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通用16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通用16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通用16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1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词句先划出来。

  生:(小声读课文)

  师:带着你的问题在小组里找找答案。

  生:(分组讨论)

  师:在你们组讨论中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地方想请其他同学帮助的。

  生1:在课文第三自然段"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chóng)淙地流着。"这一句中,"淙淙地流着"是怎样地流?

  师生:"淙"应读"cóng"

  (学生纠正读音后,自己请一位愿意帮忙的同学回答)

  生2:"淙淙地流着"是指小溪流动时发出的声音。

  师:这声音是小溪发出的,怎么读呢?

  生:我认为读的时候应该轻一点。(生范读)

  师:请同学们也带着你们的想象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这是小兴安岭春天的一景。(板书)春

  师:还有哪些词句或课文内容上的问题?

  生1:第四自然段中"郁郁葱葱"是什么意思?(自己请一名同学帮助解答)

  生2:"郁郁葱葱"是说树木长得很旺盛。你可以从下面的话中想象一下。(生读)"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它们的枝叶连天空都遮住了,所以说长得非常茂盛。

  生3:我还有补充。这个词还可以根据"密密层层"和"严严实实"这两个词来理解。树木的枝叶长得很密,一层层的,不仅可以说树长得茂盛,我觉得还可以说树很多。

  师:你可以读一读吗?

  生3:(抓住三个重点词有语气朗读)

  师:请同学们自己也来试试。

  生:(自由读)

  师:这是小兴安岭什么时候的景色?

  生:夏天的景色。

  师:(板书)夏

  (生继续提问题)

  生:课文第五自然段中"这时候,森林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这里为什么用"献"字?

  生1:我认为这里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生2:这里不仅用拟人,这个"献"字还可以表现出是森林主动给人们的。

  生3:我建议你把"献"字换成别的字试试。

  师:换成什么字呢?

  生4:换成"捧"字也许可以。这时候,森林捧出了……

  师:不论用"献"还是"捧",森林愿意把这么多财富在秋季交给人们,你觉得森林与人们相互之间是什么样的感情?

  生1:我觉得森林与人类的关系非常亲密。

  生2:我觉得因为人们对森林好,所以森林才愿意献上这么多好东西。

  师:看来这里的人们确实很爱这片森林,而森林对人类的回报就是"这时候……"

  生:(抓住"献"字有感情朗读)"森林献出……"

  (师板书)秋

  生1:老师,我还有问题。在第四自然段中"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为什么是"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生2:(追问)用笼罩行不行?

  生3:"浸"就是泡。

  师:我们在浸衣服时会看到水渗透到衣服的每一个地方,在这里用"浸"你感受到什么?(联系生活点拨)

  生4:哦,我知道!这个时候浓雾已经渗透到整个森林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换成"笼罩"就不会显出雾浸得很深了,而是浮在森林的上面。我可以来读读。(有感情朗读)

  师:其他同学快感受一下。

  生:(自由读本句)

  师:谁来带着感受读一读?

  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不仅抓住"浸"字,而且读出了雾的飘渺)

  生:"利剑"是什么啊?

  生1:"利剑"就是特别锋利的剑。

  师:课文中把什么比喻成利剑?

  生:(齐说)阳光

  师:这个比喻使你有什么感觉?

  生:特别暖和。

  师:咦?今天也暖和,谁看见阳光射下来时像利剑了?请你再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读)

  生1:射下来时的速度特别快。

  生2:阳光射下来时很细。

  生3:(有语气朗读)

  生齐读。

  ……

  师:你们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了,大多数是在描写小兴安岭春,夏,秋的三个自然段中出现的。(指板书)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我们这里还少冬季。(补充板书:冬)默读课文,你认为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生:(默读分段)

  生: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是一部分,写小兴安岭树多;三至六自然段是一部分,写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

  生:反对,我认为第二自然段对下面四个自然段是一个概括,所以应该分到第二部分。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再浏览一遍课文。

  生:我同意第二种分法,因为第二自然段是总起句,第二部分是总分的结构。

  课后反思:

  这一教学片段主要围绕学生的质疑展开。学生在通过课下预习,课上初读课文后,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他们在字词理解上也存在问题。基于希望学生能把理解词语作为感受课文的台阶这样的考虑,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起始点,由一个字,一个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由浅入深,由字面理解拓展到课文的内在含义。当一个问题出现后,先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去理解,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再作出判断:在这一点上课文的含义学生是否理解到位了?如果还有深入理解的余地,则旁敲侧引地指导学生去领悟,想象,并能较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这也为在第二课时进行更深一步读写训练留出了时间。

  这一教学过程 在时间上超出了原有设计,但却收到了良好效果。学生从自己找出的问题中初步领悟到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围绕一个"献"字的争论,他们自主选择了换字,朗读的方法,领悟到森林与人类亲密的关系,通过逆向思维感受到人们对森林的热爱,这也正是本篇课文希望学生收获的一点。同时,学生所换的一个"捧"字基本上没有改变句子的原意,在对森林的拟人程度上更突出了动作。对比自己所准备的远远"高"出很多,这不得不使我感叹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的丰富与运用的灵活。自己在这方面确实需要多动动脑筋。

  另外,学生在理解"利剑"这一词语时,只体会到光线的的强烈。虽然并没有错,但因为自己对这一句话反衬作用的忽视,没有因势利导地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正是因为树木枝叶的繁茂,阻挡了阳光,才会形成这样的景观。

