各民族具有不同的版画表达形式,因此产生了更为出色的版画演绎方式。版画主要体现了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特点,是个体意识的觉醒,更具备时代性和生命力。版画不拘泥于形式,重视思想与情感的传达,易于与观者产生共鸣,同时版画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认识在作品中添加更有张力的元素,这也是版画自由随性的体现,具有比较强的艺术个性。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开展版画教育,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知,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版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1.版画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版画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艺术形式,已经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是,将版画课程作为高校艺术教学内容的时间还相对较短,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对于版画课程也一直处于摸索的阶段,各方面的专业配套设施尚且不够成熟,最主要的是,在版画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相对匮乏,这也是影响高校版画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高校在版画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许多高校都没有进行良好的教学准备工作,有些高校甚至只是为了追赶国际流行趋势才设置版画的相关课程,在教师的选择过程中,具有版画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几乎是屈指可数,许多教师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转型而来的'。除此之外,由于版画作为高校教学内容的时间相对较短,学校对于课程设置等相关问题也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都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完全依靠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发挥和实践,这就对高校的版画教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2.没有完善的版画教学理论做指导,缺乏针对性教材。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学科,专业的教材都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教材编排质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教材也是学科课程设置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标准,高校的版画教学同样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版画作为高校教学内容的时间不长,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学科教育体系,教材在编排的过程中也显得较为仓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版画教材的整体质量,并且也直接关系到了版画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实践。虽然版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如果缺乏专业的教材作为教学指导,单纯的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凭空的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学生也很难对版画课程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外,由于缺乏教材体系的指导,老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版画专业水平的差异,教学实践中的随机性较大,也就是说,如果老师的专业素质较高,对于版画知识的讲解就会相对的通俗易懂,学生也更容易接受。3.版画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实施中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高校版画课程教学同样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版画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尚且属于新兴事物,教学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最主要的是,缺乏版画专业的高素质教师,正如前文所述,许多版画教师都是在其他相关或者类似的专业临时调整过来的,这些教师的教学素质虽然很高,但是对于版画教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有些教师甚至自己对于排舞课程都不是十分了解,这样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专业版画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借鉴或者照搬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借鉴教学经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但是这种借鉴是有前提的,版画专业本身的教学设置尚未形成,单纯的照搬其他学科的相关经验,难免会使版画教学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影响高校版画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质量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提升高校版画教育的有效性策略
1.注重版画教学的构图训练。对于版画来说,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需要将合理的构图技巧、丰富的色彩变化、合理的空间搭配和绘画语言进行完美结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构图是首要的步骤,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如果版画作品的构图存在问题,那么即使其他各个方面都运用的非常好,这也不是一幅好的版画作品,因此,在版画创作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重视的就是构图教学。
2.注重版画艺术讲解。版画作为一种表现艺术,是对内心艺术理解的抒发形式。因此,只有丰富内在美,才能实现版画教育功能。在版画课程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不注重学生内在美的培养,很多学生掌握了娴熟的版画技巧,但缺乏足够的艺术支撑,整个作品表现就较为空洞,缺乏足够的艺术表现力,也无法实现美术的艺术教育目标。在实践教学中,美术教师不仅要注重版画技巧的讲解,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版画文化,让学生加深对版画的理解,通过构建版画艺术体系,提升版画教学综合水平。在版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提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引入多元艺术要素。
3.提升版画表现力。版画是一种技巧美学,在众多美术门类中,不同美术形式具有不同的技巧要求,通过版画技巧展现,可以充分释放美术的表现力,释放美学功能与魅力。在版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技巧教育与引导,帮助学生攻克技术难题,通过多种技巧的融合与展示,实现现代版画教育功能,达到版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充分展现版画的技艺。在教学实践中,版画教学要想充分展现技艺美,就要提升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版画的技巧内涵,通过不同技巧的搭配与展示,实现现代版画教育目标,实现版画的艺术教育功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美术教育实践中,版画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版画教学,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纸面绘画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雕刻技巧,通过开展版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力,实现高校美术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阿茹娜.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J].教育界,(3):173-173.
[2]刘高瞻.在高校美术基础课程中开设木刻版画课的必要性[J].美术大观,(3):170-170.
[3]郑适.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6(18):205.
[4]江湛.浅析版画教育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意义[J].现代营销,2012(7):257-258.
[5]骆彤彤.浅谈综合类大学美术专业的版画课教学[J].大众文艺,(21):247.
[6]王平.地方普通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版画课程教学与教改[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42.
