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案(精选15篇)
《鸦片战争》教案 篇1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一 内容与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指的是火烧圆明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其核心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弄清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学生已经学过鸦片战争,本节课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由于它还与政治、地理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 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的罪行。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利用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解决。
二目标与分析
1.目标: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掌握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2、分析: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记住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就是指第二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危害。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学生对这些史实掌握的比较少,分析问题的能力差。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教师先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满足
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一:火烧圆明园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师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和课文中的图片,教师适当补充一些有关的历史内容,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经过和结果怎样?
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侵略国:
主凶──英法联军
帮凶──美、俄
暴行:洗劫 割地 镇压
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杀抢劫,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可恶的是把“万园之园”──圆明园给烧了。
问题2:火烧圆明园过程如何?
时间:1860年
侵略者:英法联军
罪行:抢劫、火烧
问题3:看到今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感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我们要努力学习,正视历史、不忘历史,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它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
例题一: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b )
a.英美 b.英法 c.英俄 d.美俄
变式练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烧毁的皇家园林是 ( c )
a.颐和园 b.长春园 c.圆明园 d紫禁城
问题二: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记住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师生活动:学生认真看沙俄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和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表,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1:俄国共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今天的新疆那么大。那么,这些领土是怎样被割去的?通过哪些条约割去的?
同学们看《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然后试着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问题2:看书并结合图表,总结出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有哪些特点?
1.趁火打劫
2.武力相逼,调停为诱
3.一纸定夺,强割强占
4.步步蚕食
问题3:那么,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先后两次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它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人民做出什么反应?
过渡: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次。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的一场农民运动,它担负着反对清朝统治和反对外来侵略的双重任务。它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过程中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问题三: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分析历史事件间的联系,在自主探究、交流中感受历史。
师生活动:学生看书,教师适当补充相关的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1:农民政权主要领袖是谁?定都在哪里?
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爆发,定都:天京。
:问题2:打击的目标是什么?
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
:问题3:取得了哪些成果?
(1)1853年占领南京,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北伐西征,占半壁江山;
(3)1860年,青浦之战大败洋枪队
(4)1862年,慈溪战斗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
问题4:结果怎么样?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例题三: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 a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石达开 d.洪仁轩
变式练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是现今的: ( c )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
五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等罪恶行径,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是因为当时社会制度的落后及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这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不让历史悲剧重演。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过反抗斗争,才避免了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 1860年11月)
原因:英不满足即得利益,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略者:英国、法国
罪恶:火烧圆园明
1858年《瑷珲条约》:60万多
1860年《北京条约》:40万多
俄国侵占的领土 1864年戡分西北界约记:44万多
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等:7万多
建立:1851年洪秀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朝对峙。
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上海青浦
浙江慈溪(华尔)
《鸦片战争》教案 篇2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掌 握
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
探索分析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运用史料
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
逻辑思维
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思想意识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爱国情感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教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二、中英《南京条约》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巩固小结: 英国为开新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始。
《鸦片战争》教案 篇3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三)知识结构
一.虎门销烟
1.背景
①欧美
a.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
b.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c.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茶叶、生丝和药材。受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②中国
a.经济上: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
b.政治上: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驰。
c.对外关系上 :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原因: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3.过程
①湖广总督林则徐等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请示禁烟。
②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③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影响:英国政府闻讯,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易错点】贸易顺差和逆差: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比较的差额。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叫贸易顺差,或称出超。反之叫贸易逆差,或称入超。即:贸易顺差=出超=赚钱;贸易逆差=入超=赔钱。
【易错点】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工业品有顽强的抵抗力,广大农民生产自己需要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对外来商品缺乏购买力和购买需求。
【易错点】18世纪中期,
【易错点】在欧美列强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主要是因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强国。
例题:右表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兑换制钱数的统计表。造成表格内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年份 一两白银兑换钱数
1823~1824 1249文
1828~1829 1337文
1833~1834 1363文
1838~1839 1638文
a.清政府腐败,贪污成风 b。清政府国库空虚,加重赋税
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波动
d.鸦片走私贸易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二.鸦片战争
1.过程
①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②进犯
a.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厦门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
b.英军继续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③妥协:清政府大为恐慌,与英军谈判,表示只要英军撤回广东,就惩治林则徐。于是,英军南下广东。道光帝将林则徐等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与英方“议和”。
④抵抗
a.在议和时,英军为给清政府施加更大压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b.道光帝感到有失尊严,对英宣战。