  对于学生提出的"淙淙","郁郁葱葱","浸"等词语,都是课文语言文字形象生动的运用,学生能够提出来,说明他们对课文景物的感受已经到了产生想象的阶段,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是因为它们对想象造成了阻断,因而需要搞明白。尤其是"浸"字,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大雾充斥整个森林的景象,这里我发现学生理解上存在困难,于是立刻将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课堂,使之更为形象,利用思维的迁移想象浓雾弥漫整个森林的奇景,为朗读奠定形象的基础。

  虽然学生问题中所涉及的四季景色不全,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又贯穿了整篇课文的第二部分。因此,为分段训练挖好了水渠。所以学生每解决一个不同季节的问题后,我都及时地进行板书,为后面的分段进行铺垫。当学生解决完问题,通过板书,他们就可以感悟到文章的结构特点,所要做的就只有结合第二自然段的作用进行分段了。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 中由于受到前面质疑环节的影响,可用的时间较少,所以在解决起来显得有些仓促。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2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不尽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由于电教设备出现了故障,设计的课件无法使用,有关于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的美景图片学生没有欣赏到,缺乏对景象的直观认识。学生对四季美景感受不够,特别是对冬天大雪纷飞,黑熊躲进洞里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等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景象缺乏感知。

  二:用心品读美文,才能真正品味到美文的美。由于时间安排得不太合理,在解决“你认为课文中那些地方写得好?”这个问题上让学生说得太多,耽误了一些时间,给学生留的有感情朗读的时间不足,对美文品味不够。

  三:课后练习中提出: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当时,我没有对学生提出要求背哪些段落,而是完全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结果在单元测试中,有一道题抽出了描写春天和夏天的段落,要求学生按原文填空,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选择背诵这两段,白白地丢掉了十几分。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性强的素材,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结合得更紧密。2、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3、进一步加强积累,调动学生自觉积累的主动性,主动背诵,主动摘抄,主动积累,扩大阅读量。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3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新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的经典名篇。课文通过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现了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热爱。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如春天里的“抽出”“淙淙”“俯下身子”“侧着脑袋”都用得十分到位,动静结合,把整个春天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而在夏天中“封”“浸”“千万屡”“利剑”把夏天的特点写得十分准确,同时又体现出小兴安岭独特的魅力。为了保持课的完整性,在抓住春天和夏天为重点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默读粗粗地感受了一下秋冬季节的美丽风光。这篇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了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介绍了我国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针对本课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了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审美方法的指导下,读语言文字、看教学录像、谈学习体会,亲身感受自然景色美,文章语言表述的美。

  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一、激情导入,走近“美”,激发阅读欲望。

  语文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氛围,一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教师要会抓住学生的“心”。因此,课伊始,我便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刚刚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了它的秀丽与险峻,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它的美丽吧!我通过投影片,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小兴安岭的美,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直奔主题,问学生:“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二、情感朗读品味“美”,抓住词句体会“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好词佳句特别多,也特别重要,就像人身上流动的的血液,贯穿全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要把这些新鲜的血液输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感悟时,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1)在阅读中理解。在教学“夏季”这一段时,我问学生:“你为什么喜欢小兴安岭夏天的树木?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行吗?”学生读完后,我又问学生:“你读了这句话,你想告诉大家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怎么样?”学生说:“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很茂盛。”我问:“从哪些词语中告诉了你?”学生说:“从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挡、遮中感受到的。”我紧接着说:“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好吗?”于是,学生娓娓读来,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熟记了这些词语,更加深了对这些语词的理解,感受到了小兴安岭夏天树木的与众不同的美。

  (2)在理解中比较。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抽出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长出的意思。”我马上说:“那能不能用长出换成抽出呢?为什么?”有学生说:“抽出要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教师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3)在比较中寻求最佳。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描写小兴安岭草坪上盛开的野花时,我问学生:“草坪上开了许多花,有哪些颜色?”当学生说完有红、白、黄、紫时,我就问:“你能不能用一个语词来表达这么多的颜色呢?”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五颜六色。”有的说:“五彩缤纷。”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要补充,我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花朵。”学生就是这样在品词品句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着小兴安岭的美。

  三、知识延伸创造“美”。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小文章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真情的语言,感情的自然流露,不就是教师千方百计想要达成的愿望吗,不就是学生对美的一种理解,一种欣赏,一种创造吗?

  “美”是文章的“魂”,“美”是教学的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学起来,总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其一,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例如对“雾”的描写,学生能从“升、浸”中体会到雾浓、雾大,范围广,但是教师没有让学生更深入的感悟和体会,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展开想象,这远远是不够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更深层次的“读悟”结合。

  其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表面上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讨论,看起来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学生合作气氛不够浓,有些问题不能在小组中更深入地学习。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虽然能很快地找到描写的景物和特点,也能有感情地去读读句子,但在小组读评相结合的环节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加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等等,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尝试。

  在现在的教学中,人们更多的注重了对学生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我认为语文这门课的作用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用汉语,更应该让学生从课文优美的语句中感受到美,懂得欣赏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4

  今天展示的这节阅读教学课,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五组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课的教学课时为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从激趣导如入手,再从细读课文、深入读文、总结全文几个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本环节主要是利用播放精美的媒体课件(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大饱眼福,从而激发起学生审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在精美的课件中欣赏到祖国美丽的小兴安岭的风光。