篇2: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意义探讨论文
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意义探讨论文
摘要:如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版画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意义重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版画教学。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版画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版画容易受到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导致一些问题出现,制约了我国版画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重视版画,使学生对版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积极、自主地投身于版画创作。
一、版画的简介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广义上的版画包括在印刷工业化以前所印刷的图形,其普遍具有版画性质。当代版画主要是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具体可以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的图画。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缺乏对版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美术教育中设置了版画课程,然而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固化。因此,版画课堂教学开展存在一些问题。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一些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油画、国画等专业课程上,对版画的关注较少,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版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很多高校的版画教学一般开设在第二个学年的基础课程中,开设版画专业的院校较少,部分院校的课时安排较少,版画的教学设施也不够健全,导致版画教学流于形式。
2.部分学生对版画缺乏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没有接触过版画,对学习版画的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在感到学习版画难度较大时,其自信心会降低,甚至有可能对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不愿意投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版画学习中。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上疏忽了这方面问题。此外,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了随波逐流的心理,在版画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
3.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
高校的美术教学内容重点在色彩、素描等基础必修课,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高考学习内容的延续,除了临摹对象发生改变外,对学生的绘画技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版画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固定,一些学生感觉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对版画课程的重视度不足,对版画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很多课程难以深入开展。在实际的绘画训练中,部分学生对版画教学存在一定的误解。这些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其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培养。
4.部分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
当前,部分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学习中没有形成统的知识体系,认知比较片面,难以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的内涵,导致版画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一些学生不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也会导致版画教师的教学效率受到影响。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价值
1.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版画是一种能够将媒介平面、凹面、凸面等充分结合应用的艺术,它主要采用了化学、物理性质的手段处理画面,能够使人们在视觉上间接或直接地将其与其他艺术区别开,具有鲜明的特征。版画与其他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版画是一种间接的绘画形式,它的制作需要用到制版、印刷等技术手段,才能够最终完成作品。如黑白木版画,它不能像油画或者国画一样采用画笔描绘对象,而是通过木刻刀在木板上刻制出来,再进行拓印,在点线面的构成、黑白色块的经营上都蕴含着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创造性思维具有创见性、巧妙性、突发性和整体性等特征。教师应在版画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充分展现自身偶然迸发的灵感,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新材料进行创作,这样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版画教学同样离不开技巧的讲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创造精神与内涵的发展。相比于其他绘画教学而言,版画教学增添了更多丰富、生动、有趣的内容,能够为学生展示出独特的一面。版画由于自身具备的特性,在教学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够展现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风貌。因此,在实际的版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版画技巧,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个性。在版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的挖掘者、引导者和建设者,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培养、完善学生的创作型思维,推动其个性发展。
2.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版画创作需要经过制版、印刷的过程,才能够完成绘画作品,在整个过程中,制版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多样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在版画创作中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现阶段,我国版画的创作从构思到制版再到印刷,都需要创作者亲手操作才能够完成。因此,作品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版画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脑力思考和动手操作结合,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积累一定的艺术经验。在版画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告诫学生,培养学生的耐心、耐力、意志力等。如,铜版画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做到严谨,学生需要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定的工作进程,妥善安排每个步骤和环节,循序渐进地创作出作品。版画的制作周期较长,劳动强度也很大,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应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把控好整个过程,避免出现任何问题,处理好细节。
3.符合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随着版画的发展,其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良好素质的全能型人才。在高校教学中开展版画课程,有利于版画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版画本身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步伐。学生通过版画的.学习,既能够掌握更多版画的制作技巧,又学会了用心观察、认识世界,更学会了用头脑积极思考,用手积极创造,学会了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价值。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一些版画专业毕业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状态,选择了改行。因此,在版画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而且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4.推动版画的发展
中国版画艺术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艺术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版画逐渐被社会边缘化。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部分高校对于版画专业教学的重视度和普及力度不够,一些学生对版画缺乏足够的了解,使中国的版画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导致版画艺术难以不断创新。因此,版画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更多热爱版画的人,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版画的历史与艺术内涵。此外,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后备力量的基地和中坚力量,毕业生毕业之后很有可能要面对广大的中小学生。要改变版画被边缘化的现状,就应当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接触版画教育,逐渐将版画发扬光大,让我国的版画艺术得到充分继承和发扬。随着中小学美术新课标的实施,中小学的版画课程教学日益受到重视,这也是促进版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结语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培养、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版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郑适.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大舞台,(5).
[2]阿茹娜.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教育界,2016(3).
[3]郑适.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与对策.琼州学院学报,(3).
[4]巨云和.粤西美术教育基地――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观察,(6).
[5]高晓燕.关于版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思考.美术教育研究,2018(9).
篇3: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独特作用及重要意义论文
一、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一直是借鉴,甚至是沿用美术学院现有的培养模式,多侧重中国画、油画等专业,而忽视了版画教育。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例,其美术教育专业中有五个专业方向,分别是中国画、油画、水彩、综合材料以及工艺设计专业。而版画课程则仅仅安排为二年级的基础必修课中,总课时量为64节,本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为版画历史的认识和作品的鉴赏,同时安排少量的课时来学习丝网版画的技法。专业美术学院在版画教学方面有着优良的资源和硬件支持,条件非常优越,然而其美术教育专业才得以开设了版画基础课。那么其它普通高校美术教育在版画教育方面的投入就更不用说了。据笔者调查,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版画通常为基础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而已,课时量在50课时左右,能够开设版画专业方向的院校只有极少数。即使在版画实验室建设相对健全的学校里,其版画教学也是形同虚设。这些主要是高校自身对版画教学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版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1.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版画是一种充分应用媒体平、凹、凸、漏等原理,采用化学或物理性质的处理手段,间接或直接地在视觉上展示出有别于其他(架上)美术特征的艺术。①在这里对版画的定义可以看出版画与其他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种间接的绘画形式,需要通过制版、印刷等技术手段来完成作品。例如黑白木版画,在制作过程中,它不能像油画或者国画那样用画笔直接地真实地描绘对象,而是通过木刻刀在木板上刻制后再拓印出来的。木刻刀在木板上刻下去的那一瞬间,注定不能完全真实的、客观的表现对象,在这里存在着很大成分的主观表达要素。那么其在点线面的构成、黑白色块的经营上都蕴含着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创造性思维不同于常规思维,它具有创见性、巧妙性、流畅性、突发性、整体性等特征。往往学生在版画教学中通过对技术的探索和创新时,如在对实物拓印技术上的实验,不经意间的偶然效果的突现,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同时在鼓励学生对新材料的实验过程中,也常常带来创造性思维。当然,版画教学既离不开技法的讲解,还要注重对学生创造精神内涵的发展。因此版画教学就具备了比其他画种更丰富的教学内容。版画自身具有的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体现出灵活多样的教育面貌。所以,在版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从实验中吸收有益的启示和鲜明的借鉴,发展学生的潜力和个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者、引导者和建设者,通过实验不断培养和完善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