c.英军扩大侵华,又攻占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城市。在镇江,清军满族海龄率军浴血奋战,全部壮烈牲牺。
⑤求和
a.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海面,扬言架炮攻城。
b.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易错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
【易错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2.签订/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记忆方法:割赔开税。
3.影响: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①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②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南京条约》签订后,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带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美法两国趁火打劫,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易错点】香港与香港岛的区别:香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香港地区)由三部分组成:香港岛、九龙司、新界。所以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国割占的是中国香港的一部分――香港岛。而不是整个香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国又割占了香港的九龙司,1898年英国又强占了新界。至此,整个香港完全由英国占领。
【易错点】中英《南京条约》中赔款的单位是银元――不是白银。(当时2100万银元约等于1512万两白银)
【易错点】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国最想得到的是哪一条?(或者说四条中哪一条才是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是第三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而不是第四条协定关税。
原因:英国在完成工业革命后最需要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而当时清政府采取的外资政策是“闭关政策”,所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要打开中国市场。至于关税的多少,因为它是发达国家,它并不是很需要这一点。而事实也是这亲,因为第四条是谈判最后才加上去的,英国代表当时也说,第四条能加就加,不能加就算了,也能证明这一点。
此外,我们还要灵活一些,如果没有第三条,而只有第四条,那就选第四条,如果问四条中哪两条是英国最想得到的,就应该选三、四两条。
【总结】领事裁判权:也叫治外法权,简单来说就是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不能由中国政府来处理,而要由外国人的本国政府来处理,这样就使得外国人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而逃避中国的法律制裁。
【总结】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一般是相互的,即两国给予对方同样的权利。但中英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英国人都可以享有,但英国却没有给予清政府同样的权利,所以称为片面最惠国待遇。
【易错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腐朽。
【易错点】鸦片战争的最终结果从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例题: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c )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开埠通商 d。领事裁判权
例题: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个条约中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这个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 c )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c.这一规定践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总结】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总结】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
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需要寻找原料产地与产品销售市场,而中国是理想的目标(大且穷)。所以即使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导火线,英国也会寻找其它的理由侵略中国的。甚至说,到最后没有任何理由而发动侵略战争的。因为它需要中国的市场。
三.战火再燃
1.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
②英国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易错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拒绝其修约要求。
【易错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过程
①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
②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③1860年,英法联军不满清政府指定的进京换约路线,再起冲突。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
④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易错点】最能说明英法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的是: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3.结果
①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a.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e.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记忆方法:公开行贿(钱的意思)。
②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a.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对英、法赎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d.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记忆方法:天天赔酒(九)。
③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影响
①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例题:下列各项最能有利于列强操纵清政府内政外交的是( a )
a.外国公使驻京 b。准许华工出国 c。外国舰船在沿海沿江各口岸通航 d。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易错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都谋求在中国的传教权是为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与侵略。
【易错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好处指:割占中国大量领土。
【易错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哪个国家获益最大?――是沙俄。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它虽然没有直接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但是却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易错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目的和性质相同。尤其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易错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打开中国的市场。
【易错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的市场和掠夺中国的财富。
例题: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答案]d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解析]比较战争的共同点首先应该从战争发动的目的来把握。两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相同点在于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服务。
【易错点】涉及香港问题的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易错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所共有的内容是:割占中国领土。
【易错点】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易错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在: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易错点】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例题:我们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答案]b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中国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解析]本题属于以果找因的因果关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造成的主要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变化的分析能力。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巨大,导致中国社会发生剧变,而一个国家最大的变化首先应该是社会性质的变化,正是社会性质的改变,导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而d项革命性质的变化是由革命任务的变化所决定的。
【易错点】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易错点】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例题: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表明了[答案]b
①腐朽的封建主义是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抗衡的 ②落后就要挨打 ③清王朝的统治处于崩溃边缘 ④工业革命是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国情的掌握。运用对比法比较战争爆发时中、英两国国情即可得出相关的结论:英国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均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推断出中国失败的客观原因;而中国政府的腐败是主观原因,综合分析客观、主观原因可得出根本原因。而③选项中清王朝统治处于“崩溃边缘”的说法不是很准确。
例题: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b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例题:下列条约中,均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条款的有( )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瑷珲条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例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说法是( d )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势力深入,国家主权丧失 d。我国丧失部分国家主权并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例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 )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问题】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是政治、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历史沉沦,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历史的进步,不能简单割裂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上的内存联系。
