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通用14篇)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1
【教学活动的设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的任务之一。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课《识字1》,是让学生赏读好词佳句,感受奏的美。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活动,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理解和运用词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教学断断实录】
(学生反复熟读词语,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小组里再读词语,想想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学生一边读一边讨论,不一会儿纷纷举起了手。 )
生:“万物复苏”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个问题的提出,老师并不急于回答,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来理解。)
师: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张纸,画一画春天来了,你看到的景象。
(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开始画画。教师巡视。)
汇报所画的春景图。
生: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
生:春天来了,柳树绿了。
生: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杜鹃花开了。许多人来赏花了。
生:春天来了,许多冬眠的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该生画了蛇、青蛙、狗熊……)
生:春天来了,蜜蜂来采花蜜了。蝴蝶飞舞。
生: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河水缓缓地流着。
生:春天来了,许多鸟在枝头上唱歌了。(该生画了各种不同的鸟在枝头上。)
生: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庄稼了。
……
一幅幅生动的春景被同学们边说边贴在了黑板上。
这时,黑板上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大地春景图。
师:多美的春天啊,在冬天你能看到这样美的景象吗?
生:不能。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就叫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师:说得多好啊,你们能不能用书上描写春天的词贴在自己的画旁呢?
(教师准备了许多词如柳绿花红、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蝴蝶飞舞、蜜蜂采蜜等等。)
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挑选适合自己画的词贴在画旁边。
师:春天这么美,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这些词吧!
【教后自评】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占有很大比重。我在教学时不是以词解词,而是先让学生利用绘画的形式,把词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内容在学生的画笔下表现出来,为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词语。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万物复苏”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感知,为学生的顿悟搭了一座桥,充分发挥了教师导的作用,同时也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这一训练,既达到了检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巧妙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是非常适宜的。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2
全文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江南水乡秋天那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一部分词语所介绍的的景物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认识,还有一部分词语所表达的意境,我们可以通过图文对照来进行理解和感悟,体会韵文所表达的意境。
本文的教学首先从认识“水乡”这个词语开始。在认读的基础上,让孩子知道我们自己的家乡也是个水乡。以“五叶是个的水乡”来进行句式训练,然后再来看看我们五叶水乡有多美,出示挂图,观察挂图,找一找,这是什么季节的美景?然后说一说认识哪些景物?
一、 理解词语
本课中词语比较富有意境,一个词语的理解不能光从字面来理解,更应该放在一定的境界中来体会。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就利用文中的插图,以及我们农村孩子平时特有的生活经验,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前提下,让孩子重组语言,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如“烟波”这个词语孩子比较难理解,可以通过让学生想象早晨水面上的雾气。是在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想冬天把开水倒在脸盆里的那种热气,再来想象水乡水面上的那种烟雾笼罩的飘渺意境。学生的理解:水面上的水蒸气;水面上的烟雾;水面上的雾气;水面上冒出来的一层层雾气;老师概括:你们说的这些用韵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学生回答)“烟波”。再用“烟波”组成词组:烟波飘渺,烟波缈缈,还有学生说烟波重重,烟波缭绕,感觉有一两个学生的词汇量还是很丰富的。
二、读出画面
韵文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富有诗意,词串的最后一个词语也非常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我们不能只图书声琅琅,缺少对词语的深度对话。一个词语就是一个风景,每个词语都有一个意境。如“枫叶”一词,在我们二(1)班教室门口刚好有一棵枫树。我先问孩子,那是什么树?孩子们知道那是枫叶,但不会说枫树。在明白那是枫树的叶子就是枫叶。再出示( )的枫叶,有:红色的枫叶。我再让孩子换个表示红色的词语:枫叶是红艳艳的;枫叶是火红火红的;枫叶是通红通红的;枫叶是红彤彤的。然后,再让学生变成句子:火红火红的枫叶像一团团火,美极了;红艳艳的枫叶,如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一样红红的,真美啊。那有关枫叶的诗句,你知道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香 山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学生读一读。然后再有词到词串,一组词串就是一片风景,本组词串:枫叶 灯火 月光,让学生说说,描绘心中的画面:夜晚,水乡人家都亮起了灯火,枫叶显得更红了。银灰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把水乡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把词语间的空白填补起来,再将在心中构成美的画面,学生才能更好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画面,读美画面,一定要给学生留有空间去想象画面。
三、拓展内容
韵文既然在词语之间有留白,那我们就要好好地利用,拓展一些内容,让学生多积累一些。如:了解一些秋天到人文、自然景观,感受美的熏陶;词语的拓展有,金秋十月、金风送爽、秋高气爽、一叶知秋、秋色宜人、秋风习习,烟波浩渺,烟波渺渺等;以及古诗文的背诵《秋思》《山行》《秋天到》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除了韵文中涉及到的,你还知道哪些?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3
作者:ygr 发表时间:2004-4-28 阅读次数:421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8个,绿线内的个3生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拟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大幅情境图;每个学习小组一幅情境图和词语卡片;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大幅情境图)
二、 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识字1》的内容。(板书:识字1)打开书,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学生自由读)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请小朋友开火车读,好吗?(小组内开火车读)
4.生生互动,游戏内化。
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你能把这些词语贴到它的朋友身边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播放《春天在哪里》的磁带)
三、 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小朋友,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多美呀,难怪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小朋友珍惜春天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班队课上我们一起来交流,看哪组小朋友找的最多。
五、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2.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自学生字,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4.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说说书写注意点。
6.教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7.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4
教学设想
《识字1》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幅春光旖旎、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全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每一横行又从“气象”、“草木”、“动物”、“花朵”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所以教学时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通过朗读、想像去体会、感悟,要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的事物,由词串想到特写的画面,由整篇课文想到春天特有的场景,要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一组关于“春天”词语的记忆板块,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必要的储备。所以,识字和记忆词串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词串识字都有押韵合辙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从单个词儿的认读,到每行词串的连读,最后词串成文的诵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语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掌握诵读的技巧,为今后诵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把生活带进了课堂,使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与生活经验和抽象的词儿融合在一起,一边诵读,一边产生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义,又训练了语言。学生们虽然对独立的词儿理解增多了,但像没组装的机器零件,只有把它们组合起来,才能发挥真正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词与词之间的间歇、空白,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像进行补充和扩展。在学生们的相互讨论中,原本貌似独立,实际具有相似关系的词语整合成一个“春天”的模块,在进行反复诵读、积极记忆后,一幅鲜活的“春天”画面就以模块形式建构、存储于学生脑海中,为学生日后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相似模块提供了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本课集中学写带“木”的字串,意在让小学生感悟一点汉字文化,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为今后学习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激趣学文
送走了冬爷爷,我们迎未了美丽的春姑娘(课件出示春意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你看,春姑娘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呀!看,一群小朋友到田野找春天来啦!
