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左右》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左右》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左右》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左右》教学设计 篇1

  一、说幼儿、说设计意图:

  孩子是认知的主体,但作为大班的幼儿,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尚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分不清左右,对自己的身体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为了引导孩子能够清楚区分左右,特设计此活动,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二、说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发展能力为基础,又要根据《纲要》的有关精神。本次活动内容的选择首先是根据《纲要》对科学领域目标的要求,即“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利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科学目标的定位使我们强烈地感到:“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儿童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二是考虑幼儿实际能力和发展需要。本班幼儿对空间方位感知经验不一样,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考虑到寓教于乐中。这样就能让幼儿在积极的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目标:

  在确定活动目标时,我的预设目标从幼儿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进行考虑的,因此,此次活动的目标我预设为: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会向左和右移动。

  2、知道站的方向变了,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初步感知参照物的不同所带来的左右方向的不同。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游戏法、赏识激励法等教学法,我介绍这两种方法。

  (1)游戏法: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因此,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游戏的形式,如一开始,我就采用与幼儿玩肢体游戏进行引入,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有了“左”、“右”的空间概念经验。

  (2)赏识激励法:

  人需要赏识,作为孩子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孩子,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在每次的游戏过程中,教师都以激励鼓励的方法请幼儿参与,在参加完游戏之后有相应的反应,若幼儿有错也给幼儿改错的机会,让幼儿大胆尝试,但不挫伤孩子的自尊。

  五、说活动的组织过程: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把此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纲要》科学领域目标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在本活动第一环节中设计了让幼儿寻找自己身体左右关系的“好朋友”的游戏,幼儿玩的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幼儿很有兴趣,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找到的“好朋友”告诉老师和同伴,这样,幼儿不仅主动地与同伴交流了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加深了对“左、右”空间方位的认识。

  (二)游戏中辨别左右。

  这是巩固第一环节中接触到的对左右的区分,让幼儿一起感知左右。

  (三) 感知参照物的不同,左右边的方向也变了。

  此环节在设计过程中是让幼儿在原有对左右的认知水平上有一个提高,落实第二个目标。

  (五)结束:联系生活,应用左右。

  此环节是让幼儿利用所学知识应用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可以看到幼儿的学习程度如何。

  反思:

  本次活动的引题还是让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在知道了左边和右边之后,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时,幼儿的举手积极性很高。

  从目标的把握上,我对第二个目标的把握有所欠缺,在组织过程中,幼儿没有能掌握相应的知识。对于数学活动主要是源自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对于这一点的渗透也不是很到位。教师自身的语言组织还不够精炼,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左右》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之后安排的。教材安排的例1是判断左手、右手,然后再说一说左手、右手能做什么。这样安排,给学生充分提供了经历“左、右”概念形成的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了基础。教材安排的例2也是从学生的自身实际来考虑”,互相握右手,从而感知“左、右”的相对性。让学生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寻找知识的联系点,这符合小学一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这一基本理念。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要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教学信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本课设计了以下教学B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一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正确判断左、右,教学难点是体会“左、右”的相对住。

  二、对学生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而“上下”“前后”“左右”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达到熟练、准确地辨别“左右”的方位,就需要大量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感性材料,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

  三、教法选用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课采用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运用大量的游戏、讨论、竞赛等形式引人学习内容,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游戏、观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增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学法选用

  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特点以及本课的特点,把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定格为:释疑学习法、发现学习法、讨论学习法等。

  五、总体设计

  一年级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儿童要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作基础,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通过举右手、左手,说一说左手、右手的作用,听口令做游戏这些大量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从而感知左、右,经历形成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第二层:感知群体中的左、右,进一步建立左、右的方位感。

  根据学生的座位,创设问题情境,再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说自己的前、后、左、右有哪些同学,在具体情境中建立左、右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又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数学。

  第三层:感知左、右的相对性,突破难点。

  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哪只手,创设问题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巩固,既有趣,又突破了难点。

  第四层: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联系学生的生括实际,让学生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去描述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又出学生能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左右》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二、教材分析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前后”“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之后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不应把它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因此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及游戏帮助学生理解。

  ( 评析 对于“左右”这一节的重、难点认识准确,这节课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较合理。但对于“左右”这节在整个“空间与图形”这个知识板块中的位置如何,教师应该作简要的说明。)

  三、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左右”之前都有了较多的生活经验。比如,中午路队放学分为左、中、右三路,上体育课向左转、向右转等训练,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都比较清楚……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浓厚,竞争意识强,特别喜欢在活动、游戏中学习。

  四、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建立左右的方位感。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领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3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左右”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游玩吗?星期天,笑笑和淘气两个小伙伴坐车出去游玩了。看看在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儿。(多媒体画面:城市、公园、街道和红绿灯路口,笑笑和淘气坐车到城里游玩的情境。在大街上的红绿灯路口,红灯亮,车停下了。)

  师:他们看到什么了?

  生:他们看到了红绿灯。

  师:红灯表示什么意思?绿灯呢?绿灯上的箭头又表示什么?

