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勾践灭吴(精选16篇)

勾践灭吴(精选16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勾践灭吴(精选16篇)

勾践灭吴 篇1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国语》的文学常识

  学习常用字“知”、“复”、“既”、“劝”、“遂”、“当”。背诵第五、六段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感受勾践为图复国卧薪尝胆的意志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论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请给这段话用成语起个标题,有能力的把这段话翻译出来。

  题目:卧薪尝胆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的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诵读课文

  根据下列问题学生自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小声读课文。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时,为什么要号令三军?号令三军的内容是什么?

  2文种是怎样进见勾践的?勾践派谁向吴国求和?勾践怎么说服出使者的?

  3“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为什么没“成”?后来为什么又“成”了?

  4当越国解了会稽之困后,勾践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5越国国土面积有多大?勾践对父兄昆弟发誓说了什么?勾践对国人下了什么命令?对“达士”,对“四方之士”,对“国之孺子之游者”,对自己什么态度?十年没收什么产生什么结果?

  6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样回答的?

  7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订正字音、断句,并准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讲叙时要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生动叙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重点字的理解。

  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知”、“复”、“既”、“劝”、“遂”、“当”用幻灯打出这些常用词在初中使用过的句子,并注明出处,让学生快速回答。

  评价勾践

  分析评价勾践,要求用原文语句来分析。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行。对勾践评价好与坏,学生可能会超出这课的内容,只要学生引用的史实没能科学性错误,教师都不要轻易否定。目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指导背诵

  1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回答的?

  2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3战绩如何?

  作业 布置

  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完成书后练习第61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  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与其奋斗成功的具体缘由,理解文种、申胥的忠贤报国之志。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

  教学重点:

  (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

  一、导语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恨,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板书课题)

  二、题解:

  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

  1、关于《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一般的看法是,《国语》有一个成书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它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采择有多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2、关于本文时代背景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地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木隽李(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而是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中原的鲁、邾等国,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声色,扰乱农工,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娼优,疏远了拾遗补阙、劝善规过的大臣,所以通达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施肥不分,苟且偷安。勾践、鲁哀公十六年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保卫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

  三、指名分别朗读课文,正音释词。

  (一)正音:会稽(kuàijī) 浠(chī)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 句(gōu)无 鄞(yǐn)地名,在今浙江宁波。(pǐ)人名,即伯 。疾疹(chēn)患病的人。无不脯(fǔ)也

  (二)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仇雠敌战之国也。 “雠”同“仇”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同“娶”,迎娶

  将免者以告。     “免”同“娩”,生育

  三年释其政。     “政”同“征”,税赋

  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同“磨砺”

  无不也。       “”同“哺”,给人吃

  振贫吊死。       “振”同“赈”,赈济

  四、齐声诵读课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简要概括其内容。

  明确: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一至二自然段),卧薪尝胆(第三至四自然段),胜而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五、讲读第一部分

  (一)学生自译此部分,解答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处。

  难词难句解析:

  1、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之上。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2、 乃(于是、就)号令三军(古时军队大多氛围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也泛指军队。)

  3、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使动用法,使之撤退)吴者,吾与之共知(动词,主管、管理)越国之政(朝政、政权)

  4、  贾人夏则资(动词,积蓄,储备。文中是早作准备之意)皮,旱则资舟,水(用作动词,发大水)则资车,以(目的连词,来)待乏(物质匮乏的时候)也。

  5、  夫虽(即使)无四方之忧,然(转折连词,然而、但是)谋臣与爪牙(指勇猛的将士)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6、  今君王既(已经)栖于会稽之上,然后(这样以后)乃求谋臣,无乃后(晚)乎?(无乃……乎:固定句式,岂不是……吗?表反问的句式)

  7、  苟(如果)得闻子大夫(即大夫,子是加在人名或官名之前的尊敬之词)之言,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后,即有什么晚的)

  8、  遂使之行成(求和,成,和)于吴

  9、  子胥谏曰:“不可(与之成)!”省略句

  10、夫上(高)党(所、处、地)之国,我攻而胜之

  11、闻古之伐国者,服(使动词,使服从)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讲和)而去(使动词,使离开)之

  (二)讨论:

  1、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  越王勾践和吴王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  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

  (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

  4、  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吴月两国是世代的仇敌;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国不能并存;吴国占据中原无利可图,而占据越地则得益非浅。)

  5、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王与之成而去)

  五、布置作业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第二、三部分;概括评析人物形象;归纳全文中心与写作特点。

  一、讲读第二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1、  勾践说于国人曰shui 劝说

  2、  寡人不知其(自己)力之不足也,而(却)又与大国执雠(结仇),以(导致,以致)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改变治国政策)【省略句】。

  3、  吊忧者(慰问)

  4、  去民之所恶(厌恶)

  5、  然后卑(恭卑)事(服事)夫差

  6、  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名词用作使动词,“使……为宦)士三百人于(到)吴

  7、  四方之民归(归附)之,若(像什么一样)水之归也

  8、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二三子”,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你们”“诸位”“各位”等)夫妇以蕃(生息,繁殖)

  9、  其达(明智达理)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漂亮的衣服穿,让他们吃饱饭。)

  10、              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礼,礼遇)

  (二)讨论:

  1、  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提示: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不食,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  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二、讲读第三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1、  昔者(从前)夫差耻(侮辱、羞辱;另解:原为形容词,现作使动词,“使吾君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克制)矣,请报(报仇)之

  2、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怎么能不知道羞耻呢)请姑(暂时)无庸(用)战!

  3、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请允许我们再打一战)

  4、 勾践既许之,乃致(招致,召集)其众而誓之

  5、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思想行为)之少耻(缺少知耻的精神)也

  6、  今寡人将助(帮助,顺应)天灭之。吾不与(赞成)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同进同退,旅;俱)。

  7、  如此,则有常(规定的)刑 就会有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8、  果行(果断地这样做(伐吴)),国人皆劝(劝勉鼓励)

  (二)讨论: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 1 因为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 2 根本原因是勾践忍辱负重,全国同仇敌忾。具体而言:勾践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民心所向,才能无敌于天下,因此,他能够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与百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于是,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勾践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坚持反攻复国的目标,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终于复仇雪耻。勾践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2、越国灭吴经过了哪几次战争?(明确:三次,即课文最后一句: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三、总结全文

  (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亡吴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2、  本文塑造了一组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他们的思想性格特点。

  (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3、  分析本文详略取舍上的特点。(提问:文章标题为,那么,全文的重点是否在于“灭吴”之战?)

  (明确: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4、  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 1 叙述语言古朴简明,点到即止,绝无赘言; 2 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旁征博引,巧譬善喻; 3 人物对话曲折尽情,起到了推进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4 人物语言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兵败国危以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士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退吴,便与他一道分享国家权力。再如文种作为治乱之贤臣,忠心耿耿,才敢于对勾践提出批评。而伍子胥、老谋深算,富有远见,才会入木三分地剖析不可与越国议和的理由。)

  四、布置作业 

  教案点评:

  本教案教学过程安排的合理恰当。先介绍《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再通过对文言语言的理解,感知文意。最后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勾践灭吴 篇2

  教学目的:在自读的基础上理解较为重要的文言实词;

  进一步辨析虚词中的介、副词;

  认真诵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中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沉沦,克己自励发愤图强的精神。

  教学实施:

  1.板书:(《国语》)      国别体

  独立  串解课文

  分辨虚词(介、副)

  讨论  理解人物

  2. 难句释疑(课前同学相互解疑,教师个别点拨)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管理。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希   资,储备   希,细葛布

  无乃后乎   无乃,恐怕,副词。

  遂使之行成于吾   成,达成讲和。

  仇雠敌战之国   雠,仇敌。

  将不可改于是矣   于是,这种局面。

  子苟赦越国之罪   苟,如果。赦,赦免。

  服之而已   服,使动。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其,自称代词。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以,因而。中原,泛指原野。

  于是葬死者   于是,自此。

  去民之所恶   去,远离,不做。

  卑事夫差   卑,谦卑地。

  宦士三百人于吴   宦,使…为奴仆。

  广运百里   广运,方圆,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同率。蕃,繁殖、生息。

  壮者无取老妇   取,娶。

  公与之母   与,提供。

  公与之饩   饩,食物。

  三年释其政   政,通征。

  纳宦其子   宦,使学和养。

  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切磋。

  必庙礼之   庙,在庙堂上,名作状。

  十年不收于国   收,征收。

  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耻,使…受辱。

  今越国亦节矣   节,克制。

  请姑无庸战   无庸,不用。

  越四封之内   封,境。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衣,穿着。

  国人皆劝   劝,鼓励。孰是君也   是,这样。代词。

  3.大家做:虚词用法小归类(课前):

  其

  代词,他的,他们的。例:①执其手而与之谋。②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代词,他。例: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代词,自己的。例: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指示代词,那些。例:其达士。

  副词,同“岂”,难道。例: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于

  介词,例1: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于是”属介宾短语。

  以

  介词,例:以乱易整,

  连词,而,例:①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②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已

  助词,同“矣‘,了。例:虽悔之,亦无及已。

  副词,已经,例:今已服矣。 

  4.多媒体课件及导语 :(课件另详)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恨,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5.资料:

  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亦无定论。它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地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夫差整军三年,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兵退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勾践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

  6.课文结构:

  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

  战败求和(第一至第二自然段),

  卧薪尝胆(第三至第四自然段),

  同仇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7.人物形象大家谈:

  勾践:城府深沉、败而不馁、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坚韧者

  胸怀大志、有胆有识、处变不惊、急能任人政治家

  8.小话题:

  1.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 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

  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

  4、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吴月两国是世代的仇敌;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国不能并存;吴国占据中原无利可图,而占据越地则得益非浅。

  9.布置作业 :

  1、完成教材练习二、三。

  2、补充练习

  【基础知识训练】

  ①、下面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后乎:没有你的后代吧。

  B.成而去之:达成协议以后离开。

  C.纳宦其子:由公家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

  D.庙礼之: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分析:A项错了,“无乃”相当于“只怕”,表推测,应改为“恐怕太迟了吧。”

  ②、下面带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B.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C.吾不能居其地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D.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勾践既呼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分析:A项的两个“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B项的两个“之”都是助词,连接定中结构;C项的两个“其”字都是第三人称代词;D项的“其”一个是语气副词,表诘问,译为“岂”,另一个是第三人称代词。

  ③、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悔之,亦无及已。

  B.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C.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D.令仕者无取老妇。

  E.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④、下列括号里补出的词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勾践)遂使行成于吴。

  B.(吴)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

  C.(勾践)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D.(民)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分析:D项有错,应补出的是“勾践”,意思是勾践哭着埋葬百姓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儿子死了一样伤心。这表现他非常关心百姓的死活。

  ⑤、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果行,国人皆劝

  劝君更尽一杯酒

  C、遂使之行成于吴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其师。

  D、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⑥、下列各句中对“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B。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受到)

  C。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了解)

  D。失其所与,不知;(通“智”)

  ⑦、下面对课文的意思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勾践被吴国的军队打得退到会稽山时,虚心听取大夫文种的意见,并派他去吴国讲和。

  B.伍子胥进谏吴王夫差,不可与越国讲和,太宰私纳越国的美女,劝夫差与越国讲和。

  C.勾践决心更改治国之政,一面讨好麻痹吴国,一面鼓励百姓休养生息,重视贤人,终于做到国富民强。

  D.国之父兄认为越国十几年的克制已经够了,要求对吴国报仇,勾践马上答应了他们。

  分析:国之父兄要求对吴国报仇雪耻时,勾践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继续检讨自己的过失。在大家的一再请求下才答应了,并要求大家旅进旅退,同心协力。

  【延伸阅读训练】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月:“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10.教学后记:

  [1]

勾践灭吴 篇3

  【教学目标 】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

  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新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题解

  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

  三、分析讲解课文,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第一步: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提示:全文共分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1~3自然段)、卧薪尝胆(第4~7自然段)、胜而灭吴(第8自然段)。

  第二步:分阶段讲解。

  (一)战败和谈部分,明确以下问题:

  1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越王纳谏,吴王拒谏。3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无乃……乎  成  伐  服  去

  (二)卧薪尝胆部分,明确下列问题及词语。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  问  养  吊  贺  送  迎  去  补。

  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词语:雠 更 吊 卑事 广运 帅 蕃 饩 摩厉 辍 节 亿 旅进旅退 劝

  (三)灭吴部分,体会勾践与夫差前后两次谈判的心理变化,并理解以下词语:宸宇 视 次。

  第三步:总结全文。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思考题: 

  我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军事典籍,曾被美国军校作为教科书。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期间,有消息报道美军几乎人手一册。它向人们介绍战争谋略,在各种环境下克敌制胜或避敌锋芒、保存力量的高招,是我国古代长期军事谋略的概括总结,也为后世军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这就是《三十六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远在春秋时期军事家是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的。

  《三十六计》简介,包括总说、计名、分类等,可板书计名。

  依先易后难、先明显后隐蔽的顺序找出具体的策略。

  1 第3自然段:越人饰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结论:美人计。效果:缔结和约,吴国撤军。

  美人计讲解: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分析: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取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个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喜否,是符合形势需要的。美女西施也在此时被送给了吴王夫差,目的是求得媾和,获得喘息之机。

  2 第4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结论:苦肉计。效果:骗取了夫差信任。

  苦肉计讲解: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分析: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吴王夫差放松对勾践的警惕。  很显然,勾践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据史料记载,勾践在吴王夫差得病时,曾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以了解病情,骗取信任。此后不久,勾践便得以释放,回到越国。