二、联系画面,整体感知
1.结合课件画面,播放歌曲《找春天》。
2.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随机出示:课文四组词串。
3.借助拼音,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练读,正音。(逐个词儿读,词串连起来读。)
[借助画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词串模块,使抽象的词儿和形象的事物整合在一起。]
三、逐行认读,深入感悟
1.让学生思考。
(1)春天的风吹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
(2)你知道春天的雨是怎样的吗?点击“春雨”处,让学生们体会春雨细细的,像牛毛一样。
(3)出示“春天春风春雨”
谁来读好这一行词?
你是怎么想的?你好像看见了什么?(春天到了,我好像感觉到了春风暖暖地吹在身上,舒服极了,又好像看到细细的春雨正在绵绵地下着,万物都在迅速地生长。)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去想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事物图像,可以把表面上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在他们的头脑中建构、存储起日后解决问题时能迅速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的模块。]
指名读,师点拨,注意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
2.师:春天的柳树、小草、嫩芽是;怎样的呢?小朋友昨天已经跟他们交上了朋友,有的小朋友用手轻轻地摸了他们,有的小朋友在草地上打了个滚,有的小朋友还和他们说说话呢!
(1)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朋友呢?在学生介绍时伺机逐个点击“柳树、小苹、嫩芽”,多媒体展现春天柳叶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上而出的镜头。
(2)小朋友这么喜欢自己的朋友?那你能读好它们的名字吗?
(3)击出“柳树小草嫩芽”一行词语。
指名读,师评: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柳条垂在河面上,风儿一吹,河水漾起了层层波纹……你们呢?
3.(1)点击“布谷鸟”,展现布谷鸟在田间边飞边鸣的镜头,同时讲述布谷鸟的传说。再逐个点击燕子飞行、蜜蜂采蜜的画面。
师画外音:燕子、布谷给我们带来了春的喜讯,连小蜜蜂也嗡嗡地赶来,在花丛中忙着采蜜呢!一派热闹的景象。
(2)谁来招呼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3)春天还会有哪些动物呢?
[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动物这一模块进行补充和扩展。从而加深对春天的感性认识。]
4.(1)小蜜蜂为什么这么高兴?(点击蜜蜂在花丛中飞行采蜜的特写近镜头)
(2)让我们做个深呼吸,扇动翅膀,跟着蜜蜂,一起到花的海洋里去邀游吧!(录像展示“花的世界”,其中有梨花、杏花、桃花。)
[伴随着生动活泼的画面,孩子们挥动着双手学着蜜蜂在教室内自由跑动,既带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达到了做课间操的效果,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3)在花的海洋中,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击“梨花”、“杏花”、“桃花”的多媒体画面。)
(4)点击出“梨花杏花桃花”
指名读,学生评价。
四、熟读成诵,记忆积累
师:春天在哪里?春姑娘悄悄告诉小朋友:春天在校园里,在小河边,在枝头上,在田野中,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课文中的这些词儿连起来读就像一首小诗、赶快读读,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吧。
1.练习朗读
(1)自己练读。
(2)把春天的美读给小组里其他同学听。
(3)交流:怎样读得美?教给方法(边读边在脑中放电影)。
2.学习背诵
春天不光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它还应该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我们来比一比,谁最有本事把这些词儿都记下来。
(1)小组交流,讨论最佳记忆方法。
(2)大组汇报交流。(a、词串记忆法,如“春――”“――花”;b、归类记忆法;c、画面记忆法等)
[记忆法是学生的智力因素之一,而死记硬背是培养不出记忆能力的,小学时期是学生记忆的黄金阶段,只有让他们领悟、掌握灵活多样的记忆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五、认识偏旁,学习生字
1.认识木字旁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偏旁,想不想和他交朋友?