  生1:红灯表示停车。

  生2:绿灯表示继续往前走。这个箭头“←”(比手势)表示汽车向左行驶,这个箭头“↑”(比手势)表示汽车向前行驶,这个箭头“→”(比手势)表示汽车向右行驶。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左右”的知识。

  ( 评析 情境引入“左右”时,不够简洁,干扰信息较多,若能简化一些,突出与“左右”相关的信息更好,而且作为引入,红绿灯对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些难。)

  (二)感知“左右”,初步建立“左右”的空间感

  1通过双手活动体验“左右”。

  师:刚才发言最大胆,声音又洪亮,我们用掌声表扬他。(学生鼓掌)

  师:刚才鼓掌用到了什么?

  师:谁来举左手?(抽生举左手)大家一起举左手。(全体学生举起左手)那另一只手就是……(生齐答:右手)。对,是右手,一起举右手。

  2回忆经历的活动,想像左右。

  师:中午放学,哪些同学走左路,请站起来,举左手。右路的呢?请举右手。

  3利用身体特征,记住“左右”。

  师:请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的右手,看看、再想想:你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左手在干什么?(让学生边说边比划)

  生1:我常常用右手写字,左手按本子。

  生2:我常常用右手刷牙,左手端杯子。

  生3:我常常用右手拿筷子,左手端碗。

  ……

  师:看来,左手和右手经常一起干很多事情,它们真是一对好朋友。那再看看我们的身上,还有没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

  生1:我们的左耳朵和右耳朵是这样的一对好朋友。

  生2:我们的左眼睛和右眼睛是这样的一对好朋友。

  生3:我们的左脚和右脚是这样的一对好朋友。

  ……

  4通过游戏活动,巩固“左右”。

  ( 评析 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路队放学)和学生的身体特征,让学生边说边比划,初步建立“左右”的空间观念,以动作促思维,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学生既容易理解又感兴趣。)

  (三)理解“左右”,形成“左右”的空间观念

  出示教科书上第60页第二幅图。(投影)

  师: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和大家一起学“左右”的知识,你看,他俩摆了一排文具,看看有些什么。

  师(指图):有铅笔、橡皮、 尺子、文具盒和小刀。

  1解释整体的最左边、最右边。

  (1)师:如果你面对着这一排文具看,这一排文具的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请生上台指,并举左、右手验证。)

  生:面对着这一排文具看,这一排文具最左边的是铅笔,最右边的是小刀。

  (2)师:从左数,第二个是什么?从右数,第四个是什么?(分别抽生上台数,并举左、右手验证。)

  生:从左数,第二个是橡皮; 从右数,第四个也是橡皮。

  师: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个,一会儿又排第四个呢?

  生:因为它们分别是从左边数和右边数的。

  师小结:我们数的方向不同,顺序也就不同。

  ( 评析 这样的结论,教师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归纳概括出来会更好。)

  (3)说一说。

  师:教室里第一横排中,最右边的同学是谁?最左边的同学是谁?(分别请学生说出来,并举左、右手验证。)

  2解释一个物体的左边、右边。

  (1)师:面对图片上的尺子看,尺子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有哪些文具?

  生:面对图片上的尺子看,尺子的左边有铅笔和橡皮,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和小刀。

  同桌互相说:文具盒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有哪些文具?

  (2)说一说。

  问题一:抽6名学生站成一排,说其中一名学生的左边和右边有哪些同学。

  问题二:任意抽一名前排学生站起来,说说他的左边和右边有哪些同学。

  问题三:同桌互相说,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有哪些同学。

  (3)讨论:我们在判断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有哪些同学时,是以谁为标准的?

  师小结:我们从一个方向看东西的时候,面对的东西不同,看到它左右的东西就不一样。

  ( 评析 通过几个层次分明、难易有序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巩固“左右”的概念,形成空间观念。每个环节都注意采用“边理解、边应用”的“小步教学法”,从不同层次中理解“左右”的含义,通过大量感性材料让学生把知识内化,教师最后再画龙点睛。)

  (四)交换左右,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游戏:抽三名学生上台,面对学生站好。让这三名学生举右手。

  师:讨论:请看他们举对了没有?

  (再让下面的学生举右手)观察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当我们面对面站立的时候,我们举的右(左)手的方向刚好相反。

  2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师:(请学生同桌面对面坐好,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3活动。

  (请2名学生到讲台上,面对全班学生站好,判断讲桌上的两件物品谁在左边,谁在右边。再让下面的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判断这两件物品谁在左边,谁在右边。)

  师:讨论:为什么上面的同学和下面的同学说出的左右方向不同呢?

  师小结:我们面对的方向不同,判断出的左右也不同。

  4活动。

  让一名学生面向不同的方向,分别说出左边,右边各是谁。

  师:每次他说的左边和右边的同学相同吗?

  (再次体会面对的方向不同,观察到的左右也不相同。)

  ( 评析 “左右”的相对性是这一节课教学的难点,教师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有效地防止了学生思维的断层,使学生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巧妙地突破了难点。)

  (五)第61页第三题

  讨论:他们都靠右边行走吗?为什么?

