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三 》教案(精选10篇)
《练习三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与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诵读与感悟,通过朗读与续写增加语言积累。
4、口语交际,学会拒绝。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课前准备
《红灯记》唱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语文与生活
1、学习第一部分: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
(1)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了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出示〈〈红灯记〉〉中李玉和的一段京剧唱段。
(3)简介〈〈红灯记〉〉的剧情,把这唱词的前因后果讲清楚。
(4)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交流讨论。
(5)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
“浑身是胆雄纠纠”、“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应付。
“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
“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
“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同志联系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
“防野狗”指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要学会斗争。
“喜鹊唱枝头”指革命取得胜利。
(6)小结:这段唱词充分表现了李玉和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坚定的必胜信念。
(7)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细读这段唱词。
2.学习第二部分: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唱段。
(1)再次放唱段,让学生对照唱词听。感悟其内在情感。
(2)指导学生学唱。
3.学习第三部分:读一读、抄一抄跟戏曲有关的一些谚语。
(1)指名读谚语。
2)想一想这些谚语的意思,再交流。
(3)练习诵读这些谚语。
(4)抄写这些谚语。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欣赏这段话的行款布局的美观。
3、重点指导:越、轮、嫦娥。
4、学生练习临写。
5、反馈。
第二课时
一、 诵读与感悟
1、 读背〈幸福〉
(1)、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别人请教。
(3)师范读。
(4)指名读,齐读。
(5)思考:在柯原的散文中,“幸福”究竟是什么?
(6)交流讨论。
(7)练习背诵。
(8)指名背诵。
2、续写
(1)指名读题,明确续写要求。
(2)讨论:“河流的幸福”、 “蜜蜂的幸福” 、“小鸟的幸福”、“我的幸福”分别是什么?
(3)自由续写。
(4)将自己续写的部分与原文连起来一起诵读。
(5)交流诵读后的感受。
(6)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练习“虎字头”和“病字头”的写法。例字为“虎”、“ 病”。
2、指导写“虎”。
3、指导写“病”。
4、自由练写,指导。
5、反馈。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 审题
1、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做?
2、对,我们应该学会拒绝。板书:学会拒绝。
3、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学会思考:为什么要拒绝
1、指名分别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
2、认真思考,为什么要拒绝?
3、交流,指出三种情况不合理的原因所在。
4、对,我们要是非分明,要会思考,要弄清别人提出的要求什么地方不合理。
三、学会拒绝
1、面对这三种不合理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拒绝呢?这儿并不是简单地说一个“不”字,而是要婉转、诚恳地说出充分的理由,力求使对方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拒绝”。
2、小组讨论怎样去拒绝,并试着分角色表演。
3、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4、除了这三种情况,还有什么情况下你也会拒绝别人的要求呢?
自由创设情境,练习拒绝。
四、总结。
《练习三 》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讨论时间:第八周星期二
授课时间:第九周星期一
教学内容:练习2中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
(2)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5)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散文。
(2)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指名读,齐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三、布置作业
1、抄写《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2、练习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二课时
讨论时间:第八周星期二
授课时间:第九周星期二
教学内容:练习2中3-5题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3、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节。
(2)引导学生读贴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三、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想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板书:学会申诉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倾诉?
(3)教师引导学生的出申诉的方法?