【问题】经济决定政治,英国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蓄意用武力打开贫弱的中国的大门,这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对比分析中国全方位落后,战争中中国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问题】要一分为二的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沦为半殖民地是消极的,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则是积极的。
【问题】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①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②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③战争手段一脉相承,都是列强凭借其船坚利炮进行武力征服,都发动了两次进攻。
④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扩大
①侵略国家增多,由英国一国扩大为四国。
②侵略区域扩大,由东南沿海扩大到中国北部沿海各省以及内地。
③主权丧失更多,由领海主权丧失扩大到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④领土割占更多。
⑤影响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总结】中国与外国签订条约的名称、内容与影响简表
时间 条约 内容 评价/影响
1842
年
中英
《南京条约》 割地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 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通商 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关税 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1843
年 中英《五口
通商章程》和
《虎门条约》 领带裁判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 外国享有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中国无对等权利
租赁 为建立租界提供了条件
1858
年 中英法
《天津条约》 公使驻京 外国侵略者可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增开十口 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并深入内地
巨额赔款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外人入内 成为外国人到中国内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身符
舰船航行 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便利了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
1860
年 中英法
《北京条约》 承认有效
增开天津 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安全
割九龙司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为它以后强租新界作了准备
增加赔款 进一步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问题】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涵。
【问题】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矛盾;中国人民从此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教案 篇4
(一)说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鸦片战争》是第一课内容,是教材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的开篇章。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关于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爆发及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弄清楚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之间的辨证关系。②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①以生活化事件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②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③指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脑思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引导学生痛则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②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的悲剧。③联系香港地区割失和今天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林则徐虎门硝烟;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说学生情况
本课由于没有简单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后果、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三)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生情况的了解,我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接受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的模式以及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说学法:在学法指导方面,主要通过给学生观察一些图片、文字资料、实物等,引导学生发现其特点、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手段
A、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正确、恰当、清楚地说出教学手段的选择、分解、组合和应用的先后顺序,特别要说出教学手段应用的使用和作用时机。
B、教学手段的使用原因
1.电脑平台,投影,音响设施;2.教师准备关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播放《鸦片战争》部分视频。(设计意图)用视频播放,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达到了记忆的效果,体现了时代性、新颖性和趣味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
【板书】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师活动】顾名思义,这场战争是因为鸦片引起来的。展示罂粟花图片,并作介绍:鸦片俗称大烟,
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由罂粟果内乳汁制成,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早在七八世纪,阿拉伯商人已经将它带入中国,但只为药用,不知吸食。后葡萄牙人曾向中国贩卖过鸦片,但数量有限。19世纪中期后,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
【板书】一、鸦片战争的起因
1.背景
播放视频:纪录片《晚清悲歌》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概况的介绍。
【设计意图】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没有详尽介绍,留给学生一定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通过播放相关资料片,创设情境,烘托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阅读与思考”材料题,思考: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是由什么引发的?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概况如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共同讨论,小组共同解决,并由小组代表回答。由于中国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加上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和防范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商人未能在中国为自己的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现贸易逆差,也就是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为了扭转这种情况,英国开始向中国出售鸦片。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强化以学生为主题的意识,发展学生智能。
【活动】巧填数字游戏: 参阅教材,将下列选项 ①虎门销烟 ②倾销鸦片,烟毒肆虐③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④“弛禁论”与“严禁论”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填写至图表内的空格内,填写时宜细心组织整个过程。
【设计意图】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原本枯燥的历史通过游戏的形式,经过推理、分析、判断,最后得出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打开中国市场。
【板书】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教师总结】从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军事力量、对外政策、中贸易综合国力方面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刻背景。
【板书】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教师活动】鸦片对中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请同学阅读课本材料,分析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学生活动】英国掠走中国大量白银(20年间流失1亿元以上,为流通总额的1/5),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吸食者达200多万人、数十省,有官员、绅士、幕僚、兵丁和太监),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下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展开禁烟运动。
【教师活动】当时哪位政府官员最先意识到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在禁烟运动中,作为中国人,你最感到扬眉吐气的事情是什么?(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生活动】林则徐、虎门硝烟。
【教师活动】播放林则徐和虎门销烟相关的背景知识,给学生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教师活动】有见识的林则徐开始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那道光帝会采纳林则徐的请求吗?如果会的话,请思考道光帝为什么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学生活动】会的。道光帝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才会那样做的。
【教师活动】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和主张?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看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活动】采取的措施有收缴鸦片、严惩贩运、虎门销烟。主张合理;不禁止中外正常贸易。可以看出林则徐禁烟坚定,而且有远见、不盲目排外。
【教师活动】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在虎门海滩成功销毁鸦片,禁烟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面对这种情况,英国政府作出了什么样的反应?
【学生活动】他们悍然决定发动战争。
【教师活动】很好,从刚才一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禁烟运动点燃了鸦片战争,成为了它的导火线。我们该如何评价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学生活动】中国近代历第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教师活动】有人说如果林则徐不领导禁烟运动,战争也就打不起来了,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 “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影像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教师归纳并板书】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板书】二、鸦片战争的进程
【活动】以下是电影《鸦片战争》中的几个片段,你熟悉这些场面吗?你可以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准确排列吗?
