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通用13篇)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通用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通用13篇)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1

  薛法根《螳螂捕蝉》(第二教时)教学实录

  师:先请同学们听写四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每组四个词,同学们要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四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老师依次念四组词,每组只念一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学生都开心地笑了): 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出示的词语,自己批阅,全对的打个“☆”。(学生对照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教师将几位同学的听写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扼要地评点。)

  师:春秋时期,吴王不听众大臣的劝阻,执意攻打楚国。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灵机一动,对吴王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一听便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是怎样一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待会儿请你来讲这个故事。

  (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刚才学生听写的五组词语。)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同学们听得很专心,相信大家把故事内容都记住了。不过,为了让大家讲得更好,老师还是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自己来练讲一遍,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学生大声地练讲故事。)

  师:现在谁愿意来讲这个故事?(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

  师:(惊喜地)你们听出些什么来了吗?

  生:她加上了一些词,听起来更生动了。

  师:对!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故事就更动听了。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众笑)

  生:然而蝉万万没想到死亡正向它*近。一只螳螂正拱着身子,悄悄地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师:真是太紧张啦!好听!(众笑)

  生:那螳螂也没想到有只黄雀正站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满心欢喜地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

  师: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吗?

  生:少年应该站在树下,而不是黄雀的背后。

  师:你听得真仔细!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众大笑)

  生: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早已在树下看得一清二楚,拿着弹弓,正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根本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故事听完了。谁来评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

  生:她讲得很流利、很生动。特别是加上一些描写,听起来更有紧张感。(师指指听写的词语。)

  生:她还能将听写过的几组词语都恰当地用在故事里了。

  师:(上前握住那位同学的手)非常感谢你!你让我们享受了一个美妙的故事。(生鼓掌)谁还愿意让大家享受一番?

  生:(讲得也很生动,略。)

  师:这个故事就叫――

  生:(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师:那位少年是怎么利用这个故事劝说吴王的呢?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这个故事。

  (教师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后指名朗读。学生读得极有感情。略)

  师: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

  生:就是一下子全明白过来的意思。

  师:吴王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他就全明白了?他又明白了什么?请你联系上文想一想。(生不约而同地读第一节。)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位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师:写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这么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捕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趣事,实际上是――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那好,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学生纷纷演练起来。)

  师:(请两位同学上台)你们两个是演员,谁是导演?

  生:老师。

  师:今天请大家当导演(生兴奋地笑),给这两位演员导一导表演的动作、说话的语气,好吗?

  生:少年在禀报大王时,要做这样的动作。(生演低头、下跪、抱拳的禀报姿势。)

  师:你还挺专业的嘛!(众笑)(对演少年的同学)你来学一学。

  生:吴王夸奖时可以翘起大拇指,恍然大悟时可以捋一捋胡子,装作思考的样子。(生边说边演,生鼓掌。)

  师:又导又演,名副其实的导演!

  生:少年在讲故事时可以指着一棵树讲,这样更逼真。

  生:(略)

  师:现在让这两位同学到一边去练一练。我们还得准备准备。演戏要有个旁白,也就是画外音,把那些在舞台上没法布置出来、演出来的景呀、物呀作一个旁白,来一点说明。吴王花园早晨的情景怎么样呢?文中没写,现在就请各位导演即兴写一段话,谁写得快、写得好,就用谁的。(生纷纷动笔写。)

  (老师选择其中一位同学来作旁白,开始表演。)

  生: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付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略)

  师: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像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众大笑)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2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1、教学目标明确,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故事内容,领悟“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2、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课文,把握教材。如: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这时候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品读,加深巩固。

  3、重视朗读。“三分文章七分念”。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朗读教学的指导,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我请学生多次读课文。“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还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感悟文本。

  4、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吴王第二天上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且渗透复述故事。怎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

  (1)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2)(出示) 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              。故事是这样的                       。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故本王决定              。

  5、以听写词语、听故事和复述故事入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本节课很多方面做得较好,但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时间还是用的较多了;学生的全面参与性还不够,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完整表达。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改进。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生对于寓言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体会蕴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形象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少年巧妙劝说中显露出的惊人的机智与高超的谋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体现以下两点:一是体现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合作,互讲互评;二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时,及时拨云见日,让学生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畅快。

  下面例举课堂实录一个片断:

  师:这位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到花园里转悠,一连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毫不介意,这是为什么?

