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第二讲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最新考纲透析】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各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4.能运用和与差、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5.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 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6.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核心要点突破】
要点考向1:三角变换及求值
考情聚焦:1.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三角变换、求值是高考必考内容。
2.该类问题出题背景选择面广,解答题中易出现与新知识的交汇题。
3.该类题目在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可能出现,属中、低档题。
考向链接: 1.在涉及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时,常用到如下变形
(1) ;
(2)角的变换 ;
(3) 。
2.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解决求值求角问题,常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给角求值”,即在不查表的前提下,通过三角恒等变换求三角函数式的值;
(2)“给值求值”,即给出一些三角函数值,求与之有关的其他三角函数式的值;
(3)“给值求角”,即给出三角函数值,求符合条件的角。
例1:已知向量 ,且
(Ⅰ)求tan A的值;
(Ⅱ)求函数 R)的值域
解析:(Ⅰ)由题意得m?n=sinA- 2cosA=0,
因为cosA≠0,所以tanA=2.
(Ⅱ)由(Ⅰ)知tanA=2得
因为x R,所以 .当 时,f(x)有最大值 ,
当sinx= -1时,f(x)有最小值-3
所以所求函数f(x)的值域是
要点考向2: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考情聚焦:1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涉及三角形的问题,在近3年新课标高考中都有出现,预计将会成为今后高考的一个热点。
2.该类问题多数是以三角形或其他平面图形为背景,考查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函数的化简与证明。
3.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在选择、填空题中出现。
考向链接:1.在三角形中考查三角函数式变换,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它是在新的载体上进行的三角变换,因此要时刻注意它重要性:一是作为三角形问题,它必然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余弦定理及有关三角形的性质,及时进行边角转化,有利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二,它毕竟是三角形变换,只是角的范围受到了限制,因此常见的三角变换方法和原则都是适用的,注意“三统一”,即“统一角、统一函数、统一结构”,是使问题获得解决的突破口。
2.在解三角形时,三角形内角的正弦值一定为正,但该角不一定是锐角,也可能为钝角(或直角),这往往造成有两解,应注意分类讨论,但三角形内角的余弦为正,该角一定为锐角,且有惟一解,因此,在解三角形中,若有求角问题,应尽量避免求正弦值。
例2:(2010?辽宁高考理科?T17)在△ABC中,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的对边,且
(Ⅰ)求A的大小;
(Ⅱ)求 的最大值.
【命题立意】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最值。
【思路点拨】(I)根据正统 定理将已知条件中角的正弦化成边,得到边的关系,再由余弦定理求角
(II)由(I)知角C=60°-B代入sinB+sinC中,看作关于角B的函数,进而求出最值
【规范解答】(Ⅰ)由已 知,根据正弦定理得
即
由余弦定理得
故 ,A=120°
(Ⅱ)由(Ⅰ)得:
故当B=30°时,sinB+sinC取得最大值1。
【方法技巧】
(1)利用正弦定理,实现角的正 弦化为边时只能是用a替换sinA,用b替换sinB,用c替换sinC。sinA,sinB,sinC的次数要相等,各项要同时替换,反之,用角的正弦替换边时也要这样,不能只替换一部分。
(2)以三角形为背景的题目,要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使用。象本例中B+C=60°
要点考向3: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
考情聚焦:1.有关解三角形及实际应用在高考中有时出现。
2.该类问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其建模后为解三角形问题,与三角函数及三角变换等知识交汇。
3.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题目不会太难。
例3:(2010?江苏高考?T17)某兴趣小组测量电视塔AE的高度H(单位:m),如示意图,垂直放置的标杆BC的高度h=4m,仰角∠ABE= ,∠ADE= 。
(1)该小组已测得一组 、 的值,算出了tan =1.24,tan =1.20,请据此算出H的值;
(2)该小组分析若干测得的数据后,认为适当调整标杆到电视塔的距离d(单位:m),使 与 之差较 大,可以提高测量精确度。若电视塔的实际高度为125m,试问d为多少时, - 最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的知识、两角差的正切及 不等式的 应用。
【思路点拨】(1)分别利用 表示AB、AD、BD,然后利用AD―AB=DB求解;
(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规范解答】(1) ,同理: , 。
AD―AB=DB,故得 ,解得: 。
因此,算出的电视塔的高度H是124m。
(2)由题设知 ,得 ,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故当 时, 最大。
因为 ,则 ,由 的单调性可知:当 时, - 最大。
故所求的 是 m。
【高考真题探究】
1.(2010?福建高考文科?T2)计算 的结果等于( )
A. B. C.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利用余弦的倍角公式的逆用,即降幂公式,并进行三角的化简求值。
【思路点拨】 直接套用倍角公式的逆用公式,即降幂公式即可。
【规范解答】选B, 。
【方法技巧】对于三角公式的学习,要注意灵活掌握其变形公式,才能进行灵活的恒等变换。如倍角公式: , 的逆用公式为“降幂公式”,即为 , ,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中,降幂公式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2.(2010 海南宁夏高考 理科T16)在 中,D为边BC上一点,BD= DC, =120°,AD=2,若 的面积为 ,则 = .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综合应用.
