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需要多少钱(精选14篇)

需要多少钱(精选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需要多少钱(精选14篇)

需要多少钱 篇1

  原有课例

  设计思路:

  这是我们数学组的一堂计算教学课题的研讨课,我想,开展研究需要各种状态的课例,因此,我有意未象平时上教研课那样,做过多的精心准备,写的也是简案,提供常态课例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大胆考验。

  我在这个课例中重点要关注的是:(1)如何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发展思维;(2)如何让每个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就能掌握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为了克服以往计算教学中基本练习太少,学生学得不够扎实的问题,在设计时为了尽可能地省出时间来做补充基本练习,我在教学中尽量淡化了生活情境,着眼于计算方法的探究和掌握。

  计算方法的探究交流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期,我打算让学生经过至少5分钟的独立思考,想好怎样表述后再小组交流,要求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使每个学生至少明白一种算法。

  集体交流后,让学生(特别是在交流中没有自己想出算法的学生)对比选择找出最优算法,尝试运用,以达到计算的简便化,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因设计了6个补充基本练习题,估计课内练习可能完不成,第5题可适当调整留作课外作业。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教学情境图。(每个泳圈12元)

  讨论“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 个球要多少钱?”二、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列式计算后,小组内交流算法。(交流过程中认真倾听、评价他人的算法)

  2、集体交流算法:(说一说你自己的算法,再说说你听来的算法)

  3、体现算法多样化,板书各种算法,并让学生比较择优。

  三、尝试口算。

  p5。1、先独立算,再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不同算法,

  四、练一练。

  1、补充针对性练习:(择优运用,小组竞赛)

  口算:12×4 24×2 15×4 32×3 43×5 18×3

  2、p5。2、先独立解决,可在同桌间讨论第(2)小题,全班交流,说清思路和算法。

  3、p5。3、比胶卷。

  4、p5。4、在表格内填乘积。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互相评价,然后再交流集体评议。

  五、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常态下的数学课例,课前没有作更多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因是计算教学课,我在教学中尽量淡化了生活情境,着眼于计算方法的探究和掌握,在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因有了家庭的辅导,更多用竖式计算,学生的算法并不多,学习兴趣也不高,思维没有被激活,学习内容也没有完成,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在自己的反思及本组老师的评课中,我认识到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关注学生计算学习的需要不够,只有将计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会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计算学习的重要性,加之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阶段,过于淡化了生活情境的导入,将计算教学从生活问题情境中剥离出来,学生在过于抽象的教学语言、教学形式下不能积极参与;没有开好头,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思维参与程度就不高;

  2、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够,当学生更多地用竖式计算时,我没有肯定学生的算法,反而生硬地强调用口算,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里我如果能在肯定的前提下这样引导学生:“除了这种家长教给你的方法,你还能不能自己发明一些更妙的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争做发明家!”也许这么一句话就能在教学低谷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将课堂引入良好的状态。

  3、优化后的计算方法是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应该让学生多运用并加以巩固,计算练习题中教师引导不够,加之交流中学生参与情况不好,因而导致掌握欠佳。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将教案进一步修改,准备明天在三(2)班教出。

  改进后的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教学,引入新课

  1、我们刚刚度过炎热的夏天,在酷暑中,你最喜欢做的活动是什么?(生:游泳、旅游……)

  游泳在夏天是很痛快的事,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解凉,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笑笑和小明在征得大人同意后,由各自的教练带着结伴到海边游泳,这可真令人高兴。大伙一起商量要好好安排这次游泳活动,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笑笑说:“为了安全,我们应该每人有个游泳圈。”

  淘气说:“为了玩得痛快,我们可以在水中开展打球比赛。”

  小明说:“真是太好了,我带上照相机把我们的开心的样子拍下来。”

  “好,就这样决定。let’s go,我们出发吧!”

  2、大家一起高兴地来到海边商店,只见游泳圈、皮球、泳衣等挂满店里,并都标有价格。游泳圈:12元/个,皮球15元/个……(出示海边商店情境图)

  笑笑说:“淘气,我们3人要买3个游泳圈,该付多少钱?”