  历史上应用苦肉计的著名战例有要离断臂刺庆忌、周瑜打黄盖等。

  3 第3~5自然段:越王勾践一方面卑事夫差,另一方面在国内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终于具备了与吴国抗衡的实力。

  分析:此为暗渡陈仓之计。此计原文为: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形式,渡陈仓是目的,示敌以假象,暗行秘密之实是本计的要旨。越王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才是他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制造了大量要在加来海峡登陆的假象,以吸引德军注意力,把德军大量兵力牵制在挪威,为诺曼底登陆创造了重要条件,一举改变了欧洲战局。

  4 第2自然段:伍子胥劝谏吴王的一段话,客观分析了吴越地理状况和军事形势,力劝吴王夫差抓住有利时机,一举灭亡越国,以绝后患。可惜吴王夫差拒不纳谏,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伍子胥向吴王的建议是典型的“趁火打劫”之计,即利用敌方遭受危难之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此计原文为:“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原按为:“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本文所述史实即包含趁火打劫的经典范例:越王勾践不断积蓄力量,乘吴国遭受自然灾害,螃蟹、稻谷都绝种之时计划攻取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去黄池与各诸侯会盟,国内空虚之际,一举攻吴,大获全胜。

  第四步总结:1 从本文可以看出,三十六计之间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2 运用计谋的关键是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创造制胜条件。

  创造性练习: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将本文改编为话剧演出。要求如下:

  1 把握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2 人物台词要用现代汉语。

  3 允许合理想象,增删台词和情节,以使剧情发展合理化。

勾践灭吴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课文中古今异义等古汉语现象,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准确把握古汉语常识。

  2.学习通过人物的议论和对话来展开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思考、评判、翻译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去民之所恶,补民之所足”。只有实实在在地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才能成就大事业。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通过人物的议论和对话来展开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对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的把握。

  解决办法

  1.了解春秋时代诸侯各国间的外交活动频繁,因而十分讲究外交辞令的背景。

  2.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点在于:或选中对象有的效矢;或软中带硬,硬中带软。要联系全篇,了解字词义中的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了解《国语》一书。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目标

  1.了解背景知识及作家、作品。

  2.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一、导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

  三、范读

  注意读音、句读、节奏和感情

  四、理清结构

  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本课文按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写群臣携于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第二部分(从“勾践况于国人曰”――“民俱有三年之食”)写勾践抚恤国人,卧薪尝胆,厉精图治,以期报仇雪耻。

  第三部分(从“国之父兄请日”――结束)写越国同仇敌汽,一举灭吴。

  文章叙事清晰,有选择地写了勾践为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在叙事中揭示了勾践灭吴的道理。同时刻化了他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展示了一个善于团结国人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饱蘸感情的笔墨,形象地再现了越国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的动人情景:“父逸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这正是深化主题,即: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谁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可见文章深刻的思想意义。

  《勾践灭吴》通过越王勾践在战败以后,忍辱求和,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政策,富国强兵,最后打败吴国的故事,深刻指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仅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的背向。文章也歌颂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可贵精神。

  《勾践灭吴》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是相当深刻的,细想想,对于今天有那些借鉴。

  五、学生诵读

  第二课时

  目标

  1.通过分析人物具体生动的言行,把握人物性格。

  2.对外交辞令的鉴赏。

  一、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一)战败和谈部分,明确以下问题:

  1.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二)卧薪尝胆部分,明确下列问题及词语。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词语:雠更吊卑事广运帅蕃饩摩厉辍节亿旅进旅退劝

  (三)灭吴部分,体会勾践与夫差前后两次谈判的心理变化,并理解以下词语:宸宇视次。

  第三步:总结全文。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二、人物形象

  人物的性格是怎样通过情节展示出来的?文章又是怎样通过对话,和作者的叙述刻画人物性格的?

  一篇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的历史散文,它需要借助历史人物的有代表性的言论行动,揭示其本质特征,《勾践灭吴》正是如此,文章开始,作者以简练的笔法写出了越兵溃败,危在旦夕的形势和越国君臣执于相谋的情景。勾践事急而求谋臣,紧张却不慌乱。文种未献良策却无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日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然后提醒勾践:兵败于会稽山,才求谋臣相助,未免太迟了吧?勾践的答对更为出色:有幸听到您这番金玉良言,哪里会感到太迟了呢!国家有难,文种挺身而出,于责备君王之中隐见其忠贞和自负,不愧为治乱之贤臣;临危不乱,冷静地采纳忠言,勾践也不愧为明智之君主。这样的明君贤臣执手相谋,不难熔铸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作者通过人物议论和对话,使勾践的形象深沉而丰满。他不是什么复仇者,而是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因为他胸怀大志,才能够处变不惊。因为他知人善会,才能够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因为他不忘国耻,要成就大业,才能够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卑事仇敌而面无温色,抚慰百姓而痛切自责。在“十年生聚”的温岁月里,他明白了许多道理,因而善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当然,他毕竟是春秋时代的统治者,“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也是很自然的。在作者的笔下,大夫文种的形象也很鲜明。

  在外交斗争中,文种采用的方法是:先用谦卑恭顺的措辞来增添吴王夫差的骄矜之气,然后软中带硬地陈述利害得失以显示越国上下刚毅坚定之决心,从而奠定了“行成于吴”的基础,使国家转危为安。尽管吴国忠臣伍子骨进谏之言很有说服力,怎夺吴王听不进去,议和之大局已无法改变,因而越方略施小计,行贿于吴国佞臣太宰酷,就顺利地金蝉脱壳而去矣!人物性格跃然纸上。

  三、外交辞令

  诸侯时代,诸侯各国间的外交活动频繁,因而十分讲究外交辞令。《勾践灭吴》就兼有两者之长。总观全篇均达到了字约义丰的标准。只有外交辞令,确实是妙传神。

  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华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之。……

  这段话是文种“行成于吴”时说的,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把对方捧到天上,把自己摔到地下,骄横的吴王夫差听了更加骄矜得意,自然就不必杀尽这些俯首帖耳、甘愿任人摆布的臣服者了!其实这番话当然不是越国君民甘心清愿地说出来的,更不是文种的本意。这番甜言蜜语无非是迷魂汤而已。一般人都能识破。而好大喜功的人无不喜欢这类奉承。这段话之所以巧妙就在于它有的放矢,选中了对象。

  紧接着上面这段甜言蜜语之后的一段软中带硬、硬中有软的外交辞令理为传神。

  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李,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

  这段话也是文种说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吴王如果不饶恕越国的君民,那么将有全副武装的名兵士候您(字面上是伺候,实际上是拼死战斗),那岂不是伤害了您所钟爱的越国兵士了么?明是要与吴国拼命使双方都有损失,却偏偏说吴国的损失还包括他们杀死的越国兵士,因为越国兵士也是吴王所钟爱的啊!说恭维别人的话,说到了这般光景,真是说到家哩!

  第三课时

  以训练的方式,分类归纳古汉语常识。

  1.字音

  栖(qī)于会稽/栖(qī)息/栖(qī)身/两栖(qī)类动物/栖栖(xīxī,形容不安定)/栖(xī)惶

  冬则资(chī)/稀(xī)有/晨露未(xī)/欷(xī)/令寡人有郄(xì)

  无不?(fǔ)也/果脯(fǔ)/肉脯(fǔ)/胸脯(pú)

  疾疹(chēn)/疹(zhěn)子/麻疹(zhěn)/轸悼(zhěndào,悲痛地哀掉)/鸡胗(zhēn)子

  2.通假字

  沈金玉于江沈――同“沉”,句意是,把金玉宝物都沉到江里。

  仇雠敌战之国也雠――同“仇”,句意是,是互相仇视、敌打、交战的国家。

  不可失也已已――同“矣”,语尾助词,句意是,不可以失掉。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带领、率领。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娶”。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

  将免者以告――“娩”,生育,临产。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

  公令守之――“医”。句意是,官家就派医生看护她生产。

  其居――“洁”。句意是,收拾干净他们的住所。

  吾请达王甬,句东句――“勾”。句意是,我请求把你送到市,旬以东的地方。

  而为弊异宸宇弊――“敝”。句意是,做吴国的庇护者。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本指磨擦,使其锐利;现多比喻磨炼

  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古人习惯在整数与零之间加一/"有/"字,可延长音节,增加韵味。

  3.古今异义词

  敬得闻子大夫之言子,尊称。现常用于人的通称,或专指儿子。句意是,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话。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离开。现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句意是,夫差与文种达成和议而离开了越国。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寡人请更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句意是,请允许我改正。

  丈夫二十不娶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

  生丈夫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

  十年不收于国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

  贫病者纳官其子病,贫病,贫困。今用于“得病”等。句意是,贫困的人把他们的儿子送人官府,给以禀食,加以敬养。

  爪牙之士爪牙:勇敢的,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句意是,勇敢的将士。

  孰是吾君也是,这个,代词。现代为肯定判断词。句意是,谁能象我们国君这样好啊。

  吾将残汝社稷社稷,国家。现今“社”与“稷”是两个词。“社”为“社会”“社交”等,“稷”只有古义。

  越君其次其,代吴国,次,舍,驻。今用于“次第较后”,“次要的地位”等。句意是,请越君到吴国来驻扎吧。

  4.一词多义

  子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丈夫

  丈夫二十不娶(男女)

  生丈夫(男孩)

  已

  不可失也已(同“矣”,了)

  今已服矣(已经)

  之

  三江行之(代间代吴国与越国)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代词,代地)

  勾践之地(助词“的”)

  女

  女子十七不嫁(女性,名词)

  请勾践女女于王(助词,作婢妾)

  请

  请姓无庸战(请求对方)

  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5.词类活用

  (一)例句

  (1)有能助寡人谋取而退吴者

  (2)以待乏也

  (3)虽无四方之忧

  (4)时雨既至,必求之

  (5)无乃后乎

  (6)吊有忧,贺有喜

  (7)然后卑事夫差

  (8)宦士三百人于吴

  (9)今寡人不能

  (10)洁其居,美其服

  (11)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12)必庙礼之

  (13)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

  (14)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15)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5)后――落了后(太迟了)

  (8)宦――选派(本为官宦)

  (12)礼――恭敬地对待

  (13)?――给他食物吃(?,干粮,泛指食物)

  B.名词作状语

  (4)时――按时

  (11)庙――在庙堂上

  动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9)能――能力,才能(不能――没有才能)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退――使……撤退(勉强释为打退,则不准确,因为原句是:“谋取而退”即:谋取划使吴退兵)

  形容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2)乏――物质匮乏的时候

  (3)忧――忧愁的事,指外患

  (6)忧――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喜事

  (15)耻――羞恶之心

  B.活用为动词

  (7)卑――降低身份做奴仆

  (14)耻――羞辱,侮辱

  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0)洁――使……洁(打扫干净)

  美――使……美(使他穿上漂亮服装)

  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乏,形容词作动词,缺乏,课文中指人材缺乏。句意是,我们的国君勾践缺乏人材,无人可以派遣。)

  请勾践女女于王(第二个“女”名词作动词,作婢妾。句意是,请允许把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婢妾。)

  惟君左右之(左右,方位名词作动词,处置。句意是,任凭您的处置。)

  宦士三百人于吴(宦,名词作动词,服役)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名词作动词,穿。句意是,现在夫差穿水犀皮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

  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状语,以隆重的礼节。句意是:一定在庙堂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

  6.特殊句式

  判断句

  (1)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吴国与越国,是相互仇恨、相互敌对、相互征战的国家。

  (2)此寡人之罪也

  ――这是我的过错。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哪几个人的过错。

  (4)昔者之战也……寡人之罪也

  ――……是我的过错。

  省略句

  (1)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省略动词宾语之。之――指代文种)

  (2)(与之成)不可!(省主语――与越国订立盟约的事)

  (3)纳之(于)太宰(pǐ)(省略介词于)

  (4)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

  (5)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6)(勾践)无不?(之)也(省略主语与宾语)

  倒装句

  A介宾短评后置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昔者夫差于(在)诸国之国耻吾君

  (2)乃号令于三军曰

  ――乃于(向)三军号令曰

  (3)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

  ――又有于(此)此美者……

  B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有何后?(在疑问句中,宾语靠/"之/"的帮助可以前置)

  扩展练习

  给下边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用一个成语作标题,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参考答案)

  标点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标题:卧薪尝胆

  加点的词语

  女通“汝”,你。

  重(chó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折节――屈己下人。

  振――通“赈”,救济。

  吊――慰问。

  [译文]

  勾践固守在会稽的时候,唱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固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布置作业 

  写一篇文学评论

  题目:试评勾践人物形象的塑造

  附:板书设计 

  勾践灭吴

  准备:1.群臣携手,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2.扶恤国人,卧薪尝胆,厉精图治

  完成:3.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资料库

  一、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种进见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以便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它。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议。终于使文种动身出使吴国。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我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就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也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勾践就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告诫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百姓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还做不到这样,将率领你们夫妇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他的父母也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哭得像死了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达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体面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礼待他们。勾践亲自用船装着大米和肉食巡行各处,看到流浪无归的孩子,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却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答应了,于是招来大家告诫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助上天消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而无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还有谁像我们的国君能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能不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这个地方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灭掉了吴国。

  二、作者作品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

  [1] [2] 下一页  

勾践灭吴 篇5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国语》的文学常识

  学习常用字“知”、“复”、“既”、“劝”、“遂”、“当”。背诵第五、六段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感受勾践为图复国卧薪尝胆的意志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论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请给这段话用成语起个标题,有能力的把这段话翻译出来。

  题目:卧薪尝胆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的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诵读课文

  根据下列问题学生自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小声读课文。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时,为什么要号令三军?号令三军的内容是什么?

