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精选5篇)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精选5篇)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篇1

  《位置与方向》——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具体位置

  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时候,我先让学生回忆了三年纪关于方向的知识和四年级上学期学习怎么样量角的知识,因为这两个知识点都要灵活掌握,学生才能比较熟练进行方向的确定。因此本课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接着,进行小组探讨确定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1.找到大方向2.确定角的偏向3.量准距离。学生像这样慢慢的说,基本上能掌握方法。

  在练习做一做的时候,学生存在的问题普遍是:角的偏向判断或者度量不准;个别学生大方向掌握不到位,后来在张书记的知道之下,我意识到主要是课前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复习不够到位,导致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和效果。

  《位置与方向》——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出物体位置

  这一课时的难点是:在准确把握方向的基础上,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然后确定单位长度,再标出距离。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多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物体具体位置的绘制。同时,我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习思维。

  本节课不够理想的地方就是:学生对方向还不是很明确,容易找错大方向;角度度量不是很准确;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绘图不清晰、书写不干净。这些都是在教学中要多多强调的地方。

  《位置与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今天学习的是体会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书本以“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距离1067千米。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为例题。首先,我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几个方向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僧两人小组相互说一说北京和上海的相对位置。最后总结规律:相对物体的相对位置是:方向相反、角度一样、距离不变。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关键性就是: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即参照物)。“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要求他们在观察点画好坐标轴),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位置与方向》——描述并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描述简单的线路图,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之上,加上前几个课时的用具体的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的方法来进行描述。通过“两人小组说——个人说——集体说——后进生说——”大量训练,基本上都会叫准确的描述线路图。

  接着做一做“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要求学生画出路线示意图。” 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1.此题中的观察点是在不断地变化,一开始自己要确定一个起点作为观察点,然后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为观察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2.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米。3.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每画(走)到一个地方,标出这是什么地方。

  《位置与方向》——总复习及单元测试反思

  这两天进行这个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以及质量分析,现将教学感受总结如下。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单元知识:这个单元是在三年级认识基本的方向的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的区别有三年级主要是东南西北,而四年级则涉及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还有角度的偏向以及具体的距离多远的判断,要求学生更加准确的判断。刚刚接触到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感觉很抽象。因为现实的生活,人们习惯说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一般只出现在地图上面;其次,学生参与相关知识的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很少,导致不熟练;第三,角度度量和方向判断原本也是一个难点,因此,总体来说,学生学习起来还是很有些难度的。   

  我觉得这一单元关键是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会根据描述画出简单的路线图。把握好了观察点,然后熟练的掌握几个方位和角度偏向,就能够顺利的描述了。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 从作业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不少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方向感没有形成或者很不熟练;(2)理解不到位。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此方面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空间想象力比较薄弱。经过讲解和联系后,我感觉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如果只是把学习位置与方向限制在课堂上,还是缺乏实践,不利于加深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实践于生活,学生是生动的个体,在合作活动中更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的潜力,通过互相补充,最后达到共同提高!所以以后的教学还要争取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活动。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篇2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复习中,由于学生总是在位置的相对性出现相反位置的描述,在画角度时总是出现相反方向角度方面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问题屡次出现混淆呢,问题出在哪呢?怎么样解决这类问题呢?通过复习,发现知识障碍点如下:

  1.出现相反位置的描述在于人为地让学生找以谁为中心点,然后再看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位置,由于学生已经习惯思考在图中中心点的位置,再去找另一个中心点,无疑是增加了思考的难度。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先以图中现有的中心点去描述物体的位置,然后根据这一描述进行相对位置的描述,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2.学生在测量时就是不知道如何放置量角器,如何解决呢?如:南偏西30°让学生知道首先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齐南,再把半圆朝向西,然后从南往西数刻度就可以了。

  通过这次期末复习,我感受到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虽然也想到了解决方法,但是在备课中没有想到学生为什么犯这样的错误,没有深入地去想问题的根源。

  四下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课后反思:

  位置与方向的第三课时,要使学生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上午第一节课上后,感觉比较失败。原因:

  一、学情没有把握好

  位置相对性的描述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其一学生要明白谁是观测点,其二对于角的度数,两内错角的度数相等,学生没有理解,再说这也不是学生要学习的范围之内,对于中上的学生来说,四上学了角以后,他已经感受到两内错角的度数相等,而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可能也是不用理解,只需在教学的时候稍微细腻一些就可以。

  二、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客观原因:大课间全校学生在整队,到上课时间到了才结束,学生的心没有静下来,就上第一节数学课;教室的电脑仍旧还不能用,多媒体不能使用;其三,自己匆匆上课,在黑板上画图。

