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精选17篇)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精选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精选17篇)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1

  山西省教科所 李莉莉

  《心愿》是第九册课本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阅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园里与一家法国人友好谈话的情景。通过谈话表达了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这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成员美好、纯真的心愿,也是中法两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根据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进行《心愿》这课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朗读,通过感悟,把在讲读课上学到的体会文章思想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得到落实,并为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思想。

  一、初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

  课文先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接着记叙了“我”和一家法国人交谈的经过。谈话是从四五岁的小姑娘引起的,她的父母也参加了交谈,谈话中“我”知道这一家三口都是“中国迷”,孩子的父亲希望他的女儿长大了能为发展法中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

  课文结尾,“我”再次发表感想: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这个普通的法国公民美好、纯真的心愿,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可见,本文写作线索是紧紧围绕“心愿”这个主题展开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预习情况,弄清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在这个教学步骤 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确实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以自学为主,给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条原则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

  二、再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文章紧紧围绕“心愿”这条线索展开,在理解的过程中,有一些反映法国人民心愿的句子要作为重点来处理。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时要联系上下文,把句子放在文章的整体中去理解。

  1.读。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从课文整体入手,根据课后练习1的要求,找出反映法国人民心愿的句子,并带着感情朗读。“我完全理解小姑娘的语言和感情了。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个句子感情充沛,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气和感情,“不说话的中国人”、“真诚的友谊”要读重音,“生根发芽”既要读出重音,又要放慢速度,通过朗读让学生从中体会句子的意思。维勒尼克的爸爸从中国带回了泥人,陈列在家中,所以小姑娘一眼就认出“我”是中国人,表明了爸爸对中国人民真诚的友爱,连小姑娘也成了“中国迷”。

  2.想。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些反映法国人民心愿的句子。维勒尼克的爸爸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你们的国家有巨大的潜力,这是谁也比不上的。”说明爸爸对中国灿烂的文化和现状了解得很清楚,对中国有着深厚、诚挚的感情,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对于这类句子的理解,可设计几个问题分层理解。

  3.议。以小组或同桌互议的形式,交流学习体会,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和认识。“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做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通过朗读,讨论弄清什么是“友谊桥梁”,“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明爸爸希望女儿长大后做促进法中人民友好的工作,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表达了巩固和发展两国人民友谊的美好心愿。

  4.讲。以讨论小组为单位选派发言人,讲解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体会。教师点拨,给学生以正确答案。 三、回归整体,从内容体会思想。

  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归整体,再次朗读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课文的写作顺序。从这些具体的描写中,体会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体会到的。要让学生明确,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同时回归单元整体,进一步明确通过内容体会思想是读书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法,以形成能力。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2

  每一次上完课,我都会问自己:你进步了吗?我对自己没有严格的要求,只是期望,每一次都能进步一点点。回身看这一次教研活动执教的《云雀的心愿》一课,我欣然地发现,这一次真的进步了“一点点”。这种“一点点”主要体此刻自身的教学意识中。这种所谓的“教学意识”,我只是简单地理解为“我想要这么做”。

  我想要让课堂有一个大问题。记得去年上公开课的时候,高语组的老师们给我的一个十分宝贵的意见就是“设计要集中”。是的,设计不集中,我的课堂就会十分散,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也会显得比较凌乱,这在无形之中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记得在那一次教研活动之后的每一堂课,我都试图以一个大问题去引领课堂教学。有了大问题的领导,课堂教学便有了中心,避免了“散”。潜移默化之中,似乎已经并不需要去有意设计,教学已经习惯围绕中心而展开。就像这一次执教的《云雀的心愿》,紧扣住“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中心,层层推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话。我喜欢“热闹”的课堂,我所理解的“热闹”是要让学生张开嘴巴说话。上课伊始,我就透过ppt出示了相关的短语(也包括词语),或者让学生把短语连起来说一句话,或者让学生运用其中一两个说个文中的比喻句,变换不同的形式,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张开嘴巴说起来,在说话中开始新课文的学习。在课堂设计中,运用示意图引导学生说一说“森林水库”的由来,也是我有意想让学生说一说,帮忙他们在说中理解“森林水库”这一概念,这也是课文的一个教学难点。“说出来了,其实一点都不难”,这是我期望到达的目标。

  我想要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我记得遇到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我都是现场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虽说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期望他们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动作快的永远是那么几个人,而小孩子的好胜心理也往往让他们在查到意思的时候立刻报出答案。这部分同学是记住了词语的意思,但是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种理解是不深刻的,他们会很快就产生遗忘。这种有效面太窄了,并不适合我在教学中一向用下去。对此,我转变着方法,透过灵活多变的方式帮忙孩子理解词语的意思。本课中,在理解“漫天飞舞”一词时,我是透过图片的展示去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而沙漠中黄沙飞舞的景象,也体现着“没有水,没有庄家,几乎没有植物”的环境,顺势引出“贫瘠”一词,相信学生对“贫瘠”一词的理解应是水到渠成了。

  我想要促进课本中知识之间的迁移。课本编排的科学性不仅仅体此刻每一个单元的各篇课文当中,也体此刻整本课本的联系中。第十九课《云雀的心愿》与本册教材的开篇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相应成趣,都告诉了我们植树的重要性。《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诗歌,孩子们早已背得朗朗上口。在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用“能够……也能够……”说话时,我结合之前诗歌的资料,让学生透过句式说一说森林的作用。“能够染绿祖国美丽的版图”、“能够送来清新的空气”……孩子们把第一课中背诵的资料全部都搬了出来,有效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课堂教学中,我践行着我的“我想要这么做”。这些“我想要这么做”是在我的一次次课堂教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期望他们会越来越丰富,更好地指导我的教学。这些是一种浅浅的意识,每一次都会在教学设计中无意地涉及;亦或者说,这些意识又是强烈的,因为它们指引着我与领孩子们走进一篇篇课文。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3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样逐层深入地提示课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学习本文对话,通过人物对话,提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二、课前准备:找一些有关中法友好往来的文章。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心愿”的意思是会什么?

  (指心里的愿望、想法)

  2、课文写谁的心愿?

  (写一家普通的法国人和中国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

  3、是个什么样的心愿?

  (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自学新词。

  四、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写我与一位法国小姑娘的对话,说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国迷。

  第二段:(18--20)写小姑娘的爸爸两次去中国,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使全家人都爱上了中国。

  第三段:(21--29)讲作者与小姑娘一家人的谈话,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第四段:(30)写修一座友谊的长桥,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

  2、“这是人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经常见到的。”这句话是怎么理解?

  3、哪些词语表现法国小姑娘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纯真和朴素的?

  4、“闪耀着欢乐的光”说明书了什么?