【思路点拨】利用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极其推论。列出边与角满足的关系式求解.
【规范解答】设 ,则 ,由 的面积为 可知
,可得 ,由余弦定理可知
,所以
,所以
由 ,及
可求得
【答案】60°
【方法技巧】熟练三角形中隐含的角的关系,利用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找边与角的关系,列出等式求解.
3.(2010?天津高考理科?T7)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 , ,则A= ( )
(A) (B) (C) (D)
【命题立意】考查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根据正、余弦定理将边角互化。
【规范解答】选A,根据正弦定理及 得:
,
。
【 方法技巧】根据所给 边角关系,选择使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将三角形的边转化为角。
4.(2010?北京高考理科?T10)在△ABC中,若b = 1,c = , ,则a =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解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
【思路点拨】对 利用余弦定理,通过解方程可解出 。
【规范解答】由余弦定理得, ,即 ,解得 或 (舍)。
【答案】1
【方法技巧】已知两边及一角求另一边时,用余弦定理比较好。
5.(2010?天津高考理科?T17)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及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Ⅱ)若 ,求 的值。
【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二倍角的正弦与余弦、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函数 的性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差的余弦等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运算能力。
【思路点拨】化成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形式;变角 ,
【规范解答】(1)由 ,得
所以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因为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又
,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
(Ⅱ)由(1)可知 又因为 ,所以
由 ,得 从而
所以
6.(2010?陕西高考理科?T17)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
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
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 偏西60°且与B点相距 海里的C点的 救援船立即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多长时间?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以及正、余弦定理,考查了解决三角形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思路点拨】解三角形
【规范解答】
【跟踪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总分36分)
1.(2010届?山东省实验高三一诊(文))已知点 在第四象限, 则角 的终边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若 ,则 的值为( )
A. B. C. D.
3.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T= ( )
(A)2π(B)π(C) (D)
4.若函数y=f(x)同时具有下列三个性质:(1)最小正周期为π,(2)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3)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则y=f(x)的解析式可以是( )
A. B.
C. D.
5.(2010届?广东高三六校联考(理))如图,Rt△ABC中,AC⊥BC,D在边AC上,已知BC=2,CD=1,∠ABD=45°,则AD=( )
A.2B.5C.4D.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总分18分)
7.在 中,角 , , 所对的边分别是 , , ,若 ,且 ,则 的面积等于_____
8.若定义在区间 上的函数 对 上的任意 个值 , ,…, ,总满足 ≤ ,则称 为 上的凸函数.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是“凸函数”,则在△ 中, 的最大值是____.
9.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cosA(sinB+cosB)+cosC=0,则A=_______.
三、解答题(10、11题每小题15分,12题16分,总分46分)
1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 .
(1)求 ;
(2)求 的值.
11.已知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
(1)求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函数 图象上与坐标原点最近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12.在锐角△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
(Ⅰ)确定角C的大小
(Ⅱ)若c= ,且△ABC的面积为 ,求a+b的值。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B
6.【解析】选A.依题意,画出图形.
△CAO是等腰三角形,
∴∠DCO=∠COA=π-2θ.
在Rt△COD中,
CD=CO?cos∠DCO
=c os(π-2θ)=-cos2θ,
过O作OH⊥AC于H点,则
CA=2AH=2OAcosθ=2cosθ.
∴f(θ)=AC+CD=2cosθ-cos2θ.
7.
8.
9.【解析】∵cosA(sinB+cosB)+cosC=0,
∴cosAsinB+cosAcosB+cos[π-(A+B)]=0,
∴cosAsinB+cosAcosB-cos(A+B)=0,
cosAsinB+cosAcosB-cosAcosB+sinAsinB=0,
即cosAsinB+sinAsinB=0.
又∵sinB≠0,∴cosA+sinA=0,
又 A是三角形的内角,∴A= .
答案:
10.解析:(1) ,
(2) 原式=
= .
