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一年级数学 比大小 ,(精选6篇)

一年级数学 比大小 ,(精选6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年级数学 比大小 ,(精选6篇)

一年级数学 比大小 , 篇1

  教学设计

  比较分数的大小

  龙沙小学  侯敏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实物,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大小。

  2、经历质疑、验证和归纳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张画有两个完全一样图形的纸,若干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回顾本单元分数的知识点,提出问题3/4和1/4谁大?(电脑出示)

  (小组活动)利用准备好的学具,看能想出几种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交流汇报: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点评。(这里,学生可能想到以下几种方法。1、通过涂色,比较涂色面积的大小,进而比较分数的大小;2、通过数小棒的方式,发现一个整体的3/4要比这个整体  1/4的小棒根数多;3、想象某种情境,比较他们的大小;4、利用“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这样的规律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验证规律

  对于“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这个规律,多数同学没有理解,有疑问,师生共同验证这个规律。(利用电脑出示幻灯片,比较这几组数的大小,)

  验证后的结论: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

  三、数学游戏(小组合作,体验多个分数比较大小)

  四、总结收获

一年级数学 比大小 ,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2.数字卡1-10,符号卡片“> < ”两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10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

  是数字几,你就可以拍几下手?

  2.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二、认识>号和<号

  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

  (<放在6和7中间)

  (2)小结:<这是小于符号,小屁股撅给小数看,所以6小于7。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

  (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

  (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

  (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

  三、游戏巩固

  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四、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1.讲解作业要求

  2.教师指导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认识“〉”和“〈”,能准确区分“〉”符号和“〈”符号。整个活动的层次比较清晰,孩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和“〈”,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操作的过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确区分符号,并能准确的在两个数字中选择符号,虽然孩子能进行区分,但在表达上有些孩子会出现读错现象,主要是对符号的认识还不够,我将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辅导及帮助,让孩子在正确区分的基础上并能掌握正确的读法。

一年级数学 比大小 ,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提土旁”。

  2、会写“小、少”,认识新笔画“竖钩”。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美丽的农家小院去做客吧,大家请跟我来。(出示农家小院情境图)

  你们瞧,院子里有哪些东西呀?(随机出示带拼音词卡)

  2、谁能当小导游带领大家认识院子里的东西名称?(相机正音)

  3、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4、去掉拼音读写有名称的词卡。

  全班读,男女比赛读。

  5、学生将写有名称的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边,再读一读。

  二、朗读韵文

  1、读通韵文

  ①自己想办法读通韵文。

  ②同桌检查读(同桌读得好,表扬他,读不好,帮助他)

  ③指名分节读(相机正音,“子”的轻声,“一”的变调)

  ④交流读韵文后的发现。

  (相机指出“大―小”“多―少”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2、指导书写 “小、少”

  ①出示“小、少”,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②认识新笔画――“竖钩”。

  ③师范写“小” “少”(笔顺演示:先中间后两边),学生书空。

  ④学生先描红,再试写“小”、“少”。

  ⑤书写展示、评议。

  3、读好韵文

  ①自由练读韵文,要求把这段韵文读得很好听。

  ②指名读,师生评点。(节奏感)

  ③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读韵文。

  ④朗读展示(如拍手读、配上动作读、对读等等)

  三、巩固识字

  1、小朋友,我们一遍遍地读课文,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出示生字)

  自由读――给生字点名――齐读。

  2、学生自主选择生字识记

  (相机指出:①“杏、桃、苹果”都是植物,所以有木字旁或草字旁;②认识新偏旁“提土旁”,结合“堆”的'词义,理解为什么“堆”有提土旁。)

  3、想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生字宝宝?(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使用一些量词并能仿编韵文。

  2、会写“牛、羊”2个生字。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带有关实物

  教学流程:

  一、 复现生字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出示课件)

  1、同桌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2、齐读生字。

  二、 朗读感悟,理解韵文

  1、这篇课文有几句话?标上序号,指名分句读韵文。

  2、想一想每一句话写什么?

  (第一、三句比大小,第二、四句比多少。)

  3、理解第2、4句

  ⑴指名读第2、4句

  ⑵看图,比较 “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一堆杏子”和“一个桃”。

  说一说:( )比( )多,( )比( )少。

  ⑶理解“群”

  ① 从哪里看出鸭子多?“群”表示什么?(多,在一起)

  ② 出示“一群羊”和“一只羊”, “一群企鹅”和“一只企鹅”的图片,学生看图说:一( )羊 一( )企鹅

  ③ 拓展说话:一群( )

  ⑷理解“堆”

  ①从哪个字看出杏子多?“一堆鸭子”行吗?“堆”和“群”有什么不同?

