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阅读理解 > 现代文阅读 > 小说《守桥人》阅读答案

小说《守桥人》阅读答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守桥人

  赵本夫

  老弥说:“我一脚踢死一只蚊子。”

  老弥说这话的时候,一般声音不大,和正常说话的音量差不多。

  只是语气有点不大一样,含着一种不动声色的骄傲。老弥有权骄傲。

  一脚踢死一只蚊子,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果老弥说一脚踢死一头羊,也不会有什么特别了不起。力气大就是了。但一脚踢死一只蚊子,就很不简单,那是需要神力的。

  老弥说,当年周仓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才给关公扛了一辈子大刀。这故事是老弥小时候,听他爷爷说的。老弥的爷爷说,关公收周仓,根本不是书上说的那回事。当时,关公名气很大,周仓一直不服气,归顺关公,其实是想找他比武的。但关公懒得理他,只让他给自己扛大刀。周仓就很恼火。后来,关公看他纠缠不休,就答应先和他比比力气。关公在河边捡起一片野鸭毛,交给周仓,说你把它扔过河去。周仓接过鸭毛,奋力一掷,鸭毛打个旋,又落在原地。周仓就很惭愧的样子。关公接着捡起一块卵石,有鸡蛋大小,说你掂掂看,是鸭毛重,还是这颗石子重?周仓接过掂了掂,说石子重多了。关公要过石子,手一扬,石子“嗖”一声飞过河去,不见影儿了。周仓目瞪口呆,说乖乖,你力气这么大!这才服气了,从此专心为关公扛大刀。

  老弥说,踢死一只蚊子,和扔一片鸭毛是一回事,越轻越要力气。周仓不明白,老弥明白。

  但老弥只能自言自语:“我一脚踢死一只蚊子。”

  老弥说这话的时候,对面并没有人,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人。

  这是一片荒原。

  这里本来是有村庄的。但后来这里成了黄泛区,幸存的人都渐渐迁走了。再后来,就只剩老弥一家人。再后来,就剩老弥一个人了。

  老弥本来也想走的。可他犹豫了一阵子,最后还是决定留下。

  他惦记着三孔桥。

  三孔桥是清朝嘉庆年间修的。当时有一条小河,三丈多宽,也不太深,但行人总归不便。老弥的祖上算半个财主,就出资请来几个外地石匠,修了这座三孔桥。三孔桥全由青石砌成,看上去很结实。桥修好后,老弥的祖上很舒心,每天都到桥上走一走,摸一摸。多是在黎明和傍晚的时候,有时夜间也去。这种时候,桥上行人很少。他怕乡邻们对他说些感激的话。他不要听那些话。

  一天半夜里,老弥的祖上睡不着觉,又去了三孔桥。他背着手来回走了几趟,然后坐在桥头抽烟繁星满天,四野阒无人声。

  这时’从黑暗中走来一个人。那人渐渐走近,他看出来了,是一位道士。道士不会看不到坐在桥头的老弥祖上,但他视若无物,一言未发,从他身旁经过,慢慢走上桥去。

  道士好像并不急着赶路,在桥上走几步就站住了,好一阵没有动静。老弥的祖上忍不住好奇,转过半个身子。道士正扶栏伫立,面向小河,似在听流水声。

  道士静静地站了很长时间。

  忽然拍拍石栏,歌吟一样说了一句:“可惜呀,这桥要倒了!”

  老弥的祖上听到了,突然头皮一紧,又有些恼怒。这桥刚造好,怎么要倒呢?他想上前问个明白,可道士已经下桥,幽灵一样消失在黑暗中。

  老弥的祖上走到道士站立的地方,听听流水声,也拍拍石栏,并无什么异样。他呆呆站了好久才回家,心里十分惶然,几乎一夜没睡。

  第二天黎明,老弥的祖上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河边,桥上桥下察看了很长时间,连每块石头的接缝处都看了,还是没发现什么问题。三孔桥很结实,怎么会倒呢?除非那道士施魔法。可他为什么要施魔法,让这座桥倒掉?没道理嘛!