2.动手能力的提高和意志力的'训练
版画创作需要通过制版、印刷才能完成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制版的复杂性、技术性、多样性以及整合画面的能力,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国内现阶段的版画创作过程,一张作品从构思到制版再到印刷完成都需要艺术家亲手完成。可以说作品是否能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能否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当今发展迅速的“三版”,更加需要脑力与手的协调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身心一致的艺术体验,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在版画的制作过程中,还会对学生的耐心、耐力等意志力起到很好地训练。如在印刷铜版画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极其严谨,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定的工作进程安排好每个步骤,最后循序渐进地完成作品,做到一丝不苟。版画制作的周期性长、劳动强度大,只有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耐心地处理好每一个细小环节,稍有马虎,就会前功尽弃。
三、版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版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符合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省、地方的高校都在狠抓综合素质教育,艺术素质教育更是备受重视。版画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的随机应变的综合能力是培养一个人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当今社会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各领域目前急需的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人才。版画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归根于版画本身具备的特点,版画的生命就在于创造,且总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不论在技术还是观念上,总是紧跟时代步伐。正是因为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技巧,而且还学会了观察、认识世界,学会了用头脑思考,学会了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其中对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起了关键的作用。目前国内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迫使许多版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得不改行。据了解,版画专业毕业生在走上非专业岗位上能很快地进入状态,胜任工作,适应能力极强。可见学生通过对版画的学习,不仅仅学会的是一门技艺,更多的是对自己综合素质的一种提高。
2.对热爱版画的人群起到提高、普及与深入研究版画的作用
中国版画艺术有过辉煌的历史,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样式的多样化,版画渐渐被社会“边缘化”,甚至受歧视。主要原因是版画教育在我国的普及性不够,从而导致全社会对版画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版画。中国的版画教育没有继承传统,没有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教育从小抓起,因而版画艺也不能不断创新。而我们对它所采取的态度是自生自灭,甚至就连举办的各类版画展览也是圈内人士孤芳自赏,从而导致国内版画艺术市场低迷,版画日益衰落。所以通过版画教学,可以培养热爱版画的人群认识版画甚至深入研究版画。还有,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后备力量的基地和摇篮,毕业生将要面对的是广大的中小学生。如果要改变版画在现今社会中的尴尬局面,应该让孩子从小就要有这样的教育,不要让版画成为无根之树。随着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小学版画课程随之得到重视。而中小学生从小对版画的了解程度,无疑又关系着全社会对版画的认知程度。故而美术教育中重视版画教学也是大力普及全社会版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版画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对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的论述后,笔者认为版画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很大的益处,更重要的是对版画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版画教学势在必行。如何加强版画教学,根据笔者在高校教学一线的亲身体会,以为可以在四方面改进:首先,必须对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传统的培养方案对版画课程的设置是有歧视的,课程结构中版画所占的比重太少。可以在学生低年级版画基础必修课中适当加大课时量,随后在高年级阶段设置版画创作选修课,甚至可以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开始版画专业方向。这样就可以满足热爱版画的同学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其次,高校应注重引进艺术院校版画专业毕业的人才来讲授版画课程,以此保证版画教学的质量。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要进行适当地改革和调整;再次,高校自身应投入更多资金建设版画实验室,在硬件上为版画教学提供方便。版画教学对实验室的硬件要求极高,所以高校对版画实验室建设的好坏必然影响到版画教学的效果;最后,全国性的版画展览、年会、学术论坛等活动,应当多考虑普通高校版画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这样有利于他们建立信心,又有利于提高他们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以及自身的专业水平。
通过了解和认识到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以后,各高校应该积极调整心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以版画教学改革为契机,为培养一批具有创造力和全面素质人才做出贡献,这些也是笔者写这篇论文的目的所在!
注释:
①杨劲松.《重叠肌理》第1页,河北美术出版社,版
篇4: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民间美术的意义论文
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民间美术的意义论文
【内容摘要】民间美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高校是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民间美术被高校美术教育所忽视,影响了其在新时代的传播和传承。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融入民间美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完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创新高校美术教学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并从转变认识、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措施。
【关键词】民间美术 高校美术 教育体系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的感悟,多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以及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不断创新和发展,民间美术成为极富我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高校教育体系是培养祖国栋梁的重要场所,民间美术作为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对于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一)完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
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美术教育体系。然而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模仿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缺乏民族特色,而民间美术作为传统美术形式之一,如果将其与高校美术教育体系相结合,将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如建筑、刺绣、剪纸、木雕、民族服饰等,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民间美术能够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与素材,可以作为美术教育的课堂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民间美术,亲身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民间美术不仅丰富了教学素材,而且增强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根基,丰富了文化内涵,促进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科技产品和外来文化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忽视了身边的民间美术。由于诸多原因,大量民间美术作品被遗失或损坏,难以找到它们的踪迹。在这种形势下,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迫在眉睫。高校作为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地方,对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美术教学体系应当引入民间美术,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民间美术,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激发其对民间美术的热爱。高校学生是发展我国美术事业的栋梁,是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重要力量。通过高校的引导,让学生加入到对民间美术的研究活动中,使其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三)创新高校美术教育模式
民间美术在造型和色彩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学习民间美术能够训练学生的创作技法,培养其审美能力。学习民间美术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独特的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学习具有借鉴作用。当代社会各种文化和思想碰撞,民间美术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应当引起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民间美术以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将其与高校美术教育相结合,并研究出适合我国学生的美术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措施
(一)转变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近年来,受全球化的影响,各国文化与艺术涌入我国,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关注,而忽视了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一些教师认为民间美术相对落后,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因此轻视剪纸、刺绣等民间美术,更没有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思想,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性,意识到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积极意义,进而肩负起向学生传授民间美术的责任。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展现民间美术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兴趣,使其加入到传播和弘扬民间美术的队伍中。
(二)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的高校美术教师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这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打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在课堂中加入民间美术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其魅力。高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加入到研究民间美术的队伍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民间美术工作室,了解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以加深认识传播民间美术的重要性。
(三)转变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更多的是沿袭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学生过于被动,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其参与性和互动性,主动学习民间美术。作为专业美术人才,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传播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民间美术的传承难以为继的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应当引入民间美术的内容,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责任。因此,高校应当转变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传承民间美术,发扬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学生的美术教育体系,以更好地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洪文.论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意义[J].大家,(8).