  淘气摸摸脑袋说:“让我想想。”

  小朋友,请你们和淘气、笑笑一起算算该付多少钱吧。

  二、探究算法。

  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后小组内交流算法(要求:大胆说出自己的算法,认真倾听、学习他人的算法)

  2、集体交流:(要求:说说你自己的算法,再说说你听来的好算法)

  a、每个12元,买3个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b、3个12我们可以写成乘法:12×3=36(元)

  c、我们是这样算的:10×3=30 2×3=6 30+6=36(元)

  d、可以把12看成 4×3,这样12×3可以变成4×9=36(元)

  ……

  大家算的方法和淘气、笑笑一样,都是正确的。同学们记住在做应用题时一定要记得写单位和完整的答。

  3、对比、择优

  算这样的题目用加法和乘法都行,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方法?

  如果

  小结:相对来说,使用乘法比较方便,这就需要大家的乘法口诀背得熟。在解答题目时认真思考,正确列式计算,才不会出现错误。

  那么你是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计算乘法又对又快?

  (引导学生说)

  4、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大家刚才都算对了,现在让我们来试一试:淘气想买6个皮球需要多少钱呢?

  怎样列式?(齐答算式)

  15×6

  三、巩固练习,掌握新知

  1、尝试口算。

  p5。1、先独立算,再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不同算法,

  2、练一练。

  1、补充针对性练习:(择优运用,小组竞赛)

  口算:12×4 24×2 15×4 32×3 43×5 18×3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笑笑是个细心的孩子,她想到大家游泳后很累,肚子一定很饿,于是她在游泳的前一天下午在商店买了5盒饼干,每盒有20块你知道她一共买了多少块饼干吗?

  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三、开心数学、空格填数

  在数学中有很多特殊的数,像:

  (1)15、30、45、60、75……

  (2)10、20、30、40、50……

  (3)25、50、75、100、125……

  我们能记住一些特殊数,对解决数学是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做个意思的题目,虽然不是很特殊的数,如果你能很快填上,你会感觉今天的学习很成功!很快乐!

  ×2345612 13 14 15

  (此题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并引导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外练习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题10个

  2、小明和小玲来到照相馆买胶卷,这有两种价格不同的胶卷:一种是每卷18元,可以照36张,一种是每卷13元,可以照24张。经过考虑,小明决定买2卷18元的,小玲决定买3卷13元的胶卷。你能算出谁买的胶卷合算吗?

  教学反思

  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思维被激活,计算方法灵活多样,有的是我课前都没有想到的,比如:口算12×3,竟然有“12=4×3,可以先把3×3=9,再把4×9=36”这样精彩的算法,真是太棒了!

  数学源于生活,计算更是生活中数学最广泛的运用,创设学生喜欢的愉快的情境,让计算问题成为学生乐于积极参与的学习资源,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交流中思维火花的闪光与碰撞、老师与同学由衷的赞叹,更加激活了学生智力的源泉和探索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谁说计算学习的课堂是乏味的?

  学习计算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这也是本套教材的编排的特点,在本课时教学中也特别注重了这一目标的落实,在生活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既突出了计算方法的探索和运用,也发展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正经历抽象思维的初步形成时期,但形象思维仍占着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注重情境的创设,相比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在这方面我有了正确的认识,因此而带来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是完全不同的,学生无论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是情感态度的体验,还是数学思维的发展,我认为在这次的学习中必然收获更多。

  生成问题:

需要多少钱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材分析:此部分教学是建立在乘法口诀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究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计算方法。在组织讨论交流时,要倡导算法多样化,对于口算方法,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就行。

  学生分析:东新一小学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师资力量雄厚,现代化教学设备正趋于完善,学生生源较好。所执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学生40人,学生已使用北师大教材两年,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磁力板、图片、胶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的附近商店里,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想请大家帮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吗?(出示挂图)

  (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进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明确游泳圈每个12元,球每个15元)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意图: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引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 探究“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5)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意图:通过这种互问答的学生交流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2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进行巩固。