【设计意图】教材并未详细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但它又是揭示中国战败原因的铺垫,利用同学熟悉的看电影的形式,让学生在排列电影场景顺序中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既节省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介绍战争的三个阶段及路线图)
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1840年8月英舰队北上天津大沽口,英军提出割地、赔款、通商要求,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1841年1―6月,英军攻占香港岛;
第三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从广东海面北上南京,迫使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
【设计意图】演示动态地图,巩固刚才学过的知识,尤其是鸦片战争两个阶段英军进攻路线和几个主要战场位置,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
【过渡】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板书】三、鸦片战争的结果及中国战败的原因
1、战争的影响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主要内容逐条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从鸦片战
争开始了中国近代的历史。经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此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补充】《南京条约》中割让的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地区,因为今天的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和新界地区三部分。后两部分,英国分别在1860年割占和1898年租借。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已成功收回香港主权。(幻灯片播放“香港割让历史”的资料介绍)
【教师活动】讨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讨论并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道光帝战和不定、举止失措等,并指出中国封建制度腐朽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然后引导学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他们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信念。
【拓展提升】假如我是一个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英国为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倾销鸦片,鸦片有危害,出现了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直接引发的鸦片战争;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近代史由此开始。
3、总结:(借助动态图示小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机构开始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进行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课题延伸(献计献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位清政府的官员,你对中国当时的危局有何良策?(分组讨论,每组可找一人中心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六)说板书设计:
一、鸦片战争的起因
1.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1.鸦片战争的进程
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中国战败的原因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2.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鸦片战争》教案 篇5
(冀人版八年级上册)
【课标要求】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知道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况;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文章表达自己历史情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媒体)】 课文中的图文资料、师生收集的资料等;自制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
1.爆发根因 2.起讫时间 3.发动者
4.重大事件 5.结果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火烧圆明园
①时间和纵火者 ②侵略者的暴行 ③影响
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①时间 ②主要条约 ③范围面积 ④影响
三、战争引发的抗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①背景 ②英雄事迹 ③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老师旁白)1840年,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屈辱战争――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清王朝的“天朝上国”梦,也惊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当清政府惊 魂未定时,要推翻清政府统治的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场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于1851年发生,使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真是祸不单行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不,几个恶禽猛兽又扑来蹂躏中国。
(学生游戏)由四个学生分别戴着标有英、法、美、俄文字的虎、蛙、鹰、熊动物面具,英、法与美、俄分别结伴走到教室前面,先是美向英、法打招呼:“你好,好久没见面了!十二年真是个很长的时间呀!我们现在正 站在这里,中国,一个如黄金般的国度。我们相信将会赚很多很多钱的。”(注:在教学过程中,学 生改用英语对话。“hellow ,how are you(are you fine)? twelve years is really a long time,isn’t it? we are standing here, china , it’s a golden place. we believe in that we will make much money .”)然后英、法、美、俄进行关于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对话游戏。另一个学生扮演清政府的皇帝,坐在讲台上。讲台当着清政府。
虎:“条约签订十几年了,但商品在中国总是不能畅销,看来是中国的口岸太少了,应该多开些口岸。我们应该把公使驻到北京去,催促清政府满足我们的要求。”
鹰:“嗯,但是看局势,太平天国发展那么快,清政府会不会被推翻?如果太平天国统治全国了,那就麻烦了。我去试探过,太平天国对外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的,只允许做正当生意,不准走私鸦片,不准干涉内政,不准占领土地,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条约。”
虎:“先生们,既然是这样,那我们还是以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交换条件,要求开更多的口岸,增加更多的特权。现在我们不必担心太多,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让清政府答应我们的要求。”
旁白:当四国公使向清政府提出无理要求时,清政府害怕危及其统治而拒绝。四国公使恼羞成怒。[来源:第一范文网]
虎:“清政府与我们不友好,敬酒不吃,吃罚酒!” 蛙: “那好!我们用武力打败它,然后提出要求。”熊、鹰对虎、蛙说:“你们实力强,出面攻打清政府,我们实力弱,进行外交调停帮助。” 虎、蛙说:“行!”(学生改用“ok!”) 熊、鹰、虎、蛙相互说:“再见!”(学生改用“good_bye!” )
旁白:虎、蛙、熊、鹰四国结成联合阵线共同 侵略中国。英法发动侵华战争,俄美充当帮凶。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了。(课件显示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艺术字)。
学习新课: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
(本目由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爆发时间等基础知识勾画在教科书上 ;
2.引导思考英、法为什么发动此次侵华战争? 又为什么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3.列举战争期间发生的大事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4.思考战争结果如何?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师生活动后教师小结并用课件显示)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起讫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发 动者:英国、法国
重大事件:1856年 ,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18 60年,火烧圆明园。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结果影响: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本目为重点内容,主要围绕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展开)
1.火烧圆明园
⑴由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布局构成、珍贵文物等,教师做补充;
⑵展示圆明园重要景点《谐奇趣》《大水法》《远瀛观》等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圆明园是东方博物馆和 艺术馆,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价值很高。圆明园本身就是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