[2]李琪.试论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J].大舞台,(10):211-212.
[3]周致欣.略论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8).
[4]李克兢,王婷.论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5(3).
[5]郭高鹏.中国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中国科技投资,(A11):455.
篇5:谈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论文
谈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论文
摘要: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妆重彩的一笔,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民间美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直到今天,民族民间美术在文化艺术领域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由于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因此除了丰富多彩的汉文化之外,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各有特色,具有非常大的存在价值,这就使得我国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有了更多的资源。本文主要从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意义、以及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措施等两方面来浅谈一下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
关键词: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意义;教学措施
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逐渐开始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力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美术教育的水平,因此必须要把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并结合民族民间美术的群众性、地域性、以及历史文化性等特点,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积极需求出一条更加适合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民族民间文化是促使我国文化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满足人们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的重要精神寄托,。而民族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美学观、宇宙观、以及民族精神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因此,进行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健康长远发展。
2、有利于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外来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严重威胁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一些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潜意识里认为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是老土文化,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使得中华民族民间文化面临巨大的危机。特别是民族民间美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渐渐被大多数人所遗忘,为此进行民族民家美术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
3、有利于民族民间美术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实现。
文化需要依靠人来进行传承和发展,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就变得非常必要,只有进行教育教学,才能促进民族民间美术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实现。这是因为民族民间美术保持着创造文化的原始形态,它最初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但是随着时间的逐步推进,民族民间美术在实用基础上逐渐展开,开始致力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艺术价值开始显现。
4、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
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学的一种,能够通过现实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形象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甚至是性格,从而丰富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以更加积极饱满地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措施。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民族民间美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具体来说就是对民族民间美术中民俗文化的理解、审美情趣的把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等存在一定的差距,成为阻碍我国民族民间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学习民族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我国民族民间美术事业的更好发展。
2、创造适合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教学的大环境。
近年来,随着民间艺术保护观念的不断强化,我国民间艺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对于民间艺术传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为了促进民族民间美术的发展,必须要创造适合其教育教学的大环境。这就需要由国家和政府出面,成立一些专门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机构,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兴起。同时,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者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其发展脉络,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全方位、多元化发展。
3、增加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内容。
民族民间美术品种极其丰富,既有供观赏的造型艺术,也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与宗教、民俗、以及其他民间文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有绘画、雕塑、刺绣、服饰、器皿、剪纸、编织、皮影等等。这些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极富中国特色,但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渐渐失去了活力,传承和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教育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项有效手段,必须要积极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要尽可能多地增加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内容,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4、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在教育行业,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中也要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实践教学平台。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的机会,例如带领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手工作坊、以及工艺美术企业等,并通过开画展、办讲座、以及与民间艺人交流等形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总结:
民族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不断实践和创新逐渐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奇葩。但是当前受外来文化和外来思潮的影响,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举步维艰,为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策略,促进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的发展和传播,使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勇。 高等艺术教育中本土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应用――以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为例[J]。 大众文艺。 (18)
篇6:论高校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及意义论文
论高校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及意义论文
摘要: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化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使得多媒体开始逐渐的进入高校美术课堂。多媒体进入高校美术课堂,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改进了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要注意,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多媒体的应用要为素质教育服务;要为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服务;要为开放性教学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创造性
1多媒体应用于高校美术教学的优势
1.1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改进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
(1)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有利于教育者把精力的重点放到教育的主要功能上来。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习,这是教育的内在功能。如在工艺美术史这门课程的讲述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用丰富的图片及音乐资料带领学生,引导学生在多媒体中欣赏世界各国的工艺美术精品,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自身的群体中,获得比教师传授更多的方法,同时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育观念的改革,也就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为传统的教师传授技法,学生全盘模仿的教学方法拓宽了视野,使美术教学在学生中产生亲和力,学生更容易参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要角色,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运用多媒体之后,老师不得不重新思考与定位,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以便更好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如在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以前以教师传授为主,而运用多媒体后,就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枯燥的讲述,逐渐变成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探究了。让学生自己主动从多媒体展示的世界名作中找到所需学习的知识,把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理论课变得生动有趣起来。然而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不代表老师无事可做,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老师在这个时候是起到“导航者”的作用。与学生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全面。对各方面的问题都要研究透。
1.2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法
(1)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性,而不是单一的去吸收。对于资料的选择,多媒体可以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样的课堂,才能最大效率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才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主动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如在艺术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溶于生动活泼的课件中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去学习探索,这样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3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改变课堂结构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是共同完成教案,老师努力引导学生,直到达到预定的答案为止,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用死的教案来智慧活的学生,这样既不生动,也没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多媒体就打破了这种死的套路,多媒体的信息更丰富,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从中学习主动探索。