  (2)学生探索进位口算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爱新小学”的师生,下个月要来我们这里参观,我们给小伙伴们准备了一些礼物。磁力板显示图片:笔记本4元 、铅笔盒21元、书包56元 、字典42元 、故事书13元 。教师说明:每个同学只能选购一种东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礼物?要送多少个?需要多少钱?(小组活动)

  (意图: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情景模拟(练一练3题)

  桌子上摆放两种胶卷,教师和一名同学买胶卷,师故意引发矛盾,在买的过程中出现争议,谁买的胶卷合算,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的问题?学生小组内解决。(如果学生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出发,只要结论具有合理性,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意图:此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此也渗透了德育教育)

  四.评价: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对自己、同学和老师做个评价:

  (意图: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关注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教学反思:教学《需要多少钱》一课,我结合教材创设了“买泳圈”的情境,鼓励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再尝试列式解决问题,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需要多少钱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磁力板、图片、胶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的附近商店里,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想请大家帮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吗?(出示挂图)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明确游泳圈每个12元,球每个15元)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4) 探究“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5)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2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进行巩固。

  (2)学生探索进位口算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爱新小学”的师生,下个月要来我们这里参观,我们给小伙伴们准备了一些礼物。磁力板显示图片:笔记本4元 、铅笔盒21元、书包56元 、字典42元 、故事书13元 。教师说明:每个同学只能选购一种东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礼物?要送多少个?需要多少钱?(小组活动)

  3.情景模拟(练一练3题)

  桌子上摆放两种胶卷,教师和一名同学买胶卷,师故意引发矛盾,在买的过程中出现争议,谁买的胶卷合算,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的问题?学生小组内解决。(如果学生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出发,只要结论具有合理性,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意图:此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此也渗透了德育教育)

  四.评价: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对自己、同学和老师做个评价:

需要多少钱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p4-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交流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p3的挂图,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如:买一个球要多少钱?3个小朋友每人买一个泳圈要多少元?买一个泳圈和一个球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要多少钱?用50元可以买几个泳圈、几个球?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⑴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12×3=

  然后,学生尝试计算,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⑵全班交流算法。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口算法: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12×3就是3个10 再加上3个2,10×3=30,2×3=6,30+6=36(元) 生3:如果每个球是10元,3个泳圈是30元,我每个球少算了2元,3个球还要6元,一共要36元。

  生4:可把12看成4×3,这样12×3就变成了4×9=36(元)

  生5:12×3=6×2×3=6×(2×3)=6×6=36(元)

  ……

  以上每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2、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每一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一练1、2 学生独立完成

  练一练3 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需要多少钱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

  教材分析:

  此部分教学是建立在乘法口诀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究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计算方法。在组织讨论交流时,要倡导算法多样化,对于口算方法,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就行。

  学生分析:

  我所执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学生56人,学生已使用北师大教材两年,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的附近商店里,看到这些情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同学们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想请大家帮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吗?(出示课件)

  (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进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明确游泳圈每个12元,球每个15元)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意图: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引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 探究“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5)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意图:通过这种互问答的学生交流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2、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进行巩固。

  (2)学生探索进位口算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完成练一练的3题。(开火车形式练习)

  3.练一练4题

  4.练一练第5题。学生小组内解决。(如果学生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出发,只要结论具有合理性,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意图:此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此也渗透了德育教育)

  四、评价

  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对自己、同学和老师做个评价。

  (意图: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关注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需要多少钱 篇6

  ① 出示买卖的情境图(图标有泳圈的单价12元,篮球的单价15元)。

  ②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③ 探索算法多样化。

  师: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算式怎样列?

  生:15×3=

  师:应该怎样算呢?