11.解析: (1)
当 时,
当 时, 取得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2)令 ,得
当 时, ,当 时, , 满足要求的对称中心为
12.解析:(1)由 及正弦定理得,
…………………………………… 3分
是锐角三角形, …………………………………… 6分
(2)解法1: 由面积公式得
…………………… 9分
由余弦定理得
由②变形得 …………………………………… 12分
解法2:前同解法1,联立①、②得
…………………………………… 9分
消去b并整理得 解得
所以 故 …………………………………… 12分
第二讲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最新考纲透析】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各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4.能运用和与差、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5.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 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6.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核心要点突破】
要点考向1:三角变换及求值
考情聚焦:1.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三角变换、求值是高考必考内容。
2.该类问题出题背景选择面广,解答题中易出现与新知识的交汇题。
3.该类题目在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可能出现,属中、低档题。
考向链接: 1.在涉及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时,常用到如下变形
(1) ;
(2)角的变换 ;
(3) 。
2.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解决求值求角问题,常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给角求值”,即在不查表的前提下,通过三角恒等变换求三角函数式的值;
(2)“给值求值”,即给出一些三角函数值,求与之有关的其他三角函数式的值;
(3)“给值求角”,即给出三角函数值,求符合条件的角。
例1:已知向量 ,且
(Ⅰ)求tan A的值;
(Ⅱ)求函数 R)的值域
解析:(Ⅰ)由题意得m?n=sinA- 2cosA=0,
因为cosA≠0,所以tanA=2.
(Ⅱ)由(Ⅰ)知tanA=2得
因为x R,所以 .当 时,f(x)有最大值 ,
当sinx= -1时,f(x)有最小值-3
所以所求函数f(x)的值域是
要点考向2: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考情聚焦:1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涉及三角形的问题,在近3年新课标高考中都有出现,预计将会成为今后高考的一个热点。
2.该类问题多数是以三角形或其他平面图形为背景,考查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函数的化简与证明。
3.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在选择、填空题中出现。
考向链接:1.在三角形中考查三角函数式变换,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它是在新的载体上进行的三角变换,因此要时刻注意它重要性:一是作为三角形问题,它必然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余弦定理及有关三角形的性质,及时进行边角转化,有利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二,它毕竟是三角形变换,只是角的范围受到了限制,因此常见的三角变换方法和原则都是适用的,注意“三统一”,即“统一角、统一函数、统一结构”,是使问题获得解决的突破口。
2.在解三角形时,三角形内角的正弦值一定为正,但该角不一定是锐角,也可能为钝角(或直角),这往往造成有两解,应注意分类讨论,但三角形内角的余弦为正,该角一定为锐角,且有惟一解,因此,在解三角形中,若有求角问题,应尽量避免求正弦值。
例2:(2010?辽宁高考理科?T17)在△ABC中,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的对边,且
(Ⅰ)求A的大小;
(Ⅱ)求 的最大值.
【命题立意】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最值。
【思路点拨】(I)根据正统 定理将已知条件中角的正弦化成边,得到边的关系,再由余弦定理求角
(II)由(I)知角C=60°-B代入sinB+sinC中,看作关于角B的函数,进而求出最值
【规范解答】(Ⅰ)由已 知,根据正弦定理得
即
由余弦定理得
故 ,A=120°
(Ⅱ)由(Ⅰ)得:
故当B=30°时,sinB+sinC取得最大值1。
【方法技巧】
(1)利用正弦定理,实现角的正 弦化为边时只能是用a替换sinA,用b替换sinB,用c替换sinC。sinA,sinB,sinC的次数要相等,各项要同时替换,反之,用角的正弦替换边时也要这样,不能只替换一部分。
(2)以三角形为背景的题目,要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使用。象本例中B+C=60°
要点考向3: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
考情聚焦:1.有关解三角形及实际应用在高考中有时出现。
2.该类问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其建模后为解三角形问题,与三角函数及三角变换等知识交汇。
3.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题目不会太难。
例3:(2010?江苏高考?T17)某兴趣小组测量电视塔AE的高度H(单位:m),如示意图,垂直放置的标杆BC的高度h=4m,仰角∠ABE= ,∠ADE= 。
(1)该小组已测得一组 、 的值,算出了tan =1.24,tan =1.20,请据此算出H的值;
(2)该小组分析若干测得的数据后,认为适当调整标杆到电视塔的距离d(单位:m),使 与 之差较 大,可以提高测量精确度。若电视塔的实际高度为125m,试问d为多少时, - 最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的知识、两角差的正切及 不等式的 应用。
【思路点拨】(1)分别利用 表示AB、AD、BD,然后利用AD―AB=DB求解;
(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规范解答】(1) ,同理: , 。
AD―AB=DB,故得 ,解得: 。
因此,算出的电视塔的高度H是124m。
(2)由题设知 ,得 ,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故当 时, 最大。
因为 ,则 ,由 的单调性可知:当 时, - 最大。
故所求的 是 m。
【高考真题探究】
1.(2010?福建高考文科?T2)计算 的结果等于( )
A. B. C.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利用余弦的倍角公式的逆用,即降幂公式,并进行三角的化简求值。
【思路点拨】 直接套用倍角公式的逆用公式,即降幂公式即可。
【规范解答】选B, 。
【方法技巧】对于三角公式的学习,要注意灵活掌握其变形公式,才能进行灵活的恒等变换。如倍角公式: , 的逆用公式为“降幂公式”,即为 , ,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中,降幂公式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2.(2010 海南宁夏高考 理科T16)在 中,D为边BC上一点,BD= DC, =120°,AD=2,若 的面积为 ,则 = .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综合应用.