(1)美术课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欣赏,多媒体就为这一因素提供了条件。由于老师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每一课的内容都放大,或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画面放大,在课中给学生欣赏。大多数是让学生想象画面,多媒体进入教学后,为欣赏打开了窗口,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图片或画面进行欣赏。通过欣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多媒体介入美术教学,把原来课堂结构中一带而过的欣赏部分,被大家重新重视,并能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使欣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2)有了美术作业,就要有老师的评价。多媒体为评价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使美术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评价在传统教学中是老师的特权,只有老师才能打优,良,及格。而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不利于提高。老师只是充当一名裁判,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多媒体引入教学后,为评价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条件。作业的评价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创作能力。利用多媒体,使全班同学都能看自己的作业,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好的作品会让全班都收益,不好的作品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用于改正错误。不仅提高了每位学生的品评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2正确运用多媒体对教学产生的重大效果
2.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上主要是老师在讲,而学生却很少参与,总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其实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思维,动作,语言都被牢固的控制着,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因此,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占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独立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要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动手,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课堂只有听讲的沉闷气氛。有利于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有了多媒体,教师尽可放手让学生去欣赏,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让整个课堂气氛达到预想的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2.2有利于技能学习与培养创造力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为创造性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平台。交流也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有人会担忧,让学生过多地和计算机交流会影响学生学习,在教学中,老师不能让学生僵化的在网络中交流,应当发挥课堂的优势,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交流,就不会像我们担心的那样,反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多媒体中的知识太丰富多彩了,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不用教师提示,学生早就开始交流着自己的发现和感想。这种自发的,积极主动的交流效果正是老师磨破嘴皮都达不到的。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学生的主体性与想象力,特别是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为下一步的创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3通过多媒体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的培养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技法,而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服务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大画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进而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因此,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本的内容有更立体的欣赏与了解。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学生主动在多媒体中学,而不是让多媒体完全地取代老师,更不能放任自流,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是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服务的;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服务的;是为学生开放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服务的。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学生。作为一个媒介,它为学生学习铺开一条道路。多媒体的介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课堂的结构都发生转变,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还有待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冰.美术的教育[M].济南:济南出版社,.
[3]@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教育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论文
1高校体育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笔者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连续9年担任一线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并于3月至6月对合肥几所高校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调查结论,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总结:
1.1体育教学流于形式
(1)学分比重偏低,授课时间较短.非体育类的本科院校里,体育作为通修课程,一般分三到四个学期开课,本科生4学分,专科生3学分,授课时间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在学位总学分大约130分的情况下,4学分的比例相对较低,这与重视体能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大相径庭.而体育运动和群体竞技活动应该是始终贯穿大学生高校生活的一项必备课程,应该在大三和大四都安排授课时间.
(2)学校师生重视度不够,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传统单一.笔者走访的5所本科院校里,其中3所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使用均超过了五年,新版本与旧版本相比,基本没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从各级教育部门到学校教务处,再到学校体育部的各位基层教师,大家普遍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高,强调保守的安全性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计划仍旧以基本体育项目为教学主体,在保障学生课上安全的前提之下,尽量修足学分.
1.2体育教学目的传统
至今为止,大部分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修满学分,完成教务处布置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劳逸结合,不可局限于全天的理论课程教学;通过体育课选拔比赛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以待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运动习惯、体育素养和学生团队意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3体育教学设施陈旧
尽管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逐渐改变观念,不惜血本更换体育器材、打造体育训练场所,但毕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在这个方面思想观念薄弱.笔者走访过程中,甚至发现有高校封闭运动场,除了上课期间,其余时间一律实施封闭式管理,不准任何人随意进入.现代化的训练场地、优秀的体育器材,就更不用说了.
篇8: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论文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这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家中缺少同伴,一人受到多人溺爱和呵护,最终形成了强烈的自我特性.加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味强调学习成绩至上,忽视了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最终导致他们社会化的缺陷,缺少走向社会所应具备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品德.
2.1有利于降低身心不健康的风险
WHO制定的健康标准中,其中跟身体本身有关的就占50%,包括体重得当、牙齿清洁、头发有光泽、眼睛明亮、肌肉皮肤富有弹性等.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注重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一旦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运动素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健康的比重,尤其是心理健康.
2.2为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提供了良好的基石
高校体育教学中,以篮球、足球、健美操等为首的团体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团队机制、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对团体项目的最终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在群体性的体育项目中,他已不再是一个具有相应体育技能的个体,更是一个重要的团队成员.他必须学会适应,努力提升团队素养,这就离不开互助、分享、谦让、合作甚至自我牺牲的亲社会行为;其次,团队内部每个成员的专业技能必定不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提倡以好带差.直接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细化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再次,体育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多开展组与组之间的实战练习,对于对手之间友谊第一、互帮互助的优良体育风格加以表扬和鼓励,一旦出现个别的恶性竞争和有意伤害,务必进行正确引导,适当进行惩罚.唯有此,才能真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使当代大学生能有效地参与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交往、具有较高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利他主义精神和助人行为等.
2.3提升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效果
社会心理学上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曾经存有“本能论”和“习得论”两种对立观点,但经过学者的论证研究,最终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来的一种行为方式,绝非与生俱来.同时,以鲁宾和施奈德为代表的学者经过研究,认为6~12岁是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当代大学生自身年龄基本在18周岁左右,尽管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相对较难,但是并非完全毫无益处.
一方面他们正处于强调自我意识的青春叛逆期,对师长的一味说教尤其反感;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熏陶和影响.笔者对合肥市区五所高校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65.6%的同学认为大学里的思政课没有太大意义,旷课情况比较严重;72.5%的同学对父母和老师频繁的直接说教非常反感,基本不会用心聆听;81%的同学认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如自己观看某部影片的启发,亲身参与某个活动的领悟等.因此,一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教育,效果会比常规的说服式教育强多倍.