  2文种是怎样进见勾践的?勾践派谁向吴国求和?勾践怎么说服出使者的?

  3“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为什么没“成”?后来为什么又“成”了?

  4当越国解了会稽之困后,勾践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5越国国土面积有多大?勾践对父兄昆弟发誓说了什么?勾践对国人下了什么命令?对“达士”,对“四方之士”,对“国之孺子之游者”,对自己什么态度?十年没收什么产生什么结果?

  6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样回答的?

  7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订正字音、断句,并准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讲叙时要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生动叙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重点字的理解。

  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知”、“复”、“既”、“劝”、“遂”、“当”用幻灯打出这些常用词在初中使用过的句子,并注明出处,让学生快速回答。

  评价勾践

  分析评价勾践,要求用原文语句来分析。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行。对勾践评价好与坏,学生可能会超出这课的内容,只要学生引用的史实没能科学性错误,教师都不要轻易否定。目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指导背诵

  1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回答的?

  2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3战绩如何?

  作业 布置

  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完成书后练习第61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勾践灭吴 篇6

  《国语》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克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大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元,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 

勾践灭吴 篇7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国语》的文学常识

  学习常用字“知”、“复”、“既”、“劝”、“遂”、“当”。背诵第五、六段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感受勾践为图复国卧薪尝胆的意志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论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请给这段话用成语起个标题,有能力的把这段话翻译出来。

  题目:卧薪尝胆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的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诵读课文

  根据下列问题学生自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小声读课文。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时,为什么要号令三军?号令三军的内容是什么?

  2文种是怎样进见勾践的?勾践派谁向吴国求和?勾践怎么说服出使者的?

  3“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为什么没“成”?后来为什么又“成”了?

  4当越国解了会稽之困后,勾践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5越国国土面积有多大?勾践对父兄昆弟发誓说了什么?勾践对国人下了什么命令?对“达士”,对“四方之士”,对“国之孺子之游者”,对自己什么态度?十年没收什么产生什么结果?

  6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样回答的?

  7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订正字音、断句,并准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讲叙时要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生动叙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重点字的理解。

  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知”、“复”、“既”、“劝”、“遂”、“当”用幻灯打出这些常用词在初中使用过的句子,并注明出处,让学生快速回答。

  评价勾践

  分析评价勾践,要求用原文语句来分析。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行。对勾践评价好与坏,学生可能会超出这课的内容,只要学生引用的史实没能科学性错误,教师都不要轻易否定。目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指导背诵

  1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回答的?

  2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3战绩如何?

  作业 布置

  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完成书后练习第61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  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与其奋斗成功的具体缘由,理解文种、申胥的忠贤报国之志。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

  教学重点

  (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

  一、导语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恨,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板书课题)

  二、题解:

  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

  1、关于《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一般的看法是,《国语》有一个成书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它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采择有多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2、关于本文时代背景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地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木隽李(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而是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中原的鲁、邾等国,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声色,扰乱农工,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娼优,疏远了拾遗补阙、劝善规过的大臣,所以通达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施肥不分,苟且偷安。勾践、鲁哀公十六年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保卫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

  三、指名分别朗读课文,正音释词。

  (一)正音:会稽(kuàijī) 浠(chī)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 句(gōu)无 鄞(yǐn)地名,在今浙江宁波。(pǐ)人名,即伯 。疾疹(chēn)患病的人。无不脯(fǔ)也

  (二)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仇雠敌战之国也。 “雠”同“仇”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同“娶”,迎娶

  将免者以告。     “免”同“娩”,生育

  三年释其政。     “政”同“征”,税赋

  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同“磨砺”

  无不也。       “”同“哺”,给人吃

  振贫吊死。       “振”同“赈”,赈济

  四、齐声诵读课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简要概括其内容。

  明确: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一至二自然段),卧薪尝胆(第三至四自然段),胜而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五、讲读第一部分

  (一)学生自译此部分,解答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处。

  难词难句解析:

  1、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之上。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2、 乃(于是、就)号令三军(古时军队大多氛围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也泛指军队。)

  3、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使动用法,使之撤退)吴者,吾与之共知(动词,主管、管理)越国之政(朝政、政权)

  4、  贾人夏则资(动词,积蓄,储备。文中是早作准备之意)皮,旱则资舟,水(用作动词,发大水)则资车,以(目的连词,来)待乏(物质匮乏的时候)也。

  5、  夫虽(即使)无四方之忧,然(转折连词,然而、但是)谋臣与爪牙(指勇猛的将士)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6、  今君王既(已经)栖于会稽之上,然后(这样以后)乃求谋臣,无乃后(晚)乎?(无乃……乎:固定句式,岂不是……吗?表反问的句式)

  7、  苟(如果)得闻子大夫(即大夫,子是加在人名或官名之前的尊敬之词)之言,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后,即有什么晚的)

  8、  遂使之行成(求和,成,和)于吴

  9、  子胥谏曰:“不可(与之成)!”省略句

  10、夫上(高)党(所、处、地)之国,我攻而胜之

  11、闻古之伐国者,服(使动词,使服从)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讲和)而去(使动词,使离开)之

  (二)讨论:

  1、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  越王勾践和吴王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  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

  (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

  4、  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吴月两国是世代的仇敌;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国不能并存;吴国占据中原无利可图,而占据越地则得益非浅。)

  5、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王与之成而去)

  五、布置作业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第二、三部分;概括评析人物形象;归纳全文中心与写作特点。

  一、讲读第二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1、  勾践说于国人曰shui 劝说

  2、  寡人不知其(自己)力之不足也,而(却)又与大国执雠(结仇),以(导致,以致)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改变治国政策)【省略句】。

  3、  吊忧者(慰问)

  4、  去民之所恶(厌恶)

  5、  然后卑(恭卑)事(服事)夫差

  6、  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名词用作使动词,“使……为宦)士三百人于(到)吴

  7、  四方之民归(归附)之,若(像什么一样)水之归也

  8、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二三子”,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你们”“诸位”“各位”等)夫妇以蕃(生息,繁殖)

  9、  其达(明智达理)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漂亮的衣服穿,让他们吃饱饭。)

  10、              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礼,礼遇)

  (二)讨论:

  1、  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提示: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不食,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  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二、讲读第三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1、  昔者(从前)夫差耻(侮辱、羞辱;另解:原为形容词,现作使动词,“使吾君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克制)矣,请报(报仇)之

  2、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怎么能不知道羞耻呢)请姑(暂时)无庸(用)战!

  3、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请允许我们再打一战)

  4、 勾践既许之,乃致(招致,召集)其众而誓之

  5、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思想行为)之少耻(缺少知耻的精神)也

  6、  今寡人将助(帮助,顺应)天灭之。吾不与(赞成)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同进同退,旅;俱)。

  7、  如此,则有常(规定的)刑 就会有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8、  果行(果断地这样做(伐吴)),国人皆劝(劝勉鼓励)

  (二)讨论: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 1 因为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 2 根本原因是勾践忍辱负重,全国同仇敌忾。具体而言:勾践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民心所向,才能无敌于天下,因此,他能够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与百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于是,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勾践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坚持反攻复国的目标,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终于复仇雪耻。勾践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2、越国灭吴经过了哪几次战争?(明确:三次,即课文最后一句: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三、总结全文

  (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亡吴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2、  本文塑造了一组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他们的思想性格特点。

  (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3、  分析本文详略取舍上的特点。(提问:文章标题为,那么,全文的重点是否在于“灭吴”之战?)

  (明确: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4、  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 1 叙述语言古朴简明,点到即止,绝无赘言; 2 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旁征博引,巧譬善喻; 3 人物对话曲折尽情,起到了推进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4 人物语言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兵败国危以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士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退吴,便与他一道分享国家权力。再如文种作为治乱之贤臣,忠心耿耿,才敢于对勾践提出批评。而伍子胥、老谋深算,富有远见,才会入木三分地剖析不可与越国议和的理由。)

  四、布置作业 

  教案点评:

  本教案的教学过程 安排的合理恰当。先介绍《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再通过对文言语言的理解,感知文意。最后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勾践灭吴 篇8