(4)学生分组练习说。
3、练习
(1)分组推荐代表上台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2)其他学生可以针对前面学生声速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4、反馈
(1)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做更深入的思考
(2)教师点评
四、布置作业
1、针对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2、练习书写“和、胆”字。
板书设计:
学会申诉
摆事实
讲道理
文明申诉
有礼有节
教学反思: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内部动因。在教学中,我列举、分析自己修改文章的有益之处和感受到的成功快乐,唤起学生自觉修改作文的强烈欲望。她对学生讲:“鲁迅说好文章就要多读多改,他自己也把‘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作为一条重要的写作经验。”我还向学生介绍唐代诗人贾岛修改诗歌的典故。这样,在修改作文时,学生兴趣都很浓厚,改得也非常认真。同时,还根据小学生好表扬的特点,用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自改习作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在评讲学生的作文时,不仅评点立意、选材、构思,还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给出很有鼓励性的评语:“这句话改得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你听讲评时真专心!”这些鼓励修改的评语费时少,效果好,学生能从这些评语中品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好地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产生良性的连锁效应,激起了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欲望,养成了自觉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反思:学会自主修改,培养自改习作的能力
老师在激发出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修改要求,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修改习作的方法。在这堂课中,我的做法主要要就是两点:
1.教给学生常用的修改符号,以便学生在修改中运用恰当的符号。我把各种常用的修改符号都写在黑板上,并明确地教给学生使用在什么地方,怎样用。
2.明确修改要求,指导修改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首先要让他们明确语言要通顺明白、平实朴素。在此基础上,再求写得生动,即先求“通”再求其“好”。对于文章中的病句、破句要修改,对于描写不具体的事物,应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反复地、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抓住特点,写真实,改具体,使修改后的文章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没有用错的标点符号。
这样做,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只有这样,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步学生提高自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不同于过去的听话、说话训练,它是一种面对面的、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言语实践活动。因此,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绝不能纸上谈兵,我们的老师必须精心设计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和能力。要注意年段特点,训练要求不断提高。到了六年级,应该说学生经过五年的训练,有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老师在设定每一个训练目标要求时,都要充分考虑年段的特点,做到不要任意拔高要求,也不要随意降低要求。比如对表达的要求:不能再停留在明白、完整上,而要达到准确、生动、有条理,并能使用态势语言进行表达;对倾听的要求:不仅是能听懂对方的讲话,而且要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并逐步做到能抓住对方讲话的要点;对应对的要求:要在能做简单应答的基础上,学会在交流中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并能做简单的即席发言。如"学会申诉"不仅要让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有哪些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且要让学生运用已经知道和掌握的法律知识,说出这些被侵犯的权益违反了哪些法律条款,并应该向哪些部门提出申诉。这个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学会申诉"是学生们今后生活所需要的、必备的本领。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我国小学生的生命财产、合法权益随时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就是专门为保护我们少年儿童而制定的法律。如果你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反思:口语交际课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的能力,还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为己任。教学过程中采用种种步骤和具体方法、策略既促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也促使学生学会“交流”。教学步骤也要体现学生从不会“交流”到会“交流”、从不善于“交流”到善于“交流”的过程。这是口语交际课的重要特点,也是它的价值所在。为此,我就想方设法让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还要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学会表达。让他们在相互评议中形成“我说你听、我评你改”的良好局面。教学“学会申诉”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有哪些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且要让学生运用已经知道和掌握的法律知识,说出这些被侵犯的权益违反了哪些法律条款,并应该向哪些部门提出申诉。这个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学会申诉”是学生们今后生活所需要的、必备的本领。
反思:本题安排的是口语训练中的“学会系列”的内容,旨在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这是一次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口语训练内容,它能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有用的口语交际基本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教学时,先让学生读题.然后集体讨论一下: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方面的台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向有关方面申诉?之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申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话题学生平时不够关注,教学时我先做示范,来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这个内容的口语交际。
本次练习,主要是语文和生活这道综合题有几项要求,一、我让学生认识到文章是改出来的,要养成修改作文草稿的好习惯;二、是通过了解文学家们修改作品的方法,知道“念”是一种修改文章的好方法;三、是修改一段话的实践活动,练习通过朗读修改作文的方法。告诉学生怎么念,要边念边想,想草稿写的语句通顺不通顺,用词准确不准确,语句别扭不别扭,前后的逻辑关系强不强,不能有口无心的读,紧接着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朗读修改,再独立完成,这样效果还比较好。
对于口语交际的训练,我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申诉,摆事实,讲道理,做到文明申诉,有礼有节。再让学生回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合法权益受到过侵犯,并应该向哪些部门提出申诉。以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就是专门为保护我们少年儿童而制定的法律。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享受自己的权利。
修改病句的窍门有三点:
读:当接触一段话时,你不妨首先将这段话通读一遍,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每句话之间的关系如何。然后逐句找出段落中用错字词、误用标点、搭配不当、意思重复、前后矛盾、次序颠倒等毛病,将错的地方做好记号,以备修改。
改 :找出毛病后,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对病句作细致修改。如有这么一段话:“六一庆祝会上,宣读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特别发扬了刘华的先进事迹。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纷纷向他庆祝,刘华十分激动,他提出了自己的决心: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厉。克苦专研。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这段话中,有缺少主语、用词不当、误用标点、写错别字等毛病达9处。正确的改法应是:“六・一庆祝会上,校长宣读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特别表扬了刘华的先进事迹。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纷纷向他祝贺。刘华十分激动,他表了决心,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厉,刻苦钻研, 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查 :改完病句以后,我们还要对所改的地方进行仔细检查,看看哪些地方改对了,哪些地方没有改到,或者改错了,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练习的学会申诉一题,在备课时感到无从下手――什么叫申诉?申诉什么?怎样申诉?怎样教会学生呢?因为学生根本不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不懂得自己的什么权益受到了侵犯。为了让学生学法知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补充阅读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条例,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自己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权益受到侵犯,违反了哪些法律条款,并应该向哪些部门提出申诉,申诉时该做到什么?虽然费时,但是效果要好些。
《练习三 》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进行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字词句综合练习。
2、写好几个上下结构的钢笔字。
3、读读背背成语与儿童诗。
4、 口语交际――学会求教。
5、 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点”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练好基本笔画“点”
突破举措: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师生谈话
(2)、范读
(3)、小组学习
(4)、指名说
(5)、说说椰子树是如何传播种子的
2、第二部分
(1)、出示插图
(2)、指名说:各类植物是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的
(3)、练习 连线
(4)、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第三部分
(1)、指名读题
(2)、自由说说图上的一种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
(3)、全班交流
二、 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说说它们的结构
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
4、练写钢笔字
5、展示写的好的字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教学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自由读
(3)、分组学习,理解成语的意思
(4)、练习
2、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晨牧》
(2)、范读
(3)、结合插图讲解
(4)、练习
二、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谈话
2、指导观察
3、学生临写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师生谈话,揭示话题
(2)、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2、指导
(1)、观察插图
(2)、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意外的事件,人们用什么方式自救或是求救的。
(3)、讨论: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自救或求救?怎样自救或是求救?
3、练习
(1)、小组合作:模拟一次意外事故
4、反馈
(1)、说一说表演内容
(2)、看小组表演
二、总结
《练习三 》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项目,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是练习的重点。
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
2、 诵读与积累旨在巩固前面所学词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
3、 指导学生读贴练字,引导学生赏析汉字美,创造汉字美。
4、 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时间:3课时(自主安排)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文与生活
1、读短文回答问题
1) 自读短文
2) 出示:恍然大悟
理解:一下子明白了。
这位青年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3) 学生联系上下文,比较中思考。
“学了一年就觉得很好”与“磨穿的砚台”比较,发现这位青年与老师的差距在哪里?
想一想,这位青年会怎么想?
4) 再读全文,得出结论
学习书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练字”的看法
1) 出示题目:现在电脑普及了,我们不需要花这么大的工夫练字了。
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
2) 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
3) 两个阵队展开辩论,摆事实,讲道理。
小结: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书法可以陶冶情操,磨练人的意志,而且,写字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老师也认为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
3、列举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1)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2) 同学之间展开竞赛,看谁知道的多?
各自在纸片上写一写书法家的名字,评选出最熟悉书法家的优秀者。
3) 优胜者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书法家的故事。
如:王羲之父子、欧阳修、黄庭坚、颜真卿等。
二、学习诵读与积累
1、出示与郑和有关的“准韵文”。
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联系《郑和远航》这篇课文,说说你所理解的词语意思。
参考注释如下:
讲和通好:指相互和解,并建立友好的关系。
五湖四海:泛指世界各地或全国各地。
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一声号召。
络绎于途: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沿途过往的人马车船不断。
观风问俗:指观察了解风俗人情。
互通有无:用自己有的去交换自己没有的。指相互交换。
心悦诚服:心里喜悦而真诚佩服。
三、写好钢笔字
1、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2、指名朗读。
3、说说如何写好横线上的字。
注意:
1)写单个字,要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观察的主要参照不再是“格子”,而是字的笔画与笔画,偏旁与偏旁之间的结构关系。
2)写一行字,还要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穿插、避让和布局。
4、读贴,书空,交流写好字的诀窍。
5、 指定时间内独立描红,临贴。
四、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
1、读一读口语交际的题目要求。
2、归纳所列话题:
1) 同学过生日,要不要送礼物?
2) 爸爸妈妈要我们星期天参加补习班,我们要不要参加?
3) 广告上说的,我们该不该相信?
3、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问题,有时甚至常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你还遭遇过什么问题?