  安全教育:我们在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边行走,在马路上也要靠右边行走。

  ( 评析 结合学科知识的练习,向学生进行生活常识教育,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整合数学与课程”这一全新的教学观。)

  六、案例点评

  “左右”这一教学有较大的难度,如何正确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一些教师由于未抓住判断标准而感到“左右”为难。

  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如果切断了思维与动作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左右”这一内容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找一找、动动脑、说一说、走一走等实践活动,明确自身的左右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学会正确判断所观察物体的左右位置。正确掌握“左右”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左右的相对性,应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以不同的参照物为标准来观察,同一物体所处的左右位置不同;二是“面对面”时左右的相对性问题。 相对而言,后一种相对性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于理解。因此,前一种相对性是作为统一要求,而对于后一种相对性教学中不作统一要求,而且教学实践也说明了这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面对面”时的相对性问题是较难的。本文中,教师对于前一种相对性没有提及,对于后一种相对性花了很大精力去研究。这样处理是不是人为拔高了教学要求,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呢?效果会不会事与愿违,让很多学生更加糊涂呢?

《左右》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三、教学难点:

  “左右”的相对性。

  四、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笔 橡皮尺子 文具盒 小刀

  五、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5、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左右》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领会左和右,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那咱们一起唱一曲吧!(放歌曲,师生共同唱,并做拍手动作)

  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拍的手?(手)

  1、认识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师:伸出左手右手,看看自己这双灵巧的手,(学生看手)

  在生活中常用左、右手干什么?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

  师:坐手、右手是对好朋友,配合力量可大了!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身体上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桌说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 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小结:在我们身体上有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请这些好朋友帮忙,来辨别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音乐、游戏情境,以谈话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师:现在我们来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2、各种方位感知左、右。

  师:刚才通过游戏老师发现你们能很快辨别出左右,现在我们再来试试。。。。。。

  师说学生做

  在第一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学生找,点到名的同学请站起来)

  第一排最右边的是谁?

  第二排从右数第3个孩子是谁?

  从左往右数第5个孩子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边动手操作边用语言表达,说与做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在成功中感到喜悦。】

  三、整理应用,内化提高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很快就能辨别左右。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看看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

  课件展示课本13页第六题练习题。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听取信息)

  2、师:小蚂蚁的问题解决了,可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老师举起左手,老师举的是哪只手?

  同桌互相说说。

  请学生面对面,都举起右手?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课本13页练习:生活中的左右

  师: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况,走楼梯时靠哪边行走!靠谁的右边?

  我们很快就要成为少先队员了,行队礼时应该举哪个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后作业,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既强化了新知,有提高了兴趣,真正做到了课虽终而趣尤浓。】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也可以说说你自己。

《左右》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的第三节内容<左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前后,上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左右,因此,我紧密地围绕新课标阐述的建议,结合三维目标确立了本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能力目标:使学生建立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初步空间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物体具体的位置与顺序。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快乐,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有过无意识的左右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学生自评、互评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三、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主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米老鼠这一形象贯穿整个课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动中辨左右。

  生活化的情境是学生熟悉,喜爱和了解的,结合动画,通过提出问题学生的认识由生活过渡到数学上来,本节课我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观看以下课件,通过学生的观察在联系实际生活这样知道行人和车辆都要右侧通行的交通规则这一生活常识。并且要在生活当中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然后我再利用平时上课时学生发言时要举手这一常知,更进一步的引出左右,同时我又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在找一找像左右手这样的部位,请学生说一说,并用手去摸一摸,听口令做游戏这些大量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感知左右,经历形成左右方位感的过程。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在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这一理念。最后学生和动画一起做动作,通过动一动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

  第二环节:动中用左右。

  在学生对左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我为了满足学生乐于助人的这一积极性,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左右的知识帮助米老鼠找到上楼梯的正确方向。这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学生的名字,来做找朋友的游戏,这个环节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环节:动中说左右。

  学生认识自身的左右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听要求来按顺序摆一摆,让学生互相评议摆的是否正确,然后我又根据学生摆学具的顺序给学生提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回答,之后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的去提出问题,由学生来解答。在这一环节中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第四环节:动中悟左右

  我针对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教学难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师生互动,我和学生面对面一起举起右手,让学生观察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说出怎样才能使老师举手的方向和他们的一样,通过这一个过程,引导学生说出方向不同,左右位置就不同。在这里我又给学生举出了一个例子,上间操时在学生的前面都有二个大学生在领操,一个是面对学生的,一个是背对学生的,让学生说出应该和哪个学生的方向一致,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学生就可能轻松的回答出来这个问题了。这时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例子。这样一来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和生活实际中领悟到了。

  第五环节:动中玩左右

  这一环节我根据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课件,来加深学生对物体位置与顺序的认识,并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物体的具体位置与顺序。这节课就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结束了。最后让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科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生气氛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学生对左右已有一定的认识,我重视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从他们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活动的素材,通过学生的动一动、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加深对左右的理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课堂的反馈来看,学生对游戏活动比较感兴趣,参与性强,情感体验积极,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学生原有的经验不够一致,甚至差别很大,少数学生在活动中处于旁观者的态度,教师还需适时点拨、提醒、帮助他们,但在课堂上时间和精力有限,难免有时会注意不到,因此在提倡个体化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今天,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仍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左右》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0―61页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能力目标: 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左手、右手”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