  勾践灭吴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2.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3.理解和整理归纳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重点1.理解“栖、昆、资、形成、吊、蕃、释、饩、旅”等词语的意义。2.整理归纳“知、夏、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 1.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2.体会本文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的特点。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特点]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2.介绍有关背景。3.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教学步骤 ]一、导语 清出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屋曾有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事如何在失败中崛起,终于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二、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先让学生看课文62页的介绍)选自《国语・越语》,《国语》是继《左传》之后的又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国语》中的“国“,指的是周王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的意思。因为这部书是人物语言记载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所以称作《国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而且是第一部分国记言的国别史。它所记载的言论史实,上起于西周的周穆王(公元前947年),下止于战国初期的鲁悼公(公元前453年),全书分为八部分:即《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共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虽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后人曾传《国语》和《左传》并称,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其实《左传》侧重记事,《国语》侧重记言,就文学价值说,《国语》不及《左传》。(请参考课本62页介绍)但总的来说,《国语》开创的国别史对后世是很有影响的。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司马迁《史记》和《世家》,陈寿的《三国志》,皆与《国语》一脉相承。三、背景介绍记述了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及的故事。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大败之后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所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的故事。(放录音,让同学们整体感知课文)四、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1)生字:栖(qī) (chī) 譬(pǐ) 雠( chǒn) (pǐ) 赦(she) 鄞(yín) 蕃(fān) 饩(xì) (2)多音字:贾(gǔ)人  爪(zhǎo)牙  疹(chēn)疾疹  衣(yì)非其夫人之所识则不衣 (3)通假字:“” 通 “哺”           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             “有”通“又”            例句: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三千(4)异体字:“已”同“矣”              例句:虽悔之,亦无及已            “句”同“勾”              例句: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取”同“娶”              例句:令壮者无取老妇            “免”同“娩”              例句: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政”同“征”              例句: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同“啜”              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无不也。(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的读音)2.再读课文,指导诵读,理清思路,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1)勾践之言要读得沉稳、坚定、语速适中,因它虽兵败栖于会稽,事急求谋臣,但紧张而不慌乱,实为将帅风度。(2)大夫种临危不乱,挺身而出,进见勾践。所言责备之中又可见忠贞和自负,要读出来。(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节奏感很强,“夏、冬、旱、水”要用重音读。(4)“无乃后乎?”是大夫钟对勾践的提醒,要读出责备之中的忠诚之意。“何后之有?”虽是反问句却要读出诚恳的纳谏之意。(范读,学生齐读)提问:本段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本段以简练的笔法写出越国兵败退守会稽之后,君臣执手相谋的情景。第二自然段诵读指导:(1)本段主要记叙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言辞。勾践派大夫钟使吴,以求和解,伍子胥坚决反对,他的进谏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要读得从容不迫,抑扬顿挫,尤其是“不可!”和“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句要读得恳切、坚决而有力量。(大夫钟之言要以谦卑恭顺之语气增添吴王夫差的骄矜之气。(齐读,指名一学生读,读后点出不足之处)提问:大夫钟赴吴求和,吴国君臣的态度如何?(学生思考,讨论)明确:吴国忠臣伍子胥反对和解,力谏吴王夫差。认为“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吴国佞臣太宰贪财好色,为越开脱,以“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之,又何求焉?”站在越国的利益上,谏夫差同意和解。而夫差不听忠臣之谏,轻信太宰之言,与越国和解。(齐读一、二自然段)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疏通文意。2.完成练习第一题。★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资料显示(一)(投影或多媒体)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共21卷,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八国之事。2.《国语》是通过______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学生回答:《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国语》是通过记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资料显示(二)(投影或多媒体)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4.遂使之行成于吴学生回答:“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的“栖”应为“退守”之意。“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中的“昆”为“兄”之意。“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中的“贾人”为“商人”,“资”为“储备”,“”为“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遂使之行成于吴”句中的“行”为“赴吴”,“成”为“讲和”。资料显示(三)(投影或多媒体)1.大夫钟是如何论述为政必须先求谋臣的道理的?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2.对于越国的求和,子胥、太宰的态度如何?结局如何?学生回答:大夫钟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日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时。越王勾践退守会稽之后干的第一件是求谋臣。对于越国的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太宰贪财好色,为越开脱,吴王夫差听信了太宰。二、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从第二自然段中可知:大夫钟略施小计,贿赂了吴国佞臣太宰,吴王夫差听信太宰之言,与越国订立了盟约,为勾践的报仇雪耻创造了条件。为了复国,勾践是如何做的呢?1.学习三、四自然段(学生齐读)诵读指导(1)“勾践说于国人曰”中“说”读shuō.“去民之所恶”中的“恶”读è,当作“不好”讲。“南至于句无”句的“句”读gōu,同“勾”。“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中的“衣”读yì,是动词,当“穿”讲。“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中的“将”读jiāng,当“将要”讲。(2)“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以上句分四层意思,以分号为界,分号处要略作停顿。重音应放在加点的词语下面。又例“葬/死者”句“葬”字后也应有短暂的停顿。(3)“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句在“之”字后要略作停顿。应译为:一定哭泣着埋葬他们,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句在“脂”字后要略作停顿。(4)“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句注意句中停顿的准确。(5)第三、四自然段看称锤炼语言的典范,字约义丰,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一一相应,读时注意其节奏和抑扬顿挫。提问:为了复国,勾践对内外采取了哪些措施?明确:关心百姓,鼓励生育,减免徭役,广招贤才,休养生息;卑事夫差。“十年不收于民,民俱有三年之食。”说明十年的养精蓄锐,使越国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勾践复仇的条件已完全具备。(齐读第五、六自然段)诵读指导:(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句要注意句中停顿,“耻”字要重读。(2)“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一要注意句中停顿,二要读出忠诚可信之情,三要注意反问句的语气。(3)“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句中的“衣”是动词,当作“穿”讲,应读yì。“有”通“又要读准字音,注意“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后的停顿。(4)第五自然段记述的是君民的对话,越国父兄再三请战,情绪激昂,越王勾践谦逊、果断,侃侃而谈,有理有据。读时要注意以上方面的表达。语速适中,语调要激昂、高涨。尤其是“请报之”“请复战!”句要读出“国之父兄”摩拳擦掌的急切心情。(5)“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虽为反问句,却表达了越国百姓对勾践的一片忠心。因此,既要读出反问语气,又要读得诚信可见。(指名一位学生读,齐读,教师再加以指导)提问:第五、六自然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明确:越国军民、同仇敌忾,一举灭吴。提问: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归纳。明确:①越王勾践能在失败中崛起,卧薪尝胆、发奋图强;②越国君臣的精诚团结;③越王勾践在国内外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④吴王夫差的见识短浅,不听忠言。(齐读五、六自然段)教师小结:最后两段,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形象地表现了越国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地情景。“国之父兄请曰……其有敢不尽力乎?请复战!”国民群情激愤,主动请战;“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这场景既动人,又深化了主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谁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再次齐读五、六自然段,尝试背诵)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与文种执手相谋             十年图强                勾践               派文种求和于吴             医治创伤             (栖于会稽之后)      实施富国强兵之策                                              举灭吴国                   结果三、全文小结一文一波三折,简练精彩,朴实无华而又余味无穷。先写君臣执手相谋,再写大夫钟使吴求和,又写勾践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兵之策,最后写越国终灭吴国。再作者的笔下,越王勾践深沉而丰满,他有胆有识,他胸怀大志,他处世不惊,他知人善任,他不忘国耻,他关心百姓。大夫文种忠于越国,机智过人。而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又是通过巧妙传神的辞令表现出来的。(再次齐读课文,欣赏本文的人物形象描写于表现技巧)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二、三题2.背诵最后两段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学生就文中南解语句质疑,师生共同解难。2.结合练习题二,梳理归纳“知、复、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1.检查背诵情况(略)2.检查练习第三题的完成情况(1)指名几位同学读练习第三题提供的文段,通过此种形式检查同学的断句能力。学生读后加以更正。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牢。(学生齐读三遍)(2)检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明确:“女”通“汝”,作“你”讲。重(chó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折节:屈己下人。吊:慰问。(3)指名学生翻译这段文字(略),然后指出不准确之处。(4)抽查学生为此段文字所拟的标题。明确:标题为:卧薪尝胆二、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难提问:“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中“以待乏也”句是否有省略的成分?明确:“以待乏也”是个省略句,可以理解为“以(之)待乏也”。“之”代指“皮、、舟、车”等物。省略句在文言文中常见:又如“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句应为“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译为现代汉语应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讲和。再如“寡人请更”句应为“寡人请更(之)”,“更”为动词,当作“改变”讲,“改变”之后应连带一宾语为“治国政策”。此句译成现代汉语应是: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比较常见,类型较多而复杂,可分为四种类型。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1.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聊斋志异・促织》)(1)教师讲解:“公赐之食,(   )食舍肉”应译为:郑庄公赐给颖考叔酒食,(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此句省略了主语。(2)“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应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后两个分句(   )里省略了谓语“鼓”。(3)“壁上小虫忽跃落(   )襟袖间”应译为:墙上的小虫忽然跳到衣袖上。“襟袖间”前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到”。以上可知,省略句的类型可分为: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提问:“无乃后乎”中的“无乃”应如何理解?明确:“无乃后乎?”是古汉语中一种固定句式。副词“无”“乃”连用,与语气词“乎”呼应,表示对某种情况加以揣测,语气委婉。可译为:“恐怕太晚了吧”。又例“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之战》),可译为“远方的国家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提问:“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中的“去之”该如何理解?明确:“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中的“去之”应理解为“使之去”。为古汉语中使动用法,全句应译为:“夫差和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去之”即夫差发出的动作,“之”代指“文种”,“去之”为“使之去”。又例“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应译为: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国君再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耻”原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表使动。使动用法除了上述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外,还有名词的使动用法。例:“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摧残梅树,使梅树损伤为职业来求得钱财。“病”原为名词,在此句中带了“梅”这一宾语,因而活用为使动词。三、结合练习第二题,师生共同归纳“知、复、既、劝、遂、当”等词语的义项。(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二)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1.知 例   句出    处意   义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国语・》感觉到素与副使张胜相知《汉书・苏建传》相亲,相好吾与之共知越国之败《国语・》主持孰为汝多知乎?《列子・两小儿辩日》通“智”2.复  例   句出    处意   义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副词“又”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国语・》副词“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庄》繁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柳宗元:《捕蛇者说》恢复3.既    例   句出    处意   义楚人未既济《左传・子鱼论战》完全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国语・》已经既而儿醒,大啼林嗣环:《口技》不久三军既惑且疑,则诸候之难至矣《孙子兵法・谋攻》表并列的连词:“常”或“且”将军既帝室之胄《三国志・隆中对》既然4.劝  例   句出    处意   义果行,国人皆劝《国语・》勉励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说三曰劝农功晁错:《论贵粟疏 》鼓励5.遂例句出处意义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就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终于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于是四方无一遂司马迁《报任安书》成功  6.当例句出处意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阻挡,把守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抵挡吾闻二世公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应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正当北邀当国者相见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主持,执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辞》面对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将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史记・孙子列传》必定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dàng)《梦溪笔谈・雁荡山》适当募有得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柳宗元:《捕蛇者说》抵挡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板书设计 ]                                与文种执手相谋                 十年图强                勾践               派文种求和于吴                 医治创伤         (栖于会稽之后)          实施富国强兵之策                                              举灭吴国                       结果[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3题。(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国语・》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辱:污辱B.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辱:辱临C.将焚宗庙,系妻孥                    孥:儿女D.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致死:导致死亡2.将所选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所选文段的中心内容。答案:1.D(致死:导致,效死)2.翻译:于是派文种实行媾和。文种说:“我们的国君勾践没有可派遣的人,只好派我来了,我不敢直接向吴王表达意见,只能向您的下属私下说:‘我们国君的军队不值得您亲自来讨伐了,我们愿意用金玉、美女来酬谢您吴王的辱临,请允许我们用勾践的女儿给吴王您作婢女,用大夫的女儿给您的大夫作婢女,用士人的女儿给您的士人作婢女,越国的宝物器皿全部随同奉献给吴国,我们的国君率领越国的百姓来归从您的军队。您可以任意调遣他们。如果您认为越国的罪不可免,我们将会烧了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缚起来,把金玉扔到江里,披甲的将士五千人将会拼命,于是一定有加倍的勇气,这样用披甲的将士万人来与您决一死战,恐怕会伤害您所喜爱的东西吧?是杀了这些人,还是应该得到这个国家,哪种做法有利呢?”3.文种向吴王陈以利弊,劝其讲和。

勾践灭吴 篇9

      【教学目标 】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

      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语 新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 题解

      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

      三、分析讲解课文,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第一步: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提示:全文共分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1~3自然段)、卧薪尝胆(第4~7自然段)、胜而灭吴(第8自然段)。

      第二步:分阶段讲解。

      (一)战败和谈部分,明确以下问题:

      1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越王纳谏,吴王拒谏。3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无乃……乎  成  伐  服  去

      (二)卧薪尝胆部分,明确下列问题及词语。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  问  养  吊  贺  送  迎  去  补。

      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词语:雠 更 吊 卑事 广运 帅 蕃 饩 摩厉 辍 节 亿 旅进旅退 劝

      (三)灭吴部分,体会勾践与夫差前后两次谈判的心理变化,并理解以下词语:宸宇 视 次。

      第三步:总结全文。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思考题:  

     我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军事典籍,曾被美国军校作为教科书。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期间,有消息报道美军几乎人手一册。它向人们介绍战争谋略,在各种环境下克敌制胜或避敌锋芒、保存力量的高招,是我国古代长期军事谋略的概括总结,也为后世军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这就是《三十六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远在春秋时期军事家是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的。

  《三十六计》简介,包括总说、计名、分类等,可板书计名。

  依先易后难、先明显后隐蔽的顺序找出具体的策略。

  1 第3自然段:越人饰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结论:美人计。效果:缔结和约,吴国撤军。

    美人计讲解: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分析: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取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个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喜否,是符合形势需要的。美女西施也在此时被送给了吴王夫差,目的是求得媾和,获得喘息之机。

  2 第4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结论:苦肉计。效果:骗取了夫差信任。

    苦肉计讲解: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分析: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吴王夫差放松对勾践的警惕。  很显然,勾践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据史料记载,勾践在吴王夫差得病时,曾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以了解病情,骗取信任。此后不久,勾践便得以释放,回到越国。

  历史上应用苦肉计的著名战例有要离断臂刺庆忌、周瑜打黄盖等。

  3 第3~5自然段:越王勾践一方面卑事夫差,另一方面在国内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终于具备了与吴国抗衡的实力。

  分析:此为暗渡陈仓之计。此计原文为: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形式,渡陈仓是目的,示敌以假象,暗行秘密之实是本计的要旨。越王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才是他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制造了大量要在加来海峡登陆的假象,以吸引德军注意力,把德军大量兵力牵制在挪威,为诺曼底登陆创造了重要条件,一举改变了欧洲战局。

  4 第2自然段:伍子胥劝谏吴王的一段话,客观分析了吴越地理状况和军事形势,力劝吴王夫差抓住有利时机,一举灭亡越国,以绝后患。可惜吴王夫差拒不纳谏,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伍子胥向吴王的建议是典型的“趁火打劫”之计,即利用敌方遭受危难之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此计原文为:“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原按为:“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本文所述史实即包含趁火打劫的经典范例:越王勾践不断积蓄力量,乘吴国遭受自然灾害,螃蟹、稻谷都绝种之时计划攻取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去黄池与各诸侯会盟,国内空虚之际,一举攻吴,大获全胜。

  第四步总结:1 从本文可以看出,三十六计之间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2 运用计谋的关键是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创造制胜条件。

    

  创造性练习: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将本文改编为话剧演出。要求如下:

  1 把握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2 人物台词要用现代汉语。

  3 允许合理想象,增删台词和情节,以使剧情发展合理化。

  [1]

勾践灭吴 篇10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 侯朝晖

  教学目标 :

  •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自励,报仇雪恨的故事。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过程 :

  一、作品简介

  《国语》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作。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公元前990年--公元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情况。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同。语言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刻划人物也比较形象生动,对后代散文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494年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三、介绍相关的知识:

  1、一副对联

  一个成语卧薪尝胆

  2、欣赏相关的图片 展示课件

  四、 学习以下知识 (学生讨论 展示课件 )

  1、词类活用

  2、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3、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4、通假字

  5、文言实词 知 复 当 劝

  6、文言句式 倒装句 省略句 判断句

  7、重要句子翻译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五、学生总结课文大意( 学生讨论 展示课件)

  六、学生分析文章脉络 ( 展示课件)

  七、欣赏课文 ( 展示课件)

  八、写作特色(学生讨论后 展示课件)

  九、作业 

  作者邮箱:

  [1]

勾践灭吴 篇11

  教学目标:

  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自励,报仇雪恨的故事。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作品简介

  《国语》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作。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公元前990年--公元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情况。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同。语言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刻划人物也比较形象生动,对后代散文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494年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三、介绍相关的知识:

  1、一副对联

  一个成语卧薪尝胆

  2、欣赏相关的图片展示.课件

  四、学习以下知识(学生讨论展示.课件)

  1、词类活用

  2、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3、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4、通假字

  5、文言实词知复当劝

  6、文言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

  7、重要句子翻译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五、学生.总结课文大意(学生讨论展示.课件)

  六、学生分析文章脉络(展示.课件)

  七、欣赏课文(展示.课件)

  八、.写作特色(学生讨论后展示.课件)

  九、作业

勾践灭吴 篇12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法与学法]

  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课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报仇雪耻,终达目的的故事。越王勾践当年到底是如何卧薪尝胆,又是如何报仇雪耻的?《勾践灭吴》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具体的答案。

  二、背景提示:(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越,吴师败绩,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夫差为报父仇攻越,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大败,率五千甲退守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本文就从这里开始。

  三、理解文章各段大意。

  (一)战败和谈(1-3)

  1、越王勾践战败后第一个举措是什么?(可让学生用原句回答,然后概括)

  提示:①悬赏纳谏;②赏识贤才。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何不同?