⑶播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剪辑,揭露侵略者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配以解说,激起学生的仇恨和惋惜。
⑷课件展示法国大作家雨果关于谴责英法联军暴行的一段话。由学生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并分组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不阻止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圆明园被烧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一次犯罪。同时,也说明了清朝统治腐败衰弱,没有能力继续统治了。圆明园的烧毁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它使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学生活动后,老师给予简评,小结本目知识要点,并用课件展示)
时间:1860年。 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
纵火者:英法联军。 影响 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
侵略者的暴行:烧杀抢砸,无恶不作。 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教师设问,引导过渡)当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劫的时,俄美充当了什么角色?他们在中国有那些侵略活动?学生答后,老师指出:俄美在战争中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取得了与英法差不多的侵略权益。俄国还乘机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师用课件展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简表》和《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形势图》,师生共同学习)
⑴结合图表的内容,说明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以后,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走了中国哪些领土,并在图上找出来。学生答时,老师分别用绿色、黄色显示《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割占的领土。用泥土色显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占的领土。之后用两头熊分别踏在东北西北沙俄所占领土上。
⑵在图上找出《中俄尼布楚条约》划给中国的领土,并说明这些领土与《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割走的领土有什么关系?然后,以前后左右的同学为组讨论“为什么康熙皇 帝在位时,沙俄与中国签订平等条约,比较合理地划定了中俄东端的边界,而咸丰皇帝在位时,沙俄却 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蛮横强占中国 领土?”(前者强,后者弱)
⑶由学生按提示归纳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知识要点,并思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学生答后,老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情况”。
时 间:十九世纪中后期
主要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范围面积: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
影 响 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沙俄成为地跨欧亚的帝国。中国东北西北边境安全受威胁。
⑷教师总结指出,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的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他是占领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来源:学#科#网]
⑸教师设问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割占了哪些领土(俄占中国东北西北、英占九龙半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答后,老师归纳,导入下一问。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中国战败,战争期间被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归纳起来有割地、赔款、开埠、外舰江行、外使驻京等几方面。它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造成了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生存危机。战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本目由学生看书分析认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背景、英雄事迹、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
背 景: 太平天国反清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英雄事迹: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尔的洋枪队。
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华尔。
金坛战役:1864年,大败洋枪队,击伤戈登。
历史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
(教师引导讨论)从太平军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自由答)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巩固小结】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款,清政府把赔款转嫁到人民头上,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在这种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 ,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反对侵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西方列强为维护既得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决定先武力迫清投降,然后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达标训练】
一、课堂练习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外国侵略者要维护其在华利益。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侵略者的在华利益。
c、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
a、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b、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c、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d、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3、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和侵略者是
a、1856年 英法 b、1858年 俄美
c、1860年 英法 d、1860年 英法俄美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 b、法 c、俄 d、美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是
a、60多万平方千米 b、40万平方千米
c、100多万平方千米 d、150多万平方千米
6、俄国割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包括
a、《天津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8、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战役有
a、青浦战役 b、慈溪战役 c、金坛战役 d、上海战役
9、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影响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课后作业:以“勿忘国耻”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鸦片战争》教案 篇6
第一课 鸦片战争教案
预习目标: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 对中国的影响
3.分析鸦 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预习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预习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预习过程:读一读,了解课文内容
(一) 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经过 革命,发展成为
国家,英国为了 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
皇帝,请求严禁鸦片。
2、经过
年 月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
当众销毁。
3、影响
虎门销烟震惊世界,它维护了 ,显示了中国人民
的勇气和决心。
(二)鸦片战争(时间 年 月―― 年 月)
1、 原因
直接原因是英国政府为保护罪恶的 活动,借口
发动侵华战争。根本原因是为了 。
2、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始( 年 月)
内容:①割 给英国;②赔款 万元;③开放 、
、 、 、 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 。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 ,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 ,中国开始丧失 的地位,鸦片战争是中国 的开端。
小组讨论: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为什么?