  5、从小姑娘的回答说明书了什么?

  6、“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7、小姑娘熟悉中国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现了什么?

  8、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课堂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法国小姑娘怎么会知道我是中国人的?

  2、她说她家里有好多中国人,这是真的吗?表达了小姑娘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小姑娘为什么对中国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2、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称为“中国物品展览馆”?这说明书了什么?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指小姑娘的爸爸从中国带回了泥人,并陈列在家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爱。他的这种真挚感情感染了全家,连小姑娘也成了中国迷了。)

  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绍了什么?他是怎么样介绍的?

  5、“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你们的国家有巨大的潜力,这是谁也比不上的。”这一段话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对中国繁荣富强的期望以及对中国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

  1、“乞求”是什么意思?

  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

  (乞求爸爸同意带她去北京。)

  3、“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说明了什么?

  (说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纯真)

  4、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她爸爸的心愿又是什么?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又是什么?

  (去北京当老师;希望女儿为法中人民作贡献;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5、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四、总结全文。

  本文记叙了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反映了发展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4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学研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

  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

  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四、质疑巩固

  五、作业

  1、整理解释滔滔不绝迷惑不解绘声绘色潜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5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这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以儿童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从中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太、早、亮”6个字。

  2、结合图片,在语境中理解“商量商量、照顾、悄悄”等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珍珍照顾妈妈、关心家人的美好行为。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情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板书“心愿”,理解“心愿”,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并且猜一猜月亮有什么心愿。(补充板书“月亮”,相机指导学生书写“亮”,并进行扩词。)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充分地说,初步感知课文。)

  3、总结:老师有一个发现,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月亮的心愿》。(齐读)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首要任务。在情境中识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了课题以后让学生质疑,不仅能点燃思维的火花,还便于激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二、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标出小节,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有困难的地方可请教他人。(同学、老师)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认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4、检查反馈:

  (1)生字:

  小朋友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老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其间正音。)

  (2)新词:

  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急着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试看记住它们了吗?(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3)带轻声的词:

  课文中还有些特殊的词语,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出示以下词语,抽读正音,齐读。)

  点心 孩子们 太阳公公 商量商量 玩玩吧 窗户

  [设计意图]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学生字,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整体感知,读思结合

  1、过渡: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请你再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思考:文中有几个小女孩,分别在干什么?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3、交流: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第一幅图月亮的心愿是什么?第二幅图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4、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几节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节写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想一想哪幅图的内容写得具体。

  (1)读课文1~2节,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2)读课文3~8节,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有助于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他们边读书边思考,教会学生读书,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提问:月亮一开始的心愿是什么呢?后来月亮的心愿为什么又变了?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指导书写:女、太、气、早、去、亮。(先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再写两个。)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说说你的发现。(如我发现“女”字写好第一笔很关键)

  (2)动态观察:看范写。(观察教师范写,注意毛顺。)

  (3)体验观察:临写。学生先描红,然后照样子临写,特别注意教师提示的字。

  (4)对比观察:赏字。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进行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自己欣赏并圈出好字,然后小组欣赏,最后集体欣赏。)

  3、抄写生字加拼音两遍,熟读课文,试着脱离课本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

  俗话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层次、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字、找规律记字、仿写字、欣赏字,有利于提高学生写好字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朋友的孩子也读一年级,有一天与朋友相聚,聊着聊着聊到了作业这一问题,朋友说孩子的老师总要让孩子先抄写5遍生字,有时甚至是一行或两行,再听写一遍。朋友问我是怎么布置写得作业,我说很少抄,当天教得几个生字让孩子回家听写一遍,全对的就OK了,写错的学生要订正、抄写、巩固。朋友说我这一方法好。好,好在哪儿呢?当时这样做,只知道自己也是一个一年级孩子的母亲,只知道孩子这么机械地反复训练,激不起孩子的兴趣,只会让他感受读书作业多,很难写。现在发现这一方法真的是不错。

  后面课文越教越长,生字也越写越多,笔画也越来越复杂。可孩子们写字的兴趣确是越来越浓。今天教《月亮的心愿》,虽说课文不难,但后面的几个生字要写漂亮可不容易。当我也如往常一样让孩子们,做好“假姿势”看大屏幕观察字形时,孩子们注意力特集中,坐得都很端正,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地看着屏幕(要知道这是一个将近60孩子的班级呀!) 听得很认真, 一年级的孩子能做到这样真不简单!开始写字了,我依然强调“身正、肩平、腰膀直”,孩子们在我婆婆妈妈的声声叮咛中姿势很正确,写得也很认真。他们边写我边巡视,发现写得漂亮的及时表扬,在小朋友的羡慕中,他写得更认真了其他孩子呢,受到了教育,也想得到老师的赞美,也变得认真了。

  听得认真,课堂上写得认真,回家听写一遍就自然没问题了!课后,我悄悄地问了几个孩子,你们回家听写生字每次都能写对吗?其实不是这样,刚开始几次也有错,可是错了爸爸、妈妈总是要求抄几遍,然后再听写。如果我们听对了就不用抄了。那你们发现了一遍就听对的秘诀是什么了吗?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是呀“听一遍,全对了不用抄”简简单单地一个作业,却激起了孩子们的自觉性,主动地去学习。原来只要课上掌握好了,学得牢固,不一定要课外去多花时间;原来,课堂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老师的任何一个教学行为,都渗透着一定的教育原理――正确的或错误的,好的或不那么好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窗帘 背包 装着 生气 另外 照顾 生病 太阳 劳累 医生 悄悄 离开 窗户 早上 月亮 女孩等

  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并从中选择几个词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比一比谁用的词语最多。

  3、出示两幅图,小结过渡:小朋友们,月亮姐姐去了两个小女孩的家,她们在干什么呢?(学生快速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奠基石。通过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并尽可能多的连词成句,不断培养学生的积累和应用意识。

  二、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1、(对照第一幅插图)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一个女孩的家,她看到第一个女孩在干什么呢?(齐读第1―2自然段)

  2、交流:第一个女孩在干什么呢?猜猜看,她可能做一个怎样的梦?

  (1)表演什么是“自言自语”,用“自言自语”说话。

  (2)这时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名读月亮姐姐的话,比一比谁读得最像)

  自读理解,读后说一说:月亮来到小女孩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3、(对照第二幅插图)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她看到第二个女孩在什么呢?(自由读第3―8自然段,也可以同桌读对话。)

  4、交流:第二个女孩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追问:珍珍为什么对妈妈说她不想去郊游?(到文中找一找,读出来)

  (1)对照第二幅插图说说珍珍是怎么照顾妈妈的?(板书:照顾)如果你的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照顾她呢?

