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
(2)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
(3)通过了解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
(4)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体会国粹京剧的魅力;
(2)汉字书画及京剧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重点和难点:
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书画同源)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大幕。这一刻,全世界数十亿双眼睛聚焦于北京“鸟巢”;这一刻,世界感受着美丽的“文化中国”。在开幕式演出“文字”一章中,表现活字印刷术的字模神奇地变换着图案的情景令人过目难忘。画卷中央,展现一幅立体的古画“孔子周游列国图”。 当“孔子周游列国图”神奇般变为“活字印刷版”后,由896个演员操控的896个字模开始快速变换,渐次推出三个“和”字,既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和为贵”理念。在表现“长城”这一元素时,字模顶端突然桃花绽放,漫卷整个“长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这一章的表演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汉字的魅力。中国的汉字和印刷术是如何发展的呢?
由此导入新课。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汉字和古代汉字一脉相承,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实际上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是一种用来记事的方法。约定俗成,不同的绳结,或绳子的不同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不过这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为什么说到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因为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发现对研究商周的历史和中国文字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我国考古的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清末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认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 “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由此肯定这是刻划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带有传奇性的篇章。
1900年7月,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写了一首绝命词毅然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王懿荣殉难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鹗(即《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刘鹗又进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于1903年拓印《铁云藏龟》一书,将甲骨文资料第一次公开出版。不久,学者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的资料,又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契文举例》。1913年学者罗振玉精选出2000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前编)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续编),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并称为“甲骨四堂”,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 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其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等,传为李斯所书,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阳冰、五代徐锴与清代的邓石如均是小篆大家。在汉文字发展史上,篆书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隶书: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 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等。
楷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自秦汉之际产生笔画至三国楷书成型,两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勃兴时期,以王羲之为代表。北朝书法的勃兴是楷书兴旺的标志。其质朴雄强的艺术风格。与南方的秀丽典雅。双峰对峙。楷书鼎盛时期限在盛唐承隋楷风格之变。各书家各显其个性体貌。
3、文字演变的趋势: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钩、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起来;由多行书写产生出来的排列整齐的要求,使字形变化、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伸展,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楷书出现使汉字的方块化定型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成熟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4、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书法的几种主要书体:
●楷书
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发展:①始于东汉。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
代表人物:
魏晋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
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
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
●草书
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备课资料】书法家“二王”
王羲之:东晋大书法家,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兼善隶、草、正、行各体,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为最;行书以《兰亭序》为最;草书以《快雪时晴贴》、《初目帖》等为最。唐太宗视为国宝,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体,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后世尊称为“书圣”。据传说其行书真迹《兰亭序》随葬李世民。现传世均为临摹本。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东床择婿: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王献之: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行书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代表作: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唐朝颜真卿的《祭?文稿》??天下第二行书;
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