  提示:越王纳谏(“执其手与之谋”),吴王拒谏(“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一个求贤若渴,虚心纳谏;一个刚愎自用,是非不分,不同的人物性格为下文胜负成败奠定了基础。

  (二)卧薪尝胆(4-7)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反省:“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

  态度:“此则寡人之罪,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制定“婚姻法”、生育法,吊死扶困,轻徭薄赋,招贤纳士,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三)三败吴国(8段)

  越三败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果行,国人皆劝……曰:‘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可见,勾践最终战败夫差的根本原因是获得了民心。

  通过以上的对课文大意的分析,引导学生熟读并理解大意,这一过程不必局限于某个词、某个句子的细微解释。

  四、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和文言词语分类归纳总结。

  (一)重要实词。(知、复、劝、当见课后练习二)

  资

  ①物资,钱财           (《聊斋志异・促织》:“成妻具资诣问。”)

  ②费用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

  ③供给,资助           (《隆中对》:“此殆天所以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④凭借                 (《赤壁之战》:“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⑤积蓄以备贩卖         (“贾人夏则资皮……”)

  成

  ①完成,实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②成功                 (《赤壁之战》:“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③成为,形成           (《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关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④已成的,老的,旧的。 (方苞《狱中杂记》:“狱中成法,质明启钥。”)

  ⑤讲和                 (“遂使之行成于吴。”)

  游

  ①在水中浮行           (《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游哉?”)

  ②流动,流浪。         (本文:“国之孺子之游者……”)

  ③虚浮不实             (游嘴滑舌)

  ④游玩,游览           (《醉翁亭记》:“滁人游也。”)

  ⑤游历,游学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⑥交游                 (《史记・项羽本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蕃

  ①茂盛。 

  ②多                   (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繁殖                 (本文:“将帅二三子以蕃。”)

  ④通“藩”。屏障。 

  ⑤通“番”。古时对外族的通称。

  (二)文言虚词(既、遂见课后)

  1、乃

  ①代词。你,你的。(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判断副词,是,就是。(《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③于是,就,才。(“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

  ④却,竟然。(《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⑤仅仅,只。(《史记・项羽本记》:“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

  (三)词类活用: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退,使动用法)

  2、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

  (宦,使……做宦,名词的使动用法)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美、饱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庙,名词作状语;礼,名词做动词)

  5、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耻,动词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6、又郊败之 (郊,在郊外,名词作状语。)

  (四)古今异义:

  爪牙 丈夫 夫人 脂 劝 于是

  (五)通假字

  帅→率 取→娶 免→娩 政→征    摩厉→磨砺 有→又

  (六)文言句式

  ①何后之有? (宾语前置)

  ②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 (介词结构后置)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 (定语后置)

  五、在了解大意、疏通文句的基础上,揣摩人物待人处事艺术,深层次把握人物丰富个性。

  我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军事典籍,曾被美国军校作为教科书。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期间,有消息报道美军几乎人手一册。它向人们介绍战争谋略,在各种情况下克敌制胜或避敌锋芒、保存力量的高招,是我国古代长期军事谋略的概括总结,也为后世军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这就是《三十六计》。《勾践灭吴》一文中,勾践在谋臣的配合下,审时度势,成功地运用三十六计,最后灭吴。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计策。然后教师补充分析。

  (1)第3自然段:“越人饰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美人计

  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用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人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以此保全性命和实力,引诱吴王沉湎于酒色,玩物丧志。

  不仅如此,勾践在吴国受辱三年后,不惜进贡大批金银财宝,珍玩狗马,使吴王骄纵任性,钝化斗志,又不惜在国内四境选择美女数千人,将最漂亮的西施、郑旦送给吴王。吴王为两美女修建馆娃宫、响屐廊、采香径,不事朝政。

  (2)第4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苦肉计

  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吴王夫差放松警惕。勾践夫妇和范蠡到吴国,栖身在山洞石屋中,蓬首垢后,做吴王仆役。吴王每次外出,勾践徒步跟在左右,寸步不离,随听使唤。一次吴王染病,勾践亲见吴王,探问病情,私下亲尝吴王粪便,终于打动了吴王,得以回国。

  (3)第3-5自然段:――暗渡陈仓之计。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云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假象,渡陈仓是目的。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而暗则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以图东山再起。

  通过对以上计谋的分析,本文主要人物勾践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他忍辱负重,克勤克俭,仁义治国,广纳贤士,精于心计,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在上下同心,群情激昂的情况下一举歼敌。

  六、总结全文:从越王战败后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知识与训练]

  【课上理解与分析】

  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全都有误的一组是

  ①君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掌管)

  ②支子死 (支撑家业的长子)

  ③虽悔之,必无及已 (虽:即使。已:同“矣”)

  ④与之成而去之 (使……离开)

  ⑤寡人请更 (换人)

  ⑥吊有尤 (对人民有丧者进行慰问)

  ⑦广运百里 (广:指东西;运:指南北)

  ⑧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通“征”,指征税)

  A、①②⑧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⑥⑦⑧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②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③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④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②唯君左右之

  ③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④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⑤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⑥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

  A、①③ B、②⑤ C、④⑥ D、②④

  4、下列句中加线的“之”,都作助词的一组是

  ①臣闻之 ②何后之有

  ③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④我攻而胜之

  ⑤服之而已 ⑥若水之归下也

  ⑦公与之母 ⑧国之孺子之游者

  ⑨昔者之战也 ⑩今寡人将助天威之

  A、①②⑥ B、②③⑧ C、②⑤⑨ D、①⑥⑩

  5、下列句中加线的“以”字介词和连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足以辱君矣 ②将以致死

  ③是以带甲万人也 ④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⑤将免者以告 ⑥昔天以越予吴

  ⑦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

  A、①②⑤⑥/③④⑦ B、①②③⑤⑥/④⑦

  C、②⑤⑥⑦/①③④ D、②③⑤⑥/①④⑦

  6、下列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A、无乃后乎 B、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C、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D、越君其次也

  7~10题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分别是

  7、①无乃后乎? ②何后之有?

  A、①不就太迟了吗? ②怎么会有这样的后果呢?

  B、①恐怕太迟了吧? ②哪能说太迟了呢?

  C、①不是太落后了吗? ②怎么会有落后一说呢?

  D、①恐怕太落后了吧? ②哪能说太落后了呢?

  8、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A、夫差和越国达成协议后撤兵离去。       B、夫差和文种达成协议后走了。

  C、夫差和文种达成协议后离开了越国。     D、夫差和越国达成协议后走了。

  9、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A、我不想凭一般人的血气之勇,我要让我的军队齐步向前,齐步后退。

  B、我所要的不是一般人的血气之勇,我想要我的军士齐步向前,齐步后退。

  C、我不想凭自己的匹夫之勇,让军队打进去再退回来。

  D、我不希望你们只凭匹夫之勇,成旅的人进去了,又成旅的退回来。

  10、孰是吾君也,而可无死乎?

  A、谁是我的君主啊,怎么可能不死呢?

  B、谁的恩惠有像我们的君主那样的,哪能不为他拼命呢?

  C、这是我们的君主啊,哪能不为他拼命呢?

  D、有谁能像我的君主这样呢,怎么能不去死呢?

  11、对勾践灭吴所以成功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文种这个人才的发现和重用。

  B、利用夫差好美色、贪财货的弱点。

  C、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收买人心的政策。

  D、以顺服夫差作掩护休养生息,国人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1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差之所以败给勾践是因为他没有主见,听信奸臣的劝谏

  B、夫差如果能听信伍子胥的劝谏,就不会被勾践打败了。

  C、战前勾践分析夫差的弱点时认为,夫差只注重军队的数量,不注重士兵的思想教育。

  D、夫差战败后也想学勾践当初的做法,但勾践很委婉地断绝了他的念头。

  【课下阅读练习】

  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国君的同性      B、遂使之行成于吴:求和

  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妻子              D、其身亲为夫差前马:马前卒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勾践之地,南至句无。 B、今壮者无取老妇。

  C、将免者以告。 D、勾践说于国人曰。

  3、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执其手而与之谋 ②越君其次也

  ③请姑无庸战 ④父兄又请曰

  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请”字也相同。 

  B、两个“其”字不同,两个“请”字相同。

  C、两个“其”字相同,两个“请”字不同。

  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请”字也不同。

  4、下列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                B、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状语后置句)

  C、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D、又败之于没。(被动句)

  5、下列词类活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活用作使动

  B、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美”形容词活用作意动

  C、公医守之:“医”名词活用作动词

  D、今越国亦节矣:“节”名词活用作动词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2题。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韩非子・内储说上》)

  6、对下列句子加线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对曰:“可矣……?” 对:回答。

  B、比降北之罪。        降北:降,投降;北,向北。

  C、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被濡衣:被,同“披”;濡衣:湿衣。

  D、被濡衣而赴火者 赴火:跳到火海里。

  7、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虚词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 于:对、从。  B、何不试焚宫室 何:为什么。怎么。

  C、人莫救之 莫:不。                D、乃下令曰 乃:却。

  8、下列句子,与“人之救火死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此知必胜之势也。                    B、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C、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        D、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选出以下9~12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项填入括号内。

  9、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

  A、我们一定要奖赏丰厚才取得人们信任,而且惩罚必须严格。

  B、我们一定要奖赏丰厚而有信用,惩罚必须严格。

  C、我们一定要奖赏丰厚而有信用,惩罚严格而又果断。

  D、我们一定要奖赏丰厚才取得人们信任,而且惩罚严格而又果断。

  10、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

  A、你想了解这个道理,为什么不放火焚烧宫室呢?(试试来证实它。)

  B、你想了解这个道理,怎么不放火焚烧宫室呢?(试试看人们抢救不抢救。)

  C、你想了解民心,为什么不放火焚烧宫室呢?(试试来证实它。)

  D、你想了解民心,怎么不放火焚烧宫室呢?(试试看人们抢救不抢救。)

  11、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

  A、人不死而去救火的,给比战胜敌人更高的奖赏。

  B、人不死而参加救火的,照发战胜了敌人的奖赏。

  C、参加救火却没有死的人,给比战胜了敌人更高的奖赏。

  D、参加救火却没有死的人,照发战胜了敌人的奖赏。

  12、下列分析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文意可知,人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大夫文种和越王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B、本文侧重写越王焚宫室,让民救火之事,来显示越王的威严,以使人民慑服,具备战胜吴王的条件。

  C、本文写了大夫文种向越王建议试焚宫室,实行赏罚以测试民心之事。

  D、本文着重写一个“试”字。先试,由于赏罚不明,谁也不去救火;再试,赏罚分明了,人们全力以赴去救火。越王从而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勾践灭吴 篇13

  新会陈经纶中学实习队 徐徽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强调本文的出处,提示标划文学常识。 

  导入  新课: 

  提问:学生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是否对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一个初步认识? 

  生:有。 

  问:是怎样的?(学生沉默) 

  引导:是和平安定的?还是战乱的? 

  学生齐答:是战乱的。 

  出示“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的投影片,介绍时代背景:当时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相互讨伐战争,争夺土地和资源,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大诸侯国争霸,中原大地可谓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是吴国和越国,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来看看吴越两国的争霸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交代吴越战争的由来:吴王阖闾曾经打败过吴国西面强大的楚国,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可是其南面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起来,不断第派兵骚扰吴国的边境威胁到吴国的后方,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砍掉了一个脚指头(学生笑),这一伤说轻一轻,说重又不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折磨很快就死去了(学生兴奋)夫差发誓报酬,在前494年又与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会稽山上,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提问:在这种局面下,勾践有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坐以待毙呢?(齐答:没有) 

  引导:那我们看看他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乃号令……”,可见他正积极着手招揽人才为他出谋划策,而且还有优厚的待遇呢!“共知越国之政”不就几乎等于说“分半壁江山给你”吗?!看来这对于有政治抱负、想建功立业的人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呀!结果有没有被吸引出来? 

  齐答:有。 

  问:这个人是谁? 

  齐答:大夫种。 

  对了,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大夫种主动出来进见勾践了,我们看看他说了些什么,请齐声朗读一下文种的话。 

  学生朗读,结束串讲文种这段话。 

  提问:请一个同学找出这段话中心句,即这个句子要表达这段话中心的意思,看看文种在论述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甲答:“无乃后乎?” 

  引导:那是什么“太迟”了!什么“后”? 

  学生甲:求谋臣。 

  引导:那么讲求谋臣道理最明显的应是哪一句呢? 

  学生甲:“然谋臣……不可不养而择也。” 

  对了!就是“夫虽无……养而择也”这一句,论述的就是一个国家求谋臣应该未雨绸缪的道理。那么他论述的时候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 

  学生齐答:比喻。 

  问:对,还有没有呢?夏则……冬则……旱则……(提示) 

  学生某答:排比。 

  引导:对了。那么我们看,既然勾践已经在求谋臣了,文种还来大讲求谋臣的道理是不是很多此一举而无关痛痒呢? 

  齐答:不是。 

  唔,大家都觉得不是,那么他究竟用意何在呢? 

  (学生作思考状)他的话是不是婉转地责备了勾践不能早一点…… 

  学生接话:“任用贤才。” 

  对了,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上一课,文种是不是也和烛之武对郑伯一样在发怀才不遇的牢骚呢? 

  学生齐答:是。 

  是吗?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不是?我们知道,文种是主动来进见勾践的,主动进见勾践难道就是为了发发牢骚而已吗? 

  学生回答:不是。 

  显然不是。我们看看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侃侃而谈,镇定自若。而且还敢责备他的君王。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什么人能做到这样啊? 

  个别学生轻声答:有能力、有志之士。 

  是有才能、有办法退吴的人是吧?看来文种就是想要勾践看出这一点,赏识和重用自己的呀。那么勾践看穿了他的心思没有呢? 

  齐答:看出了。 

  我们看看勾践是怎么回应的,请一个同学翻译他的话。 

  学生翻译后,讲清楚“何后之有?”这个倒装句,用不紧不慢的语调摹仿勾践这句话。 

  引导:又是一个镇定自若!一个谋臣临危不惧,再加一个国君处变不惊,看来这个国家是有希望了。看他们两个人怎么做――“执其手而与之谋”,是谁执谁的手啊? 

