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和通假字。让学生在参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口述全文。
第二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到熟读并背诵全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实词:
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
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习惯句式(如……何?)
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①语言流畅。
②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逐段朗读课文
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
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
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
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怎样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
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怎样呢?
答案参考:
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通过课堂练习,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6、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领悟故事隐含的寓意。
2、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3、揣摩人物语言中隐含的思想情感,准确把握朗读的语气。
教学方法
1、借助注释,通过提问,师生讨论,相互检测等方式完成字词句的教学。
2、通过朗读,把握讨论的方向,学生分组讨论。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朗读,达到基本顺畅的水平
二、每四人一组,由一人朗读,三人纠正
三、师生比赛:教师朗读,学生选定一人(或毛遂自荐)朗读,学生评判,指出应改进的地方
四、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
五、围绕词义、句义,师生相互提问、解答,问题设计要巧妙
例:
1、愚公多大年龄?
不到九十岁。
且,将近
2、“遗男”几岁?
七八岁。
龀,换牙,七八岁。
3、移山是苦活累活的事,“遗男”的父亲同意他去吗?
“遗男”没有父亲,
孀妻,寡妇。
4、有女性参加劳动吗?
没有。
夫,男子。
六、各大组推荐一人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要求绘声绘色
七、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师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八、围绕字意、词义、句义,相互拟题测试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1、让学生扮演愚公的妻子、智叟,分角色朗读愚公妻和智叟说的两段话。
2、学生翻译这两段话。
3、教师提问:愚公的妻子说的一段话应以怎样的语气朗读?
关切、担忧。
4、教师提问:智叟说的一段话应以怎样的语气朗读?
轻蔑、讥讽。
5、让学生揣摩当时两人的不同心理?
愚公妻子:老伴儿,你一大把年纪了,挑运土石,身体能顶住吗?
智叟:你这老顽固,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拔不动,还想移掉两座大山?简直是异想天开!
6、学生归纳两人对移山的态度。
7、通过分析“杂然相许”、“跳往助之”,学生归纳愚公的子孙、“遗男”对移山的态度。
8、教师提问:愚公的妻子、子孙及“遗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说明愚公的举动得到众人的支持,移山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好事。
二、分析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难以及移山的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1、愚公为何要移山?
大山阻塞,去山南要绕道而行。或答“出入不便”。
2、移山有何意义?
可用原文回答:“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也可用自己语言回答:道路畅通,出入方便。如答“造福子孙”则更佳。
3、在当时的条件下,移山有何困难?
可从三四个方面回答:
⑴ 山体庞大;
⑵ 工具简陋;
⑶ 劳力不足;
⑷ 路途遥远。要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4、既然移山困难重重,愚公为何不放弃呢?
因为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大山必能移走。
5、太行、王屋二山最终是靠神的力量移走的,作者为何这样设计结尾?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说明愚公精神感人至深。
6、学生概括愚公移山精神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7、如果你是愚公,你如何解决大山阻塞的难题?
可开凿隧道,可开辟一条山路、可搬家……
8、在今天,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除了需要愚公精神外,还需要什么?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依靠科学技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一座座山,希望你们也像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当然,也要学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1、你对课文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2、充分发挥想象,描写愚公等挖土运石的情景。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3、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读准下列字音:
仞 惩 塞(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
荷 叩 箕畚 龀 匮 亡(亡以应) 厝 朔
2、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⑴ 惩山北之塞
⑵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⑷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⑸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
二、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
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不能 遂 荷担者 叩石
箕畚 始龀 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粗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2、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
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
⑴ 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⑵ 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⑶ 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二、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
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4
一、授课内容
11、《愚公移山》
课 时
2课时
授 课 时 间
2016年6月
教 学 目 标 ( 知 识 , 技 能 , 情 感 态 度 、 价 值 观 )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准确翻译文章内容。
(3)分析人物和写作特点。
(4)领会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把握文意。
(2)小组探究,对比人物言行,分析人物特点。
(3)探究、分析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愚公精神,正视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列子》是古代思想史上著名的典籍,这是列子及弟子以及后学著作的汇编,一共八篇,一百四十章,有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善于用寓言来表达精微的哲理。《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预习准备: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借助工具书初译课文,划出疑难。
课堂交流:1、朗读比赛。
2、介绍生字词。
3、介绍列子。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师学友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探讨疑难。
2、从文中找到橘子来回答:
①愚公为何要移山?
②愚公移山面临着哪些困难?③愚公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按要求口译课文,
探讨有疑问的句段。教师适时点拨。
3、寻找、分析,回答提问,学生整理成板书。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查找工具书的习惯。
3、对比探究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对比课后第二题,同样是对愚公年龄大和挖出的土石无处安放存在疑问,两人的用词、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学生探讨、交流。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小结:概括事件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交流。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学生回顾生字词;快速口译课文
巩固基础知识。
2、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梳理本课一字多义现象和通假字。
一字多义:且、始、其
2、愚公的和智叟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你如何评价愚公和智叟?
3、对智叟和愚公的妻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按要求整理,交流。
探讨两个问题
(愚公挑战远胜于己的自然界困难,尽管自己享受不到自己努力的便利,但他有远见,大智若愚;智叟从现实利益出发,目光短浅。)
培养学生的整理习惯和理解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小结:
1、看课后第三题,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
2、这个故事给予你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自由表达。
参考:文章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下定决心、不懈奋斗才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拓展提高
教师安排任务:
1、收集表现“困难”的名言警句。
2、以《困难》为题,完成作文。
学生收集整理,完成作文。
学生展示。
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板书
愚公 毕力平险、达于汉阴 勇于挑战
聚室而谋曰 发动群众 正面描写
愚公移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位 思虑周全
愚公妻 疑 君 其如土石何 (关爱、担忧)
智叟 笑 汝 甚矣,汝之不惠(嘲讽) 侧面衬托
四、反思
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著有《列子》。 “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他一生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列子故事:杞人忧天、薛谭学讴、疑邻盗斧、高山流水、杨布打狗。
1、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 2、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3、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5、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6、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
克服困难:知其不可而为之!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