元朝赵孟?的《行书十札卷》、明朝文征明的《离骚》等。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过渡: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彩陶画、岩画、壁画和地画。其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画是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仰韶文化是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而得名的。其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地域东到豫东,西至甘、青接壤地区,南达鄂西北,北抵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而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先民善于制作彩绘的陶器。1978年,在河南临汝阎村出土了一件陶缸。其器形为敞口、圆唇、深腹,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是彩绘《鹳鱼石斧图》。这幅《鹳鱼石斧图》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
《鹳鱼石斧图》画面纵37厘米,横44厘米。整幅作品的内容分为两组: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作者让石斧巍然屹立在画面右边,斧刃朝向外边,形象严肃,一丝不苟,显示出巨大的威力,石斧被赋予灵性,人格化了。它已经成为氏族图腾,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了。画面上的水鸟,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鹳,但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是鹭。不管是鹳也好,还鹭也好,都是能给原始氏族带来欢乐、吉祥的益鸟。鹳衔着大鱼,虔诚地面对石斧,意味着向石斧奉献供品,祈求石斧保佑氏族平安、吉祥、欢乐、丰收。这幅彩陶画极有可能是原始氏族图腾崇拜礼仪场面的一个特写镜头。《鹳鱼石斧图》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
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人物龙凤图》:1949年,在长沙东南郊楚墓中发现了一幅画在白色丝帛上的绘画,后来定名为《人物龙凤图》帛画。这就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这幅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古画,是葬仪中使用的旌幡,虽然已经斑驳模糊,但依然能够看到画中所描绘的情景:画中一位侧身妇女,阔袖长裙,双手合十,像在祈祷。妇人头顶上有一只腾空飞舞的凤鸟,尾羽向上卷起,左边一条体态扭曲的龙,正向上升腾,因为有一只足已经剥落,看上去好像只有一只脚,所以曾经被误认为是夔(传说夔只有一足)。有人认为,这个妇人就是墓主人的肖像,前头的龙凤正引导她升天,有的认为这幅画描绘了女巫在为墓中的死者祈祷并以龙凤引导升天的巫术绘画。还有专家认为,凤与龙的争斗代表了善与恶的斗争,女子正在为善良战胜邪恶而祈祷。究竟何者为确,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人物驭龙图》:又称《人物御龙图》。1973年即《人物龙凤图》出土24年后,在与其相近的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帛画正中画一个有胡须的男子,身穿礼服,身旁有龙,龙尾站着一个白鸟护卫,显示主人的华贵,全图人物形象富有神采。此幅帛画的主题是表明主人灵魂升天。中国人物绘画的民族传统风格,至此已经形成。这些帛画的发现为现代人了解和研究传统绘画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
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已经有了关于绘画的理论论述和绘画记载。《韩非子》中提出画犬马难,画鬼魅易的观点,并记载有位画家为周君画筛米用的簸箕,上面画有龙蛇、禽兽、车马与杂物。屈原《天问》里也记有在楚庙和祠堂里的壁画中,画满了"天地山川神灵"和"古圣贤怪物形事"等充满神话幻想的形象。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代表作有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等。
长沙彩绘帛画: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大发现中,“T形帛画”随同墓主人辛追一同出土。当时,帛画平铺在内棺盖板上,随葬“谴册”(即“清单”)上称“T形帛画”为“非衣”。 使用“非衣”,一是为了招魂,二是希望死者的灵魂穿上“非衣”,像飞禽一样进入天国。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下边的四角缀有绦带。帛画描绘内容分为三部分,天上部分绘有人首蛇身的蛟龙、金乌、蟾、日、月,扶桑等天国的神话传说;人间部分绘有墓主人辛追在3个侍女的陪同下,正在飞升天国的路上,以及家人在祈求死者灵魂升天的祭祀场面;地下部分画着神话中的鳌鱼和异兽守卫死者的灵魂。
《夫妇宴饮图》:出土于河南洛阳唐宫路南侧东汉墓。墓主夫妇宴饮是东汉墓室壁画常见的题材。作者在处理这一画面时,匠心独运,突破了常规夫妇对坐呆板的格局,而是抓住丈夫劝媳妇饮酒这一情节,细腻地刻画人物内心精神状态,因而显得既传神又富有生活气息。画面上丈夫左手持耳杯,右手作一手势,目视媳妇,进行劝酒,媳妇娇怯含羞,不好意思正视丈夫,却又用眼悄悄窥视,人物形象刻画得很逼真。作者描绘人物所用的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再加浓重艳丽的色彩,成为典型的“工笔重彩”画。
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顾恺之(约346一407),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工诗赋,擅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有很大影响。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提出,要求绘画作品应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这和后来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对当时绘画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也为中国画重气韵的特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以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作的《女史箴》为题材画制的,现存世的为后人摹本。女史,是宫廷中侍奉皇后左右、专门记载言行和制定宫廷中嫔妃应遵守的制度的女官。箴是规劝、告诫的意思。《女史箴》是教导宫中的女官如何修养自己的生活规范教科书,它的出现是来源于对西晋皇后贾南风的丑闻的批判。
贾南风是西晋太子司马衷之妻,其貌不扬,晋武帝称她“丑而短黑”,不宜做太子妃。但因为贾南风的父亲是西晋的开国元勋贾充,所以她还是成为了太子司马衷的妃子。可见贾充在西晋政权中地位牢固,权势显赫。贾南风为人十分残酷,曾亲手杀过人。对此,晋武帝十分厌恶,一度曾想将她废掉,但因外戚干预,遂使废妃之事不了了之。
晋武帝去世,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是为晋惠帝,贾南风被册立为皇后。惠帝无能,国家政事,皆由贾南风干预。她虽是女流,但善于钻营,精于权术,史称“妒忌多权诈”。故西晋政局,从贾南风立为皇后之日起便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她滥杀无辜,诛灭异己,将朝廷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且大肆委用亲信、党羽,派他们担任重要官职。“八王之乱”以后,贾南风更是彻底地掌握了政权,惠帝完全成为她任意摆布的一个傀儡。此外,贾南风还挑选美男子进宫淫乱享乐,为世人所不耻。贾南风的“暴戾”和“专制天下”及废黜太子奸谋,引起司马氏宗室诸王的强烈不满和反对。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作的《女史箴》用韵文形式,以女史的口气写宫廷规箴。规劝教育宫廷中妇女遵循封建道德,宣扬对主当忠,对神当敬,对夫当从的女性箴条。同时,也列举历史故事来讽喻放荡而堕落的贾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就以这篇文章作画题,展现了他的绘画艺术。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早已失传,现见到的《女史箴图》有两个摹本,一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南宋人所摹。另一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掠,传为唐人所摹,现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现在诸家著录均采用此摹本。这本《女史箴图》原来只藏于皇宫贵族之手,作为拥有无数国宝奇珍的皇帝,乾隆把它视为最爱,在卷尾留下亲笔题字。画卷上留下的名字显示,每一个见其真容的人都曾声名显赫。但是这件稀世之宝在1900年八国联军的掠夺下,从中国神秘消失,之后传闻,被一名英国军官以两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洛神赋图》: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相传他与上蔡县令甄逸的女儿甄氏相恋。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继而嫁曹丕为妻。