  老弥的祖上这么想着,还是心神不宁。此后,更是每天都去三孔桥,上上下下仔细察看,他倒希望真能发现什么异样之处,好赶快修理,但还是没有。那么,桥基会不会有问题?这是他最担心的。可桥基没法察看,泡在水里,沉在地下,就只能在心里悬着。一段时间下来,老人家已是身心疲惫。晚上躺在床上,有时安慰自己,那个老道,肯定是胡说的,不必当真。那么结实的石桥,怎么能倒呢?但第二天,他还是要去三孔桥。

  三孔桥成了老弥祖上的一块心病。直到死。

  老弥的祖上临死前,就给儿子留下一条遗嘱:每天去三孔桥看看,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刻封桥。

  这个遗嘱也成了老弥家族的遗嘱。

  一代代老人临死前,都会嘱咐下一辈:每天去三孔桥看看,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刻封桥。

  可三孔桥一直没倒。

  在很长时间里,三孔桥一直是这一带的交通要道。每天都有很多车辆行人经过。

  后来,情况有了一些变化。

  黄河决口后,这一带成了荒原。很多村庄消失了。小河已被泥沙淤塞,成了一道漫洼,只在下大雨时,才会有一点积水,但不久就会干涸。三孔桥并没有被洪水冲垮,反被厚厚的泥沙掩埋。三孔桥不见了,只有两排石栏露出地面。就是说,整座三孔桥被泥沙牢牢沉结在大地上,不可能再倒了。

  老弥家族的人说不清是应当庆幸,还是绝望。到老弥这一辈,老婆孩子都去了外地,只剩老弥一个人仍然守在这里。老弥并不缺少事做,也不缺少钱花,只是太闷了。三孔桥的故事已经二百多年了,老弥成了最后一个守桥人。

  傍晚,鸡羊归圈后,他会照例来到三孔桥,摸一摸露出地面的石栏杆,坐一会。他的几务狗都陪着他坐在附近。

  老弥会自言自语:"我一脚……。”

  或者突然大声喊一声:“老道,你在胡说!”

  声音在黑夜里传出很远,有点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的题材相当奇特,写老弥以及祖上一代代守桥的故事,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题材,既便于故事的叙述,也利于小说主题的开掘,

  B.本文写周仓与关公比武的故事,是为了说明老弥及祖上守桥的行为,就像周仓想要打败关公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情,老弥最终会放弃守桥这件事的。

  C.本文用倒叙的手法,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小说在交代三孔桥的来历之前,先说三孔桥的地方已经是一片荒原,这样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本文以老弥对道士的责骂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E.本文的叙述语言简洁,文章紧紧围绕“守桥”这件事情展丌,不添枝加叶,不使用抒情与议论的插笔,这就增强了小说的写实性。

  (2)老弥的祖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道士的举止和所说的话,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三次写老弥说“我一脚踢死一只蚊子”这件事,每次老弥的表现都不同,传达的情感也不同。请结合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参考答案

  (1)(5分)

  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B、E不给分。

  (2)(6分)

  ①自己出资请外地的石匠给村子修三孔桥,是个充满爱心的人;②怕听到别人的感激声,选择黎明、傍晚或晚上去桥上走走,是个做事低调的人;③听到道士的话,害怕桥塌而立下遗嘱让儿子时刻关注桥的安全,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对道士深夜在桥上举止的描写,为小说营造了神秘的气氛,增强了小说的传奇色彩;②道士所说的话,引发了老弥祖上及老弥家族世代守桥的故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同小说结尾处,老弥的大喊形成对比,突出了老弥对世代守桥行为的质疑,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具体分析:①第一处是用正常音量,又带着“不动声色的骄傲”的语气说的。说的背后,是老弥对“守桥”这件事看似简单,却需要“神力”来做,是有一种骄傲感的。②第二处是“自言自语”,对着“一片荒原”说的。说的背后是老弥对“守桥”这件事,觉得是一件失去了意义的事情,但却不能放弃,是有一种无奈感的;③第三处是在自言自语说的同时,伴着大喊的诘责。说的背后,是老弥对“守桥”这件事的实际意义的一种怀疑,是有一种质疑感的。说明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小说“坚守”的主题的意蕴。

  答出具体分析的给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说明效果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说《守桥人》阅读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