  生1:我用加法15+15+15=30+15=45(元)

  生2:我用乘法10×3=30 5×3=15 30+15=45(元)

  生3:把15看成3个5,共有9个5,得45(元)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

  生1:用加法。

  师:用加法也可以。

  生2:用乘法。

  师:好的。

  ④练习13×3 70×5 24×2 13×5 31×3 34×224×4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学生练习时笔者观察了7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其中有4位是采用加法的……

  [案例分析] (主要从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层面上加以分析):

  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对算法进行优化,那就谈不上算法多样化,似乎多样化与优化之间存在矛盾。其实不然,方法和方法之间根本不存在优劣之分,任何优越性与不足都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不是群体或教师的优化。对个体而言,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优化的过程,是个体思维发展、提高的过程。如果不对算法进行优化,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没有收获,没有提高。

  在优化算法的过程,教师必须注意两点:第一,优化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应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优化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教师在评价算法时,不要讲“优点”,而要讲“特点”,把优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第二,教师要明确“优化”并不是统一一种方法,把优化的过程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需要多少钱 篇7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20×3=   30×5=   40×2=

  200×3=   600×5=   16×4 =

  16×4 =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老师希望下课时每位同学都能不仅会做,而且能说出为什么?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去海边游泳吗?淘气笑笑他们在暑假里就到美丽的北海去旅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情况。(师出示淘气、笑笑在海边买东西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三、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3个泳圈是10×3=30(元)。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3个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12×3就是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

  2.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15×3就是3个15相加,15+15+15=45(元)。

  生2:15×3就是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个10再加上3个5,30+15=45(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买东西“需要多少钱”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把它们合起来。

  五、巩固与练习

  1.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图)

  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两个问题,在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对于第⑵个问题,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可以:①因为15×6=90(块),100-90=10(块),所以够分。

  ②因为15×6=90(块),100>90,所以够分。

  2.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3题情境图)

  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意回答,并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练一练第4题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理解表格,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六、检测

  这节课大家学习的如何呢?来,做一做16×4 并写思考过程吧。

  完成后相互检查,看看谁都完全正确。

需要多少钱 篇8

  今天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需要多少钱》,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本节主要分两个环节进行教学:先是创设情境,“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是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在教学中,我想不仅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

  在探索口算方法这一环节,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口算题,学生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探索12×3的口算方法时,我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交流和探讨不同的算法,我进行巡视,并对学困生加以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能从乘法的意义想到可以是3个12的和,12+12+12=36。也有同学3×2=6,10×3=30,6+30=36。还有的孩子直接用乘法竖式计算。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很有说服力。之后,我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不同特点,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然而,在练习时,我发现好多孩子乘法口诀背得不熟,特别容易出错。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边算边默念计算过程,边记录下计算的得数,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计算准确率,也可以让孩子使用草稿本。比如12×5,先算个位,2×5=10,再算5×10=50,10+50=60。

  整个教学活动让乘法口诀贯穿其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觉到低年级教学一定要给学生创设情景,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多少钱 篇9

  教学内容: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需要多少钱)

  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20×4 50×3 60×5 5000×2

  200×4 500×3 600×5 500×2

  23+23 34+34 42+42 31+31

  二、出示主题图。

  1、引导学生说说图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一个游泳圈12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2、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12×3=

  3、全班交流算法,组织学生讨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方法一: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方法二:12×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2,10×3=30,2×3=6,30+6=36

  方法三:如果每个球是10元,3个球是10×3=30(元),每个球少算了2元,3个球还要2×3=6(元),一共要30+6=36(元)

  方法四:可以把12看成4×3,这样12×3可以变成4×9=36(元)

  方法五:12×3=6×2×3=6×(2×3)=6×6=36(元)

  方法六:学具操作

  …………

  4、扩展:如果一个游泳圈120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120×3=

  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3是求:3个120是多少,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计算时这样想:100×3=300,20×3=60,300+60=360。

  如果有的学生想出把120看作12个十,先用12×3,再在乘得的积后面补0,应给予鼓励。

  重点讨论两部分积的得出与求和

  5、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15×3=

  学具操作中认识进位乘法,再进行口算与学具的对比。

  15+15+15=45(元) 10×3=30(元),5×3=15(元),15+30=45(元)

  6、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明买了2卷胶卷,每卷18元,每卷36张。

  小玲买了3卷胶卷,每卷13元,每卷24张。

  1、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同样多)、

  36×2=72(张)

  24×3=72(张)

  2、谁买的胶卷合算?