  学生齐答:勾践执着文种的手。 

  对,看来勾践真的看出了文种的才华,要重用他了。可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大家想想,通常一个文居万人之上的君王若被一个小小的大夫公然责备了是不是早就火冒三丈了,对这个犯上的家伙肯定是轻则处罚、重则处斩了? 

  齐答:是。 

  但勾践对文种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十足的亲热,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下面议论。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东山再起以后还会实现他当初:“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的诺言吗? 

  几个学生答:不会。 

  为什么不会?“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难道不应该实现诺言吗? 

  学生议论纷纷。 

  好,这个问题我们暂先不讨论,我们先看看课文他们究竟商量出了什么对策,请同学们在原文找答案,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 

  学生乙:“逐使之行成于吴。” 

  对了,“行成”是什么意思? 

  齐答:求和。 

  那么是使谁向吴求和呢? 

  生答:文种。 

  没错。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求和的目的,我想大家都猜得到了,那么他们有没有顺利达到目的呢?请继续往下看第二段。 

  第一句话即表明了夫差,即吴国的最高领导者欲和。请同学们想想倘若你一个军事领导人,正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但又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的时候,你会不会那么容易就和敌方讲和呢? 

  齐答:不会。 

  而夫差这么轻易就和对方讲和了,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啊?是不是想“你越国区区五千人马对我强大的吴国已经毫无威胁力了,跟你讲和又怎么样呢?”可见夫差很轻敌,已经以强者自居了,对吧? 

  齐答:对。 

  那么让我们看看他的臣子们态度如何?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生答:反对。 

  全反对?没有支持的吗? 

  有。 

  对了,吴子胥反对,但太宰伯喜否是支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呢?我们看看他们各自的理由。请齐声朗读子胥说的话。 

  子胥的话字字铿锵,十分有说服力,如果你是夫差,你肯定会听他们的话? 

  生答:对。 

  但是夫差没有听从子胥的劝谏,他听了谁的话? 

  生答:太宰喜否。 

  对的,太宰喜否是怎么说的。 

  太宰喜否主张适可而止,大家想想这岂不是等于帮越国说话吗?他为什么要帮越国说话呢? 

  生答:中了美人计。 

  对了,越国用美人计收买了太宰喜否。到此为止,子胥和伯喜否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很明显了?子胥从什么立场出发的啊? 

  齐答:国家利益。 

  对,子胥的劝谏为国家大局着想,而太宰喜否呢? 

  齐答:个人利益。 

  没错,伯喜否自私、贪婪,只想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两种不同的人格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那么关键就看其领导者,而夫差却听从了喜否的话,因为他的话对夫差来说是正中下怀,他不是本来就想摆出一副强者的姿态吗?!讲和要意味着放弃进攻,这样越国亡国的危险就轻易地解除了,这个结果若不从越国的角度可概括为什么呢? 

  明确:勾践存国。 

  总结1、2段内容,突出勾、夫二人的对比,结果一个是使国家从被动变为主动,一个是使国家不利。 

  问: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 

  某学生马上答:招兵买马。 

  勾践是怎么做的呢?下节我们再一起学习。 

  上节课最后老师留了一个问题:你要是勾践,存国之后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同学马上就说要招兵买马,看来这个同学非常急于替勾践报仇。但是我们常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要干大事业的人,性子不能这么急躁呢? 

  生答:不能。 

  对,我们想想,一个国家在战后,尤其是战败国,其精壮人口大量战死沙场,物质和财富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国家衰弱,人口稀少。没有人,去哪儿招兵呢?没有物资和money,买什么马呢?(学生笑)再有倘若再加上民怨沸腾的话,即使有人有马,谁又愿意替你卖命呢?那么这些勾践都注意到了吗? 

  生答:注意到了。 

  对,从哪里可看出啊?从第三自然段勾践说 的话中就可以看出。 

  因此,要复仇,首先要怎么做? 

  齐答:使国重新强大、兴盛起来。 

  那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勾践复国。 

  具体来说,首先是主动承担战败的责任,其次是改变治国策略。说到国策,就肯定有外交和内政,那么勾践对外、对内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还有,对民和对己的态度又是怎么样? 

  卑事夫差等对外措施。这是不是一种互利的外交关系呢? 

  生答:不是 

  所谓“弱国无外交”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外交事务,不用处理对外关系,而是说它在外交事务上没有发言权,只是低头做小.大家看越国此时是不是这样啊?连堂堂一国之君都要为人牵马,何其屈辱!那么请问这样做是吴国强迫他们,还是构勾践心甘情愿的? 

  答:心甘情愿的。 

  对,这是他的治国策略之一,对吧?但是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这么做的?是不是很没骨气呢? 

  答:不是。 

  为什么要这么卑下? 

  学生丙答:为了争取时间,是缓兵之计。 

  对了.这位同学答到点子上,我们想想,复国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呢? 

  不是。 

  倘若吴国在越复国的中途翻脸,求和之举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因此这些对外措施就是要讨好吴国,先稳住吴国,缓和局势,让吴国放松警惕,减少对越国的戒心。可见,勾践是多么深谋远虑,处事是多么的谨慎! 

  鼓励生育政策。 

  倘若让勾践坐到今天江主席的位置上,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笑,有学生故意答:人多力量大,能战胜美国! 

  现代战争是靠人多就能打胜仗的吗?是靠先进的科技。那么人口就只会使国家的经济不堪重负,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模仿!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治国的政策也不相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国人请战勾践为什么要推迟? 

  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学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为勾践成功灭吴感到痛快呢? 

  有学生答有,有学生摇头说没有,铃响。下课。 

  上节课讲到勾践成功灭掉了吴国,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痛快的感觉,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就拼命摇头。那么摇头的同学可能是比较冷静和理智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无正义和非正义可言呢? 

  齐答:没有。 

  对了,谁赢谁输,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说,感到痛快的同学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勾践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的艰苦准备,我们觉得这一仗该是他赢的,对不对? 

  齐答:对。 

  那么请问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齐答:勾践灭吴。 

  没错,我们一看课题就觉得本课的重点应该会写"灭吴"这件事,对不对? 

  齐答:对。 

  但是学过课文之后,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有人答后两段,有人答最后一句。 

  是的,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答:存国、复国。 

  对,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部分答不是。 

  那么他的意图在哪里? 

  学生沉默思考。 

  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齐答: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 

  学生丁:勾践深得民心。 

  对了。这个同学一下子就答到点子上。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但是,我们想想,倘若吴国的国君也像勾践那样,吴国实力很强的话,越国能不能这么轻举灭掉吴国呢? 

  答:不能。 

  那么吴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纷纷答:夫差轻敌,轻信小人。 

  对了!吴国君王夫差倨傲纵敌,听信佞臣,不听忠言,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过着安逸的生活,失去了民心,最后身死国亡。其实子胥曾不止一次劝谏夫差不要放过越国,但是夫差不但不听,还处死了子胥,后来越兵攻破吴都时,夫差决定自杀,死前吩咐其手下,在他死后的脸上蒙一块白布,因为怕没脸去见伍子胥,下场凄惨。由此我们从中也可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学生答:听过这些成语,但不知道意思!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 

  有学生应答:背水一战。 

  对,有这个意思,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齐答:勾践。 

  对了,我们课文哪里提到了这个故事呢? 

  答:课后练习三。 

  让我们一起看看勾践像。看着这幅画,想必大家已经感觉到,一股克己自励、发愤图强精神力量。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那么,通过对课文和成语典故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勾践那么多的事情,大家一定对他有新看法,让我们全面的看看勾践是个怎样的人,讨论一下他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略) 

勾践灭吴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

  教学难点 

  1.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

  2.体会本文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特点]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介绍有关背景。

  3.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清出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屋曾有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事如何在失败中崛起,终于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

  二、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先让学生看课文62页的介绍)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国语》是继《左传》之后的又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国语》中的“国“,指的是周王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的意思。因为这部书是人物语言记载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所以称作《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而且是第一部分国记言的国别史。它所记载的言论史实,上起于西周的周穆王(公元前947年),下止于战国初期的鲁悼公(公元前453年),全书分为八部分:即《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共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

  虽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三、背景介绍

  《勾践灭吴》记述了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大败之后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所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的故事。

  四、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生字:栖(qī) (chī) 譬(pǐ) 雠( chǒn) (pǐ) 赦(she) 鄞(yín) 蕃(fān) 饩(xì)

  (2)多音字:贾(gǔ)人 爪(zhǎo)牙 疹(chēn)疾疹 衣(yì)非其夫人之所识则不衣

  (3)通假字:“” 通 “哺” 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

  “有”通“又” 例句: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三千

  (4)异体字:“已”同“矣” 例句:虽悔之,亦无及已

  “句”同“勾” 例句: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取”同“娶” 例句:令壮者无取老妇

  “免”同“娩” 例句: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政”同“征” 例句: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同“啜” 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无不也。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的读音)

  2.再读课文,指导诵读,理清思路,简析文章。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1)勾践之言要读得沉稳、坚定、语速适中,因它虽兵败栖于会稽,事急求谋臣,但紧张而不慌乱,实为将帅风度。

  (2)大夫种临危不乱,挺身而出,进见勾践。所言责备之中又可见忠贞和自负,要读出来。

  (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节奏感很强,“夏、冬、旱、水”要用重音读。

  (4)“无乃后乎?”是大夫钟对勾践的提醒,要读出责备之中的忠诚之意。“何后之有?”虽是反问句却要读出诚恳的纳谏之意。

  (范读,学生齐读)

  提问:本段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段以简练的笔法写出越国兵败退守会稽之后,君臣执手相谋的情景。

  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

  (1)本段主要记叙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言辞。勾践派大夫钟使吴,以求和解,伍子胥坚决反对,他的进谏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要读得从容不迫,抑扬顿挫,尤其是“不可!”和“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句要读得恳切、坚决而有力量。

  (大夫钟之言要以谦卑恭顺之语气增添吴王夫差的骄矜之气。

  (齐读,指名一学生读,读后点出不足之处)

  提问:大夫钟赴吴求和,吴国君臣的态度如何?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吴国忠臣伍子胥反对和解,力谏吴王夫差。认为“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吴国佞臣太宰贪财好色,为越开脱,以“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之,又何求焉?”站在越国的利益上,谏夫差同意和解。而夫差不听忠臣之谏,轻信太宰之言,与越国和解。

  (齐读一、二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

  [教学步骤 ]

  一、检查复习

  资料显示(一)(投影或多媒体)

  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共21卷,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八国之事。

  2.《国语》是通过______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学生回答:《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国语》是通过记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资料显示(二)(投影或多媒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2.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

  4.遂使之行成于吴

  学生回答:“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的“栖”应为“退守”之意。“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中的“昆”为“兄”之意。“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中的“贾人”为“商人”,“资”为“储备”,“”为“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遂使之行成于吴”句中的“行”为“赴吴”,“成”为“讲和”。

  资料显示(三)(投影或多媒体)

  1.大夫钟是如何论述为政必须先求谋臣的道理的?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2.对于越国的求和,子胥、太宰的态度如何?结局如何?

  学生回答:大夫钟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日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时。越王勾践退守会稽之后干的第一件是求谋臣。

  对于越国的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太宰贪财好色,为越开脱,吴王夫差听信了太宰。

  二、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

  从第二自然段中可知:大夫钟略施小计,贿赂了吴国佞臣太宰,吴王夫差听信太宰之言,与越国订立了盟约,为勾践的报仇雪耻创造了条件。为了复国,勾践是如何做的呢?

  1.学习三、四自然段

  (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1)“勾践说于国人曰”中“说”读shuō.“去民之所恶”中的“恶”读è,当作“不好”讲。“南至于句无”句的“句”读gōu,同“勾”。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中的“衣”读yì,是动词,当“穿”讲。“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中的“将”读jiāng,当“将要”讲。

  (2)“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以上句分四层意思,以分号为界,分号处要略作停顿。重音应放在加点的词语下面。又例“葬/死者”句“葬”字后也应有短暂的停顿。

  (3)“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句在“之”字后要略作停顿。应译为:一定哭泣着埋葬他们,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句在“脂”字后要略作停顿。

  (4)“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句注意句中停顿的准确。

  (5)第三、四自然段看称锤炼语言的典范,字约义丰,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一一相应,读时注意其节奏和抑扬顿挫。

  提问:为了复国,勾践对内外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关心百姓,鼓励生育,减免徭役,广招贤才,休养生息;卑事夫差。“十年不收于民,民俱有三年之食。”说明十年的养精蓄锐,使越国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勾践复仇的条件已完全具备。

  (齐读第五、六自然段)

  诵读指导: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句要注意句中停顿,“耻”字要重读。

  (2)“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一要注意句中停顿,二要读出忠诚可信之情,三要注意反问句的语气。

  (3)“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句中的“衣”是动词,当作“穿”讲,应读yì。“有”通“又要读准字音,注意“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后的停顿。

  (4)第五自然段记述的是君民的对话,越国父兄再三请战,情绪激昂,越王勾践谦逊、果断,侃侃而谈,有理有据。读时要注意以上方面的表达。语速适中,语调要激昂、高涨。尤其是“请报之”“请复战!”句要读出“国之父兄”摩拳擦掌的急切心情。

  (5)“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虽为反问句,却表达了越国百姓对勾践的一片忠心。因此,既要读出反问语气,又要读得诚信可见。

  (指名一位学生读,齐读,教师再加以指导)

  提问:第五、六自然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越国军民、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提问: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归纳。

  明确:①越王勾践能在失败中崛起,卧薪尝胆、发奋图强;②越国君臣的精诚团结;③越王勾践在国内外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④吴王夫差的见识短浅,不听忠言。

  (齐读五、六自然段)

  教师小结:最后两段,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形象地表现了越国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地情景。“国之父兄请曰……其有敢不尽力乎?请复战!”国民群情激愤,主动请战;“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这场景既动人,又深化了主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谁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再次齐读五、六自然段,尝试背诵)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与文种执手相谋 十年图强

  勾践 派文种求和于吴 医治创伤

  (栖于会稽之后) 实施富国强兵之策

  举灭吴国 结果

  三、全文小结

  《勾践灭吴》一文一波三折,简练精彩,朴实无华而又余味无穷。先写君臣执手相谋,再写大夫钟使吴求和,又写勾践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兵之策,最后写越国终灭吴国。再作者的笔下,越王勾践深沉而丰满,他有胆有识,他胸怀大志,他处世不惊,他知人善任,他不忘国耻,他关心百姓。大夫文种忠于越国,机智过人。而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又是通过巧妙传神的辞令表现出来的。

  (再次齐读课文,欣赏本文的人物形象描写于表现技巧)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

  一、检查复习

  二、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提问:“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中“以待乏也”句是否有省略的成分?