曹操的夫人刘氏生长子曹昂,早年殁(死)于宛城。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笃厚恭谨;曹彰,勇而无谋;曹植,聪明机警,却嗜酒放纵;曹熊,身体病弱。
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援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9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并于次年郁郁而死。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知道他心仪甄氏,故意将甄氏生前的爱物镂金带枕赐给他,曹植睹物思人感伤不已。
曹植睹物思人,他从京城赶回封地时途经洛水,触景生情,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传说洛神是伏羲的女儿,因溺于洛水而为神,名曰宓妃。
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5、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糅合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
《游春图》:展子虔(550-604年),历北齐、北周入隋,在隋朝时曾入朝任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展子虔的绘画,画史评价“描法甚细,随以色晕”,显然继承了顾恺之的画法。《游春图》纵43厘米,横80.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卷前有宋徽宗(1082-1135年)赵佶手书画题“展子虔游春图”,画面左上方有清朝乾隆皇帝的题跋,并钤有多方皇室和收藏名家的印章,现藏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画,也是中国存世最早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
在这幅画上,作者以圆劲的线条和浓丽的青绿色彩,描绘了贵族、仕女于郊野湖山中骑马泛舟,踏青赏春的景色。画面在空间处理上克服了以往山水画中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状况,画面上山峦起伏逶迤,湖水微波广阔深远,有咫尺千里之感。在技法上,作者以墨线勾勒出山川屋宇的轮廓,后填敷青绿颜色,再以深色复勾一遍,并点出人物、树木,色彩清丽典雅,富有装饰感。
《步辇图》:《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在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大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
画卷拖尾有北宋至明代22家名人题记。本幅及前后隔水共钤有121方收藏印。此图在民国初年被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盗运出宫。在战乱中流落到民间,一度落到文物贩子手中。1959年被有识之士捐献给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同年拨给故宫博物院。
《送子天王图》:吴道子,约生于685年,卒于785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画家。后人评其谓:“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不仅与顾恺之等并称“画家四祖”,更被尊为“画圣”。其画风豪放,浩如海波,以气势夺人。苏轼曾写诗赞赏说:“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所画佛像,成为当时、后世的标准图式,画史上称为“吴家祥”。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为纸本手卷,纵35.5厘米,横338.1厘米,传为宋人摹本。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绘画。图分两段,前段描绘天王送子的情节,后段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图中绘人物、鬼神、瑞兽二十多个,人物则天王威严,大臣端庄,夫人慈祥,侍女卑恭,鬼神张牙舞爪,瑞兽灵活飞动,极富想象力而又画得极富神韵。独特的“吴家样”线描,粗细顿挫,随心流转,无论是表现人物的衣纹、鬼神的狰狞,还是描绘闪烁的火光,都表现得生动贴切,游刃有余。
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绘画成为商品。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宫廷画院:五代时期,蜀地绘画空前兴盛,后主孟昶创立了翰林图画院,我国历史上的画院正式诞生了。画院除为皇帝绘制各种图画外,还承担皇家藏画的鉴定和整理及绘画生徒的培养。自北宋开始,宫廷画院承担了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两种功能。宋微宗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画学,这是中国历史是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其录用考试的标准发展了“师法自然”艺术主张,既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写实技巧,又强调立意构思,多摘取诗句为题目。南宋偏安江南,集中了北宋画家,恢复翰林图画院,又一次掀起了宫廷绘画的高潮。同时,辽金为政法需要也设立了画院,培养自己的美术人才。五代、两宋是古代画院正式形成和发展时期,画院体制逐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这与五代、两宋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美术与美术发展重要的政治作用,大力的支持和推动美术与美术发展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等。
●王冕的《墨梅图》(图左):中国元代画家王冕的绘画作品。王冕(?~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又号会稽外史,浙江诸暨人。善画墨梅。此图纸本,墨笔画。纵 67.7厘米,横 25.9厘米。绘倒梅一枝,枝条左伸右展,茂密交错;用钩瓣点蕊法画梅花,繁花盈枝。花朵正侧偃仰,姿态千百,有椒子、蟹眼、含苞、初放、盛开、落英等状。图上有作者自题诗 5 首,署款:“乙未年 (1355)春正月朔写于草堂”。下钤“句曲司马”、“会稽外史” 2印。在图的诗堂及裱边四周题满诗跋,前后相继有明徐霖、王韦、祝允明、文徵明、唐寅,陈沂、薛章宪、陆深、谢承举等人的和韵题诗。曾经近人庞元济收藏,钤有“虚斋至精之品”等收藏印记。现藏上海博物馆。
●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图右): 徐渭(1521~1593年)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幼聪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参加过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反对权奸严嵩,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谓“落魄人间”。最后入狱七、八年。获释后,贫病交加,以卖诗、文、画糊口,潦倒一生。代表作有《牡丹蕉石图》。画面:湖石矗立,两枝芭蕉自石后挺出,阔大的叶子散乱错落。图下方石旁横斜一枝牡丹,迎风挹露。除牡丹叶脉之外,全用泼墨挥写,在一片浮融的墨色中,呈现疏密、浓淡、轻重、干湿的变化,从中透出作者强烈豪放的情感。右边三处题语,浓墨行草,使画面形象更加丰富,诗、书、画构成完整的艺术形式。墨韵气势,奔放横溢,为徐氏不可多得的杰作。
