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知识目标
1、懂得自立的含义
2、了解自立的表现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意义。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品质
三、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知识链接
1、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采取种种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比如让孩子自己动手装配自行车,修理小家电,做简易木工,到外边参加义务劳动等。即使是富有的父母,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自谋生路的能力教育。
2、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条文内容是: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偶然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如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利向法院申诉,以求法律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3、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到外面打工挣钱。孩子还很小时,父母们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
4、1993年7月,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该文记录了1992年8月,中日少年在内蒙古举行的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充分暴露出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救救教育”“救救孩子”的呼声此起彼伏,全国教育大讨论由此掀起。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我国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①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10多公斤,匆匆前进着。正值当地遭受罕见的高温天气,整个行程十分艰苦。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做足了准备,把野外生存条件的艰难想到了极尽,当地随行的人员想要帮他们时,立即遭到严辞拒绝,日本小孩觉得受到了侮辱。中国孩子叫苦不迭,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全部都是中国孩子在向家长诉苦。日本孩子却不声不响地前进。②同样是生病,中国孩子被送回大本营,而日本孩子却怎么也不肯。中方家长对待生病的孩子的态度和日方家长对待生病孩子的态度也截然不同。中方的家长把生病的孩子接走,而日方家长则要求把孩子留下锻炼。③晚上宿营,中国孩子只会生起篝火,而日本孩子却会做饭做菜,。④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日方队长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77个日本孩子大声吼道:“美!”“天蓝不蓝?”“蓝!”“你们来不来?”“还要来!”这几声怒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个中国人。日本的孩子对当地独特的蒙古族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加赞赏,而中国的孩子却不以为然,只盼望早点回家。天啊,这就是大和民族的精神吗?日本人满面笑容的离开中国,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教师分析:中国孩子的娇生惯养,早已有目共睹。不仅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有不少孩子因为上学放学车接车送,甚至连脚也快不能走了。草原探险夏令营里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有其必然性。平常吃不得一点苦,耐不得半点劳,难道到了探险夏令营里就会吃苦耐劳了么?就象吃苦耐劳要在天长日久中养成一样,娇生惯养也是潜移默化的。中国的孩子并非天生的吃不得一点苦,耐不得半点劳,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平时家长不愿孩子吃一点苦、耐半点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瓜豆效应”讲的并非只是种庄稼。
5、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回禀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这壳的保护?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也爬不快,也会会变成蝴蝶,他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依靠天,也不依靠地,我们靠自己。
六、分组讨论探究
1、组织学生看看课本第34页的插图故事,讨论:小曦的东西自己拿,盟盟的东西却要自己的大人们拿,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2、讨论:原联邦德国为什么要用法律条文规定孩子必须帮父母做家务?
3、什么是自立?谈谈你对自立的理解?
4、自立的表现有哪些?
5、做家务对你各个方面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6、学生讨论:自立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和讨论了:
1)自立的含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的表现:①独立地科学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②自主地科学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处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③自主处理自己所遇到的社会问题,靠自己开创自己的事业
3)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不可能一辈子依赖他人,必须依靠自己
八、中考链接
1、刚考进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在父母陪同下到学校报到注册,妈妈为他挂上蚊帐,铺好床单,买好饭菜票。妈妈要走了,他拉着妈妈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做妈妈的千交代、万叮嘱,一百个不放心。果然,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学校要求起床要拆蚊帐,可他不会拆、更不会挂,急得在床上哭。吃饭又要排队,衣服又要自己洗,于是他很苦恼,时时有退学的念头。亲爱的同学们,你可以帮助他吗?
2、续编故事:有位学生考上了浙江某大学,父母把他送到大学,帮他登记报到,买好饭菜票,在宿舍帮他挂好蚊帐,铺好被子,整理好柜子。临走时,父母千叮嘱,万交代,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哭了。傍晚,他要去洗澡了……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九、课后作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知识目标
1、懂得自立的含义
2、了解自立的表现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意义。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品质
三、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知识链接
1、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采取种种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比如让孩子自己动手装配自行车,修理小家电,做简易木工,到外边参加义务劳动等。即使是富有的父母,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自谋生路的能力教育。
2、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条文内容是: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偶然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如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利向法院申诉,以求法律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3、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到外面打工挣钱。孩子还很小时,父母们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
4、1993年7月,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该文记录了1992年8月,中日少年在内蒙古举行的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充分暴露出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救救教育”“救救孩子”的呼声此起彼伏,全国教育大讨论由此掀起。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我国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①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10多公斤,匆匆前进着。正值当地遭受罕见的高温天气,整个行程十分艰苦。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做足了准备,把野外生存条件的艰难想到了极尽,当地随行的人员想要帮他们时,立即遭到严辞拒绝,日本小孩觉得受到了侮辱。中国孩子叫苦不迭,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全部都是中国孩子在向家长诉苦。日本孩子却不声不响地前进。②同样是生病,中国孩子被送回大本营,而日本孩子却怎么也不肯。中方家长对待生病的孩子的态度和日方家长对待生病孩子的态度也截然不同。中方的家长把生病的孩子接走,而日方家长则要求把孩子留下锻炼。③晚上宿营,中国孩子只会生起篝火,而日本孩子却会做饭做菜,。④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日方队长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77个日本孩子大声吼道:“美!”“天蓝不蓝?”“蓝!”“你们来不来?”“还要来!”这几声怒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个中国人。日本的孩子对当地独特的蒙古族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加赞赏,而中国的孩子却不以为然,只盼望早点回家。天啊,这就是大和民族的精神吗?日本人满面笑容的离开中国,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教师分析:中国孩子的娇生惯养,早已有目共睹。不仅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有不少孩子因为上学放学车接车送,甚至连脚也快不能走了。草原探险夏令营里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有其必然性。平常吃不得一点苦,耐不得半点劳,难道到了探险夏令营里就会吃苦耐劳了么?就象吃苦耐劳要在天长日久中养成一样,娇生惯养也是潜移默化的。中国的孩子并非天生的吃不得一点苦,耐不得半点劳,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平时家长不愿孩子吃一点苦、耐半点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瓜豆效应”讲的并非只是种庄稼。
5、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回禀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这壳的保护?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也爬不快,也会会变成蝴蝶,他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依靠天,也不依靠地,我们靠自己。
六、分组讨论探究
1、组织学生看看课本第34页的插图故事,讨论:小曦的东西自己拿,盟盟的东西却要自己的大人们拿,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2、讨论:原联邦德国为什么要用法律条文规定孩子必须帮父母做家务?
3、什么是自立?谈谈你对自立的理解?
4、自立的表现有哪些?
5、做家务对你各个方面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6、学生讨论:自立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和讨论了:
1)自立的含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的表现:①独立地科学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②自主地科学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处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③自主处理自己所遇到的社会问题,靠自己开创自己的事业
3)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不可能一辈子依赖他人,必须依靠自己
八、中考链接
1、刚考进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在父母陪同下到学校报到注册,妈妈为他挂上蚊帐,铺好床单,买好饭菜票。妈妈要走了,他拉着妈妈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做妈妈的千交代、万叮嘱,一百个不放心。果然,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学校要求起床要拆蚊帐,可他不会拆、更不会挂,急得在床上哭。吃饭又要排队,衣服又要自己洗,于是他很苦恼,时时有退学的念头。亲爱的同学们,你可以帮助他吗?
2、续编故事:有位学生考上了浙江某大学,父母把他送到大学,帮他登记报到,买好饭菜票,在宿舍帮他挂好蚊帐,铺好被子,整理好柜子。临走时,父母千叮嘱,万交代,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哭了。傍晚,他要去洗澡了……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九、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