4、学生再举例,教师继续罗列于黑板。
5、你对哪个话题最有看法,请你来发表你的看法。
6、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写下同学的看法。
7、 代表心里“编”写提纲,试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以及同学们的看法。
8、 教师及时指导:
1) 恰当地点拨,使讨论逐渐深入。
2) 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肯定。
3) 鼓励不善发言的大胆表达自己观点。
五、学写毛笔字
1、出示:土、牛
2、说说这两个字的间架结构。
3、教师示范:
土:第一笔横要短而轻柔,长度约为第三笔横的二分之一。第二笔竖要正直有力,敢于冒尖。第三笔横要舒展稳健。整个字的造型犹如一个“正三角形”。
牛:撇要粗短如牛角,竖要中直如“牛脊”,字的重心在横中线之上。长横和直竖犹如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
4、学生欣赏中国方块字的几何造型美。
5、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提供者:dafeigo
资源名称及内容:
练习三
[教学要求]
1,学习了解故事的含义并对相反的观点加以辨认;了解一些有关书法的知识。
2,诵读词语,积累语言知识。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就难题进行选择并流畅、清晰地表达。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情况和实际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 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文人都要花大功夫练习书法。下面读读这个故事。
(2)学生读小故事。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读过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4)学生联系故事谈一谈当中蕴含的道理。
2, 教学第二部分。
(1)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
(3)指名几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发言,重点是回答“为什么”。
(4)教师小结性发言。
3, 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谈话导入:在我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史上,产生过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认识、了解哪些书法家呢?
(2)学生回忆、交流。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3)师生共同最大限度地说出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4)教师根据情况可选个别书法家讲讲他们的书法小趣闻。
二,教学第二题
1, 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学生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读,指导读准字音。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词语都是关于“郑和远航”的故事,在些基础上大致了解它们的意思。
(4)学生试着说说这些词语可能会连成一个什么故事。
2, 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 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郑和远航》。
(2)引导学生读贴。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缌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2, 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 反馈。
四,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我来说一说”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如题中所说的问题,这时你会怎样作出决定呢?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 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问题认真思考,准备口语发言提纲。
3, 练习。
(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台就某一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
(2)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前面同学的发言上台说出不同的看法。
4,反馈。
(1)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2)教师点评。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缌观察这两个笔画极其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练习三 》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地方。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3、讨论: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
4、集体交流阅读心得。
5、指导朗读课文。
6、这篇课文你读过之后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7、讨论交流: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
《练习三 》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用音序查字法;能熟练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2、能写出“赶紧”“称赞”的近义词;能正确搭配词语。
3、能背诵两句格言,并知道他们的意思。
4、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遥遥领先”和“品学兼优”的意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复习音序查字法。
2、学生独立查字典。
3、同桌交流、集体核对。
二、第二题(略)
三、第三题
1、理解“同意”的意思就是赞同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2、看看“要求、学校、看法、主张”四个词语是不是都是表示意见、看法的,从而排除“学校”一词。
3、用同样的方法完成题目。
四、第四题
1、尝试练习。用自己认为意思相同的词,代替句中带点的词。
2、读一读句子。看意思是否有所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第六题
1、分析两句格言的异同。
2、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前部分:生活常识打比方。后部分:要说明的道理。
3、说说两句格言的意思,读读,背背。
三、第七题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独立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的习题。
《练习三 》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体会找规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断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和听的习惯,并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知渠道。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找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6个。学具:小正方形6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看(出示课件)节日里街上挂的彩灯、街道两边插的彩旗,它们的色彩搭配、间隔宽窄都是有规律的。再看(出示课件)我们家里的饭碗、盘子上的图案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正是这些有规律的事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很多,你们想去探索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初步探索
1.教学例3
(1)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
(2)课件出示例3。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3个图都是由几个正方形摆成的?我们能用6个正方形依次摆出每一个图形吗?动手摆一摆吧!
学生动手摆图,摆完后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摆,边摆边说是怎么摆的。
教师:观察这3个图,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说:
这些图都是用6个正方形摆成的。
上一排依次多1个,下一排依次少1个。
上面是0个,下面是6个;上面1个,下面5个;上面2个,下面4个。
依次从下一排的左边移1个到上一排。上一排是0、1、2个,下一排是6、5、4个……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这些发现,就是这3幅图的排列规律,这3幅图就是按同学们说的规律排列而成的。你们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规律。
(2)运用规律。
教师:你们能用找出的规律,推断出后面的图形该怎么摆吗?请摆出来画在例3的横线上。
抽学生说说怎么想的,然后怎么摆的。(抽有不同想法的学生说,然后展示出同学画的图形)
教师:刚才同学们根据先找出的图形排列规律,再根据规律推断出未知的图形并画出了图形,这就是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实践应用。
第69页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先摆一摆,然后说一说有什么规律,最后画出来,注意(2)题可以画成:
2.教学例4
(1)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教师:刚才我们探索了图形的排列规律,下面我们探索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
出示例4后提问:例4要我们干什么?怎样才能正确填出数来?学生可能回答:先找规律,然后填数。(补充板书:填数)
教师:请同学们先找找这些数的排列规律,然后把你找到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同学们在交流中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教师有意请秩序最乱的、交流效果不太好的小组发言)
同学们可能会说:我没听清楚,太闹了。我没听到,他的声音太小了。他们抢着说,我听不到。我说的时候,他在玩东西……
教师:刚才像你们这样的交流行吗?应怎样交流呢?(学生说方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发言的人要控制好音量,既不要影响其他组,又要让本组的同学听得清;其余的同学看着他,认真倾听他的发言,及时纠正和补充。现在我们再交流一次,好吗?