  师: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知识? 生:左右。

  师:咦!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看书知道的。生2:妈妈告诉我的。生3:我猜的。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左右”两个字。

  师:关于“左右”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们身上有左手、右手。

  (重视利用学生原有经验,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去主动建构知识的体系。)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想一想,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生1:我们用右手写字。生2:我们用右手拿筷子。

  师:在做这些事时,左手在干什么? 生:吃饭时我们用左手端碗、用右手拿筷子。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看来,左手、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们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下面,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兴趣盎然:“左眼、右眼、左耳朵、右耳朵、左脚、右脚……”有的同学还边说还比划。)

  3、小游戏: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机器人的游戏。老师做遥控器,同学们来做机器人。遥控器发出指令后,看哪个机器人做得又对又准。机器人准备好了吗?开始!(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学生玩得特别开心,有的学生不小心左右搞错,自己不好意思地笑了。通过游戏,在欢声笑语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为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奠定基础。

  二、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左右

  1、 摆一摆

  师: 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同桌合作,老师下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请你在桌上摆一块橡皮,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同桌合作完成。屏幕出示摆放顺序:铅笔、橡皮、尺子、铅笔盒、小刀。)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生:摆在最左边的是铅笔。

  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生:摆在最右边的是小刀。

  2、 数一数

  师:从左边数,橡皮是第几个? 生:第2个。 师:从右边数,橡皮是第几个? 生:第4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排第几都不一样? 生:因为数的方向不一样。一次是从左边数,一次是从右边数。 师:同样东西,按左右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掌握以“谁”做标准来确定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3、“小考官”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玩个“小考官”的游戏。,我问你,尺子的左边是什么?生:是橡皮。尺子的右边是什么?生:是文具盒。师:谁想学老师的样子,也来试一试? (小组内同学互相提问)

  师:如果把学具打乱,你会玩吗?好!看哪组玩的最好!

  4、说一说:你相邻的同学都有谁? 生:我左边的同学是赖苑平、右边的同学是万旺。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 找一找。(屏幕演示图意)

  师:星期天,这位小朋友想到小明家邀他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在几号房吗? 生:小明家住在7号,因为三楼的左边是7号。 2、 想一想

  师:刚才小朋友们帮小明解决了困难,那么也请你们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我跟大家面对面站着,(教师举起右手)老师举起的是右手还是左手? 生1:老师举的是左手。 生2:不对,我认为老师举的是右手。 师: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想想老师举起的到底是哪只手呢?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

  教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可是为什么看上去和小朋友举的手是相反呢? 生:因为老师和我们面对面。

  师:同桌的同学都举起右手,面对面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我和我同桌的右手正好相反。

  师:对了,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巧妙地用设疑的手法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不是右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奥秘。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 动脑筋题。(屏幕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小聪问大家:他们都是靠右边走吗?当学生争持不下时让他们去体会:把教室中间走道当楼梯,(1)女孩子从后往前走为上楼梯,男孩子从前往后走为下楼梯。(2)指导学生举着右手表演:女孩子上楼后又顺势下楼,男孩下楼后又上楼。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为准。我们不仅上下楼梯时,而且平时在马路上行走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有秩序地走,以免发生事故。 2、桌面游戏:开汽车

  游戏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将准备好的八张硬纸条,拼成一个十字马路口,每组拿出两辆玩具汽车在马路上行驶,先由小组长发布命令,客车和货车转弯的方向。剩下观看的同学要看客车和货车转弯的方向是否正确,随后四人轮流玩游戏。(同时播放《我是汽车小司机》音乐)(学生情绪高涨,开始了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行动,主动体验和感受左右的相对性。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六、运用所学知识组织下课

  (要求同桌同学面对面站)

  师:你见过别人握手吗? 生:见过。

  师:经常用哪只手握呢? 生:右手。

  师:对了,我们同别人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今天大家合作得非常好,下面就请你和对面的同学握握手,我们就下课。

  (这时,学生十分高兴,有说有笑地伸手去握,有的学生不小心出现了错误,一看别人伸出西边的手,自己也伸出了西边的手,结果伸出去和对面同学握手很是别扭。别的同学喊道:“伸自己的右手。”大家伸出了右手,感觉很协调,开开心心地握手下课了。)

  教学反思:

  这节数学课,我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体会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整节课的数学设计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如:机器人的小游戏,课伊时,趣味就生。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考一考,演一演,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课之中,趣越浓;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当小司机、开汽车的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下课了,学生还不舍得离去,还缠着老师:“这节课真好玩!”----课已尽,趣犹存。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发展。本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发展未分选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经历和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如让学生找自身的左和右,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机器人的游戏……。这种“感受”是一种直接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学会生存所必备的本领。

  3、巧设活动情境,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情景化。如:让学生按一定的位置摆放学具、当汽车小司机、让学生上下楼梯。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鲜明的表象。

  整节课我都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较好地体现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左右》教学设计 篇8

  篇一

  教学目标:

  1用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数学书、铅笔盒、练习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欢迎他们。

  师:刚才我们欢迎老师是用什么鼓掌的?

