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教材教法(精选2篇)
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教材教法 篇1
地位分析
从明朝开始,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本节教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明朝是怎样建立的;另一方面,明朝建立后又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而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重点分析
明朝的勃兴是本课的重点。一、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巩固和发展了自己的根据地,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壮大,1368年建立明朝。二,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1368年8月,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到塞外,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三,朱元璋用近20年的时间,消灭了元的残余及其他割据势力,到1387年,基本上统一全国。
明太祖加强君权。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中央机构进行改革,把原先掌握中央大部分权力、对君权起限制作用的丞相废除,取消了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中央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的权力更大了。
难点分析
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消极作用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总结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学生讨论其消极作用,进一步明确明朝经过改革国家机构,全国的军政司法大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恰恰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走向没落,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八股取士等,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重点突破方案
1.明朝的建立。解决办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
2.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决办法:以讲述为主,穿插提问,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法建议
1.建议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挂图等多种形式,以帮助学生理解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2.建议采取问题法、讲述法、启发式、讨论法和阅读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法指导
本课与以前的知识联系较多,涉及到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根据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这一认知特点,要求学生:
1.课前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预习新课,找出本课的知识点,列出学习提纲,不懂的做出标记;
2.课外要阅读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故事,以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3.指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的方法;
4.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教材教法 篇2
地位分析
从明朝开始,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本节教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明朝是怎样建立的;另一方面,明朝建立后又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而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重点分析
明朝的勃兴是本课的重点。一、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巩固和发展了自己的根据地,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壮大,1368年建立明朝。二,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1368年8月,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到塞外,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三,朱元璋用近20年的时间,消灭了元的残余及其他割据势力,到1387年,基本上统一全国。
明太祖加强君权。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中央机构进行改革,把原先掌握中央大部分权力、对君权起限制作用的丞相废除,取消了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中央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的权力更大了。
难点分析
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消极作用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总结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学生讨论其消极作用,进一步明确明朝经过改革国家机构,全国的军政司法大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恰恰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走向没落,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八股取士等,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重点突破方案
1.明朝的建立。解决办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
2.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决办法:以讲述为主,穿插提问,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法建议
1.建议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挂图等多种形式,以帮助学生理解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2.建议采取问题法、讲述法、启发式、讨论法和阅读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法指导
本课与以前的知识联系较多,涉及到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根据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这一认知特点,要求学生:
1.课前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预习新课,找出本课的知识点,列出学习提纲,不懂的做出标记;
2.课外要阅读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故事,以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3.指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的方法;
4.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