篇9: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论文
3.1改善高校体育教学考核制度
截至目前为止,各大高校普遍采用体育达标考试的考核手段,运用与评定运动竞技水平类似的体能测评法,这种方法完全忽视了大学生先天体育技能的个体差异,也和素质教育目标完全脱节,最终导致师生流于形式的教学过程.为了达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
(1)国家教育部门发布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文件,并提倡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国家教育部结合各个下级部门的反馈意见,制定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文件,主要补充关于渗入体育思想、加强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相关具体条款,并下发各级教育厅,要求辅之具体的实施保障措施,最终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改革.
(2)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制定具体可行的体育
教学考核制度,补充体育素养、心理素质评价等相关考核要素.目前的高校体育考核仍采用传统的体育达标考试,预定的达标分数是对学生进行体育考核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学指挥棒的课程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本性,显而易见,高校体育课程仍然局限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之中.作为高校的主管专业部门,各校的教务处应当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多开展教学改革之类的课题,并最终落到实处.对于体育课程的考核制度,应该建立多维度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考虑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将运动成绩的定量评价、学习态度的定性评价与身体形态机能变量的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兼顾生理素质评价与心理素质评价.同时,体育课程考核过程加以明确规定,确保体育老师能够统一、有效执行.
3.2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
笔者调查的几所高校中,80%以上的体育教师都是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人员.他们的教学重点都局限在体育技能本身,除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关注以外,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基本被完全忽视.相关教育部门及高校自身,应该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除了本身的教学技能以外,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
(1)定期举办高校体育教学培训班.高校的体育部每月开设一次培训课程,课程主题除了基本的教学技能外,更多的是体育教师自身师德和教学目标社会化方面的课题.培训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邀请学院社会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相关专家,也可以让体育部经验丰富、运用效果较好的优秀老师来主讲.培训班以理论讲授和案例探讨为主,多加入互动环节,切忌流于形式.
(2)完善体育教师的考核管理.年终考核是每个高校每年必做的基本事项,但目前的考核表基本分为职工个人鉴定、基层单位审核意见、学院领导审核意见等常规内容,最终只能在平时考勤这块得到实际的体现.建议将年终考核表加以细化,尽可能量化,从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学术水平等多方面加以衡量,可采取传统的`记分制,由学生、同事、领导共同打分.
3.3建立规范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传授式的授课模式,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的技术动作,然后分组训练,最终考核.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体育运动专业技能的学习,部分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技术动作后,根本没有用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变化,更没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社会带来的社会影响.结合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具体的高校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建议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适当考虑以下因素:重视群体规范的作用.助人和利他是我们的社会规范所要求的行为,但是有要求不等于人们就有行动.群体理论告诉我们,一旦有人不遵从规范,从众倾向将大大降低,不遵从的人随之增多.群体一致性降低,规范力度下降.个体和群体的这种互动进行下去就有可能使现有的规范瓦解,代之以其他的规范.高校教育工作者一贯的传统思维模式就是在专门的德育课程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上强化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教育,导致大部分以说教为主的教育结果就是学生不能很好地领悟,达不到最佳效果.
体育课程中的专业技能学习,可采取“好帮差”“分组竞争训练”的方式.“好帮差”就是鼓励体育专业技能强的学生主动帮助弱的学生,帮人者既是这个班级群体的优秀者,又是班级群体的带领者,优秀示范者的社会角色、老师和同学给予的信任会赋予他对应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实施助人和利他的行为.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他不再是简单地完成相应的体育技能动作,取代单纯炫耀心态的,恰恰是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助人、利他等相应的亲社会行为.“分组竞争训练”就是将学生随机分成几组,每组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体育老师制定具体的竞争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各组采取自己制定的方式进行体育技能训练,最终体育老师综合训练方式、训练表现、训练结果进行打分,并予以奖惩,对排名靠前的小组予以奖励,对排名靠后的予以惩罚.此种方法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凝聚力,体育课堂学习不再是单独的个人行为,而是荣辱与共、相辅相成的集体行为.各个学习小组此时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学习团队,他们会互帮互助,共同为了提高小组总分而努力.这种在最基本的生理技能训练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心理,在个体心目中的印象相对会深刻很多.