5、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
6 战争的结局如何?
7、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8、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自我检测
1、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的根本目的是 ( )
a防止白银外流b维护人民群众利益c维护清王朝的统治d断绝与外国的一 切联系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 原因是 ( )[来源:第一范文网]
a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b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c 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d 清政府顽固坚持“闭关锁国”的反动政策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这是中 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较量
c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 我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4、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块浮雕之所以选材“虎门销烟”主要是因为 ( )a纪念林则徐的丰功伟绩b“虎门销烟”显示 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
c“虎门销烟”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虎门销烟”表 明中国人民禁毒决心
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是 ( )
①广州 ②厦门 ③南京 ④福州 ⑤天津 ⑥宁波 ⑦上海 ⑧杭州
a ①②③⑤⑥ b ②④⑥⑦⑧ c ②④⑤⑥⑧ d①②④⑥⑦
6、下列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 的是 (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是因为 ( )
a 中 国主权遭到破坏 b 中国资源被掠夺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8、1997年离家近百 年的香港回到祖国怀抱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选项见上 题) ( )
10、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 清朝的军备落后b 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c 清政府军事组织不力 d 没有发动群众
《鸦片战争》教案 篇7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2)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思想教育: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3、能力培养:(1)根据《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危害性,培养学生根据具体史实作具体分析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1)重点: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2)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步入存亡危机之秋,那么同学们知道鸦片战争是怎么引发的吗?其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
(一)背景和原因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通过对比分析19世纪中期
中英两国在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军事力量、对外政策、对外贸易、综合国力
差别,让学生总结出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1、背景:清王朝封建统治腐朽没落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 骄虚自大,闭关锁国
2、根本原因(和学生一起分析材料,根据材料归纳出其根本原因)材料一、1929年,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 回答问题:(1) 这段材料基本大意是什么?市场是资产阶级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2)市场”、货物“销量”对英国资产阶级意味着什么?高额的利润从而总结出其根本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
3、借口:虎门销烟
(1).鸦片走私原因:鸦片战争前,清王朝闭关自守。中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倾销鸦片。
(2)危害:(出示材料让学生归纳)材料一、18xx年―1838年英国鸦片输入数量表。
材料二、由于鸦片的进口而“漏银”,“以中国有用之财,填 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年,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引自黄爵滋的奏疏
材料三、从吸食者来说。“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办烟具,为市日中。” ――引自黄爵滋的奏疏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白银大量的外流,给清政府带来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危害人的身心。
(3)清政府的对策:鸦片所产生的危害,引起朝野的广泛关注。19世纪30年代后期,清政府就如何禁绝鸦片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分析三处意见)
2、虎门销烟原因:鸦片的泛滥危及了清政府的统治。为了维护其利益,任用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时间:1839年6月3日意义: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林则徐虽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利益但其所作所为为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林则徐被称为民族英雄。
(二)战 争 的 过 程:对战争过程的分析可以运用动态的鸦片战争形势图来引导学生看图,加深其印象。
(三)战 争 的 结 果: 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战败。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另外,法、美等国相续也强迫其与之签订了《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外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允许英商出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降低了关税税率。
(四)战 争 的 影 响 1.社会性质变化: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 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和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革命任务变化:中国人民从此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对封建主义双重任务。 4、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一)爆 发 的 原 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9世纪50年代工业革命的陆续完成,使世界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年固有的矛盾也随之激化,扩大国外市场,掠夺殖民地,成为当时资本主义列强的共同愿望。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
(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门虽已打开,但由于受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为此,英法美等国根据已经取得的在中国的特权,一起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要求,企图借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当“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英法两国就立即制造借口,发动了武装侵略,
(二)战 争 的 经 过
(1)战争的爆发 1856年10月下旬,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法国也出兵参战。
(2)占领天津 《天津条约》 1858年5月,占领天津,并强迫清政府先后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增开10处为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长江各口岸的开放,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便于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内地传教的规定成了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各地进行不法活动的护符。
(3)占领北京 《北京条约》 1859年夏,炮击大沽,1860再次占领天津,并进逼北京,咸丰帝仓皇出逃,侵略者在抢劫并烧毁圆明园后,占领了北京。此后,西方列强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是北京的大门,它的开埠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安全;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不但使我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而且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借新界又作了准备。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变局论”――洋务运动
(三)自我测评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取得了哪些权益?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鸦片战争》教案 篇8
△课标要求:
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鸦片战争
开拓 海外市场 和掠夺 生产资料 ――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借口
工业革命后, 英国需要开拓 海外市场 和掠夺 生产资料 → 中国 自然经济 占统治地位并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 → 英国对华贸易出现 逆差 → 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 中国白银大量 外流 , 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 摧残 → 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并在 虎门 销烟 → 英国侵略中国
2、经过:1840、6――1842、8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进行进行过哪些英勇的反抗?