  明确:“以待乏也”是个省略句,可以理解为“以(之)待乏也”。“之”代指“皮、、舟、车”等物。

  省略句在文言文中常见:

  又如“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句应为“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译为现代汉语应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再如“寡人请更”句应为“寡人请更(之)”,“更”为动词,当作“改变”讲,“改变”之后应连带一宾语为“治国政策”。此句译成现代汉语应是: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比较常见,类型较多而复杂,可分为四种类型。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聊斋志异•促织》)

  (1)教师讲解:“公赐之食,( )食舍肉”应译为:郑庄公赐给颖考叔酒食,(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此句省略了主语。

  (2)“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应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后两个分句( )里省略了谓语“鼓”。

  (3)“壁上小虫忽跃落( )襟袖间”应译为:墙上的小虫忽然跳到衣袖上。“襟袖间”前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到”。

  以上可知,省略句的类型可分为: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

  提问:“无乃后乎”中的“无乃”应如何理解?

  明确:“无乃后乎?”是古汉语中一种固定句式。副词“无”“乃”连用,与语气词“乎”呼应,表示对某种情况加以揣测,语气委婉。可译为:“恐怕太晚了吧”。又例“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之战》),可译为“远方的国家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提问:“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中的“去之”该如何理解?

  明确:“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中的“去之”应理解为“使之去”。为古汉语中使动用法,全句应译为:“夫差和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去之”即夫差发出的动作,“之”代指“文种”,“去之”为“使之去”。

  又例“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应译为: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国君再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耻”原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表使动。

  使动用法除了上述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外,还有名词的使动用法。例:“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摧残梅树,使梅树损伤为职业来求得钱财。“病”原为名词,在此句中带了“梅”这一宾语,因而活用为使动词。

  [1]

勾践灭吴 篇15

  课题:                           勾践灭吴

  教学目标 :

  1、 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

  2、 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3、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评价勾践等人物。

  4、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文章的感想。

  教学重点:

  同上1

  教学难点 :

  同上1、3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宣布上课后,直接播放音乐,屏幕显示杨慎的《廿一史弹词》。

  播放完后,教师:话说天下大势,中国诸侯,尔虞我诈,逐鹿纷争,此消彼长,遂有五

  霸。南之吴越,意欲逐鹿,然两国彼此虎眈……(――司马)

  下一张幻灯片: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 

  教师:但越王夫差与吴王勾践之间的恩恩怨怨并未由此结束,惊心动魄的战争也就是从这儿才真正开始!

  二、 学习第一段

  1、 找一学生朗读该段。要求尽量读出:勾践号令三军时的虽败犹昂扬的语气,对答文种既含蓄地承认错误又不失其君王身份的口气;文种从容镇定、侃侃而谈、敢于责备君王、忠贞和自负的口气。

  2、 教师讲析该段,需要强调的重点字词: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使动用法:有以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

  知:管理     资:积蓄   水:动词,发大水    苟:如果   子――加在人名或官名前表示尊敬。

  古今异义:爪牙――勇猛的将士

  然后:这以后  无乃后乎――恐怕太迟了吧?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执其手而与之谋――而,表示顺承

  行成――求和

  教师分析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1) 先设想自己是勾践,被逼留于会稽山上,自己会怎样想和做呢?(事已至此,

  无力回天矣。乃献国书,进国资,两股战战,口结涕飞,仆地而求赦。)(或者:夫差小儿,欺人太甚,大仇不报,誓不为人。成败之机,在乎今日。――乃致众而誓,曰:“士可杀,不可辱。必与越国共存忘!”)

  (2) 文种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3) 在这么危急的时候,被大臣批评,你又会怎么做呢?(仰天太息,曰:“寡人

  鄙,未能远谋,诚有罪,请恕之。天欲灭我,我亦无所用焉。”

  三、学习被课文删去的部分

  原文――(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达)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指军队),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子女赂(送财物给人而有所要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作奴仆)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全都带来);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调遣)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拘囚)妻孥(儿女),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一千人,将以致死(效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交。子胥(名员,吴国大夫,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率吴军攻破楚都。后为吴王夫差赐死。)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中原各诸侯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悔之,亦无及已。”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 ,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 谏曰:“ 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1、 先让学生设想,自己若是夫差,会如何对待勾践、如何对待子胥呢?

  2、 然而,夫差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第二段。

  3、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

  于是――这种局面 上党之国――中原之国

  四、拓展思维:(如果学生有时间看完全文,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请你认真阅读下文,认真思考:编者为什么要把原文中的第二段删去呢?你认为这合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不站在全文的高度上,是拿不出成熟的观点的。好,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希望结合注释认真自读课文。

  我的看法

  这一段一删,就使得比原文大为逊色。一是使“遂使之行成于吴”,没有了下文,求和究竟成功了没有啊?全文中线索不明显。二是使勾践其人失去了最好的比较对象,使勾践的形象略显单薄。三是失勾践灭吴的理由不够充分了。如果一是一味地讲勾践如何求人、求才、求强,那么夫差怎样呢?如果他对勾践心存戒心的话,勾践灭吴,我看未必。四、删去的那一段正是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删去该段,着实少了些许情节上的波澜。

  教后感

  不知为什么,在前一天晚上,我忽然意识到,把被删去的那场外交之战放到这节课上,实在上显得太雍肿,内容太繁杂,于是“忍痛割爱”。

  事实证明此乃明智之举。这节课就得得精致了许多、从容了许多。

  我先把“随文练习”给学生进行了讲解,然后再步入新殿堂。

  学生很喜欢杨慎的《廿一史弹词》,他们情不自禁地去高声朗读它。他们也逐渐熟悉了“司马”这个名字,一见就它,学生就喜不自禁,因为司马总会给它们带来许多新鲜的东西,而且来得时机恰好。我常感到惭愧,光让司马来舞文弄墨,学生只是来拜读其文,总是一种遗憾,一种失败。于是就有了一个梦想――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写出象模象样的文言短文,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在文言课堂上都能说出象模象样的文言来。虽任重道远,然窈窕淑女在诱惑,于是,我只好迸发出初恋般的激情来了。

  这节课还临时加了点佐料。前他们起立时,我未让他们坐下,而是让他们齐声连喊两声――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情绪激昂,慷慨之至。甚好。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公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件来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检查预习:

  1、 学生齐读第一段及所删的段落

  2、 找两个学生分别阅读课文第二、三两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教师:以前我们总是先解释讲析,后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先提出问题,大家从文中找到依据,也就是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如果我们把勾践采取的措施归纳为对已、对吴、对民三类的话,请问――对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已:卑事夫差、“卧薪尝胆”、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对吴呢?――麻痹之(宦士三百人于吴)

  对民呢?――以民为本(制订“婚姻法”,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览纳士;轻徭薄赋;整顿军纪)

  2、找一学生“当老师”,讲台上为全班讲析第二段。

  3、教师强调:

  其――自己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连词,表示结果、用途、目的。

  中原――这里指原野。

  更――改正。更衣:如厕,上厕所。

  吊――慰问。   有喜――讳饰语

  去――废除。    事――侍奉    宦――使……为官    为――充当

  4、教师讲析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至于――古今异义,到达    广运――东西为广,南北为运。致――召集   

  取――通“娶”    丈夫――男子   免――娩   豚――小猪   饩与忾的辨析

  政――通“征”    必哭泣……如其子――介词结构后置    洁、美、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5、教师: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勾践主要采取了三十六计的哪些策略呢?

  (附三十六计:满天过海、围魏救越、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苦肉计――暗渡陈仓――

  5、 学生熟读这两段。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

  三、作业 布置:

  经过采取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越国强大起来了。越王是不是主动下令攻吴呢?他是怎么做的呢?请课下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教后感

  总体感觉这是上得最不好的一节课。

  是不是教师节这个伟大的节日,学生送给了我点小礼物,我激动不已,或是因为课前学生齐声喊了句“司老师,您节日快乐!”,我兴奋不止,这些导致我心一直在狂跳不辍呢?

  我现在还在激动着。

  课堂上,我好些地方,感到语无伦次,几个地方没有备好,对编者的删节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虽提出来了,但并没有解决它。也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爪牙”的“爪”学生有不同的读音,我发现了,竟然没有指出来。音乐“高山流水”也没有“流”出来。作业 未经慎重考虑,匆匆布置,不好。

  再谈谈下午在二班上课的情况。

  相比而言,大有改观。自己讲话也比较简洁了,流畅了,学生似乎配合得更默契了。

  高山流水依旧未流。二班没有布置作业 。

  勾践究竟采取了哪些打措施呢?自己未有总结,却直接拿来现成的文字,结果在学生进行归纳时,就发现那些文字是有些些问题的,没问题的,自己讲起来也没有多少滋味。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把别人的东西,化成自己的思想,也是好的。似是而是,似非而非,是可怕的;拿不出自己的东西,也是可怕的。

  第三课时

  一、 学生齐读第二、段。

  二、 学习第四段

  1、 如果你是勾践,看到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了,窃喜不?除此之外,还急于想复仇,对不对?(致众而令,曰:“小儿夫差,耻寡人诸侯之国,今吾亦节矣,请为报之。”)勾践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四段。

  2、 教师讲析第四段

  (1)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耻――使动用法。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判断句

  姑――暂且   一词多义:庸――用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而,不译。

  一词多义:其――难道

  志行――思想行为

  欲――赞成

  旅进旅退――同

  一词多义:常――合于规定的

  (2)学生谈谈勾践是如何发动对吴的战争的。

  A、教师引导:“国之父兄”也许就是勾践暗示他们做的,他们一起演出了一起“无中生有”“以进为退”的好戏。(勾践愁云于色长吁短叹每于密臣前,臣惊问,对曰:“夫差……,唉!”臣明其意,退而召“国之父兄”,曰:“大王对汝何如?”对曰:“甚于父母。”曰:“如今大王见欺,当如何?”于是国之父兄入而请战。)――此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第一次请战,回绝;第二次,则“许之”。接下来,雷厉风行,致众誓之。誓词中讲明了两个原因:一是知耻而行,这与前边的回答是相矛盾的,可见勾践城府很深。二是助天灭之。誓词中还讲了对军队的要求:旅进施退――赏刑分明。

  三、 最后一段

  1、 找一学生“当教师”,到讲台上来讲解。

  2、 教师强调:

  果行――果决,不是果然。

  劝――劝勉。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有谁像这位国君啊,可以不为他去死吗?死――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举例: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虽以史迁善传游侠

  ――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3、问:全文的题目是“勾践灭吴”,而全文只有三句话写到灭吴的战争经过。文章详略处理很不得当。你怎么看待呢?

  学生讨论思考。

  教师明确:

  从本文来分析――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从《国语》来分析――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长于写对话,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四、 问题讨论:

  评价文中人物性格特点?

  1、 学生分析。

  2、 教师引导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最好再引用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引导学生思考勾践的阴暗面)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否喜: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勾践为什么能灭吴呢?选择题――

  对勾践灭吴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种这个人才的发现和重用

  B、 利用夫差艽色、贪财的弱点

  C、 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收买人心的政策

  D、 以顺服夫差作掩护休养生息,国人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五、作业 布置

  思考你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有能力的同学用文言形式写出来。可写多点。

  第四课时(课堂自测)

  一、 课后练习

  第二题:共进式――找学生当即说出答案。

  第三题:限时(5分钟)――找一学生先读一下,说明自己的句读标点。

  教师明确。

  二、《学习方略》中“随文练习”(限时10分钟)

  教师明确答案。

  三、【延伸阅读训练】(20分钟)

  甲、《左传》(选)

  吴王夫差败越与夫椒,报木隽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盾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喜否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郇,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忌(原字为“其”字头,“心”字底)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壹(浇的弟弟),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泊,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思考题

  1.从《勾践灭吴》中找出与本文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与《勾践灭吴》相比,伍员还提出哪些包括与越议和的道理?