  二、细读课文

  这个环节学生细读课文后,结合课件,图文结合,说说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学生陶醉在美丽的图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深入读文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学生品读、精读美文佳句,结合美丽多彩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媒体课件,让学生置身于精美的图文之中,走入画卷细细品味美文美境,浓浓感受大自然的美。真正领会句子的含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

  这个环节利用媒体课件再现本课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美丽的课件,大胆想象,畅所欲言,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也再次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本环节使用幻灯片展示精美的作业设置,要求学生整理积累本课的所思所得加以应用,延伸到课外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本节课主要采用教法:“情景教学法”

  、“比较法”、“欣赏法”、“展示法”等。如:播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

  本节课主要采用学法:“诵读法”、“互动法”、“观察法”、“归纳法”、“叙述法”、“表达法”等。如引导学生细读、精读课文;观察美丽的图画;当小导游,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通过抓住每季节特点进行观察、比较,在美读中品析词语的准确应用;学生表达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上完这节课,我再次分享到使用远程资源手段上课的喜悦。这节课,我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课,激活了课堂,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和谐,师生互动默契。有了这些精美的课件,我才能上好这节课。虽然,课堂容量大,但是,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明显;试想想,南方的孩子要领略到北国的风光,如果离开多媒体的课件,学生只能是单靠文字、图片来想象,单调、抽象、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显然,一节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和一节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课,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直观趣味,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学习兴趣高,教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显得平淡,乏味,教与学都很吃力,课堂效果不明显。

  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资源上课。特别是农村小学资源缺乏,使用多媒体资源上课,资源共享,能够优化教育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满足新课程教育教学形势的需求。这样,农村小学才能缩短和城市学校的差距,达到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力地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5

  一、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课时安排:三课时

  三、教学目标 :

  教养:⒈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⒉了解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美丽景色。

  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发展: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捉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

  ⒈感受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景色

  ⒉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捉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捉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六、课型 讲读课

  七、教学方法:

  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八、教学媒体: 小黑板、投影仪

  九、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小兴安岭真美呀!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⒈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积雪融化了,小鹿还在溪边散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⑴请大家翻开书本40页

  ⑵我们来看看学习要求(指名读)

  读第2自然段:

  ①标出有几句话

  ②用“―”划出描写的景物

  ③找出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⑶检查学习情况

  1> 第2自然段里有多少句话?(指名回答)

  2> 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

  3> 你最喜欢哪个句子?

  逐句指导朗读,结合插图逐句理解。

  ⑷春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呀!我们一起把它读得更美。

  ⒉总结学法

  (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指名回答)

  (2)(出示学习方法)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一起学习第3自然段。

  ⒊学习第3自然段

  (1)四人小组自学第3自然段

  (2)地位置认得有多少句话?(指名回答)

  (3)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个句子?

  逐句指导朗读,结合插图逐句理解。

  (5)夏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呀,我们反它读得更美。

  4.春天、夏天的小兴安岭怎么样?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学生站起来读)

  5.在这两个自然段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6.我们再来把1、2、3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自己就站在这美丽的小兴安岭里。

  三、小结:

  春天、夏天的小兴安岭,各有各的特点,十分美丽。那么,秋天、冬天的小兴安岭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一节再来学习。

  板书:

  9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天: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夏天:树木 雾 阳光 野花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6

  第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而编排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第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第三,说教法:

  德国教育家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我结合远程教育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的引进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第四,说学法:

  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渗透"读""思""议""勾"等学法.

  第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顺序。现在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课时教学中主要解决第二、第三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

  我这样创设: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游览过北京的古老时尚,曾赞叹过黄山的奇石,曾感受过天都峰的险峻与秀美。今天,我们再一起到一个河流交错、山峦起伏的地方去观赏一下吧!这段话,老师充满激情的娓娓导入,学生回忆了旧知,激发了求新知的欲望。然后,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出示课件,让学生边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听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师旁白:此时,图、文、声的结合,使学生沉浸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中)听完之后,孩子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教师伺机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课文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学生说出了最后一句。教师再沿着这条中心线索理清课文内顺序就很容易了。

  第二步:品读词句,讨论美

  课文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教师扶学“春天美”。

  教师先范读本段,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然后默读,让学生自己勾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学生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紧接着,我这样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抽新枝、春水涨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2、合作探究“夏天美”

  “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浅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我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教学春天段的步骤(读、划、说、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然后指名学生美读,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激活了创新思维。学生尝试小结段意,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自学“秋天美”“冬天美”

  这两段比较易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出示以下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优美的句子

  春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夏天 树木、晨雾、阳光、野花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秋天   

  冬天   

  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再指名朗读,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冬天动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步,发展创造,赞赏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前进。学生理解课文后,我设计了“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歌唱家”四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

  第四步,总结升华,憧憬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便激励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小兴安岭,为祖国的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

  第六,说媒体辅助: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录音朗读、自制课件、插图)等帮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说板书设计:

  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板书,既精练又直观,板书如下: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抽新枝  春水涨

  夏    枝叶密  野花开    花园

  秋    叶飞舞  果子熟    宝库

  冬    树积雪  动物躲

  整个教学中,我始终以“发展与创新”为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依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我的设计、教学,我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7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明确自学重点)

  师:(出示中国地图)哪位同学能在地图上指出小兴安岭所在的位置?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纷纷举手上台指出,并告知在预习时根据课本中的第一句话“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在地图上找到的,有的说是请教了爸爸妈妈了解的。

  师:同学们都会动脑筋学习。看看课题,再动脑筋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会抓住什么介绍小兴安岭呢?