  生1:他在寻找猎物。

  生2:不对,我觉得他是在寻找机会,好接近吴王。

  师:理由呢?

  生2:他听了大臣们的议论之后,才来花园里转悠,说明他正想办法要解决劝说吴王的问题。

  师:有道理。大家赞成吗?

  生3:赞成。我认为他是在故意引起吴王的注意。不然为什么连续去了三天呢?

  师:他打着鸟了吗?他讲给吴王的故事是亲眼看见的吗?

  生1:是亲眼看见的,不然怎么会讲得那么详细?

  生2:不是真的,我认为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想借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

  生3:我也赞成不是真的,你想树那么高,树叶又密,他哪能对螳螂捕蝉看得那么清呢?

  师:有道理,谁还说?

  生4:我认为他或许以前见过,现在用他来说服吴王,更能表现出少年惊人的机智与谋略。

  师:理解得相当深刻。他的做法妙在哪儿呢?

  生1:吴王已下了决心,但他却说服了吴王。

  生2:他不但说服了吴王,而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辩着,议论着,不觉已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3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九

  作者:扬中市实验小学  陆智华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7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九

  执教:扬中市实验小学  陆智华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们要上的课文是――螳螂捕蝉,(教师板书课题)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同学们已经能根据声旁准确地读出读音了,咱们大声地念念它,好吗?读“螳螂”二字――齐读课题

  过渡:螳螂捕蝉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中蕴藏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想知道吗?

  二、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轻轻地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课文,碰到生字,对照着文后的生字表认认、记记,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读完后啊,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认真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完后,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学生朗读情况:刚才,老师巡视了一番,发现咱们六( )的同学读书可认真啦!想必,你们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4、指名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但吴王固执己见,决心已下,不容劝说。在大臣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使吴王恍然大悟,从而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指名两生说,第一生说完后要给予明确地肯定,指出更清楚的要求。一定要说出“固执”和“恍然大悟”两词)

  评价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出示)

  1、教师手指文字,叙述:你们看,起初,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是极力劝阻,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不堪设想(着重号点出),你怎样理解“不堪设想”呢?(不敢去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之严重!)你能想象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吗?(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将造成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是啊,尽管后果这么严重,可吴王却固执己见,(着重号点出“固执”)你又怎样理解“固执”呢?――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并且他还说――引读“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你能把第一段读好吗?自己去练练,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练读――指名读、评――齐读)

  (二)第十二自然段

  如此固执的吴王后来是――呈现文字――恍然大悟(着重号点出)最后,打消(着重号点出)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三)质疑

  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读读,看看能不能把你心中最大的问号问出来?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臣都说服不了吴王,而一个少年却能?

  为什么吴王起初是固执不已,而后来却恍然大悟,从而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果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从这两段文字中寻找答案――听了少年的这番话。)

  少年的这番话是什么样的话?(“这番话”下加――和?)

  这位少年的一番话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道理?(“道理”下加――和?)

  评价过渡: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问题的学习不叫真正的学习!”看来啊,同学们真的会学习,真的会思考!

  四、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

  1、那么,少年的这番话究竟是怎样的一番话呢?(出示9、10、11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读文字,其他同学思考:少年的这番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3、指名学生说(螳螂捕蝉的故事)是的,它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

  4、出示自学要求:认真地、反复地读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象,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出示关键词语的着重号: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伸长脖子、瞄准)争取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5、学生读、自由练说

  6、出示图片: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讲述这个故事,苏老师给你们提供了这样一幅插图,对照着插图,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说。

  7、指名两生说。

  8、原先固执的吴王就是听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出来,将“这番话”下的――加?舍去)才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9、那么,究竟这个故事蕴藏着怎样的道理呢?(指名说)

  10、出示9――11自然段,在“它们……祸患呢!”下出现下划线。齐读这句话

  9、出示:此刻的吴王恍然大悟:我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

  12、是啊,正是因为少年的那番话,才使吴王悟出了如此重要的道理,实际上,这个道理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借鉴的。

  13、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五、评析少年形象

  1、同学们,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位少年,一位与我们同龄的少年,他做出了许多大臣们不能做到的事情,你佩服吗?