  1、 请结合课文与本文,根据现实,谈谈你对“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夫吴之与越仇,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之无所移。有吴 则无越,有越则无吴。(3)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一。2、○1通过类比举例,把夏少康比作勾践,从历史的角度证明除害必须彻底,放虎归山,贻害无穷。○2分析勾践的为人,证明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是吴国最危险的敌人。○3与越议和是违背天意主张仇敌,而处在蛮夷之间助长仇敌则难成霸业。3、这句话体现的是勾践对“以民为本”思想的认识与实践,也是越国反败为胜,灭吴复仇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现在不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那么我们终将成为落伍者和失败者。因此,我们的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体察民意,与百姓同甘共苦,采取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才能富民强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乙、《史记》(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思考题:

  1、 从《勾践灭吴》一文中找出与本段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 请根据范蠡的对答,分析该人物的形象。

  3、 请谈一谈你对勾践“卧薪尝胆”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非其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2)送往者,迎来者。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2、范蠡是一个军事才能突出,既有自知之明,又能知人之才,胸襟开阔,一心为国的忠臣。3、吴越之战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典故是“卧薪尝胆”,勾践的这一举动,是对自己的鞭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勾践是一个不为失败 所压垮,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同强大的敌人抗争的有道明君。这个典故后来演变为家喻户晓的成语,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教后感

  昨天是促秋节。想家。

  身在异乡,漂泊难定,难堪话凄凉。强打欢颜,不言伤。个中滋味,有谁能解?形影相吊,何止思量。把酒问天,天不应,惟得洒地祭家乡。

  流浪。

  本是热情满腔,初露真相,有点上当――原来只是稀松平常复平常。双节高菁每人三千八,省靖二百还无望,几步之隔,大不一样。

  看自己的洋相。

  心不平,气难顺,种种心情齐袭上,一个踉跄。

  这般把课上……

  羞愧难当。

勾践灭吴 篇16

  课题:                           勾践灭吴

  教学目标 :

  1、 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

  2、 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3、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评价勾践等人物。

  4、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文章的感想。

  教学重点:

  同上1

  教学难点 :

  同上1、3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宣布上课后,直接播放音乐,屏幕显示杨慎的《廿一史弹词》。

  播放完后,教师:话说天下大势,中国诸侯,尔虞我诈,逐鹿纷争,此消彼长,遂有五

  霸。南之吴越,意欲逐鹿,然两国彼此虎眈……(――司马)

  下一张幻灯片: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 

  教师:但越王夫差与吴王勾践之间的恩恩怨怨并未由此结束,惊心动魄的战争也就是从这儿才真正开始!

  二、 学习第一段

  1、 找一学生朗读该段。要求尽量读出:勾践号令三军时的虽败犹昂扬的语气,对答文种既含蓄地承认错误又不失其君王身份的口气;文种从容镇定、侃侃而谈、敢于责备君王、忠贞和自负的口气。

  2、 教师讲析该段,需要强调的重点字词: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使动用法:有以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

  知:管理     资:积蓄   水:动词,发大水    苟:如果   子――加在人名或官名前表示尊敬。

  古今异义:爪牙――勇猛的将士

  然后:这以后  无乃后乎――恐怕太迟了吧?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执其手而与之谋――而,表示顺承

  行成――求和

  教师分析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1) 先设想自己是勾践,被逼留于会稽山上,自己会怎样想和做呢?(事已至此,

  无力回天矣。乃献国书,进国资,两股战战,口结涕飞,仆地而求赦。)(或者:夫差小儿,欺人太甚,大仇不报,誓不为人。成败之机,在乎今日。――乃致众而誓,曰:“士可杀,不可辱。必与越国共存忘!”)

  (2) 文种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3) 在这么危急的时候,被大臣批评,你又会怎么做呢?(仰天太息,曰:“寡人

  鄙,未能远谋,诚有罪,请恕之。天欲灭我,我亦无所用焉。”

  三、学习被课文删去的部分

  原文――(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达)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指军队),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子女赂(送财物给人而有所要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作奴仆)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全都带来);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调遣)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拘囚)妻孥(儿女),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一千人,将以致死(效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交。子胥(名员,吴国大夫,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率吴军攻破楚都。后为吴王夫差赐死。)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中原各诸侯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悔之,亦无及已。”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 ,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 谏曰:“ 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1、 先让学生设想,自己若是夫差,会如何对待勾践、如何对待子胥呢?

  2、 然而,夫差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第二段。

  3、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

  于是――这种局面 上党之国――中原之国

  四、拓展思维:(如果学生有时间看完全文,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请你认真阅读下文,认真思考:编者为什么要把原文中的第二段删去呢?你认为这合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不站在全文的高度上,是拿不出成熟的观点的。好,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希望结合注释认真自读课文。

  我的看法

  这一段一删,就使得比原文大为逊色。一是使“遂使之行成于吴”,没有了下文,求和究竟成功了没有啊?全文中线索不明显。二是使勾践其人失去了最好的比较对象,使勾践的形象略显单薄。三是失勾践灭吴的理由不够充分了。如果一是一味地讲勾践如何求人、求才、求强,那么夫差怎样呢?如果他对勾践心存戒心的话,勾践灭吴,我看未必。四、删去的那一段正是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删去该段,着实少了些许情节上的波澜。

  教后感

  不知为什么,在前一天晚上,我忽然意识到,把被删去的那场外交之战放到这节课上,实在上显得太雍肿,内容太繁杂,于是“忍痛割爱”。

  事实证明此乃明智之举。这节课就得得精致了许多、从容了许多。

  我先把“随文练习”给学生进行了讲解,然后再步入新殿堂。

  学生很喜欢杨慎的《廿一史弹词》,他们情不自禁地去高声朗读它。他们也逐渐熟悉了“司马”这个名字,一见就它,学生就喜不自禁,因为司马总会给它们带来许多新鲜的东西,而且来得时机恰好。我常感到惭愧,光让司马来舞文弄墨,学生只是来拜读其文,总是一种遗憾,一种失败。于是就有了一个梦想――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写出象模象样的文言短文,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在文言课堂上都能说出象模象样的文言来。虽任重道远,然窈窕淑女在诱惑,于是,我只好迸发出初恋般的激情来了。

  这节课还临时加了点佐料。前他们起立时,我未让他们坐下,而是让他们齐声连喊两声――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情绪激昂,慷慨之至。甚好。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公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件来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检查预习:

  1、 学生齐读第一段及所删的段落

  2、 找两个学生分别阅读课文第二、三两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教师:以前我们总是先解释讲析,后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先提出问题,大家从文中找到依据,也就是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如果我们把勾践采取的措施归纳为对已、对吴、对民三类的话,请问――对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已:卑事夫差、“卧薪尝胆”、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对吴呢?――麻痹之(宦士三百人于吴)

  对民呢?――以民为本(制订“婚姻法”,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览纳士;轻徭薄赋;整顿军纪)

  2、找一学生“当老师”,讲台上为全班讲析第二段。

  3、教师强调:

  其――自己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连词,表示结果、用途、目的。

  中原――这里指原野。

  更――改正。更衣:如厕,上厕所。

  吊――慰问。   有喜――讳饰语

  去――废除。    事――侍奉    宦――使……为官    为――充当

  4、教师讲析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至于――古今异义,到达    广运――东西为广,南北为运。致――召集   

  取――通“娶”    丈夫――男子   免――娩   豚――小猪   饩与忾的辨析

  政――通“征”    必哭泣……如其子――介词结构后置    洁、美、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5、教师: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勾践主要采取了三十六计的哪些策略呢?

  (附三十六计:满天过海、围魏救越、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苦肉计――暗渡陈仓――

  5、 学生熟读这两段。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

  三、作业 布置:

  经过采取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越国强大起来了。越王是不是主动下令攻吴呢?他是怎么做的呢?请课下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教后感

  总体感觉这是上得最不好的一节课。

  是不是教师节这个伟大的节日,学生送给了我点小礼物,我激动不已,或是因为课前学生齐声喊了句“司老师,您节日快乐!”,我兴奋不止,这些导致我心一直在狂跳不辍呢?

  我现在还在激动着。

  课堂上,我好些地方,感到语无伦次,几个地方没有备好,对编者的删节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虽提出来了,但并没有解决它。也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爪牙”的“爪”学生有不同的读音,我发现了,竟然没有指出来。音乐“高山流水”也没有“流”出来。作业 未经慎重考虑,匆匆布置,不好。

  再谈谈下午在二班上课的情况。

  相比而言,大有改观。自己讲话也比较简洁了,流畅了,学生似乎配合得更默契了。

  高山流水依旧未流。二班没有布置作业 。

  勾践究竟采取了哪些打措施呢?自己未有总结,却直接拿来现成的文字,结果在学生进行归纳时,就发现那些文字是有些些问题的,没问题的,自己讲起来也没有多少滋味。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把别人的东西,化成自己的思想,也是好的。似是而是,似非而非,是可怕的;拿不出自己的东西,也是可怕的。

  第三课时

  一、 学生齐读第二、段。

  二、 学习第四段

  1、 如果你是勾践,看到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了,窃喜不?除此之外,还急于想复仇,对不对?(致众而令,曰:“小儿夫差,耻寡人诸侯之国,今吾亦节矣,请为报之。”)勾践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四段。

  2、 教师讲析第四段

  (1)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耻――使动用法。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判断句

  姑――暂且   一词多义:庸――用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而,不译。

  一词多义:其――难道

  志行――思想行为

  欲――赞成

  旅进旅退――同

  一词多义:常――合于规定的

  (2)学生谈谈勾践是如何发动对吴的战争的。

  A、教师引导:“国之父兄”也许就是勾践暗示他们做的,他们一起演出了一起“无中生有”“以进为退”的好戏。(勾践愁云于色长吁短叹每于密臣前,臣惊问,对曰:“夫差……,唉!”臣明其意,退而召“国之父兄”,曰:“大王对汝何如?”对曰:“甚于父母。”曰:“如今大王见欺,当如何?”于是国之父兄入而请战。)――此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第一次请战,回绝;第二次,则“许之”。接下来,雷厉风行,致众誓之。誓词中讲明了两个原因:一是知耻而行,这与前边的回答是相矛盾的,可见勾践城府很深。二是助天灭之。誓词中还讲了对军队的要求:旅进施退――赏刑分明。

  三、 最后一段

  1、 找一学生“当教师”,到讲台上来讲解。

  2、 教师强调:

  果行――果决,不是果然。

  劝――劝勉。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有谁像这位国君啊,可以不为他去死吗?死――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举例: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虽以史迁善传游侠

  ――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3、问:全文的题目是“勾践灭吴”,而全文只有三句话写到灭吴的战争经过。文章详略处理很不得当。你怎么看待呢?

  学生讨论思考。

  教师明确:

  从本文来分析――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从《国语》来分析――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长于写对话,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四、 问题讨论:

  评价文中人物性格特点?

  1、 学生分析。

  2、 教师引导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最好再引用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引导学生思考勾践的阴暗面)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否喜: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勾践为什么能灭吴呢?选择题――

  对勾践灭吴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种这个人才的发现和重用

  B、 利用夫差艽色、贪财的弱点

  C、 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收买人心的政策

  D、 以顺服夫差作掩护休养生息,国人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五、作业 布置

  思考你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有能力的同学用文言形式写出来。可写多点。

  第四课时(课堂自测)

  一、 课后练习

  第二题:共进式――找学生当即说出答案。

  第三题:限时(5分钟)――找一学生先读一下,说明自己的句读标点。

  教师明确。

  二、《学习方略》中“随文练习”(限时10分钟)

  教师明确答案。

  三、【延伸阅读训练】(20分钟)

  甲、《左传》(选)

  吴王夫差败越与夫椒,报木隽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盾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喜否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郇,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忌(原字为“其”字头,“心”字底)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壹(浇的弟弟),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泊,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思考题

  1.从《勾践灭吴》中找出与本文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与《勾践灭吴》相比,伍员还提出哪些包括与越议和的道理?

  1、 请结合课文与本文,根据现实,谈谈你对“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夫吴之与越仇,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之无所移。有吴 则无越,有越则无吴。(3)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一。2、○1通过类比举例,把夏少康比作勾践,从历史的角度证明除害必须彻底,放虎归山,贻害无穷。○2分析勾践的为人,证明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是吴国最危险的敌人。○3与越议和是违背天意主张仇敌,而处在蛮夷之间助长仇敌则难成霸业。3、这句话体现的是勾践对“以民为本”思想的认识与实践,也是越国反败为胜,灭吴复仇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现在不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那么我们终将成为落伍者和失败者。因此,我们的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体察民意,与百姓同甘共苦,采取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才能富民强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乙、《史记》(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思考题:

  1、 从《勾践灭吴》一文中找出与本段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 请根据范蠡的对答,分析该人物的形象。

  3、 请谈一谈你对勾践“卧薪尝胆”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非其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2)送往者,迎来者。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2、范蠡是一个军事才能突出,既有自知之明,又能知人之才,胸襟开阔,一心为国的忠臣。3、吴越之战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典故是“卧薪尝胆”,勾践的这一举动,是对自己的鞭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勾践是一个不为失败 所压垮,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同强大的敌人抗争的有道明君。这个典故后来演变为家喻户晓的成语,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教后感

  昨天是促秋节。想家。

  身在异乡,漂泊难定,难堪话凄凉。强打欢颜,不言伤。个中滋味,有谁能解?形影相吊,何止思量。把酒问天,天不应,惟得洒地祭家乡。

  流浪。

  本是热情满腔,初露真相,有点上当――原来只是稀松平常复平常。双节高菁每人三千八,省靖二百还无望,几步之隔,大不一样。

  看自己的洋相。

  心不平,气难顺,种种心情齐袭上,一个踉跄。

  这般把课上……

  羞愧难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勾践灭吴(精选1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