  18×2=36(元)

  13×3=39(元)

  36小于39 (每卷36张的胶卷合算)

  四、作业。

  书上第5页的第1题。

  思路是:提出问题 →学具操作 →重点讨论两部分积的得出与求和→学具操作中认识进位乘法→再进行口算与学具的对比

需要多少钱 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通过合作学习,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培养其抽象概括以及合理类推能力。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30×2   20×3   400×3   100×7   20×4

  700×4   8×50   3×800   70×8   90×5

  2、口答

  3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5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1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幅图

  三、探索口算方法

  1、 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3

  然后要求学生尝试计算,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2),全班交流算法。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出以下口算方法

  12×3=12+12+12=36 (3个12相加)

  12×3=10×3+2×3=36

  12×3可以把12看成4×3,所以可以这样算:12×3=4×( 3×3 )=36

  也可以把12看成6×2,12×3=6×( 2×3 )=36

  2、 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要求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回报。

  3、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练习并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完成练一练

  第1题:学生完成后,选几题了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第(1)、(2)两个问题。对于第(2)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同桌讨论,最后全班汇报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 3题:先让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并独立解决问题,再让学生在小组里面交流,充分地发表意见,然后全班交流。

  第 4题:先让学生独立填表再反馈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五、总结提高。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

需要多少钱 篇11

  周五为新教师执教了《需要多少钱》即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一课。本次公开课教学,虽是为新教师而上的,但实质上也是一次挑战自己、丰富自己的很好机会。

  《需要多少钱》主要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乘积在百以内的口算乘法。在本课教学中,直观理解乘法的算法和算理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改版后的教材首次引进了“点子图”。而如何运用好“点子图”,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接触,也是一次很好的挑战。通过教学,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把探索的机会还给孩子。

  在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即“12×3=?”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得出结果,而是请孩子借助自己已有经验,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由于有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的方法可谓多样,有的借助数线图用加法计算12+12+12=36;有的借助人民币模型得到3张10元是30元,3张2元是6元,30+6=36元;有的借助老师提供的点子图,把12点分成6和6,6×3=18元,6×3=18元,18+18=36元,还有的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还有的把12分成4个3,3×3=9,9×4=36元;

  30+6=36元等来探索12×3的结果。这样让学生充分经历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思考与交流的过程。孩子的表现非常精彩。

  (2)注意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

  经过探索,孩子们的方法非常多样,可我并不是仅停留在方法的多样化上,而是让孩子充分地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寻找各种方法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点子图与表格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把点子图的方法用表格来表示吗?能把表格的方法也用点子图表示出来吗?点子图与表格及摆人民币模型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在一步步的比较中,让孩子的思维逐步清晰,计算方法逐步浮出水面,从而较好地理解算理,并掌握算法。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0xx版课标非常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很注重挖掘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在探索12×3=?时,学生所用方法虽不同,但有一共同点,将新知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加法或是表内乘法再进行计算。我适时地告诉孩子,转化是我们学习上的好方法、好帮手,当遇到复杂的题或是遇到新知识时不妨可以把它转化为简单的或是旧的知识来解决,就会事半功倍。除此之外,数形结合、比较等思想方法,也在本节课得到很好的渗透和运用。

  本课教学虽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让孩子充分进行操作后,再来充分地交流反馈,花费较多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巩固练习的时间,因此如何做好时间安排上的把控,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需要多少钱 篇1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去海边游泳吗?淘气笑笑他们在暑假里就到美丽的北海去旅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情况。(师出示淘气、笑笑在海边买东西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3个泳圈是10×3=30(元)。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3个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12×3就是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

  2.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15×3就是3个15相加,15+15+15=45(元)。

  生2:15×3就是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个10再加上3个5,30+15=45(元)。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买东西“需要多少钱”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把它们合起来。

  (四)巩固与练习

  1.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图)

  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两个问题,在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对于第⑵个问题,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可以:①因为15×6=90(块),100-90=10(块),所以够分。

  ②因为15×6=90(块),100>90,所以够分。

  2.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3题情境图)

  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意回答,并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练一练第4题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理解表格,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需要多少钱 篇1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在评价学生计算速度时,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评价学生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时,要结合实际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结合教材和本班学生特点,做了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时,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先观察情境图,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为了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采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如: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探索口算方法。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口算题,学生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不同特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先利用教材“买泳圈”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用学到的乘法知识解决身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再结合班级的实际,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如每张课桌配有2把椅子,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强大、办学条件优秀的现代化城镇小学,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视。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时刻以“成功从这里开始”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学习的愿望也增强了,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东兴超市去看一看那里都有什么。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教学情境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3个小朋友每人买1个泳圈要多少元?