  生:“美丽”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学习。

  课件显示自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任选文中描写四季景象中的一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感受“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季节特点准确描写景色的。

  生齐读课题和自学重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安排自学时间1)

  师:请大家自由读文,疏通课文后思考全文的结构、描写的顺序(用方框圈出表现顺序的词语)以及本文的中心句(用波浪线标出)。自学时间3分钟。自学之后课和同桌讨论交流。

  生立即投入学习,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小声诵读,有的默读,并不时用笔圈画。自学完毕后与同桌交流检查。

  师检查并明确。

  三、品读课文,再次感悟(安排自学时间2)

  师:对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我们有了初步的感受,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让优美的文字在我们的脑海中活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欣赏,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

  播放录像,师随机点评:生气勃勃的春季,草木茂盛的夏季,果实累累的秋季,雪景壮丽的冬季;并在录像播放过程中引导理解“封”“浸”等词语的意思。

  生随着景色的变幻,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师:刚才我们通过录像再次欣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接下来请大家谈谈你最喜欢的那个季节,希望你的描述能让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出美丽的画面。

  生纷纷举手,绘声绘色地描述。

  师:大家说得真好。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准备好之后,在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请同伴点评帮助。自学时间为5分钟。

  生放声练习朗读,并很快在组内交流、互点互评、互帮互助,气氛热烈。

  师分别请喜欢春、夏、秋、冬季节的学生起立朗读。(配乐)

  师:四季景色的描写中都写了什么景物的变化?请用三角形符号标出,并画出相关的句子。作者主要通过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变化,请大家用着重号标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思考之后请在学习小组中交流,并练习朗读有关的句子。学习时间为10分钟。

  生思考、圈画、练读,组内讨论交流,明确共同描写的景物为树木,练习朗读有关四季树木变化的语句。

  师请学习小组中的汇报员汇报组内讨论情况,并用四色粉笔分别板书描写四季树木变化的关键词语。

  师请学习小组分别展示朗读。

  四、理清顺序,指导背诵

  师:作者通过树木的变化写出了四季变化。四季之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段落,圈出作者有顺序的描写了哪些景物,练习背诵。准备时间为 8分钟,比一比谁背的准确流利,或谁能有感情的背诵,或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的段落最多。

  生迅速圈画,练习背诵,并与同桌互检互测。

  师:按照四季的顺序,你能背诵哪个段落,就请你站起来背诵,看看谁站的时间最长。

  生起立比赛背诵,(配乐)不甘示弱,气氛热烈。

  五、巩固成果,小结收获

  1、课件出示填空题,生齐答:

  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______新的枝条,_____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_________,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______严严实实的,______了人们的视线,_______了蓝蓝的天空。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

  冬天,树上______了白雪,西北风_____地刮过树梢。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______________,是一座__________,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

  2、请生自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了,那儿景色优美,我真想亲眼去看看。

  生:我觉得自己的朗读有感情了。

  生:我都能背诵三个自然段了!

  生:我希望大家一起来保护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它的四季永远美丽!

  生:我知道了在描写景色时,除了像《西山公园》那篇课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外,还可以像这篇课文一样用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的方法来描写。

  生:我觉得这次我们学习小组在讨论时大家都能积极参与了。

  ……

  3、师小结铺垫:

  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下节课,我们还要一起去挖掘小兴安岭丰富的宝藏呢!到那时你一定会再次惊叹:(师生齐读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反思】

  古有孔丘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这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情境,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乐学的学堂,是我设计这节课的想法。

  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任你是嘴皮磨破,学生们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的利用课本资源,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理解感悟课文。

  探究的乐趣中投入学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在上课的前三分钟内,请孩子们在地图上标注小兴安岭的位置,既激发孩子学习探究的兴趣,又让孩子们懂得学习的方法。并且迅速切入主题,明确本节课自学的重点。

  二、融入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

  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体会美、感受美。

  整体疏通感知课文之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录像,随着优美的音乐,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小兴安岭四季美景一幅幅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陶醉其中,不是指点着,发出一声声惊叹。

  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随着老师的点拨,很直观、很轻松、很投入的理解了“封”“浸”等难解的词义。并有层次地感知了课文,真切地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实累累的秋,雪景壮丽的冬。带着美好的体验,孩子们热情的描述着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人们内心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感情。在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进一步体会文章。因此,在学生朗读、背诵时都配以抒情的音乐,使得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更好地调动情绪,充分的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文章。

  三、营造情境,在交流的乐趣中陶冶情操、挖掘潜能

  在学习本课时,我先后安排了3次自学时间,学生自学时间超过1/2。在教师营造的自学情境中,孩子们潜心读书。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充分挖掘潜能,抓住一点,突破一点。从整体感知,到品读感悟,层层深入。抓住小兴安岭四季树木的变化为突破口圈画、理解、品读。