●郑板桥的《墨兰图》:郑板桥(1 695?1 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县人。他生于日渐破落的书香门第,是位颇有政绩的清官。郑板桥擅画兰、竹、石,间作梅花、古松等。时人称他“三绝诗书画”。
郑板桥画的兰花,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兰之烂漫天性,花叶一笔点画,画花朵如蝴蝶纷飞,笔法洒脱秀逸。他咏兰和画兰不仅表现在艺术的功力上,而且以精深的艺术修养与高尚的人品相结合,借咏兰与写兰歌唱心声。他说:“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变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吟诗曰:“竹石幽兰合一家,乾坤正气此间赊;任渠霜雪连冰冻,苍翠何曾减一些。”充分体现了他忠贞不渝的高风亮节。他曾写咏兰诗赞曰:素心兰与赤心兰,总把芳心与客心。岂是春风能酿得,曾经霜雪十分寒。
《墨兰图》是他的传世之作,创作于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浓墨写叶,廖廖数笔,洒脱而功力深厚,淡墨点写花朵,独具清幽风致,叶下不加苔点,即不画土。上款题诗云: “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左下落款:“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署名“所南翁”。诗中充满了故国之思,洋溢着爱国之情。落款词中表现了高尚的人品。此画是融爱国之情、高尚人品、精深艺术修养为一体的珍品。
三、京剧的出现:
1、古代戏曲的起源:
(1)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刀耕火种、捕鱼打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人们在采集或出猎以前,要进行跳舞、欢歌的祈祷活动,以求成功。原始社会的仪式性歌舞因为要用人来装扮野兽或其他事物,便为后世人们装扮故事中的人物提供了借鉴。仪式性歌舞到后来发展为各种既娱神又娱人的节日民俗,成为一种歌舞传统。以后,宫廷和民间还有各种祭祀神灵、驱除瘟神的仪式,大家载歌载舞,活动中还需要装扮人物。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戏谑(xue)为业的艺人,即优伶。
优伶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演员。关于“优伶”,有这样的说法,据说,滑稽戏为中国戏曲的表演提供了重要基础。滑稽戏最早是由“优”发展来的。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国王和贵族的缺点为职业。战国时期,楚庄王手下有一个叫优孟的人,善于讽刺。宰相孙叔敖颇器重他。孙叔敖病危时,嘱咐他的儿子日后穷困可找优孟帮忙。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果然穷得以打柴为生。优孟得知后,穿戴起孙叔敖的衣冠,用一年的时间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装扮得十分相像。楚庄王以为孙叔敖复活,立即请他做宰相。优孟却说:像孙叔敖那样出色的宰相死后他儿子都只能以打柴为生,做宰相有什么意思呢?然后唱了一首歌,讽刺做贪官要受罪,做清官要受穷。楚庄王听后,感到对不起孙叔敖。立即招来其子,赐予土地和奴仆。于是,人们就把专以讽刺国王和贵族的缺点为职业的国王贵族弄臣称为优。
(3)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出现元杂剧。
元代的戏曲形式称为元杂剧。元杂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是关汉卿和《窦娥冤》。此外,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4)明代时,出现昆曲。
昆山腔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些民间小唱,曲调悠扬婉转,后来经著名戏曲名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的优点,又借鉴了北曲的演唱方法,对昆腔进行了改革,创造出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腔,就是号称“水磨腔”的昆曲。昆曲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是汤显祖和《牡丹亭》。
元代的杂剧和宋元南戏的产生为地方戏曲树立了楷模,大大推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
2、京剧的出现:
(1)形成: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 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2)发展:
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同光十三绝”是指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又都是技艺非凡的表演艺术家。当时一画家叫沈蓉圃,他参照了清朝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把这十三位前辈画在一幅画面上,挂在北京前门廊房头条东口听诚一斋店铺里,很引人注意,所以流传很广,成为重要的戏曲史料。
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称为“同光十三绝”。画中绘老生4人: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之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之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武生1人:谭鑫培饰《恶虎村》之黄天霸。小生1人:徐小香饰《群英会》之周瑜。旦角4人:梅巧玲饰《雁门关》之萧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之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饰《玉簪记》之陈妙常。老旦1人:郝兰田饰《行路训子》之康氏。丑角2人:刘赶三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诚》之闵天亮。
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
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3、其他戏种: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提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测评
谈谈中国书法和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答案提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2)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这时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
⊙学习延伸
阅读上面两首题画诗,谈谈文人画的精髓所在。(材料略)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
(2)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
(3)通过了解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
(4)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体会国粹京剧的魅力;
(2)汉字书画及京剧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重点和难点:
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书画同源)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大幕。这一刻,全世界数十亿双眼睛聚焦于北京“鸟巢”;这一刻,世界感受着美丽的“文化中国”。在开幕式演出“文字”一章中,表现活字印刷术的字模神奇地变换着图案的情景令人过目难忘。画卷中央,展现一幅立体的古画“孔子周游列国图”。 当“孔子周游列国图”神奇般变为“活字印刷版”后,由896个演员操控的896个字模开始快速变换,渐次推出三个“和”字,既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和为贵”理念。在表现“长城”这一元素时,字模顶端突然桃花绽放,漫卷整个“长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这一章的表演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汉字的魅力。中国的汉字和印刷术是如何发展的呢?
