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 篇1
《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学会细致的观察,逐步培养对事物本质的合理猜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米与饭之间观察特征变化的兴趣;培养既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又能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科学知识:通过比较观察米粒和饭粒,了解两者的特征变化;初步认识不甜的糖类――淀粉,知道淀粉遇碘酒会变蓝色。
二、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信封里分别装好米和饭,每组各一份,电饭锅中煮好米饭,塑料碗每组一只,汤匙每人一个,每人一杯温开水,淀粉若干。(学生2人一组材料,4人围坐)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寻找米与饭之间的特征变化
・出示两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米和饭),要求学生不用眼睛看,猜猜哪个装着米?哪个装着饭?而且要说出猜测的根据。
・学生交流猜测结果和根据。(软硬、干湿、气味、粘不粘、有无声音等)
・打开信封看看猜测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并且评一评猜测的根据是否合理。
・打开信封之后,在引导学生还能通过其他方法找到饭和米之间的变化吗?(大小、颜色、轻重、容易变形、形状)
・小结:猜测中所运用的观察方法。
(二)品尝米饭的味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吃饭的时候米饭的味道。(如果学生说米饭的味道有咸、苦的时候,引导学生说说咸或者苦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在一时说不清米饭是什么味道的情况下,一起来尝米饭。(明确今天尝米饭跟平时吃饭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尝米饭――要求尝尝米饭的味道,并想好自己是怎么尝的。
・交流米饭的味道和尝的方法,分析部分学生尝不出味道的原因。(咀嚼的次数不够、品味得不够细心)
・第二次尝米饭――要求第一次尝出米饭的味道的学生,边尝边体会的甜味是大概咀嚼了多少下以后出现的;要求第一次没尝出米饭的味道的学生,继续尝尝米饭的味道。
・交流“米饭甜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和“第一次没尝出味道的同学第二次尝米饭的结果”。
・交流尝米饭的体会。
(三)猜测米饭的甜味
・引导学生发问:为什么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会出现甜味?・引导学生猜测“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出现甜味”的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看书等方法解决疑问。
・学生交流对“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出现甜味”的认识,引出淀粉。
・教师出示淀粉(一生一包),请学生课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究淀粉,下节课继续来交流、研究淀粉的情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 篇2
《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学会细致的观察,逐步培养对事物本质的合理猜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米与饭之间观察特征变化的兴趣;培养既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又能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科学知识:通过比较观察米粒和饭粒,了解两者的特征变化;初步认识不甜的糖类――淀粉,知道淀粉遇碘酒会变蓝色。
二、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信封里分别装好米和饭,每组各一份,电饭锅中煮好米饭,塑料碗每组一只,汤匙每人一个,每人一杯温开水,淀粉若干。(学生2人一组材料,4人围坐)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寻找米与饭之间的特征变化
・出示两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米和饭),要求学生不用眼睛看,猜猜哪个装着米?哪个装着饭?而且要说出猜测的根据。
・学生交流猜测结果和根据。(软硬、干湿、气味、粘不粘、有无声音等)
・打开信封看看猜测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并且评一评猜测的根据是否合理。
・打开信封之后,在引导学生还能通过其他方法找到饭和米之间的变化吗?(大小、颜色、轻重、容易变形、形状)
・小结:猜测中所运用的观察方法。
(二)品尝米饭的味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吃饭的时候米饭的味道。(如果学生说米饭的味道有咸、苦的时候,引导学生说说咸或者苦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在一时说不清米饭是什么味道的情况下,一起来尝米饭。(明确今天尝米饭跟平时吃饭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尝米饭――要求尝尝米饭的味道,并想好自己是怎么尝的。
・交流米饭的味道和尝的方法,分析部分学生尝不出味道的原因。(咀嚼的次数不够、品味得不够细心)
・第二次尝米饭――要求第一次尝出米饭的味道的学生,边尝边体会的甜味是大概咀嚼了多少下以后出现的;要求第一次没尝出米饭的味道的学生,继续尝尝米饭的味道。
・交流“米饭甜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和“第一次没尝出味道的同学第二次尝米饭的结果”。
・交流尝米饭的体会。
(三)猜测米饭的甜味
・引导学生发问:为什么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会出现甜味?・引导学生猜测“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出现甜味”的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看书等方法解决疑问。
・学生交流对“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出现甜味”的认识,引出淀粉。
・教师出示淀粉(一生一包),请学生课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究淀粉,下节课继续来交流、研究淀粉的情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 篇3
《稻谷的观察》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稻谷、大米,学会细致的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米饭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乐于参与讨论、交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意识到科学家队人类生活作出的杰出贡献。
科学知识:认识稻谷、糙米和大米,知道米饭是由稻谷加工而来的米做成的。
・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水稻的种子可以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用什么工具来观察比较好?(放大镜)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该怎么办?(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稻谷。(6分钟)
・交流观察结果。
(二)认识糙米,比较糙米和精米
・引导学生剥掉稻谷的壳看看。注:不要破坏稻谷的内部,想办法完整的剥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壳有什么作用?
・比较剥掉壳后的米跟平时吃的米有什么不同?记录并请学生说一说。
・在学生比较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关糙米和精米的资料,了解种子的结构。
(三)加工精米
・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把糙米加工成精米?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出精米来?猜想大米加工厂里是怎样加工精米的?
(四)说说米饭的来历
・引导学生说说米饭的来历,进行珍惜粮食的教育。
(五)布置作业
・课后做做精米发芽的实验;去家里或菜场、粮店了解一下我们吃的大米有哪些种类。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 篇4
《大米的观察》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使用放大镜观察大米,并能尝试进行提出分类标准并按自己的标准对大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大米观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让学生感受到科学观察需要带着问题才能获得更多的发现。3.在观察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认识几种常见的大米。
二、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粳米、糯米、杂交米若干;科学文件夹与观察记录纸;白纸,牙签,放大镜,玻璃器皿。
一、教学活动过程 :
(一)导入 话题
・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主要的大米?
平时吃饭的时候,是否留心过米饭的味道、气味、样子,有没有细微的不同?这些不同与米有什么关系?
(二)观察大米
・提供给学生粳米、糯米、杂交米混合在一起的一小堆米(100粒左右),请学生讨论:面对一小袋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怎么用工具来观察比较好?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该怎么办?
・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
・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
・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杂交稻的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
・进一步观察大米:提供一组80左右粒的杂交米或灿米,里面有碎米、带黑点的米或霉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从米的形状或者颜色或者大小等方面给这些米分分类。
・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根据。
(三)课外作业
・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大米的信息,了解更多大米的知识。
・去观察家里吃的大米,看看跟今天观察的哪一种比较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