  每个孩子在内心总是争强好胜的,渴望交流,渴望表现自己。利用孩子们这种心理,我在课堂中多次采用了小组学习法(两人或四人一组)。组内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营造互学互助情境,激发竞赛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中团结协助,在交流中互相竞赛,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孩子们学习的潜能。

  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们,孩子们有选择地品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温暖和谐的、可信赖的、充满自信心的、无拘无束的情境之中,师生更有效地互动。

  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亲、助、乐等人际情境中互相切磋、合作互助、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在这种良好的情感氛围中,生生更有效地互动。

  创设情境,优化情境,得以充分挖掘潜能,使孩子们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这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的目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8

  之一

  重庆市万州鸡公岭小学 王琼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会本课15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语。

  2.理解课文,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课前学习方法引题。

  1. 齐读课题。

  2. 根据单元导读,引出本课学习方法(附板书:多读多想)

  3. 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补充简介小兴安岭。

  二按预习方法自行初读课文,师检查预习情况:

  1. 请生教读圈出的生字,并随机正音。生提醒教读。

  2. 请生领读勾画的新词及喜爱的词语,注意正音。在不理解的词旁打上“?”随文学习后不解,再提出来共同解决。

  3. 出示小黑板,齐读并自我发现词语排列规律,(板:春夏秋冬)揭示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贴学生的四季画。

  (春)抽出嫩绿涨满 淙淙地流着

  (夏)葱葱茏茏浓雾照射

  (秋)松柏苍翠林间飞舞献出

  (冬)积满白雪没过膝盖 呼呼地刮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1. 自读这两个自然段,小组讨论:应怎样读,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2. 汇报读,互评,齐读。(板:大花园 巨大宝库)

  3. 小结本文“总―分―总”的组篇方式。

  四按喜欢的季节分组,合作学习二至五自然段,揭示阅读提示:

  1. 你最喜欢的季节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来。

  2. 你最喜欢这个季节的什么?怎么读?联系文中你体会最深的词或资料说说理由。

  3 展示汇报,选你最喜欢的.方式:或画画,或朗读,或邀请伙伴表演,……

  五交流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1.学生汇报这段所写的春天的景物

  2.学生说喜欢的景物,读句子,说读出的体会。师生多角色感情朗读。

  重点引导:(1)抽出(应用查字典理解、换词比较体会树木的生机勃勃及拟人手法的生动形象)(2)溪水的欢快旋律,师生在朗读与配乐中互动。(3)从“悄悄看、别惊扰”中体会小鹿在这舒适、安宁的家园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及爱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3.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喜爱的景物。(画画、朗读、表演等)

  4.感情朗读全段。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5.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全段。

  六用组词、辨析等方式学习这段生字。

  板书

  春 夏

  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 宝库

  秋 冬

  (注:“春、夏、秋、冬”是学生画的小兴安岭的图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9

  以读促悟 读中示悟 

  [情景说明]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特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本课的目的是学会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受到美的熏陶。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本课需两课时,本课例选自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第六自然段,知道了小兴安岭是林海,它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学习了课文二~五自然段后就知道了。

  二、导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作者在描写春天的景色时,抓住了哪些事物来描写?(树木、雪水、小鹿)

  过渡:这些事物各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再来读句子。

  2、指名读描写树林的句子并出示CAI课件。(画面、字幕)

  (1)树木有什么特点?(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2)“抽出”是什么意思?(不知不觉间,突然间地长出新枝)

  (3)想象一样嫩绿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3、齐读描写雪水的句子并出示CAI课件­――雪水在林中流淌的画面、字幕。

  (1)雪水有什么特点?(融化了,汇成小溪。)

  (2)雪水流动的声音大吗?(不大。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淙淙”。描写流水声的词你还知道有哪些?)

  (3)雪水在树林下的小溪里淙淙地流着,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读这一句时声音读大了好,还是轻点好(读轻点,读虚点)。

  (4)谁能试着读读。我们其他同学闭着眼睛听,看能不能听出雪水“淙淙”流淌的样子来。

  4、自由朗读描写小鹿的句子。

  (1)出示CAI课件。­――小鹿在林中溪边散步、饮水的画面。

  (2)小鹿有什么特点呢?(活泼可爱。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它们有的……有的……”“俯”是什么意思?你能做个小鹿俯下身子喝水的动作吗?)

  (3)齐读课件字幕:“小鹿在溪边散步,有的……有的……”指名用“有的……有的……”说句话。

  过渡: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春季的景色时,抓住了三种事物的特点来描写,动静搭配,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作者的这种喜爱之情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5、讨论:作者的喜爱之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抽出、嫩绿、淙淙、俯下身子喝水、欣赏)

  6、指导表情朗读。

  小兴安岭的春天这么美丽,你喜欢吗?你能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吗?