  2、你为什么佩服他呢?出示:认真得读读课文的2――11自然段,细细地品位文中描写少年的词句,然后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这位少年的敬佩之情。友情提醒:一定要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写,要写得有理有据,如果能结合以前所学的课文和生活经验来写就更好啦!

  3、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析

  你的叙述方法老师很欣赏,你用了总分的句式把自己对这位少年的印象说得有条有理。

  有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

  你不仅用了文章中的语句,还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真不错!

  ……

  六、课堂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少年啊!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也要向这位少年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也耐人寻味,它所蕴涵的道理我们也要牢记: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身后的隐患。

  七、作业布置

  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想不想把这篇课文的故事情景表演出来?(想)那好,这个工作留给你们课后去精心准备,呆会儿,我去建议你们的语文老师利用下节语文课展示你们的准备成果,好吗?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4

  10、螳螂捕蝉

  学什么

  熟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忘记身边隐患的道理。

  怎样学

  想一想,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测一测

  一、辨字组词

  捕(     )     虚(     )      供(     )       涡(     )

  铺(     )     虎(     )      拱(     )       祸(     )

  辅(     )     虑(     )      洪(     )       锅(     )

  待(     )     侯(     )      仔(     )       啄(     )

  侍(     )     候(     )      籽(     )       琢(     )

  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①失去生命    ②不顾性命    ③表示坚决裂   ④不活动,不灵活

  1、吴王已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    )

  2、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    )

  3、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    )

  4、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      (    )

  转:①旋动、改换方向    ②不直接地    ③围绕中心旋动  ④量词、绕圈

  1、这件衣物我不敢当面给她,请你帮我转达给好好吗?      (    )

  2、瞧,这辆车的轮子转得可真快,我猜有时速120公里吧!  (    )

  3、只见小张转身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真的生气了。        (    )

  4、是谁让你把这条绳子转那么多圈的?都快解不开了。      (    )

  再提高

  一、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事情吗?举例谈谈你对此有何看法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盂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zàng)、筑坟、祭(jì)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器,咿咿(yī)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mǐn)□鱼□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于是,决定再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jū gōng)。有时,教师领着学生演习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学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儿童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情不自禁:                                                  

  ②彬彬有礼:                                                  

  2、填空。

  ①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是

  ,名叫       ;“孟”指的是       ,名叫        。

  ②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              ,第二次住在       ,第三次住在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①改成“把”字句:                                             

  ②改成“被”字句:                                             

  4、给第三、四、五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5、句子中的“……”表示的意思一样吗?(是,否)表示的是         

  6、在“口”处补充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孟母(     )一再搬家,(      )怕孟子受外界影响,学坏了。(填关联词)

  8、“孟子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新鲜事他都看到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根据句式特点,仿写一句话:                                              

  9、从“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                              。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5

  [课题]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0课  螳螂捕蝉

  [教材简析]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从人物对话入手叙述故事,使人妙悟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文章前后照应,从开头的吴王有意攻打楚国,到结尾的“恍然大悟”,一脉相承,一线贯通,构成了有机整体。

  [第一课时目标预设]

  1、以检查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3、掌握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重点、难点]

  通过听、说、读、写、演等语文实践训练,激发进一步探究“少年为什么能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的兴趣。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是一个综合的实践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一是要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以学生质疑解疑为主线,穿插听、说、读、写、演等语文实践训练;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与文本对话,理解语言,表演情节,形成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开放的,有生命的语文课堂;三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由读到演,由演到说,由说到写,因势利导,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掌握生字——整体感知——了解起起因、结果——引发探究——回归整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  你能看出图片是什么动物?(螳螂  蝉)

  (1)请用手指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螳螂”“蝉”这三个字(都是课后生字)

  (2)螳螂是什么?(昆虫、益虫)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举例:蜻蜓。你们也找找看?(蚂蚁、蝴蝶、蚂蚱、蚱蜢)