作者:李萍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篇10:高校美术教育水彩画教学实践论文
高校美术教育水彩画教学实践论文
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均有其不同的个性以及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但无论哪种教学方式,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潜力,并尊重每个学生的艺术个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能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水彩画语言。我国高校对学生的绘画基础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入学的第一年开设了色彩基础的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对色彩的观察以及感受色彩的能力,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色彩语言。在各种类型的画风中,水彩画的艺术性较强,适合带领学生去研究水彩画中使用色彩的基本规律。
一、积累学生绘画技法
高校学生在学习水彩画的前期过程中,选择临摹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之一。从学习水彩画特点来说,学生学习水彩画是学习其精华,在掌握了这些精华后再进行创新。尽管有些人反对初学者在前期的学习临摹水彩画,原因是只关注了水彩画的规律,盲目的学习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冈布里奇在其著作中提到:“没有哪个艺术家与前辈的样式毫无关系”。这就充分地说明了临摹在水彩画学习最初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无论哪种形式的绘画都需要绘画者的创造精神,需要继承传统的绘画基础。学习的传统的技法能成为绘画者激发其创造力的基础,但也可能成为创新的阻碍,观念的转变主要是绘画者如何看待临摹的作用。优秀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理解,绘画者仅仅通过观看和研读是无法领略到其中的内涵,只有经过临摹才能实现。绘画者在学习水彩画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大师的技巧,并读懂其绘画语言,形成高层次的审美意识,让自己的画风显得更加自然和真实。并从临摹中得到感受到水彩画中色彩应用的魅力,以此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水彩画表现技巧。这就需要学生重视水彩画的临摹,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临摹范本。在各个名家的代表作品中,可以选择局部临摹和整体临摹,要逐步地深入学习。在临摹的过程中,要揣测大师绘画的具体步骤,明确大师绘画的意图。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水彩画讲解的过程中,要将画家本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代表作品进行详细地介绍。并讲解选择水彩画范本的特点,然后教师对范本的绘画步骤以及程序进行示范,进一步指导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水彩画临摹的要领。总的来说,在水彩画初学的阶段采用临摹的方式,能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表现模式和绘画技巧,在其脑海中形成图式。但对水彩画进行临摹并不是学生去学习水彩画的最终目的,高校学生在水彩画的临摹过程中,能快速地积累水彩画绘画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的水彩画更加自然和真实。积累到前人的经验后,才能为今后的绘画以及创造提供基础。
二、开拓学生视野
高校学生在进行通过对水彩画临摹后,可以在基本掌握水彩画的相关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对优秀大师的水彩画作品进行深入地赏析。学生对水彩画大师画作进行赏析的过程,能将直观的感受变为绘画的意识,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水彩画上的创造力。纽曼曾说过自己的艺术教育是来自于面对真实的东西,比如一些画廊和博物馆等,这些均是纽曼的启蒙教师。学生只有真正地体验到真实存在的东西,才能形成绘画的意识,并激发其创造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对优秀的水彩画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也要教会其学习水彩画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水彩画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讲解水彩画的发展史,学生在了解到国内外水彩画的发展史中,能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在水彩画绘画过程中,色彩的调和是用水作为媒介,在水和色彩的调和下,水彩画的画面便呈现出轻快和流畅的特点。有人将水彩画比作一首抒情诗,人们在欣赏优美的画风时,便如同朗读一首抒情诗。学生只有对水彩画大师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地赏析,才能了解水彩画独特的美。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彩画展览越来越多,包括水彩水粉、水彩人物等,这些展览的开办为水彩画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因此,高校美术教育水彩画专业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参加画展,让学生通过自己直观的接触加上其感性的认识,然后理性地去分析水彩画的特点和大师想要表达的意境,从而更深一步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认识。
三、写生到创作
学生在学习水彩画的初级阶段,属于写生,主要对事物的状态进行诠释。陈师将画表示为人类意识的符号,是人类表达事物状态的方法。所以,我们在一些大师水彩画作品中不难看出创作与写生之间的联系。大师喜欢借一些风景或者人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画教学过程中,写生的课程能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关系,用不同的色彩来塑造人物的形体。学生在不断地写生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把握以及如何准确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协调画面的色彩,能客观的反映事物。通过水彩画的色彩来塑造形体的方法有多种,水彩颜料的色彩对于其他类型的画风来说,水彩画的明亮度以及绘画中存在的偶然性都会让学生充满对绘画的新鲜感。教师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周围环境的光源和,用不同的形式和色调进行基础绘画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在水彩画创作中对色彩的应用,以便在绘画过程中更好地控制色彩以及更好地驾驭色彩。高校教师进行水彩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具有独立创作意识以及独特水彩绘画语言的绘画人才。这个过程包含的是学生从写生到表现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写生阶段,一般来说,水彩画写生多是遵从自然的本身来反映客观的现实,在水彩画的表现中掺加了绘画者独特的创造成分,因此,在水彩画的作品中存在较为强烈的个人诉求及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这个转换的过程便是水彩画教学最重要、最关节的环节。在此过程中,高校水彩画专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短期的水彩画图片训练,然后对学生进行水彩构图实验以及水彩画综合材料技术和方法的实验。学生在短期的水彩画图片训练中,高校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参考一些与水彩画相关的图片和照片,并进行水彩画实验。教师选择的关于水彩画的图片和照片,最好来源于个人的生活,并有体现其特殊的情感。在短期水彩画图片训练中,教师要着眼于选择的水彩画作品的图片以及照片的绘画性。在整个短期水彩画图片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水彩画图片或者照片的截取以及两者之间互相的组合,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从水彩画图片以及照片里提取出学生自己认为最具有强烈绘画性的信息,然后学生在画面中大量采用自己的主观色彩。短期水彩画构图实验对学生主观性的要求较为强烈,目的性也较强。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针对一个题材,按照要求绘制出不同的方案,并采用不同的色调。水彩画的技法比较多,在绘画的过程中,选用的不同纸张、颜料以及不同的笔触都会在水彩画绘画过程中产生出不同的画面效果。高校教师经过短期水彩画图片训练以及构图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从写生转变为自己个人的独立创作,最终实现学生从写生到创作表现的过程。
四、结论
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画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地调整水彩画教学内容。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水彩画绘画技巧,正确地掌握对颜料、纸张以及工具的使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造型、处理以及色彩语言的提高,使学生能够独立应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篇11:博物馆中高校美术教育的作用论文
博物馆中高校美术教育的作用论文
摘要:博物馆美术教育资源整合了科学、历史、音乐、自然环境等领域的知识,使参与者在获得艺术熏陶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种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特点是让学生对美术形成广义的认知,高校美术教育应该引导并启发学生在文化和历史的环境中理解艺术的不同目的与功能。
关键词:文物;美术教育;拓展
博物馆是一种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由此可见,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高校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观和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学生能从博物馆中学习美术知识,能从展览内容中感悟美,也能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中体验美、创造美,可以说博物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博物馆美术教育的特点
1.教育资源的实物直观性
相较于学校美术教育实物资源数量有限、种类较少等局限,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并通过陈列展示等方式向公众展示与传达文物独特的`文化内涵。如,书画作品实物原件能真实地体现印刷品所不能呈现或者呈现失真的墨色浓淡、细节层次、笔触质感等。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实物资源的直观性能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所传达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情感。
2.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
博物馆美术教育不局限于学校美术课堂中使用的范本,而是充分利用博物馆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注重公众美术理论素养、技能等多方位的提升,采取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形式开展参观展览、专题讲座、互动体验等活动,使参与者不受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限制,在开放的条件下完成学习和教育。
3.教育环境的开放性