板书“木”,知道他的名字吗?
2.文中有哪些字是带“木”的?(树、杏、梨)
它们为什么都有个“木”?以前学过带“木”的字吗?
[把相同偏旁的字组成字串学习,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让学生从中领悟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学写“树、杏、梨”
(1)比较三个带“木”的字有何异同?(位置不同,形体也发生变化。)
(2)同桌说说这三个字中你会写了哪个?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3)全班交流。
(4)指导书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5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兑山小学 吴美琼
本课中,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感受不深,如果利用课件展示秋天的不同美景,让学生观察,效果一定更好。
在识字环节中,为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的做法,并进行小组点评,力求创设课堂学习的积极气氛。
在阅读中,我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通过让学生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对词语读出感受和体会。并以奖给金色小星星这样的比赛形式促进学生朗读,学生兴趣较高。
在拓展环节中,我让学生展示他们收集的关于秋天的词语,学生完成较好。他们大部分是在与家长的合作下,共同查阅资料,或走进大自然去体会,去完成的。这样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安徽省淮北市黎苑小学 张文花
1、识字教学:
教学时,教师借助生字卡片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比赛,如开火车比赛、男女生比赛等,教学效果较好,“叠、染、翠”三个字不常见,学生识记较慢,需在今后教学中重复出现,复习巩固。
2、朗读教学:
教师借助图画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读文与看图结合,学生置身其中,读出了自己的感觉。“层林尽染,叠翠流金”较难理解,教师边讲解边范读,加深了学生的感悟。
3、写字教学:
写字指导一课时完成,不细致,还应分在两课时学习。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3、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产生寻求春天的想法。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理解韵文,有感情地朗读。
【学情分析】
在理解韵文内容上需老师引导。
【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创设情境 激qing导入
1、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问:你看到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出示的图,介绍图上的内容,并可根据自己对春天的了解,说一说感受和想象象力。 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处境想象力。
读词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激励学生自己识字。
2、谁会认生字条中的生字?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词呢?
3、老师指导较易读错的字音:苏、争,平翘舌音。
4、出示生字卡片,请同学自读,口头组词,造句练习。 学生读卡片,也可用自己的小卡片,同桌互学助写,说一说自己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
学生在下面练习读音“争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字词并练习口头组词造句。
复习巩固已掌握的识字方法。 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体现知识的延伸。朗读韵文
1、先自读,再请同学领读,出示例句:
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词语:万物复苏
认识生字:万、复、苏
2、其它句子,由学生照例句自学,找词,生字学习。
老师领着学生学习例句,及学习方法。反复读例句。 学生先互学,当小老师领学,再齐读韵文。
学习例句引导学生自学的能力。 巩固练习掌握学习韵文的方法。指导书写
笔顺指导。 书写练习。
【课上练习】
2、巩固性:
朗读、背诵韵文、读句子、找词语、学习生字。
2、渐进性:
理解韵文内容,引发对春天的想象,对春天的新发现。
3、综合性:
组词、造句练习,书写、抄写字词练习。
【板书设计】 识字1
万物复苏 莺歌燕舞 柳绿花红 泉水丁冬
冰雪融化 百鸟争鸣 百花齐放
【课后作业】
1、优生:
读韵文、背诵、默写。
2、中等生:
熟读、背诵。
3、学困生:
【教学追记】
学生对四字词语掌握得较好,对搜集词语很感兴趣。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10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9种笔画。
教学重点:学会10个生字,认识9种笔画。
教具: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兴趣导入
小朋友,学完了汉语拼音,我们就可以借助拼音读书、识字啦,你们高兴吗?这节课我们就借助汉语拼音来学习一首诗。
二、指导看图说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得怎么知道的?
2.这是个离我们不远的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达,再看看有几户人家。
3.这里住的人家不多,只有四五家。再数数看,图上有几座亭台楼阁。
4.花多吗?能数得清吗?
三、初读课文
1.学生照拼音自读古诗。
2.指名分句朗读,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投影:(书上生字)
教师讲述:田字格中的字是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这些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用。标在田字格上方的是组成生字的基本笔画,必须认识。
2.齐读生字。
3.教师带领学生在文中把生字一一画出,再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认识笔画,提示写法。
一:横 :横折、:点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填空题。学生在田字格本上按顺序默写。
去里,烟村家,亭台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1.齐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讲述:“二三里”是说路途不远;“烟村”是有人居住的山村;“四五家”是指这个山村人家不多;“六七座”,有几座亭台;“八九十枝花”,有许多枝花。
三、启发想像,指导背诵
1.听配乐朗读。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小山村怎样?