  生:我鼓掌用的是左手和右手。

  ( 评析 用鼓掌来引入左、右手,自然、不着痕迹。)

  师:对了,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

  二、探索新知,感知左右

  1. 说一说

  教师:请大家把双手伸出来,看看自己的两只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

  教师:听老师的口令。

  教师:左手在哪里?右手在哪里?

  (学生根据口令做出动作)

  教师:请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方向举起右手)。

  提问:说一说,你会用右手做些什么事?

  生1:我会用右手拿筷子吃饭。

  生2:我会用右手写字。

  教师:再举起你的左手,

  提问:你会用左手做什么事?

  生1:吃饭时我用左手端碗。

  生2: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 „„

  ( 评析 把“左右”的认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今后的记忆。)

  2.找一找(嘴巴)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请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生:左眼、右眼,左耳朵、右耳朵,左腿、右腿。

  师:刚才大家举了那么多有关左右的例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3. 做一做

  摸鼻子游戏

  鼻子鼻子,上面;鼻子鼻子,下面;鼻子鼻子,左面,鼻子鼻子,右面。 鼻子鼻子,左耳;鼻子鼻子,右耳;鼻子鼻子,左肩,鼻子鼻子,右肩。

  4. 摆一摆(课件出示正确摆放图片)

  教师: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请把数学书放在桌上,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教师:看谁摆的又对又快。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摆放正确)

  提问:

  (1)数学书的左边是_________ 。

  (2)数学书的右边是 _________。

  (3)数学本的左边有 _________,还有_________ 。

  (4)铅笔盒的右边有 _________,还有_________ 。

  课间操:

  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伸出我左手,伸出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端端正正坐好。

  5. 走一走

  (出示小军上楼图片)

  教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小朋友上下楼梯。

  教师:上下楼梯应该靠哪边走?

  学生:靠右走。

  教师:小军在干什么?

  学生:小军在上楼梯。

  教师:小军应该从哪边走?

  (出示小明下楼图片)

  小明下楼与学生方向相反,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强调左右是指自己的左右。小明下楼,是指小明要从自己的右边下楼。

  三、课堂小结。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学生:左右。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领会左和右,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那咱们一起唱一曲吧!(放歌曲,师生共同唱,并做拍手动作)

  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拍的手?(手)

  1、认识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师:伸出左手右手,看看自己这双灵巧的手,(学生看手)

  在生活中常用左、右手干什么?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

  师:坐手、右手是对好朋友,配合力量可大了!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身体上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桌说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 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小结:在我们身体上有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请这些好朋友帮忙,来辨别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音乐、游戏情境,以谈话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师:现在我们来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2.各种方位感知左、右。

  师:刚才通过游戏老师发现你们能很快辨别出左右,现在我们再来试试。。。。。。

  师说学生做

  在第一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学生找,点到名的同学请站起来)

  第一排最右边的是谁?

  第二排从右数第3个孩子是谁?

  从左往右数第5个孩子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边动手操作边用语言表达,说与做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在成功中感到喜悦。】

  三、整理应用,内化提高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很快就能辨别左右。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看看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

  课件展示课本13页第六题练习题。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听取信息)

  2、师:小蚂蚁的问题解决了,可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老师举起左手,老师举的是哪只手?

  同桌互相说说。

  请学生面对面,都举起右手?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课本13页练习:生活中的左右

  师: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况,走楼梯时靠哪边行走!靠谁的右边?

  我们很快就要成为少先队员了,行队礼时应该举哪个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后作业,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既强化了新知,有提高了兴趣,真正做到了课虽终而趣尤浓。]】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也可以说说你自己。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能准确的用左右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是教学的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教学的难点。

  回顾本次的教学活动,发现还有许多需要思考与推敲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辨别左右

  整合课程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本节课我整合了语文课等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巩固对左右的认识。比如:在导入中,让学生认识汉字宝宝“左右”,在这里就整合了语文的资源。并再进一步区分识记这两个字,为以后解题读题做准备。

  二、利用生活经验辨别左右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比如,在本节课中,我没有简单地讲述左右,而是在一上课,就让学生说说他们是怎样辨别左右的,学生的思维、语言、行为无不是在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合作与交流中流露出来的。课前我就想过辨别左右方位,单靠教师认真讲解和学生记忆是学不好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主动学习,但没想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如此丰富,他们辨别左右的方法如此多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才是有效的学习。

  三、让学生在玩中辨别左右

  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节课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

  1、活动形式多样

  本课中,我预设了很多活动,如找身体上分为左右的好朋友、遥控机器人、摆一摆文具并说一说、数一数、猜一猜,拿一拿;说说自己的邻居、拍手游戏、握握手等这些活动,有的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活动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有的活动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把动手和动脑通过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学习效果的化。

  2、知识层层深入

  分清左右的方法就是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问学生是怎样区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经常用右手做什么事?这样对学生原有知识起到了承接和巩固,之后由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扩展到身体上左和右,学生会发现有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等。接着通过摆学具,在动手做中,进一步加深对身边左右的感知。随后,把左右延伸到身边,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左右是谁,这样范围以自己的左右手为圆心,逐渐地扩大到身边,并质疑:同一人为什么既说他是在左又说他在右边?从而体会到左右的相对性。最后通过和同桌拍手游戏及握手活动进一步感受到左右的相对性。可以说知识是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前一个环节的结论做为下一环节的基础,每一部分在学完知识后,都能利用活动及时巩固复习。