环境因素对美术教学与美术创作的影响很大。博物馆美术教育教学的环境氛围相对轻松、开放、自由,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在博物馆内能够非常轻松、富有成效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艺术创新灵感的激发。
二、博物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作用的探索
1.观察、触摸与体验――利用文物复制品
文物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关于科学、历史、艺术等具有史学和精神价值的实物遗存。绝大多数的实物遗存只能观赏,不能直接用于教学,所以文物复制品是博物馆用来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开设了培训班,以青花瓷器为专题设计了很多讲座。这些讲座包括了青花瓷器的历史、器型、装饰纹样、制造工艺、釉色等多方面,让参与的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亲自动手体验、在瓷器上进行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青花瓷器知识。另外,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特请专家为青花瓷器专题课专门复制了“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鬼谷子下山”罐等珍贵文物,让学生不用隔着玻璃柜观察,可以真切感受青花瓷器的大小、器型、装饰、质感、釉色等特征,了解青花瓷器高超的制造工艺。
2.重技又重艺――展厅临摹与写生
南齐时期的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了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论”中,“应物象形”是指描画客观物象外在状貌,“传移模写”是指对照原作品进行临摹。受谢赫理论的影响,中国绘画一直非常注重临摹与写生。临摹书画作品,原作实物是最好的范本,而博物馆正是能够提供这些实物范本的场所。这样进行的美术教学技法训练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而且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很有益处的,这样的教学是重技又重艺。“传移模写”“应物象形”是锤炼基本功、提高写生能力的最佳途径,还可以传承经典,为创新打好基础。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兵马俑博物馆,紧扣活动主题――“始皇帝的悲剧”,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兵马俑的思想内涵、艺术特征以及传递出的思想情感等,引起参与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
3.传承与创新――教育互动体验包
博物馆在深入挖掘自身教育资源,用传统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同时,还应该紧跟时代,采用现代化的方式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如,以来,宿迁市博物馆针对博物馆“MA手工包”原创项目开发了一系列互动体验包,以“MuseummArt”的方式拓展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外延,在形式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与宿迁市博物馆有机结合的体验载体的设计、制作与实施互动。该体验包以馆藏特色为依托,以美术与科学、历史、文学、音乐、自然等相融合的综合理念开拓创新,以公众为主导,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同时,宿迁市博物馆还开发了“纹饰神韵――彩陶”教育互动体验包。该体验包以宿迁地区青莲岗文化为背景,以“远古神韵”厅中的彩陶器实物作为基本的素材,以淮河流域彩陶资料为辅,以实物为标准器,打造和实物等大的素陶器。参与者可通过互动体验包,用画笔和颜料现场动手在素陶罐上描绘精美的纹饰,从而领略彩陶的纹饰神韵,感受中国的璀璨艺术与文化。该体验包拓展了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外延和内涵。若高校美术教育能够经常参与这样的体验活动,对学生学习十分有益。博物馆美术教育有特色、有内涵、有传承、有创新,并能积极地将收藏、保护、研究、展览等资源转化成为公众获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教育资源。高校的美术教育形式应该丰富多样,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与美术教育功能将会更加充分、有效地拓展和延伸高校美术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篇12:浅谈人文素养中高校美术教育的培养论文
人文素养对于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如果缺乏相应的人文素养,就会使学生失去艺术创作的灵魂和活力,难以创作出优秀的美术艺术作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并不容乐观,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制约着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并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
在当前高校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养培养的现象。一些高校在进行美术教育时,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高校在进行美术教育排课时,人为一些基本素养课程无关紧要,对其进行随意的删减整合,将大量的教学时间都安排到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上。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学校美术教育结构不合理,使学生的人文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反而制约了学生美术能力以及艺术水平的提升。还有些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素养培养时,认为基本素养课程不是高校美术学生的专业课程,存在着严重的应付了事现象。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大学生还没有走进社会,对于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比较差,常常会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从而迷失了自己,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由于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力度有限,难以对学生的错误观念进行合理有效的规正,使得相应的教学课程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而且高校学生有着丰富的课余时间,这就为一些不良网络信息侵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高校一般采取开放式管理方式,经常会有一些社会不良风气走进校园,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腐蚀着高校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念,为高校美术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带来困难。
(三)学生对人文素养重视程度不足
学生对人文素养重视程度不足也是当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制约着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一方面,由于高校对学生基本素养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也忽略了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时,出现了学生逃课、翘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美术学生的日常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使得学生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没有时间进行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导致高校美术教育在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面难以取得实际性进展。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改进高校美术教学模式
面对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高校可以采取创新美术教学模式的方式,强化高校美术教育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高校应提高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对人文素养以及基本素养课成进行合理排课,防止学生翘课、逃课等现象的出现。其次,高校应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与美术教育合理结合起来,并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进行合理整合,这样既能够在美术教育中融入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又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最后,高校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自我养成意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自我培养。
(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学生形成不良生活习惯,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针对这种的现象,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走到户外,积极参与活动,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受到良好校园风气的熏陶,从而提升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可以开展校园志愿者活动、开展校园文化知识讲座、开展校园文化竞赛活动以及校园运动会等。
(三)强化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是影响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强化学校么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对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高校可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以扩充教师队伍,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同时引进先进人才能够为学校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高校的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此外,高校还应强化对现有教育人才的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高校教育人才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结语
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是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能够创作出更优秀的美术作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高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少哲.美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135-135.
[2]罗娜.浅析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长江丛刊,2016(27):2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