2.指导学生练习背诵,一边背诵一边想像山村的画面。
四、指导写字:七、八、九、十
1.认识笔画,借助范写指导写法:竖弯钩、撇、捺、横折弯钩、竖。
2.说说笔画数:都是两画。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辅导。
4.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板书: 去里,
烟村家,
亭台七座,
八九十枝花。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8
教学本课,可按照“主动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一、识字写字
识字课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安排上,要突出这个重点。
在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应倡导自主识字,注意在生活中识字。比如,让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在制作过程中自主识字;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自己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并记下来,用学到的词语去描述秋天的大自然。
识字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要求认识的字要在多次复现中巩固。在认读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登、翠、爽、壮”。在学生认识后应采取多种方式来反馈、巩固,如用生字卡片做游戏、听写、阅读补充的短小儿歌等。
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要求写的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在学生记住了要求写的十个字后,再指导学生写字。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教师范写的作用。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二、朗读感悟
朗读在本课教学中既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又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好。朗读的方式要多样,每一遍的要求要明确,要有层次性。
可先让学生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如,先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再边读边想象,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最后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入秋天美好的情境中,寓识字于朗读,以朗读促识字。
可让学生自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以体现自主学习。可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描绘秋天的景色,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三、实践活动
“庆丰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四、资料袋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4、感受秋天的美丽,能通过抽象的文字去感悟美好的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教学难点是感悟秋天的美好,收集词语的习惯。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集中识字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工具书(成语词典、新华字典)、一幅秋景图。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3、培养收集词语的兴趣。
4、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努力使学生通过抽象的文字去感悟美好的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读生字,能熟练地认读课文词语。
2、教学难点是培养学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与读字看画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色多美啊。请大家听。(播放录音)
一、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屏幕展示两张秋景的图片。
三、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择喜欢读的词语,看一看,想一想,猜猜是什么意思。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好伙伴交流一下。
4、优秀生范读,教师指导,全班跟读,自我反馈。
四、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请字典帮忙,找一找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收集词语,办一个词库。
五、在写中巩固识字
把今天学的自己认识的生字在作业本上写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课文。
2、认识课文十二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4、感受秋天的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会写本课的十一个生字。
2、教学难点是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文成诵
1、会读的小朋友认真地读一遍课文,会背课文的小朋友可以潇洒地背一遍课文。
2、互相读一读,背一背,比一比谁更能干。
3、互相抽测背。一生背一句,被抽测的小朋友接下去背。
二、积累词语,自主识字
1、能背课文中词语的小朋友自己还可以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你所知道的词语。
2、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白纸,自己想出一个积累词语的方法。
(编字谜、成语接龙、查字典积累词语……)
3、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4、评出最佳创作成就奖。
三、读文感受秋天
1、一起读课文。
2、小组内说一说你所感受到的秋天。
3、小组汇报。
四、写字指导
1、老师范写各个生字。
2、请各小组分析各个生字。(包括结构、字音、笔顺等)
3、小组长汇报组内有分歧的地方。
4、逐个解决分歧。可以试着写一写。
5、书写生字。
【资料袋】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板书设计】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10
教材分析:
《识字1》是三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不仅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培养良好的语感,还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丽。
学情分析: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的认识,但本课描写秋天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教师要结合词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促进学生识字、积累,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教学难点: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
一、导入新课。
师:一年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哪位小朋友喜欢秋天?秋天是什么样的?谁来和大家说说?
二、利用生字卡重点学习生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1、正确掌握以上生字的拼音、字形、笔画、结构,讲解生字的字义,并利用生字来组词。
2、重点讲解难写的字、易错的字、相似的字。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又如:“尽”和“层”都是“尸”字头,区别在于“尽”的下边是一捺和两点,而“层”的下边是“云”。
3、利用生字卡片抽读和听写。
三、结合图片学习生字词。
熟读以下生字词并正确书写。
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春华秋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词语
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并启发学生理解秋天的特征。
2、观看秋天的图片,让学生用刚学习的词语来描绘各张图片,启发学生用别的词语来描绘。
二、小结。
这次课我们学习了描写秋天景象的一些词语。请同学们想想除了这些词,还有哪些词描写秋天?
一年有四个季节。除了秋天,还有春天、夏天、冬天。课后,请大家收集描写这三个季节的词语。
板书设计: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春华秋实
作业:
一、接龙游戏。
秋 ―― 秋天 ―― 天气 ―― ……
落 ―― 落叶 ―― 叶面 ―― ……
二、填一填。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盛开的花有: 菊花、桂花……
成熟的水果有: 苹果、梨、柿子、葡萄、山楂……
丰收的蔬菜有:白菜、萝卜、土豆……
三、写出几个描写秋天的词语。
(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1 秋天的图画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燃烧的火把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及人们的喜悦之情。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反复朗读中欣赏、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是本文的难点,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前文的基础上反复体味。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美景及作者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媒体资源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