  (2)珍珍和大家一样也非常想去郊游,但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她才这样说的。那你猜猜看,珍珍这样对妈妈说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生回答)

  (3)多好的孩子呀,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她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重点词。)

  (4)大家说得真棒,你能把这几节课文读得那么棒吗?试试看!(朗读指导)

  (5)这一切刚好被窗外的月亮姐姐看见了,她悄悄地离开了窗户,心里想:我去跟雷公公说说,明天还是下雨吧!

  ①谁能悄悄地告诉我,从这一小节中你知道月亮姐姐的心愿是什么?(让学生凑到老师耳边说出答案)

  说一说:月亮来到珍珍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②把你想的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谁能把这一小节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③联系实际,用“悄悄地”说句话。

  (6)月亮看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她的心愿又是什么?“明天还是下雨吧!”你从“还是”这个词中知道了什么?(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

  (7)小组交流:出太阳的目的是

  下雨的目的是

  5、那么最后结果到底怎样呢?齐读最后一段,理解“艳阳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相互说一说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设计意图]

  一年级学生以动作思维为主,他们爱在玩中学,乐中求知,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图文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总结作业,拓展练习

  1、两个小女孩走在郊游的路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分学习小组相互说一说)

  2、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新收获,说说自己的心愿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把学习本文的感受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或请教父母、老师。)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学习收获,说自己的心愿,能不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写读书感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能扩大语言学习的外延。

  本课板书设计

  月亮的心愿

  月亮孩子们一起去郊游

  心愿

  珍珍(有孝心)照顾妈妈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以月亮内心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自读自悟,了解月亮的心愿。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月亮婆婆本来要明天出太阳,后来又要让雷公公下雨呢?”这个问题,我降低了理解难度,设计了以下两个步骤,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1) 自读理解:月亮来到小女孩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月亮来到珍珍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2)小组交流:出太阳的目的是

  下雨的目的是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珍珍的孝顺,还感受到了月亮婆婆善解人意、关心别人的美好品质,受到了美的熏陶。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6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奔中心。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全班齐读课题。

  2、心愿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与憧憬。上堂课,我们已经对全文有了整体的了解,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全文,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3、浏览后,指名回答,并齐读“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4、中法两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那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心愿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们的故事中,去深入感受中法两国人民地深情厚谊。

  二、自主、引导相结合阅读。(学习课文18-20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的18―20自然段,抓住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的写上你读文的感受。

  2.学生交流。

  生1:我感受最深的是18自然段这里。。。。。。我从这里感受到爸爸去中国买回了很多的中国物品。

  3.都有哪些呢?学生说,教师相机点击出图片让学生观看。并在“连名字都不知道”下点出红点。

  4.那维勒尼克说的不吃饭不说话的中国人,指的是。。。。。。。(学生齐答:陈列在柜子里的二十多个不同模样儿的泥人。)

  5.你们看,爸爸从中国买回的这些不同地方,不同种类,不同年代的物品,摆放在家里,以供自己、家人、亲朋好友随时观赏,他们家真成了(学生齐答“中国物品展览馆。”)

  6.那如果你是家人或者亲朋好友,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中国物品,你会说些什么呢?(①中国的物品太精美了,中国人民真是充满着智慧。②这些中国物品真是让人大开眼见,我也想去中国了解一下。③我太喜欢这些中国物品了,也想买一些回来摆放在家里。)

  7.就请你带着喜爱之情,读读这一段。

  8.从这些词语(“连名字都不知道”、“中国物品展览馆。”)当中你体会到什么?

  9.中国的物品就像一块魔法石深深吸引着维勒尼克的爸爸,让他爱不释手。来,让我们齐读这一段,读出爸爸对中国物品的情有独钟。

  10.还有哪些地方你感受比较深?

  生2:我感受最深的是:维勒尼克的爸爸。。。。。(20自然段):(感受到爸爸游览过中国的一些风景名胜,这些名胜在他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爸爸去过的这些地方,我们班有同学去过吗?谁能选择其中的一处跟大家介绍一下呢?(没有学生介绍时,教师准备了一段一处景观的视频介绍。)

  12.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介绍的怎样?(仔细,生动,形象,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3.这就是“绘声绘色。”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爸爸对中国非常的了解,十分的喜爱。)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14.第一句话里还有那个词让你感受到他对中国的喜爱?

  15.(从“兴奋”这个词我体会到爸爸讲起中国是非常的高兴,激动,很乐意和别人谈起中国的种种。)就请你再来读读第一句话。

  16.还有词表现爸爸对中国的喜爱吗?

  17.(“滔滔不绝”,爸爸讲起中国讲个没完没了,讲个不停,连小姑娘都插不上嘴。)就请你来读读第二句话。那谁还能读出爸爸讲起中国的口若悬河。(再指名读。)

  18.(配乐图片播放)教师导语:一件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工艺让维勒尼克的爸爸为之惊叹,为之珍藏;一座座宏伟壮观地建筑,一幅幅秀丽的山河,让维勒尼克的爸爸为之欣喜,为之振奋。因而,他真诚地说了这样一番话:(课件打出爸爸说的话,全班齐读。)爸爸地这番话,让你感受到什么?多么真诚的语言,多么真挚的情感,一位普通的法国友人竟说出了这样一番真诚、坦率的肺腑之言,这一切源于他对中国深深地热爱。来,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的吐露爸爸地心声吧!他说:“。。。。。。。。”

  19、导读:爸爸对中国真挚的情感,让我现在完全可以理解。。。。。。(范读19自然段)我,这位中国工作者到底理解了什么?请同学们联系着前文,再来小声的读读这段话。

  20、这种爱在无声中传递,友谊的种子已默默地生根发芽。你们看,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就是一朵即将绽放的友谊之花吗?谁来读读这段话。真诚的友谊是可以跨越国界,真诚的友谊是可以穿越时空,来,全班齐读这段话。

  三、学习作者写作方法,情感升华。(学习课文21―29自然段。)

  1、通过维勒尼克爸爸对中国的介绍,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他对中国的热爱。这种爱并感染给了他的家人,感染到了我。因而,在我和他们心中都萌发了哪些心愿呢?我想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2、“我”的心愿是欢迎法国一家人到我们中国北京来做客。小姑娘的心愿是要到北京去当“我”女儿的老师。爸爸的心愿是希望他的女儿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做什么?

  3、请同学们分别找到这三个心愿的句子,放在一起联读之。【相机渗透学法的指导。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达心愿的热情、迫切、真诚。】

  4、“我”和法国一家人的共同心愿是:一起告诉我“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5、其实,在中法两国的历,曾经有过灰暗的一页。100多年前,由法国参与的八国联军在我中国的大地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然而,再两国人民一代又一代不懈地努力下,中法关系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课件播放中法建交的图片。)

  6、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让我们放下了仇恨,修补着裂痕,重建着未来呢?(真诚的沟通,相互的关爱,对和平的企求。。。。)

  四、拓展延伸,异步达标

  1、你能不能谈谈这节课得到的收获?