  有些动物的名称中有虫旁,但不是昆虫,举例:青蛙、蛇、蚯蚓。

  (3)故事:话说有一天,这只螳螂来到一个花园里,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这只螳螂一看,馋坏了,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边补充完整题目)

  这只螳螂吃到蝉了吗?为什么?你怎么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一个八字成语。可《螳螂捕蝉》这篇文章却是一则寓言故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5)这些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相信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深刻领会到的。

  二、通读课文,掌握生字。

  (一)自学课文,初步整体感知全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学习课文。

  出示学习要求:(大屏幕)

  1、先自个儿读。

  (1)自己学习生字新词,掌握形音义。

  (2)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对每句话,每个字。

  2、再和同桌合作比赛读,挑一段自己感觉最难读或读得最好的内容,考考同桌,比比谁读得好。

  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后交流学习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后齐读。

  诸侯国  禀报  固执  毫不介意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打消念头  隐伏祸患   劝阻

  2、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

  处死   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大王   乘虚而入   举起前爪   露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节次开火车读课文)

  2、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一说吗?

  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从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交流

  a、吴王是位暴君  相机出示句子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顽固

  (2)你能否讲讲吴王怎么样,才叫固执?

  (3)学学这位暴君的样子,表演朗读,后全班一起来学一学。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6

  一、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一种嵌套结构的课文,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

  特殊的文本结构给教者带来挑战: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为此,我深入钻研文本,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考虑起,将本篇课文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螳螂捕蝉”的寓意;第二,吴王从寓言中明白的现实意义;第三,通过吴王前后的态度对比,分析少年的人物形象。

  如何把握教材,上好这篇课文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文本。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学,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

  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课文,发现嵌套的两个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当我把文章再延伸至现实生活时,不难发现,它有利于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与别人沟通交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纵观六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不太高,技能技巧也有待进一步训练。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为什么要正确、流利地朗读?因为读是语文的基础,是理解的根本。课题最直接地透露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利用课题帮助学生梳理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尽快走进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2、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怎么明白?抓住这个故事的内容和它的语句的内在联系,进行朗读、分析、理解。)

  3、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一种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这是一位机智勇敢爱国的少年。)

  其中目标1是教学的重点,目标2、3是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故事内容,领悟“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一)直奔故事内容,领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便通过听写词语进行字词的检查,然后出示听写的词语,请学生自批核对并用上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这样,学生很快对课文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接着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把这两个自然段综合起来说。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我以蝉为主要研读对象,带领学生悟寓言之意。从两方面入手,扣着“一心只顾着”和“没顾到”让学生关注并体会。从“一心只顾着”感受蝉的“自由自在”“悠闲”。而其它几个具体对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进行细读处理。关键抓住内容与寓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比如进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既而,再抓住“没顾到”这个词,让学生说说蝉、螳螂、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进一步感悟寓意。课文的中心来自于内容,内容来自于文字,中心、内容和文字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抓住“恍然大悟”,认识吴王态度的转变。

  简单对话后,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齐读,加深巩固。

  “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读课文。“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

  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意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实际与寓言故事中的蝉、螳螂和黄雀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一自然段中大臣们劝说吴王的话,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扣住“处死”一词体会吴王当时的固执。

  2、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最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次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正是这句含义深刻的总结语惊醒了吴王,促使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三)再次研读课本,认识少年的机智勇敢。

  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少年的机智勇敢呢?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从好的来讲是用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同样是劝,为什么少年成功了而大臣们却没有成功呢?