一、导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学了《识字1》,描绘了秋天的图景,秋天美不美?今天让我们继续看看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吧。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播放媒体资源,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3、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
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
1、集体拼读。
2、出示生字卡抽查学生的拼读。
3、听写重要的生字词。
二、朗读感悟。
1、播放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与领悟课文描绘的图景。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边读边领悟课文中所描绘的秋天的图画,并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播放媒体资源,进行图片欣赏,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4、小组轮流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有感情,最响亮、标准。
5、学生自读。
6、比赛背诵全文。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秋天的图画》。作者说秋天很美,就像一幅图画。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答,教师补充。)秋天就像一幅图画,因为它是五颜六色的,很美丽。
除了课文中写到的秋天美丽的风景,大家仔细想想,你所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请向同学描绘。
板书设计:
梨树 挂起 灯笼
苹果 露出 脸颊
秋天的图画 稻海 翻起 波浪
高粱 举起 火把
大雁 排成 人字
作业:
一、读一读。
1、我是一个勤劳的孩子。
2、我家住在翠湖公园边的五号楼十二层。
3、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凉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4、远山层层叠叠,山上翠绿的树林被秋风染成了黄色。
二、连一连。
苹果露出 金黄的 火把
梨树挂起 红红的 灯笼
稻海翻起 燃烧的 脸颊
高粱举起 金色的 波浪
三、写一写。
捡几片漂亮的树叶做成书签,再写上一、两句话,送给别人或送给自己。把想写的话写在横线上。
四、在方框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2、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秋风吹□树叶摇□红叶黄叶往下掉□
五、猜谜语。
猜猜下面的字谜,把谜底写在括号里。回家用它考考爸爸妈妈。再让他们给你出个谜语猜一猜。
1、让学两点外出。( )
2、外面会说话,里面飘雪花,里外合起来,人人爱看它。( )
2 黄山奇石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各具体形象的介绍了一处奇石的景点,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分别与课文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对应,便于学生了解这些奇石的形状,在头脑中浮现出这些奇石的样子。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黄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识字写字
一、导入新课。
师:中国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名山。谁能说说?在这些山中,最有名的是五岳。所以有“五岳(泰山、恒山、华山、嵩山、衡山)归来不看山”的说法,也就是说看了五岳后,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当中游遍了中国。他说: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岳也不必看了,它的风景最美了。所以,后来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的风景非常美,有哪位同学听说过黄山?黄山的风景中最著名的是:黄山的奇石、松树、云海和温泉。
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二、学习生字词。
1、播放《黄山奇石》视频,让学生对黄山风景特别是黄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学生朗读课文,并把生字作好标记。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词。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尤其是注意字形相似的生字,如:区、巨的书写。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
一、解题。
师:奇石是什么意思?(奇形怪状的石头)
二、欣赏黄山奇石图片,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讨论: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在它们给标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2、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地图,黄山在哪个省,什么位置?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来。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仙桃石)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看图理解“陡峭”的含义。
4、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猴子观海)它是什么样子的?
注意:作者用了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来形容,并表演其动作。(板书:抱 蹲 望)
5、请看图片,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四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仙人指路)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五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金鸡叫天都)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九、小结。
这篇课文形象地描绘了黄山上的奇石。每块石头都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板书设计: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11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先一起来看一看吧!(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觉得美吗?
生齐呼:美!
师:你觉得哪儿美起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右下角的这一幅最美,因为图上的荷花开得粉红粉红的,很漂亮。
师:“粉红粉红”这个词用得好,还有吗?
生:我觉得第一幅图很美,图画里的水很清很清。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
生:我最喜欢右上方这一幅。
师:噢?它美在哪儿?
生:美在图上的房子就修在小河边……
师:很新奇?
生:是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小声讨论)
师:这就是以优美的自然景观而名扬天下的中国江南水乡。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到美丽的水乡走一走,看一看。先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识字1)
(生齐读)
二、 借助拼音,初读识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先请小朋友们自由地拼一拼,读一读课文中的音节词。(大屏幕出示全文的拼音)
师: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熟。同时拿出笔来,在难发的音下面画上“三角形”,再多读几遍。
(师巡视)
师:怎么样?把你初读的成果先展示给同桌听一听。互相听,互相评一评。
(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都很认真,接下来看看你们读书的成果怎么样?本文共有7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出示生字,指名读。)
师:每个拼音读一次,字读一次。
(生读的很准确)
(全班开火车读,齐读)
师:除了生字之外,你觉得在今天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读音要注意的,谁能来提醒一下大家?
生:月(yuè)。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它是整体认读音节。
师:在这一课中还有整体认读音节吗?
生:“渔歌”的“渔(yú)”,“枫叶”的“叶(yè)”。
师:对了,总共有3个,打上我们的暗号吧!
(用圆圈把整体认读音节圈出来)
师:一起来读一次。
生齐读:月(yuè)、渔(yú)、叶(yè)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字音。
师:困难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谁来读第一行?(指名)其他的同学认真听,拿出笔来把他们读错的地方标记出来,待会儿来说一说。
(生按照平时读词的方式,每个词语直呼了两次。)
师:注意像这样的词串每个词语只读一词。再看,词与词中间留有空隙,说明要停顿一下,但每行只用一口气读完。听老师读一读。
(师范读第一行)
师:你们来!
(生齐读)
师:你再来读一次。
(刚才的学生重读一次)
(指名读第二、三、四行,指名的学生有男有女,师生共评。)
师:这一回合女生似乎略胜一筹。这样吧,再给男生一次机会,咱们再来比一比好不好?女生读前两行,男生读后两行,端起书本,开始吧!
(男女生赛读)
师:这一回就旗鼓相当了。
师:这篇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接下来去掉拼音,跟老师拍起手来读一读。
(老师范读第一、二行,强调每行的第四拍只拍手,不读词。师生齐读,学生齐读。)
三、读词成串,走入“水乡”。
师: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你要是再走近一点儿去水乡看看,了解了那里的美,你一定会读得更有味道。
(一)认识 “水乡” “烟波”
(出示水乡图、文)
师: 这个词怎么读?
(生齐读)
师: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地方叫“水乡”吗?
生:就是有很多小河的地方。
师:对!水乡就是湖泊、河流多的地方。
师:水乡的水真清啊!水面上常常飘荡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看到这幅景象,你会想到文中的哪个词语呢?