① 林则徐 在广东防御严密,使英军无隙可乘
② 厦门 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
③镇江战役中,清军满族将领 海龄 率守军浴血奋战,
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3、结果: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了《 南京条约 》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元
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 关税
3、结果: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了《 南京条约 》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元
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 关税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
①半殖民地:指丧失了 部分 而不是 全部 领土和主权
②半封建:各方面既保留了封建主义, 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更多 市场 , 扩大侵华权益
借口:英法美向清政府提出 修约 要求遭拒
2、过程:1856年――1858年――1860年
3、结果:
允许外国 公使 驻京
增开 10 处通商口岸
①1858年签订《 天津条约 》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允许外国人在中国 内地 游历、经商和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 长江各口岸 通航
增开 天津 为商埠
割 九龙司 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万 两白银
允许列强贩卖 华工
③ 俄 国趁火打劫,割走中国 东北 大片领土
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 主权受到更加严重损害
4、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 控制 , 中外反动派公开 勾结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加深 了
△与鸦片战争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有何表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割地 香港岛 九龙司地方一区、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
赔款 2100万元(银元) 1600万两白银
开埠 5处: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11处:全沿海、两岛、深入长江中游
传教 沿海5处通商口岸 深入内地
通航 外国舰船可到沿海口岸 外国舰船可到入长江各口岸
其它 公使驻京、贩卖华工
△随堂练习――《全品》第10课“典题探究”(见《全品》第10课,略)
△作业:《全品》课时作业(十)
《鸦片战争》教案 篇9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知识结构:
1、时间:1840.6―1842.8
2、侵略者:英国
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6、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2”
二、重点内容提要: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⑴时间:1842年
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
★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课后小结
小结
英国为开新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
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
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始。
《鸦片战争》教案 篇11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又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一 研读“新课标”,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教材内容渗透了历史比较方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等。
1.历史比较法。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
2.心态史学方法。林则徐痛陈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采取了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林则徐的壮举并非当时外国人想象的想发大财。虎门销毁的举措令许多外国人都对林则徐心悦诚服,赞叹不已。知道这段历史,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3.计量史学方法。《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将描述对象的历史过程抽象为数字关系,设计成数理模型,直观、形象地说明鸦片输入的激增情况,从而让学生对英国“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穷”这一历史教训有一个深刻、明晰的认识。
4.口述史学方法。《炮子谣》说明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验证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史实。
二 从关注学生智能出发,拓展农村中学有限的课程资源,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
本课为八年级教材的第一课,也是本学期历史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改善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利用学生的智能的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的通道来改善学科教学。《鸦片战争》一课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发学生的智能。
言语智能。通过“自由阅读卡”,让学生表述从罂粟到毒品的过程,通过《炮子谣》的朗读,加深理解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空间智能。通过阅读地图册,了解英国的三次进军路线,强化空间意识。
数理逻辑智能。了解鸦片输入数量增加的具体数目,银贵钱*的掠夺账,逐步形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自我认知智能。林则徐领导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胜利,其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令人敬佩。了解这些史实,自觉形成对中华民族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认同感,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其他诸如动觉智能、交流智能等在本课的师生活动中也得到了体验。
三 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民主化课堂教学”之路,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
本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转变成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两种转变需要“量”的积累过程。在七年级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索“民主化课堂教学”之路。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了解鸦片走私到禁烟活动直到《南京条约》签订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安排以下两个大的教学活动。
1.让学生分小组带着“中国东南沿海地理范围”和“英军侵略路线”这两个问题看《中国历史地图册──鸦片战争》。
2.学生在探究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时,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那个年代,该怎么办?”“假如我是一位法官,我 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这两个问题。其目的,一方面强调学生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作出决策。整个活动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
四 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为目的,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知道了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后,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贩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归纳总结:鸦片是当时的麻醉毒品,危害了多少中国人的健康,而今天的“白粉”也是罂粟果经化学加工制成的毒品,人一旦吸食,就很难戒除,其毒性比鸦片更大。为了吸毒,倾家荡产者有之,杀人抢劫者有之,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为了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为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我们应理直气壮地拥护政府的禁毒举措,对贩毒、吸毒者绳之以法。