  促成矛盾冲突,是学生思维推进的有效方式。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将两种劝说的不同结果移位、浓缩到一处、通过比照得出结论:大臣们的劝说太直接,少年的劝说方式很巧妙,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少年的方式巧妙在哪儿?让学生合作探究:“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吗?再回到课文的第3自然段,通过朗读,结合少年的行为,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机智的少年。而少年的勇敢能理解的学生可能不太多。就势再次提问: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劝说吴王的?随即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至此,两个“死”字的不同理解,训练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再次深刻认识到吴王的“固执己见”,又体会到“少年用故事说话巧劝成功”是勇敢的表现,是智慧的表现。再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教学难点,在我的步步预设中渐渐突破。

  (四)课后练习:抓住吴王第二天上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渗透复述故事。

  怎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

  1、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2、(出示) 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              。故事是这样的                       。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故本王决定              。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7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动物有关系(板书:螳螂捕蝉),请同学们读课题。

  螳螂捕蝉也是一个成语,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通常还会在后面加上几个字——

  (生:黄雀在后)

  2.完整地说。

  (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初读感知,把握大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默读问题)

  2.好,哪位同学结合投影上的提示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提示)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3.谁讲的故事?讲给谁听?目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少年、吴王)

  三、角色体验,读文明理

  (一)自由读文,小组讨论

  1.哪位同学能快速地把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找出来,读给我们听一听。

  2.这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或是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出示课件)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角色体验,加深理解

  1.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其实它们三位把头往回一调,完全可以看到身后的危险,这灾难就是可以避免的,但它们为什么不调头呢?我来找三位同学替它们回答。

  (1)蝉啊,蝉!你为什么没把头往后调一下,看看身后的危险呀?

  (我看你是只想露水不要命呐!)

  (2)螳螂,你为什么没调头看看身后的危险呀?

  (好吃吗?还没吃到就……惨喽!)

  (3)黄雀,你为什么没把头转一转哪?

  (吃到螳螂了吗?现在后悔了吗?来不及了!)

  2.从这三位的回答我们明白了,蝉一心贪恋露水却不知道(身后的螳螂),螳螂一心想捕蝉却不知道(身后的黄雀),黄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依次板书)

  3.谁能同时面对它们三位用一句话告别一下。看看文中哪句话最合适?谁来读这句话,真的让它们听到,你是在告诫它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三)领悟寓意,创新复述

  1.少年对吴王所讲的这番话,吴王听懂了吗?从哪儿看出来?请齐读。(出示课件)

  2.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呀?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

  学生自由回答。

  3.老师这里也准备了几个,同学们读一读,积累积累。它们都是表示一下子明白过来的词语。

  4.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出了什么呀?他做了一个什么决定?

  奇怪了!少年这番话并没有提到攻打楚国的事呀,为什么吴王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这两件事儿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吴王攻楚就像螳螂捕蝉一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王攻楚,诸侯在后。(板书:攻楚,诸侯)

  5.少年说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现在看来它不但有意思,而且还特别的有……

  谁能把少年所讲的这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哲理、道理、寓意)的故事绘声绘声地讲好它呢?我刚才说的是什么好?讲好!自己练习一下,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6.哪位同学当一下少年,给我们这些好奇的吴王讲讲这个故事呢?(课件出示插图)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8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学生回答)

  “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细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教师引导: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做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相机出示下面一段话:

  (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神情,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读出螳螂的紧张和专注。

  (2)说说各自都从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3、这个故事是谁说给谁听的?他为什么要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有一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读了这段话后,吴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2)如何理解“固执”,读一读吴王的这句话:“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交流:反复朗读,吴王的眼前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引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语,引导体会所隐伏的祸患)

  (4)想象说话。你觉得“不堪设想”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过渡:是啊,凡事不能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利益背后所隐伏的祸患。应三思而后行,切忌一意孤行。

  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思考:既然不能正面劝阻,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谈谈各自的看法。自由朗读课文。

  说说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怎样。

  (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a“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少年是怎样“讲”的,是一种简单的讲吗?

  (少年的“巧劝”究竟“巧”在哪儿,使那位固执的吴王最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读课文2—11自然段,圈画出相关的内容。

  b交流:

  (1)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并想想少年说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是指什么。你们觉得侍卫官的哪句话最关键?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2)赏读:(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9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四

  作者:赵建华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6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四

  第二课时

  泗港小学赵建华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①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②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③练读第3节。

  ④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①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②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 ← 蟑螂 ← 黄雀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

  少年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10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①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②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③练读第3节。

  ④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①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②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 ← 蟑螂 ← 黄雀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

  少年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1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固执地要求攻打楚国,而且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时候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在王宫花园里给他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位少年讲了怎样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呢?