生:烟波。
师:多奇特的画面呀!来,我们一起把它们读出来。
(生齐读:水乡、烟波)
(二)学习第二行
(出示词语“荷塘”)
师:这个词认识吗?
(生齐读)
师: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你印象中的荷塘?
生:美丽。
(出示“荷塘”图片)
过渡:是啊,荷塘真美!不过荷塘里可不仅只有美,还有很多更有价值的东西呢!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在池塘的泥土里有什么吗?
生:藕!
师:谁吃过藕,它的味道怎么样?
生:脆脆的,甜甜的。
师:藕的味道十分鲜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样美味(出示菱的图片),认识吗?(生疑惑)这是另一种植物的果实,叫做菱。(出示:菱)
师:菱和藕是两种不一样的植物的果实,它们都生长在池塘里。
(出示芦苇的图片和文字)
师:这是一种喜欢长在水边的植物,叫……?
(生齐呼:芦苇)
师:这么美的荷塘、芦苇,谁能把它读出来?
指名读(一生读,一词一顿,太散。)
师:连起来读。
(生再读,读得很好。)
师:她读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跟她比赛。
(生齐读)
(三)学习第三行
(出示“渔舟晚唱”图)
师:水乡的荷塘物产丰富,我们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太阳公公就要下班了。这时的太阳我们叫它……?
(生齐答,出示词语“夕阳”)。
师:夕阳西下,一只归舟向我们划了过来。(出示词语“归舟”)
师:渔民们看着满船的鱼儿,忍不住唱起了欢快的……?
(生齐答,出示词语“渔歌”)
师:走,我们一起去听一听。(播放配有画面的渔歌)
(学生很新奇,教室内出现了小声的议论声和笑声。)
师:听完这首歌,老师想悄悄地问一下这位同学。刚刚在听歌的时候,你为什么笑了呀?
(生有些胆怯)
师:你刚才听歌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生:很高兴。
师:你们和他有同样的感受吗?那就用你的读书声表达一下心情吧!谁来读一读这一行?
(指名读)
师:我喜欢你脸上喜悦的表情。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
(四)说说“金秋”
师:水乡的夕阳美吗?告诉你们江南的美还远不只这些,尤其是秋天。人们把江南的秋称之为“金秋”,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出示词语,指名说。)
生:因为秋天稻谷熟了,金灿灿的。
生:因为秋天树叶都黄了。
师:说的真好,我们来看看江南秋天的图片。
(出示金秋的组图,生感叹。)
师:同学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声声感叹,说说你在感叹什么?(指名说)
生:秋天菊花开放了,真美丽!
生:金黄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真美!
师:你的句子也很美!
生:稻谷成熟了,金灿灿的,真好看!
师:是呀!秋天是美丽的,秋天的丰收的,怪不得人们要称之为……
生齐答:金秋。
(五)配乐朗读,感受水乡的“美”
师:这样的江南水乡、这样的金秋,你觉喜欢吗?那就请你端起书本美美地、自由地读一读这篇韵文吧!(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指导。)
(出示以江南风景为背景的全文)
师:听了你们读,我也好想读一读啊!给我这次机会吗?
(师配乐朗读。)
师:我读得好么?好在哪里?
生:老师的声音很洪亮。
生:老师的普通话很标准。
生:老师的表情很美。
师:谢谢你们的鼓励。知道我为什么能读好吗?因为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美丽的江南水乡。谁像老师一样喜欢这里的,起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看来这边的小朋友要加油咯!这样吧,我们分左右两边来比比赛,看哪一边读的更有感情好吗?
生:好!
(左边的同学读前两行,右边的同学读后两行)
师:右边的同学声音很响亮,但左边的同学表情用得更好。两边都继续努力!接下来,带上你的心情,带上你的表情,我们一起来读一次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
(生配乐齐读/背)
师:江南美,你们的读书声更美。最后我想请大家跟我重温一下这篇课文。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水面上的(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边看到了( ),认识了水底的( )。夕阳落山时,我们看到了( ),听到了( )。枫叶飘零的夜晚我们又看到了远处的( )和( )。
师: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边读边连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自己先填一填,然后跟同桌讨论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填空,师巡视了解并指导)
师:,我们来配合一下。我读句子,你来说词语。
(指名回答,相机出示词语。生齐读短文)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师:接下来我们学写生字。首先,给你们介绍两位新朋友。
(板书“火”、“欠”)
师:你知道作为偏旁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生:火字旁……(欠不认识)
师:这个字读“qiàn”,本课中它在一个字的右边,想想它叫什么?
生:欠字旁。
师:懂得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眼前的问题,你真聪明!
师:看看它与平时的“火”字一样吗?
生: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说说本课中带有火字旁的生字。
生:“秋” 和“灯”。
生:“烟”。
(出示正确答案)
师:“秋”应该是取左边的禾字旁作部首。再看,本课生字中带有欠字旁的字有哪些?
生:“歌”。
(出示正确答案)
师:恭喜你,答对了!
(出示“烟” “灯” “歌”)
师: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三个字,边看边记。然后来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怎么记住的?