  主观原因:说来惭愧,自己对这节课的钻研不够,课堂上没有细致的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因此,学生兴趣也不是很浓。

  三、课中学生时空缺失

  由于上面的原因,导致了自己的课堂是那么的缺失生命。平时老是说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那么自己的观念都到哪儿去了呢?真不应该,课堂上自己牵着学生走,使的大家都累!课上,对于新知,因让学生先选择一个观测点来描述它的位置,比如教材p22面的例题3,选择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再引导学生说出上海在北京的东偏南60°的方向上。(这个学生应该会的,因为在前几节课中我已引导学生陈述过)继而教学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先让学生明白以谁为观测点,放手让学生说一说,再汇报。汇报的时候,要使学生明白哪两个角相等,教师不必说出内错角的名称,但是要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到底是哪两个角相等。同样道理也有两种说法。在教学中,聪明的学生得出了这样的道理,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南偏东与北偏西刚好相反,我佩服学生观察的能力,为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而折服,但是我不想用这样的巧妙方法把他们捆住,特别是中下的学生,如果这样去推理,对他们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好处。我倒觉得在学生掌握以后,倒可以耍耍这样的聪明。

  人教版(四数下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方向,教学的重点是根据示意图能进行描述,根据描述会画示意图。教学的难点就是会用量角器根据描述画出方向与线路图。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二点:

  一、根据示意图描述方向、角度与路程

  1.要抓住中心点(中心观测点)进行描述

  2.要根据给出的角度进行描述

  3.要注意二种偏向的描述:东偏北30度(北偏东60度)

  二、根据描述画出方向、角度与路程

  如果教师没有特别注意教给操作的方法,学生(尤其是中下生)操作起来就有很大的困难。因此一定要教给操作的方法。

  1.教给学生人为规定方向的序号

  如:东偏北45度。前一个“东”为第1方向,后一个“北”为第2方向。

  西偏南50度。前一个“西”为第1方向,后一个“南”为第2方向。

  2.教给学生用量角器的方法

  (1)将量角器的90度朝第2方向,从第1方向开始数要画的角度。

  (2)角度找到后,点上一点,作上记号。

  (3)记号与座标中心点连线。

  (4)按要求标上距离。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篇3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学设计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环节的设计都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一是在室外辨认方向,二是在室内辨认方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具体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上方位与实际方位的联系区别

  在引导学生认识实际方位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以教室中的实物为中心,画一幅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巩固了实际方位,又引申出了图上方位,同时学生由于所定方位不同,实物也就不同,所以图的画法多种多样。这样教师便可以引出图上方位,并且编成口诀告诉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的区别认识

  由动物园图认识全部八个方向后,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和认识其他4个方位,可以将八个方位写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间的一竖区分左边为西,所以分别是西南、西北。右边是东南、东北。并且告诉学生由于西和东,北和南相对,所以西北对东南,西南对东北,再以米字一横划分,上方是北,即西北、东北;下方是南,即西南、东南。

  三、图上方位要确定标准

  在确定某一建筑物的方位时,以某一建筑物为标准,它是一个方位,而以另一个建筑物为标准,它又是另一个方位。以花坛为标准是在花坛的北面,而以大门为标准,则在大门的东北角上。所以,确定标准是关键。

  如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四、采用表格式进行路线描述是个好办法,既清楚又简洁明了。

  总之第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总之,这节内容开始和最后一个环节,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教室的有效资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包含数学问题的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数学的魅力。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反思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由何老师进行研磨。第一次试教时,我创设了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内容的确定

  由于每个学段都有“图形与位置”这个教学内容,我们学校把这个内容定为学校研磨精品课程的内容。教材先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安排学生初步接触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接着,二年级上册学习观察物体,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三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四年级下册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主要是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位置及描述线路图。

  二、教学感悟与体会

  (一)研磨的过程

  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后,由数学科组长组织集中进行研讨,科组成员对整个单元进行研究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注意的地方也进行了讨论。经过讨论后,根据各个老师的特长和分工。

  第一课时由何老师进行了多次的磨课,何老师不累不苦地不断地进行磨课。在第一次磨课过程中,何老师利用外国人在小学去国贸、酒店的路线,引出确定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教师说得比较多,学生说的机会比较少,缺少指导画角的过程。经过第一次的磨课后,我们聚集一堂,讨论研究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找好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教学设计也进行了一些改动,如:指导画角注意的地方;每个环节的过渡;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等。何老师进行了第二次磨课,这次的课堂上,老师把地点改成国贸、文化公园,但还是出现一些问题,如:指导学生方面还是缺乏。何老师进行了第三次磨课,课前的互动游戏吸引了所有的学生,学生的兴趣马上被击起,老师的和蔼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身体语言,促使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了,巩固练习里的设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完成了学习任务。第一课时的教学录像完成了。老师们继而及时地对听课或上课进行了反思,有利于第二课时的开展。