  ①个人试读;②同桌互读互帮;③个人展读,教师评价指导;④齐读。

  7、总结学习本段的学习方法。

  (1)一句一句的读,看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自己试读,读出思想感情。

  过渡:我们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三、自学三、四、五自然段。

  出示自学卡片,认真读书后填写自学卡片。

  季 季节

  描写的事物

  特   点

  春天

  树木

  雪水

  小鹿

  抽出  嫩绿

  淙淙地流

  散步  喝水  赏影

  夏天

  秋天

  冬天

  四、汇报自学情况,交流自学卡片。(将部分学生的卡片在投影机上展示)

  五、教师小结三、四、五自然段学生自学情况。

  六、指导表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1、自己试读,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个人展示读。教师评价指导,必要时教读个别句子。

  4、根据教师的指导、提示,个人再练读。

  5、出示CAI课件­――描写树木的字幕,指名表情朗读。(注意“葱葱茏茏”、“严严实实”、“浸在”、“穿”及最后一句的读法,读出喜爱之情。)

  6、集体表情朗读。

  七、集体表情朗读第四自然段(非重点,可一笔带过)。

  八、指导表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作者写冬天的小兴安岭,先写了林中的雪景,接下来写三种动物过冬的神态。紫貂、黑熊、松鼠它们的神态各不相同,你能读出它们的样子吗?(出示CAI课件­――图画、字幕)

  1、个人试读。

  2、指名读。读后教师评价、指导。

  3、个人再练读。

  4、个人展示读,教师评价,相机教读。

  5、指部分学生集体表情朗读。

  九、表情朗读全文,思考上课时提出的两个问题。(大花园、宝库)

  十、总结全文:“为什么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你知道了吗?

  十一、拓展练习。1、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小兴安岭的?(四季)

  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抓住事物特点描写、联想)

  3、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为什么?

  十二、课后练习。

  1、抄写自己喜爱的词语。

  2、背诵喜欢的段落。

  3、写家乡一处的景物。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我集中指导朗读了首尾两段,从而抓住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二课时就带着这个大问题阅读,各个部分最后又回归到这个主要问题上来,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指导学生阅读各个部分的过程中,我先集中指导阅读“春天”这一段,学完后总结学习这一段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学夏天、秋天、冬天三段,因为这三段的结构特点如同“春天”段,这样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落到了实处。从教学反馈,看学生能够自学,且自学效果很好。9自学卡片内容填写正确率较高)然后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在指导学生表情朗读的过程中,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学生不仅能读出形、也能读出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表情朗读中得到落实。最后让学生又一次通读全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这对才开始学习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最直观的写作指导。就这样,让学生一课一段,就不愁掌握不好语文这一“工具”。

  [专家点评]

  执教者采用变序式的方法从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来导读,给学生产生一种阅读期待,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往下读。而在导读春、夏、秋、冬几个段落时,不是平推式的进行,而是重点指导“春天”一段。接下来学生运用学习这一段的方法学习“夏天”、“秋天”、“冬天”段。学生的自学精神、自学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对课文的感悟完全是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自由读书来实现的。学生自学完之后是否感悟了课文,是否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体会,执教者是通过学生的表情朗读来检查,来表现。如果学生能读出感情,那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如果读不到位,教师再针对性地指导、示范或者教读,就能达到目的,所以表情朗读就落到了实处。“以读促悟,读中示悟”的思想得到了体现。同时执教者从整体出发到各部分的精读,最后又回到整体,学生对课文结构的认识更全面了,对作者的表达方法也有所领悟和揣摩。语文学科的特点得到了彰显。(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10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美》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生分析】

    由于我们汉语课文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所以我班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但是由于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是不相同的。虽然有的学生已预习好课文,但仍然存在个别学生没预习或没预习好课文的现象。这样,我们就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设计理念】

    以新课程教学策略设计原则为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随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并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活动方式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感情读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我们曾看见过高山上的瀑布,感受过它的雄伟与壮丽。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这段话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娓娓道出,学生自然会想起前面学过的课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马上集中到课文中来,迫切想跟随作者去游览小兴安岭。)

  二、新授知识

    1、板书课题:23 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点差)

  换词练习美丽的(  )

  (  )的小兴安岭

  (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词语,及掌握助词“的”的前面、后面词语如何搭配,同时通过学生的说来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提示学习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3、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⑴ 听录音,观看小兴安岭四季风景图,整体感知课文。

  ⑵ 找出课文的自然段,并说出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研究。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⑶ 学生发表,师给予肯定。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无所顾及。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能力。)

  ⑷ 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思考:哪个词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特点?

  生:景色诱人。

  师:读完了,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觉得这段话写的很美。

  生:这段话概括了全文。

  生:这段话里有很多比喻句。

  ......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

  (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习兴趣。这时师及时表扬鼓励,产生学习动力。)

  4、学生通读全文,去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

  师:读完全文,你发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按“四季”顺序写的。

  生:就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

  师:如果你是作者的,你会这么写吗?说说原因。

  生:我会的,因为这样写醒目,读者明白。

  生:我也会这么写的。我觉得这样写比较容易些。

  生:我不会这样写的。我觉得这样写很繁琐,挑一两个季节来来把小兴安岭的特点写出来会更好的。

  师:你们的想法新颖,都说的有理有据,老师建议课后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改写小兴安岭一文来展示给大家好吗?看谁的想法别具一格。

  (让学生成为写作之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学生有了自己的创造空间,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丰富的探究创造经验,成为主宰课堂的真正主人。)

  5、感悟品味:

  ⑴ 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⑵ 借助刚才的学法,小组讨论并感情读夏、秋、冬的段落。

  (运用学习春天段落的方法来自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⑶ 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读。

  ......