  四、课后感受不满意之处

  整节虽然游戏活动不断,但在重难点之处感觉没把学生激发起来,突破不够。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就好了。再有受时间的限制,没有机会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物体的位,这方面对于本班学生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难点。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学生原有的经验不够一致,甚至差别很大,特别是组织学生用左手拍同桌的左手、右手拍右手时,少数学生在活动中处于旁观者的态度或是不能正确使用左右手做拍手活动,教师还需适时点拨、提醒、帮助他们,可请拍手游戏不顺利的组上台或任意组上台展示,能让学生从活动中安静下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从而突破难点,效果将会更好。

  教学中真的是千变万化,有许多不可预料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方面是我今后努力的重点。

  总之,对于本堂课的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去感悟知识,领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方法,感受到学习的价值。由于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的浓厚,学习的热情高涨,可以说是师生非常开心的"玩"了一节课。

《左右》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左右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2.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 摸一摸。

  (1)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2)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3)对!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4)还有左耳和右耳。

  (5)还有左眼和右眼。

  (6)还有左肩和右肩。……

  (7)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三、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

  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用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数一数。

  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爬楼梯。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请你们两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回到教室。

  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

  对!特别是要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危险。

  4.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61页第3题图)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转弯判断。同学们想不想去公园玩?

  那我们就坐这辆大客车去吧!(师拿出玩具客车。)

  准备好,要出发了,请同学们判断客车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

  (师在“十字路口图”上演示转弯。)

  小组讨论一下,客车到底是往哪边转。

  (生组内讨论交流意见。)

  师生共同小结: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转弯的方向常常以司机为准。

  2.小游戏:我是小司机。

  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左边的同学说命令,右边的同学用玩具小汽车在“十字路口图”上转弯,然后交换角色。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吗?

《左右》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一)活动一:认识汉字.

  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

  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

  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

  (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动四:找位置.

  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

  1.看见什么了?

  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

  (五)活动五:找同学家.

  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1.出示图片:找朋友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一)活动一:讨论.

  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

  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4.怎么办?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

  (二)活动二:帮一帮.

  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

  (三)活动三:上下楼梯.

  1.出示图片:少年宫

  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2.展开讨论.

  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

  (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四)活动四:找球.

  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

  三、小结.

  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认识左右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左右吗?哪是左,哪是右?

  1.学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写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课题:你们说的真好,说明你们对左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左右.

  教师板书:左右

  (二)在游戏中初步认识左右

  教师: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

  1.游戏(师说生做)

  (1)请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2)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举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请你们看一看挨着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教师提问:不知你们看出没有,这个同学怎么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呢?

  二、活动二:动手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学要去看电影,他们准备带上一些水果,我们快看看他们都带了哪些水果,并把水果摆整齐.(小组拿出水果图片)

  (二)老师说,小组合作摆.

  1.中间摆一个梨,梨的左边摆一个苹果,梨的右边摆一个草莓,在这三个水果的最右边摆一根香蕉.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1

  2.桃子摆在从左数的第二个.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2

  (2)观察这五个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3.把糖摆在梨的左边(体验不同的摆法)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3

  (2)出示图片:水果图片4

  (3)出示图片:水果图片5

  4.讨论:为什么这三种摆法都对?

  (三)练习

  1.教师:观察你座位的左边都有谁?右边都有谁?

  2.自由活动

  还有一块饼干,请你们把饼干摆个位置,摆好后说一说饼干的位置在哪.

  三、活动三:在生活中进一步认识左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一)出示图片:找朋友

  1.教师:我们帮同学们整理好水果,准备出发了,可是一检查还少小明没有来,于是

  就派小刚去请,但小刚却忘记小明家是几号房间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楼的左边,我们快帮助小刚找一找吧!

  2.集体反馈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左右,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2)拍手游戏

  小组两人相对,用自己的右手拍对方同学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对方同学的左手.

  (3)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4.做一做,动动脑

  (1)教师:认识左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出示图片:练习3

  (3)小结:由于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

  下楼时,都要向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图片:练习4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你们喜欢这节课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吧!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前、后、左、右、上、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歌词

  冰板、冰板,冰冰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骨碌骨碌锤,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一个还剩三,看谁能得大红花.

  游戏过程

  1.教师介绍拍手游戏的歌词,并教会学生.

  2.要求学生根据歌词加上手上的动作.

  3.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分组进行表演.

  4.选出最好的一组作为班级课间休息的游戏.

《左右》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一)活动一:认识汉字.

  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

  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

  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

  (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动四:找位置.

  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

  1.看见什么了?

  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

  (五)活动五:找同学家.

  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1.出示图片:找朋友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一)活动一:讨论.

  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

  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4.怎么办?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

  (二)活动二:帮一帮.

  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

  (三)活动三:上下楼梯.

  1.出示图片:少年宫

  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2.展开讨论.