由此导入新课。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汉字和古代汉字一脉相承,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实际上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是一种用来记事的方法。约定俗成,不同的绳结,或绳子的不同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不过这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为什么说到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因为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发现对研究商周的历史和中国文字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我国考古的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清末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认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 “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由此肯定这是刻划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带有传奇性的篇章。
1900年7月,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写了一首绝命词毅然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王懿荣殉难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鹗(即《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刘鹗又进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于1903年拓印《铁云藏龟》一书,将甲骨文资料第一次公开出版。不久,学者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的资料,又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契文举例》。1913年学者罗振玉精选出2000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前编)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续编),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并称为“甲骨四堂”,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 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其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等,传为李斯所书,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阳冰、五代徐锴与清代的邓石如均是小篆大家。在汉文字发展史上,篆书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隶书: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 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等。
楷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自秦汉之际产生笔画至三国楷书成型,两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勃兴时期,以王羲之为代表。北朝书法的勃兴是楷书兴旺的标志。其质朴雄强的艺术风格。与南方的秀丽典雅。双峰对峙。楷书鼎盛时期限在盛唐承隋楷风格之变。各书家各显其个性体貌。
3、文字演变的趋势: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钩、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起来;由多行书写产生出来的排列整齐的要求,使字形变化、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伸展,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楷书出现使汉字的方块化定型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成熟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4、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书法的几种主要书体:
●楷书
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发展:①始于东汉。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
代表人物:
魏晋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
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
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
●草书
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备课资料】书法家“二王”
王羲之:东晋大书法家,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兼善隶、草、正、行各体,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为最;行书以《兰亭序》为最;草书以《快雪时晴贴》、《初目帖》等为最。唐太宗视为国宝,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体,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后世尊称为“书圣”。据传说其行书真迹《兰亭序》随葬李世民。现传世均为临摹本。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东床择婿: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王献之: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行书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代表作: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唐朝颜真卿的《祭?文稿》??天下第二行书;
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
元朝赵孟?的《行书十札卷》、明朝文征明的《离骚》等。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过渡: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彩陶画、岩画、壁画和地画。其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画是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仰韶文化是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而得名的。其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地域东到豫东,西至甘、青接壤地区,南达鄂西北,北抵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而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先民善于制作彩绘的陶器。1978年,在河南临汝阎村出土了一件陶缸。其器形为敞口、圆唇、深腹,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是彩绘《鹳鱼石斧图》。这幅《鹳鱼石斧图》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