  【内容故事,思想感情,写作特点――感情真诚】

  总结:一个故事,发现感人的心愿,一番交流,流露出可贵的情感。

  2、此时同学们也想到一个表达心愿的故事吧,或者一次交流中感知到他人的某一种感人心愿,请大家把心愿写在你们的日记里。

  板书设计:

  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我”(中国)一家人(法国)

  爱

  和平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7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中法两国人民共同的心愿。学习引号的用法。随班就读学生能简单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人物对话和表达作者感想的的句子

  教学构想: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通过预习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抓住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和中心关系密切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他们对文本的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心愿》。(板书:心愿)

  “心愿”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谁和谁的心愿?他们分别有什么心愿?他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指名同学读课文。读后评议并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答出:课文讲的是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

  3、说一说从哪儿看出他们有这样的心愿?“我”和法国一家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课文讲了谁和谁的心愿?他们分别有什么心愿?他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我”和法国一家人有这样的心愿,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出来。同时板书:中国――我、法国――一家人、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2.从哪儿看出他们有这样的心愿?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1)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叫“中国迷”?

  (2)然后从法国一家人都成了“中国迷”,来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父亲是个“中国迷”表现在:他随贸易代表团来中国,家里就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同时回来后“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地讲许多中国见闻。

  维勒尼克是个“中国迷”表现在:小姑娘一看见作者,就猜出作者是个中国人,并“乞求”爸爸带她去北京。维勒尼克的母亲在父女俩的影响下也快成了“中国迷”了。

  (3)“我”也有这样的“心愿”表现在:“我”的家中有“法国会眨眼的娃娃”;“我”的小女儿也会讲法语;“我”欢迎维勒尼克一家人去北京作客。

  (4)第二个问题要引导学生答出:因为他们对对方的国家深深地喜爱。

  3、“我”和法国一家人有这样的心愿,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答出:说明中法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同时两国人民愿意巩固和发展这一友谊。

  四、体会文章中心

  1、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通过描写“我”和法国一家人的友好交谈,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两国人民希望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共同心愿。)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读熟课文。

  以“我愿……”为题,写一片断,表达你和法国小朋友的感情。

  板书设计

  心愿

  中国――我

  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法国――一家人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8

  教材分析

  《月亮的心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组课文的主题是讴歌亲情,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每一个人的情感,并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以童话的形式,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又极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开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一个人的主题。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和识字写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两幅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心愿”:谁认识?

  2、声音好美啊,你们有什么样的心愿?能说给同学听听吗?

  3、老师祝你的心愿能够实现。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月亮的心愿”)

  4、齐读课题。

  5、师:下面,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调皮的新朋友,它就是“亮”(师用手指“亮”,生齐读“亮”)。这个汉字可调皮了,平常的时候他读第四声,在这里他读“liang”有什么变化吗?师读“月亮”。

  6、你听的真仔细。

  跟老师读“月亮”“月亮”。

  下面请小朋友再响亮的读一遍课题。

  指导书写“亮”。

  7、生齐读“月亮的心愿”。

  8、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过渡:看来小朋友的问题还真不少,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问问课文里的月亮婆婆,好吗?请把书翻到第30页。下面,小朋友可以借助拼音的帮助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完一遍之后,站起来接着读。

  2、教师巡视指导。送贴纸奖给读得好的学生。

  3、小朋友刚才读得真棒!下面我们和字宝宝交交朋友,看你交上几个朋友。

  (示生字卡片)

  4、学生自由读生字。汇报。(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5、去调读生字,同桌合作读、开火车读、齐读。

  6、记忆生字:

  ⑴ 找出最难记忆的.生字。

  ⑵ 在四人小组里说说难记的字用什么方法记住。

  ⑶ 汇报。

  教师指导。

  ⑷ 用多种方法在四人小组里说说其他的生字。

  ⑸ 让学生说出谜语猜字。

  7、同学们读得真好啊!字宝宝心里可高兴了,就想和同学们玩玩捉迷藏,它们藏 在了句子姐姐家里,能认出他它们吗?

  8、出示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9、下面,我们像平常一样,给字宝宝找个伙伴,让我们在以后都能用它们来说话吧!(画词语、齐读)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1、究竟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呢?请你再读课文找找答案,等会告诉老师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学生汇报。

  板书设计

  月亮的心愿

  图1 图2

  女、气、去、大、早、亮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我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学生以前的学习表现而做出的。

  1、学生能借助课件自主学习。

  2、学生对创新识字、阅读等语文活动非常感兴趣。

  3、学生能熟悉运用组合生字、猜认生字等识字方法。

  4、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阅读写作积累,表达能力较强。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9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通过谈话,表达了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共同心愿。

  教学要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构想

  这篇阅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可先让学生通过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展经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具准备

  重点词句的投影片,小黑板(生词)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第十三课《心愿》。(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

  (1)谁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预习时,我们要求学生把反映法国友人心愿的话画下来,你画了哪些句子?(指名读)

  二、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课文先讲了“我”在街道公园看书,再讲与维勒尼克一家人友好交谈的经过,最后讲了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

  2、出示投影,提出自学要求:

  (1)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维勒尼克和她的爸爸是“中国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一家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家法国人的心愿是什么?“我”的心愿是什么?爸爸的心愿是什么?“我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找出课文里的话读一读。

  (5)联系课文的内容说说对“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这句话的感受?

  3、学生自学思考,教师相机指导。

  4、同位或小组间互相讨论。

  四、教师指导讨论上述问题

  1、时间:假日

  地点:巴黎

  人物:“我”和维勒尼克一家三口

  理解:“这是我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1)作者为什么喜欢那几丛花?(学生读书,指答)(2)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回答: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维勒尼克是“中国迷”?一见作者就猜出是中国人;“乞求”爸爸带她去北京。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的爸爸是“中国迷”?(学生读书,指答)

  (3)引导学生体会“绘声绘色”“滔滔不绝”的意思。这两个词说明什么?

  (4)小姑娘的母亲怎样?为什么他们一家人都变成“中国迷”?什么使他们变成“中国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5)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一家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自由发挥)

  3、引导学生回答

  (1)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2) “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指什么?从哪里看出“我”也有这样的心愿?