  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

  (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页,当前在第1页123

《左右》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 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第五单元中继“前后”“上下”之后的第三课。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观察、感知“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左右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亲身经历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充分感知左右,从而体会左右的意义。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早已具有“眼前、背后、头上、脚下”的空间经验,对于前、后、上、下,学生一般不会搞错。但是,人体是左右对称的,如: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在人体的这些外部器官中,左边和右边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识别“左右”比较困难,即使成人有时也不能对“左”和“右”做出快速反应。备课前经过了解,我发现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区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但由于没有经过刻意的培养和训练,所以对左、右的反应比较迟缓,大部分学生区分左右的方法是:先想想哪只手会写字,再判断哪边是右边,然后想另外一边是左边。并且,据了解他们以前学做操时,体育老师为了方便教学,与学生面对面站,但所讲解的左右位置与顺序却与学生是一致的,这给学生现在学习左右造成一种误导,左右的相对性在他们的思维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县城附近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的一年级班,学生共46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6人,有40名学生曾受过一年以上学前教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合作交流能力尚在培养之中。由于条件限制,执教时本节课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中4人一排作为一个学习小组。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教师用录音机随意地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上课铃响,录音机关,师生问好。

  师:刚才播放的儿歌,同学们喜欢听吗?

  生:(愉快地)喜欢。

  师:喜欢听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是哪只手?

  生1:我举的是右手。

  生2:我举的是右手。

  师:另一只手是哪只呢?

  生:左手。

  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生争先恐后地说给同桌听。)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师用红粉笔描出不一样的地方。

  (评析开讲设计生动活泼,从学生课堂上经常发生的动作举手出发,直奔主题,有效组织课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这节课开始就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 摸一摸。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生1:脚。

  师: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生1:这只是左脚,这只是右脚。(边摸边说。)

  师:对!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生2:还有左耳和右耳。

  生3:还有左眼和右眼。

  生4:还有左肩和右肩。

  ……

  (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2. 动作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老师喊口令,你们做动作。

  (生十分高兴。)

  起立!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用你的左手摸左耳,用你的右手摸右耳,

  用你的左手摸右耳,用你的右手摸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拍右肩,

  用你的左手拍右肩,用你的右手拍左肩。

  用你的左手拍左腿,用你的右手拍右腿,

  用你的左手拍右腿,用你的右手拍左腿。

  (评析教师在这里没有花费唇舌去解释“左”和“右”,而是从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自己的身体展开活动。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右,从而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人的身体上也有数学。)

  (三)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 摆一摆。

  师: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用小黑板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 数一数。

  师: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生: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师: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生:因为反了一下。

  师: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生: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哪个同学愿意和老师对口令?其他同学当裁判。

  (学生纷纷举手。)

  师:陈立,陈立,我问你,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

  尺子的右边是什么?

  陈立:尺子的左边是橡皮,

  尺子的右边是笔盒。

  (这时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都想和老师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很想对口令是不是?那么学老师的样子,同桌的同学互相对口令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

  (同桌的同学互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知道文具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能不能说说你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提问两个同学,然后每个人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4.找一找。

  (出示教材第60页“找一找”挂图。)

  师:星期天,东东想去小明家玩,他没到过小明家,但他记得小明说他家住在三楼,上楼梯后往左走。你们能告诉东东小明家住几号房吗?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四)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 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帮东东解决了困难,现在愿不愿帮老师一个忙。

  生:愿意。

  师:老师举的是哪只手?(师举右手。)

  生1:是右手。

  生2:不对,老师举的是左手。

  师:有的同学说左手,有的同学说右手,老师举的到底是哪一只手?

  (学生七嘴八舌,还是有的说左手,有的说右手。)

  师:同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交流一下意见。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生1:我们组认为老师举的是右手,因为刚才老师用这只手写粉笔字。

  师:不错,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确实是用这只手写字。

  生2:老师,你举的是右手,因为你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

  师: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个大秘密。

  (师转身验证。)

  体验:同桌左边的同学向右转,右边的同学向左转,同时举右手。

  师小结:如果面对着面,你的左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右手,你的右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左手。

  (评析教师巧妙地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亲身经历“猜测验证数学解释”的过程,从而发现: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2. 小游戏。

  师:老师和你面对面站着,老师举右手,你也举右手,老师举左手,你也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生十分投入地做游戏。)

  3.爬楼梯。

  师: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生:右边。

  师: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生1:左边。

  生2:不对,应该靠右边走。

  师:请你们两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回到教室。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生:(齐声)右边!

  师: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生: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

  师:对!特别是要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危险。

  (评析当观察别人判断左右时,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确定,错误率较高。教师在此及时地让学生到室外实地进行活动,以学生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经历了方向的变化,再次体验“方向不同,左右不同”,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体现。)

  4.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61页第3题图)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转弯判断。

  师:同学们想不想去公园玩?

  那我们就坐这辆大客车去吧!(师拿出玩具客车。)

  准备好,要出发了,请同学们判断客车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

  (师在“十字路口图”上演示转弯。)

  生1:客车是往右转。

  生2:我认为客车是往左转。

  师:现在我们在哪里?