《鹳鱼石斧图》画面纵37厘米,横44厘米。整幅作品的内容分为两组: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作者让石斧巍然屹立在画面右边,斧刃朝向外边,形象严肃,一丝不苟,显示出巨大的威力,石斧被赋予灵性,人格化了。它已经成为氏族图腾,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了。画面上的水鸟,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鹳,但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是鹭。不管是鹳也好,还鹭也好,都是能给原始氏族带来欢乐、吉祥的益鸟。鹳衔着大鱼,虔诚地面对石斧,意味着向石斧奉献供品,祈求石斧保佑氏族平安、吉祥、欢乐、丰收。这幅彩陶画极有可能是原始氏族图腾崇拜礼仪场面的一个特写镜头。《鹳鱼石斧图》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
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人物龙凤图》:1949年,在长沙东南郊楚墓中发现了一幅画在白色丝帛上的绘画,后来定名为《人物龙凤图》帛画。这就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这幅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古画,是葬仪中使用的旌幡,虽然已经斑驳模糊,但依然能够看到画中所描绘的情景:画中一位侧身妇女,阔袖长裙,双手合十,像在祈祷。妇人头顶上有一只腾空飞舞的凤鸟,尾羽向上卷起,左边一条体态扭曲的龙,正向上升腾,因为有一只足已经剥落,看上去好像只有一只脚,所以曾经被误认为是夔(传说夔只有一足)。有人认为,这个妇人就是墓主人的肖像,前头的龙凤正引导她升天,有的认为这幅画描绘了女巫在为墓中的死者祈祷并以龙凤引导升天的巫术绘画。还有专家认为,凤与龙的争斗代表了善与恶的斗争,女子正在为善良战胜邪恶而祈祷。究竟何者为确,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人物驭龙图》:又称《人物御龙图》。1973年即《人物龙凤图》出土24年后,在与其相近的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帛画正中画一个有胡须的男子,身穿礼服,身旁有龙,龙尾站着一个白鸟护卫,显示主人的华贵,全图人物形象富有神采。此幅帛画的主题是表明主人灵魂升天。中国人物绘画的民族传统风格,至此已经形成。这些帛画的发现为现代人了解和研究传统绘画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
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已经有了关于绘画的理论论述和绘画记载。《韩非子》中提出画犬马难,画鬼魅易的观点,并记载有位画家为周君画筛米用的簸箕,上面画有龙蛇、禽兽、车马与杂物。屈原《天问》里也记有在楚庙和祠堂里的壁画中,画满了"天地山川神灵"和"古圣贤怪物形事"等充满神话幻想的形象。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代表作有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等。
长沙彩绘帛画: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大发现中,“T形帛画”随同墓主人辛追一同出土。当时,帛画平铺在内棺盖板上,随葬“谴册”(即“清单”)上称“T形帛画”为“非衣”。 使用“非衣”,一是为了招魂,二是希望死者的灵魂穿上“非衣”,像飞禽一样进入天国。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下边的四角缀有绦带。帛画描绘内容分为三部分,天上部分绘有人首蛇身的蛟龙、金乌、蟾、日、月,扶桑等天国的神话传说;人间部分绘有墓主人辛追在3个侍女的陪同下,正在飞升天国的路上,以及家人在祈求死者灵魂升天的祭祀场面;地下部分画着神话中的鳌鱼和异兽守卫死者的灵魂。
《夫妇宴饮图》:出土于河南洛阳唐宫路南侧东汉墓。墓主夫妇宴饮是东汉墓室壁画常见的题材。作者在处理这一画面时,匠心独运,突破了常规夫妇对坐呆板的格局,而是抓住丈夫劝媳妇饮酒这一情节,细腻地刻画人物内心精神状态,因而显得既传神又富有生活气息。画面上丈夫左手持耳杯,右手作一手势,目视媳妇,进行劝酒,媳妇娇怯含羞,不好意思正视丈夫,却又用眼悄悄窥视,人物形象刻画得很逼真。作者描绘人物所用的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再加浓重艳丽的色彩,成为典型的“工笔重彩”画。
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顾恺之(约346一407),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工诗赋,擅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有很大影响。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提出,要求绘画作品应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这和后来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对当时绘画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也为中国画重气韵的特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以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作的《女史箴》为题材画制的,现存世的为后人摹本。女史,是宫廷中侍奉皇后左右、专门记载言行和制定宫廷中嫔妃应遵守的制度的女官。箴是规劝、告诫的意思。《女史箴》是教导宫中的女官如何修养自己的生活规范教科书,它的出现是来源于对西晋皇后贾南风的丑闻的批判。
贾南风是西晋太子司马衷之妻,其貌不扬,晋武帝称她“丑而短黑”,不宜做太子妃。但因为贾南风的父亲是西晋的开国元勋贾充,所以她还是成为了太子司马衷的妃子。可见贾充在西晋政权中地位牢固,权势显赫。贾南风为人十分残酷,曾亲手杀过人。对此,晋武帝十分厌恶,一度曾想将她废掉,但因外戚干预,遂使废妃之事不了了之。
晋武帝去世,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是为晋惠帝,贾南风被册立为皇后。惠帝无能,国家政事,皆由贾南风干预。她虽是女流,但善于钻营,精于权术,史称“妒忌多权诈”。故西晋政局,从贾南风立为皇后之日起便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她滥杀无辜,诛灭异己,将朝廷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且大肆委用亲信、党羽,派他们担任重要官职。“八王之乱”以后,贾南风更是彻底地掌握了政权,惠帝完全成为她任意摆布的一个傀儡。此外,贾南风还挑选美男子进宫淫乱享乐,为世人所不耻。贾南风的“暴戾”和“专制天下”及废黜太子奸谋,引起司马氏宗室诸王的强烈不满和反对。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作的《女史箴》用韵文形式,以女史的口气写宫廷规箴。规劝教育宫廷中妇女遵循封建道德,宣扬对主当忠,对神当敬,对夫当从的女性箴条。同时,也列举历史故事来讽喻放荡而堕落的贾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就以这篇文章作画题,展现了他的绘画艺术。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早已失传,现见到的《女史箴图》有两个摹本,一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南宋人所摹。另一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掠,传为唐人所摹,现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现在诸家著录均采用此摹本。这本《女史箴图》原来只藏于皇宫贵族之手,作为拥有无数国宝奇珍的皇帝,乾隆把它视为最爱,在卷尾留下亲笔题字。画卷上留下的名字显示,每一个见其真容的人都曾声名显赫。但是这件稀世之宝在1900年八国联军的掠夺下,从中国神秘消失,之后传闻,被一名英国军官以两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洛神赋图》: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相传他与上蔡县令甄逸的女儿甄氏相恋。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继而嫁曹丕为妻。