  (3) “我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六、再读课文,教师小结。

  课文通过对“我”和维勒尼克一家友好交谈的经过的详细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文。

  2、写出读完这课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假日 巴黎 “我”和维勒尼克一家

  13、心愿 “我”同法国一家交谈的经过 架设友谊桥梁

  感想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在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我”和维勒尼克一家的共同心愿的。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我”和维勒尼克一家的共同心愿的。

  二、复习课文,归纳中心思想

  1、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总结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通过叙述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表达了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共同心愿。

  3、作者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的。

  4、过渡:课文是怎样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三、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自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维勒尼克和她爸爸是“中国迷”?

  (1)一见作者就猜出是中国人;“乞求”爸爸带她去北京。

  (2)他们家“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他“兴奋地讲了许多中国见闻”。

  2、这家法国人的心愿是什么?“我”的心愿是什么?

  (1)爸爸的心愿:(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从哪儿看出“我”也有这样的心愿?

  a、“我”家中有“法国的会眨眼睛的娃娃”;

  b、“我”的小女儿会讲法语;

  c、“我”欢迎维勒尼克一家去北京作客。

  3、“我们的共同心愿”是什么?(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了思想感情,并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就要这样透过内容体现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练习表达

  1、出示《课外阅读》文章,要求学生在读中找出课文中体现中心的句子。

  2、小组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含义?

  3、教师指导交流句子含义。

  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文。

  2、阅读一篇《课外阅读》,并在《阅读集锦》上写出自己的体会或感想。

  板书设计

  13、心愿

  “中国迷”全家成了“中国迷”

  为什么成了“中国迷”

  心愿 小姑娘的希望 爸爸的心愿

  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修一座中法友谊的长桥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中法两国人民要世代友好相处的美好心愿。

  2.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加强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中法两国人民要世代友好相处的美好心愿。

  2.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加强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加强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法人民要世代友好相处的美好心愿。

  (二)理清课文脉络,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读熟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法人民要世代友好相处的美好心愿。

  (二)理清课文脉络,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适当指导。

  (一)自学课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本课要注意指导读准字音。

  如:“花丛”的“丛”读作c$ng,不能读成c#ng。“模样”的“模”是多音字,在本课应读作“m*”。“仿佛”的“佛”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作“f*”。“向导”的“向”读作“xi4ng”,不能读“x!ang”。潜力的“潜”读作“qi2n”,不能读作“qi3n”。

  字形也要适当指导,不要写错。如:“贸易”的“贸”,上半部左边不要丢第三笔的点。“乞求”的“乞”,上面是撇、横,下面是“乙”,中间不要多一小横。“欢迎”的“迎”。里面的左边是“撇、竖提”,不要多加一撇。

  请同学在读书过程中,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讨论。

  贸易:做买卖,从事商业活动。

  展览:陈列出来供人观看。

  花蕾:没有开放的花,俗称花骨朵。

  乞求:极诚恳或极亲切地请求。

  纯真:纯洁真挚,发自内心。

  潜力:潜在的,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

  “蕾”字也是上下结构,“艹”为部首,读作“l7i”,花蕾或蓓蕾。向导:带路的人。

  目不转睛: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迷惑不解: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不理解。

  引以为荣:把……作为自己的光荣。

  公寓:能容纳许多人家居住的房屋,多为楼房,房间成套,设备较好。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活动等,课文中指心地的意思。绘声绘色: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生动逼真。

  (二)通读全文,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通读全文,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作者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反映中法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的心愿的?

  (在巴黎的一个街道公园,“我”同法国的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小女儿的一次友好谈话。)

  课文记叙的主要人物是谁?

  (小女孩和她的爸爸。)

  小女孩根据什么猜到“我”是中国人?她对中国产生感情是受谁的影响?

  (中国泥人。小女孩的家庭,主要是她的爸爸对她的影响很大。)

  小姑娘的爸爸是个“中国迷”,表现在什么地方?

  (他们的家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他们不仅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对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信心十足。)

  2.指导分段,概括段意。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请问全文分为几段?段意怎样概括?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主要讲“我”坐在法国巴黎的一个街道公园的长椅上看书。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主要讲“我”同法国小姑娘一家人的谈话。

  第三段(第29自然段)主要讲“我”的感想。

  3.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的自然段比较多,概括主要内容要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进行。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的友好谈话。)

  这样的谈话有什么意义吗?

  (他们的谈话反映了中法两国人民友好相处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三)朗读全文,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中法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二)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加强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中法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心愿

  “心愿”是什么意思?

  (愿望。美好的愿望。)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愿望?是什么样的愿望呢?我们逐段来分析课文,解决疑难点。

  (二)学习第一段。

  1.默读思考。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假日”,地点在法国巴黎的街道公园。)

  2.体会重点语句。

  师:“这是我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经常见到的。”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说明了“我”爱坐这长椅的原因,是因为这的周围花丛很美,在北京春天经常能见到,作者由这里的花想到了北京,想到了祖国,表达了“我”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3.小结。

  这一段重点介绍了时间、地点,以及“我”对祖国的思念。

  板书:

  时间:假日

  地点:街道公园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第一段都作了介绍,事情发展的经过及人物活动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三)学习第二段。

  1.想一想,说一说。

  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同桌说一说,然后举手发言。

  (主要人物是小姑娘和她的爸爸。主要事件是“我”同法国小姑娘一家人的友好交谈。)

  板书:

  “友好交谈”是怎样展开的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①小姑娘能立刻认出“我”是中国人说明什么?

  ②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姑娘一家都是“中国迷”?

  ③小姑娘的爸爸讲述中国见闻时神情怎样?语言怎样?讲到对小姑娘未来的希望时神情又是怎样?通过这一切说明他对中国的感情如何?

  ④“乞求”是什么意思?小姑娘乞求什么?

  ⑤做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

  ⑥这个法国人的心愿是什么?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愿的呢?

  (小姑娘很快能认出“我”是中国人,说明她对中国人的相貌特征非常熟悉。

  小姑娘的妈妈因为女儿和丈夫喜爱中国,说“现在连我也快变成中国迷了”。小姑娘的爸爸曾两次随贸易代表团去中国,带回很多中国物品,“他们家就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小姑娘的爸爸还“兴奋地讲了许多中国见闻”,他既了解中国的现在,也了解中国的过去。

  小姑娘的爸爸讲述中国见闻时非常兴奋,绘声绘色,滔滔不绝。讲到对小姑娘未来的希望时,又是那样认真。这一切都说明他对中国的感情是深厚的、真切的、诚挚的。

  “乞求”的意思是极诚恳极真切地请求。小姑娘乞求的是到北京去,而且要做北京小姑娘的法语老师。

  做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说做法中人民友好的工作,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

  这位法国人的心愿是希望世代和中国友好相处。因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而现在又需要发展,所以法国人渴望和中国密切交往。)