  ②拓展说话:一堆( )

  4、理解第1、3句

  ⑴指名读第1、3句

  ⑵看图,比较“一头黄牛”和“一只猫”, “一个苹果”和“一颗枣”。

  说一说:( )比( )大,( )比( )小。

  ⑶“头”和“只”换一换说行吗?为什么?

  一头( ),一只( ),还能说吗?

  ⑷理解“颗”

  ①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一枣、罗汉果一莲子、葡萄―梨,初步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

  ②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

  ③拓展说话:一颗( )

  三、创设语境,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仿编韵文。

  ⑴创设语境(观看课件)

  情境一:苹果和桃

  情境二:西瓜和葡萄

  情境三:马和猴

  ⑵小组合作,自编韵文。

  ⑶交流汇报。

  四、练说数量词,积累语言

  1、课件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

  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2、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片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以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五、指导书写“牛、羊”

  1、出示“牛、羊”,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牛的竖要出头,竖要压在竖中线;羊的竖不能出头、竖也是压在竖中线)

  2、课件演示“牛、羊”的笔顺,学生书空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书写展示、评议。

  六、实践作业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板书设计随文识字时出现。

  2、在本课设计中,课前要布置学生收集数量不一、大小不一的实物。

  3、《比一比》这一课学生要理解的量词就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有些量词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道理不可说或不必说;有的量词的使用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颗”多用于表示小而圆的事物。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能过早、生硬地灌进他们的耳朵,只有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说说练练中对量词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

  4.新课标强调我们的课堂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老师讲授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是熟悉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或者是他们能接受的知识,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 比大小 , 篇4

  教学内容

  比大小P17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指名读一读前面学的5个数字,说说我们教室里能用数字表示的事物。

  2、动一动:听老师说数字,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个图形,并在草稿本上写出你用几根棒摆的?

  3、写一写: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写数字。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师:老师把猴子和水果很有顺序的排列起来,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他们的数量(多媒体演示)

  师:猴和桃比?谁多谁少?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吗?(猴和桃一样多请多名学生说)

  2.师:猴和桃一样多,也就是3和3相等,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3=3(板书)

  请学生读一读3=3 “=”书空

  3.教学“3>2”“3<4”过程同上

  师:除了猴与桃,猴和香蕉,猴和梨比,还可以比什么?梨和香蕉比:

  请学生用谁比谁多或少这句话说一说,如果用符号表示呢?出示4>2,学生认读。

  4.梨和桃比:过程同上

  5.P17的图:有5只兔子和4个胡萝卜,一只兔子吃一个胡萝卜,够不够?

  三、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

  先用谁比谁多(少)说一句话,然后用几比几大(小)说一句话。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2.完成21页第5题。同上

  3.完成22页第6题:先用几比几大说一说,然后说一说每个符号的意思:如:>前面应该填大的数,后面填小的数。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4..开放作业:用学具<,>,=,以及数字进行比大小。

  教学反思:

  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反思如下:

  学生语言表述不清楚,不流畅;这节课我主要训练学生会说谁和谁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学生表述比较费力,在后面的教学中必须加强训练。

一年级数学 比大小 , 篇5

  比大小教学反思范文一: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比较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吃水果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学时,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认识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别“<”、“>”?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学生将符号“<”、“>”的形状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比大小教学反思范文二:

  小于、等于、大于是一组数学符号,主要用来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在学习《小于、等于、大于》前,已经学过了比较。能够很好的掌握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比较。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这些都是学习新本领的基础。《小于、等于、大于》就是把直观的比较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达出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会区分 “>”、“<”,要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课堂中我想了一种形象的比喻,如“>”象张着大嘴巴的大鱼,所以叫大于,而“<”是闭着嘴巴的小鱼,因为害怕大鱼吃它们所以紧紧的闭着嘴巴,所以叫小于。孩子们通过我的比喻能够分清楚了“>”和“<”。紧接着我又让孩子们动手摆这三种符号,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下来对这三种符号认识的非常好。以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在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比较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明白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时候作用“<”,孩子们通过算式自己总结出了“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的顺口溜。

  不足的是,在教学中我没有亲自总结出一些方法,比如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还有,上课组织教学花了太多时间,效果也不太理想。另外在后半部分学生动手操作中有些乱,孩子们还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摆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跟上老师走,自己玩自己的,还有学生不注意听老师要求什么,而只顾自己摆自己的。如何更快地熟悉学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确实还需要思考。

一年级数学 比大小 , 篇6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同学的数感,培养同学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同学认知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身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俺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桃香蕉)

  34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 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同学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考虑:

  (1)同学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同学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同学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一年级数学 比大小 ,(精选6篇)

微信扫码分享