这样设计,让学生懂得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懂得历史知识是每个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营养。
《鸦片战争》教案 篇12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鸦片战争》说课稿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此以前,中国社会处于封建时代,长达二千五、六百年。鸦片战争是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是近代史的开端,在全书中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
预计教学时间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战前中外历史发展的状况、鸦片走私、禁烟运动、战争过程。理解和把握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一些专有名词,如"鸦片贸易"、"闭关锁国"“贸易顺差”“逆差”等。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第一目与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小组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教师: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依据:中英两国远隔重洋,相距如此遥远,为什么会在十九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而且,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认识,还应进一步明确蕴含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还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已取得了一些权益,那为何还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呢?对此,学生容易产生疑问和困惑。只有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战争前的中国与英国的形势和虎门销烟,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
教学难点: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依据: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难点问题。
二、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战前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前让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法:根据教育理论,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以此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阅读材料分析理解---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课堂练习---提出研究性课题。具体采用讲授法为主,也结合启发式,比较法等。
学法: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学习法、阅读法、归纳分析等。
三、教学过程
本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在讲具体内容之前,老师应讲明两点:
(1)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畴及民主革命的分期(让学生形成完整而准确的认识)
(2)指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引导学生看美丽的罂粟花图片(创设问题情景),然后指出:“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37分钟)
第一部分(16分钟):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与世界
这个问题是教材的重点,突破方法----运用事件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切入分析。
由老师提出问题:首先,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奉行对外侵略扩张,为什么选择了遥远的东方?而中英两国远隔重洋,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简要介绍相关背景知识:
早在十六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揭幕,欧洲的海盗式的殖民者、商人、冒险家来到了中国。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是十六世纪海上的霸主。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进行海盗活动,但他们当时在中国并没有能像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一样凭借武力为所欲为。然后他们终于用行贿的办法,在明朝嘉靖四年(1561年)左右,使明朝地方官员承认澳门作为他们的居留地。西班牙人在1571年占领了菲律宾。到了十七世纪,海上世界霸权渐渐由葡萄牙和西班牙转到了荷兰和英国的手里。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XX年),荷兰船只首次到达广州。此后,荷兰人曾两次强占澎湖列岛,并且骚扰厦门沿海的若干地方。显然,他们的所作所为同一百年前的葡萄牙人一样。英国,在十六世纪末已在海上击败了西班牙,而在十七世纪又在印度和东方竭力同葡萄牙争夺霸权。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侵占印度,又不断对缅甸、阿富汉,伊朗等国发动侵略。它在东方建立的殖民体系,已经成为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以上事实说明,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中国人在自己的海口遇到的西方人并不是什么要求和平贸易的商人。他们是在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为掠夺财富而到世界各地去进行殖民事业的冒险家。
引起学生发散思维,老师从课文中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引导学生对中英两国历史发展状况进行详细比较,老师要做好两国强、弱两个方面的总结,并让学生阅读一段材料说明西方国家奉行对外侵略政策的必然性。
其次,这一侵略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没有提前也没有推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霸主,经历了十八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英国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大资产阶级狂热地要求扩大殖民地。后指出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在全球进行对外扩张的结果。)
第二部分(10分钟):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指出英国在打开中国大门时先后用了三块"敲门砖"。第一块是商品。先引导学生看材料中英正当贸易状况,指出正常的贸易状况不符合英国资产阶级侵略与掠夺中国的要求。改用第二块"敲门砖"---走私鸦片。老师应指出这不是正当的商务,而是贩毒和掠夺。
关于鸦片的危害:引导学生看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历史视频及中国人吸食鸦片几幅图片,后指出鸦片是一种毒品。老师在讲内容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以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即要说明鸦片输入对清朝统治、人民健康的危害,(对清朝统治:结合教材材料,鸦片私运入口造成了银贵钱贱,对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极为不利,已严重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便很容易理解在对鸦片走私“禁”与“不禁”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清统治者为何为林则徐、黄爵滋的上书“深受震动”而决定禁烟。对人民健康:展示视频与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鸦片对人身心的摧残。)又要结合现实情况(目前国际贩毒组织活动猖獗,毒品种类繁多:海洛因、大麻、古柯碱、鸦片、吗啡、冰毒、摇头丸等等,其中海洛因、冰毒等毒性也远远超过鸦片。),把毒品危害深刻地加以揭露。告诫同学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最后指出:鸦片走私对中华民族就是一场灾难,严禁鸦片,势在必行。
关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先让学生看电影片------虎门销烟视频,老师向学生强调虎门销烟就可以。①应着重指出:这种行为是维护民族的利益,意义重大。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伟大场面;②应肯定他是民族英雄,但毕竟是封建官员,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对于禁毒的功绩,引用话给予高度概括。
第三部分(5分钟):三、鸦片战争的经过
虎门销烟引起英国用第三块"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