  2.理解重点句,谈谈学习体会。

  课文中有些句子含有深刻的思想感情,对表现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起着重要作用。学习时教师可以提示重点句子,请同学们在自学中先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再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包含的思想感情。

  ①“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姑娘的父亲从中国带回了泥人“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并陈列在家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友爱。他的这种感情感染了全家人,连小女孩也成了“中国迷”。他们向往中国,也要和中国人民友好下去。还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工艺品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带给了法国人民,友谊的种子在人们的心中发芽开花,连法国儿童也要和中国人民友好下去。)

  ②“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你们的国家有巨大的潜力,这一点没有谁比得上。”

  (这句话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对中国繁荣富强的期望,以及对中国发展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③“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做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希望女儿做中法人民友好的工作,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表达了父亲的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美好心愿和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在同学自学、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朗读指导,尤其是要读出各角色的真挚感情。比如:小女孩的爸爸介绍中国见闻这一段,朗读时要重视指导学生体会“绘声绘色”,注意朗读时的神态和语气。

  板书: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思考。

  “友谊的长桥”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友谊的长桥”指的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的纽带。做好中法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工作,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是中国和法国人民共同的心愿。这样结尾不仅点明了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点明了课题,使读者对课文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2.齐读第三段。

  板书:中法人民世代友好

  (五)总结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同学们以自学为主学习这篇课文,下面我们结合板书,对这篇课文做一个小结。

  这篇阅读课文是写事的,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一个假日,在巴黎一个街道公园里,作者与一个法国小女孩一家人的友好交谈中,了解到他们都是中国迷,他们的家是中国物品展览馆,小女孩的爸爸曾两次到过中国,他不仅了解中国的现在,也了解中国的过去,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是他的心愿,也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板书设计 】

  【小资料】

  巴黎

  传说中,古代居住在巴黎一带的高卢族人喜欢用骠悍骁勇的男子形象命名。他们以希腊神话中因掠走海伦而引起的特洛伊战争的俊美和臂力过人的帕里斯的名字给巴黎命名。“巴黎”是从“帕里斯”这一人名演化而来的。巴黎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古老的巴黎大学、法国科学院、巴黎国家图书馆以及许多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设在这里。协和广场、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凡尔赛宫、赛纳河畔的旧书市、蓬皮杜文化中心等都使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11

  之一

  郑昌松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激疑导入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学研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

  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

  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四、质疑巩固

  五、作业 

  1、整理解释滔滔不绝迷惑不解绘声绘色潜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心愿

  小姑娘 我家有好多中国人去北京当老师

  父母 中国迷 学中文

  中法友好

  架设友谊桥梁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12

  教学目标

  1.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着哪些心愿,明确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写一写心中藏着的这个心愿,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作用。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大家的心愿都是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

  (板书:心愿)

  2.那心愿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心愿,就是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是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也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欲望、向往或强烈倾向。)

  二、启发思路。

  1.现代作家巴金曾在《随想录》中写道:“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写的作品全写出来,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这是我最后的愿望。”这是巴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

  2.首先要学生想好自己的心愿。

  3.收集可用的素材: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心愿。

  (1)对社会的题材:科学家发明新药,治愈癌症;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人和人之间多一些理解……

  (2)对别人的题材:奶奶的病赶快好起来;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好朋友永不分离……

  (3)对自己的题材: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4.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对别人的),那是什么呢?

  (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将来长大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5.同学们,想好了自己最想表达的心愿后,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选择表达的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或者创作诗歌……)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要写的心愿。

  2.搭建好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心中有数,在素材排列上要有逻辑性。

  3.细化:拓展好层次和细节,要有亮点;要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

  4.注意首尾呼应,前后连贯。

  5.以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写自己的心愿。

  (1)开头:开篇点题,我有一个心愿,它是……

  (2)中间分三段叙述(注意详略):第一段,为什么我有这个心愿?(略写)第二段,如何去实现这个心愿?(详写)第三段,实现后的好处。(略写)(板书:详略得当)

  (3)结尾呼应开头:表决心,表示一定要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

  6.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7.写好以后,要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四、习作点评。

  1.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以及如何实现这个心愿。重点从这方面进行点评,另外,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语言是否通顺、恰当等。

  2.同桌之间相互点评习作。

  五、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这次习作的练习,能将自己的心愿具体地描述和清晰地表达出来,进而让学生下定为这个美好心愿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确保行文的流畅。

  习作:心愿

  对社会 对别人 对自己

  逻辑性 亮点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大家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文时要善于运用表达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对修辞运用、词语积累不够重视,学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语言不够丰富多彩。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13

  教学目标

  1.选择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

  2.选择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将心愿写下来。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语言的通顺、流畅。

  4.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特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选择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出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语言的通顺、流畅。

  教学策略

  1.小组交流:小组交流自己的心愿。

  2.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写好后,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选择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

  2.选择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将心愿写下来。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语言的通顺、流畅。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唱心愿,激发兴趣贴心愿

  1.师生齐唱歌曲《心愿》。课件出示《心愿》的歌词。

  2.书写心愿。

  3.将许愿纸贴在“心愿墙”上。(板书课题:心愿)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演唱的形式导入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心愿、表达心愿,从而有效过渡到课堂习作教学的情境。

  板块二创设情境说心愿,营造氛围诉心愿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流星雨图片)

  有这样一个传说,当流星雨出现的时候,如果虔诚地许下自己的心愿,你的心愿就一定会实现。看,流星雨来了,你能说说你的心愿吗?

  2.学生交流心愿:我希望爸爸能送一个显微镜给我,我希望……

  3.心愿素材归类。

  (1)对自己:有机会看高山、大海等。

  (2)对别人:好朋友永不分离等。

  (3)对社会: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等。

  4.探究愿望:是什么原因使你有了这样美好的心愿呢?(板书:产生心愿的原因)

  5.随机采访,交流原因。

  小结:对自己: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对别人:希望周围的亲戚、朋友健康幸福;对社会:希望生活越来越好。

  6.学生讨论实现心愿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愿,使学生有话可说,喜欢说,愿意说,为接下来的习作环节做铺垫。

  板块三表达方式定心愿,范文借鉴写心愿

  1.确定习作的表达方式。

  (1)大家的心愿中有对自己的,有对别人的,还有对社会的。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

  (2)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记叙故事写信创作诗歌日记

  (3)教师小结:同学们选择的写作方式真多,有记叙故事的,有给爸爸写信的,也有创作诗歌的,还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心愿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同学的心愿。

  2.范文赏析。我的心愿

  每个人都有心愿,这个心愿也许非常宏大,例如到外太空旅游、环游世界等,可我的这个心愿却非常渺小,也很现实――帮老爸戒烟。

  “叮咚”,老爸下班回来了,嘴上依旧叼着一支烟!当他看到客厅正前方墙上挂着的“吸烟有害健康”的字幅时,惊讶瞬间从他脸上掠过。“这是你的.‘杰作’?墙上的十字绣呢?”“爸,我这是在提醒您,从今天起您就别再吸烟了!”话音刚落,那张字幅已香消玉殒了。