教师:请一个人介绍你们组发现的规律,其余的人听后作补充。
学生可能说:每组两个数相差5。每组第1个数比第2个数多5,第2个数比第1个数少5。第1个数依次增加5,第2个数也依次增加5。……
教师:这些规律是你一个人找到的吗?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找的是……其他的是我们组同学找的。
教师:你们听到了他刚才说的`这些规律了吗?还有什么补充的?同学们学知识就要像刚才那样,你向别人学习,别人又向你学习,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2)运用规律。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找到了规律,再通过合作交流,学到了别人找的规律,下面我们就用规律填数。学生填空,然后抽学生说填多少,为什么?
(3)实践应用。
完成第69页课堂活动第2题。规律有:依次增加5;用的是5的乘法口诀;后一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
三、巩固拓展
四、课堂小结
1.总结、回顾
教师:今天,同学们探索了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方法――(1)找规律;(2)画图形(填数)。
教师:同学们,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就去探索吧。
2.完成第51页练习十的第1~3题
3.拓展
同学们,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能给人美的享受。
早在18世纪90年代,德国一位10岁的孩子高斯,喜欢动脑筋,在计算1+2+3+…+100时,发现了数字的排列规律,很快就算出了答案。正是由于高斯从小喜欢动脑筋找规律、用规律,后来他成了德国伟大的数学家。
请看:(课件出示)
这是由数字排列而成的三角形数字表,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明的,取名叫杨辉三角。这些数有什么规律呢?有兴趣就自己去研究吧!
《练习三 》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平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提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出课题)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并提出问题,学生互相帮助解决)
2、举生活中的例子。
①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先在四人小组里做,让小组的朋友评价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
老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②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学生上台表演)
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评价他做的是不是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这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这组判断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平移的本质
刚才你是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二、格子图中数移动距离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配音)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谁说得正确呢?(学生讨论)你觉得它为什么出错呢。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 )移动( )格
4、学生自已动手开书完成其他。
5、练习:动手完成p43第1题。
三、用平移的知识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画面。
3、人们在生活中运用了平移,你们觉得你能运用平移改进一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来方我们的生活吗
教学反思:
学生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比较熟悉,我重点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抽屉的抽拉是平移现象,汽车运动是平移现象等,力争表达准确。
《练习三 》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P51~52练习三
教学目的: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挂图、ppt、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1、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2题。
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找到最大数与最小数,怎样确定哪两个数的和最大,哪两个数的和最小,哪两个数的差最小。
2、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3、6题。
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4题。
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5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7题。
6、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比较出得数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过程。
《练习三 》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集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明白算理。
教学准备:1-10数学卡片、算式卡片、头饰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教学
一、第1题教学
今天,动物园来了很多小客人,他们都想找一个好朋友,可是却没能找到。让我们班这些聪明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忙找一找。
分给10个人动物头饰,一张数字卡片。
要求:
1、找出的好朋友必须是两个数合起来组成10。
2、边唱《找朋友》边做。
3、汇报:________的好朋友是_________
二、第2题教学
解放军叔叔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打靶的本领。
看第2题,明确题意。
独立完成,校对
三、第3题教学
1、整体估计是黑棋子多,还是白棋子多。
2、数一数每种棋子的数量。
3、进行比较:_______比______多_______。
_______比______少_______。
4、完成练习,校对。
四、第4题教学
1、看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小组交流。
五、第5题教学
老师看时间,要求在2分时间内完成。
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六、第6题教学 1、分小组模拟比赛。 2、小结评议。
七、教学游戏:
理解8的组成:你出6,我出2。你出( ),我出( )。
八、回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