曹操的夫人刘氏生长子曹昂,早年殁(死)于宛城。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笃厚恭谨;曹彰,勇而无谋;曹植,聪明机警,却嗜酒放纵;曹熊,身体病弱。
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援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9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并于次年郁郁而死。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知道他心仪甄氏,故意将甄氏生前的爱物镂金带枕赐给他,曹植睹物思人感伤不已。
曹植睹物思人,他从京城赶回封地时途经洛水,触景生情,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传说洛神是伏羲的女儿,因溺于洛水而为神,名曰宓妃。
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5、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糅合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
《游春图》:展子虔(550-604年),历北齐、北周入隋,在隋朝时曾入朝任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展子虔的绘画,画史评价“描法甚细,随以色晕”,显然继承了顾恺之的画法。《游春图》纵43厘米,横80.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卷前有宋徽宗(1082-1135年)赵佶手书画题“展子虔游春图”,画面左上方有清朝乾隆皇帝的题跋,并钤有多方皇室和收藏名家的印章,现藏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画,也是中国存世最早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
在这幅画上,作者以圆劲的线条和浓丽的青绿色彩,描绘了贵族、仕女于郊野湖山中骑马泛舟,踏青赏春的景色。画面在空间处理上克服了以往山水画中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状况,画面上山峦起伏逶迤,湖水微波广阔深远,有咫尺千里之感。在技法上,作者以墨线勾勒出山川屋宇的轮廓,后填敷青绿颜色,再以深色复勾一遍,并点出人物、树木,色彩清丽典雅,富有装饰感。
《步辇图》:《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在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大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
画卷拖尾有北宋至明代22家名人题记。本幅及前后隔水共钤有121方收藏印。此图在民国初年被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盗运出宫。在战乱中流落到民间,一度落到文物贩子手中。1959年被有识之士捐献给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同年拨给故宫博物院。
《送子天王图》:吴道子,约生于685年,卒于785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画家。后人评其谓:“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不仅与顾恺之等并称“画家四祖”,更被尊为“画圣”。其画风豪放,浩如海波,以气势夺人。苏轼曾写诗赞赏说:“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所画佛像,成为当时、后世的标准图式,画史上称为“吴家祥”。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为纸本手卷,纵35.5厘米,横338.1厘米,传为宋人摹本。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绘画。图分两段,前段描绘天王送子的情节,后段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图中绘人物、鬼神、瑞兽二十多个,人物则天王威严,大臣端庄,夫人慈祥,侍女卑恭,鬼神张牙舞爪,瑞兽灵活飞动,极富想象力而又画得极富神韵。独特的“吴家样”线描,粗细顿挫,随心流转,无论是表现人物的衣纹、鬼神的狰狞,还是描绘闪烁的火光,都表现得生动贴切,游刃有余。
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绘画成为商品。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宫廷画院:五代时期,蜀地绘画空前兴盛,后主孟昶创立了翰林图画院,我国历史上的画院正式诞生了。画院除为皇帝绘制各种图画外,还承担皇家藏画的鉴定和整理及绘画生徒的培养。自北宋开始,宫廷画院承担了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两种功能。宋微宗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画学,这是中国历史是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其录用考试的标准发展了“师法自然”艺术主张,既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写实技巧,又强调立意构思,多摘取诗句为题目。南宋偏安江南,集中了北宋画家,恢复翰林图画院,又一次掀起了宫廷绘画的高潮。同时,辽金为政法需要也设立了画院,培养自己的美术人才。五代、两宋是古代画院正式形成和发展时期,画院体制逐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这与五代、两宋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美术与美术发展重要的政治作用,大力的支持和推动美术与美术发展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等。
●王冕的《墨梅图》(图左):中国元代画家王冕的绘画作品。王冕(?~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又号会稽外史,浙江诸暨人。善画墨梅。此图纸本,墨笔画。纵 67.7厘米,横 25.9厘米。绘倒梅一枝,枝条左伸右展,茂密交错;用钩瓣点蕊法画梅花,繁花盈枝。花朵正侧偃仰,姿态千百,有椒子、蟹眼、含苞、初放、盛开、落英等状。图上有作者自题诗 5 首,署款:“乙未年 (1355)春正月朔写于草堂”。下钤“句曲司马”、“会稽外史” 2印。在图的诗堂及裱边四周题满诗跋,前后相继有明徐霖、王韦、祝允明、文徵明、唐寅,陈沂、薛章宪、陆深、谢承举等人的和韵题诗。曾经近人庞元济收藏,钤有“虚斋至精之品”等收藏印记。现藏上海博物馆。