  “作战”计划失败后,我飞快地跑进老爸的房间,对仍旧在吞云吐雾的老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您难道不知道吗?另外,吸二手烟更可怕!为了我们的健康,请戒烟吧!”我态度诚恳,老爸有些触动了,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同意戒烟。可过了几天,我发现老爸又在偷偷地抽烟,一气之下,我使出了最后一招杀手锏。

  那天,见老爸又要点烟,我走到他面前,宛如一只温顺的小白兔,说:“爸爸,您配合我做一个实验吧,老师让我明天上交实验过程报告呢!这次实验在我的升学成绩中占有一定分量啊。”老爸一听和学习有关,赶紧说:“好吧好吧,我帮你。”一听这话,我迅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先把鱼缸顶部用塑料袋罩上,并且捅一个小孔便于小鱼呼吸,把吸管从小孔里插进去,然后严肃地对老爸说:“爸爸,从现在起,您每吸一口烟,就将烟雾吐入吸管里。”老爸照做了。起初,小鱼的动作变缓慢了,接着,它的身体慢慢向上浮,最后,小鱼竟然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就这样,小鱼被爸爸的二手烟熏死了。看到这一幕,老爸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又略带着几分恐惧。

  于是我趁热打铁,说:“爸爸,您不希望我和妈妈也像小鱼那样吧?”片刻的沉默后,爸爸径直走向卧室,不一会儿手里就提着一个装满香烟的塑料袋下楼了……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家的烟味没了,爸爸的咳嗽声没了,妈妈的吵闹声也没了,一切都变得那么平和,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开头点明自己的心愿是帮爸爸戒烟。语言描写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氛围紧张起来。

  通过实验,二手烟的危害显而易见。不愧是杀手锏,一招“制敌”,也看到了爸爸对家人的关爱。

  3.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心愿写在作文本上。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设计意图】出示范文为学生写作提供具体参考,这样既照顾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心理,也有利于帮助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发散思维。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特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2.让学生学会发现和借鉴其他同学的作文的优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习作内容共赏析,互评互议促成长

  1.激情导入:同学们借助提纲已经完成了初稿,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篇习作,一起探讨这两篇习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赏析佳作。课件出示:

  3.学生评价。

  (1)这是一位同学的习作,今天就让大家做一次小老师,给这篇习作打分。(课件出示评价标准)课件出示:书写认真字数达标内容真实方法合适情感真挚

  (2)认真品读习作,交流意见。读完后,同桌之间交流意见,给出这篇习作最终得分,并说说你们的评价理由。

  (3)学生交流。

  4.找出下面这篇习作的不足之处,修改作文。(课件出示习作)课件出示:

  我的心愿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愿,当然,我也不例外,我的心愿就是长高一点。因为我排队做操时总在第一个,座位也在第一排。

  上个月篮球比赛,我也上场了,但是一次失误,我被换下场了。失误是这样的:敌方一个队员把球传向我身后的一个人,我像兔子那样一蹦三尺高也没拦住,都怪我太矮了,手指离球只有几厘米,但还是没拦住。于是我被换下场了。

  我以后一定要多吃饭,多运动,让自己长高一点!但愿我的心愿能早日实现。

  看了这篇习作,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5.教师小结: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很快总结出一篇好的习作一定要做到这几点:书写认真、字数达标、内容真实、方法合适、情感真挚、语言通顺流畅。6.习作要了然于胸,修改作文助提高。

  (1)让学生结合五星评价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彩笔给自己画上星星,并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2)修改后展评。

  【设计意图】赏析作文,重在“赏、析、评”,欣赏优秀作文,学习其优秀之处;分析不佳之作,避免走入同样的误区。五星的评价方式让课堂更具趣味性。

  教学反思

  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但心愿对学生来说,那就是一个万花筒。因此,我注重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想变为所写。

  1.宽松情境。

  上课伊始,我在教室定下“心愿墙”,让学生写下心愿粘贴在上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习作教学做好了铺垫。

  2.师生交流。

  贴上心愿后,我随机请学生交流产生这个心愿的原因,以及如何实现的方法。帮助学生明确习作的内容,让学生有文可写。而后根据心愿的不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

  3.五星评价。

  五星评价机制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优秀习作的可取之处,以及部分作文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让自己的习作更优秀。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14

  《心愿》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在巴黎街道公园里同一位法国小姑娘和她的父母友好亲切的谈话,表现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共同心愿。教育孩子们爱好和平,做和平合使者。

  文中维勒尼克的一家人都是“中国迷”,她的父亲从中国带回了广东凉席、福建纸伞、苏州刺绣……我巧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了这些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物品图片,配上了古筝曲<高山流水>,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此时,我利用了文中“有的艺术品他们连名字都叫不出来”,让孩子们去发挥充分的想象,父亲带回的这些艺术品还会是什么呢?孩子们的答案非常多,有北京糖人、中国字画、京剧脸谱、中国唐装……在增补了想象空白之时,孩子们更加体会出小女孩的父亲是个“中国迷”,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出祖国灿烂文化的具大魅力。

  在文章结尾处的处理上,我考虑到今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我巧妙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在课后延伸时给孩子们播放了中法建交40周年之时,也就是20xx年1月23日,中国农历兔年春节时,中国人民在法国香榭里舍大街进行舞龙、扭秧歌等极富中国民族特色的表演录像,看了录像后,孩子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两国之间的文化、经济各方面都在扩大交流,修建一座友谊的桥梁,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进一步从感性和理性上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激发了学生做友好使者的强烈愿望。整堂课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和方法上有所收获,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更大提高!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15

  活动目标:

  1、愿意为妈妈制作心愿卡,让妈妈感受自己对她的爱。

  2、能大胆画出图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协调。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心愿卡,画出妈妈喜爱的图形

  难点:幼儿自由发挥构思图形

  活动准备:

  活动前了解妈妈的喜好,剪刀,纸,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出示卡片,引起兴趣→讲述妈妈的爱好→动手制作贺卡→幼儿交流,评比贺卡→回家送给妈妈