  第二课时是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高老师承担了第二课时的研磨。在第一次磨课过程中,教学流程是清晰的,但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的积极性不够。课下,大家共聚一堂,寻找原因,主要是老师的引导与激情不够,致使学生学起来的兴趣不浓。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继而进行了第二次的磨课,根据这个原因,高老师继续进行了修改,并自我进行了调整。根据学生出现的这些情况,角的度数,表示距离的段数等都应该提醒学生多注意,还要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经过几次的调整,高老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向有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浓了,学习的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第三次磨课中,老师把之前出现的问题都能很好地解决。

  第三课时是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由欧江老师完成磨课。通过第二课的学习,学生已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了,学习第三课时,要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具体地点再确定它的各个方向的物体。磨课时发现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改正的地方:老师讲得太多,师生互动不够,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学生对位置的变换以后方向就搞不清楚,方向感较差。经过多次的研磨,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位置与方向具有相对性,并学会站在不同的观测点观测物体的具体位置。经过多次的研磨,课堂生成的东西慢慢呈现,有着不同的收获。

  第四课时由何老师进行研磨。第一次试教时,我创设了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经过多次的研磨,何老师把学生分成男女两大组,同学们学习起来更有激情了,通过观看短片,大家都了解了什么是定向运动,也会看定向运动的路线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相互帮助,学习的效果明显。在画路线图时,注重了细节的教学,以及个别学生的辅导,在第一次上课时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明显的减少了。在实地测算时,每组选派三名代表来参加比赛,一人负责测量方向,一人负责找出距离,一人负责画出路线,大家都明确了任务,合作性更好了,其他同学做拉拉队,在观看的同时也动脑筋为本组的代表出谋划策,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最后,还加入了“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环节,让学生为“六一”游园活动项目设计路线,并说说怎么走。同学们在愉快轻松的音乐中快乐的学习着。

  (二)我们的体会

  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在互助中进步。每一次的试教,我们都能针对存在的问题直奔主题,有的教学设计甚至是几个人一起,一句一句讨论记录。真是这样,才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1、教师对于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做好知识点的铺设,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提高,对于新知也不会感觉太难了。2、让学生以上海为观测点来描述海口的位置时,有许多学生不知所措,说明学生还没有建立起以一个物体为观测点来描述另一个物体位置时,先要以观测点为中心点画出方向标的概念,这一点对于学生的预设还是不够准确。3、对于一些临时的引导语言表达不够简炼,仍然是有拖泥带水的现象。4、不过在相对应的练习中,发现学生对于这个知识还是掌握得较好的。整的来说这节课效果还可以,只要的原因是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把握上,对于知识的铺设上做好了文章。所以学生的学习就不需要老师太多的去引导,因为学生有了这些基础后,就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本次精品课程的研究,迫使我们梳理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在高效率的运转中,我们体会到帮助、支持的可贵。通过这次活动,相信我们教研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每个参与研磨的老师,都在研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不仅仅是在教学上的提升,在理论和研磨的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篇4

  “位置与方向”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三年级儿童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线路图。所以在教学的开始,我是先用生活中的经验“太阳从东方升起”,引出东、南、西、北认识的教学,并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在学生记住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后,再引导学生发现:东西是相对的`,南北也是相对的,而且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教师再利用多种活动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如:指出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自己座位的东南西北是谁,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建筑物等。

  学会了辨认东南西北以后,再学习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我也同样教学生用儿歌和手势帮助记忆,学生很快掌握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同时还画出坐标图,有了坐标图,学生就能很快辨认出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再利用坐标图和手势教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认,感觉学生掌握得还是比较好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多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已有的“方向”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见解,与小伙伴交流,丰富学生对方位的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根据教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篇5

  东、南、西、北不仅是生活常识,也是数学里用来描述方向和路线的知识。本单元主要教学现实生活空间里的东、西、南、北,要求学生知道这四个方向,并在已知其中一个方向的时候,能辩认出另外三个方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确定方位的经验和策略,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

  本单元的教学,老师自始自终都在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一方面,在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展了空间概念;另一方面,在学生课前搜集、了解了“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怎样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提高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精选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