  生1:……在教室里。

  生2:不对,我们坐在客车上。

  师:小组讨论一下,客车到底是往哪边转。

  (生组内讨论交流意见。)

  师生共同小结: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转弯的方向常常以司机为准。

  2. 小游戏:我是小司机。

  师: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左边的同学说命令,右边的同学用玩具小汽车在“十字路口图”上转弯,然后交换角色。

  (评析教师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表演、验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最后的小游戏,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同时这个小游戏的安排,使这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下课铃响)

  师:休息的时间到了,请左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再请右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挥挥你们的右手向来听课的老师说声“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实践过程,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误的遗憾。具体分析如下。

  1. 整节课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标准》中特别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我在这一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本节课的宗旨是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上课前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一方面,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因许多陌生的听课老师带来的紧张情绪,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喜欢听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一只手?”两句话很随意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教学效果做了很好的铺垫。此后每个环节都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如:摸一摸、动作游戏、对口令等,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过度自然。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困难或出错,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说左手,有的说右手,这时我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刚才用这只手写粉笔字。”“老师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左右的相对性,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又如:判断客车转弯时到底是向哪边转,由于与客车面对面,有些同学会判断错,我也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提醒学生我们现在坐在哪里?(坐在客车上)再让他们讨论交流,在讨论中他们都想说服对方。最终统一了意见:判断客车往哪边转,要把自己想像成乘车的人。

  3.为学生提供了在实践中探索的机会。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学生对“下楼梯时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发生争议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活动爬楼梯。在备课时,我只准备在教室中间的过道上模仿上下楼梯,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程度没有到位,突然想到学生的教室在一楼,平时上下楼梯的机会不是很多,感觉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到真实的环境去体验一下,并且进行这项活动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临时增加了这一个教学环节,结果表明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对的,起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又如,我让学生用橡皮、尺子、小刀等学习用具“摆一摆”,然后我问“从左(右)数橡皮是第几个?”(数一数),“尺子的左(右)边是什么?”(说一说),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左右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

  4.有欠考虑之处。

  当学生得出“上、下楼梯都是靠右走”的结论时,我渗透了安全教育,但没有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在马路上应该怎么走。这说明我的教学思路没有拓宽,忽略了数学的生活性,缺乏“大数学”观。

  在“小游戏我是小司机”这一环节,我要求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这样虽然能运用新知,体会向左转弯和向右转弯的意义,但同桌的同学是同向的,左、右都相同,不能体现出左右的相对性,如果我让1,3,5排的同学向后转,与后一排的同学面对面,再让面对面的两个同学互相配合,这样就更能加强学生对“相对时的左右”的理解。

  在“动作游戏”这一环节里,我喊口令速度稍快,只注意大部分同学的动作,忽视了反应较慢的学生,我也没有仔细检查较慢的学生是否做对动作,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差异性,没有把“面向全体”这一新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中。

  以上几点不足都说明我驾驭课堂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点评人:占勇军(江西省玉山县教研室)

  〖编者点评〗

  这份教学实录朴实无华。章老师是一位农村教师,他联系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作了中肯的分析。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设计了切实可行又富有童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当他发现学生在教室里模拟“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太清楚的情况下,教师能随机应变带着全体学生作一次上下楼梯靠右走的亲身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说明章老师在教学中体现了“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章老师写的教学反思也是很实在的。如果这样坚持下去,我相信师生一定能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左右》教学设计 篇13

  这一课是在学习了前后、上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左右”这个中心,遵循一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学习。 如:听口令做动作、学具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上所有学生都争着表演、体验,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学本课难点“左右相对性”时,师生共同体会“方向相对,左右相反”,具有知识性、活动性和趣味性,成功的突破了教材的难点。

  另外,我根据所教学这个班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水平,把“前、后、左、右”的综合练习适当提前,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左右》教学设计 篇14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创设问题情景,感知自身的左右。

  学生做拍手游戏。

  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3)说一说: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

  板书课题:左、右

  (二)探究新知

  1、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教学例1)

  (1)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2)拍一拍

  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

  2、做一做

  (1)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右肩,抬抬你的左右腿。

  (2)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3、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教学例2)

  (1)伸出你的右手,与你的同桌握握手,你发现了什么?

  (2)通过游戏巩固认识。

  (3)两人一组,判断桌面上的东西在对面同学的哪一边,加深对左右相对性的认识。

  4、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在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持秩序,制订了一些规则。

  上下楼梯靠右行;车辆、行人靠右行;乘电梯时靠右站立,左侧是紧急通道等。

  (2)老师根据教材第6页教学“生活中的数学”

  (3)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方位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大家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四)板书设计

  左    右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经历“左、右”方向感的过程。

  2、通过练习,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

  3、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学情分析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本节在此基础上,帮助儿童学会辨别: “左、右”为以后继续学习方位打下基础。教材第3页“左、右”的教学。通过观察、说一说等活动,知道左右的位置及相互性。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并且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较容易。

  学习重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及其相对性。

  学习评价的设计

  1、通过参与活动达成目标1。

  2、通过做一做环节检测目标2.

  3、通过练习一中的第2、3题达成目标3.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左右》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