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重点
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器材
课件,小灯泡一只,干电池2节,10Ω电阻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
课件展示
电阻R电压U电流I
20Ω2V0.1A
4V0.2A
6V0.3A
电压U电阻R电流I
12V
40Ω0.3A
20Ω0.6A
10Ω1.2A
学生回答: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新课教学:
[师]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将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表达呢?
学生讨论,得到完整的结论,教师复述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师]课件展示:欧姆的生平事迹。我们应该学习欧姆的什么精神?
学生讨论: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欧姆很坚强,遇到困难他也不放弃,别人不理解他也不害怕,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努力学习。
[师]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I=
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师](要求同学阅读教材P26“!”明白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要求)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
[生]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
[师]点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什么?
[师]思考:欧姆定律公式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注意的事项:
(1)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R=U/I,U=IR。
(2).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的一时刻的对应值。
(3).根据公式变形 R=U/I, 不能说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这个式子只表明电阻 R 等于 U与 I 的比值。
2.欧姆定律的应用。
[师]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利用课件展示:
例题1:我们已经知道试电笔内必须有一只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只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根据题意,学生找到已知量。
R=880KΩ=8.8×103Ω
U=220V
解:I= =0.25×10-3 A
0.25×10-3 A=0.25 mA
答:使用这支测电笔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0.25 mA。
利用课件展示:
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例题2: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学生解答:
解:由I= 得,R= U/I=4.8V/0.32A=15Ω
答:这个未知电阻的阻值是15Ω。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那么,电阻串联或并联时,总电阻是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
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3.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一) 我们先来探究电阻串联的问题
[师]怎样知道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与一个定值电阻R的大小关系呢?
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I=U/R,怎样设计实验来得到结果呢?
学生讨论。
利用课件展示:
演示 1.将一个定值电阻R与一个灯泡、电源和开关连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2.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观察灯泡的亮度。
实验现象:第二次灯泡的亮度小于第一次,说明第二次灯泡中通过的电流小,串联的两个电阻的总电阻比一个电阻大。
如果串联3个以至更多的电阻,重复实验,我们能够看到,电路中串联的电阻越多,灯泡越暗……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师]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二)探究电阻并联的问题
[师]怎样知道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并联起来与一个定值电阻R的大小关系呢?
学生回答:
利用课件展示:
演示: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入上述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相比较。
实验现象表明,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接入并联的两个电阻后,灯泡比接儿一个电阻时更亮些。
实验现象说明,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比一个电阻小。
并联3个以至更多个电阻,重复实验,我们能看到,电路中并联的电阻越多,灯泡越亮……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师]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三、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
2.欧姆定律的应用.
3.知道了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各个分电阻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
课本后动手动脑
五、板书设计: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教学后记
课后,听课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自己也反思了课堂中的不足。
首先备课时我认真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理解欧姆定律,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针对欧姆定律反复的进行变式训练。把针对同一个知识点所设计的问题集中起来反复进行训练,让学生意识到这个知识点是一个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从而集中注意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其次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所以整个课堂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老师本人只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可关键在于老师上了讲台之后总是放不开手,总觉得这个要讲,那个也得讲,总怕遗漏了哪个知识点。这节课,我虽然大胆的在尝试,可还是对学生的回答还有练习时的点评过于着急,没有听听其他学生的见解。比如,在课堂中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电阻一定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让学生判断对错。当学生作出判断时,接着我又追问原因。她没有说出原因,在我的引导下她的回答也不够准确。然后我就急于给出正确的原因。在学生讲题的过程中,只注意了学生的解题步骤,而且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自己把解题要点又重述了一遍。其实这样既没有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自己在重复的过程中把时间也浪费了。
最后调整好课堂节奏,问题的选择要精炼,有针对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重点
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器材
课件,小灯泡一只,干电池2节,10Ω电阻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
课件展示
电阻R电压U电流I
20Ω2V0.1A
4V0.2A
6V0.3A
电压U电阻R电流I
12V
40Ω0.3A
20Ω0.6A
10Ω1.2A
学生回答: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新课教学:
[师]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将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表达呢?
学生讨论,得到完整的结论,教师复述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师]课件展示:欧姆的生平事迹。我们应该学习欧姆的什么精神?
学生讨论: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欧姆很坚强,遇到困难他也不放弃,别人不理解他也不害怕,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努力学习。
[师]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I=
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师](要求同学阅读教材P26“!”明白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要求)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
[生]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
[师]点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什么?
[师]思考:欧姆定律公式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注意的事项:
(1)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R=U/I,U=IR。
(2).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的一时刻的对应值。
(3).根据公式变形 R=U/I, 不能说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这个式子只表明电阻 R 等于 U与 I 的比值。
2.欧姆定律的应用。
[师]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利用课件展示:
例题1:我们已经知道试电笔内必须有一只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只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根据题意,学生找到已知量。
R=880KΩ=8.8×103Ω
U=220V
解:I= =0.25×10-3 A
0.25×10-3 A=0.25 mA
答:使用这支测电笔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0.25 mA。
利用课件展示:
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例题2: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学生解答:
解:由I= 得,R= U/I=4.8V/0.32A=15Ω
答:这个未知电阻的阻值是15Ω。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那么,电阻串联或并联时,总电阻是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
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3.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一) 我们先来探究电阻串联的问题
[师]怎样知道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与一个定值电阻R的大小关系呢?
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I=U/R,怎样设计实验来得到结果呢?
学生讨论。
利用课件展示:
演示 1.将一个定值电阻R与一个灯泡、电源和开关连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2.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观察灯泡的亮度。
实验现象:第二次灯泡的亮度小于第一次,说明第二次灯泡中通过的电流小,串联的两个电阻的总电阻比一个电阻大。
如果串联3个以至更多的电阻,重复实验,我们能够看到,电路中串联的电阻越多,灯泡越暗……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师]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二)探究电阻并联的问题
[师]怎样知道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并联起来与一个定值电阻R的大小关系呢?
学生回答:
利用课件展示:
演示: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入上述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相比较。
实验现象表明,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接入并联的两个电阻后,灯泡比接儿一个电阻时更亮些。
实验现象说明,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比一个电阻小。
并联3个以至更多个电阻,重复实验,我们能看到,电路中并联的电阻越多,灯泡越亮……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师]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三、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
2.欧姆定律的应用.
3.知道了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各个分电阻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
课本后动手动脑
五、板书设计: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教学后记
课后,听课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自己也反思了课堂中的不足。
首先备课时我认真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理解欧姆定律,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针对欧姆定律反复的进行变式训练。把针对同一个知识点所设计的问题集中起来反复进行训练,让学生意识到这个知识点是一个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从而集中注意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其次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所以整个课堂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老师本人只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可关键在于老师上了讲台之后总是放不开手,总觉得这个要讲,那个也得讲,总怕遗漏了哪个知识点。这节课,我虽然大胆的在尝试,可还是对学生的回答还有练习时的点评过于着急,没有听听其他学生的见解。比如,在课堂中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电阻一定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让学生判断对错。当学生作出判断时,接着我又追问原因。她没有说出原因,在我的引导下她的回答也不够准确。然后我就急于给出正确的原因。在学生讲题的过程中,只注意了学生的解题步骤,而且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自己把解题要点又重述了一遍。其实这样既没有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自己在重复的过程中把时间也浪费了。
最后调整好课堂节奏,问题的选择要精炼,有针对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