  生2:买5个泳圈和1个球一共需要多少钱?

  生3:买3个球需要多少元?

  生4:用100元钱可以买几个泳圈、几个球?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3个泳圈是10×3=30(元)。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3个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12×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2,10×3=30,2×3=6,30+6=36(元)。

  2.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15×3就是3个15相加,15+15+15=45(元)。

  生2:15×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5,10×3=30,5×3=15,30+15=45(元)。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3题情境图)。

  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意回答,并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2.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师:谁能说说咱班每张课桌配有几把椅子?

  生:2把。

  师:你能提出问题吗?

  生:一组有多少把椅子?

  根据问题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

  (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图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我原来认为学生可能会结合教材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可没想到,在这一情境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告诉大家可先存入“问题银行”,在适当的时候探索解决。

  2.在探索口算方法这一环节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交流和探讨不同的算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旨在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活动面还不够广,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点评〗

  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在本案例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本案例能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能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

需要多少钱 篇1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学生能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学生能正确的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3、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学生能正确、熟练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谁能说出今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中国获得了多少块金牌?同学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那里举行吗?中国北京。我们山东有一个海滨城市承办着几项海上的比赛项目,大家知道是哪里吗?青岛。淘气笑笑他们在暑假里就到美丽的青岛去旅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情况。

  师投影出淘气、笑笑在海边买东西的情景图。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观察情景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皮球每个15元,游泳圈每个12元,有3个小朋友,1个售货员阿姨。

  2)提出问题

  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估计学生能提出许多问题,师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并板书:

  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买3个球要多少钱?

  3)解决第一个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4)揭题:今天我们就通过买东西“需要多少钱”来学生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师板书:需要多少钱--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1、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要求:由组长组织,每位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算式结果、算式的意义、计算的方法。

  3、班内汇报总结

  按小组来汇报。估计学生会出现以下答案:

  a、12+12+12=36(元) c、用加法竖式解决

  b、12×3=36(元) d、用乘法竖式解决

  重点是第2种答案的处理。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列式的意义,然后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想法:

  a、10分成10和2,10×3=30 2×3=6 30+6=36

  b、1×3=3 2×3=6 12×3=36

  对于答案b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可以直接计算,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1表示1个10,1×3=3就有3个10是30,2表示2个1,2×3=6 就有6个1是6,所以12×3=364)

  解决第二个问题:买3个球要多少钱?

  1、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要求:由组长组织,每位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算式结果、算式的意义、计算的方法。

  3、班内汇报总结

  按小组来汇报。估计学生会出现以下答案:

  a、15+15+15=45(元) c、用加法竖式解决

  b、15×3=45(元) d、用乘法竖式解决

  重点是答案b的处理。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列式的意义,然后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想法:

  a、15分成10和5,10×3=30 5×3=15 30+15=45

  b、1×3=3 5×3=15 12×3=45

  对于答案b让学生把计算过程详细说出来,特别是4的出现,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口算

  14×3= 33×4= 23×2= 41×2= 60×5= 13×5=

  让学生口算直接写得数,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四、班内汇报总结

  1、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

  让学生总结一位数成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谈谈自己今天的表现。

  五、作业布置:

  做课本第5页第1题。

  六、板书设计:

  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a、12+12+12=36(元)

  b、12×3=36(元)

  10×3=30 2×3=6 30+6=36

  1×3=3 2×3=6 12×3=36

  买3个球要多少钱?

  a、15+15+15=45(元)

  b、15×3=45(元)

  10×3=30 5×3=15 30+15=45

  1×3=3 5×3=15 12×3=4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需要多少钱(精选1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