  1、出示卡片,引起兴趣

  ① 幼儿仔细观察卡片,说出图片上画了什么东西。

  ② 教师讲述为什么画了那么多的东西,引发都是妈妈喜欢的事物。

  ③ 启发幼儿有制作贺卡的欲望。

  2、讲述妈妈的爱好

  ① 幼儿聚手发言妈妈的爱好,并在黑板上画下来。

  ② 同伴之间相互讨论,互相说出自己妈妈的爱好。

  3、动手制作贺卡

  ① 幼儿构思卡片的形状,想一下自己想画的图形。

  ② 构图好后涂上颜色,并展示作品。

  4、评比贺卡

  ① 把做好的贺卡教给老师,贴在黑板上进行评比

  ② 评出最漂亮奖、创造奖以及鼓励奖,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

  5、回家送给妈妈

  ① 让幼儿回去送给妈妈,并送上一句祝福语。

  来园之后说一下妈妈收到卡片的心情,使活动延伸扩展。

  教案反思:

  《给妈妈的心愿卡》目的是通过让幼儿了解妈妈的喜好,亲手为妈妈制作心愿卡,活动中幼儿作品完成的非常好。

  1、幼儿喜欢用水彩笔拓印的方法。

  2、在纸上留出的空间中作画的形式新颖。(能够自主的选择老师为幼儿准备的各种图形)

  3、沿线剪下作品的过程幼儿都能完成的很好,就连平时不太会剪的幼儿也完成的很好。

  但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孩子们对妈妈的喜好知之甚少。除了说送妈妈吃的、喝的、用钱买礼物、亲亲妈妈以外,想不出其他办法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由此可见,被爱包围的孩子们缺少对别人的爱心,怎样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妈妈养育自己的艰辛?在方法上我们应该有所创新。

  而且农村幼儿画画的基础不是太好,即使想到了也很难画出来,这对我们中二班的幼儿来说比较难。我想下次我上课时一定准备一些可以操作的小图片让幼儿选,这样更能丰富幼儿的作品。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16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学研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

  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

  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四、质疑巩固

  五、作业

  1、整理解释滔滔不绝迷惑不解绘声绘色潜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 篇17

  教学目标:

  1、 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我两次“流泪”为线索,明确刘爷爷和“我”的心愿分别是什么,感受刘爷爷的爱心,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式读书,在多次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特点,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语段的研读,让同学们体会刘爱欣爷爷用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的不易和艰辛,感受老人的无私与真诚,揣摩“我”对刘爷爷的无限感激之情。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去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我采用情境法、以读代讲法,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学习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典型的词句进行语言表达和片段描写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引,传递情感。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事情成功了一半,在开课时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因此,我采用抓住文章主线导入了重点内容的学习,提出“牵一发可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课文中几次写到‘我’流泪?原因是什么”勾画出相关语句。如此一来,既提炼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牵出了文章的主线,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奠定了基础。

  二、读中悟情,感受人物心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对文章内容深理解和体验。教师要做一位领路人与学生共同置身于文本之中。

  这一环节重点把握好人物对话,以及对“我”的内心感受的描写的句子,如“我不相信会有人给我写信,我愣了半天,才打开。”这句话点明了我当时的疑惑和意外, 表现了“我”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教学时指导学生细细揣摩,以此为范例,届时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人物的感受。”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从侧面感受人物的心灵和思想境界。梳理出 “我”两次落泪的相关描写。

  三、品析语言,体味人物情感

  这是全文的重难点部分,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听、说、读、写、思灵活运用,步入文章主线的学习。

  第一次落泪

  “那天,我哭了一夜。不过那是高兴的泪,第二天我就可以上学了!”

  那年文中的 ‘我’才十岁,什么事以至于他整整哭了一夜?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此处应好好利用这一补白点,放手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换位思考: “十岁的‘我’正是无忧无虑、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年龄,却因为贫困,失去了这美好的一切??”‘我’将多么沮丧无助,多么彷徨和迷茫!

  此时,学生已经与文本中的‘我’有了一定的思想共鸣,心沉入困顿之中。趁热打铁,大屏幕出示刘爱欣爷爷仅仅只有三句话的来信:小朋友,我从‘省希望工程’办公室那里了解到你的情况。我打算以后供你上学。先奇两百元给你交今年的学杂费。”信的内容简单明了,这不是雪中送炭吗?‘我’怎能不

  敢动?‘我’的未来又有了希望。回头解“决我为什么哭了一夜”就不难了,我的不幸遭遇和幸运的遇到好心人都在泪水中得以宣泄。

  接下来峰回路转故弄玄虚,让学生猜测捐钱资助‘我’上学的刘爱欣爷爷会是做什么的呢?

  是企业家?

  还是政府官员?

  是大学教授?

  还是领导干部?

  待学生尽情猜想后得出结论:无论刘爷爷是做什么的,他一定是个有钱人。积聚了若干个猜想后蓄势待发,学习‘我’第二次落泪的相关内容。

  第二次流泪

  围绕‘我’第二次流泪,有四个关键句子,也是我的四个意想不到!

  1、“我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来到了一个拥挤的大杂院,院里密密麻麻住着几十户人家。”

  拥挤的大杂院、密密麻麻住着几十户人家。这些词说明刘爷爷并不富裕,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2、“刘爱欣?那个捡破烂的老头儿?”“什么?”我诧异了。

  ‘我’的反应引人深思。

  3、“你是他干孙子吧?”“是??是!”

  4、“怪不得呢!老刘去年就过世了,他临终还念叨:‘认了个干孙子,上省重点??’”

  临终念叨的应该是自己最牵挂的人,这位善良的老爷爷一直到死都还牵挂着我。

  种种情愫涌上心头,我的泪水一下子流出来了。

  谜底揭晓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啊?通过理解,体会,朗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人物形象越发鲜活清晰高大。之后以“我流泪是因为―――――引读训练”的形式反馈‘我’流泪的原因。

  我流泪是因为资助我的人竟是个以捡破烂为生的老人;

  我流泪是因为他把素不相识的我当成他的亲人;

  我流泪是因为他临终仍然念念不忘我这个他引以为荣的人。

  教师恰当运用课文和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发挥语文教材所特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饱含深情,进入角色,正确理解文中寄寓的情和意,传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会说话,不再是枯燥的文字符号。

  四、再次感动,升华情感。

  “一个资助了我几年的老爷爷,一个自己条件那么艰苦却依然省吃俭用供我上学的老爷爷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走了,我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他把他毕生的积蓄全都留给了我,用他那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扬起我理想的风帆,任我破浪前行!清晨,我来到刘爷爷的坟前,跪在地上,以孙子的名义点上了一支红蜡烛。烛光中,我仿佛看到了爷爷迎着寒风,冒着雨雪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走遍大街小巷;仿佛看到爷爷在别人的鄙夷和白眼中捡起一个个废弃的矿泉水瓶和垃圾罐;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段导语后学生仿照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进行写话训练,实现先扶后放的教学理念。

  最后,回顾全文,深入理解“心愿”的含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把握内容体会思想――《心愿》教学建议(精选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