生:我记住了“灯”字。因为古代的灯是有火的,所以它有火字旁。
生:我记住了“烟”字。因为有火才会冒出烟来,所以“烟”是由火字旁加一个因为的“因”组成的。
生:“歌”是由哥哥的“哥”加一个欠字旁组成的。
师:加一加。这些都是平时识字记字的好方法,其他同学可以借鉴一下。
师:接下来,你们根据笔顺表先自学这三个字的笔顺。
(出示笔顺表,学生自己读笔画并书空)
师: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来写一写这几个字。
师:“烟”、“灯”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而且写时左边要高于右边。(老师范写并讲解)
师:你们准备写字。
(学生齐唱儿歌:头正、身直、肩平、脚安。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垫着,小指在下藏着,笔尖朝前斜着,笔杆朝后躺着。)
师:在书上描写这两个字。
(学生描红)
师:下面来看老师写“歌”。“歌”是左宽右窄的,写时右边要略高于左边。(老师范写并讲解)
师:你们描写这个字。
(学生描红)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2号本,我们来临写这几个字。每个字临写两次,没写好的字多临几次。
(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展示,师生讲评。再临写。)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火”、“欠”两个新偏旁,学会了写“烟”、“灯”、“歌”,本课的其它生字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江南那么的美,希望大家有机会能亲自去那里看一看。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二两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好韵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一年中有许多节日,你知道哪些节日?《识字1》就向我们介绍了几个节日和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们认真读读课文,要求: (1)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
(2)读词语,指名分行读,开火车读,去拼音读,齐读.
3.识字1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节日?你知道这四个节日在一年中的哪一天吗?
出示:春节 正月初一
清明 4月4~6日之间
端午 五月初五
中秋 八月十五
这四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就是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节日。今天我们先来了解春节和清明节这两个传统节日。
三.学习词串,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组词串
1.看图,听鞭炮声,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的是哪个节日啊?出示:春节
这家人在干什么呢?(围在一起包饺子)出示:饺子。
(1)饺子以前是北方过春节的时候一定要吃的一种食物,现在我们南方地区很多人家过年的时候也会吃上一顿饺子。看图,分辨馄饨和饺子
(2)对,这就是饺子,小朋友们,我们可以说( )的饺子,想想: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嘴巴尝到的,还可以是心里感受到的。
出示:好吃的 可口的 香喷喷的 鲜美的
白白胖胖的 像月牙一样的 诱人的
(领读)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多么奇妙,多么丰富呀,一样东西可以用那么多词来形容。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词:饺子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做到有情有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更能诱发他们学习的饱满热情,并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过春节除了吃饺子,我们还要到亲戚朋友家去(出示:拜年)
拜年的时候都要说几句祝福的话,而且对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呢!你知道该怎么说吗?
出示:春节到了,我祝爷爷奶奶: 。
春节到了,我祝叔叔阿姨: 。
春节到了,我祝哥哥姐姐: 。
春节到了,我祝 : 。
再次读好:拜年
3.小朋友们,除了吃饺子和拜年,你们还知道过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出示图片,
练习说话:春节真热闹呀!人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巩固知识、迁移运用、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让学生从识字、朗读、积累到倾吐运用,发展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
4.让我们开开心心读好第一组词语,读出热闹喜庆的气氛来。
(二)学习第二组词串
1.小朋友们,当你们开开心心过年的时候,当你们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喜气洋洋地吃着年夜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多少革命先烈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出示图片)师简单介绍
2.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可千万不能忘记他们呀!
3.所以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到纪念碑前为烈士们扫墓。
出示:清明 扫墓(让我们读出对先烈们的崇敬、怀念之情)
除了为烈士们扫墓,清明节我们还会为已经去世的亲人扫墓,让我们带着对去世亲人的哀思再读好这两个词。清明节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日子,有一首古诗就把这种伤感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出示:《清明》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一大课题。本课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了解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通过看图、朗诵的形式,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华。】
4.不过,清明节并不总那么忧愁,4月份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时节,出示图片,这么美的季节,你们都想做些什么呀?对,清明节到郊外走走,活动活动身体,这就叫:踏青,读好词
5.让我们把这一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
四.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了?
出示填空:
1、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吃_____,还相互去_____。
2、清明节,人们到郊外去_____ 、 _____ 。
齐读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新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巩固新知识,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并使教学内容系统连贯和相对完整。】
五.识记生字,感悟底蕴
饺、拜
(一)再读生字,理解字义
1.指名读生字,齐读
2.扩词
(二)分析字形,感悟底蕴
饺:吃饺子,交好运。
拜:两手合一
【设计意图:中国的汉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生字教学中不光让学生识字、写字,更要让学生更深一步地了解汉字,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指导书写,规范字形
师范写,生临写。
板书:
识字1
春节 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设计理念:
《识字1》是二年级下册中的第一篇词串识字课文。四行词串分开来看,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看,又像是一首音韵和谐的叙事诗。短短24个字,介绍了我国四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以及这四个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
词串教学的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认识生字,更要重视“词串”课文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识字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弥漫在“词串”中的美与真情。
1、突破教材束缚,训练学生思维。
教学设计凭借教材,但又不能囿于教材,要巧妙地将教材提供的材料有机整合,从三个维度目标协调发展的角度去使用教材,去挖掘教材的整体意义,创造性地重组教材。为此,我在教学时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宽和延伸,把文路、教路、学路三者和谐地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2、营造诗意境界,升华情感体验。
学生的个人经验、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诵读词串时,教师充分尊重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音乐、画面、文字、想象等手段,帮助学生升华情感体验,将词串中词与词之间的留白补充完整,建构成各不相同的、打上个人生活经验印记的图景,再通过一次次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在想象体验诵读的过程中,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整合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沉浸在词串的诗情画意中,享受着审美的乐趣,在美的氛围中陶冶情操。
3、注重方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识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在突出识字、写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词串识字在学生认识事物、审美等方面的功能,通过营造优美可感的个性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和效率,把识字、写字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汉字的构造的趣味相结合,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个性思维,增强文化底蕴。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民情。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过年吧!你能说出一年中多少个节日名称?哪些节日是我们中国特有的?
