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物理教案设计 > 2012届中考物理第一轮声现象章节复习

2012届中考物理第一轮声现象章节复习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河南省河南省大峪二中中考物理分类解析汇编 考点一《声现象》
(2007?天津中考)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 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解析:选A、C。声音的传播必须借助介质,声音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慢。声音的传播速度不但与介质有关而且与温度也有关。
(2007?桂林中考)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答案:音调 音色
(2007?常德中考)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答案:C。
(2007? 宜昌中考)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解析:选B。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起到在传播过程中吸收和反射噪声的目的;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会把应该听到的声音也阻挡了;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是知道了噪声的等级,但是无法减弱噪声。
(2007?广州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解析:选C。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减少噪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声源处减弱、也可以在传播过程中或在人耳处减弱。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小一些,而不是频率要低一些。
(2008?莆田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解析:选B。音叉振动时因为振幅太小,所以我们很难看清。将正在发声的音叉
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
放大,便于观察。这是一种转换法的具体利用。
(2008?南京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
解析: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时会振动发出声音,声音主要通过“线”这个固体传递到人耳。
答案:振动 固体
(2008?泰州中考)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解析: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刻度尺振动发声。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刻度尺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也就是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答案:振动 音调
(2008?攀枝花中考)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B.戴上防噪声耳塞
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解析:选A。戴上防噪声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都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B
(2008?枣庄中考)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次声波的特点是( )
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 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
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解析:选D。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人耳听不到,但是它能传递很强大的能量,所以对人体健康有害。
(2008?恩施中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
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
答案:A
(2008?内江中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解析:地震、海啸等等只能产生次声波,不会产生超声波。次声波具有强大的能量,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它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答案:次声波 20
(2008?齐齐哈尔中考)2008年5月12只我国波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答案:次声波 振动
(2009?杭州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解析:选B。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但是振动频率过高的和振动频率过低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所以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宇航员不能直接用口语交谈。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些。所以正确选项是B。
(2009?赤峰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解析:选C。敲击水瓶琴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也振动发声,只是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不到。关闭立体声收音机,则收音机不能再发声。吹着哨子,空气柱振动发声。
(2009?湛江中考)“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解析: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发出的声音是水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涛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
答案:振动 空气
(2009?江西中考)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
解析: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振动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答案:振动 空气
(2009?烟台中考)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固体不但能传递声音,而且传递声音的本领最强,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是利用了固体传声的原理。
答案: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且传音效果比空气好.(只说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也可)
(2009?齐齐哈尔中考)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 。
解析: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这既能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又能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答案:振动 能量
(2009?益阳中考)如图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不同之是(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解析:选C。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2009?广东中考)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解析:选B。“定弦”改变了弦的松紧程度,也就改变了弦在振动时的频率,因此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2009?仙桃中考)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
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
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
解析:选C。任何声音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编钟的音色跟其他乐器的音色不同。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它振动发出的。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2009?株洲中考)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解析:选D。每个歌手的音色不同,小沈阳模仿刀郎的歌,唱的很像,这主要是因为小沈阳模仿刀郎
歌声的音色。
(2009?柳州中考)我们在电话里也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征来判断的,该特征是( )
A.音调 B.音量 C.音色 D.响度
解析:选C 。不同人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在电话里也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的不同来判断的。
(2009?莆田中考)“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响度。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响度 真空 电磁波
(2009?海南中考)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关紧门窗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C.用棉花塞住耳朵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解析:选B。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是在你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制止生源发声。而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只是加快了蒸发,对减弱噪声是无效的。
(2009?贵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解析:选B。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吸收和反射部分噪声,起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作用。
(2009?芜湖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解析:选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而不是2000Hz;声源的振幅相同,人与声源距离不同时,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不同。
(2009?潍坊中考)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答案:C
(2009?贵阳中考)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
答案:超声波 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2009? 河南中考)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答案:声源 分贝(dB)
(2009? 朝阳中考)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答案:振动 空气(或“气体”或“介质”) 噪声
(2009?平原中考)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
       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

答案:在声源处减弱
(2009?湛江中考)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A B

C D
解析:选B。 蝙蝠在飞行过程中靠超声波反射定位来躲过障碍物。
(2009?临沂中考)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小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解析:选A 。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吸收噪声,减少声波的反射。
(2009?威海中考)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解析:选D。电动牙刷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引起污垢的共振而脱落,这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2010?济宁中考)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解析: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在纸盆上跳动,说明发声的纸盆在振动 ,即发声体在振动.
答案:发声体在振动(或发声的纸盆在振动)
1.(2010?龙岩中考)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虎队20年后重新聚首,演唱了他们的经典歌曲。在演唱时,观众能分辨出三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歌声的什么不同(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答案:C
1.(2010?武汉中考) 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答案:B
1.(2010?鸡西中考)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2011?广东湛江)15.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都会产生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破坏,日本当局不断采取向反应堆空中、地面注水的方法进行冷却,以免造成更大的核事故,这种冷却方法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的特性,核能是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解题思路】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都会产生次声波,大象等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可以用水进行冷却物体,而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 次声波;比热容;不可再生。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超声波和次声波、比热容、核能等知识,容易将自然中的超声波和次声波搞混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对超声波和次声波进行列举分类,还要把雷达(电磁波)跟超声波进行区分认识。不可再生能源是指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的能源,而核原料“轴235”就是这样的不可再生能源。本题的难度较小。