  交流你对这三个季节小兴安岭的体会。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从中揣摩学生的心理,正面诱导受到思想教育。)

  三、总结全文

  四、展活动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写在摘抄本上。

  2、当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3、画出珲春四季风景图,并口述内容。(创造想象,勾勒图画。)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把发现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状态,另外以小组合作形式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有法可循,学会读书。利用媒体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11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你们读过课文吗?(读过)。你们觉得小兴安岭怎么样?(很美)什么季节美?(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有的说春天,有的说夏天,有的说冬天,有的说秋天)

  (老师从简单问题出发,激发起学生热爱小兴安岭的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选择你喜欢的季节自学,学习方法提示:1、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兴安岭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2、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3、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4、喜欢想象的同学可以想象一下,除了课文中已描写到的景物外,可能还有哪些景物没有描写出来,请你当一次小作家,把你想到的补充出来。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积极主动地自学,过了8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

  师:哪些同学喜欢春季的小兴安岭(喜欢这个季节的同学举起了手)

  师:你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生:我用画画的方法来学习春季的小兴安岭的。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是用画画的方法,请把画举起来,让大家先睹为快!(师生共同欣赏这些绘画作品)

  师:你们这些小画家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啊!能自愿到前面来把你们的杰作展示给大家吗?(有两个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说说你画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生1:我画了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山上积雪融化,雪水汇成的小溪,从曲折的山崖之间淙淙地流了下来。

  生2:我画了许多白桦树,你瞧小溪边的早已落光叶子的白桦树正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师:画得太美啦!哪些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小兴安岭的美景?

  生:(迫不及待,纷纷举手描述)老师,我想说,我是用想象的方法来学习这段的,我闭上双眼,来到小兴安岭的小溪边。我看见了许多的小鹿,有的小鹿在溪边散步,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小鹿还在小溪边和同伴们玩游戏。它们多么清闲,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啊!我也想变成一只小鹿!(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生:老师,我还想象到,在小溪边的白桦树杆上可能有几只松鼠,正在焦急地等待寻找食物的妈妈回来呢……

  (点评:同学们在老师营造的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里,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解读着课文,舒展了灵性,人文情感得到了熏陶。)

  师:请用“读一读”“讲一讲”方法学习的同学大胆站起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吧!(十几位学生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景,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第二自然段)同学们相互评价,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牛聪玲同学读得好!她读出了对小兴安岭春天美景的赞叹和惊喜之情!

  ……

  (点评:本课例中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学习的最大空间。本课例生动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后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样的课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不同的人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是不同的,解读语言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我为学生提供了四种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学生用语言来解读,如说一说;有的学生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来展现语言文字的美,如读一读;有的学生把课文语言转换成画面,形象地再现美丽的景色,如画一画;有的学生发挥想象,把文中没有的景物也添加了进去,这就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如想一想。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学生既能舒展灵性,又能获得一种愉悦的体验。如,有一个学生说到:“老师,我也想变成一只小鹿!”由此可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己学习取代他主学习就是解放孩子!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12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文章。

  这节课虽然课堂容量较大,但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写作方式上基本一致,于是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尊重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选取其中一个季节细致地分析学习,如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读出感受、积累语言等环节,学完本段后及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方法步骤;接着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剩余三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刚才的学习步骤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指导,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并对重点词句加以指导点拨;然后放手学生自学其余段落,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师生共同赏析;最后教师来个总结。

  针对课后习题,我采用和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同的教学模式,前者是“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介绍给别人”,本课是“若去小兴安岭旅游,会选择什么季节,结合课文说理由”,其实两者考查的目的是一样的。小练笔部分,前者出示四幅图,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第3、4自然段的写法尝试练笔,后者“自己的家乡哪个季节美?写一写”,可以引导学生依据第2自然段对春天的写法,来尝试练笔。

  不足之处:节奏比较快,没能给学生充分准备、交流的时间,就让学生来说,学生不知怎么说。另外就是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13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 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 配乐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 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媒体

  网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同学们,通过假想旅行,我们曾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课本上称它是:“美丽的小兴安岭”。(点击打开课件主页)。

  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陈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乘坐飞机,到东北去,继续我的假想旅行。好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你们到小兴安岭去旅行,心情一定是愉快的。你们是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在金黄的秋天去?是在枝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皑皑的隆冬去?小兴安岭已经张开她美丽的怀抱,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请快快根据自己的选择,光临课文“新视听”。欣赏你所向往的美景。(点击“新视听”)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了解词义。

  1、欣赏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作者是怎样描述这美丽的景色的呢?让我们打开电子课本,(点击“电子课本),根据课本中给出的有关提示,预习课文。(读读课文,听听朗读,看看有关的链接)。

  3、预习了课文,你能说说作者眼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子的吗?(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绿色的海洋)

  你从这三个词语中都知道了什么?(小兴安岭非常美丽、有许多珍贵的东西,树木非常多而且长得很茂盛。)

  小结过渡:是啊!小兴安岭美在四季,美在树木。那么,在不同的季节,小兴安岭的美又会呈现出那些不同的特点呢?让我们跟随作者首先进入春天的小兴安岭。

  四、抓住重点句段,品读体会。

  (一)、学习“春天”一段。

  1、指名读。

  2、谁来说说作者春天来到小兴安岭都看到了那些景物?

  3、作者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呢?

  点击图标,读懂每一句话。

  4、过渡: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读懂了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5、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生机勃勃的美呢?大家在朗读时就要注意突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

  (1)、自己体会语气来读一读。

  (2)、指名试读。

  小结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打击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是吗?是啊!我们还没看够春天的美景呢,夏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夏天”一段。

  1、学生按上述学习方法,点击小图标,阅读理解课文“夏天”一段。

  2、检查自学

  (1)、这一段有几句话?