  二、合作学文

  (一)创说领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参照课文插图画面,试讲这件挺有意思的事。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2-12节,找出文中“螳螂捕蝉”的内容;

  2、 试说故事,最好有创新。

  3、 指名说故事。从“具体、生动”这一要求来评议。(从读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

  (二)研读理解

  1、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一个什么成语?(板书:蝉---螳螂---黄雀)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提问: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它们没想到的“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课件:辨一辨]自读课文9、11小节故事部分,同桌讨论。

  提问: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些什么?

  过渡: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指名读课文12节)

  2、“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板书:恍然大悟 )

  3、这个固执的吴王,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我们还得研究一下当时的历史。出示《春秋列国图》。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假如你是吴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会说些什么?[课件:说一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相机板书:楚国---吴国---其它诸侯国)

  4、这些道理,是少年直接告诉吴王的吗?(不是,是吴王听了故事后自己悟到的。)少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与大臣一样,只是劝说的方式不同,如果说大臣是直劝、力劝,那么少年就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劝。)

  (请读读课文,3—11小节。)相机指导朗读。先小组分角色自读:一人提示语,一人读吴王的话,一人读少年的话,一人当评委;然后当众读,集体评议;最后再当众分角色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这儿,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合作体悟

  过渡:同样是劝说,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

  1、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相互合作,分角色读,也可以合作表演。)

  友情提醒: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当时有什么神态、动作?

  2、分小组准备后组织交流、评议。

  在别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你是评委,请你仔细听,认真看,用心体会,他们哪些地方读(或演)得不错,哪些地方你认为可以改进?为什么?(“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1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①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②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③练读第3节。

  ④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①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②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蟑螂←黄雀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篇1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0

  以新课程标准剖析《螳螂捕蝉》

  我偶然看到薛老师的教学录像《螳螂捕蝉》。这是前几年的教学录像,对我仍有新的启示,现在我们都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我想就新课标的有关教学理念来剖析前几年的课堂教学《螳螂捕蝉》,做到推陈出新,引领自己快速成长,并请薛老师批评指正。

  这堂课展示了薛老师朴实、扎实、真实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少年的故事螳螂捕蝉时,先从听写词语入手,再让学生借助词语复述故事,接着让学生表演故事,让台下的同学当导演,指导台上的同学,这样学生必然对文章的细节进行仔细探究。他的表演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真正为语言文字,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服务的。不像现在的有些课堂上十分活跃,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活动课,说什么是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那么语文课中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呢?在这里薛老师的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这节课值得探讨的地方是怎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薛老师以读和表演为主贯穿全文,以学生的质疑问难为辅学习课文。而我认为,应以学生的质疑释疑为主线,期间穿插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可能这样的教学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主动地学习。

  因为我在读这篇文章时就很想弄明白这样两个问题:

  1、那位少年为什么讲了这个故事后,吴王就放弃攻打楚国?

  2、那位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答,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肯定能多元感悟出他是位有远见的,爱国的好少年,是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并且是具有政治谋略的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解答,学生联系吴王的固执,肯定能感悟到少年的机智、能干,善于采用旁敲侧击的策略来个敲山震虎,从而让吴王醒悟到事情的危险性,不得不考虑事情的后果。这样学生的感悟必然是多元的,符合新课标的提倡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的感悟也是鲜活的,是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给他们的。这样的教学必定适应学生禀性的差异和多样,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的有效性让每位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另外,要弄明白这两个问题,了解当时春秋时期的每个国家都有吞并对方,使国家更强盛的野心,但倘若轻易出兵就有可能被第三方吞噬的危险这一社会背景是关键。如果让教师说,学生能明白,但纸上得来总觉浅。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学生势必不亦乐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还在探究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搭起了桥梁,真是一举而多得!

  再一点就是,课堂上以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为主线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氛围。由此而产生的在生生、师生、生本的对话中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有人说:“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待点燃的火把,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思考、富有智慧,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为了民族的未来,我们呼唤智慧的教育。”这句话权当结束语吧,让我们共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薛法根《螳螂捕蝉》教学实录(通用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