(2011?广东湛江)23.“吃海鲜,到湛江”,湛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鲜美食之都”.其中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
(1)听到的“??”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闻到鲜美的味道是一种______现象;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____(填“反射”或“折射”)红光.
【解题思路】我们是生活空气之中,耳朵周围只有空气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闻到鲜美的味道是因为分子运动到我们的鼻子,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不透明的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我们看到物体是红色,那么它只反射红光,而将其它色光吸收
【答案】 (1)空气(介质);扩散;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声音的传播、分子热运动、物体的颜色。蟹壳是反射红光还是折射红光的判断方法是判断出蟹壳是透明物体还是不透明物体。本题难度较小。
(2011?山东临沂)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解题思路】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轻声”和“大声”就是指的声音的大小,也就响度。
【答案】 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难度中等。

(2011?天津)1、如图1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解题思路】与其它管乐器发音特性一样,上下推拉活塞是改变了塑料管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音调;音色由不同的发音体决定;响度由吹“哨子”力决定,吹力越大气体的振幅越大;声速大小与发声体无关。
【答案】A、音调
【点评】此题是课本习题的变形,也是学生应完成的小制作,同时也告诉我们应重视和挖掘教材中的丰富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难度较小。

(2011?广东湛江)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解题思路】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声速较大,在液体中声速次之,在气体中的声速较小,故A错。我们听到声音的条件有三:发声体的振动??介质的传播??健全耳朵的接收,如果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是不能听到声音的,故B错。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答案】 D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基础知识,难度较小。


(2011?山东济宁)5.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解题思路】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都说明了发生的物体在振动;敲桌子,桌子发声,肯定在振动,但是这种振动的幅度太小,不容易用肉眼观察到,所以要放大这些振动,可以在桌子上放些轻小物体,比如撒些碎纸屑等。
【答案】答案内容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凡是发声体都在振动,可以利用转换法放大这些振动,便于观察。本题难度中等。

(2011?山东菏泽)19(6分).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图丢失:八上40页,图3-1-12):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
探 究 内 容“声音是否具有能量”“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3cm
做 法
观 察 内 容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解题思路】本题用生活中的常见器材,探究了“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重点要把握能量的体现和响度的改变这两点在实验中的操作。
【答案】
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3cm
做 法后拍塑料膜轻拍、重拍塑料膜
观 察 内 容烛焰是否摆动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注重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011 山东聊城)1. 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题思路】蝉的叫声是由发音膜振动产生的;蝉声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就是噪声,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 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原因以及控制噪声的措施,难度不大。

(2011?黑龙江 鸡西)16.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解题思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答案】振动 音色
【点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乐音的三大要素是声现象的考察重点。难度较小。

(2011?江西)5、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 和 控制了噪声。

【解题思路】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和在人耳接收处。“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了噪声,使噪声不会产生;“隔音墙”是通过“墙”来吸收或反射噪声,使之不进入人的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答案】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点评】本题考查噪声的防治,从图片获取信息,试题难度小。


(2011哈尔滨)17.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解题思路】A选项通过火焰的晃动说明有一种能量通过介质传递到火焰上,这个能量就是声音携带的能量;B选项考察弦乐器声音产生;C选项考察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用力大小可以改变杯子的振幅;D选项测量海水深度用到的是声速,利用S=1/2(vt)可得。
【答案】D
【点评】本题考察声音的有关知识,要注意区分响度和音调,本题难度较小。
(2011年广州)3.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题思路】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此题中道路下凹,声音到达墙壁处就被阻断,即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D
【点评】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好减弱噪声的三种不同方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声现象中噪知识的理解。(试题难度较小)

(2011?广东)5.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控制噪声污染的途径可以从消声、吸声、隔声三个方面去入手,①④是隔声,②是消声,③是吸声。
【答案】答案内容D
【点评】本题考查噪声的控制方法,本题难度较小。

(2011?福建泉州)1、欣赏南音时,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性来判断的,该特性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解题思路】不同的乐器结构、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的乐音的三个特性。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音色是区分发声体的依据。本题难度较小。

(2011年湖北省荆门市?1?2分)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B. 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解题思路】地震时是伴有次声波产生的,故A对,由于地震波也是振动产生的,所以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对,因此C错,显然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是正确的,故D正确。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关键是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理解,属于容易题。
1、(2011四川广安)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Hz,人类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解题思路】频率指的是1秒内振动的次数, ,而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所以人类能听到该声音。
【答案】300 能
【点评】主要考查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难度较小。

(江苏连云港市?8?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解题思路】声音不是电磁波,它在空气中无法传播,故选项A错;禁鸣喇叭是在发声处控制噪声,故选项B正确;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C选项错;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们的音色是不同的,故选项D错,难度中等
【答案】B
【点评】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有: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控制噪声的方法;声音的传播速度;音色等,本题还考察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容易错的地方是:音调和音色混淆。

(2011年无锡市)1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间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 不同.
【解题思路】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就如我们所说的音量;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就如我们音乐课中的音阶;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亮,指的是响度。
【答案】响度 音色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难度较小。

(2011?四川绵阳)18.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解题思路】大象交流用的“语言”属于次声波,所以排除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距离甚至物体的种类,所以B选项正确;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C不正确;人站在天坛中说话,发出的声音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不属于超声波,所以D选项也可以排除。
【答案】B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在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的简单应用等。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是要区分声音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以及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区别,有同学可能会选A,只考虑到了是传递信息,但未认识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区别。本题难度较小。

(2011?江苏南京?13题?2分)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解题思路】
【答案】振动 音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乐音的特征两方面的知识。试题难度较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12届中考物理第一轮声现象章节复习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