【思路点拨】利用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极其推论。列出边与角满足的关系式求解.
【规范解答】设 ,则 ,由 的面积为 可知
,可得 ,由余弦定理可知
,所以
,所以
由 ,及
可求得
【答案】60°
【方法技巧】熟练三角形中隐含的角的关系,利用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找边与角的关系,列出等式求解.
3.(2010?天津高考理科?T7)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 , ,则A= ( )
(A) (B) (C) (D)
【命题立意】考查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根据正、余弦定理将边角互化。
【规范解答】选A,根据正弦定理及 得:
,
。
【 方法技巧】根据所给 边角关系,选择使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将三角形的边转化为角。
4.(2010?北京高考理科?T10)在△ABC中,若b = 1,c = , ,则a =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解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
【思路点拨】对 利用余弦定理,通过解方程可解出 。
【规范解答】由余弦定理得, ,即 ,解得 或 (舍)。
【答案】1
【方法技巧】已知两边及一角求另一边时,用余弦定理比较好。
5.(2010?天津高考理科?T17)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及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Ⅱ)若 ,求 的值。
【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二倍角的正弦与余弦、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函数 的性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差的余弦等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运算能力。
【思路点拨】化成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形式;变角 ,
【规范解答】(1)由 ,得
所以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因为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又
,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
(Ⅱ)由(1)可知 又因为 ,所以
由 ,得 从而
所以
6.(2010?陕西高考理科?T17)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
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
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 偏西60°且与B点相距 海里的C点的 救援船立即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多长时间?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以及正、余弦定理,考查了解决三角形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思路点拨】解三角形
【规范解答】
【跟踪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总分36分)
1.(2010届?山东省实验高三一诊(文))已知点 在第四象限, 则角 的终边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若 ,则 的值为( )
A. B. C. D.
3.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T= ( )
(A)2π(B)π(C) (D)
4.若函数y=f(x)同时具有下列三个性质:(1)最小正周期为π,(2)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3)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则y=f(x)的解析式可以是( )
A. B.
C. D.
5.(2010届?广东高三六校联考(理))如图,Rt△ABC中,AC⊥BC,D在边AC上,已知BC=2,CD=1,∠ABD=45°,则AD=( )
A.2B.5C.4D.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总分18分)
7.在 中,角 , , 所对的边分别是 , , ,若 ,且 ,则 的面积等于_____
8.若定义在区间 上的函数 对 上的任意 个值 , ,…, ,总满足 ≤ ,则称 为 上的凸函数.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是“凸函数”,则在△ 中, 的最大值是____.
9.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cosA(sinB+cosB)+cosC=0,则A=_______.
三、解答题(10、11题每小题15分,12题16分,总分46分)
1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 .
(1)求 ;
(2)求 的值.
11.已知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
(1)求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函数 图象上与坐标原点最近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12.在锐角△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
(Ⅰ)确定角C的大小
(Ⅱ)若c= ,且△ABC的面积为 ,求a+b的值。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B
6.【解析】选A.依题意,画出图形.
△CAO是等腰三角形,
∴∠DCO=∠COA=π-2θ.
在Rt△COD中,
CD=CO?cos∠DCO
=c os(π-2θ)=-cos2θ,
过O作OH⊥AC于H点,则
CA=2AH=2OAcosθ=2cosθ.
∴f(θ)=AC+CD=2cosθ-cos2θ.
7.
8.
9.【解析】∵cosA(sinB+cosB)+cosC=0,
∴cosAsinB+cosAcosB+cos[π-(A+B)]=0,
∴cosAsinB+cosAcosB-cos(A+B)=0,
cosAsinB+cosAcosB-cosAcosB+sinAsinB=0,
即cosAsinB+sinAsinB=0.
又∵sinB≠0,∴cosA+sinA=0,
又 A是三角形的内角,∴A= .
答案:
10.解析:(1) ,
(2) 原式=
= .
11.解析: (1)
当 时,
当 时, 取得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2)令 ,得
当 时, ,当 时, , 满足要求的对称中心为
12.解析:(1)由 及正弦定理得,
…………………………………… 3分
是锐角三角形, …………………………………… 6分
(2)解法1: 由面积公式得
…………………… 9分
由余弦定理得
由②变形得 …………………………………… 12分
解法2:前同解法1,联立①、②得
…………………………………… 9分
消去b并整理得 解得
所以 故 ……………………………………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