二、看图读文,初知大意
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些什么?(学生汇报交流)
2.图文对照,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四组词语分别介绍了四种节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识字情境,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投入到识字学习中去。)
三、借助拼音,自主合作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音。
3.学习小组内互读互听,进行正音练习。
4.检查交流,读准字音。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⒈你对哪个节日的习俗比较感兴趣?按学生的选择自由分成小组学习。
提出学习要求:
1)、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
2)、把你过节的快乐体验讲给大家听一听,还可以介绍有关节日的知识,讲一讲有关节日的故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这些节日的材料,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日习俗进行分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⒉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⑴学生交流春节这个节日。
①春节有哪些生活习俗呢?
②多媒体出示“饺子”“拜年”的图片,人们在家里吃饺子,去亲戚家拜年。板书“春节”“饺子”“拜年”等词语,分组朗读。
小结:这是我国民间传统中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人们“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相机出示成语,指导朗读成语。
⑵学生交流清明这个节日。
①清明节到了,人们都做什么呢?
②清明节到了(多媒体出示“扫墓”“踏青”的图片),人们有的去给亲人扫墓,有的去郊游踏青。板书“清明、扫墓、踏青”等词语,分组朗读。
⑶学生交流端午这个节日。
①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生活习俗?
②学生观看端午节的录像。
③端午节到了(多媒体出示“粽子”“龙舟”的图片),生活中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板书“端午”“粽子”“龙舟”等词语,分组朗读。
④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介绍小资料。
⑷学生交流中秋这个节日。
①“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到中秋分外明,关于月亮、关于中秋,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你能说说吗?
②中秋节又有哪些生活习俗?
③中秋节到了(多媒体出示“团圆”“月饼”的图片),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团团圆圆。板书“中秋”“团圆”“月饼”,分组朗读。
(在了解我国一些传统节日的风俗的同时,引导学生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既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
⒊这篇韵文按节日的时间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能说出这四个传统节日的过节时间吗?(教师相机介绍农历与公历的区别。)
五、熟读词串,感受节奏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
六、感情诵读,感受祖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引导学生诵读“词串”,把感受到的画面意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七、拓展练习
1、春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 ),一块儿吃( )。
2、清明节,人们到郊外去( )、( )。( )节,人们吃粽子、赛( )。中秋节,人们合家( ),一块儿吃( )。
(将文中的生字词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运用生字词,识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提高。)
八、板书设计
识字1
春节 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端午 粽子 龙舟
中秋 团圆 月饼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全课十二个词语,分成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大的节日中传统的庆贺方式;第二组词语介绍了清明节的习俗,人们在春光明媚、万物滋生的季节,借扫墓的机会,踏青郊游;第三组词语介绍了旧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以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第四组词语表现了旧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一家人赏月、吃月饼的风俗。全课图文并茂,接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揭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诵读“词串”,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民间风俗,又能积累语言,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的内容,这是第一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全课图文并茂,接近学生生活,本课的词语,大部分是学生熟悉的;图画中的事物,有的是学生亲自经历的,有的是学生见过的。学生对趣味性、生活化、直观形象的图文的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受地域的影响,各个地方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不完全相同,学生知道的习俗与教材介绍的有些差别。
利用绘画 巧解词句──《识字1》教学后记 篇14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留心观察春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型】新授。
【教法】朗读、练习法。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通过读、说体会春天的美丽。
【教具准备】关于春天的图片。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春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我们布置了“找春天”,你找到了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一说。
二、学习新课
1、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看到了那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⑴ 自己想一想,同桌交流。
⑵ 教师岁基础时代拼音的词语。
2、读词识字:
⑴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拼拼读读,画出生字。
⑵ 交流认字情况并正音:
提醒学生要看清声母和韵母。
⑶ 出示词语卡片,领读:
争当小老师,先自己练习,再请小老师领读。
⑷ 看图,说句子,造词语,读字:
① 教师说句子,学生造词语:
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造词语:万物复苏
认生字:万、复、苏
② 照样子说句子:
句子:春天来了,( )
词语:柳绿花红等
③ 运用本课词语,说一句话,或者一段话。
⑸ 巧记字型:
偏旁联想识字:柳、冰、泉、鸣
不见组合时字:百
⑹ 指导写字:
① 观察字型,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② 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字的笔画。
⑺ 练习朗读:教师范读,学生字读齐读。
三、布置作业
说说、画画春天的美景。
四、板书设计
识字一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教后记】
学生对于新知识掌握的基本可以,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对找春天很有兴趣,干说的时候语言不够完整、流利,学要加强说话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