  (2)、这四句话都像我们介绍了那些景物?

  (3)、刚才我们按提示理解了每一句话,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概括本段段意。(读懂了这四句话,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4、朗读训练:这么美的景物,我们来读读好吗?喜欢哪一句的就来读哪一句。

  5、过渡:这一段只用了四句话就把小兴安岭夏天阳光灿烂、浓雾弥漫、树木葱茏、野花盛开的诱人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了,那么,小兴安岭的秋天、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就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三)、按上述方法,学生自学“秋、冬”两段。并随时进入讨论区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交流。

  1、检查自学。指名读读自己发表的见解。

  2、朗读课文

  (1、)过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多美的一幅图画啊!一个个有声有色的镜头,已经在我们的头脑的“银幕”上放映出来,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呢?请同学们来到“配音空间站”,(点击“配音空间站”)。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五段音乐,但这些音乐不一定都适合本课的朗读。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音乐,来配乐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做一次小小配音师吧!

  (2)、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

  4、指名朗读。

  五、课堂训练

  1、过渡:完成了配音任务,同学们的朗读能力、对美的鉴赏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语文这门课是对我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为了充实我们的头脑,请大家快快进入“智力加油站”,开始我们的智力加油吧!

  2、点击“智力加油站”。完成“小兔子回家”“词语桥”、智慧林“等有趣的练习题。

  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通过这次假想旅行,我们看到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你还想了解关于小兴安岭的其他知识吗?那么请点击“望台”,尽情浏览吧。(点击“望台”)

  七,进行环保教育。

  同学们,只短短的40分钟,我们大家就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你觉得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最美?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是啊!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每当初春,枝新叶绿,雪融溪满,生机勃勃,到处流淌着浓浓的绿意;时至盛夏,阳光灿烂,枝繁叶茂,各种盛开的野花把小兴安岭装扮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坛;深秋来临,果实累累,落叶在林间飞舞,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秋去冬来,雪压枝头,银装素裹,洁白的雪花随风而舞,整个小兴安岭变成了童话般的境界。这美丽的风景已经在我们的心中铭刻,那么要使小兴安岭美丽的风景永远存在,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呢?请进入“交流区”留下你的想法和建议。进入“交流区”。

  指名读环保建议。

  八,课堂小结:

  大家谈得很好,是啊!走进小兴安岭,就好像走进了我们生命的绿色,我们在融入了对大自然的赏心悦目的同时,也有对自然界现状的深深地思索。让这份珍贵的绿意永远在我们心中铭刻,让我们携手,让小兴安岭的美丽永恒!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14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 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 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 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学指导法

  四、教学媒体

  录像、投影图片、课文配乐录音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学要点:

  1. 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 体会描写生动的句子:课后第3题(2)(3)(4)句

  3. 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 看录像

  2. 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

  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3. 据学法导读

  (1)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

  (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2)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

  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

  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

  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

  (3)第二句:“浓雾”

  ①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

  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

  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4)第三句:“太阳”

  ①出示句子,让学生质疑

  ②看图理解“缕”、“像利剑”

  ③朗读这个句子

  (5)第四句:“野花”

  ①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

  ②齐读句子

  (6)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三、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

  1. 检查自学情况

  ①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

  ②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

  ③出示句子:

  a.落叶在林间飞舞

  b.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

  2. 小结:

  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

  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

  3. 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

  四、总结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只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大花园、宝库)

  齐读最后一段

  五、师生配合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 抽出新枝 长出嫩叶

  夏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秋 落叶飞舞 果实累累

  冬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15

  核心提示:这篇课文主要在讲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是一篇极美的文章。怎样处理文中的词语和朗读指导,能让学生有较好的体会,感受美,这都是难点。既然是一篇美文,对学生来说读懂有点难,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这篇课文主要在讲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是一篇极美的文章。怎样处理文中的词语和朗读指导,能让学生有较好的体会,感受美,这都是难点。既然是一篇美文,对学生来说读懂有点难,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性强的素材,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结合得更紧密。但我恰恰就没有抓住这一点,没有直观的让学生去了解小兴安岭。

  另外,用心品读美文,才能真正品味到美文的美。由于时间安排得不太合理,在解决“你认为课文中那些地方写得好?”这个问题上自己说得太多,耽误了一些时间,给学生留的有感情朗读的时间不足,对美文品味不够。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篇16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关键:

  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小兴安岭更加丰富,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体现了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

  教学手段: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助、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入,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1. 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2. 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2)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指导要点。

  (4)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教师板书:活力之美

  (5)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6)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树木抽出____ 长出____;积雪汇成____ 流着____ ____涨满____;小鹿____散步俯下____ 侧着____ 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3)书写“挡”字。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1.教师指导书写。

  2.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突出对“浸”的揣摩感悟。教师板书: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 “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

  相机板书:丰收之美和生命之美,随文指导学写“献”字和“刮”字。

  回答课后第二题:“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鼓励运用立桩记忆法背诵文中相关的段落。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明确

  练习朗读,要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① 学生自己试背。

  ② 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③齐声背诵。

  学生练习书写。

  学生自读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通用1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