●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图右): 徐渭(1521~1593年)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幼聪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参加过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反对权奸严嵩,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谓“落魄人间”。最后入狱七、八年。获释后,贫病交加,以卖诗、文、画糊口,潦倒一生。代表作有《牡丹蕉石图》。画面:湖石矗立,两枝芭蕉自石后挺出,阔大的叶子散乱错落。图下方石旁横斜一枝牡丹,迎风挹露。除牡丹叶脉之外,全用泼墨挥写,在一片浮融的墨色中,呈现疏密、浓淡、轻重、干湿的变化,从中透出作者强烈豪放的情感。右边三处题语,浓墨行草,使画面形象更加丰富,诗、书、画构成完整的艺术形式。墨韵气势,奔放横溢,为徐氏不可多得的杰作。
●郑板桥的《墨兰图》:郑板桥(1 695?1 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县人。他生于日渐破落的书香门第,是位颇有政绩的清官。郑板桥擅画兰、竹、石,间作梅花、古松等。时人称他“三绝诗书画”。
郑板桥画的兰花,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兰之烂漫天性,花叶一笔点画,画花朵如蝴蝶纷飞,笔法洒脱秀逸。他咏兰和画兰不仅表现在艺术的功力上,而且以精深的艺术修养与高尚的人品相结合,借咏兰与写兰歌唱心声。他说:“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变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吟诗曰:“竹石幽兰合一家,乾坤正气此间赊;任渠霜雪连冰冻,苍翠何曾减一些。”充分体现了他忠贞不渝的高风亮节。他曾写咏兰诗赞曰:素心兰与赤心兰,总把芳心与客心。岂是春风能酿得,曾经霜雪十分寒。
《墨兰图》是他的传世之作,创作于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浓墨写叶,廖廖数笔,洒脱而功力深厚,淡墨点写花朵,独具清幽风致,叶下不加苔点,即不画土。上款题诗云: “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左下落款:“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署名“所南翁”。诗中充满了故国之思,洋溢着爱国之情。落款词中表现了高尚的人品。此画是融爱国之情、高尚人品、精深艺术修养为一体的珍品。
三、京剧的出现:
1、古代戏曲的起源:
(1)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刀耕火种、捕鱼打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人们在采集或出猎以前,要进行跳舞、欢歌的祈祷活动,以求成功。原始社会的仪式性歌舞因为要用人来装扮野兽或其他事物,便为后世人们装扮故事中的人物提供了借鉴。仪式性歌舞到后来发展为各种既娱神又娱人的节日民俗,成为一种歌舞传统。以后,宫廷和民间还有各种祭祀神灵、驱除瘟神的仪式,大家载歌载舞,活动中还需要装扮人物。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戏谑(xue)为业的艺人,即优伶。
优伶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演员。关于“优伶”,有这样的说法,据说,滑稽戏为中国戏曲的表演提供了重要基础。滑稽戏最早是由“优”发展来的。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国王和贵族的缺点为职业。战国时期,楚庄王手下有一个叫优孟的人,善于讽刺。宰相孙叔敖颇器重他。孙叔敖病危时,嘱咐他的儿子日后穷困可找优孟帮忙。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果然穷得以打柴为生。优孟得知后,穿戴起孙叔敖的衣冠,用一年的时间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装扮得十分相像。楚庄王以为孙叔敖复活,立即请他做宰相。优孟却说:像孙叔敖那样出色的宰相死后他儿子都只能以打柴为生,做宰相有什么意思呢?然后唱了一首歌,讽刺做贪官要受罪,做清官要受穷。楚庄王听后,感到对不起孙叔敖。立即招来其子,赐予土地和奴仆。于是,人们就把专以讽刺国王和贵族的缺点为职业的国王贵族弄臣称为优。
(3)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出现元杂剧。
元代的戏曲形式称为元杂剧。元杂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是关汉卿和《窦娥冤》。此外,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4)明代时,出现昆曲。
昆山腔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些民间小唱,曲调悠扬婉转,后来经著名戏曲名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的优点,又借鉴了北曲的演唱方法,对昆腔进行了改革,创造出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腔,就是号称“水磨腔”的昆曲。昆曲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是汤显祖和《牡丹亭》。
元代的杂剧和宋元南戏的产生为地方戏曲树立了楷模,大大推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
2、京剧的出现:
(1)形成: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 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2)发展:
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同光十三绝”是指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又都是技艺非凡的表演艺术家。当时一画家叫沈蓉圃,他参照了清朝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把这十三位前辈画在一幅画面上,挂在北京前门廊房头条东口听诚一斋店铺里,很引人注意,所以流传很广,成为重要的戏曲史料。
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称为“同光十三绝”。画中绘老生4人: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之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之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武生1人:谭鑫培饰《恶虎村》之黄天霸。小生1人:徐小香饰《群英会》之周瑜。旦角4人:梅巧玲饰《雁门关》之萧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之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饰《玉簪记》之陈妙常。老旦1人:郝兰田饰《行路训子》之康氏。丑角2人:刘赶三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诚》之闵天亮。
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
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3、其他戏种: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提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测评
谈谈中国书法和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答案提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2)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这时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
⊙学习延伸
阅读上面两首题画诗,谈谈文人画的精髓所在。(材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